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世界》:我信任的几个影评号绝壁收钱了。
如果赌徒的智商像片子里这样,我现在相信当年统计和概率课老师得瑟他去赌有输有赢但总体肯定赢的事情了。
李易峰沉淀一年交出这种作品,哎,他还是去当流量比较好。何必和自己过不去。
本来看到名字就不会去看的。但好几个影评号都说好。而且我真的很喜欢密闭空间多方博弈的题材。现在,妈哒,好气!不要去看,特别垃圾…
被朋友邀请去看了《动物世界》的豆瓣点映会,能看到李易峰。我不是李易峰的粉丝,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若干年前,索尼唱片的同学带着他的歌,要求在豆瓣FM打歌,做华语兆赫的默认第一首。
当时的唱片业,日薄西山,索尼愿意用各种渠道力捧,让人印象深刻。因此欣然赴约,想看看当年的歌坛新人,如今怎样了。
这次看完片子之后,既想写写李易峰的演技,但是更吸引我的则是剧中的谜题。
郑开司是个从小失去父亲,母亲变成植物人的可怜娃。但是拥有一名数学老师父亲的他,从小天赋点都点在了数学推理上,于是不仅心算能力超强,从小还知道“苏格兰黑山羊”这样的哲学思辨型寓言;
由于妈妈是植物人,郑开司背负着巨大的生活负担,而不敢向在医院当护士的刘青表白。在发小儿、房产中介李军的撺掇下,把房子抵押给了剧中的Boss公司,去投资房产。
但是李军却卷了抵押款跑去赌博,并输得精光,导致郑开司房子没了,还背负了一笔巨额债务。
男主光环照耀下,郑开司获得了一个去剧中大Boss开的邮轮,赢了,债务一笔勾销,输了,就要被送去做医学实验小白鼠,生不如死。
邮轮上的输赢规则简单粗暴,玩的是剪刀石头布的游戏。
每人12张剪刀石头布的牌,每样4张牌。另外,还有3颗星星,代表三条命。
游戏里,就是两两互相比牌,输的要把星星给赢家,平手,互不损耗星星。
在4小时内,打光了牌,且星星补损耗的人,才能赢。
如果最后赢不了,还有机会从船里借高利贷,从别人那里买星星。
除了上面的规则之外,没有任何限制,可以出老千,可以欺骗。
1、平局平安出线大法
比赛一开始,郑开司就经中国老乡张景坤的点拨,get到了最快、最安全获胜的办法:双方结对,每次都出一样的,12次平局,双发互补损耗星星,完美胜出,债务清零。
这是这个游戏规则留下的明显漏洞,可以说,如果大家都遵循这个套路的话,比赛会非常无趣,迅速结束,反衬得大Boss智力负分。
但是,人不是机器,剧集的假设就是,人的贪婪、背信弃义,往往会让他做出风险大,非理性的选择。因此在剧中,张景坤 在开始几局 佯装配合郑开司 出一样的牌之后,突然在第四组时反水。
用一个石头,赢了 郑开司的✂,紧接着向郑开司道歉,说自己的弄乱了,要求郑开司出石头,自己出剪刀,再输回去,结果郑开司被骗,张出了 布。郑开司输掉了两颗星。
郑这时手里的牌还剩:1张布,和一颗星,如论最后一张牌是输是赢,郑都将输掉比赛。
而张景坤则靠这一局,多赢了2颗星星,这两颗星星在最后,至少每颗能卖50万美元。
这是张反悔的动力。
2、各取所需,再战一回大法。
主角光环在于,危急时刻总能出现转机。高级的电影的主角光环,则给一个差的转机,再变好。郑遇到的转机是,李军。
李军因为钱了赌债,也被扔到了游轮上,郑 与 他相遇时候,他还剩 4张剪刀,1颗星。
李军此时,是有赢的机会的,尽管很小,同时,因为只有1星,立即扑街的可能性更大。
因此他们想找人组队,此人要有2颗星,没牌。没牌,未来也没有赢的机会。但是还能再输一次。
于是他们找到了 孟国祥,希望三人组队,手里有5张牌,4颗星,几个人有输的机会,同时也有万里挑一的可能性,5场全胜,3人都获胜。
如果剧本照这样发展下去,可以拍成《赌侠之三兄弟》了,好在电影名字叫做《动物世界》,所以孟国祥不负众望的利益熏心的,抢了郑李二人的一张布,结果输掉了。
