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中规中矩
2001年的作品,感觉剧情,镜头都中规中矩,很适合对血腥恐怖片有兴趣的初级童鞋入门的片子,没有《电锯惊魂》对血腥和残酷描写的那些让人不寒而栗的细微镜头,气氛也没有那么的诡异,全靠明星演员的演技,和剧情的内涵,为皇家丑闻而凸显的社会现实来吸引观众。
对于反面人物的演员伊恩·霍姆再次被他的演技折服,很喜欢他的唯唯诺诺的表情,和自然的表演风格,第一次看见他是在科幻动作搞笑片《第五元素》里,当时就喜欢上他,但却没有想继续深入关注的想法,职业配角人?呵呵。他不抢风头的表演,却很吸引人对他产生好感。后来再见他是在《战争之王》。他总是能把主角陪衬的舒舒服服,这个能力就是一流演员的内功了。
至于主角约翰尼·德普,我终于知道《加勒比海盗》里杰克船长为什么那么适合他演了!这部片子里他的迷离表情,和玩世不恭,颓废的态度,让人看见了杰克船长的一些影子。《断头谷》和这片《来自地狱》电影风格很类似,但是演出的人物风格却大不同,一个是充满激情的纽约检察官,一个颓废的伦敦探长。约翰尼·德普的眼神真的很迷人。
才发现我一下罗罗嗦嗦这么多关于演员的看法,却没有对片子有更多的评论,我想这是不是更说明这部片子中规中矩呢?呵呵
2 ) 开膛手 VS 断头谷
断头谷和开膛手都是JD的大作,很多人都是因为JD而去看了这些片子,据说开膛手的宣传上面似乎还有些 “断头谷II”,于是就想着比较一下这两部片子。
恩~先是from hell:
选中这部片子因为两个原因,一个是因为Johnny Depp,另一个就是因为JTR.
一开始对JTR的兴趣是因为看conan里面那个剧场版,然后对1888年的迷雾伦敦充满了好奇,Jack是一个唯美的杀手,正如同《达芬奇密码》里面一样,浸润着宗教,浸润着一种变态的忠诚。虽然FH不如《达芬奇密码》里面的悬疑那么多,破案路线也不甚明了。或许是因为一开始就知道JTR是一个医生,才会在看的时候把注意力集中到JD的演技上面去。下面说说这部片子。
一开始的时候,JD那双眼睛啊,忧郁中的深邃。用他“静态”的眼睛配合着不断闪烁的画面,没有太多的全景,更多的是黑暗中的一丝白光,或是满屏的绿色当中的血腥。强烈的色彩对比给了很大的视觉冲击。
JD的很多片子当中都有着这种叹为观止的跳动画面。印象比较深的还有《断头谷》里面被杀的三口之家,光透过旋转着的灯,映射到强上,一个接这个一个,很巧妙的体现出来那种一步一步靠近的危险。
刚看了很多评论,有一个我特别赞同,就是他跟那个红发妓女的感情描写,并不到位,而且略微有些画蛇添足。虽然桥下的那个KISS唯美的让人嫉妒,嫉妒的让人发狂。
不得不说,其实这个片子看一遍真的无法体会到其精华所在,里面存在着许多伏笔,而这些伏笔不是一晃而过的镜头下所能理解的。
其实到最后我还是挺多地方没能理解,比如,有一次他吸食鸦片之后脑海当中自问,为什么要有葡萄,而那个葡萄幻化成心脏的样子,可如果说葡萄只是如一开始所说是为了让受害者放松警惕,那么这个葡萄最后并没有起到作用。
再看《断头谷》,同样是JD演的,也同样是悬疑加惊悚。画面风格来说还是很多不同的,断头谷更多的采用灰色调,有更多阴森恐怖的感觉,采用的对比更多的是黑白对比或是红黑配,而《from hell》当中用了更多的褐色元素。更显古旧,采用的对比更多的是红绿对比。
从情节来看,断头谷当中的情节设置的更为明晰,让人比较容易看懂;而FH当中因为掺杂了政治和宗教因素,就不如断头谷那么可以通过线性思维去明确。
继续,看JD,断头谷当中JD演绎的是一个略带神经质,并且有些胆小的侦探。而FH当中,JD将一个冷静,帅气,沉着的男人形象表现无疑。脸色也不如断头谷当中那么苍白。(也可能是因为色彩对比的关系,刚才也说到了,断头谷当中有着更多的黑白对比)
从感情戏的角度来看,断头谷要好于FH,FH当中的感情流程有一点突兀,更有一点让人不知所措。似乎给人一种感觉,就是为了加入这段感情戏,而加入了这些戏份。不过,如果缺少了感情戏,整部戏又显得不完整。
从结局来看,断头谷的结局似乎更容易被大众接受,而FH的结局,虽然其实是最好的一个结局,安详,平静,但是总觉得看完心理很痛。不过这也是个好结局吧……
总的来说,johnny depp这个男人很“妖怪”,让人看一眼就没有办法移开视线,最近补了他的好几部片子~把断头谷和开膛手放一起,把剪刀手和理发师放一起看。然后发现,JD这个男人啊,真的是演什么像什么,太灵了~
3 ) 可以催眠的眼神
评价一部Johnny Depp主演的电影,实在不是件易事。因为我的理智会轻易的就被情感打倒,沉溺在眼神微妙的流转中,沉溺在一皱眉一微笑里,思维接近于不思考,怎么可能多么客观的表达出关于电影本身的质素呢?
