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是世界的电影神年,国外的有影史的无冕之王《肖申克的救赎》、汤姆.汉克斯的《阿甘正传》、吕克.贝松的生涯巅峰《这个杀手不太冷》、卡神也贡献了一部现代动作片的极品《真实的谎言》…国内影坛也不甘示弱,张艺谋无法逾越的高峰《活着》、星爷初执导筒的《国产凌凌漆》、李连杰携手袁和平的动作教科书《精武英雄》、连最不思进取的王晶都奉献了最后的荣光《赌神2》,而作为华语影坛的旗帜性人物成龙自然不甘寂寞,拿出了一部划时代的功夫经典《醉拳2》…… 本片与传统功夫的最大区别就是去宗师化,塑造一个比较接地气的平民英雄黄飞鸿。影片虽然挂名导演刘家良,但成龙的主控痕迹明显,大哥片场的影响力是潜移默化的,两人虽然在动作设计理念上会有所碰撞,但秉着一切为电影服务的宗旨,哪个优化合理就采用谁的建议,这实际上是形成了互补!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也是香港电影人把最佳动作设计奖看得如此之重的原因,我相信当时两人肯定有不同的见解跟坚持,发生小摩擦也在所难免,只要擦出的火花最终受益的是观众,作品名垂影史便能够泯一切恩仇。 影片的几场动作戏精彩绝伦,尤其是成龙携手刘家良与斧头帮百人斩及片尾成龙VS卢惠光的大决战。前者可以看出明显的刘家良痕迹,传统武术的细节展示,通过近景与远景的适时切换,展示了近则刚猛无比,远则横扫千军的效果。而最后十几分钟的压轴高潮戏份,典型的成龙风格,对空间及道具的充分利用,节奏及蒙太奇的完美结合,卢惠光的腿功得到了完美的展现,绝对生涯的高光时刻,还有成龙掉进碳炉的摸爬滚跌看得触目惊心,最终喝下工业酒精逼出了醉拳的尖峰时刻,无与伦比,(允许爆下粗口)太TM完美了!!! 在生涯巅峰期的成龙从来没有辜负过观众,成龙作品,必属精品!!!
九十年代的香港动作片实在是让人大呼过瘾。刘家良作为武术指导,传统武术与成龙的“搞笑”武术在醉拳里头,完美结合在一起。 其实,本片后期的武术指导只剩下成龙自己了,因为刘家良和成龙的观念不一致,但是经典还是经典。 片中狄龙饰演的黄麒英,慈父严父都刻画的很到位。不准喝酒臭骂一顿。但是卖假药,这个是败家的行为,不可以容忍,必须得打。事后其实内心也很痛苦,鸡骨草去找黄飞鸿的时候,黄麒英还说“这边”,细节处好评。还有一处,黄飞鸿上楼梯给生母上香,蹦蹦跳跳的,黄麒英一句“干什么”便足以表现出作为父亲,家教规矩不能破。 梅姨饰演的后妈,那简直就是绝世好后妈了。处处惯着黄飞鸿,但是大事还是很清楚,一码归一码。梅姨担当了本片搞笑第一人物,各种场合的人物怎么可以那么轻松自如的表演,大爱呀。 至于各种配角,都是大牌,黄日华,钱嘉乐,翁虹等等,表演的都十分精彩。那位长腿最帅反派卢惠光,可是一位正宗泰拳高手,拳拳到肉的招式在和成龙对打的时候,太爽了。 最后还是要向龙叔致敬,那么多高难度动作,场景全部自己来,不找替身,这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终身成就奖实至名归。 一代武侠梦,如今再也看不到了,每次回头去看这些武侠经典电影,就很激动同时也很难过。如今龙叔也老了,“乔帮主”也老了,狄龙也老了,卢惠光也老了,梅姨都去世好多年了,唏嘘。
与醉拳第一集相比,醉拳2的劣势有:
1、主角成长不明显。《醉拳》主角从玩世不恭到日渐成熟稳重,是经过一次次不同类型的闯祸后,吸取教训成长的,而《醉拳2》则不断从主角父亲或后母嘴中强调不要闯祸凸显主角的顽劣,但问题主角一开始抱打不平,有民族情结,对其他武师的挑衅用体面的办法解决,均比1的小男孩起点高出不少,属于强行提升。
2、帮助主角成长的角色没有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1里面主角的成长都有伤害帮助他的配角,但2的刘家良单纯被奸人害死,主角老爸是出手太重激起主角作为一个正常人的本能反抗反应,没有1那种层层推进的感觉。
