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影片不止是在说童年阴影。隐含意义是在说女人和小孩在社会既定的角色中(女儿、妻子、母亲)很难自我掌控。小时候的被做决定,当然有很多决定是对我们成长有益的。女主的母亲其实也是迫于社会压力,希望自己的女儿表现出对死亡的尊重和理解,让旁人觉得自己女儿很守规矩。她并不知道这有违孩子的心理健康,换做是我我也会很怕很怕。可是我又那么容易被大人抱起来“逼”着我去做另我恐惧的事情。
我这里也不是说要为女性地位和权利争取什么。我们本来就拥有这一切,无论你是谁。尊重、体面、宽容、善良是我们灵魂的种子。你我生来就被爱,无需争取任何物质的或精神的认可。
又说回故事~~
因为在小女生时期,女主就自己认为她不能有选择的力量/权利,因为母亲这样要求或是强求。而且小小的她根本无法挣脱。婚后,丈夫的暴力,她也无法挣脱。就像小时候无法挣脱母亲的强求一样。她在那个时候就给自己上了一把枷锁。在婚姻中,那个拥有比她权利更大的人物,她的丈夫。她下意识的认为她要完全服从于他,无论打骂都只有服从。因为小时候的她就是这么被对待的。她找不到其他的方式对待自己。只有屈服。小时候的经历告诉她,不管她对么不情愿,这么用力的想挣脱母亲的双手,她小小的躯体都做不到。她不如大人有力量,不如大人有威严。无法挣脱权利的滥用。所以她认为自己是软弱的、无能的。如果她反抗,只会被压下去。
不知道怎么了,我最近感觉好像自己可以去体会主人公的心。常常做些心理分析:)))
反观一下自己和周围的朋友、同事,多少都会发现些这部剧女主的影子。但我还是要说不要去仇恨你的父母或老公/妻子,他们不想伤害你,只是不知道这样对你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请反复想想这句话)。不知道不代表伤害没有造成对我们的影响,我知道这样说很矛盾,请忍耐一下(bear with me ) ,对于这样的伤害我们要正视,把治愈这种伤害放在繁忙事件中的优先项!对于这样的伤害,我们有权利发泄各种情绪,愤怒、伤心、悲伤、又继续愤怒、又继续悲伤。。。是的,要经历好几轮,甚至更多。如果你是单身是比较幸运的,自己在家或房间对着洋娃娃发泄一通是ok的!不瞒你说我也这么做过,是之前的心理医生建议我这么做的。发泄可以是语言的肢体的,怎么爽怎么来,切记勿伤害自己和身边的人。我们拥有各种情绪,不要讨厌它们,要试着和他们相处。最后每次发泄完后,请拥抱自己,拥抱这个勇敢面对自己的自己。想想你看见才出生的你,一个小小又脆弱的婴儿。你不需要做任何事,或成为任何人去获得爱和认可。你看着自己都情不自禁的说“好可爱的小宝宝!” 都忍不住想亲她/他一口。是的!你不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去证明自己值得被爱,每一个小婴儿就是自然的被人们所爱!没有例外!如果农夫和国王的女儿出生了,农夫会爱国王的女儿多过自己的女儿吗?当然不会,自己的女儿早已占据了他整个视线,整个心脏。然而国王和农夫的爱的分量和大小有比较吗?爱能用金钱和财富衡量吗?你会说即使小时候一样,长大就不一样啦,公主是公主,贫民是贫民。是的,在外在物质和身份上是不一样。但这不一样不等于她们的人生价值有差异,不等于她们获得的爱不是一样多的。
最后想说,对于爱与被爱,我们有好多的误解。爱,不是先衡量那个人值不值得被爱,是不是该获得爱,而是因为爱早就在每个人降生以前就在那里了,在永恒里。在我们还来不及“表现”自己,爱早就在我们不存在于世界的时候接纳了我们。
一般认为,童年期严重的创伤尤其是(性创伤)是DID的一个重要病因。之所以分裂出一些子人格的重要原因是为了帮助自己应对一些难以承受的痛苦。子人格一般在5/6岁就会出现。这部影片,女主角在不同人格的塑造上确实可圈可点,表现力非常强。在表现不同的人格时,从谈吐及气质都能让人明显的感受到这是完全不同的两名女性。这一点,令我对这名演员心生敬意。最终,简这个人格留了下来……其余两个人格按理来说并不是die了只是和简融合在了一起……enm这个病因,以及病情的发展以及医生的治疗着实有点牵强……4星给女演员👍🏻👍🏻
