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杀教室》第二季(以下简称“S2”)在B站做中国独播后没多久即被腰斩并遭全网下架。可能因为有些人看不得影视作品名有“杀”字出现,“杀”本就负能量,“暗杀”更是邪恶至极,这样的作品必然不符合有些人倡导的价值观。后来本剧虽被允许复播,但仍在若干中国网站上遭受敏感词待遇,搜索“暗杀教室”四个字返回结果为零。
不关注日漫的我躲过了这场意识形态风波,一直没有留意本剧。直到通过《KANO》——巧合的是本片比《暗杀教室》更惨,在中国被全网封杀至今,因其“美化台湾日治时期”——振奋人心的音乐认识了佐藤直纪,找来佐藤直纪的影视音乐作品清单按图索骥,听到《暗杀教室》觉得音乐不错,便打算随意看看本剧,没想到一看就彻底着迷。
前者“名字邪恶”,后者“美化殖民者”,然而这两部影视给予我太多前进的力量,教会我太多做人的道理。尤其《暗杀教室》三观正得不能再正,比曾经播出过的大多数国产剧更有教育意义,他所传达的是普世的道理,在观众心中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帮大家获取力量,伴随观众“在社会洪流中激流勇进”。本剧所提到的“要认真待人,把每个人都放在眼里”的思想,恰好很适合那些没有收看本剧,仅凭名称便决定封杀的人仔细领会。
从原著漫画到动画电视剧
松井优征的原著漫画《暗杀教室》整体上更像一部无厘头志怪作品,信息比较杂,除了杀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以外,神怪色彩也被重点突出,尽管杀老师缺点众多,他仍然无所不能,这个角色就像《聊斋志异》里的怪物,让读者觉得不可能出现在现实中。故事讲述过程中运用大量内心独白和旁白,丰富了每一个人物的多面性,也分散了观众对每一个层次的主题的注意力。
上江洲诚脚本、岸诚二监督的动画电视剧《暗杀教室》在保留原著重大情节的前提下,砍掉了大量细枝末节。S1对应原著1至73话,S2对应原著74至180话,在比S1覆盖多一半内容的情况下,集数仅多3集,可见S2比S1对原著进行了更大量的删减。动画版重点突出师生间的羁绊,不再像原著信息量那么大,而是加入有限的留白,控制故事推进节奏。砍掉的基本是与主线无关,或者令人觉得不太可信的志怪和搞笑情节,或者过于复杂、难以用有限笔墨讲清楚的部分。
动画版最大程度保留了原著出色的景别设计。画风有所变化,人物形象前后一致,更偏向Q版漫画风格,我个人觉得比原著更好看一些。人物形象特点单一化,除了鹰冈、柳泽、二代目死神等少数终极boss类角色以外,整体人物基础调性更加善意,甚至连鹰冈雇来的三位杀手,执行任务之前都要衡量利弊;死神的五官也画得更有善意。一言以蔽之,从主题、叙事到人物设定都进行了简单化、善意化。
若想在银幕写作中让观众接受一些超能力的设定,这些设定一定要尽量在一开始便介绍给观众,往后如果要增加设定,切不可超出现有程度太多,并且要在之后的剧情反复对这些设定进行引用。一旦做到这点,超破坏生物也可在观众心中建立极大的共情之感。在这方面《暗杀教室》做得无疑非常出色。
第一季(S1)
善良的杀意
《暗杀教室》一开局便传递了非常高概念的讯息(message):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内核本来稀松平常,学生都曾有过接受老师教导的同时想要超过老师的想法。然而作者把它艺术化为学生对杀老师“善良的杀意”,不仅塑造尽心尽力教书育人的杀老师,还全面剖析师生之间的各种羁绊。借用八股文的专有名词,《暗杀教室》的“破题”极具创意,非常精彩。善良的杀意指的是良性的激励,建立在对师生关系深刻的理解之上,对“杀意”的刻画是对传统校园故事的丰富和升级。
