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最佳影片!
丹麦日德兰半岛西北部小镇里,克莉丝与轻微中风行动不便的叔叔相互照应,一同在牧场工作与生活。两人生活虽偶有琐碎的争执,但日复一日,平淡无奇。
当克莉丝面对翩然降临的爱情,以及有机会实现的兽医梦,她与叔叔该如何调适各自的状态,给彼此一个喘息的空间?
电影平实且细腻地呈现规律平凡的日常,近乎固执地逐步叠加叔姪俩冲突又高度依赖的关系。存在世界各地的农村现况,年轻世代面对离乡与否的抉择,亲情与梦想能不能兼顾?从人物的情感出发,深刻勾勒一个不同于哥本哈根都市面貌的丹麦故事。
「我母亲的亲戚都生活在农村,我希望透过电影呈现丹麦农村的真实样貌。饰演叔叔的演员,他真正的职业是农夫,电影中的农舍是他真正的家;两位主要演员,在真实生活中亦是真正的叔叔和姪女。我希望我电影中的角色,能尽可能真实、原汁原味地贴近地方,说当地的语言。」──费雷彼得森
影片的开始。叔侄两人,一整日的生活描述,从清早睁眼到日落就寝,几点起床,早餐吃什么,如何开始劳作,睡前如何娱乐,直到一整天的结束。两人可以在一整天内完全没有一句对话,但又丝毫不影响交流,一个点头或是一个单词回应,即可明白彼此的需要。这样的日子,看上去是自然平淡,但又总能时刻感受到透着死寂般的气息。
年轻的女孩为什么会和叔叔独自生活在一起呢?作为看故事的我们,是不是会先预想着,这背后又有什么令人动容的缘由。可是,女孩很平静说,自己少年丧父后,被叔叔收留,而不久后叔叔因为中风无法独自生活,所以女孩便放弃了继续读书,继承农场的工作以及为照顾叔叔而一直生活在一起。这个看着再也正常不过的起因,也让这个年轻女孩看似“合理”地选择了她的人生。就此也折射出在这样北欧小镇里,大多数年轻人和乡村家庭的常态。
对于他们来说,是真的没有选择权吗?长期索然无味的生活势必地影响着他们心理,作为年轻人,内心或多或少也是会出现一些波动,对“外面”世界有着某种渴望。故事里,叔叔也并没有阻挠着女孩离开自己。反而很自然的鼓励着她去谈一场恋爱,去尝试接触新的工作。然而封闭的大环境,羁绊着的亲情,不是十分笃定的工作,却始终禁锢着他们的脚步,也只得让他们陷入无限循环的日日夜夜中。不是不想选择,而是那长期相伴且拥有的,恰是自己最无法舍弃的。
导演说只想呈现最真实的丹麦农村样貌。对于故事主角没有做评判,没有做定义,更没有做更多的展望。极少的台词,冷淡的色调不是刻意为之,而是最真实自然的呈现。恰恰是这样的气质,这份真实感,总能让我们从中找到某些自己身上相似的情绪。这远在北欧的乡村生活,看着那么远而却又这么近。不同的只是表象,相似的则是打不破当下的困境。
女孩生日那天,叔叔特地自己独立早起,并且给侄女准备了生日礼物——一个二手听诊器。女孩终于展露了全片里少有的笑容。和叔叔逗趣嬉闹场景,也是全片最动容,最轻松的一刻。家庭生活兴许就是这样的。千篇一律的琐碎中,总有一丝最甜的时候会时不时的涌现。没有什么生活是最好的,也没有什么生活都是不好的。之于自己,什么最珍贵,只有自己最清楚,把握它就好了。
丹麦电影《叔叔》,
2019年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最佳影片。
拍摄风格为典型的欧洲审美,故事简单,色调清冽。
整部影片的对白极少,空镜头很多,甚至连背景音乐也没有。
两位主角,从每天睁开眼到晚上入睡,在农场的工作和生活琐碎却又温馨,充满节奏感。故事的高潮部分体现在两件事情上:侄女对兽医知识的向往,与麦克的爱恋。貌似波澜不惊的生活开始迸裂出火花,然而因为叔叔的一场意外,侄女断然选择了亲情,一切都再次沉寂,生活恢复平静。
导演有些微的迈克尔.哈内克风格,但是却没有后者的凌厉和批判性,当然,可能是因为这个故事足够温馨吧。
年轻的女孩子陪伴着孤独的老人,这里谈什么生命的意义,都显得有些鸡汤和矫情了,选择就是不做选择,亲情是纯粹的,没有任何杂质参杂其中的。
非常克制、精简的台词量。导演没钱,制片人也为这片子6年没赚钱,很佩服他们投入到这样一部作品里的勇气。