所以三人手上就会有 剪刀4张,3颗星。
3、我猜你肯定觉得我是均衡思维,因此我能赢你2颗星。
郑李孟,在又消耗一张牌赢了之后,拿着手里的三张剪刀 和 手里牌较多的人比试。手里三张牌,会给人一种暗示,我手里就是剪刀石头布三张。
因此,第一张出了剪刀 被 对方 石头 灭了之后, 对方认为三人手里是 布和石头,因此自己一次出两张布,就能一平一胜,三局两胜,非常划算了。
结果三人手里是两张剪刀,三局两胜的局面立即反转。
三人组合 还有 5颗星,0张牌。
4、囤货 和 反转囤货赛点
剧集里有些不太科学的地方,就是有些时候把比赛场看成了无限市场,有时候又是有限的市场。
这个赛点,剧本把 场上的 剪刀石头布 三种牌,看成了三种超大量供应的牌,剧中人物的行动不会影响结果。
所以场上当时的局面是,布最少,剪刀和石头比较多且数量均等。
因此 三人组合认为,在最后阶段 ,就会只有剪刀和石头,而这二者之间,只要手上拥有的是石头,就能永远赢。
于是,三人贷款,从三星但是手里有牌的人那里收走了他们的石头和一些剩余的牌,结果手里拿了30张石头,偶数的剪刀和布。
剪刀和布是偶数,就能通过互相平局消耗掉。
三人囤货完成之后,被反囤货包抄—— 场上有玩家发现有一堆人手里有大量的石头,于是便去囤大量的布,企图把三人当成靶子。
因为布和石头都有人囤积了,导致剪刀急剧减少。
气急攻心的三人组,出去赌了两把,都输了,最后三人手里30张石头,4张其它,3颗星。
5、猪对手赛点
男主角能赢,除了智商高,永远都离不开猪对手。手里囤积了大量布的另一三人组,想用手里的一张牌与男主三人组赌3颗星。
由于成对的牌总能通过平局消耗掉,如果手里的牌是奇数,就会导致最后还是会输掉。而由于他们是囤布三人组,又知道男主在囤石头,所以他们用落单的一张布和男主赌,胜算更大。
男主也算好了这一点,用一张剪刀,赢得了三星。
同时还花钱买了囤布三人组的所有卡片,让他们损失了高价卖星星的机会,但是可以安全出局。
这样男主三人组,就有三十多张布,三十多张石头,5张剪刀,6颗星。
6、消耗战赛点
要想活着出去,除了星星多,牌也必须不能剩。
由于男主三人组牌是奇数,无法通过内部对战消耗掉,且他们还需要星星保命,所以一定需要和组外人对战,消耗掉奇数牌,同时赢星星。
而张景坤,则在最后展现出了腹黑男本色,号召大家洗牌,且不带男主三人组玩儿,是把男主逼上绝境,让男主不得不接受张景坤的洗牌。
结果张景坤把布都“洗”给了男主,少量的石头洗给了自己,剪刀、石头给了其他人。
男主此时发现了张景坤作弊,同样也广播给所有人,孤立张景坤。
并且公布了自己的新玩儿法,就是自己先拿三张牌,跟对家赌。
具体开哪一张,由对家决定,增大了对家的话语权,减少了自己作弊的风险。因此开始消耗场其它人的牌,最后逼张景坤只能跟自己对战。
由于张景坤最后几乎打的是明牌,所以只能接受男主条件,输掉了5颗星。
最后男主三人还是剩下奇数张牌,按照道理,牌没用完,仍然会有一人被关,所以最后男主主动要求被关,
进入了影片最后的赎人、背叛、绝杀的高潮。
最后的高潮,只关乎人性,就和逻辑推理无关了。在此不赘述。
附最后绝杀逻辑
郑开司不是自己同伴救的,是黑社会三人组救的,因为他有钻石。所以他出来之后,就抢到了之前应该赎自己的星星,用来救了老人家。
整部片子给人的感觉是烧脑,其实拆解开来,男主的每一个推理,都不算100%严谨,中间还穿插着为了凑剧情出现的给男主的天降奇兵,以及猪对手。
托了影片节奏和剪辑的福,快节奏下,不容观众多想,就自然而然的被带进了每一次推理中去,观众也获得了所谓的烧脑的快感。
在见面会上,韩延导演说到,在影片剪辑的时候,曾经尝试过多种方案,来测试观众反馈,最终才定下了这个版本,让我从中感受到了体系化、科学化的电影业的曙光。
看完电影后,我的短评是:“国产类型片的巨大进步。是巨大的。” 以及难得看到如此直白的,用烧脑的方式,来展示人性。
背叛还是信任? 做动物还是做人?