当我们总说“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时,我们所理解的仅仅是老师教育学生的单向师生关系。在此基础上,作为竞争和要强意识天生就很强烈的日本人,作者加入了学生想要战胜老师、超越老师的另一个方向的师生关系,用第1话原文来说就是“能笑着挺起胸膛自豪地讲述给别人听的暗杀,”或者像第一季第4集(S1E4)乌间老师所说:“目标和老师,杀手和学生,这里的每个人都身兼两种立场。”“我们越是想准备理想的暗杀环境,就越是被引导成理想的学习环境。”老师不仅是带路人,也是学生努力的目标。目标没有了,学生反而还会有失落感。
善良的杀意是第一季的主打意识形态。此外还有一些与师生关系相关,为主打意识形态起到锦上添花作用的附属信息,使《暗杀教室》对教育这个话题的谈论成为一个体系,比如杀老师的因材施教、教授实用的知识、以德报怨,以及作为杀老师意识形态反面的信息,比如以洗脑的方式控制学生的思维、丛林法则、不杀穷人不富、不歧视弱者就无法努力成为强者等等。
人物姓名取自元禄赤穗事件
《暗杀教室》最大的彩蛋是角色的姓名。除了自律思考固定砲台(律)以外其他所有学生,以及其他角色中的一部分的姓名均取自元禄赤穗事件相关人士。以下援引网路上对元禄赤穗事件的介绍:
元禄赤穗事件是发生于日本江户时代中期元禄年间,赤穗藩(位于今 兵库县赤穗郡)家臣四十七人为主君报仇的事件。元禄十四年阴历三月十四日(1701年4月21日),赤穗藩藩主浅野长矩在奉命接待天皇敕使一事上深觉受到总指导高家旗本吉良义央的刁难与侮辱,愤而在将军居城江户城的大廊上拔刀杀伤吉良义央。此事件让将军德川纲吉在敕使面前蒙羞,德川纲吉怒不可遏,在尚未深究事件原由的情况下,当日便命令浅野长矩切腹谢罪并将赤穗废藩,而吉良义央却没有任何处分。以首席家老大石内藏助为首的赤穗家臣们虽然试图向幕府请愿,以图复藩再兴,但一年过后确定复藩无望,于是元禄十五年阴历十二月十四日(1703年1月30日)大石内藏助遂率领赤穗家臣共四十七人夜袭吉良宅邸,斩杀吉良义央,将吉良义央的首级供在泉岳寺主君墓前,为主君复仇。事发后虽然舆论皆谓之为忠臣义士,但幕府最后仍决定命令与事的赤穗家臣切腹自尽,而吉良家也遭到没收领地及流放的处分。
元禄赤穗事件是江户时代的一次重大事件,与“曾我兄弟复仇事件”、“键屋之辻决斗事件”并称日本三大复仇事件。尤其该事件中大石良雄体现出对主君的忠诚,以及执著的信念和超强的忍耐力,为世人津津乐道,至今仍然对日本社会和民族性格产生深远影响。元禄赤穗事件出现很多匿名的戏曲来歌颂赤穗义士,后来更成为著名的歌舞伎剧目忠臣藏的蓝本。
下表列出《暗杀教室》角色姓名和元禄赤穗事件相关人士姓名对比:
作者为角色选取的姓氏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三年E班二十七名学生姓氏均来自为主公浅野内匠头复仇而集体攻入吉良家的赤穗四十七士,毫无疑问他们是本剧的正面人物。大结局学生为营救杀老师而集体攻入后山的剧情也颇有为杀老师复仇的意味。
A班“五英杰”待遇不同。浅野学秀以及他做理事长的父亲被赋予了主公浅野内匠头的姓氏。其他四位分别是幕府人士或没有加入义盟的浅野家人士。浅野学峰是杀老师在教育方面的镜像人物,学秀也在很大程度上认同了杀老师的教育方针,并且帮助E班学生离开毕业典礼现场,学习方面是业的竞争对手。作为“掌控”教育理念的实践者,这两个人在姓氏选取上体现了他们的特殊地位。一个值得玩味的情节是,当学秀和其他四英杰开始认同杀老师的教育理念时,学峰没有选择给五人全部洗脑,而是只给另外四人洗脑。