3.5本来想看韩国的,下载后发现是丹麦的。不过也挺好看。其实还挺感人的…虽然拍的非常克制。当你因为追求自由,却给他人造成生存困境的时候,你的行为无异于谋杀。正是因为父亲的自杀让女孩体验到了责任>自由,她才留下来,她的叔叔不是她的绊脚石,而是在她活不下去的时候,唯一收留了她的人。如果她强行离开,就和当初父亲强行自杀抛弃女孩一样,让叔叔活不下去。
前半段看的已经睡着。。醒过来之后发现变好看了,但没背景音乐,台词很少,情节也是淡淡淡。有种“生活就是这样,我接受了”的感觉
真味是淡,至人如常
社恐对待亲情是极为自私的,因为这是他们仅有的人际关系。这层看似单一却坚实无比的关系,当事人自己都无法打破逃离,更何况外人。至于爱情友情,全是空气。
@丹麦领馆 华为手机惊艳全场。。
北欧的性冷淡跟日本的很不同,其实都还是积极生活,但压迫感不那么强烈,但多了些单调。
行动迟缓的《叔叔》完全不是依赖抽象而轻飘的台词来运转的,他的日常以及那件沉重躯体的进步都需要「真实的人」的在场。作者也不相信官腔漂亮话的意义,他相信劳作和肢体语言的力量。事实上,这部题材与语法相得益彰的女性主义作品大部分时间都让女主角处于运动着的沉静状态,从睁开眼睛开始,她的《一天》都要奉献给这座农场,并与「叔叔们」沉浸在看似和谐的互动当中。毋庸置疑,真实的生活都是琐碎而具体的,它们占据了一个人大量的精力。但影片并没有把女主角塑造成无路可走的「母性」角色——宽恕所有,你看,传统家庭出身的现代女性才是这段父女关系里真正的主导者。她不仅在替上一辈人收拾烂摊子,这个新生牛犊还得忙于自我的追求和探索。就像《乡下》的「接生婆」那样,我们见证了女性力量的落地和崛起,以及她们对于父权社会理性而克制地反抗。
已成定式的北欧性冷淡风。保守主义回潮的微观效应。女主真人好小一只。
本片主要讲述女主在“亲情”与“爱情、职业理想”相冲突时,果断选择亲情的故事。一般来说,现代年轻人更倾向于追求自己的生活,当片中那位叔叔想退休时,女主竟然不同意,说明她更想要个家,这可能与她自己父母有关,母亲早逝,父亲自杀,她缺少了家所带来的安全感,所以,她才更看重对家的“责任”,即便她可以兼顾爱情组建自己的家庭,她也要为此“责任”在所不惜。到底还是个伤感的故事。
影20395:依旧是北欧农场,只不过是重复着每天的生活,没有多少言语,冷淡无奇,亮点是二手huawei。
冷淡北欧风,叔侄二人琐碎平淡到极致的日常,克里斯紧紧关上自己的心门,拒绝任何想要帮助她开始新生活的人,每天守着年迈的叔叔,无微不至地照料着他和牧场里的动物。对于这样毫无怨言接受现状的人感到敬佩,但心底明白我永远做不到这样平静地放弃更好的可能。
简单克制,感情很真挚
北欧的电影比他们的人际关系还简单。角色少、台词少、故事简单而琐碎,没有配乐。侄女照顾中风后行动不便的叔叔的故事,他俩一起打理一个农场,每天过着单调而乏味的日子。有时候人们意识不到单调而乏味其实也是一种幸福,当改变来袭之时,新旧的矛盾总会让人焦虑和困惑。女孩为了陪着叔叔宁愿放弃专业技术的深造和即将开始的爱情,她与叔叔的感情在她得知叔叔再次摔跤后的焦急狂奔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是束缚还是羁绊 不一定每个人都能与之共情
观影清仓期,看过留脚印~
如果是清汤寡水日常倒能看看,但其实不是,有好几场戏编得太夸张,被尬到辣眼睛。
丹麦偏远农场的生活,中风的叔叔与失去父母的侄女相依为命。场景重复,对话简单,典型北欧风格,但却能感觉情感与情绪的流动。女孩长久的孤僻生活,其实已经失去了与外界交往的勇气,也无探索新生活的兴趣。她与叔叔已成为共生体,她虽然也已厌倦这样的生活,但实际上情感上已囿于其中,无法走出。
演员如果是业余的,实在是自然到位。但作为人是有选择权的,叔侄女明明可以卖掉农场(如果是要固守祖业两人之后农场不是会收回国有?),用卖农场的钱追求更加有益双方的人生,而不是这样终老一生,片中的叔叔明明没有这样的想法,但似乎又怕失去侄女,所以才。。。
冷峻中情感温度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