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2023.9.6首映 观后补充:
《不虚此行》需要找到它的观众,我虽然不是其中之一,但并不影响喜欢它的观众欣赏它。距离刘伽茵导演的上一次电影创作,已经有14年了。在曹保平的敦促下,她于2021年末交上了这部影片的剧本。媒体场映后交流的最后环节,导演刘伽茵这样说到:“在看这个电影的时候,观众会在其中找到自己,所以希望大家来看这个电影,帮我们找到《不虚此行》的观众。”
———————
(以下写于2023年上影节期间)
对这部电影有较高期望,导致有不小落差,还因为赶场而错过了后1/3,没看到齐溪的出场。本来应该秉承“未知全貌,不予置评”的,但看到闻善在中关村下车,站在路边点开王先生的朋友圈,内容是几只嫩竹的照片,就觉得种种表达实在太直白。创作者有意舍掉了影像叙事的很多优势,为了给观众营造出一种真实的“纪录感”,你几乎看不到什么人物表情的特写,尽管我理解她的表达,但这种处理并不合我口味。作为讲故事的艺术,电影创作和悼词写作有相似之处;这一特殊的职业,要求主角闻善成为他人生活的旁观者,对周遭发生的一切,他都要远远地看在眼里,但又不能做出什么主观的评判,因为悼词需要相对客观。闻善在北京动物园看到假猩猩,他对世界日常的观察被打断,那一幕很有意思;另外,影片背景是疫情时代的北京,闻善拜访火锅店大哥的时候,镜头能够伸到火锅底下,凑那么近地去拍煤炭燃烧时迸发的火星,却选用这样一种极其疏离的方式来讲述死亡与逝去,不知道是不是有无能为力的苦衷。
大量剧透,小心慎看!
想到一本书的名字——“我想做一个能在你的葬礼上描述你一生的人”。 闻善在北京陆续替多个人写悼词,这也是他赖以为生的工作。尽管,他总会收获一些奇怪的评价。 逝者的妹妹训斥他写的不清不楚让他修改悼词: “你还挺轴,知道轴什么意思嘛” “倔,吃力不讨好” “你知道我大哥这人有多狗吗?” 人和人口中的大哥是截然不同的,那个孑然一身的男人好像不讲道理,又容易上当受骗。照顾弟弟妹妹独当一面,又会动手管教不懂事的弟弟。 大哥是好大哥,他总是习惯做谦让的那个,却让最亲近的人感觉对他不起。 是长大成人,过了大半辈子,回想起来会鲠在人心头的遗憾。 替忙碌的王先生写其父亲的悼词,王先生两个手机来回摆弄,忙工作,也忙着联系亲戚,拿不出一段完整的时间来仔细回忆他的父亲。 但就算是让他突然停下来,他也无能为力,错过的时间太多了,曾经父亲忙,到后来他长大了也忙,忙着成家立业,之前就没有多少交心时刻,现在更失去机会。回忆,都变得稀有。 如同老爷子剩下的那几盆植物,还有被物业拔去的竹子,发黄枯萎不再。如同老爷子在交通繁琐的北京,用不明白导航地图,在这个三世同堂的家里,是被敬重也被抛下的那一个。 王先生忙到没太在意悼词写成什么样,只是一个体面的收尾罢了,他的妻子也这样觉得。 但闻善总觉得要再在做点什么,“写这个得负责,想负责就会麻烦一些”。 他和王先生的孩子在溜冰场见面,得知了只属于那个小孩的秘密,这个家里虽然年幼,但最了解爷爷心愿的人。 一对父子已经来不及叙旧了,但闻善希望,另一对还有足够的时间,陪伴接纳彼此。 闻善做什么事情好像都不急不慢的,在快节奏的北京,他并不像周围人一样急匆匆,仿佛时间在他周围放缓了流动。也因为写悼词,他总是和一群比他年长的人打交道,让他看起来更加的沉静内敛了。 但他也不止一次的,给自己同龄人作悼词。创业公司的老板,在融资谈判之际突发心梗去世,创业伙伴请他来做这最后一幕的记录人。 闻善会尽量配合对方的时间,体会对方的心情,引导逝者的家属朋友尝试回忆生活片段。他并未觉得自己作的悼词有多么特别,非他不可,但那些人都相信口耳相传,“都说你是最好的。” (因为熬夜猝死的那么多人?这里记不准确)“怎么也轮不到他吗?” 一群热血的年轻人在地下办公室做着一个旁人看来不切实际的梦,他们一起咬牙奋斗过,四处碰壁,也在熬到天明的北京相互调侃。 彼时都以为,那些吃下的苦都是能熬过去的,只要牙口够硬,消化的好,总能坚持到曙光来临。天明了,苦日子眼看熬出头了,公司迎来了好的发展前景,那个人却突然倒下了。 这是并肩作战的人,最无法接受的一点。 他生活俭省苛待自己,却对同伴都掏心掏肺,他是最常鼓励他们的那个,可他却看不到好的结果了。 