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忘掉一切,重新开始
08年的~~~喜剧新片.是的.就是这样.拍的说实话挺泡沫的.没什么大的看点.最近看了许多电影.有很好的.可偏偏就想用这个写点什么.我承认.这大概就是那么一部有点俗的电影.但是我需要它.
当我注意到电影的名字时.我就决定看这部电影.比以往任何一部决定得都快.影片剧情大概就是讲主角将全部心思投在女友身上.但反而被甩.又遇到新的爱情的故事.确实很俗套.但我有的时候就需要这点点俗套.
忘掉一切.重新开始.不用怪谁.不要诅咒谁.JUST FORGET IT.他的好.他的不好.全都忘了.在一起快乐的时光全都忘了.然后你会如释重负.就像PETER一样.姑且把它算作一部疗伤电影吧.也许很多人觉得它不好.但观者有心.也许这就是一部需要的时候拿来看才有味道的电影吧.
看的时候有一点点点点的心酸.但马上就好了.看到PETER从崖上跳入水中的一刻.我为他开心.那一刻他已经解脱了.世界上还有太多为爱流泪的人.DON'T CRY.要相信下一个会更好.
我知道的.伤心不是因为还爱.而是为自己付出的而伤心.就不要想了.忘掉他/她.就像忘掉莎拉·马歇尔一样.生活还在继续.
2 ) 谁没谁不行。
Forgetting Sarah Marshall。
典型的荷里活爱情轻喜剧。被女人抛弃后遇上了另一个女人,打得火热的时候前女友又回头,然后现女友有误会或是别的,于是分手了,最后男人追回女人,大团圆结局。天啊,两小时的电影我居然用一句话就说完了。但其实拍摄得还是不错的。挺有喜剧效果。
虽说角色安排男主角是音乐人,但OST却不咋样,但是女主角很好看,虽然大致不是纯种白人。
只是我个人总会觉得男女主角之间的感情太过突然了。我跟竞男说起的时候,竞男说,这就是流行趋势,快餐爱情。一个soirée完了就可以在一起了。对啊,真是滑稽。
3 ) 犯贱情人
近两年“贱人帮”喜剧当道,杰森•西格尔自编自演,贾德•阿帕图监制的本片又是一例。影片的故事极其老套:被女友甩了的家伙如何振作起来,遇见真爱,终得幸福。但加入贱精元素之后,整个电影却没有了那种陈词滥调的感觉,让人觉得既搞怪谐趣,又温馨感人。有人说,背景设定在夏威夷的浪漫爱情剧就没几部成功的,因为导演和观众都会被穿比基尼的辣妹而不是剧情吸引住眼球。本片看来倒是完全逃过了这个厄运:你的注意力会完全集中在故事和它奉献的经典桥段上——比如让你狂笑不止,又觉得色而不淫的叫床比赛;比如那位唱功风骚、穿着淫贱的英国摇滚乐手(此演员哥们以嘲讽英国乐手为乐事,更极想成为新一代《洛奇恐怖秀》的主角);比如结尾那出非常可爱有趣的木偶版德古拉歌剧……在这部男露女不露的爱情片中,男主角在开头和结尾的全裸出境绝非噱头,其实那正是贱精的本质所在:让我们裸露真诚,让我们贱并快乐着。
4 ) 都怎么了都(两年前写的 翻出来看看)
有许多人把这部片子当作一般的性喜剧来看,拿那些男根暴露的镜头大做文章;有许多人把这部片子当作一般的loser电影来看,把那些失恋者的丑态大书特书;许多人把这部片子当作音乐片、风光片、浪漫爱情片……来看,褒贬不一不一而足。
那我讲个小故事吧,昨天一个朋友找我喝酒,去一个小酒吧,为什么找我呢,我特清楚。丫被女朋友甩了。
他女朋友是我的铁子,年初的时候俩人在一次什么扯淡鹊桥会认识的,俩人各花了80块钱,参加一个大龄青年的交友会。女的大部分时间属于玩世不恭的主,认识了这个挺有钱的小伙。俩人相处的还算火热,很快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确切地说是这个小伙子动了结婚的心。不过这时候,我这个姐们去新加坡读硕士的offer下来了,女的权衡了一下国内这个痴心的小伙子决定不放弃去国外深造的机会,决定先瞒一下他,最后直接出国一走了之。两人不免俗套的陷入了爱情的甜蜜画面,下雨天被雨淋啦、生病了互相探望啦、见父母啦、憧憬婚后生活啦……8月份如期而至,女人去了新加坡,临走的时候感情戏码做的也足够,眼泪啊鲜花啊各种。