3、工具人太多。出场角色例如刘德华、刘家良,其实删除也可以把故事圆上,跟上面第二点提到的缺点类似,虽然刘德华的角色在醉拳3是主角,但后续铺垫没有交带,刘家良的背景也是一句说话带过,虽然都是为主角成长服务,但相比1对配角的刻画,也是逊色不少,虽然1除袁小田的刻画外也好不了多了。
4、打斗功夫吃老本。醉拳1的功夫为袁和平精心设计,其中最精彩、最吸引、最有创意的属因主角没学成醉八仙而自创的何仙姑拳,到了醉拳2,亮点以及逆境逆转的关键依然放在何仙姑拳,最后取胜居然是单纯的酒精对主角的痛感麻醉后的蛮干,唯一比1出色就是成龙已经成熟的杂耍式动作还有搏命的特技演出。
其实和警察故事系列一样,我从小都是先接触第二部,印象也十分好,但现在了解越来越多电影背后的事以及重温第一部后,发现续集通常难以超越第一集这句话真不假,因为有巨大成功的第一集,必然开创很多经典点子,续集照搬来对一路过来的观众来说缺乏新鲜感,但对新时代初接触的人却是在前面基础上修补加强,观感更好,可以醉拳2在某些方面做得还没有第一部好,也是遗憾。
打戏拍成这样,难怪国际友人都觉得中国人均会中国功夫了
真的是精彩绝伦,每个场景道具都可以被意想不到的方式爆裂输出,网友戏称成龙“家具王子”,在任何有家具的地方,家具都能变成武器,然后一顿骚操作眼花缭乱,最后叹服:妙啊妙啊。
黄飞鸿和满洲最后一个武举人对抗斧头帮的时候,一根竹子裂成了一朵花,抽得啪啪响;在工厂的那段打戏,手执纸扇,长袍一挥的开打准备动作,帅到了,这就是中国武术大家的风范啊!忍不住为中国的武术文化感到自豪,又帅又正义
故事主线是英国人压榨工厂劳工,偷运国家文物的故事,体现了工人阶级反对劳动力压榨和保护国家财产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面对强权,中国人自立自强才是唯一的出路,民族英雄的带头作用是非常鼓舞人心的。看完了就想到了周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打了鸡血哈哈,不说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也应当强身健体,自立自强,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哈哈
总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在成龙壮观浩繁的电影作品中,《醉拳》和《醉拳2》两部影片无疑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1978年,《醉拳》和《蛇形刁手》这两部同由袁和平导演、成龙主演的电影作为香港功夫喜剧片的经典之作,不但确立了这一电影类型的基本模式,而且也奠定了成龙在香港影坛作为武打喜剧明星的地位。从《醉拳》开始,成龙在银幕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形象,并由此正式走上他的成功之路。此后的成龙,无论是作为演员还是兼任导演、编剧,都获得了对影片的署名权 ―― “成龙作品”。1994年出品的《醉拳2》,不但上映时好评如潮,而且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当年世界十大佳片之一,加上随后上映的《红番区》也在美国创下不俗的票房成绩,标志着“成龙电影”开始真正地走向世界。同时,《醉拳2》和《红番区》作为第一批在中国大陆获准以胶片形式上映的“成龙电影”,也标志着其对内地市场的成功开拓。