导演试图用最中二和最炸裂直白的方式回答这个问题。
每当我们看到烂片,总是骂演员演技烂,其实,最该挨骂的往往是导演
有幸参加了《动物世界》的提前点映。
说实话,最初收到邀请时,内心是犹豫的,毕竟,李易峰之前的作品质量都……嗯,你懂的。
提前搜了下影片简介,因为没有看过原作,所以并没抱什么希望,觉得多半可能又是一部“人傻钱多速来”的所谓国产大片……
没想到,正是这么一部似乎有很多理由不被看好的剧情片,却让我看到了国产电影的另一种可能。
《动物世界》的故事看似简单,围绕着一个我们小时候都玩过的游戏“石头、剪刀、布”展开。
男主角郑开司因被朋友欺骗而背负上了数百万的债务,此时他还要面对病重昏迷的母亲和痴心等待自己的青梅竹马。为此,他登上了“命运号”游轮,企图通过游轮游戏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和以往看到的打着好莱坞名头儿为大家展示五毛特效的所谓大片不同,《动物世界》全片服、道、化、特效均在高分状态,从电影开篇小丑与怪兽间令人目眩的打斗戏开始,视觉效果之精彩可谓是火力全开。
《动物世界》的视觉特效由著名的新西兰特效团队Weta Workshop完成,Weta Workshop有多NB呢?他们曾5次获得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魔戒三部曲》、《金刚》、《阿凡达》这些大片的视效均出自于Weta的制作团队——当你在影院看李易峰飙车、打斗时,你看到的不仅仅是目不暇接的视觉特效,更是一摞摞钞票在燃烧~~
回顾整部影片,感觉导演应该是个挺会算账的人——会花钱,知道钱该花在哪。
真心觉得,我们的很多国产电影导演能做到不把观众当傻子、把故事讲顺溜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而《动物世界》的导演韩延,不但诚意十足、尊重观众的智商和审美,而且牟足了劲儿要鼓捣出一部好莱坞水平的国产大片——事实证明,他也确实做到了。
PS:
这个镜头让我一瞬间想到了《雪国列车》
看完此片,你或许会和我一样,最大的感触是:演员是需要调教的。
影片点映那天,在主创交流过程中,坐在我旁边的观众举手发言,当着全场观众对台上的李易峰喊话:“看过这部电影,我发现你的演技有了质的飞跃,而且台词表现力也很好!我发现你是有演技的!还想问问你是怎么提高你的台词功底的?”
正在主持人不知如何应对时,导演抢先接过话茬儿:“我们没有请配音,李易峰的对白都来自他本人的声音。” ——导演介绍,为了让李易峰在表演中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感觉,特地让他采用了与以往不同的发声方式。
每当我们看到烂片,总是骂演员演技烂,其实,最该挨骂的往往是导演——能否将适合的演员与角色相匹配、能否有效调动出演员的情绪、能否把故事讲顺溜,考验的往往是导演的功力。
本片的导演韩延之前凭借《滚蛋吧!肿瘤君》帮白百何获得了华表奖最佳女演员,而在此次的《动物世界》中,主演李易峰的表现令如我这般的路人粉刮目相看。
看有豆友在影评里说“李易峰也终于有自己拿得出手的作品了”,在此深表同意。
影片开场那一连串干净利落的打斗戏中,我压根儿没认出来片中那个小丑就是李易峰。 嗯,毕竟,他一出场的扮相是这样的:
在网上搜到了个化妆的动图,可以确定确实是李易峰本人不是替身了~
看访问说李易峰为了拍好这部电影特地空出8个月的时间精心拍摄,推了不少广告。
联想到那些拍电视剧都要抠图的大宝贝们,突然觉得流量明星能做到这样已经很感人了……
电影开场部分的情节略显单薄,李易峰和周冬雨之间拧巴又两情相悦的感情关系讲述得有点蜻蜓点水。
而随着郑开司上船后情节飞速递进,李易峰也完全融入了角色之中,逻辑推理的戏份完成度不错。 无论是起初的信任、疑惑,到后期遭遇背叛的失落、恐惧、愤怒,都未流于表面,这一点,就已经比那些只会耍帅扮靓、愤怒只会皱眉瞪眼睛的艺人强百倍了。