人的一生就是如此,戛然而止,总有遗憾。 也有提前请闻善为自己作悼词的绝症病人,但她看起来明明比他还有活力。 三年过去了,生命依然坚毅地立在大地上,好像对病魔肆无顾忌的比耶。 检查出绝症的方阿姨,并不忌讳把死挂在嘴边上,大风大浪都见过,每一根花白的头发都不是白长的! 年轻的时候,好像也死过一次来着。 身为一个丈夫出轨的妻子,一个人要照顾两个小孩,她茫然困惑过,但也毅然决定离婚,哪怕接下来的路泥泞难行。 丈夫回来了,犹豫了二十个小时,一趟从上海到天津的火车;如今绝症面前,她也抗争了三年,笑对人生,没有什么不可能,反正她会做自己的选择。 方阿姨也是极少数的邀请了闻善参加自己追悼会的人,她和这个不定期见面的年轻人,早已成为了朋友,忘年的知己。 其他时候,闻善往往是“没有邀请我,我只是写悼词的”。 闻善这份工作,好像是参与到别人人生的最末,帮助将结局描绘得更完整。 对逝者,也对生者。 无论是炎夏的人造冰,还是偶然才被提及的竹子。 靠活着的人回忆细枝末节,拾起零散的记忆碎片,协助他们拼出那个人的往昔。让人与人的联系,不会就这样匆匆断绝。 闻善遇到最奇怪的一个,是为了去世的网友千里迢迢跑来北京的女人。 她痛斥闻善写的根本就不是他,满篇文字里,哪有一点像甘铭。遭受打击,不辞而别,轻生离世。 她记忆中的甘铭仔细较真,也怀抱梦想,想从事广播剧。她对他的声音无比熟悉,“哪怕他叹口气,我都能认出来。” 他们曾因对配音的热爱相聚,在网络的两段交流经验共同创作。她以为自己很了解他,对方会坚持到底,直至实现梦想的那一刻,可她怎么也想不到在她放下爱好忙碌现实的那段时间,错过了他生命中至关重要的节点。 他的梦碎,但原先的同伴早已离开,无人体谅,更无从诉说。 在闻善家里,她才得知一切真相。那份看起来和她挚友大不相同的悼词,其实建立在对甘铭大量调查了解的基础上,他生命每一个曲折打结处,像闻善说的“他的情绪是被大家不知道的事情影响着。” 确实,有时候网友知道的事情比家人都多,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些无法言说的部分,生命在旁人不觉时被世俗的繁琐磨损压垮。 闻善最能感受到这一点,他说,“我不觉得他软弱,他是善良,虽然这两个词经常被搞混。” 悼词,是应该让生者安心,也对逝者有个交代。 闻善还是帮甘铭隐瞒了,考了两次司法考的事情。 无论是给万大哥、王老爷子,还是年轻的创业老板、方阿姨写悼词,闻善都是通过讲述和研究了解,去感受那人的生命旅程,是重现也是追忆。 记录别人故事的他看起来平静淡然,却也是一个对生活消化不良的人。 一个,脱节的编剧。 写什么都没能成功,笔下的角色无法迎来登上荧幕的那刻。 开始作悼词的契机也是,当他不再做编剧后,去殡仪馆做人物观察。 做这件事,让他冷静,也专注下来,不去胡思乱想毫无头绪的人生。 只是没想到,他有机会感受到那么多人是如何回忆逝者的。 悼词模板可能千篇一律,写得文采斐然,但无法展现人与人的不同之处。 就算好,但不是那个人。 而闻善写悼词之所以动人,也是因为他在触摸回忆时更在乎真情,尽量体谅逝者的心情和生者的感受。 无法理解的兄妹,眼中那个无私付出的“窝囊”大哥; 交流不多的父子,那个在原地跟不上儿女脚步的父亲。 也许,写悼词的这份工作闻善还算擅长,但他很少环顾自己的生活,早已处处是裂隙。 在别人眼中,大把年纪也没有一份正式稳定的工作。 面对家人,总是尽量避开话题,不谈自己生活的不如意,隐瞒自己早已不再是编剧的事实。 好像只要拖着,他就可以再苟一段时间。 不咸不淡地,耗在北京。 待在殡仪馆的那段时间,让他更明白,北京什么都大,连火葬场都这么大,所以人就显得很小了,微不足道。 他容忍自己,待在昏暗的房间里,和幻想中的小尹共处一室,偶尔对话。 不管怎样,小尹始终在陪着他。 他们好像彼此了解,又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小尹和他交流,帮他梳理悼词哪些是最重要的地方。 他陪伴了他很久,即便是如此不堪的他。 他被阴霾笼罩,因为过往否定自己,却还是无法坦诚自己的不甘。 不想一事无成,被盖棺定论。 所以,小尹一直都在。 身边也有其他的人,一直关心他,对他有所期待,在殡仪馆认识的务实的不断追求进步的老熟人,想介绍他到自己单位工作。 