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见山,开篇的第一个镜头便是逃跑的女主,第二个镜头便是路过的男主。不但吸睛,而且高效交代了重要人物
真正的女权主义
影片整体制作都非常成熟,如果不是因为画质的原因没有什么年代感。叙事节奏和战斗场面,不输新主流电影。
文本上逻辑清晰,剧作不平铺直叙,跌宕起伏,和好莱坞模式一样抓人。
剪辑流畅精致,通过蒙太奇形成讽刺意味的对比,大量叠画既有过渡作用,更多的是揭示人物内心活动,很高级感的叠画。
摄影非常精致,大量长镜头和运镜稳定且成熟,几乎每个画面都可以凹造型,截图做海报。
灯光的安排也很细腻,大量使用伦布朗光,南霸天还用上了那个年代最经典的反派恐怖片光。
选角上,女主琼花英气十足,男主青藤长相正直又温柔,既有书生气也有侠肝义胆。
好几次泪奔,尤其是最后国际歌响起的时候
原来是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怪不得很多演员一股老上海口音 。
2022年12月6日才看了这部电影,只觉恨晚。《红色娘子军》这部电影拍摄于“十七年”中国电影时期,显而易见是一部主旋律电影,但从普通观众角度来说,它能在世界范围内成为经典佳作,离不开它自身制作上的可看性,还有它蕴藏的内涵和精神力量。不只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产阶级的热血力量,它关于人权精神,关于女权主义。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时代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时代,那个时代的人物质匮乏却充满巨大的精神力量。那个时代的人不把财产看的那么重要,对真理和人民的信仰是他们生存的支撑。所以那个时代的女权也是一样。
红色娘子军成员是真正被剥削压迫的人们,她们的使命是解救其他被剥削压迫的人们。在这个过程中,她们向世人证明“谁说女子不如男?”。英雄是不分男女的,奴隶也一样。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组成了红军,中国有真正的女权精神根基。
同样是奴隶,却争相提高身价,不是真女权,是堕落之人自私自利的粉饰借口。
谢晋 中国代际划分中第三代的杰出代表,现当代电影发展史不可忽略的一个路标和经典模式,同时也是我们借以考察中国特定社会,历史的鲜活标本和索引。
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的谢晋模式讨论,以理论批评家朱大可发表在《文汇报》上的文章《谢晋电影模式的缺点》为发端,该文章发表后引起人们对谢晋电影与好莱坞商业电影以及中国道德趣味之间的关系的普遍关注。
谢晋是中国当代电影发展史上主流叙事体-大叙事的当然代表。在谢晋的电影里,从一开始革命,政治,历史就是他绝对予以突出表现的叙事主题。
《红色娘子军》基本主题是歌颂新中国的光明,控诉旧社会的罪恶。
从叙事主题上我们可以明晰地看到谢晋随遇三四十年代终于早期左翼电影建构宏大叙事,凸显政治意识形态的叙事格局和模式的努力靠拢,在具体的叙事策略上,又明显地继承和发扬了由郑正秋和蔡楚生等中国电影先驱所开创的民族化叙事传统,因此他的叙事显得圆熟,细密,含蓄得多。
电影基本类似情节链 不幸-苦难-出逃-捕获-遇救-成长-幸福。
这部影片在情节结构上,具有强烈的传奇性和浓郁的地域色彩。
贵人-犯人 女奴-革命战士
镜头运用上,具有创新性,用了大量的近景和特写镜头来刻画人物的表情以及内在激情。
比较同意谢晋自己对此片的评价,前大部分很好,后半部分一般。事实如此,最后不得不和意识形态联合到一起,前面还能保持自己的情怀,《女篮五号》也是这个问题。《红色娘子军》前半部分有点像武侠片的结构,很精彩。
第四期 银幕玫瑰·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看到這句影評的時候請原諒我沒忍住笑了= =】红莲她为什么会嫁给木头?公公婆婆貌似对她没有人身自由的限制,为什么也一定要参加革命去呢?也许就是为了要找他相好的阿牛哥去。
时代意义
主题歌好!
60 years later
向前进,向前进。。。。。原来是谢晋的
为什么谢晋的政治立场总是那么的正确?
很少有电影把革命的逻辑讲的这么清楚,也很少有电影去具体描绘旧社会对妇女的压迫。革命追求的是全社会的解放,而不是为了报私仇。要打倒的是剥削阶级,而不是南霸天一个人
向前进向前进,战士责任重,妇女冤仇深。
总有人用这个讲黄色笑话……
“哪一个无产者不是眼泪泡着心呢”,中国地图那场戏后洪常青在后景劈一个特别大的椰子,后来倒出一碗后捧着喝了。
3.0 謝晉導演追思會
吴琼花、南霸天、党代表洪常青!
“向前进、向前进,战士责任重、妇女怨仇深!”
不可不看
嗯
其实算马马虎虎,但是演员比较出色
即使是老片子,现在看来还是三星半的好片子。
向前进,向前进,红色的娘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