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影迷,但是电影本身并没有改变我的人生轨迹。可我有一个朋友,很难说她是影迷,可是《挑战巅峰》这部电影从一个侧面影响了她的人生选择。一个清华的高材生,MBA念了沃顿,通常来说,这样的人如果不在华尔街或者咨询公司混,简直对不起自己的学历和智商。可是这位同学不然,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爬山。
最近大家都知道王石从珠峰回来了,同时回来的还有这位王雷同学,而且她完成了自己登上七大洲最高峰和滑雪到达两极的夙愿,成为第一个完成此目标的华人女性。(称她为华人,因为该同学已经换了护照。)
其实喜欢爬山的女性挺多,最出名的应该是王秋扬,功成名就之后没有和其他太太们把血拼作为唯一的运动和活动,而是跑到穷乡僻壤里面吃苦,真的很另类。但是王秋扬和王石给大家的一点负面影响就是,大家都觉得只有在事业成功以后才可以追求自己的梦想。我想,王雷的意义并不仅限于她做了什么,而是她如何做到。尤其是在这样一个以金钱衡量成功,以职位决定权威的时代,一个处在事业最重要阶段的精英,是否可以选择一个不那么功利的人生?
和其他竞技体育项目比,登山没有国家的支持,也很少有企业愿意赞助。原因在于,登山本身很难一争高下,尤其是珠峰这样的山,自然的力量是最大的,人只能在其中发现自己的渺小。还有高失败率,高死亡率,难于转播,时间漫长,都让登山缺少竞技体育的商业价值。但是登山的花费很高,所以,大多数登山家都很清苦。
《挑战巅峰》这部电影其实也在探讨“为什么”这个主题。从完全功利的角度考虑,第二个登上珠峰的人并没有价值。因为从证明人类体能和技能极限的角度,已经不是问题了。那么,每一年,来自全世界各地的人,忍受几个月的极端生存环境,挑战自己的体能和脑力,究竟有什么意义。这些钱,可以让自己的家人过得更好,这些精力,可以创造很多GDP。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生活不止于温饱,不终于安逸。正是因为所谓“无用”的梦想,人类才得以一步一步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改变生活状况。对于任何一个登山者来讲,这是一个完全私人的梦想。对于人类来讲,我们需要有人有不一样的梦想,过不一样的生活。更重要的是,没有任何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每个存在本身都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这有点像电影的意义,我们已经有了那么多的经典,为什么还要拍新的电影?对于每一个影人,自己心里都有一个珠峰一样的梦想,对于每一个影迷,你永远不知道有哪一天,哪一部电影会改变你的人生。
当然,我不是说每个人都应当去爬珠峰来证明自己。每个人应当有自己的梦想,并对这个梦想付出艰辛的努力。连王雷都说,登山不是个大众参与的项目。你需要有:
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超强的承受痛苦的能力
坚强的信念和健康的心理
很好的身体素质
而且她强调,至少有两条你得是人群里最好的10%。如果没有,洗洗睡吧!(最后这句是我说的)
央视的报道:
http://news.cntv.cn/program/24hours/20100607/104220.shtml 她的博客:
http://www.leisventures.com/ 七大峰:
• 文森峰Vinson Massif(4897m,南极洲最高峰)– 2007年
• 麦金利峰McKinley(又名Denali 峰,6195m,北美洲最高峰),美国– 2007年
• 阿空加瓜峰Aconcagua(6962m,南美洲最高峰),阿根廷 – 2008年
• 乞力马扎罗峰Kilimanjaro(5895m,非洲最高峰),肯尼亚/坦桑尼亚交界处 – 2003年
• 厄尔布鲁士峰Elbrus(5633m,欧洲最高峰),俄罗斯 – 2005年
• 查亚峰峦Carstensz Pyramid (4884m, 大洋洲最高峰), 印尼 – 2007年
• 珠穆朗玛峰Everest( 8848.13m,亚洲及世界最高峰),中国/尼泊尔交界处-2010年5月
两极:
• 南极点 – 2008年
• 北极点 – 2008年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7597993/
拍成纪录片的类型了。以JON为主角为英雄了,比ANATOLI的戏份都多,有点不合理。总体不佳。而且对ANATOLI持批评态度。在作者1999年版本的书中,至少他也接受了:ANATOLI队伍里面没有顾客死亡。
山在那里,我们只是凡人。
97年拍摄.....只能说甚至不如绝命海拔。关于氧气,我曾有朋友在潜水时下水前误关了气瓶阀门。而高反,我也曾在爬勃朗峰的旅途中遭遇过,如不是队友坚持走上去,或许我也就放弃了。然而此刻回忆,已经记不得什么了啊
they saw god's face
联想起了中国最近的一只珠峰登山队遇难的那些人的故事,也应该拍拍啊~~
其实拍得一般,有些地方不合理。但还是带给我很大心灵震撼
很多年前看过的电影。我自己没有极限运动的爱好。但是我能够理解那些为了梦想做了很多年准备,并付诸行动的人。
The nature is invisible.
save the strongest, that's the law of the mountains.
好看,遗憾那么好的登山高手这样告别,也许这就是善泳者溺吧,还是要放低自己,保持敬畏,以及多赚钱。
不错的登山片
比起这个,我更爱看Discovery!
我:為什麼導演老是給這種大頭特寫??某人:因為拉遠景就要穿幫了。【……
前一半讲了珠峰南坡路线和行进登顶简单过程,后一半则是下撤的噩梦。中规中矩,个人觉得观赏性不如垂直极限,因为除了顶峰全景地理风光外,真的没有可欣赏的了。技术失误也是,常识性的东西了,虽然可能真的就是这样。
有些技术性问题,比如最后获救者连帽子都不带,扛过了珠峰上的暴风雪??
果然是讲述96年山难的登山神片。
马上要去爬5000米+雪山有点怕
悲剧 从一开始 对山无论何时都要心存敬畏!
“或许是因为我们不够尊重这座山,认为只要有钱、有装备,有决心,就能征服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