如果说李易峰在《动物世界》中的变化是从明星提升为演员,片中几位配角的出色表演则可以说是为影片质量提供了保障。
不知从何时起,很多导演都喜欢请国际大咖来给自己的“大片”增色,好像有了好莱坞巨星的加持,影片也能瞬间提升成好莱坞大片的水平——其实,现在的观众早就没有那么好忽悠了。电影质量不过关,再大的咖来了也只会让人觉得投资人“人傻钱多”,透着尴尬。
好在《动物世界》的情节、特效都在线,在影片中饰演反派的道格拉斯并非仅仅是以秒为单位的出场客串、露个脸就走,而是贯穿重要线索,给这部目前为止最像好莱坞大片的国产电影又增加了几分好莱坞色彩。
与上船后的推理博弈、情节环环相扣相比,影片前半部分的感情戏有点弱,幸亏画面处理得还不错,但也不乏感人之处。
周冬雨出场不多,感觉她这几年出演的都是比较类似的角色,太多重复容易让人失去新鲜感。
在《动物世界》里,她扮演男主的准女友刘青,一个苦哈哈的小护士——同样是倔强且深情,一瞬间以为自己在看《春风十里》。
但当看到男病人想捉弄周冬雨,撅着屁股喊她帮忙脱裤子塞开塞露时,她虽厌恶至极但依然准备平静忍辱的时候,还是被打动了——这就是生活啊,导演并没有为了表达这个角色的痴情纯洁就让她不食人间烟火。
另一个印象比较深刻配角,是片中的小胖儿。 起初只是看着眼熟,后来才想起来他曾在《余罪》里演过张一山的同学。
如果说《动物世界》每个角色都有对应的动物,那小胖可能就是跟在狮子后面捡食腐尸的鬣狗了——从开始的无能受气包,到最后的扮猪吃老虎,表现得很有层次。
小哥虽然是89年的,但演技可以说是非常好了~~真希望这样认真演戏的好演员未来能有更多更好的资源。
在《潜伏》里有出色表现的曹炳琨此次扮演主演郑开司的发小儿,虽是发小儿,却在利益面前一再欺骗、背叛男主。
而另一反派张景坤存在的意义,大概就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欺骗告诉男主游戏的规则就是“没有规则”。
而男主郑开司则宁愿坚守自己道德与信念,他告诉兄弟李军与小胖儿:“我们要想在这个动物世界生存下去,要学的第一件事就是互相信任”,却没想到他们彼此间的信任只短暂存在于在险境中挣扎的那一刻。
在最后对决时,郑开司要求张景坤为他的狡诈与欺骗道歉、抽耳光,却没料到最终击溃自己、陷自己于绝境的却是自己信任的兄弟——他所坚守的“信任”在动物世界里一再被嘲弄,先是被张景坤,后是被他心中永不放弃的兄弟与战友。
在利益面前,他们之前凝结的信任瞬间崩塌、不值一提,他才是最终被现实打脸的那一个。
或许,这就是《动物世界》想表达的——人性贪婪、尔虞我诈。而在没有社会规则的束缚下,为了生存,人会释放出自己的所有兽性。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郑开司为了能活下去,不断运用自己的智慧,思考着在无规则的动物世界中存活下去的玩法与规律,企图通过智慧与能力为自己和兄弟们挣扎出一丝自由的机会。 而在烧脑博弈的同时,他一再坚守的价值观却不断经受挑战。
在自由边缘,兄弟的背叛置他于绝境,但他逃出小黑屋后,发泄完愤怒,却愿意替毫无关联的老者赎换自由……
“该打的仗,老子已经打过,该跑的路,我也跑到了尽头,该守的道,老子自己守着。游戏是你们的,但规则,老子自己定!”——想给编剧点个赞~~
在尔虞我诈的世界中,善良与信任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人性的最初,是善还是恶呢?
我们每个人都在混乱世界中摸索着生存下去的秩序与法则,而你所选择坚守的信条与方向,或许就是你对未来的向往与模样。
《动物世界》几乎包含了卖座大片的所有必备要素,同时,它又不是一部毫无营养的爆米花电影,在讲述冷酷人性的同时,也在试图带给观影者思考。
想起电影点映那天,组织者说的那句“希望大家对国产电影多些支持与包容”。
突然觉得,在如此浮躁的大环境下,还能坚守原则、认真做事的导演与演员,或许就如《动物世界》中的郑开司一样——“该守的道,老子自己守着。游戏是你们的,但规则,老子自己定!”