半个月以后,小伙子打电话跟我联系要跟我谈谈,我意识到有问题,我就跟我姐们联系了一下,原来铁子要甩丫了,唉,我在国内还得透点话,怕丫受不了这个打击。我艹,我这不成了坏人了么,于是昨天晚上和这哥们去酒吧喝酒,聊天谈了好多。妈的,不说不知道,说出来吓一跳,这哥们痴心到已经办好了去新加坡的visa,要不是奥运会早就飞过去了,还买好了几千块钱的首饰要当作礼物,还打算等她一年,然后回来再给她开个店,如果今年登记的话,还打算承担她留学的十几万费用。昨晚当时酒过三旬看着杰克丹尼漂亮透明的瓶子,我实在有点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和电影一样,讲的是一个“我们到底需要什么”的故事,需要的是那些甜蜜的回忆,那些与爱人共同经历的日子,还是我们需要的是爱情,是婚姻。弄清楚我们需要什么以后,你知明确了自己,那么你明确了你的另一半了么。你搞不懂另一半,还是没搞清楚爱情,因为毕竟这是双方面的事情。你要爱情,爱情是一种感觉,于是另一半当情况有变化的时候,你不能强求发生更进一步的发展,你要的婚姻的话,你就要找一个适合结婚的。我并不是把爱情和婚姻割裂来看,而仅仅是更加理性的将任何事情都限定在其应属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之中,我不知道这样是否有道理,但是从我自身来看或许这样理性的生活得到的结果或许会更尽如人意。电影在最后是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以为他已明白了自己要的不是莎拉.马歇尔,他要的是最后属于他的爱人,于是故事圆满了,这是我们都希望看到的结局,但事实情况很复杂谁又能说得清楚。
这几天上班,有点累,但是大家伙还经常出现这种奇怪的事情,都怎么了都。再失恋、无聊就看看《法兰克福香肠》这种打发时间的片子,就开怀了。
5 ) 用“走肾”的壳套了“走心”的核
看了这部片才系统研究了下“阿帕图喜剧”,有篇文章写得蛮好的,《男漫,男性角色塑造及浪漫喜剧的渐进演化》,里面讲到了浪漫喜剧这一类型发展到了男主都完美得跟贝克汉姆似的又man又帅又时尚讲究,女影迷们从爱得死去活来到看得审美疲劳,男影迷们只好跟着女友看,看得又无聊又自我怀疑:女人们都喜欢这样的?那像我这种外形普通又邋遢又宅又不懂浪漫的衰男还混个毛线啊?然后阿帕图喜剧横空出现,里面的男性角色引起了男观众们的极大共鸣,而且因为其中有大量讽刺挖苦男女关系的情节对话,幽默辛辣又善于自黑,也获得了女性观众的好感,成了男女通杀的喜剧新流派。
《忘掉沙拉·马歇尔》也是以男性为主角,同时兼顾女性感受去讨论男女关系。编剧把男主置于一个非常难受的境地,让他被明星女友甩掉,度假散心还不幸跟她及其新欢住在了一个酒店。在这困境中,让他忘掉前女友,啊,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啊,多么好的剧本开头!后面的情节进展倒是标准的可预见套路,让他在酒店遇见另一个女孩,治愈了失恋痛苦,走出了前女友阴影,开启了人生新篇章。
要是我们在剧本策划会上提出这个选题,通过的可能性估计只有一半,因为整体看来,这个故事实在老套。
日光之下永无新事。没有老套的故事,只有老套的剧本。就看你会不会讲了。
首先,就像其他“阿帕图喜剧”一样,性喜剧的类型、衰男的人物设定,至少可以保证它不那么无聊。
其次,在性喜剧基础上,本片还做出了一定新意,使它有别于其他“阿帕图喜剧”,显得不那么闹腾和肤浅,甚至还有了点恬淡质朴的调调。
一是懒洋洋的讲故事方式,不同于环环相扣、精雕细琢的那种剧本,这种略带毛刺儿的讲法,闪烁着众多可爱的、无关大局的、不承担叙事功能,但又才华横溢的小情节,非常有意思。
二是全片最大亮点,男二号摇滚明星,引用《洛杉矶时报》的话:The movie's big revelation, though, is Brand's Aldous, whose idiot-Lothario exterior masks a frank, accidentally wise and Yoda-like interior, and whom we grow to like more and more despite getting to better know him and his faults. The same can be said about the movie.
