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这是我看过的最压抑伤感的电影了,前段时间也看过这位导演的另一部电影,《沃伦》,对比这两部电影,感觉有很多相似之处,基调、配乐、节奏、甚至感觉部分演员都是一样的,让我又一次想起《沃伦》,这位导演很善于用舒缓慢节奏的故事情节来营造一种压得人心头很不是滋味的伤感氛围,让人久久不能平静,一个半小时的电影,我看了一个下午,因为让人感伤难过不舒服的情节太多,每当看到那些场景都感到心里说不出的难受,不得不按下暂停键,发发呆喝口水,走一走缓一会儿,思考些许,或许我有些矫情感性吧!
说到二战中的受害国,波兰肯定要提及,二战死亡人数占战前总人口比例最大的,就是波兰,接近五分之一波兰人在二战中丧生,其中很多都是波兰犹太人,德军占领期间大量的犹太集中营、1943华沙犹太人社区起义、以及1944华沙起义,都造成了大量无辜波兰人和波兰籍犹太人丧生,以及还有波兰人乌克兰人之间民族矛盾引发的种族大屠杀,还有这里的马祖里人的悲剧,如果不是《沃伦》和《罗丝的遭遇》这两部电影,这些比较遥远不太出名的灾难历史,或许我永远都没机会了解,可历史上究竟还有多少让人毛骨悚然的人为悲剧,没有公之于众被世人所了解呢?电影,确实是当代让人记住历史,了解历史的一大媒介。战争的结束对于很多人来说应该值得高兴,灾难过去,开始重建家园,开始新生活,然而对于东欧人民,战争结束,并不意味着好日子的到来,纳粹走了,另一个恶魔来了,甚至我感觉这个恶魔更加可怕,苏军的涣散军纪,野蛮品性,所到之处,奸淫抢掠,感觉本性中就有一种蛮横霸道之势,其在东欧的行径真的是对文明的践踏,并不是为纳粹洗白,纳粹也有很多罪行,不过起码不会像苏军那样野蛮粗暴地强抢财物,奸淫平民,不管那些称德军看不起东方斯拉夫民族什么的有没有道理依据,总之个人感觉德军的整体素质和军纪还是很高的,至少要比苏军好很多很多!“只有德国人拿我们当人”,片中的这对白真让人心寒,赶跑了侵略者的“解放者”真的是解放者吗?我觉得历史上战争胜利一方和正义一方不一定总是对等的。
战争结束了,可苏军依然可以横行霸道,地方土匪依然肆意妄为,秩序与法律并没有恢复,并没有什么好日子来临,伴随苏军入驻东欧的当然还有专制极权的体制,并且还要持续半个多世纪,片中最后男主和女主女儿的背影,一直在我脑海之中,他们能走去哪呢,1956,铁幕落下不久,感觉生在那个年代的人真的很绝望,要经历好多可怕的事,正义公平自由秩序,荡然无存,罪恶的战争,残酷的现实,甚至可以逼迫好人作恶,人性似乎不存在了!
看完这部电影,感到的只是压抑,片中没什么宏大壮观,激情澎湃的大场面,就是简单的叙事情节,可其带给人心头的震动并不小,我想,我没有勇气再去看一次这部电影了!我希望21世纪,这种人为悲剧和灾难,少一点吧!
我实在不知道有些人在吵什么,不要吵德国苏联和波兰谁更恶心谁活该,要我说恶心的,不是这个国,那个国,恶心的是男人,战争是男人发起的,男人是战场上暴力的执行者,战场上从来都是男的管不住生殖器,强奸轮奸虐杀女人把女人当牲口,男人对女人的暴行不分国界,因为我们就生活在一个男权社会,对女性极端恶意的世界,男人伤害女性的成本太低,男的发起兽性来,自己妈也是女的,但其他女的在自己面前就是一个供自己发泄兽欲的生殖器,而不是一个人,有听说过打仗的时候,女的兽性大发过吗?兽性大发这个词简直就是男人的专属词。别说战争年代,即使现在和平年代,不管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还是落后国家,男性对女性的暴力不少嘛?放在日常,随便刷个微博来个都能刷出个家暴视频,天朝男儿打起老婆残暴程度,让人产生的不适感不比看部这样的电影弱吧。看一部这样的电影是不是觉得很恶心?很压抑,很绝望?然后感慨一下,和平年代正好,然后显摆下自己的历史知识,对战争时期哪个国家更恶心吵得不可开交?那请问男人什么时候可以真的进化成文明人?管住自己的屌,真正的从心里面产生对女性的尊重呢?