希望大家都能走进影院,支持这部有诚意的电影~
最后,很喜欢这张海报,想为它点个赞。
我是真的很不喜欢李易峰,没演技面瘫脸,台词僵硬,眼睛无神。在《古剑奇谭》出现之后,我就一直很不喜欢很不喜欢他。《心理罪》我更是觉得难看异常,尤其是电影里花衬衫和西裤的搭配,我滴妈呀,这他妈刚给人烫完头吗?
不过,今天我要给李易峰道歉。真的,一个没天赋的人要多努力才能走到这一步,尤其是还要背负着像我这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黑子随意的谩骂。
这一年来,我没看到过他出现在综艺节目上,也没听说过啥啥啥消息绯闻机场街拍,甚至连热搜都没上几个。我甚至还觉得李易峰已经过气了,新一代流量早就把这些前辈碾压的渣渣都不剩一点。
但是在看完《动物世界》的点映后,我他妈就一个词,服气。果然,人只靠努力是没用的,你得让人看到你努力的结果。(此处cue一下ycy妹妹)
要说前一批流量转型中最成功的,必须颁给李易峰。此处再表白一下导演韩延,跟对一个导演有多么重要,看李易峰就知道了。
之前一直觉得李易峰身上有种蜜汁土味,看起来腻腻的,笑起来也不是那么阳光清爽,眼神空洞缺乏灵气,而且腿型似乎也不怎么好看,有点胖??反正不适合白衬衫西裤的打扮。
直到看到《动物世界》,他穿着脏脏的格子衬衫,套着土色的夹克外套,下身黑色宽松的休闲裤,脚踩一双黄色户外靴,皮肤黑黑的有点泛油,肤质不算好,有种社会打磨出来的钝气,不是白面书生了已经。
头发乱蓬蓬的,但不是特别长,不会显得阴柔。脸上带着前一晚和别人干架的伤口,依靠在灰扑扑的墙边,点一根烟,或明或暗,烟雾朦胧。
总之,这样的一种装扮,竟然将李易峰身上的帅气逼露的一览无余。
不得不承认,李易峰的帅和白衬衫无关。
他天生就不是坐在教室里神游也能拿百分的天才少年,也不是家境殷实吊儿郎当的二世祖。他更像是胡同巷子里打群架的孩子头,家里经营着街口一家小卖部,成绩在学校不算好,有点小聪明,但也仅仅体现在数学测验上。
十分普通的一个少年,有人普通人的一种韧劲,但这也恰好是娱乐圈最缺的一种气质。这种气质让观众少了生疏,很容易让观众苛责的目光温柔下来。
《动物世界》里,李易峰饰演的是一个普通少年,父亲是数学老师,在他八岁那年离奇消失,母亲成了植物人。他有一个青梅竹马的女性朋友,但因为自己没本事赚钱,又有一个躺在病床上的母亲,因此也一直不好意思跟人表白心意。这姑娘也就一直傻傻的等,默默地陪。
后来,他被好朋友出卖了,被迫上了一条贼船。在这条贼船上,他必须完成一个【剪刀、石头、布】的游戏,游戏通关后才能下船。当然,没下船也得面临一定的惩罚。
故事情节就不做多剧透了,总之十分精彩,也十分烧脑,但这个烧脑烧的点不太一样,很容易让人回想起被数学支配的恐惧。不过大家也别担心,导演有刻意烧脑的目的,却也没有忘记这是《动物世界》不是《高考易错题型解析》,所以在观众快要不耐烦的时候果断结束,并将之前铺垫的细节一网收起,推动结局高潮。
整体情节也挑不出太大毛病,即使电影前十分钟的画风像是《后来的我们》,也并没有妨碍它顺利推动李易峰登上那艘和现实截然不同的命运之船。人物动机铺垫充足,性格描写也在一开始埋下伏笔。
最巧妙的是故事开始导演几乎没让李易峰露过面,当观众适应故事节奏后才让李易峰卸妆,这个时候好感度已经建成了,这一个安排算是电影里最巧妙的环节了吧。
电影里奇幻、血腥的小丑杀怪情节,在电影一开始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中途看又觉得是导演故弄玄虚,看到后来发现是一个亮点,它对于剧情并没有什么推动作用,却成了整部电影基调和情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之,整部电影看下来,除了一开始对李易峰有点排斥之外,后面全程紧张全程舔颜。最后下船的那一刻,李易峰的行为让人意犹未尽,带着少年英雄的果敢,让人感叹后生可畏。