很喜欢这部电影,但喜欢的不是剧情。因为就剧情来讲其实这本该是我避之唯恐不及的影片。它包含着我怕的一切——凶杀,惊悚,鲜血,肢解,还有渗人的尖叫与惊恐的眼神。
可是当第一个镜头出现:他缓缓的睁开眼睛,流露出慵懒且目空一切的眼神,虽然只有短短的一瞬,但足以让我惊呼——从那时起我开始爱上那双眼睛,我才发现这是一双比梁朝伟的双眼还要美丽百倍的眼睛。
所以如我之前所说,剧情不是吸引人的重点,甚至于那悬疑点也不是抓人的重点——也许看这部电影的人已经不在乎开膛手是谁了,而是在乎,这双眼睛的主人和那红发女子能不能有走到最后的幸运。
Johnny Depp的本事就是能让观众把本该关心剧情的心思放在关心演技之上。本末有点倒置,不过大家都能心甘情愿的接受。
喜欢他在桥洞下的一吻,喜欢他在查阅机密档案时的勇敢与智慧,喜欢他将手枪上膛,回过头来说的那句:“你看不到20世纪了。”对了,还喜欢他手指上的纹身,在其他电影里经常避锋芒的遮掉,但在这部电影里,美得像是蓝绿色的一支玫瑰——尽管那只是三个小方块而已。
故事的结尾令人唏嘘,但也必须承认这是个最美丽的结局。所有的故事结束在美丽的眼睛上,犹如电影开头:像是一个催眠师,最后再施法将你带入他的世界,沉睡在他的眼帘下。
在他的眼睛下被催眠,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
4 ) 屠杀你的忧愁感
"开膛手杰克"的解说一直都有众多个版本,而From Hell演绎的显然是最没根据而又最富娱乐性的皇家阴谋论。剧中伦敦如黑暗的剪影泡在似是流淌开的血液的天空里,阴暗肮脏的街头包裹着血腥,配乐与景观无不渲染出一种哥特式惊悚的氛围。
虽是以"开膛手杰克"为题材的电影,但剧情更多的是偏重在一名警局侦探Abberline身上。Johnny Depp对于演绎这类哥特式的电影已是绝对的游刃有余,在鸦片酊燃起,袅袅扩散开的烟雾中,Abberline穿梭于预感、现实与回忆交织的世界当中。不同于一般的侦探片,From Hell在侦查始终带有一种似真似幻的不真实感,甚至连"Jack"在厮杀几名妓女时都以夸张得稍带艺术感的方式呈现在荧幕前。而"Jack"对解剖的痴迷及宗教的疯狂,则如恶魔,为这个不真实的19世界末的伦敦敲响连串的丧钟。
剧中有一幕,是Abberline浸在浴缸中饮Absinthe,Johnny Depp品尝时一系列的动作仔细而认真,脸上的表情放松,似乎这种酒精能把他麻醉到丧失所有的忧愁感。有趣的是,Abberline的对手"Jack"在之后进行的一次屠杀前,也以Absinthe配以血淋淋的生肉。两人都以Absinthe的高酒精度来麻醉,更准确的说应该是抑制,抑制自己的内心。
Abberline刚出场,是由警官Godley在鸦片馆中把他"掴"醒的,而到剧中结尾,Godley却没能在烟雾中把他唤醒。似是告别现实的阴暗,Abberline终于能永远停留在美好的梦境中。
From Hell并不是单纯述说"开膛手杰克"的故事,它营造的是一个如梦境的阴冷都市,逃离这种不现实,就是坠入更深的不现实中,利用酒精、鸦片酊,或是屠杀来获取快感。
那么,到了最后,要一杯Absinthe吗亲?