过往的编剧老师,想继续拉他入伙,被果断拒绝,没几句话,又开始跟他聊起故事情节。 还有因为写悼词而认识的陌生人,他都途径他们的生命里,或多或少感受到那些人也挣扎过,摔倒过,悔恨过,也爬起来坦然面对。 还有,动物园里按部就班生活的动物。 “不是每个人的人生都很有戏剧性,即使是生活的主角。”但他过去太困于这一点了。 孩童时,我们很少会怀疑自己不是生命的主角,接受的教育都是你要把握自己的人生,但踏入社会,一再遭受挫折失败后,总会质疑自己是否是自己世界的主人公,还是再平凡不过,可以被忽略掉。 这段特殊时间,这些特别的人与人之间的际会,让闻善松弛下来,缝隙呼吸,也开始得到黏合。 像他给方阿姨写下的,“死亡被最大限度稀释了,而活着变得如此强烈。” 像那个请他为伙伴写悼词的人说,“他看起来再普通不过,但还是和别人不一样。” 无论,是不是追悼会被邀请的人。 柜子里,一个又一个文件夹,一个又一个逝者的名字,一段段人生。 继续写下去,不管什么身份,都还是在做他热爱的文字工作。 “就算只有一个人知道,也有意义” ,他用文字给那些仍在的人留个念想和提示。 在他自己眼里,他一事无成,如同亲戚寄来的过期茶叶。 但熟悉他的人眼里,“你其实就这样,有点丧气;你稍微笑一笑就是特别开心;一脸茫然就是心情不错;看上去挺丧的,就是什么事都没有...” 这样的生活,不是很好,也不是太坏,但也是一种“人间烟火”。 他都不记得,什么时候开始的习惯,把上一件事情做完之后开始做下一件,有始有终。 只是对小尹,那个他曾经写过偏爱的角色,却无法给他一个完整的故事,甚至清楚的姓名。 因为他一度连自己也搞不明白,而小尹就是他心中的自己。 最后一次他和小尹的对谈,小尹说:“你写的就是你自己,因为你很普通,你把普通美化了,你觉得普通人也能当主角。” 他人的敦促总要求我们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功成名就后衣锦还乡。 但哪有那么多跌宕起伏,精彩万分的经历,能平滑度过人生很多阶段已是不易。 没有那么多天生自带的光环,有的只不过是珍视你的人眼里为你燃起的光芒。 闻善过去无比内耗,但在想通之后他在动物园主动给母亲打去电话,请母亲寄来家乡的樟木条,提出过阵子想回家看看。 不再紧紧封闭着自己,他想去做那些他拖延了很久的事情。 心如旷野,像被一阵凛冽的风吹过。 说来奇怪,当他看开的时候,小尹的身影反而从屋内消失了,而他终于想好了他的名字。 时隔多年的自我认同,跟过时的茶叶和解。 他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好像自言自语:“和你说一声,你可以当主角”。 因为毕竟,这是你的人生。 Yin Ran。 闻善。 PS.闻善见王先生时,揪自己衣服那下子,我就知道这绝对是个I人!是我羡慕佩服的自由职业者,精神内耗得我宛如在照镜子,那些想达成而未竟的梦,可能要跟世界碰撞得更鼻青脸肿才能学会坦然吧,承认普通的可贵,勇敢迎接每一段变化。 Yin Ran,我还是情愿当成燃烧的燃,人活这一次,最大限度的燃烧自己的生命,平淡也能快乐,时光流逝依旧年轻,如歌词唱的“给我一个拥抱,你就永远不会老”,这也是闻善爱尹燃的原因。不需要那么完美,停留在某一刻。 我有很感动的一点是那段“赛博友情”,虽然女人好像有些奇奇怪怪,但我喜欢她那种“我跑着去见你”的样子,那么可爱。 想看那本我在北京送快递了。 谁懂啊,胡歌和白客在天台抽烟的时候,多次幻视张鲁一给宁理点烟...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 《石壕吏》
悼词,究竟是为谁而写呢?表面上看,是为逝者写的,但深入思考一下,悼词实际上是生者为逝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是亲友们眼中逝者的一生。我觉得导演选择了一个非常出色的观察点。