《动物世界》改编自《赌博默示录》,原著怎么样我没看过,有人评论说李易峰的气质和原著男主角相差太多。个人觉得,在《动物世界》这部电影里,李易峰的气质和整体故事没啥违和的地方,反而有种小市民英雄的热血感。
电影有第二部,我是肯定会去看的,在李易峰出下一部电影之前,我应该会当一段时间的无脑吹。
《老炮儿》里的李易峰形象和《动物世界》里很容易搞混,都是小市民,都容易打架。
唯一的区别可能就在于《动物世界》里李易峰从始至终就没有叛逆过,他一直是个很正面的英雄人物,有点不与现实同流合污,有些理想主义,但他又过得很惨,老是被人骗,浑身丧气。
但他的善良是由始至终的,从未出现过一丝丝动摇。
可以说,这部电影的妆容让他看起来很脏,但他的眼神却比之前任何一个角色都要干净,或许这也是命运对他沉心拍戏的馈赠吧。
本来想说一句这不是广告,后来想自己这破小号也没人找我打广告,呜呜呜呜,心疼过气枪手。
不要去赌,用十二张牌去交易,只跟下面几种人交易
1:三颗星及其以上,手上还有一张牌。答应帮他消去最后一张牌,帮他平局之前必须要展示对方最后一张牌,对方只有最后一张牌了,所以可以防止他换牌吃你。
2:两颗星没有手牌的。这种本身是没有竞争力了,只能等结束的时候通过买星生存,答应给他们两张牌给他们机会去翻盘。第一局要是他跟别人赌赢了,变成第1类人;第一局要是输了变成第3类人。
3:一颗星一张手牌的。一张牌基本上不敢去赌了,因为会有三分之一的概率输掉最后一颗星。会被淘汰,要是这个人是个理想主义者想要翻盘的话,光靠一张也做不到。他要是怕死的人,就答应帮他消除最后一张手牌,让他等结束了去买星;如果他是个激进分子,就答应给他答应给他两张牌让他去翻盘,赢赢情况,此时变成了第1类人,平平平/赢平负又变回了第3类人,负/平负/赢负负场景直接被淘汰,赢负赢又变成第2类人。
只要生意谈的好,去寻找此时急需牌的人进行交易,出去的概率还是蛮大的,不保证极端场景百分百存在,当手上的牌少于等于两张的时候,交易和消牌会变得越来越难。
《动物世界》的结尾,是一系列的人性反转。先是玻璃屋内的男人,然后是小胖,最后是郑开司的发小,在极短时间内上演了一幕幕过山车般的人性翻转,而且都是一百八十度的转变。这类转变套路恐怕已经熟视无睹,背后默认了人只为自我利益活着,表面假装的良善会在最后一刻撕裂开来。这对于处于极端环境中的人性或许是可能的,比如像在集中营和JBG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有时候,电影需要此类设计,来最大地突显戏剧性(好看),这是好莱坞电影的拿手好戏。但再怎么突然的反转,恐怕也没有像《动物世界》中那样在短短几分钟内就让人性如过山车般的起伏,这根本不具有说服力。即便密闭的船舱、活命的冲动会迫使人为保存性命违背正常的良善,但这也建立在剧情自身发展的逻辑上。发小最后倒钯一下倒没有什么,他毕竟有前科(郑开司一开始就被他骗了);可小胖突然变脸让人觉得不太对劲,如果没有事先的铺垫,前面蠢萌的形象突然变得阴险说服不了人。
在这类电影中,我们可以说人性是被“干炸”出来的。人变成了编剧们自由发挥他们强力的工具,表面上看起来是人性在极端环境中折射的真实面貌(总以“恶”为表现点),但其实毫无真正的人性可言。我们应该还记得在《釜山行》中,人性是如何被“干炸”出来的。每当人行动发生突然的转变,我们就得警惕这绝不会是正常人可能做出的,而是创作者们为了说明角色性格、心理上发现的变化,来满足他对人性非常浅薄的认知。
每一个人,除非已经丧失了基本生存权,永远都是复杂的。电影不必沦为戏剧的副产品,而是要从戏剧超脱出来。这意思是说,不该拿戏剧那一套东西直接套用在电影上。在舞台空间,冲突的密集发生,戏剧点的不断爆破,不会影响到观众感知的真实性,因为舞台本身就假定了作为虚拟空间的存在。而电影使用的影像材料原原本本来源于生活,它在真实的空间中展开。不是说电影一定要写实,而是电影的设置模式决定了它必须考虑到现实生活具体是怎样的。电影完全可以按自己的特性来捕捉它所需要的真实,但这一定建立在对现实的观察和分析上。
