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世界上有些人能做到忘我的奉献,不顾及家人,不顾及自己,所以那些人往往都成了圣人,天上的菊美也是如此。可是,这样的故事,给人感觉就是惋惜和可悲,有病不看,老婆孩子不管,父母也不顾,33岁就死了,留给家人巨大的悲痛,还有一堆明明可以亲自做完的事情,也就这么做不了了。圣人难做,也希望以后这样子的圣人少一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 独白的功能既能让人感到情感的真挚,也可能让观众的思路在故事叙事上游来荡去,准确地说,是时不时跳出来。(Emmmm也可能是自己的缘故,想好好看电影还是需要一定的观影场所和集体氛围感)
- 并非所有人物传记都适合讲述那么完整,精炼些或许更好,但毕竟主旋律电影是讲究情真意切的。这一部的主旋律旗号打的没有那么嚣张,不过仍旧很容易看出来,好在不易引人反感。
- 看完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某天中国式问题在中国式电影中不仅仅再只限于发问不解答,而是先于现实得以解决,对国民与社会将是怎样的益处?
「2018/2/1 米粒的观影记录」
菊美被称为“最美基层干部“,他十一年如一日,扎根基层、真抓实干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舍小家顾大家,把真情、青春和热血倾注到本职工作中。我们要学习菊美多吉,以开阔的胸襟,有情有义,大度开明,团结人、凝聚人、感召人、包容人,与群众打成一片,结为一体,形成“铁关系”,成为真朋友,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宽广的胸怀,赢得信任,获得支持,争得主动。要勤勉尽责,干事如牦牛般有劲。人生在世,活一日须尽一日之勤;缺少干事奉献的人生,是一部残缺不全的人生。菊美多吉坚持用脚步丈量民情,把一生的情和爱都播撒在高原,奉献给了生他养他的土地和人民,值得我们钦佩,他那33岁的青春和生命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这部电影《天上的菊美》,名字正反念都通顺
五毛啊 工作而已不要当真
主旋律哟 江疏影很漂亮
有一些感动。如果能够再有人的一些自私、惰性会更打动我。
人都是追求好的生活的,好干部如焦裕禄,好人杨进喜,菊美等最后都是不得好死。贪官污吏起码家人还能在国外过上好日子,你让大家怎么选?
敬佩
江疏影演这样的电影更有味道,藏族人民真的会让我感动,伟大的乡长高血压去世。这样的故事不多但精致,至少可以放大被看见,激励着更多的人。
好党员都去那了?他们都作死去了
两星一给美景,二给陈瑾。整部电影乏善可陈,毫无矛盾冲突,连大部分人擅长的煽情都做不到。导演是因为拍主旋律拿了经费后随便搪塞做任务的吧。歌功颂德也是够了,藏民朋友真是干啥都有优惠政策,国家补贴,真羡慕死人了。
市里组织观看的烂片,内容乏善可陈拿这种东西给人洗脑,你有高血压你就别在那工作呗整个一个找死。。。 一星是给陈瑾的参演喜欢她的演技,另一星是给充斥整部影片的抄的所谓的慢镜头,与漂亮的风景还有让我认识到了在一个脱离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族群生活的地方是多么的恐怖
第一次组织看电影。在上海长风景畔广场五楼华谊兄弟影院导演婷。。真是享受
女导演特有的温暖格调,主旋律传记片佳作。我其实能体会到菊美那种舍身工作时的心路,不是不惜命,是停不下来。这不是笑话,是实在的信仰
这种电影不出意外都是拍不好的,就瞅着开场的唏嘘声,即便拍好观众也不一定准备好。想说配乐部分,虽然中规中矩,但是挺入耳的,哪怕听出几段熟悉的片段,当然了是影片原创的没错吧。p.s.陈瑾的戏幼时有阴影。
求爱那段震惊了 少数民族就是直白啊。让喇嘛自力更生我看是西藏问题的根本之道
我爸单位给了五张票子,其实比我想像的要好看。风景很美很美,我一定要去玩,等我买了单反之后!
传记也可以拍的很打动人,而不是就把原本打动人的故事一个个堆砌起来就行。
虚假的人性虚构出的剧情充斥一种洗脑式的污秽。这个男的说会照顾好妻子孩子是个住家,事实是全部违反没有做到。抛下一切自杀式的工作冲动非常虚假,严重脱离现实,不是有另有内情,这个剧情就是洗脑式的污秽例子。一颗星给江疏影
主旋律 :孔繁森样的党的好干部,特色是少数民族基层干部。
影片名写反了
先四星,要是能一直以电影代学习就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