三是最后那个德考拉音乐剧,跟《前往希腊剧院》结尾那首《毛墙之歌》精彩程度有的一拼啊,点睛之笔!
另外说说前两天刚看的《诺丁山》,也是普通男人和女明星的事儿,还有《前往希腊剧院》,是普通人和摇滚明星的事儿,明星情结真是很适合电影去表现,既有造梦感,方便意淫,还能借着明星题材干很多讽刺现实的事儿。
夏威夷风光也在这片中起了很大作用,特别喜欢两场海景戏。
一场戏是男主和女主去爬山,女主邀男主一起跳下去,结果女主跳了男主却怂了,战战兢兢不敢动,反而失脚滑到了岩石之间的树上,女主在海里大叫着鼓励他猛蹬双腿跃入海中,可这家伙还是怂,挣扎半天,树枝都快断了,只好鼓足勇气依言行事,哗啦入水又冒出水面二人双目相望的一霎那,好笑又动人。
另一场海景戏是男主学冲浪,试了很多次都栽了,巧遇情敌(摇滚明星)也在海里泡着,俩人就一本正经地扯了半天淡,然后继续各泡各的海,男主每次跟摇滚明星聊完都得受刺激,这次受了刺激一下开窍,趁着一个浪涌来,顺利跳起稳稳站在了帆板上,正准备乘风破浪嗨一把呢,噗一下撞到了个人,可怜的摇滚明星,被撞晕在海里,把男主吓了一条,马上下水救人,吭吭哧哧把情敌拖到岸上做人工呼吸。
上面两场简直是利用了环境因素做戏的教科书范本,冲突设计得自然不做作,符合人物性格,还推进了剧情,兼具喜剧情境的滑稽的肢体动作,情感内核又正。
中间很多过场戏也做得颇巧妙。有时间还想再看几遍,性喜剧能做得这样令人回味,真是难得。
6 ) 你想要的和你要的
阿杜唱,我已不再是你的谁,想到都会心痛。恋爱中的两个人是一体的。那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感觉,并不仅仅体现于床上。对于唯一一个可以巨细靡遗一览你全貌的人——无论是精神上,还是肉体上——当他不再认同你了,那你的存在感会瞬间土崩瓦解。
爱情最终都会沦为习惯,这不是堕落,这是升华。从浴室出来的Peter在Sarah面前肆无忌惮的晃着something,这不叫恬不知耻,这叫相濡以沫。有一个人能让你面对她时完全不用考虑所谓羞耻感,其实是件相当幸福的事情。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和尚的惯用台词就是双手合十说声,阿弥陀佛,施主何必执着。每到夜晚就变身歌剧魅影,就是因为太过执着。随便找个美眉约个会,分分钟发现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
会做生意的店家,善于找托,所谓“托”就是当顾客犹豫不决的时候,马上出现说,哇,好漂亮呀,你不要,那我买了。这时候就会有人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如破竹的把钱扔过来。所以当Sarah看见Rachel挽起Peter的手,马上变得坐立不安,然后就开始不自觉的想起Peter的好。当两个选择摆在面前,人们常常忽略自己喜欢的,而总是倾向于那个有人抢的。
中规中矩的爱情喜剧片,但毫无必要的露点实在是有些无厘头,Jason Segel是否只是为了显示自己的size,那几个镜头,完全可以只take上半身。
女角选择相当合适,Kristen Bell是第一眼美女,但看久了便会觉得面部线条不够柔和,略显戾气。而Mila Kunis是第二眼美女,乍看下去无甚特别,但随着剧情发展,一颦一笑都逐渐散发出特殊的气质。这样观众也可以像Peter一样,渐渐感受到情感变化。
