原谅我标题党一下,其实我本来的题目是《关于婚姻最棒的两部正能量电影》。缘何写这个呢?因为真心受够了知乎的话题邀请,老娘不是简单粗暴地站队出轨方,好吧?算了,推荐两部个人认为最棒的出轨电影给大家,看完绝对防治两益。
国内的婚姻剧,如《蜗居》如《我的前半生》感觉都是很下半身思考的一种简单粗暴的视角,把婚姻当做简单的一场生活交易,但凡涉及到出轨,必定是简单粗暴地归罪为男人喜欢年轻的肉体,小三臭不要脸,妻子或忍辱负重或换张更帅更有钱的长期饭票,完成作为一个寄生虫的华丽逆袭。
日剧里的出轨,如《昼颜》如《失乐园》是唯美地堪比初恋了,不管是骑着自行车、疯狂逐爱的便利店员纱和,还是跟无法在一起的情人一起死在床上的凛子,都是创作团队用生命在洗白出轨的狗男女,即使最后还是逃不开主流价值的结局,也从头到尾暗示明示观众,谁说婚外情不是情呢?
韩剧里的出轨,如《迷雾》如《男和女》,是承认欲望,也承认爱,传达的价值观还是符合主流的——尊重婚姻的契约精神,不过,要么暗黑到由爱生恨,要么克制到只允许眼泪在眼眶中打转,很多身在迷雾的出轨男女,可能只能从中看见自己的影子,却难以自救。
按照我目前的撸剧经验,推荐阿德里安·莱恩的出轨N部曲其中的两部:
《不忠》和《致命诱惑》。
话说我只看了这两部,欧美影视剧里,其实出轨神剧知名度最高的是《廊桥遗梦》;个人感觉就是梅姨错入韩剧的感觉,太理想主义了,用一句话概括:在美化出轨这件事上,比《昼颜》的滤镜都要用力10000倍的样子。
坦白讲,按照我的现在的年纪,关于婚姻的忠诚度,关于夫妻感情的磨合,关于出轨的话题,跟各位好友经常聊到,也时不时听到社交圈里各种关于狗男女的传闻,有公之于众的,有小范围流传的。
区别就是,20几岁的时候,我们大部分人都在婚礼上,充满信心地许下一辈子只爱(睡)一个人的诺言。就跟30几岁,40几岁的我们对于出轨的平静态度一样,出轨啊,不要紧,止于走心也行,什么?没忍住?那就当约个炮吧!如果走心又走肾,你这个傻瓜,做好保密工作吧,别让双方家庭知道,你玩不起的。
是不是三观很不正?
但是,我目前为止,没有遇到任何一个身心都平静如水的婚内高人呢。
所以,才会觉得阿德里安·莱恩厉害,豆瓣有网友评论说,阿德里安·莱恩是唯一的坚决反对出轨的正能量的导演,搞笑的是,他的出轨N部曲都是以情色闻名的。
想想也觉得阿德里安·莱恩可能对出轨理解最深吧,很多深陷其中的人都自以为是爱,其实有哪一段开始的时候,不是由于你一个眼神,我多说了一句话,荷尔蒙爆棚的欲望开始的。只是,后期的发展,因为一点点禁忌的诱惑,因为一点点求而不得的执念,因为一点点的得而复失的岁月滤镜,大家都以为这也是刻骨铭心的爱。
1
这就是我为什么极力推崇《不忠》。这部影片是比较少见地以女性为主角的出轨剧,但又区别于《昼颜》的滤镜视角,是,女性可能更为感性的,但是,婚姻是两个人的是,婚外恋是三人或者多人戏,为何只选择女主单方面的自我YY视角,以为别人身上的苟且之事,到了自己身上就唯美到可以枉顾道德呢?