虽然两部《醉拳》拍摄的时间相隔久远,但在人物和故事情节上却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和连续性,相比之下,前一部注重表现黄飞鸿学习功夫和本领时的进步,比较外在;而后一部则更重视表现黄飞鸿人物内在思想的成熟。在《醉拳》里,成龙扮演的黄飞鸿顽皮好动,不愿意认真练功,却喜欢打架冒险,富于正义感但是缺乏对自我的道德约束。这样一个“功夫小子”的形象,在今天看来并不能让人完全接受,但却与当时功夫片的整体风格相关,因此,可以说,《醉拳》与当时其它的功夫片相比,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但仍带有一定的世俗功利和享乐主义的倾向。而《醉拳2》则坚持80年代以来“成龙电影”逐渐形成的导人向善、弘扬正义的母题,和《醉拳》相比,对人物做了很大修正。成龙扮演的黄飞鸿尽管保留了一些少年天性和无伤大雅的缺点,但对自我的道德约束则明显大大地增强了。影片还有意加强了父亲黄麒英的形象,增加了满洲武举人福民祺这一人物,作为黄飞鸿的精神引导者,他除了向黄飞鸿讲忍让、讲宽恕、讲正直这些个人行为准则外,还要黄飞鸿深明国家和民族之大义。因此,和《醉拳》相比,《醉拳2》里明显增加了更多积极的因素和成分。
这两部影片和成龙的其它作品一样,都没有涉及男女感情问题,“成龙电影”里的主人公始终是单独一人,没有确定的女朋友,即使有女友,两个人对手戏的设置也基本上无关乎情感的交流与剧情的发展,所以在“成龙电影”中基本上没有很煽情的感情戏和亲热戏,避免表现细腻的男女感情已成为“成龙电影”很明显的特征之一。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成龙所扮演的角色已经在观众心目中逐渐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模式:他所扮演的角色主要是一些社会下层的小人物,像是邻家大哥,亲切和善,永远有未泯的童心和消耗不完的体力,身手敏捷而充满喜剧色彩,秉持朴素善良的道德观和社会价值观,但没有,也不懂得微妙丰富的内心情感,无法处理需要较高思辨能力的复杂问题。但也可能正因为如此,观众对成龙的崇拜和喜爱也是很独特的,在观看“成龙电影”时,我们除了可以通过主人公去宣泄心中无法实现的愿望之外,还能感到一种熟悉的亲切感,并隐隐地带有一种心理优越感。
从《醉拳》到《醉拳2》乃至更为晚近的作品,“成龙电影”作为功夫喜剧的内核是一以贯之的,但在内涵和形态上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今天的眼光来看,《醉拳》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确显得有点儿简单粗糙,在一定程度上有拼凑和粗制滥造之嫌,其中的打斗场面和后来的影片相比也缺乏趣味和新意,节奏也相对较慢。但到了《醉拳2》,“成龙电影”已经历了一个逐步走向现代化、都市化和国际化的过程,因此,《醉拳2》的故事背景和《醉拳》相比就显得更接近于现实生活和都市生活,剧中人物也开始具有现代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在影片的节奏、风格和镜头语言上也更具有现代电影的特征。同时,影片的内容也能够超越华语圈而被更多的不同语境下的观众所接受。
1995年,作为和《红番区》一起以胶片形式在中国大陆上映的第一批“成龙电影”,《醉拳2》有意加强表现对香港民族身份的回归与认同。影片选择了抵御外侮、维护民族尊严的主题,英国人开始在影片中破天荒地成为反面对象,他们盗运中国国宝,尤其是从满州人手中抢走中国皇帝玉玺的情节,更是含有对香港百年命运的影射,而玉玺最后的失而复得,也象征了对日渐临近的“九七”香港回归的致敬,其中既含有面对“九七”巨变,香港人在文化心理上迫切的归属感,同时,从市场意义上看,与大陆官方主流意识形态的契合使得“成龙电影”成功地开拓了内地市场,也使得此后的每一部“成龙电影”都能够非常顺利地在内地发行上映。
