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找到了,对影片没多少记忆了,也不知道影片到底是什么水平,还有到底在讲什么。搞笑又不搞笑,严肃又不严肃。但真的在我幼小的童年记忆中,在心灵深处留下了无极深渊般的对终极问题的思想震撼,无形中也可能影响我对哲学感兴趣,喜欢终极问题的思考。
五星不是理智的评价,是致童年,致对于我来说的童年记忆的影响,一个人走不出的童年记忆。
童年的记忆如今也只是似有似无模糊幻影般的碎片,但回忆起来这些碎片仍然能感受到当时影片带给我的震撼力。在我幼小无知的年纪就已经种下一种感受终极问题的世界观。
那种对存在、对终极问题思考的深刻虚无感;那种似梦非梦、似存在又非存在的虚无感;那种完全未知的黑暗、极力探索而无可奈何的虚无;那种渺小又庞大到极致的虚无;那种随时间流逝无可奈何的虚无;那种追根溯源空无一物的虚无。
当然,我说的虚无不是虚无主义,而是我们的存在,是这样一难以回避又终极到无法探究的终极问题。就算是能探究到底,知晓世界的一切起源,一切根本,又无法想像在真正知晓一切之后会又有什么,从而深深感到一种存在的悲观。
这部电影到底是搞笑还是真的有些什么内涵,我实在搞不清楚了。剧情因为记忆久远而无法再完整回想来讨论自己的感想,或许如果重新看了剧情反而还无法再寻回当时的感悟。也或许真的会跟影片的关系并不是很大,只是恰巧在一无所知的童年一下突然接触到影片中带来的这些终极问题世界观,引发我自身的深刻感受罢了。
真的超级搞笑,传说中的鬼畜应该就是从这来的吧,碟片一直卡卡卡卡……😂😂😂应采儿和张柏芝真的美哭了,穿插了好多经典桥段啊。
刘青云演的像憨豆先生,特别搞笑,还有那个催眠,真的脑洞大开啊,他和幻想中的孔雀相遇,还鬼使神差地演了段泰坦尼克号,你跳,我也跳,不过我怎么看着那么滑稽呢😂😂😂😂
亚星真的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山里人啊😂😂😂叫他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任何判断,不过傻人有傻福,最后还是和大姐大在一起了,那个印度油真神奇。
刘青云 段落: 1.他想要勇敢,孔雀给他造了两个幻想,一个教他勇敢,一个教他珍惜眼前——老天是爱我们的,只要我们恳切,一定心想事成;2.我们以为我们是清醒的,但其实是在做梦;3.我们明知道是幻境却还是心甘情愿被迷惑。
吴镇宇 段落: 我们都是很好的演员,我们面对什么样的环境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尽心尽力地逢场作戏,深入其境、不可自拔、痛彻心扉,但忘得也快,在人世间走一遭大家都是自己剧本里的主角。
郑中基 段落: 1.修行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2.让一个人变坏只需要三件事贪嗔痴(黄赌毒);3.想要获得最高智慧就要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除去贪嗔痴;4.开始就是结束,结束就是开始——世界本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一切都是一场梦。
我不明白你们为啥评这么低的分数,这是史上最搞笑的电影之一啊同学们。
三个演技派的男人,第一次感觉奇烂,再看了第二遍之后方才有点觉察,这是一部可以引人深思的好片。只不过故事的描述方式确实让人很受不了,3个男人加内涵,4星
卧槽分这么低的吧 我承认这部片子就像一群神经病不知道在干嘛 而且瑜伽情节的加入有时候甚至令人感到恐怖 但是整部片子真的巨好笑啊!我到现在都会对印度神油抱有迷之敬畏感~哎有点不想承认当时还在班上模仿过那个卡机版本的五五五五五支烟情节,捂脸(*/∇\*)
切换频道中无意看到一个台在放,无聊之下看了。片中涉及的许多主题都有点哲学意味:预言、记忆、梦、幻象,等等。但毕竟是香港贺岁片,无厘头的形式还是很难撑起深刻的主旨。记忆是个很神奇的东西。以“过去”为手段,人还是很容易被感动的。
烂到让人崩溃地说~
小时候没看完,今天补完了一下。这都些什么乱七八糟东西啊,小学生恶作剧般的无厘头,最后还来个犹如魔法便当小圆一样的神棍结局。PS:当时的张柏芝确实很漂亮啊。
人生是醒是梦,我的记忆是否自己的,自我吞食和死生循环。有点意思,被表达坑了。
就是典型的香港喜剧片,看热闹就行了。
韦生玩得够癫,当年硬是把我给吓跑了。回头再看,应该承认是港片中难得的思考形而上学的佳作,展现了韦生对印度文化的兴趣。但是刘青云cos憨豆、吴镇宇cos北野武还有郑中基的白痴式表演实在太可怕了。最能打动人的反而是应采儿。
又名: Hei ma lai ah sing / Himalaya Singh导演: 韦家辉 (Ka-Fai Wai)上映年度: 2005制片国家/地区: 香港imdb链接: tt0441303
抽而不残。
郑中基和张学友声线类似,演喜剧的天赋也类似,只是任何方面都差了张学友那么一点点。
在现实生活中听过见过的荒诞事儿越多,就越不觉得这种喜剧电影稀奇古怪了,何况编剧韦家辉写得出“开始就是终结,终结就是开始,就是无所谓终结无所谓开始”这样深富哲理的精髓,细节很有心思,出乎意料地好看。好想去印度啊!!!2012.1.26
...............................
刘青云在里面好憨豆,其实是一部哲学电影
6/10。韦家辉的创作规律是分裂的,他在一部低俗胡闹、忽视情节完整的贺岁片中嵌入思考身份、记忆、宇宙轮回等形而上的魔幻空间,最终因商业娱乐形式包裹哲学内涵而方寸大乱。表演、结构上完全陷入经典文本杂糅的怪圈,例如刘青云照搬憨豆先生那胆怯、笨拙的肢体语言,吴镇宇将自己代入日本大哥大的身份后,从背部刺青、到洗浴场和学习北野武的面部抽搐,郑中基模仿光碟磨损后断断续续的播放效果,以及对于《夺宝奇兵》的鞭子武器、《幸福的黄手帕》的夫妻重逢进行了场景复制,哲学架构和喜剧戏拟这两异质化的东西难以融合,丧失思考深度,给人一种不协调的感觉。内涵上是对物质文明的嘲弄,舅舅因一枚硬币(追求物欲)失去了结婚生子的美梦,结尾结绳记事、打晕新郎的原始人又与现代人丧失记忆、婚姻选秀的行为没有差异,颠倒时空中否定了文明进步。
给最后一幕一点面子
很多年后我还记得郑中基演的慢镜头那段。
偶然刷到这个条目,才记起我曾看过这部片子。
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