整个电影以胡歌饰演的闻善,一位认真负责的悼词作者,串联了五六段不同关系的故事。为了给逝者撰写更契合的悼词,闻善深入采访亲友们,试图还原逝者的一生。在这个过程中,他甚至比逝者的亲友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他们。我特别注意到本片的英文名All Ears。这个英文名的意思和中文名《不虚此行》相差甚远,英文名我理解导演想传达的是认真倾听的意思。诚然,胡歌扮演的闻善虽然是写作者,但是他的大部分工作其实是通过倾听亲友的讲述来完成的。恰恰也是在通过和闻善的诉说当中,逝者的家属们理清了自己和逝者的情感、也解了自己的心结。倾听,正是闻善渡人渡己的方式。所以,这个角色之所以导演让他姓”闻“,应该也是有这层寓意吧。
每一个小故事、每段关系都充满了导演的巧思,使不同观众都能在电影中找到触动自己心灵的部分。例如,对于那些上有老下有小的人,可能会更加感同身受黄磊的故事。
1. 黄磊的故事:
当我们有了孩子后,我们对他们的关心和在乎往往超过了对父母的关心。导演在黄磊的故事中的处理非常巧妙而、克制、间接,但是信息量和情绪又很饱满。
在这个故事中,导演明显地表现了子女因工作繁忙而疏远老年父母的状态。胡歌在采访中黄磊不断回复手机消息,这一幕让我想到了《人生遥控器》,这个人似乎在场,但心却不在。他似乎一直在家庭关系中游离,他其实迷失了但是他却不自知。在表现父亲对儿子的关心时,导演也采取了简洁的方式:导演让胡歌参观了父亲的房间,翻阅了父亲的杂志,发现父亲在有黄磊的页码上都贴了标签。通过这个场景,我们能够想象出一个慈祥的老父亲,他非常关心儿子的成就,但平时儿子太忙,以至于父亲不知道如何与他交流。然后,导演通过黄磊的儿子在乡下落水的事件,反转出其实儿子把爷爷对父亲的感情看在眼里。故事结尾,导演的处理方式非常巧妙,没有采取低级的方式。我能想到的简单低级的处理方法包括:黄磊给胡歌发微信,表达了感激之情,承认自己对父亲的态度太过冷漠对父亲关心不够。再比如,黄磊在父亲葬礼上哭泣。但是导演的处理方式非常高明,通过黄磊发朋友圈的方式来展示他与儿子一起回老家的情景,并拍摄了一段关于竹子的视频,这个细节在前面也有提到,因此给人以高级的联想。通过这个 朋友圈,我们可以感受到黄磊对父亲感情的变化,以及他的一些愧疚,但又符合他高知、有点装逼的个性。
我很喜欢在这段故事中所体现的亲情的传承。因为人们对子女的关心和包容程度通常超过了对父母的关心和包容,这是客观事实,也是人性的一部分。我曾经对这个问题感到气愤,但后来看到一篇文章,提到亲情的本质是传承,父母的爱会传递给下一代,这让我反思。尽管对于父母来说,可能会有一些不公平,但他们也曾经面临同样的局面。亲情的本质恰恰在于传承。
2. 兄妹的故事:
关于兄妹之间的故事也很有趣。兄妹三人中的大哥去世,妹妹曾是大哥最疼爱的人。大哥为了妹妹做过很多事情,但后来妹妹却对他充满怨恨。这段故事通过冰与火的象征性元素来表现兄妹之间的不理解和隔阂。当闻善问老三,你恨你大哥么?你会回国参加葬礼么,老三说不回来,恨他。但是实际上最后追悼会上老三哭到不能自已。这种口是心非,尤其是对最亲近的人的感情,通常是现实生活中的常态。
3. 齐溪的故事:
关于齐溪的那段故事,我觉得比较特别。齐溪的朋友,那位逝者,其实已经去世有段时间了,但齐溪看到闻善写的悼词,认为根本没有写出逝者人生中最重要的部分,非常生气,所以找上门来。
这个故事中最令我感动的情节是,当真相揭开,逝者抑郁症急剧恶化的原因正是他热爱的配音事业前途渺茫以及齐溪这群小伙伴的离开,闻善问齐溪是否会因此感到愧疚。
这个情节使我想到我最近在读的《相约星期二》。在书中我有一个看到泪目的章节,教授问作者和家人关系如何,你不是有个弟弟?你弟弟现在怎样。作者很平淡的说,还好。而实际情况是,作者和弟弟关系并不亲近。弟弟支身在欧洲生活和发展。后来弟弟得了癌症,弟弟也拒绝家人的照顾甚至关心,坚持自己一个人在欧洲治病和生活。看着弟弟生命逐渐消逝,但是作者作为哥哥却什么也做不了,哥哥内心是万分愧疚和难过的。所以作者突然意识到,其实教授未必不知道他和弟弟的这个情况,所以教授每周二约他来见面谈天,看似是教授在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想要尽量多的留下些思想,然而实际上教授是提供给作者一个机会弥补自己对弟弟的缺憾、是在治愈作者。
齐溪这段故事让我想到了这个桥段。
4. 创业公司CEO的故事