《不忠》上半段描写了一个风韵犹存的家庭主妇,在无聊平静的生活中,偶遇一个帅气浪漫擅长聊骚的型男,然后偷情不断的故事。相遇的时候,型男是一头飘逸长发,一口异域风情的法国腔,抱着一摞书,在漫天狂风中,两个人撞到彼此摔倒在地。很浪漫的相遇方式,他带一点点调情地自嘲,放心,我不是暴风屠夫,没有企图,风这么大,来,上楼喝杯喝茶,包扎一下伤口。她看着那张帅气的脸,衣服掩盖不住的年轻美好的肉体,终究是扫了一眼擦肩而过的空着的出租车,去了他的家。
寂寞不自知的女人,聊骚成形的男人,他进她佯退,然后开始了危险的游戏。在一起的时候,也会有什么都不去想只要搂在一起的二人世界,有音乐,有酒,有浪漫的小礼物,有逃离朋友去洗手间幽会的小秘密,有电影院、走廊里都要破规矩来一发的激情。可是,毕竟不是单身男女,她终究是在以为可以掌控一切中,不知不觉一次次地露出马脚,为了隐瞒行程,大谎套小谎,饭烧糊了,忘记接孩子,乃至失控到,突然失心疯开长途车进城,结果撞见了,原来付出这么多去爱的他,在他之外还有别人。她浑身淋湿,跟踪他与另外一个年轻的女孩跑进书店,透过书架,他还是笑的一脸帅气,像对自己一样,深情款款地跟那个年轻的姑娘聊骚。这个忘记自己身份的女人,冲上去开打,以为自己是代表爱情的一方。然后,两个人最后一面,结束于直白地说出欲望,是的,只有性,不管是痴迷,还是伤害,还是开心,也许内心真正的想法,不过是,FUCK ME!
她的故事到此为止,在她哭着电话留言说,不能继续了,就这样吧,我无法驾驭这样一段感情,就这样吧。电话这段,她的情人满头满脸的血躺在地上,她的丈夫手握着凶器,一个斐济带回来的玻璃球,慌乱地拖地、捆绑尸体、甚至来不及痛苦。这两个男人,一个因她失去了潇洒,甚至再也无法呼吸,在情人的丈夫面前,他无法施展他的幽默。一个因她丢了作为一个老板的尊严,作为一个成熟男人的克制和理智,一个工作努力的人,一个事业成功的人,一个爱老婆爱孩子的人成了杀人凶手。
下半场,是丈夫的眼泪,他说,我努力工作,努力养家,为了你和孩子付出所有,你为了跟这样一个小子上床,轻易毁了这一切。他真的是付出所有,那个令他崩溃到失手杀人的凶器里,拨开底座是他藏得糖:
给我最美丽的妻子,跟你在一起,是上天最好的馈赠,全家福里,男人女人和孩子都笑的一脸幸福,他原本希望在结婚25年的那天,她才发现这份深藏不露的礼物,而她就轻易拿着它,送给了几夜激情的所谓年轻型男。
我的朋友曾经说,婚外恋从不会有happy ending,因为即使最后开花结果,双方都知道底下埋着的是背叛的骸骨。何况,这些牺牲品里,除了跟自己风雨与共的枕边人,还有孩子,我们最没有权利去伤害的无辜稚子。
据说,婚外恋中的男人大多会历经劫难,回归家庭。婚外恋中的女人,大多都回不了头,而取名《不忠》的这部电影,告诉我们的是,谁说忠于家庭,平淡生活的丈夫就不算爱情呢?
荷尔蒙激发的婚外激情,或许只是误食了一种叫做荷尔蒙的du品吧,越早越戒掉,代价越小。
而这一切,从来无需祈祷,只能自救。
2
阿德里安·莱恩另外一部出轨神作《致命诱惑》,豆瓣有网友神评论说,推荐所有老公观看,防出轨神剧。
这是一部妻子美丽,孩子可爱,事业上升,工作体面的中年男人,在妻子短暂回家乡过周末的时候,随手聊个骚,以为是文艺性感的情场老手,结果聊骚到的是个女变态。
一言不合就割腕,一言不合就怀孕,一言不合就疯狂打电话,一言不合就故意闯进人家家里跟妻子各种套近乎,一言不合就直接开水炖了人家孩子的宠物兔子,一言不合就把男主的车花式涂鸦,一言不合就去接了人家孩子去游乐园玩一天,一言不合就提着刀上门砍人家妻子……
以拍情欲戏广为人知的阿德里安·莱恩确实是出轨题材里面的教导主任,各种正能量,看完这种婚外恋发展成恐怖片的神片,估计所有有贼心不知道有没有贼胆的男人都得吓出ED。
我个人认为,姑娘们也值得一看。
你那些疯狂爱一个人的想念,付出,不忍放手,或许在对方眼中,就是不懂规矩的不知道适可而止,不顾体面的一再纠缠,有些吓人的疯狂举动。
请珍惜自己,放过彼此。
婚外恋,是建立在一个人,或者双方对于婚姻契约精神的背叛,一个主动背叛个人信用的人,是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去谈一场天真纯真的爱情的,《昼颜》之类不过是安慰剂而已。
婚外恋,或许有那么一点点情,不过不是爱情,是始于情欲,终于自私的情欲游戏而已,再笨的人,也请做到,及早翻篇。
要不,在你念念不忘的人眼中,你不过是失去理智的疯男/女人。
与可怜的狗男女们共勉!