田中、高田、进藤的姓氏均为脱盟之元赤穗藩士。虽然作者在姓氏上并未对其区分,但实质上进藤曾经在考试前给杉野透露过信息,和另两人比起来更正面一些。
雪村亚久里名字取自蒙冤切腹的主公浅野内匠头之正室,形象非常正面;柳泽夸太郎姓氏取自拒绝慎重调查刀伤事件的幕府将军侧用人,直接导致浅野内匠头蒙冤,是本剧绝对的反派。
乌间惟臣的姓名也极具历史感:乌间与乌丸(からすま)同音,后者是京都地名,京都是江户时代天皇所在地;惟臣是忠臣的意思。乌间惟臣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天皇忠臣,符合他在剧中服从政府的形象,用业的话说他是一个标准的“社会人”。
细致的人物刻画
《暗杀教室》原著角色的出身、形象、人生观、出场时间、情节走向、重要性各不相同,互相之间偶有穿插,丰富多彩,信息量很大。动画版的人物设置比原著更加简化,特点也更加突出,每个角色只强化一个特点。S1搭建好了人物性格的支架,为S2弱化意识形态层面讨论,全面让位给剧情编排开动情感攻势打下基础。
松井优征在原著第2卷中写道:“班级中大多数人最终会沦为路人角色,因此人物设定已经很注意不去把他们描绘得过于个性化。”然而最终效果恰恰相反,每一个角色特点都很明显,《暗杀教室》是人物个性最鲜明、最有辨识度的群戏影视剧之一。
我甚至怀疑作者可能担心读者对角色不能获取足够辨识度,原著89话(动画版S2E4)专门设置了与主线故事无甚关联的“名字的时间”,根据每个角色的特点为他们起外号。这有可能是作者为人物创作所做的准备工作,也就是人物传记的一部分,觉得放在故事中会增加喜剧效果,于是就一鱼两吃,让它既服务于人物也服务于故事。动画版这一集的片尾字幕也打的是暗号。
杀老师毫无疑问是刻画最为细致的人物,主要表现在他的身世直到故事后半程才做揭示,之前一直在缜密铺垫,从头至尾高潮不断。杀老师也是《暗杀教室》意识形态核心——“善良的杀意”的化身,是全剧最精华内容的载体。除此之外,潮田渚(渚)、茅野枫(茅野)和赤羽业(业)是作者耗费笔墨仅次于杀老师的三个角色,他们地位属于第一梯队,能力、性格、剧情转折点和结局各不相同。
故事选择以渚开展第一人称旁白,奠定了他的地位:他是杀老师教育理念的继承人。S1结局杀老师单独表扬并欣赏渚的所作所为,似乎暗示渚最终会继承杀老师衣钵的大结局。有意思的是,这个情节原著中没有,是动画版特意加上的。
茅野和渚是官方CP,并且被作者赋予特殊身份,且为此铺垫了相当于杀老师前期铺垫的信息量,决定了由她完成最终回的旁白任务是顺其自然。两人对于执着完成自己目标、不惜途中忍受巨大痛苦的性格非常相似,这可能从一个重要的角度体现了作者对于人性的某种倾向性,他可能觉得忍辱负重为了目标努力奋斗的人生很值得尊敬。
业和渚被读者认定为同人CP,二人在故事开始前就有交集,因此业的重要性和渚一样不言而喻。两人的特点也不尽相同:渚注重结果,业注重过程;渚更像一个刺客,业更像一个指挥官。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是,渚是从低谷慢慢走向自我实现,而业是从高处坠落后,在杀老师的帮助下找回自我。为学生主角设置的这两种不同的人生轨迹,让《暗杀教室》这部谈论教育、谈论成长的作品具有更加完备的角度。
复盘《暗杀教室》(下)
人在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的想象力是无穷的,而日本动漫则将这种能力发挥到极致。