我个人最感动的是关于创业的故事。一家创业公司的CEO在融资的关键时刻突发心梗而去世。可能因为我自己也是一名创业者,所以我对这个故事很共情。同时,我也对导演的洞察力感到非常佩服,毕竟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竟然能够如此深刻地理解创业团队的状况,这表明导演对生活非常敏锐,而且一定是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工作的。
在这个故事中,我认为最感人的部分就是剁椒那段。真实恰恰是来自于生活当中的细节。在没有艺术作品的情况下,我们通常会忽略这些细节,认为它们理所应当,不值得特别关注。然而,通过导演、编剧和摄影师的巧妙处理,电影作品将这些细节提炼并放大,使观众能够感受到它们的魅力和特殊意义,我瞬间就被击中了。
还有这段故事中,结尾,胡歌在创业公司的半地下室,骑着逝者生前有问题想不通的时候就会蹬的健身自行车,然后直接转场接他在公路上骑自行车飞奔回家,这个转场我觉得设计的非常巧妙。
我认为虽然这个故事的主题并不特别新颖,但导演在剧本、每个故事的细节,都充满巧思,令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除了故事情节外,我也很欣赏电影的摄影,尤其这是一个很日常生活的故事,场景服装化妆没有太多奇特之处,但正是在这种平凡中,摄影师创造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镜头。这些镜头既有设计感,又非常符合电影的调调和角色状态,没有炫技感。
关于动物园的情节,我觉得导演也一定有所寓意,但是我不敢说我想明白了、不能确定我的理解是否正确。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我过度解读了~~哈哈。
我个人感觉,喜欢呆在动物园观察,可能代表了主人公胡歌逃避现实的状态、逃离现实生活的压力和困扰,动物园是一种出世的象征。影片快结尾时,闻善和那个扮黑猩猩的工作人员一起走出了动物园,象征着闻善最终决定重新投入社会时。
包括为什么是黑猩猩、以及闻善和妈妈打电话的时候是在北极熊馆跟前。一黑一白,这种对比,可能寓意着闻善内心的两种念头的挣扎?黑猩猩第一次出现的时候,黑猩猩向闻善走来,闻善是落荒而逃的;但是最后闻善是和黑猩猩一起走出的动物园,我想着是不是寓意着闻善从逃避到接受的一种转变。而闻善和妈妈打电话的时候,我特别注意到镜头是给的上下五五位,画面的上半部分正好是展现了白色的北极熊躁动的在走来走去,大概也是寓意了闻善内心的挣扎吧。——哈哈 我是不是过度解读了?
演员方面,胡歌的表演非常出色,尤其是在那个打电话给母亲的场景中,他的情感表达令人动容。考虑到胡歌的职业经历和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他对闻善这个角色的理解和共情,自不在话下,确实也是这个角色最佳的演员人选。
相比其他每个故事丰富的细节和寓意,我反倒是觉得吴磊饰演的小尹这个角色显得过于平淡了,而且太表面化了。我看到吴磊出场的第三场戏左右,我就猜到吴磊的这个角色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只是闻善想象中的人物。所以首先这个角色没有带给我翻转感。而且相比全片其他地方充满了巧思,小尹这个角色反而过于工具人了,完全就是为了直观呈现主人公闻善人物转变而存在的。
另外,本片把我看乐了的一个地方,是在齐溪的那个故事那段儿,闻善在白板上画下了逝者的一生——我一下就想到了《千面英雄》啊!哈哈。导演不愧是文学系的啊!按照《千面英雄》的研究和总结,每个人的一生都有着相似的起承转合啊~哈哈。
最后,我觉得这部电影非常值得在电影院观看。通常,普遍认为大制作、大特效的那种电影才应该去电影院,但是最近我反而发现,节奏比较慢的、比较文艺气质的片子,反而更应该去电影院,因为电影院的环境可以让我们更专注、更能够关注和感受细节,不会受到手机等干扰。
运气很好,抽中toro观影团的名额,可以来再看一次《不虚此行》(此前已经在SIFF看过一次啦)。
因为有了一定了解,所以看的时候其实有注意带上问题(就像影片反复提到的“观察者”的角色)——而这个问题其实是从结尾才正式被提出来,就是“普通人,能不能做主角?”