《不忠》里,女主在得知丈夫杀死情人以后,幻想过假如回到过去的场景,风中凌乱的她,终究是礼貌微笑告别,钻进了街旁的出租车,看着还未曾熟悉的型男情人,抱着他的书挥手远去,那时候,她手捧着燃烧的偷情照片,多么想,假如不曾遇见,该有多好?
可惜,生活没有如果,好在影片之外的我们,可以在遇见那个有一点点心动的那个他或者她的时候,拒绝进一步的靠近,摸摸无名指上的戒指,告诉自己,
傻叉,你以为你几岁?你早已失去任性去爱的资格了。靠谱活着吧。
=
好男人就是反复睡一个姑娘,一睡就睡一辈子。 好女人呢? 本片的男女演员找得很好,各自引导了半部片子的高潮。 男人在外经商,古板守旧,婚姻生活波澜不惊,有个儿子8岁,可爱,女人在家全职太太,偶尔上街购物,和其他朋友小聚。 典型的中产阶级生活,衣食无忧,但激情已经慢慢消退。 于是,女人在某一天邂逅了外界的刺激,那个帅气、壮硕的小伙子,浪漫、有情调,还有一口带着法国口音的英语,真的是迷人。女人的心理咯噔一下子,有了印象。 一步步地,女人在小伙子的挑逗下终于上了床,虽然她什么都懂,当时还是没有办法经受那年轻的富有朝气的肉体的召唤,体会到了婚姻之外的男人,而且沉迷于其中,女人换上最性感的裙子,画上精致的妆容去见情人。性爱带来的欢愉让她重新焕发青春,受到闺蜜的妒嫉;那种偷偷摸摸的感觉让她欲罢不能,以至于在大雨的告诉路上驱车去见了情人,发现了情人正与其他年轻女性调情,这件事情让她渐渐清醒,知道自己不过是人家床上的玩物,但已经陷得很深尤其不是说断就能断的。 那一边,男人逐渐知道真相,头顶上的绿光渐长之势让他忧虑,于是请了私人侦探,真相总是那么不出乎意料。唯一让人意外的是男人对自己的愤怒控制力,在看到自己送给亲爱的人的礼物在情敌的床头的瞬间,他已经迷失在愤怒中,于是他用这个玩意干掉了情敌。我想每个头顶有绿光的男人都有这种情愫吧,那么痛快干脆的就解决了问题。 男人从一开始就是打算忍辱负重的,然而他想知道的是为什么女人会出轨。其实这点可能女人也不是很清楚,是婚姻归于平淡后缺失的刺激感,抑或是一成不变的刻板生活积累的压力需要释放,还是年轻男人的肉体对成熟女性的致命吸引力,补偿了中年男人无法给予的中年女性对性爱的渴望? 没有答案,好男人是一辈子只睡一个女人,而女人呢,如果婚后不能保证只睡丈夫的话,那么多半就是悲剧了。要知道,这给那个男人带来的不仅仅是一顶绿油油的帽子,还是心理上的绝对的自卑和挫败,还有为家庭奉献却没有得到回报的心灰意冷。vice versa,婚后阿,请大家都尊重婚姻和生活。
高级中产阶级家庭的生活是近期经常看到、读到的主题,如《大开眼戒》《邻人之妻》《阿德尔曼夫妇》《婚姻故事》《失乐园》。其中《大开眼戒》《阿德尔曼夫妇》《失乐园》看其中家庭的布置知道是高级中产的水准,涉及的职业有商业(《不忠》《邻》)、工程师(《邻》)、演员(《婚》)、医生(《大》)、作家(《阿》)、编辑(《失》《阿》)、工艺家(《失》)、画廊主(《大》)和其他广义的文化工作者(《不忠》),从中可看到不同国家文化的异同——中产阶级家庭的典型肖像?