今天要推荐的动漫,不是新番,但足够新奇:一个准备第二年毁灭地球的怪物,却主动要求去一所学校任教,而且允许自己的学生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来暗杀他。乍一听,完全不可思议,而这就是《暗杀教室》的基本剧情。
《暗杀教室》是日本漫画家松井优征创作的校园题材少年漫画。于2012年起在集英社旗下少年漫画杂志《周刊少年Jump》开始连载,现已完结。
故事讲述了在月球被炸掉七成后,身形酷似章鱼怪物的“杀老师”现身政府,并扬言第二年要毁灭地球,谈判中唯一的要求是赴任椚丘中学3年E班当教师。而以日本为首的各国首脑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决定将暗杀他的重任交付给3年E班的学生们,寄望他们能在一年之内把老师除掉,成功得手后的报酬为一百亿日元。
于是,这场教师与学生之间非日常的授业大戏随即拉开了帷幕……
“杀老师”身形类似章鱼,头脑聪明,嗅觉灵敏,行动速度高达20马赫(音速单位,相当于20倍音速)并拥有超高速再生能力。
自称是土生土长的地球生物,平时穿着学位服、头戴博士帽,爱吃甜食。
而且由于身体的特殊构造,“杀老师”脸上的颜色可以反映他对某件事物持有的态度,已知能表达的分别是正确橙,错误紫,轻视绿,正经白,好色粉,以及暴怒黑。
他对人类惯用武器(包括导弹)无效,身体组织只对特殊材质的枪弹、刀具等产生反应。
“杀老师”每天除了认真教学外,还得应付学生的过家家式袭击和政府有组织的暗杀行动,虽然如此,但他自己却本着一颗打磨心灵的耐心,对所有人施以同等的“教育”,期望让每个人能更从容的生活和学习。
这与他毁灭地球的声明背道而驰,同时在末日前到3年E班任教也显得莫名其妙,而这一切都存在隐情(后续)。
3年E班在椚丘中学属于差生班,但凡进去班级的人员,就会在学校被老师和同学冠以“学业终点”和“无可救药”的标签,教室也是独立于主校区单独在深山中的旧校舍。
这种赤裸裸的歧视状态因为“杀老师”的到来而彻底改变。
“杀老师”对待学生的学习很上心,甚至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案,尤其是遇到学校组织的大型考试,他甚至会利用瞬移制造30个分身指导每个学生的复习,可以算得上爱岗敬业的典范了。
而他对于考试的理解,可以说是深刻:
“考试就是正确地告诉他们,胜负的意义,强弱的意义的机会,充分吸收成功和挫折的经验吧,学生们啊,何谓胜利,何谓败北,理解他们的含义吧,因为这是我直到最后也没察觉到的十分重要的事。”
人在学业之中,会经历无数次的考试,但很少有老师会谈及意义,圈圈点点的无外乎哪些题对,哪些题错,下次一定注意之类的话语。
但是考试给我们带来的胜负的思考,比单单一道题目的对错会深刻得多。
这在未来将会引申到一次比赛、一场会议或者人的一生。
那么,你的人生成败,在于哪道难题呢?把所有的一切当成一次考试吧,这种白纸黑色的比赛,会让你轻松得多,不会被高楼大厦和负债压力击垮,不会因为失恋和离婚而黯然神伤,而你就可以无所顾虑,在试卷上攻克一道又一道难题。
《暗杀教室》这部动漫目前的资源应该比较稀缺,毕竟涉及到暗杀这类话题,而国内的影视还没实现分级管理,所以在线观看比较困难。
当然,敏感的还有话题本身:这是一部披着科幻外衣的教育题材动漫。
每一集中都饱含了作者对现行教育的思考和对不合理体制的厌倦。
①精英教育下的人生价值
理事长认为教育是让学生更早的接触社会,预习大人所面临的人生困境,让不能变成吊车尾的思想扎根于努力学习的人心中,从而促成社会精英的形成。
这是社会从上至下的普遍心态:
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就是此种理念的解答。