乍一看,这几乎像个陷阱——“肯定”无疑是种应试般的标准答案,夹杂着某种创作者的自恋甚至于自问自答。但在这些陈词滥调的抒情立场而非审美逻辑判断背后,导演是否真正直面并处理了这个问题?(至少,明星阵容的配置会在一定程度上令人起疑)。
不过,在第二次的观看中我似乎感觉到,闻善熟练的“观察者的技术”——纯粹的影像语言和视听情境方式——的确对这个关于“创作意义何为”的关键之问做出了回答。
快到结尾的时候,愈发感觉台词/悼词中的“稀释”成为一个重要概念。即使很难弄清它到底意味何为,不过这个概念却带来一个清晰的画面,就像博尔赫斯那句,“就像水消失在水中”。
在这一意义上,稀释和死亡与保存有关。
《不虚此行》的确是关于“火葬场和活下去”的故事。但更进一步,在本体论层面上,电影本身也是如此,它隐含着一个安德烈·巴赞式的标准视角,“摄影影像是被摄物的同一”;有意思的是,在影片中,“木乃伊的香料”被别致地讽刺并替换为“口罩和消毒水”的味道,尽管故事并未直截了当地在这一语境下展开。
这种“稀释”并非仅仅停留于理念,而在影片中获得了具体形态——或许更准确的说,它夺走了一些形态。
譬如影片大部分段落中几乎刻意的乏味设计:无背景乐,灰暗的色调,慢吞吞的对白,等等。在我们期待会发生什么的时候,会有些什么的时候,电影并没有给我们。
观众,被设计得如同影片中的闻善,似乎是营养有些不良的人,(他们)反应力迟钝,面色常常惨白,或许还有熬夜失眠、中年危机带来的都市焦虑和无限丧感......并且,观众同样也处在闻善的贫血状况之中,双方都是听众,是不纯的“凝视者”,也许最终可以成为观察者,但无论如何也难以真正进入故事之中。
这正是稀释的后果;这种状况中的影像,让我们想起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超现实主义者的“贫血的影像”:这种影像几乎只有纯粹运动,仿佛是贫血的现场,等待被注入和激活。
作为剧情片,如果《不虚此行》仅以一副“稀释”的面目示人,那很有可能会是两小时的艺术灾难。不过需要重申的是,“稀释”指向的正是观察者的技术,就仿佛在显微镜下的观察和计数——镜头真正意指着“人海”,然而这种堪称狂妄的想法如何实现?于是镜头成为取样器,人物成为样本,试图通过在稀释的语境“激活”,还原这个混乱和平静共存的时代公倍数。
但如何“激活”?对这关键的一步,导演并未偷懒。
实际上,影片中最动人的几个段落恰好落在这些“激活”的契机之上——说来也很简单,可能仅仅是轻盈的插入和中断而已。
印象很深的是,影片中反复出现的“间隔”构图和“中断”式场面调度,前者很好理解,甚至于有些僵化,人物对话几乎总是二人镜头,反倒是三人镜头带来不稳定性;而后者,则可以见诸反复出现的对话镜头被“路人”打断的调度:
例如,闻善与万老板在火锅店门口的攀谈,一而再再而三被顾客或员工打断;与CEO合伙人在快餐店的初见中被服务员猛地介入;与白客在天台的对话被“女同事”隔空打断;同样的情况反复发生。
当然,这种调度也可以塑造新的情境,如闻善和王先生小孩在溜冰场的对话段落,高速的外在运动成为孩童内心与家庭关系的情感外化,强烈的环境声和快速运动的孩子们从他们之间滑过,加剧着这种不稳定因素;而闻善与甘肃来的金穗从地铁口出来时,迎头撞上的一个急匆匆的路人打断了他们的对话,却意外地重拾死者的幽灵身影,不轻易间唤醒那个急匆匆的忙碌者所不为人知的生活,令我们想起庞德的《在一个地铁车站》,“这些脸在人潮中明灭.....”