5 ) 伦敦风俗画
近来无聊,又翻看了下这部老电影。与几年前的观影体验不同,我愿意将评分提升一星。
这部电影饱受诟病的一点在于它作为一部侦探片,其推理和破案的过程太过薄弱,臆想成分太多。男主角被赋予了一种能洞见未来案发现场的超能力,这种设定本来就显示出本片作为一部历史侦探片不太真诚的态度。对于以探求历史真相为目的的观众而言,比如当年的我,本剧简直有扫兴的嫌疑。但是,多年后,当再次仔细观看时,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来自地狱》其实给了观众许多惊喜。
从历史场景和社会背景描述的角度,这部剧做的很好。对当时伦敦的社会现状,各类群体的生存状态,各阶级之间的矛盾与融合,各个长短镜头的衔接如油画的笔触,潇洒流畅,构图清晰完整。这里有妓女,犹太人,亚洲人和黑帮,有警探,医生,贵族至皇家。各成一体,又互有交融。这就是世纪末的伦敦,热闹紊乱,暗流涌动。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一系列血腥杀人案,犹如仪式一般,成为当时社会的注脚。这是影片对开膛手杰克案的看法,或许也是为什么它对侦探过程处理的很薄弱的原因之一,因为,导演的意图其实是想画一幅有关伦敦的黑暗系清明上河图。
所以从社会描写的角度看,这部影片很成功。上流社会冷酷寡情,身为妓女的女主角评论当时的女王,说她是冷酷与恐怖的化身。底层阶级饥寒交迫,同时饱受各种歧视与偏见。那个象人可以说是底层阶级的象征,他丑陋,病弱,在忍受了常年马戏团里非人的虐待后,被“上流社会”以救世主的姿态救出,给予衣食与治疗,同时又被公开展览。这是种上流阶层对待底层社会的一种隐喻。那位年轻的医生,衣冠楚楚且饱读诗书,一开口便傲慢的道出他对犹太人,东方人的蔑视,而这种态度已体现出这个阶层中难得的真诚了。反观剧中刻画的几名妓女,看似粗俗邋遢,实则真诚率直,自己深陷泥泞,却还勇敢的保护着姐妹留下的孩子。看起来他们似乎更有着人性的温暖。难怪处于社会顶端的王子隐姓埋名,混迹于妓女之间,甚至还与其中一位正式的结了婚。在于其他几个姐妹的交往中,也是画家与模特的关系,并非所想的荒淫浪荡。显然,王子在自身所处的金碧辉煌的文明社会中找不到爱与友谊,需要在泥泞的社会渣滓们中寻求慰藉。
将本片神乎其神的推理情节解释为是为更好的阐述当时社会的光怪陆离似乎有些牵强附会,但优缺点并存,两者都是那么明显。
6 ) Deep无疑很帅,但是我想说的是那个胖子~
呃,是的,是那个胖子~
憨厚,忠心的,明显尊重才华的胖子。
sorry,我连他的姓都没记下来。更不用说演员本身了。
这种万能龙套常年绿叶是看片时候的一种温暖。
胖子的身躯长相,就注定了他适合这个角色。
仅仅就片子本身而言,实在只能说是中中之作。
如果不是Deep再次奉献了梦幻样子,简直可以归入烂片。
小时候第一次知道Jack的故事是来自正大剧场的迷你电视剧集。
大约那时候印象至深,所以这次看电影的这个版本,没什么感觉。
不恐怖,血腥一般,至于悬疑更没有了。一半之后,几乎就认定是那位老年医生.