电影中的人性同样如此,人是无比复杂的。每一个决定无论权衡许久还是立即作出,背后都有各种考量在相互抗衡。没有什么人性格上非黑即白,非善即恶的。这只能出于创作者幼稚的想象。在《我不是药神》中,程勇原先只为经济利益代购仿制药,后来因为怕深陷囹圄转行服装业;他后来再次代购是因为吕受益的去世,这次他完全放弃了个人利益,被塑造成了英雄;等到黄毛去世后,“他开始拯救全世界了”。
这其实是非常奇怪的。死了一个人,良心发现了,小我退位给大我;再死一个人,全部病患的责任都扛下了。这只能是电影拍拍。如果死的是程勇患病的亲人,这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或许还可以理解,但电影中程勇的转变仅仅建立在友情上。程勇一开始赚的仍然是病人的钱,并不是为了让病人能以更便宜的价格买到仿制药他才代购的,这份善心他是没有的;结果到了最后,他就变成了救苦救难程陈菩萨了。这个逻辑跟韩国电影《🚕》到底有什么区别呢?英雄本应是尤尔根·辛兹佩特,但在《🚕》中,宋康昊饰演的司机金师傅成了绝对主角,从自私自利的的士司机变为民族英雄。
这是韩国商业类型片的惯常套路。我觉得中国电影应该学习的不是韩国电影或印度电影,而是日本电影和伊朗电影。在后两个国家的电影中,有对人性复杂性深刻的思考(反映出的是整个国民的状态)。这种思考还电影中的角色以真实的血肉,人性的善恶不是决然对立的,通过一些突发事件就会发生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尤其在伊朗电影中,永远都在表现人的复杂性,而不是为人性由自私到无私唱赞歌。在阿斯哈·法哈蒂的电影中,发展出了一个更为高级的叙事策略,也就是让角色陷入两难困境,一方面是自私自利,人为自己考虑,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宗教或习俗的限制。选择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人在两难处境中陷入的困顿,在这种状态中,人性才得到了真实的刻画。
而在韩国商业类型片中,角色的性格好像变脸一样不断转变,角色就像是被操控的棋子,让他怎样就得怎样,没有自主活动的空间和余地,是被一套叙事逻辑所限定和塑造的。而在伊朗电影中,人性是多么丰富,创造者给角色创造的是两难的情境,选择可以说是角色自己做出来的,我们能通过角色作出的选择看出角色内在的心理和性格,而不像在韩国电影中是被强加的。观众具有一定的自由空间,来放置他们的能动权利。
我所害怕的是,当中国电影越来越像韩国电影之后,中国国民的性情是否会变得像韩国国民那样。至少通过《动物世界》和《我不是药神》,这种苗头已经显露出来了。创作者在操控人性的时候,所暴露(反映)出来的可能是整个国家的国民对人的浅薄认识,而他们已经不太能自知。那些对着《我不是药神》留下泪水的观众,同样可能被《战狼2》中显露的民族主义煽动得血脉喷张。这是没啥区别的,就像那些看《亲爱的》(陈可辛)流泪的观众,对于现实生活中真实的苦难很可能熟视无睹一样。电影让他们假装有了一颗温暖的心,但他们不知道电影其实在背后偷偷说着:鳄鱼们,流出你们的眼泪吧。
不得不说,韩延真的是当下青年导演中对类型片把控最强的,牌桌对决这种很容易被拍的枯燥的事被他呈现的高潮迭起。镜头非常炫技,彩色烟雾,高速升格镜头,还有那场追车戏,看到马修沃恩的影子。
7分。虽然还是很多遗憾。但仍觉得韩延是内地导演里,最能把握好二次元风格又不会违和的导演了。很期待他能在将来,真去拍一部僵尸片,或怪兽动作片。
