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X
L'Etudiante 心动的感觉
一直很喜欢一部很老的法国片《L'Etudiante》(心动的感觉)。电影里最喜欢一个片段,关于铁轨。女主 梵伦黛 与热恋中的男主角在彼此没有见面的好几天后的夜晚争取时间在车站的铁轨旁边相见。夜晚的车站,已空无一人。终于,在距离好多轨道的对面,还是见到了男朋友的脸。 梵伦黛想都没想:立刻跳下月台,欣喜地冲过去,不顾会被火车撞到。”当心“,只听到男友大声的担心的声音。火车飞驰而过。刚才好危险啊,这时:捂住双耳的 梵伦黛 缓缓抬起头,却不见了男友。不知怎么办的 梵伦黛 焦急地用视线寻找。这时:有人轻拍 梵伦黛 的肩,她一转身:惊喜发现:男友已来到她的身后,在静默等她。旋即:梵伦黛 先是短暂的没想到的脸上的表情,随后展开了灿烂笑容,两人紧紧拥抱,牵手一起跑向夜色中的宾馆。。
PS:电影主题曲:You call it love(这支浪漫的歌曲旋律是 梵伦黛 的男朋友做给她的,很是动听;手机暂时上传不了歌曲,请自行寻找吧,虽然电影🎬是 法国 ,但是原版音乐语言是 英语,女声)
在UC图书馆众多的Woody Allen的老片中 我最后还是推荐了这部索菲玛索的电影 不仅是因为最初索菲玛索黄金年代的风采 更因为总会记忆犹新的好多场景 每每提及都会泛着欢乐或者纠结自己对自己描述 或者断续着用更不连贯的言辞告诉给别人听
最不得不说的是最后V小姐的口试答辩 那是导演贴心地为观众和作品画上的眼睛 既害怕我们善良的忽视 也害怕自己镜头的啰嗦
论文选题是摩利亚斯的《厌世者》 讨论“爱和自爱” 的关系 记得我当时无法理解那句——“有人知道什么是真爱吗?当你心里面觉得一个人在你心间,实际上,他是给你带来痛苦,之后,你们就是真正的一对。”
V小姐女大学生的抬头 也许同样纠正着我一直的误区 ——即对于爱 男生的学习总是明显迫切于女生 从这电影的故事中 我逐渐感到双方皆有的慌张和无措 那是产生自吸引的折磨而带来的快乐和痛苦 虽然V小姐总是尽力表示优雅 虽然E先生总是不停地说话 但都掩饰不住两个“学生”的属性——
对于“爱与自爱” 我们摸着石头过河 我们知道茶的甘苦 酒的醇美 咖啡的清冽 却也许不知道自己的需求和别人的承受 同时 我们又害怕犯错 于是 愈加痛苦 如同一道3万尺深却不知多宽的鸿沟 跨过了 成全了“真正的一对” ——
一辆公车在第二天清晨驶过塞纳河的石桥 V小姐贴着车窗回忆着所发生的一切 觉得荒唐却留恋;
一间凝重的扇形教室里 教授坐成一排 V小姐 不停着抽泣 ——
“所有男人都是骗子,轻浮、虚伪、多说话、伪善的懦夫、卑鄙、骄傲和好色,而所有女人都是背信、贪慕虚荣、矫柔造作和堕落,但全世界都有一个共通点:神圣和尊敬。 两者合而为一是那么有缺点,那么可怕的。 但是,别耻笑爱。”
要祝贺她的毕业
但 相反地 倘若跌失了 我们则会在何处? 所以 我觉得 真的开始也许是一种安心 安心于对会在何处的无知都已经无所其谓 因为他/她是那么温柔 无论如何都能把你从3万英尺接住 然后 再说再见或者在一起
苏菲,苏菲,我的目光无法从你身上移开。爱情,是自由的,是无私的,苏菲,你值得爱
“莫里哀,比他的时代还早得多,而早已发现到存在今天的问题,女性的独立倾向。他的两个英雄都有独立的世界,如果你爱我的话,就要接受我的全部。但若他们能接受对方的缺点,若能以爱来面对互相不同之处,爱就会盖过了他们的自爱。有人知道什么叫真爱吗?当你心里面觉得一个人给了你安慰,而实际上他是给你带来烦恼。之后,你们就是真正的一对。”电影结尾的台词就是主题,法国在探讨爱这个主题上比我们东方确实早了很久,从古典文学时代莫里哀就有了。1988年的苏菲玛索。
看完感觉我老婆跟苏菲玛索一样漂亮
最后的演讲很精彩,这才有了法国的浪漫哲学味道。一个人不会为了另一个人而改变自己。真想把最后的台词抄出来,法国演员总是有一种不同于其他的迷人的充满智慧和知性的感觉,原因??中国谁??