细节疑问求解,女主为什么和俄国军官好?俄国人后来强暴女主和邻居家妈妈的时候为什么不强暴他们的女儿?男主最后被审讯时是耳朵里被钉了钉子吗?
马祖里的孤儿在风中哭泣 如果能对马祖里问题有所涉猎的话会大大提升观影乐趣 片子有点散 配乐极精彩
不可点评.
看这部影片之前要先了解马祖里湖区的历史人文。就像东普鲁士(今天的加里宁格勒)作为德国的飞地那般,波兰境内的马祖里省通过公投加入了德国成为东普鲁士的飞地,当地居民也都讲德语而不是波兰语。而波兰流亡政府的救国军和苏联扶植的波兰人民军之间的恩怨,电影也表现了出来。
看的我心情好沉重
典型战争文艺片。。。跟《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感觉差不多
我们在战争中看见了真实的历史的一个侧面,但凡主权国家都不愿提及的某些历史,而参与这些历史制造的人性也同样的光彩和悲凉。
那个几方交界的马祖里就像波兰自己命运一样,谁来了都得蹂一把。包括角色的服装,整部片子都带有极强的冷感,灰色、压抑、并透着黑暗与绝望。这是一部太压抑的作品,一个个悲惨命运的角色们。其实这兽性是从来不分国别、种族的。
这是一部如此阴冷的影片,战争下一个惨遭蹂躏的小镇,人性的黑暗面在此刻被无限放大,全片营造的绝望无助的气息让人倍感压抑~
波兰多次描绘苏联丑态,这部也不例外,一颗星给懂得排雷和爆破技巧的男主。
早就说过,战争的残酷不仅仅是战争本身,而且包括战后给人民带来的巨大伤害!最近波兰拍了好几部有关二战后波兰境遇的片子,让波兰人民的伤害给全世界公诸于众,有点类似中国老是把日军侵略中国所受的苦难挂在嘴上!而波兰不仅仅是受德国的残害,前苏联子路过这块土地时,也给波兰人民带来了巨大伤痛!
波兰编导比较少见的涉及了马祖里亚人题材,这背后是二战后大波波虐待、驱逐普鲁士遗民的历史,当然大波波在这里也不忘黑宿敌毛子,电影演示女主遭迫害的一大原因是当地亲俄势力甚至就是毛子的作为。电影本身内容挺乱的,男主作为一个工兵(逃兵?),他在当地能跟一些军人说上话,但他对自己的过去讳莫如深,导致他一些行为令人不解,不大个小镇但各方势力错综复杂,东一下西一下随机跳出来干点什么,全片色调还调的阴暗,经常看不清人,编导似乎嫌这一切还不够混乱,酷似大脸猴的干瘦女主时不时跟那儿嚎叫,听的人脑壳疼,我知道编导是想表现混乱失控的政治情势,想表现女主的痛苦,但能力还是有限吧。最重要的是,从迷雾中走出来的男主为何要留在女主身边扮演一家之主的角色?这是出于什么心理动机?
很阴暗的题材,看的不太舒服。
沒甚麼新觀點的二戰電影,看到的仍然是一身泥巴的黑白兩道在打來殺去。結尾男子發難一幕想起《稻草狗》。
没有立场没有标准的宽容和悲悯,才是看待历史唯一正确的方法。
苦难的波兰人民
描写在战争中的小人物悲惨的生活。
沒有人再想看這樣的二戰電影。片名寫錯了,z上還有一點。
战争的最可怕之处在于对人性的扭曲,它把一个群体的暴行叫做“正义”,完全无视个体的生命与尊严。
不止一次看到过欧洲电影反映二战结束后盟军的暴行了。再对比下眼下大街上发生的事情。。。真的很难保证我中华儿女在胸中无限正义的引导下去了岛国会做出什么事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