所以,不知道为什么,我想说说那个胖子~
胖子无疑是个忠诚的朋友。
在公事上,他维护Deep昨晚侦探的尊严,在他私创特务处的时候帮他望风~
在私事上,开始反对Mary,因为想保护朋友。
后来又期望他们团聚,鼓动他去找她~
最后在鸦片馆里,帮他敛容的也是他~
这样忠诚的胖子在别的片子里也有,不过结局好像都不好。
《本能》里面,就是被枪杀了。。。
呵呵,这片里Deep死了,胖子倒是活着~
FROM HELL再见了,我甜蜜的小王子。其实我从一开始就应该知道,你沉溺在酒精与毒药带来的迷幻世界里,原本和堕落无关。你张开眼睛的时候,没有焦点的目光仍然在往事的纠结与拒绝中挣扎。你还记得她。你的妻子。你的爱人。你未能出世的儿子的妈妈。即使从此天人永隔。然后,死亡成为一种诱惑。知道你遇见另一个女人。1888年的伦敦,天空依然有浅灰色的浓雾,翻滚。大街上充满了泥泞、贫穷,血腥与恐惧的气味。而你注定成为那个飞驰而来的骑士,然后,爱上用自己的鲜血和剑拯救的女人。只是现在是2021年,我忽然看到自己多年前写的这些,在心里默默哀嚎:妈呀!好尴尬!
真的有这么帅的侦探吗??看开膛手杰克得出的结论是:历史上的悬案,疑案大多是查到了政治问题,纵使真相近在咫尺,也无法触及。
最精彩的部分是当年年轻清瘦的德普- -
德普的表演挺一般的,但是开膛手杰克之谜实在是吸引我~导演的诠释还可以啦
我不喜欢结局啊,为什么男主有那种特异功能?JohnnyDepp那时候真帅
约翰尼·德普,你这个戏精!
伦敦的街头,充杂着肮脏贫穷和肉色交易,偶有高贵之风飘过。这里人性和人命似乎微乎其微,在这巨大的光圈下产生出了一个最杰出的杀手杰克。无论历史怎样猜测后人怎样立意开膛手都成为了一个传奇。社团,皇室,侦探,犹太参杂在一起,本片不是在讲诉杰克,而是那些来自地狱草芥人命的中世纪刽子手们
因为德普而看的电影,记得当时觉得还不错,场景还原度很好,结局也比较有意思,但是,具体情节啥的一点也没记住
一串提子引发的血案。将那个案子中相关的一切很好地串联了起来,阴谋论永远鼓舞人心。
恐怕编剧是欺负大家没看过1979年的"Murder by Decree"吧,案情背后的真相和那部电影完全一样,而且片中侦探、灵媒、葡萄藤、共济会、仪式、审判、王室阴谋论这些元素都如出一辙,甚至凶手也都被刻画成"The dark-eyed man",与其说是雷同,不如说是抄袭
剧情味同嚼蜡,索然无味,连德普的帅脸和几个触目惊心的案发现场也无法增加精彩度。
主要是因为我喜欢 Heather Graham,比约翰尼德普还要喜欢,我喜欢她在《温柔的杀我》里小猫一样的表情,我还喜欢《格瑞的困扰》里她蹙眉的表情,都令我无时或忘,怜之爱之……
JD扮相过于正常,所以死了……
前半段节奏行进得太慢,而且毫无必要,导致后半段高潮时人物还是一个个空壳,根本无法让观众对电影注入情感。结局立意很好,但掀开的部分太多,给观众回味的空间则留得太少。
"皇家阴谋论"——另一个版本的JTR说法。政治阴谋催生了一个疯子,或者说是一个造物者;毁掉了一段恋情,然后他们的事迹成为了历史的传说。正像JTR自己所言,he gave birth to the 20th Century。三颗星,给这部影片,五颗星给这段历史。
Action/Sci-Fi/Thriller/Suspence/Crime Drama
氛围营造的不错~凶手被设定的真有伟大意义= ,= DEEP的眼睛真迷人~~~
对开膛手的另一种戏说,阴谋论说服力不足、逻辑漏洞百出、细节经不起推敲,德普演技没任何发挥长进,伊恩是唯一的亮点。
"One day men will look back and say I gave birth to the Twentieth Century." Jack the Ripper—1888
“开膛手”的故事,画面很血腥,情节很繁琐,但确实不知道导演在讲什么。很讨厌19世纪英国人的装扮及故事。不好看。更多电影评论,我的博客:blog.sina.com.cn/bluesl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