这种“打断”的调度程式漫漫地铺开,但落脚点却在最后,当金穗试图擦掉白板却“不小心”将其颠倒之时——“小尹”从白板上浮现,紧接着便是蜗居的那个创作幽灵(吴磊饰)从二人中间浮现;可以说,这一舞台剧式的贯穿动作,由此将“偶像式的角色”与“普通人”真正结合起来,这种打断和穿出,甚至也成为影片的精神线索(闻善是可以被打扰的)。
另一方面,影片也以同样优美的另一种方式直接进入影像,却不再是以观察的技术动作,而是技术光源。如果说前者涉及怎么观察,后者则倾向观察什么。实际上,影片许多场景都强调着光源的对象性,例如闻善的家以刻意的昏沉强调出各种光源器具的存在;大量的镜像设计;甚至是朋友圈视频、腾讯会议、冰块儿、直播......
又譬如闻善和方阿姨对谈的一个段落:
两人似乎处在阁楼上,方阿姨晾好一床绿底儿白纹的被单,有限的光线切分着空间,回忆和现实开始过渡。
他发现的一张照片上,女孩和弟弟并列站着,方阿姨确认了女孩的不喜,然后开始叙述那场难忘的上海之旅。
奇妙的是,时空的错位谨慎地排除了过于主观的视角,闻善陷入的幻听实则是记忆被当下所稀释的过程,镜头如同承受着临界应力,蓦然地从此时此地移开,插入几个绝缘的视听截面......最终,将这一切压缩并反射到绿底床单上:叙事成为图示——这是对戏剧性的拒绝,是稀释,同样也是新的影像转化程式。
这一段落的最后,我们只看到虚幻的声音蜃景停歇了,影像却被“激活”:镜面之中,人物在阴影下混沌不清,但绿被单闪闪发光,如底片般被擦亮了。
这样的物品,它被安排在画面中间,形成间隔或中断,并且闪闪发光——这样的物品和状态,隐喻着当下的技术生活;但这样发光的间隔,同样也是如同布朗肖那里的“死亡般的不可言明之物”,是极限状态,也是电影所欲望的位置。
到了这样的极限后,如我们所见,闻善向家中拨打了一个电话:一块屏幕在两只耳朵间闪光。
影片结尾似乎通向光明,闻善从CEO老板的骑行机的凝视位置上出发,似乎意欲挣脱并重新成为一个作者。他飞奔回家,那个艺术的幽灵、皮格马利翁式的男孩却消失了;但我们察觉到这种不确定性的好处,它以一个背影的形式,同开场形成一次正反打,这是影像最标准的语言之一,却同时又没有那么简单——它是关于一个人物的,而并非是角色。
这种简单又复沓的影像程式,或许就像镜头对“大猩猩饲养员”的描写:他摘掉猩猩头套,就已然引发我们的兴趣了。
随后我们将知道,他的严厉;
但他的严厉和怪异背后,或许是“善”,他等待着一只渴望朋友的孤独猩猩;
但镜头并不能确凿这一切,就像消失的“他”一样,唯有孤独的猩猩外套挂在风中飘。
看电影不多,又因为会小心避雷听起来就不妙的一些院线,我得说《不虚此行》是近几年看过最烂的电影。看过烂片本不该再回想折磨自己,但几位亲爱的朋友或喜爱或称赞(说实话这种喜爱让我感到迷惑),这使我细细剖析自己的厌恶有了理由。
悼词写作者,写手,旁观者,眯起眼睛审视他人的生命轨迹。说句实话,人都没了,悼念辞还找写手代笔本就是个悲剧。亲朋挚友家属,但凡有点尊重,最真挚的那份不会让予陌生人的笔头。就算这个设定如此吧!我认为本着对生命的敬畏,做这份工最大的美德该是谦卑:他该是眼睛而不是嘴巴,他该是导管而不是判官。把编剧和悼词写作并置本身就有一种极端的傲慢…果然这种无可救药的自恋渗透在电影的每一个片段里。你们文科癌是这样的,摆不清自我与世界,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每个人都是独立的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你笔下的角色。别装出一副大天使微服私访人间的姿态我真想问你又是什么东西;一个写悼词的人还能翻转艺术和生活的关系,i mean在细细看过那么多死亡之后……什么玩意儿真想不到更轻浮的处理了!又是想辱骂傻逼粉领的一天。
价值观烂决定全盘皆烂。每个细节都粗糙、肿胀、洋洋自得。甚至不能称之为匠气,根本就是俗气。全片充斥着细节,这种注视是饱食又放肆的。这里有种奇怪的逆转——导演看似敏锐地抓住了一些生活的神韵:口袋里的半截口罩,饭桌上的二维码,墙上印的小广告,客厅堆放的农夫山泉……坏就坏在导演以一种生怕你看不见的特写把这些本该是生活里润物细无声的组分薅出来呈到你面前显摆(有点像灿大四处给人炫耀红疹子灿若星辰),这把日常本该有的那种毛茸茸的连贯质感全破坏了。更要命的是实则无比粗糙和远离现实地展开了每段故事。那些桥段还能再土一点吗?高考作文都不兴这么写了。现实生活中有几个人会提纲挈领像公益广告宣传片那样行尸走肉地说话和做事呢?