成为精英,才能获得更好的资源,而成为败类,只会被世界淘汰,当如此浅显易懂的道理摆在所有人眼前时,努力才能体现出价值。
“人类要是有轻蔑和差别对待的对象,才能更快成长。”
在椚丘中学发生的事情,可能在世界各地都在发生,上至政府机构,下至民间组织,差别对待才会鞭策人的积极性,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在最为原始的分配机制下,公平一词才难能可贵。
而放眼现在的教育,“尖子班”、“实验班”的存在,就是理事长精英理念的现实依据,只是动漫中的表现形式更为极端,那些有意为之的歧视和嘲笑,校方在当今网络发达的时代,是万万不敢尝试的,但是普通班和实验班的微妙差别是真的存在,最起码师资配备方面和教学模式方面的差异,就让很多家长在分班前煞费苦心。
不过理事长的野心更大一些,他精通社会心理学,知道“懒蚂蚁法则”的运作规律:在所有的集团中都有20%懒惰的人和20%勤劳的人,剩下的60%是平均水平。他的个人目标是创造有5%的懒人,和95%的勤劳的人的集团。
经过多年摸索,“终点站E班”就是答案:利用人性中的自尊心和恐惧感,创造出人人厌恶的E班,并以此为戒。
②差生皆优中的酸甜苦辣
“杀老师”则完全相反。
他能力强大,博学多闻,却从来不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永远用自己的幽默和细心去融入每一个学生的日常学习及生活,本着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心态,去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人生观。
当学生对非洲的贫穷感兴趣时,“杀老师”会亲自带他去非洲实地考察;当学生困惑于投球技术时,“杀老师”会耐心告诉他肌肉和腕力结合的技巧;当学生想要学习英语的时候,“杀老师”也会乔装陪同去外国的影院,根据电影台词现场教学。
20马赫的速度,他到地球的任何位置,都不会很花时间。
即使如此强大,而他对身边人细致入微的照料,让身边人不会感觉到任何危险。
当认真谈及理念,他推行所谓“可靠的后招”,他明面上在说暗杀,但实则是关心学生们的未来,学习只是社会生活中的一部分,当你完成了结业考试,正式步入社会,漫长的人生路中,知识是所有的基础,而永远的后招才是让自己变得强大的工具。
所以“杀老师”的眼中没有差生,只有不够努力的自己。
他伴随学生,共同进步,运用自己的能力,在酸甜苦辣中,教会了E班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并会在最终完成学业。
“拥有能力的年轻人还未成熟,因为不拿出真本领也能不断获胜,所以他可能在不知道真正胜负的情况下成长,天赋极高的人,尽早尝试过失败的滋味,他们便会飞速成长。”
日漫喜欢以极端方式探讨校园教育问题,当极道、暴走、逃杀已不再容易抓住注意力,干脆来个惊世骇俗的暗杀。然而这药下得太猛,走不稳呢。只是一个外壳,干嘛弄得神神叨叨,
每集一个套路,看多了也厌。
弹丸论破的班底 最开始几集像预算不足一样 拖戏 做得像web动画一样 一半时间是静画 到后面总算恢复正常 剧情渐入佳境 动感和喜感都出来了 E班也开始同心协力卖温情 但没特别出彩的地方 配乐也很平庸 之后漫画剧情就开始下坡路了 下季照这个水准做绝对是不行的
自军曹,章鱼娘,魔王大人……等一系列以攻占地球为目的却能力不足什么也做不成的时候,终于来了一个有能力做到毁灭地球的啊——它居然当老师?!【特么的在逗我】设定奇葩的教育片,要把老师杀了的点太能引起学生共鸣好么~ps杀老师是章鱼娘的亲戚吧23333