《不忠》的家庭看起来最和谐幸福,没有《失乐园》中各自原有家庭的那种压抑,或者是《婚姻故事》里上来就要面对的矛盾,Edward心地善良、财力雄厚、懂得付出、身材健美、顾家顾妻,除了眼睛小几乎找不到缺点。但故事的开始,Connie在厨房里做事,镜头给到坐在地上的儿子(没有《阿》那么戏剧化成自闭症,就是正常的小孩)、拖着食盆蹭得山响的大狗,最后是毛衣穿反了的Edward。她和儿子说话和丈夫说话用脚踩着食盆不让狗乱跑,精湛且没有差池。
可是真别扭,相信别扭的感觉并非先入为主。
Edward说的每一句话都得体,可以说在影片的大多数时候,他都扮演着好丈夫、好父亲、好老板的角色。有一瞬间我想到《金色梦乡》堺雅人那个角色,他是那个连吃巧克力分享多点给女友都有固定程式的好人,Edward就像《金》里的堺雅人。有个朋友跟我说他只喜欢烫粥和冰粥,唯独受不了温粥,顿觉是一样的道理。
女人总是对这些是更敏感。
Connie有隐秘的悲伤,影片一直偷偷给着证据:Edward注意到她买了新的丝绸睡衣和漂亮的高跟鞋是在他怀疑她出轨时,但是在此前摆弄新买的录像机时Edward真的没情趣。少数几个来自录像机的镜头很有挑逗意味——晃动、不清晰、第一人称,和家庭自制A片的前奏如出一辙。Connie像蛇一样爬向他,缓慢抬头、睡衣下的两个秘密若隐若现,但Edward这只笨鸟仍坚持固定的程式,他把录像机放在一边再一丝不苟地向Connie索取,像《女性瘾者》里头等车厢那个看起来有中欧血统的精英男,或者是《有希望的男人》里那个正方形脑袋的女婿,结果这仅剩的浪漫还被孩子的呼唤打断。Edward迅速起身,和Connie道歉,不忘说句恨不得在中产阶级诞生以后的第一版生活词典里就有的俏皮话。Holy shit!有心人会看到,那天Connie其实穿了一件非常美的黑色丝绸睡衣。我在想如果那天Edward雄风乍起、晴天霹雳,两人巫山云雨,一夜一早,恐怕也就没有后面的故事,用不着等在出人命以后才悔恨不及。
Connie的生活到底缺了什么呢?我想是不确定、冒险、新,甚至小小的坏事,比如《爱在黎明破晓前》的偷杯子和骗红酒“事件”,不算以外,但也不应该把这些东西的丧失、损耗全部算在婚姻的头上。理想的婚姻不会要求一个人24小时集中精神在亲密上,亲密多数时候是空气,少数时候是引人喷嚏的桂花雨,香气馥郁但有过敏样的意外反应。代表爱意的水晶球(Edward和Connie旅行时像信物一样的存在)无限美好,可是不要把这种静水流深一般的心意和不确定、冒险与新做权衡,它们可以被权衡,但请不要这么做,更不要量化比较,人都是贪婪的,他们就是都想要。
书商会撩,像法国派,技巧炉火纯青,他对Connie说“打我”其实是一种主动,他让她随时走也是,后面的野兽级性感更是如此。和Edward相比,他是自由的象征,充满了想象力。和《失乐园》比起来,《不忠》里做爱的场景好看了一百倍,不仅仅因为狂野,更在于两个人身体节奏的调节一致,每一次都像他们唯一那次舞蹈的放大版——从0到点燃到欲火焚身,只不过后来Connie就不逃了。
Edward这个老好人人设并不是在他杀掉28岁巴黎书商(Connie的新欢)的时候才崩的,而是崩在他解雇那位被其他多个公司挖角的员工时。Edward的强硬换来了曾目睹书商与Connie接吻的员工充满敌意的挑衅。老好人的盲视在那一刻被深深地打了脸。Edward并不坏,他此前应该从未设想自己会陷入如此境地,甚至是他和书商对视的时候眼睛里主导的颜色也不是仇恨。只是男人那种深切的不怀疑,像《大开眼戒》里的克鲁斯,有时候一旦有了裂痕就会转化成完完全全的不信任。两种极端心理都不健康,前一种是极端的惰性,后一种是极端的活络。我有时会想去找一条流动着的大河,好好站站,像村上春树看人潮流动一样,什么也不想,看着她,想想该如何 真 的 理 解 流 动。
结尾没什么好说的了,这只是一种可能性。结局还可能是《昼颜》、《昼颜》(剧场版)、《大开眼戒》等很多,《不忠》给了一个生活化的结局,和《昼颜》差不多。比起来《大开眼戒》更有艺术味。
“她既漂亮又温柔,结婚这么多年了,臀部线条还像大学时期那样玲珑有致。”这样美的女人,注定是一剂毒药。
永远不要以为自己神不知鬼不觉,如果身边有了解你的那个人,他就一定会发现你的变化,哪怕只是一个眼神的不同。 .
