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么正经的星爷,斑驳的长白发,灰蒙蒙的一身尘土。戏里寒酸,戏外一样让人唏嘘,星爷终究是老了啊。
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徐娇。小小巧巧的毛头小子模样,话说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真以为是个男孩子呢,也太像了。戏里的周小狄眼神清澈,因为家庭清寒遭受到同学排挤讽刺,楚楚可怜的委屈里透出纯真的执拗。
那也是我第一次认识张雨绮,性感温柔的女神一个。她饰演的袁老师就是天使般的存在,没有阶层歧视,对学生一视同仁,永远像和风细雨一样温柔。
周家的贫寒是夸张了些,却也是随处可见的写实,一样的辛酸。父亲辛苦劳累一天,回到家面对儿子的异想天开时,再也关不住压抑的火苗,不耐烦的就是顿劈头盖脸的责骂。看到小狄委屈,好想给摸摸头,孩子啊,大人的世界也很无奈啊!
父亲给女儿灌输的道理是积极向上的:你要好好读书,将来做个有用的人!然而很遗憾,这部戏给观众传达的观念不能苟同。有多大能力做多大事,对于一穷二白的人来说,基本生活有保障,踏踏实实做人,才是最基本要保证的。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不是读个幼儿园小学,拼拼几年就好,贵族不仅要长达数年的持续高质量教育,配备一等的教材、辅助资料,还要不时的配合学校支持名目繁多的活动费用。确定能供得起一二十年?一旦中断,之前的心血可不白费了。你看工地老板的孩子不也读的普通学校嘛。尽最大的、能尽到的能力就好。
怎么评价周星驰的《长江七号》?就好像你有个国家特级红案厨师的朋友,烧鱼翅的手艺在中国找不出第二个人来。三年前他请你去他家吃了一次鱼翅宴,现在通知你说,他花了三年时间研制新菜,请你务必光临品尝。你欢欢喜喜的去了,他兴高采烈地宣布开席。然后,你看到一桌素斋,全是豆腐。
周星驰作为导演,有权拍任何他想拍摄的题材,也没有义务一定要提供给观众他们习惯性期待的东西。当年崔健站在台上,台下的观众有节奏地呼喊:一无所有!一无所有!老崔站在台上,回答说:我他妈的就不唱《一无所有》!那时候的老崔虽然让人恨得咬牙,但是有真艺术家的风骨。至少要比整台演唱会变成怀旧卡拉OK要好,罗大佑不就是那么做的么?周星驰的《长江七号》没有多少无厘头,而是一个童话色彩十足的温情片,这是他的选择,我没什么可以指责的。
在春节前上映《长江七号》,周星驰有巧思,也很讨巧。当年他的无厘头电影粉丝,现在大多为人父母了。春节和孩子一起去看电影,看完了出来买公仔玩具。电影票吃一道,玩具再吃一道。吃完爸爸,再吃孩子,周星驰的商业头脑让人钦佩。摆明了要从你的口袋里掏钱,但是你还掏得心甘情愿,没有多少话说。
网上对此很尴尬,一方面对没有无厘头的密集搞笑觉得失望,但是又不能破口大骂,因为导演是周星驰,中国喜剧片的劳模。另一方面,这个片子多多少少还算温情,可以比照《E.T》或者《妈妈再爱我一次》,适合带了小孩子去看。不过,如此简单的剧情实在是没有什么太多值得讨论的地方。所以,发言大多无力。要么回想一下当年,要么赞扬一下爱心,甚至是谈谈对社会下层的关怀。
我个人不喜欢《长江七号》,因为我没有儿子或者女儿,而我自己去看这种片子年龄又显得偏大了。这么多年里一直很欣赏周星驰,完全是因为无厘头的疯狂想象力。有这种想象力在,凭借极为简单的道具就能产生丰富的效果,并不需要多少电影特技。在我看来,无厘头电影里出现过多的电脑特技,那是想象力枯竭的表现。《国产007》里,那只古灵精怪的枪。《大话西游》里,闪一下就OK的月光宝盒。《大内密探008》里,那架人肉阿帕奇直升机。《回魂夜》里,那些会飞的帽子和雷达一样的花。这些东西让人觉得有趣,让人开怀。纵观周星驰拍摄的影片,在《少林足球》和《功夫》之前,运用特技最多的是《百变星君》,但是那片子并非是周星驰最好的影片。
从《少林足球》之后,周星驰的电影对特技的依赖越来越明显,壮观和瑰丽的视觉效果取代了想象力。那么多年里,我一直喜欢周星驰的电影,并非是因为那些无厘头的台词,而是每次他都站在小人物的视角讲故事,每次都在司空见惯的事情和物品上以狂野的想象力激发出特技所不能企及的效果。现在,貌似还在讲小人物的故事,但是想象力却消失了。《长江七号》里的公仔娃娃除了能取悦小朋友而外,对我这样的成年观众毫无任何意义。在这个时代里,找比较Cute的造型设计简直易如反掌,倒是设计出福娃这种惊骇世俗的绝顶丑八怪才需要超卓的能力。
春节如果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去电影院带着小朋友一起看《长江七号》。这里可以提醒你,其中的无厘头演出基本上都分摊给了小朋友。这完全可以理解,当无厘头成为老爸以后,老爸要有老爸的样子。所以,无厘头要从娃娃抓起。