最后的结尾,Peter还是不习惯在Rachel面前赤身裸体。爱情可以电光石火,但有些感觉却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所以如果你觉得现在的爱情没有激情,那好好想想,这种平淡或许比激情更加难得。
失恋之后遇到了美丽的女人,打得火热的时候前女友出现!老套的故事,不算新的细节,看的不难受,足矣
电影一般,但冲着卡司给多少颗星都行啊!!!几乎随便一个有台词的演员都是喜剧明星!!!(⊙o⊙)~~~
Are those sad tissues or happy tissues?haha
首先演员都不错~剧情紧凑的味道有点像40岁处男~男女主角感情和最后的戏剧有点突兀就是~...还是给4~
搞笑揶揄的成分多点,世间鲜有痴情男,Jason Segel果真一看就是喜剧演员的料,KB在里面也超美的
剧情有些松散,演员倒是很卖力,作为一部屎尿屁喜剧已算合格。
总觉得我不是第一次看这个,也许是因为看过黑天鹅和亚瑟
呵呵~~娱乐一下还是不错滴~~即使缺陷比较多不够hi至少还可以看看夏威夷的风光~~^ ^ex girlfriend长得真像那个shark里面的~~
好无聊的片子,尤其是最后设计的那突兀的情感背叛,美国人都是狗吗,见一个上一个,无论到哪里,SEGEL这两年事业大丰收啊,一部接一部,MILA在这片里挺漂亮的,BELL小姐还不错,虽然很贱,但也算甜美!
这种Jason Segel帮我很像的感觉又来了~有几个小细节还蛮感人的~话说这部他狂露点啊哈哈哈哈闹哪样~~其实这部是Get Him to the Greek前传吧~
http://www.verycd.com/topics/317400/,http://tlfsubs.eastgame.net/download.jsp?movid=3453
这是个爱情故事,也是个关于知遇的故事。灵魂的欲望注定要比身体的欲望热烈得多。爱情太需要懂得,欣赏和一点点小崇拜。就像电影里的那个夏威夷美眉,爱一个人,爱他的音乐梦想,爱他古怪的歌里传递的信息,一个缺乏运动细胞的宅男丰富的内在,德拉库拉阴暗丑陋背后的纯情。
很有意思的爱情喜剧片,不浪费你每一分种的时间。一段爱情的结束会带来另一段更美好的爱情,以及对自己更加清楚的认识。里面有些很熟悉也很喜欢的喜剧演员 哈哈 可爱~
没觉得好看,就像不喜欢“一夜大肚”和“四十岁老处男”一样。完全老套,不觉得好笑
贾德·阿帕图作品中最喜欢的一部了。哇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为了我爱的两个美剧演员~~`但是他俩真的很不搭~~还有这笑点何谓笑点~~很闷很冷很低俗
应该还行,不过几个SB翻的字母彻底的让我没了兴趣,我搞不懂,如果你做不好一件事情的话,你干什么要做呢,做不好也就罢了,还要传播,浪费大家的时间。操。
在巴厘岛酒店里的HBO里就着伏特加看的,外边暴雨肆虐。白天和之前自己喜欢的、不喜欢自己的女孩一起看海、看印度教神庙里的猴子。在这一刻,这是个很适合情境的电影。但其实电影差点,因为结局太俗了。结局应该是此君 'die alone, filled with regrets'。
很意外,这个成了我最喜欢的Apatow crew电影老处男、一夜大肚、超级坏和永不止步都挺喜欢,但只有这部当得上“爱”这字眼大概是因为这部最恬淡,哪怕表面上还是Apatow拿手的B了P了V了那一套史葛杰的伤心衰男实在可爱,而可爱这词儿几乎套得上片中所有人物,哪怕是本该恶人恶
ah! just don't bo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