太鬼畜了 掀桌!就是渚的配音是败笔……
第一次看的时候我在重点初中重点班读,老师都很优秀而且亲和,自身成绩也很好,也就把这当成普通的搞笑战斗番看。现在本科毕业了,一路上遇到过各种糟糕的老师,也体会了学习失败成绩下滑的痛苦,再回看品味出作者很真挚的愿望,对应试教育的批判,以及对学生与教师相处模式的思考,不失为一部佳作。
虽然是一部搞笑的动漫,但暗杀教室就如同搞笑诺贝尔奖(ignoble),“.It awards those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which first make people laugh,and then make people think.”暗杀教室这部动漫也让人在笑完之后,去沉思教育到底是什么,教师、为人师表应该如何。虽然整个故事的内容是“一群学生每天刺杀老师的温馨故事”,但你能从作者荒诞的情节中找到许多许多关于如何定义一个好老师的观点,让你不自觉地与自己这么多年学校生涯里遇到的老师进行对比,去寻思老师应该是怎样的一个职业。
松井優征 出生星 South Node 南交點 前生發展今生留有發展可繼續發展、今生 情緒感覺哭 家 JUNO 魚星 沈迷 模糊 12房其中1房 5星 水瓶星 改變 朋友10、100人 12房其中1房
所有老师和学生都该看看这部剧。学生都曾有过接受老师教导的同时想要超过老师的想法,作者把它艺术化为学生对杀老师“善良的杀意”,不仅塑造尽心尽力教书育人的杀老师,还全面剖析师生之间的各种羁绊。这样的破题太精彩。人物设置各具特色,为下一季弱化意识形态层面讨论,全面让位给剧情编排开动情感攻势打下基础。
其实这题材很老,麻辣教师极道鲜师杀老师……无非又一个非常有特色的老师改变一群本无可救药的学生的故事。相比老片重在刻画差生之卑劣顽愚,本作里E班生们更缺乏的是自信与尊严。能在师生片中以独特方式拍出新意,不错。岸诚二本身的风格是这种日常穿插主线的单元剧。大多星给杀老师。等第二季。
一旦接受了这个设定,就很好看~这么良心又正能量的校园剧好久不见~不过果然叫暗杀教室还是想看杀杀杀嘛,最后几集总算开始开挂了~自我剧透漫画之后还是表示期待下季><~又,组长这么正直能力开挂好男人,好不习惯。。。及,画个妹子跟我说是男主之一的行为好过分~又,业君还真是帅惨~
高中某平行班班主任头像是杀老师,该班成绩稳居17个平行班第一,并且时常被我们班主任拿来和实验班比较,看来事出有因
天哪真难看
有趣的题材+吐槽
主角是男的,为什么要扎双马尾???
虽然感觉没什么特别喜欢的地方,但还是会追?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我只想说 给我一个杀老师!
从Seki换成了Jun,这个换人我实在没法抱怨,因为Jun的声音确实很适合做杀老师,走的是那种每集攻略一个学生的路线,也算是很正统的少年漫吧;这种一会变态一会正经的声线拿捏的也太好了
比想象中好很多!因为剧情本身就很不错,所以稍加润饰也已经非常好看了!配上好听的ED,足够五星推荐了!当然,如果按新房的风格来制作,风味估计会更独特更有味道,现在虽然跟原著一致,但就是普通了点点。
动画版做出了非常朝气蓬勃的感觉,大概是发色分明的原因让童鞋们从一开始就脱离路人脸,在杀老师个人秀阶段就已经兼顾到了班级的凝聚和学生的个性发挥,后面表现师生情的互动也变得比较自然。比靠章鱼梗撑看点的漫画版前期能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