“如果你爱我,就要接受我,因为我是不会改变的。你肯接受我,我就会接受你。” ——苏菲·玛索
所有的男人都是骗子,轻浮、虚伪、多说话、伪善的懦夫、卑鄙、骄傲和好色; 而所有的女人都是背信、含慕虚荣、好奇、矫揉造作和堕落。 但全世界都有一个共通点,神圣和尊敬,两者合而为一,是那么有缺点,那么可怕的。 如果你爱我的话,就要接受我,因为我是不会改变的。你肯接受我,我就会接受你。
只记得美丽的Sophie。。22y女大学生确实本色表演看她教书还真蛮担心滴。。之后的Fanfan就成熟多了。。电影本身就一般。。对男主没啥印象。。
《心动的感觉 》,索菲·玛索主演。 这是一段激情浪漫的恋情,索菲·玛索,很美,爱与自爱的主题,很好。 “一个人根本就无权去改变别人 如果你爱我的话,就要接受我,因为我是不会改变的。你肯接受我,我就会接受你。”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TxGBKQups-Q/看到那个时候的她,我都要哭了。美不胜收。苏菲玛索+1,旧时光和配乐+1。那个时候很美
苏菲美得像神话。
好久没看纯爱电影了,这个电影拍得不错,歌曲也好听
电影讨论的关于“爱与自由”的主题、苏菲玛索的脸、巴黎的街道、配乐《You call it love》都很对胃口。“所有的男人都是骗子,轻浮、虚伪、多说话、伪善的懦夫、卑鄙、骄傲和好色;而所有的女人都是背信、含慕虚荣、好奇、矫揉造作和堕落。而他们共同的缺点是盲目和胆怯,若不能彼此包容,就不能美满。”
整个片子有着八十年代的画面质感。尤其是里面对苏菲玛索面部特写的镜头语言。很怀旧,有点像港片。苏菲玛索太漂亮了。可惜当时她太年轻,脸上没有现在的圆润感。另外,不要看港版的字幕,不好懂。
电影一般,但苏菲太惊艳。她。。。她怎么可以美成这样?
lock down第14+天,HS检测第14+轮,快递外卖停运第14+天,小城有90万人口,北京通勤的有50万,每天早上6点大喇叭开始扰民,买了两根葱11元,看不到解封的尽头。【CCTV-6】
8.5。影片气质好赞,灵动流畅,随性又细腻,套用文学戏剧结构探讨爱情略高级。镜头全程大量采用人像焦距,不论容貌还是穿搭,把苏菲玛索拍的太美了,也许导演正是要给观众“心动的感觉”。导演克洛德皮诺托很会发现美、展示美,也可谓苏菲的伯乐,当年在《初恋》海选相中了毫无表演经验的苏菲玛索,于是开始了她和电影的交集。可是本片怎么不给苏菲配个帅哥呢,22岁的苏菲颜值超高,表情动人,演技不容小觑,还冷不丁的露点了。十多年前第一次接触苏菲玛索的片子是《云上的日子》,看的云里雾里,以至此后很多年没有关注她的片子,现在看来观影顺序多少有点失策,近两年又看了她几部片子,总的来说苏菲90年代后的影片气质风格不如早期。ps原来马蹄声是这么配出来的,再看刀光剑影金戈铁马可能会出戏吧
冬春之交一场crush,最美的一幕是,女主在火车站与男主见面,她惊喜地跳下站台时,一辆列车经过,遮住了视线,对面的人不见了,她恍然若失,等她一个回眸,男主从身后抱住了她,然后钢琴乐响起,就像安排好似的,记录城市,人们与年代的面貌,大概是电影的持久魅力。亲密关系里,不能改变自我,又渴望对方妥协配合,这种尴尬心态,在片尾的答辩中做出了解释,是平常生活中少见的热烈的流尽眼泪的坦白与探讨,喜欢这部影片,想生活在电影里,耿直地上前阻止别人随地吐痰,认真地准备一场考试,一切与我有关。这个故事气质好像黄觉和麦子。
20101024京上团结。就是鬼迷心窍。
法国人不切实际的浪漫和弱道德感的恋爱观,突然又好像是因为洞悉了爱情善变又泛滥的本质。最后点到了两个独立个体的观点,虽然有点浅了。
法国式的简单爱情电影,字幕翻译的我很慌张!!还好有苏菲的美貌为本片加分。。文森特年轻的时候可真是帅啊。。可老了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