慢镜头和特效漫无节制且单调到生厌,人物还不够鲜明,现实和感情戏份几乎可以全删,整体架构设定模糊,学习的痕迹很重。但从船上戏开始变得好看,把很简单的规则拍出了迭起的悬疑感。非常值得肯定的导演。李易峰演技有了从负到零的巨大进步,没亮点至少也没拖后腿。
意外惊喜!导演玩得太嗨!特效与精良制作自然不必多说,作为漫画翻拍,《动物世界》做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电影将原作的精华(石头剪刀布游戏)进行改编并放大到极致。此外,对于人性的揭露和鞭策真的是会让人怀疑到没朋友,但最后还是留下一抹温情。ps:李易峰这次真的是选到了一个和自身匹配的角色
不要小瞧东方数学教育不要小瞧胖子不要成为苏格兰黑山羊
二刷了 有些不明白的点也弄懂了 导演真的脑洞很大 特效完全为剧情服务 彩蛋太勾引人了 希望能拍第二部
真文明,以为会是大逃杀,结果是大家一起做数学题。
《奥林匹克数学训练题集(故事版)》
超过70%的戏份都在封闭环境里PK石头剪刀布,挺大胆的构思。韩延还是不错的,尤其最后半小时两次关于“剩余3”的反转处理得狠。令人想起日剧《诈欺游戏》,但比它还要好看点。
观影过程中我的心情一直都是:“还可以这样?还可以这样?还他妈可以这样?”看完电影感觉我几十年的石头剪刀布都白玩了,我不配玩石头剪刀布。
手松的四星。松的原因就一个:倚仗意识形态的都他丫是硬在外的娘炮,这才是我们需要的,纯粹的不畸形的、价值观能普世、好看又好的类型片。虽然所谓“飞”的段落必要性有欠缺,但特效和视听语言的配合确实成熟,在见多了缺钱的优等生和不学无术的暴发户之后,好感也会成倍放大。最后,请大卖。
票房没爆还挺可惜的,制作和技术层面虽然有缺乏节制的问题,但整体看下来流畅炫目并没有不适感,算得上足够成熟的商业类型片,拿去国外奇幻电影节展映都毫无压力。
有一种导演叫“不管我拍的是什么类型的电影总之我就是要把所有我喜欢的类型全打包塞进去”型导演,看见一只苍蝇就能脑补三分钟追车戏,请问这除了让导演自己爽一下外对剧情有任何推进吗?全片做得最好的特效我估计是李易峰的肌肉,杀了我我也不信他能有那么一排腹肌……
国产直男审美巅峰,充斥着满到溢出来的特效,毫无意义的追车,装逼义气格言,慢镜头穿风衣,实话说制作真的不错,但是这种仿佛一千个直男迎面扑来的画风真的看得好累啊
特效牛逼,脑洞华丽,剪辑,节奏,画面,剧情,演员,无一不好,特别惊艳!非常具有导演个人特色的商业类型片,看完真的好喜欢韩延导演啊,超级期待第二部!
片子很惊艳,故事的完整性,逻辑性,可看性,整体完成度太高了,真实世界与想象的自由接驳,封闭空间的人性实验,烧脑的游戏规则,必须分分秒秒跟着主人公去计算和体验。买入原版IP,如何去执行是一个大问题,这个片子做出了一个良好示范,韩延导演应该是国内80后导演里,最具有商业片执行力的第一人。
没看过原著,这次改编工业水准很高,对于华语商业类型片是个突破。“饥饿游戏”式的游轮使“动物世界”的隐喻更合理,道格拉斯甚至似诺亚,以及对《提摩太后书》的借用。心理活动的视觉加法精彩,但个别手段、解释有重复和滥用,结尾稍逊,有的问题还要在续集解决,如果是一部单一完整的电影会更好。
好心疼端妃娘娘,这么个古典温婉的人,甄嬛传里演病秧子,重返二十岁里演病秧子,动物世界里干脆演了个面容慈祥的植物人!希望娘娘的下一个角色可以下地走路……
不得不佩服韩延,肿瘤君细腻的情感描述突然转换到烧脑工业大片,而且能把du博飙车处理的恰到好处,开头搞笑轻松,到最后整的烧脑刺激,整个剧情下来衔接连串看的还蛮过瘾
完成度很不错的商业片。特效、节奏都属上乘,人性探讨和故事流畅度的比例方面也搭配得不错。国产爆米花电影做成这样非常值得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