又看了一遍依然好好看,各种细节设置都非常聪明得体,演员选的棒。。
如果我有李察吉尔这样的老公,绝不会多看一眼这种勾三搭四的小流氓。明显是中年妇女的YY。当年收到这个音乐盒的时候,女主就已经厌倦了这种生活了,连礼物都懒得打开看,精致的小信封,甜美的爱语,多么讽刺的摆在情人的床头,其实连情人都算不上,你只是他一三五二四六换着花样的菜谱而已。
电影的床戏很少,但色情的味道浓郁。导演放弃了单纯的肉体交媾的表达,奸夫推倒人妻那场,导演只拍女人激动下颤抖的小腹,在没有露其余的情况下表达出了色情的侵入。夫妻两次进入奸夫家中,再次捕捉奸夫由样貌、书本和艺术品味构建的色情场域,妻子在场域的冲击下立刻溃不成军,丈夫则瞬间明白奸夫孔雀开屏的杀伤力。色情是通过场域而非交媾传达的。丈夫理解妻子被场域俘获的可能性,但他不能理解自己赠送礼物却被转赠给奸夫,他瞬间的崩溃,就在于他不明白中产阶级幻想竟然也输给了色情本身,电影文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丈夫的暴起杀人,用礼物杀死奸夫,如同阉割自己般,完成了中产阶级杀死自我的巨大隐喻。
灵魂有着我们理智所无法知觉理解的原因。聪明的男女不断改变自己,改变爱的面容,让对手能不断爱上新的自己;懒惰的男女忙着分手、寻找新欢;愚蠢的男女顾虑于责任、孩子、亲情之类与自己的本心离得甚远的琐俗之物,固守终身,相濡以沫,笑得满面皱纹,心里泪已阑珊。
I think it's quite romantic.
第一见,敷冰块,可。第二见,手把手按盲文,可。第三见,相拥跳舞,唔,可。但如果跳舞之后的事你没办法控制和拒绝,那请他妈的连冰块也不要敷。生活中若有点柔情小插曲是美妙,但请记住自己选择的生活与身份。开放式结尾让人惘然所失,如果当初没有跟他上楼敷冰块,或者根本就不要见第三面,可好?
一时之放纵,一生之折磨。
如果那天我转身打到了车
永遠不要以為自己神不知鬼不覺,如果身邊有了解你的那個人,他就一定會發現你的變化,哪怕只是一個眼神的不同。
很明显 那个第三者根本就没有动情
我永远都记不住黛安连恩这张没特色的脸...
电影把氛围和细节都做得很不错,戴安琳恩表演尤其细腻,把出轨女人的心理刻画得很详尽。虽然这是个还挺惨的故事吧。。。
《不忠》的高明之处在于它表现了人的原罪---意志上可能很坚决,身体却很诚实。穿越道德的枷锁,置家庭责任,优渥生活于不顾,铤而走险,只为一尝再尝禁果的味道,哪怕烈火焚情,转眼间万相皆空陷入痛苦与悔恨的深渊。电影尝试探讨的问题,每个已婚人士都不妨思索一下。很多时候,我们耳闻目睹很多因为出差,办公室恋情,家庭破碎的,其实异曲同工。如果不是某次长期出差,他们单独相处的时间长且无聊,也许她就不会出轨,毕竟她有幸福的家庭,事业成功的老公。许多外遇都是因为时机成熟,加上人本性中的一点点致命的好奇心,追求新鲜刺激的虚荣心。看透这一层才真的理解爱情,并把握当下。珍惜眼前。
其实即便女主再回到开始,上了那辆出租车,她还是回到法国男生的楼下……不要高估了自己,也不要低估了人性。PS:没想到女主竟然是托斯卡纳阳光下的女主,感觉演技好了好多…哈哈哈
中产家庭的虚伪与脆弱,两个中年夫妻水深火热的生活,为什么非要搭上一个无辜的帅小伙,造孽啊。拍的相当保守落后了,门罗的故事一定是中年妇女抛夫弃子追求新生活,帕索里尼的电影一定是丈夫和情夫私奔。
有那么好的老公真好
情欲是本能。即使女主上了那部的士她还是会回来找男二。即使不找男二,还是注定会出轨背叛这段婚姻。因为根本问题没有被解决。到底是男主失去了性吸引力?还是女主厌倦了一成不变的婚姻生活?无奈人真的是太贪心了,什么都想要,但往往什么都留不了。电影让我再次反思婚姻,如何能将所有的你期待的东西全部都置于一人身上,物质,精神,肉体。但如果你没有十分的把握在今后的日子里不会背叛对方,不甘心于一成不变的生活而出轨,那为何要和对方结婚?人往往能期待和把握的就只有自己。所以到底为什么要结婚呢?
如果无法抵抗诱惑,至少学会处理干净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