虽然我没有人格分裂,但她说的感觉,我八成都有,我的White性格会头疼,记性不太好,经常忘记前面刚刚发生的事情,不过不会blackout,包括现在我在打的字,我打这些字的时候,停下来几次,回忆我到底前面想打什么话。我不完全赞同多重人格是童年阴影,因为我的Black性格是在成年后诞生的,是和前男友分手之后,我的性格有了一个180度的转弯,后来再见到前男友,他和我交谈后,他觉得我完全是另一个人,他说你这个精神分裂的人。而分手的原因,就是我太过迁就他,然后他越来越懒得理我,最后说要分手,我的Black性格就爆发了。而且Black性格诞生之后,体重莫名其妙地减轻了10斤。其实Black这一重性格一直在身体里,是在等一个点爆发出来,在和这个前男友交往前,有个男生说,将来你的男朋友得有两重性格,和你一起转换才能跟得上你的节奏。还有就是我和同学讲我自己的事情,经常莫名其妙地用第三人称,称呼自己为她。Black这个性格非常讨厌White的性格,她喜欢打扮得很性感,自我中心,做很奇怪的事情,特立独行的性格,我很喜欢。
但是我的Jane性格会不会覆盖这两重性格,我也不知道,因为我不会blackout,我自己切换性格的时候自己能感觉得到,但是我控制不了。黑白很难融合,White觉得Black奇怪,Black讨厌White的矫情。
首先要明确一点,女主角得的是分离障碍中的分离性身份障碍或叫分离性认同障碍(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DID),以前称作多重人格障碍。绝大部分DID患者都有童年创伤经历,女主角的患病跟她老公关系应该不大。
女主角原型名叫Chris Costner Sizemore,1927年出生。根据她的精神科医生Thigpen所述,她小时候曾在三个月内接连目击了一场意外死亡和两起严重的非致命事故,这些创伤经历导致了她的多重人格。不过Sizemore自己认为她的多重人格并不是创伤后从原始人格分裂出去的,而是几个人格作为一个整体一出生就在她身体里了,事故只是分裂的导火索。
据后来的医生说Sizemore后来体验到的已经不是3个人格而是大约20个人格,还是三个一组同时出现。
不光是精神科医生用她的故事出了书,她自己也写了好几本关于自己的书。媒体上的各种曝光和不少,后来因为版权的事她还跟当初的精神科医生打了场官司……
说回多重人格,主人格和交替人格可能互相不知道,也可能交替人格了解主人格(black就很了解 white),但是不一定了解其他人格(black也不了解jane),这种意识并存关系很复杂,所以想到后来她有了20个人格,这一定很烦吧……눈_눈)……不过多重人格一般是要分裂好多个,平均是13个……
以及,分离障碍肯定是精神障碍中的一类啦,不过看了几篇评论,说法五花八门而且谬误颇多,什么精分癔症心境障碍都有说的。分离障碍虽然早些年算作癔症,不过后来已经被单独分开了。DID属于情绪和行为障碍,但是和心境障碍也根本不是一回事。
不过电影里催眠那部分太夸张了,虽然得DID的人多半都很容易催眠,但是什么都不做数到三就能催眠和随便召唤各个人格实在太夸张,作为电影也有点让人难以接受了。
这部电影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而成,涉及到关于人格分裂症患者的关注与治疗的题材,在早期的奥斯卡获奖影片里并不多见。影片主人公是一位名为Eve White的少妇,经常莫名其妙地做一些事情,事后却浑然不知,更有甚者,她还差点把自己的亲生女儿勒死,因此被丈夫送去接受治疗。
医生通过了解发现,正常状态下的Eve属于典型的居家女人,办事唯唯诺诺、谨小慎微,对丈夫惟命是从,总是力争去扮演好贤妻良母的角色,并且为她的“病”感到深深地痛苦和羞愧。而每当到了夜晚或者某些特定的时刻,她又会自称是Eve Black(这个是她娘家时候的名字),出入于酒吧歌厅等场所,穿着前卫且充满情色意味,举止和谈吐也变得轻佻放荡,对自己之前作为Eve White时的想法和表现感到鄙视和不屑。
通过治疗,她的病情得到了初步控制,但就在此时,她丈夫不知何故却要她停止治疗,和他搬去另一个城市。Eve以并未痊愈,怕再次伤害孩子为由拒绝了丈夫的要求,丈夫一瞬间恼羞成怒,摔门而去,却也恰巧激发出了Eve的另一重人格。她换上时髦的装扮,尾随丈夫到了一家旅店。丈夫起初还对其表示厌恶,称那并不是自己的妻子,然而很快他就褪去了正人君子的模样,被妻子的另一重人格体现出的风骚迷住,并应她要求给予其物质上的满足。不过很快他便发现,这个自称Eve Black的人格的目的仅仅是戏弄他而已,他终于对妻子大打出手,并且选择与其离婚。