与观看其它的娱乐电影相比,观众在观看“成龙电影”时,不由自主地被“卷入”影片的内容之中的情况较少,而更多的时候是维持一种“出戏”和“入戏”的微妙平衡之间,也就是说,观看“成龙电影”和观看歌舞片的效果极为相似,这不仅是指“成龙电影”本身在武打动作中融入了很多舞蹈的动作和节奏,比如《醉拳2》最后一场打斗戏里成龙就有很多霹雳舞的动作。而更重要的是,观众在观看编排精巧的打斗场面时,和观看歌舞一样,他们是抱着一种纯粹欣赏的心理,希望看到的是充满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动作设计,看到成龙非凡的身体素质,甚至愿意看成龙富于喜剧色彩的弄巧成拙,而无需像观看剧情片那样对影片的主题和内涵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片中打斗场面设计的目的也并非是为了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是具有一种独立观赏价值的视觉奇观。正因为绝大多数的观众是抱着这样一种超然于电影之外的看客心理,所以大家在观看“成龙电影”时从整体上说,大脑是轻松的,心情是愉快的。
《醉拳》精彩片段:http://v.yinyuetai.com/video/2892054
《醉拳2》精彩片段:http://v.yinyuetai.com/video/2892324
最近一直在下龙叔的电影,想下了珍藏用,醉拳2是我重新温习的第一部电影 也是最喜欢的电影,包括那首我癫癫又叨叨好比浪涛。
从孟波认识成龙,就喜欢上了这种电影风格和成龙,之后成龙电影只要内地上映都会去影院支持,看着他老,伴着自己长大。
重看电影,除去搞笑外看懂了以前没看懂的民族大义,而且更感叹往后真的不会再有这类武打片了,没有演员,没有武指也不会有会拍的导演。
时代远去,英雄老了,他是最棒的。
我以为是续集呢
最迷人的部分还是民俗的市井人情耍贫嘴,梅艳芳真的好可爱啊
★★★★ 醉拳三部曲数这部最好
终于补上老经典,不过对成龙实在不感冒,倒是梅姑亮眼
虽然老派,但是有老派的成熟。梅艳芳的喜剧感真是绝了!狄龙也是戏路极广,年轻时楚留香,上了岁数心软阿伯,看片尾花絮,成龙从梯子上掉下来,狄龙拍他大腿,仍是老派长辈的样子。刘家良开篇那段打真是精彩,现在找不到这么侠气的中老年男子了。
梅艳芳表演得真好
最后十多分钟的高潮戏可列入影史动作艺术的巅峰了,杂耍、节奏、空间、道具、蒙太奇,每一个点都发挥到了极致。这些年的东南亚动作片只是在某个点上突出,整体还是薄弱,很多时候不过是观赏身体奇观。
虽然不喜欢成龙 但是这个片比醉拳三好1倍至少
这里面我居然最喜欢梅艳芳的角色,虽是后妈,却疼黄飞鸿疼得不行,关键这角色还是即笨笨的又可爱的感觉!
经典之作,那时候的港剧基本上部部经典
终于知道为啥那么多人不待见十二生肖了……基本上跟这部讲的是差不多的故事瓦。成龙还老了。而且还没有梅艳芳那么出彩的角色。
成龙功夫喜剧的巅峰,梅姑实在是太萌了。
中国大陆
梅艳芳演成龙的妈妈,这个梗我可以笑一年
成龙拍过的所有古装动作片里,这是最好的一部;梅艳芳和狄龙作为配角光芒四射。
真他娘的好看
“他今天抢走你的玉玺,如果你不制止,他们就要拆你的长城,那我们子孙以后想看国宝,恐怕只有到外国才能看到。”今天再看这部电影格外感慨,那时候的港人真的有家国情怀。
功夫片巅峰之一
与其说这是《醉拳》的续集,其实它更向徐克的《黄飞鸿》靠拢,很多地方都能看到《黄飞鸿》的影子,尤其是那仁者的大侠形象以及家仇国恨的剧情,虽然剧情还是同第一部一样简单,但它肯定不如前者来得轻快,为了多挤几位明星,连人物的塑造都很流于表面,醉拳的招式也不及前者丰富,粤语居然还是配音的?
比成龙大8岁的狄龙演爸,比成龙小9岁的梅艳芳演小妈。成龙和刘家良唯一的一次合作,一个张扬,一个正统,武打理念多有碰撞,整体打斗风格和78年的第一部发生很大变化。片尾成龙vs卢惠光的对决还是很有看头,醉拳vs无影脚,先招式后气势,展现了“形醉意不醉”的醉拳精髓。梅艳芳的角色较出彩,增加了喜剧感。主题曲:世上只有爸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