很多年前,我和女朋友即将分手的前夜,我脑子里一直重复着这句歌词。只要一定睛看到她的模样,一想到我们的过往,随即脑海里闪电般浮现出分手的理由,便不由自主地想起这首歌,歌词是疑问句,其实我知道这是个设问,是的,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回忆又一下把我拉到很多年前熄了灯的大学寝室,里面散落着正在发酵的解放鞋,那味道严重刺激了兄弟们的烟瘾,他们倒在床在喷云吐雾地瞎咧咧,丝毫不受解放鞋气味的影响。有时话题是当下最热门的电影台词。“我以前听说,如果刀够快,血喷出来会很好听,”这是东邪西毒里面的台词。“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有人说出这句台词,话题开始热闹,但最终平静。过了一会儿,终于有人在混合了脚臭、汗臭、烟臭和无数种恶性气体的环境里打起了呼噜。而我的上铺,他似乎很不满这种恶劣的空气和谈论的话题,刚才还一言不发的他,开始拼命磨牙。而我却怎么也睡不着了……
星爷的电影从那个时候开始就严重渗透到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里。比如我的网恋,我承诺去接她的场景就是借鉴大话西游里紫霞对至尊宝的期待——“我的意中人会驾着七彩祥云来接我……”。我常常幻想着开着直升机在她头顶徘徊(傻笑)。可是最终我们连面都没见着。没过多久她出国到了加州大学,断了联系。可我听说在加州大学的某个地方,居然有人用中文刻下了几句大话西游的台词。她如果看到,会不会觉得我们之间也曾经有过一段真挚的爱情?我又在幻想。
长江7号没有什么经典的台词。但是也许他代表着一个符号,在这个符号之前,星爷把青春献给了无数观众。在此之后,请接受星爷满头的华发。
而我们也已经不是躺在寝室的床上一边抵抗着臭气侵蚀一边分析和谈论台词的大学生。当星爷的头发开始花白,我们的激情也在慢慢退却。从电影院里出来,我在洗手间的镜子前看到自己,脸上分明有了被氧化的痕迹,其实,岂止是脸,就算是心,也被蒙上了一层氧化了的颜色,只是这个过程如此之慢,我们没有发现而已,一刹那,我发现青春显得如此弥足珍贵。身边的小男孩正用稚嫩的声音问他的父亲电影里的情节,脸上的喜悦溢于言表,笑声爽朗,对于他来说,周星驰的电影刚刚带给了他新的快乐,而我和他父亲眼神交错的一霎那,我心里突然想对他和星爷说,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对不对?
我们虽然穷,但是我们不偷不抢。星爷影片里灌输给小狄的原则啊。他虽然严苛,但是对孩子的爱一点都不少。夏天开着电风扇,没电了,他给孩子扇扇子,小狄在学校上学,他去工地任劳任怨。把苹果削好让小狄吃。就像生活中的很多父母,他们可能不善言谈,他们可能有点苛刻,但是他们的爱从来不少,他们不舍的吃,不舍的穿,但是孩子需要的他们都会去弄,他们知道自己吃了没有知识的苦,就会让孩子避免这条弯路。他们可能不懂得很多大道理,但是却能说出最朴实的话,并且以身作则。
还是挺感人的片子
巨讨厌这部片!巨讨厌!还有那个丑死的公仔!
我竟然没有打分?记得这个电影还蛮可爱的。故事情节比现在好多电影好太多了,演员演技都很好。
徐娇小时候就是个男孩子,现在好像很喜欢cosplay,七仔很可爱。
不一样的星爷也不错,7仔很萌,偶尔看一下这种的,让心情放松,感觉还可以。
同期的片子,有哪一个大导演,把镜头对准了农民工这个城市的无声背景?
啥都不记得了。只记得满大街到处都是七仔玩偶。
你们的良心都被恶搞吃干净了
从第一个镜头开始就做作到极点。星爷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他脱离底层太久,只剩下空洞无力简单粗暴的穷富、善恶、好坏两分法。富人一律丑角,仙女一律仙女。不再草根的星爷。
电影是感人的,但不够吸引人!
这部电影看哭了唉七仔真的好萌啊
挺好看的电影啊,长江七号很可爱*^o^*,家里还留着公仔呢,徐娇演得假小子真不错
"爸爸,天上好像有飞碟~ 儿子,那是你眼睛里的眼屎~" 娱乐至上,贺岁片就应该这样,有哭有笑,很放松,适合减压!适合很多人一起看个个笑的像个傻逼似的……
你相信我看这部片看哭了吗。我真的太敏感。
其实周一直在创新和思考,在电影里加上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
怎么说呢,大家都在骂,我想说两句好听的,可不知道从哪说起。
看周星驰的电影,感受的是一种善良。表现小人物的辛酸,给予小人物以希望。
曾经一度以为徐娇是男孩子的举手。长江七号好萌啊!
周星驰自编自导自演的作品。一只外星小狗的故事。
这个电影当时特别火,我看完之后,除了感觉七仔挺可爱,其他没有太大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