独自一人的Eve想到过自杀,不过最后还是找到医生,选择继续接受治疗。此时医生发现,无论是在哪一种人格情况下,Eve都表示说自己完全不记得6岁之前发生的事情。医生敏锐地察觉这可能就是根治的关键,对其进行催眠疗法。可是却无意中催生出了Eve的第三重人格——这一回,她自称为Jane,不仅神智完全清醒,还对其他两种人格非常了解,包括她们的想法和所作所为。Jane告诉医生,她们就好像是一直在一起的三个灵魂,共同栖身于一个肉体之上,当正在控制肉体的那一种人格变弱时,其余两个中最强势的一个便会控制肉体,做自己想做的事。而医生逐渐发现,Jane这种人格形态其实才是一个真正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正常女性,她识大体、知礼节,既不唯唯诺诺也不轻佻放荡。最终通过对Jane的治疗,医生终于发现藏在其心底的症结——那是在她6岁时,在祖母的葬礼上,由于其母认为吻一下死者的遗容便可以相互不在挂念,尽管小Eve很害怕且并不情愿,母亲还是抱着她强迫了与死者的一吻,于是乎便在其心灵上留下了一道阴影。(至于这么说是否牵强,不是很清楚,反正影片中就是做出的这种解释)
最后,Jane痊愈了,她成功地从前夫那里要回了女儿的抚养权,并且找到了一个真正爱着她们母女的人,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全片内容就是以上所述,我写此文之前也大概阅读了一些豆瓣和时光的评论,就看到的几篇而言,发现主要是以下两种理解:一是认为其就是把真事改编成电影,并且表演很到位,仅此而已;另一种则认为这唤起了社会对于人格分裂病人的关注,通过医生治疗过程的描述,也让普通人多了一些了解。不过本人最初看完影片时,理解和以上两种有很大不同,暂且不去讨论谁对谁错,当然也有可能是我自己牵强附会,把简单的问题故意向复杂层面理解,不过的确是个人的观影感受。
在我看来,所谓的“三重人格”实际上代表了一般意义上女性的三种社会形象定位,Eve White代表了那种“小女人”形象,只求做好贤妻良母,过分恪守所谓的三纲五常,当自己的需要与丈夫和家庭需要相背离时,基本会选择牺牲自己以换取平衡。而Eve Black又是另一种极端(通过姓氏就可以看出端倪了),即通常所说的“荡妇”一类。通常是只顾自己尽兴和欲望的放纵,对其他一切完全不予考虑。而Jane的这一种人格则很中庸地体现出我们普遍意义上的真正优秀的女性——知书达理同时不卑不亢、大方得体。(当然,现实生活中这三种类型的女性都不占少数,追求哪一种生活方式是她们自己的选择,这里不予讨论)
根据影片情节发展,我作出如下解读:身为人妻的Eve White从小就被家长严厉管制,婚后又一直笼罩在丈夫强势的阴影下,儿时的阴影加上婚后对更精彩生活的渴求逐渐催生出了与之相反的Eve Black,她在成为Black后可以肆意狂欢,但是变回White后却又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羞耻,陷于两种人格的纠结中不能自拔,而他一直依赖的丈夫反倒起不到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帮助作用。而恰恰是在离婚后,没有了丈夫的严格控制,在医生的帮助下,使得一个社会普遍认为的正常人格Jane浮出水面并且逐渐占领了高地,她是Jane,是一个真正的自己,既不受父母(Black)也不受丈夫(White)的控制,可以有自己的想法,追求自己的生活,并且积极主动配合医生治疗,最终才得以真正痊愈。
其实回头想想,每个人的心中也有着三种“势力”,一种过于胆怯,一种过于冒进,还有一种属于正常范畴之内,他们因时因地因情绪而交替占领着我们的身体,的确是一件普通却又略显神奇的事。或许只有在明确自己所想,合理控制自己、不过分压抑也不过分放纵的时候,才不会纠结于人格的矛盾中,求得真正的平衡。(感觉略有说教意味,其实仅仅是一点个人见解)
不过话说回来,这部电影总体评价下来我认为只是中规中矩而已,很多地方处理的略显急躁和紧凑。比如医生在治疗时对Eve White表示,我要和Eve Black说话,你能让她出来么,你先回去。于是女主眼睛一闭,一低头,再一抬头睁眼,就在几秒之内完成了一次人格的转换;在催眠时,医生只数了三个数且没有配合其他任何文字,就成功地把躁动中的女主角催眠……当然这对于演技来说的确是很大的考验,也是剧本的要求,不过就这么看上去,多少有些无厘头的风范。此片当年在奥斯卡环节的表现也差强人意,只获得了最佳女主角一项提名,可见学院当时对影片整体评价并不是特别高,反倒是冲着表演去的。尽管表演有一定难度,演员乔安娜伍德沃德还是恰如其分地展现出了三种风格迥异的人格表现,尤其是某些场景中,需要三种人格中的两种甚至是全体在一瞬间转换,反差相当明显,拿捏得非常到位。还有在治疗最后阶段,女主陷于对儿时痛苦回忆的纠缠中而声嘶力竭地哭喊那一场戏,瞬间爆发力也是相当惊人(不知道是顺利表现的还是剪辑师剪出来的,但是整体效果真的很好)。乔安娜伍德沃德也因此在当年据说是没有悬念地拿下了她目前为止唯一的小金人,比她著名的丈夫早了将近30年,也因此成就了这段明星夫妻的又一段传奇。
原载于本人的时光网页面
NOT MUCH IMPRESSED.但年代前提下,取材值得夸那么一记.
multiple personality.要是考quiz 3前看的话就有更深的理解了T T
May I speak to Mrs. White? ... 哈哈哈哈,不知是不是最早的以多重人格为主题的电影作品。另,抄到一句莎翁——Life's a city full of straying streets, and death's the marketplace where each one meets
一个有多重人格障碍的女人,因为小时候被迫亲死去的奶奶而造成阴影,人格分裂成三个性格不同的女性。好像是三个不同的人做的一场生存斗争,最后那个性格最好的女人留在了这个身体里。看了这个才形象地体会到《24重人格》里讲的那些,很学术的。
除去那个假死了的人格过度方式,乔安娜伍德演的真是棒极了,最后一段独角戏真的十分让人动容
由于其真实而令人震惊的情节在心理学上的地位,即使演得烂这部片子也足以成为一部必看的classic,更何况演员演得很好,迅速在人格之间的切换令人叹为观止
对多重人格的心理及行为分析,早时只是觉得不可思议、或者难以理解,现在居然觉得分析得头头是道!
看过这个影片,我感觉多重人格像是件好事
人格转换的有些不真实吧,不过演技确实一流。想问一句,可以当教学片么?
找到英文版的。影片同样是真实改编,那么早对MP研究真是厉害,但是催眠和人格转换的过程有点戏剧化吧 最后竟然治愈了?!因为童年刺激(亲死人)没有其他(比如X虐待等)强烈?
乔安娜·伍德沃德获封影后之作,演的确实很好,抓住了三个个性的特点。故事据说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既可看做心理学案例,也是女性进化史,在窒息的婚姻里,她发展出一种反抗性格,待婚姻消失,她终于进化成更好的人,能够面对曾经的伤痛。爱娃与心理医生告别之处,既温暖又伤感,可能遇到一位可以依靠的医生,让她可以最终变得更好。还是要感叹一句,女人啊,究竟有多少副面孔?
相比起来更关注李科布,同一年居然还拍了十二怒汉,这才是真正的多重人格啊
全片简洁扎实 有条不紊地递进 像一份工整的病历(虽然现实中的病历字并不工整……) 黑白影调有种手术台般的凛然素净 精神分析和女权是两个核心 Joanne Woodward影后实至名归 脑补了一下她演林奇的片 会很炸裂啊 人格的转换vs入戏-出戏vs做梦-梦醒 有相通之处 话又说回来了闹米早该拿奥斯卡了
此电影后,心理学上多重人格的个案成千倍地增加。媒体推波助澜的一大实例!
太神奇了,三个人格随叫随到,很难相信现实生活中真的有这样的案例,女主演技绝佳,判若三人。除了多重人格之外,电影还在探究女性究竟要是什么样子的,也算是那个年代的朦胧女权意识了,最终的结果告诉我们那个年代最好的女性既不能是唯唯诺诺的家庭主妇,也不能是风骚放荡的性感女子,中间最好了,但其实女性本来就是多样的,三种女性形象都是真实存在的呀!
很戏剧式,节奏处理的非常好,将多重人格本身变成一种剧情节奏。乔安娜.沃德伍德作为现存第二年长奥斯卡影后,我真是第一次看她年轻时作品。
能看已经很知足嘞,虽然没字幕,虽然配音很粗糙。。。
很早心理协会放过,还有老师来讲解,但是没听太懂
好吧我看的第一部純英文字幕電影。。。多重人格跟精神分裂的最大不同,就是前者知道自己有問題而後者會將幻聽合理化。多重人格不是是精神病,只是一種心境障礙,如何治療至今仍無定論。
强大的精神分析片,虽没有太多的波澜起伏,却几乎没有冷场,女主角表现三种人格,演技不凡,只是应医生召唤来回迅速转换有些雷人,全片也可归为一个受困扰的女人与脾气暴躁的男人决裂,找到自己真爱的浪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