三兄妹的故事本可再深挖一下妹妹内心的挣扎和人性暗面,偏偏以一种年三十饭桌上最俗不可耐起了个头就能想到结尾的邻居家段子模样托出(原是根本没能力描摹更真实的人性);爷爷跟你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子在小区儿童画朋友圈里反复出现,这段拍成广告都会被骂没创意吧?创业公司ceo猝死,真不是我说他哥们儿演得还不如密室的npc;抗癌老阿姨说教味好浓,突然出现的京沪线魂穿感动中国了;编剧导师…大白天没喝点儿要是有人这么跟我讲话我拔腿就跑真的,什么第一幕第二幕第三幕,drama癖是病,要不再读点儿契诃夫吧想想他为什么嫌弃规整的程式化写四幕剧;方言本来有点挽救半死不活的口条,但是动物园给妈打电话突然大哭那段,什么我们就像老电脑……救命,情感是有张弛的,不是这样子给你们虚张声势挥霍的,真希望慢慢走来的熊把这个情绪起伏处理极为糟糕的伪君子一口吞掉;天水配音演员那段,陌生人之间如何从突兀相识到信任?本该有多少细腻的试探推拉和颖悟,全都糊作一团!这个故事是最需要信念感的,却根本像是外卖打包来才拆开的假人那样没有锅气,她这样演出来的故作莽撞能说服自己吗?再说还能更离谱吗一个抽烟毁嗓的配音演员,这比臆想中的朋友还荒诞。至于吴磊……很想对导演说你本可以简单商业地拍拍胡歌吴磊的联动光明正大把钱赚了,何必要搞这些糟糕透顶的伪文艺。好美的脸,好烂的演技,好幼稚的剧本。以上种种,遇见一个都能大呼见鬼…想问问这个殡仪馆到底哪边是阳间?
就这样,本电影一边标榜着细节和真实,一边又以活人绝不会有的姿态矫揉造作着,堪称又当又立的典范。那些自作聪明的台词……导演在期待什么,让观众用红色波浪线画出来再点个赞吗?实在是太土了,即便是喝大了能说出这种句子也会被耻笑好几年。台词,台词是最大的败笔,台词是针毡。哪个北京人这样说话?天桥的话剧演员都不带这样的。介于话剧、诗朗诵和正常说话之间的半端着骄矜模样,除非你在搞很先锋的东西……除了演技不合格真找不到太多理由。举个简单的例子吧:白客问胡歌,你都在观察什么?胡歌说,世界,人类,你。这个台词有多土暂按下不表,在处理答语的时候,私以为最好给一点特写到眼睛,起码有一点对视,因为说这种话需要足够锐利的坦诚。但实际上这个答复被处理得躲躲闪闪又毫无波澜,好像根本就没把对方放得很重要,究竟重不重要,还是到这里还在装腔作势?完了白客还追问一句,我还得单列?真是糟糕的捧哏啊!总之,这些无病呻吟的台词被糟糕的表演处理得更莫名其妙了,演员们都不琢磨人物的层次吗?倒是每个人都演出了或说教或轻浮的不接地气。
为什么会这样,归根到底还是导演太把自己当回事儿。想当然地以为自己真的细腻到洞察人生百态,实则丑态百出程式迂腐啥也不是。真以为自己有别样天才,能评述他人生死,编剧郁郁不得志改行写悼词都能是京城独一份最好的……我只想说连虚拟角色都写不好做什么梦呢,不会真以为评判现实的人生是一种降格吧?(我要再说一遍,《红色天空》里的Leon写出来的本子就该是这样,哈哈)
最后那个YinRan……果然导演编剧和这个凝聚了太多自传性(自恋性)的主角写手的水平就是个写不入流网文的,正常人根本起不出这种杰克苏名字……你敢相信还是看了这么多生生死死之后悟出来的大功一件,标志着终于发现了“普通人”?哈哈,快别埋汰我们普通人了^^
先说说闻善。闻善是个什么人呢。一个失败的编剧,成了小有口碑的悼词作者。按照当下社会的语境,不算loser,但也不是什么人物儿,再挣钱,也是个吃丧葬饭的。闻善写一篇走心悼词的报酬是四千,其实不低,哪怕一周写一篇,收入也能超过大半打工人。在北京,付得起独居的住房,绝对不是低收入者。只要他心眼稍微活络点儿,跟上潘聪聪的思路,一起搞丧葬服务一条龙,提供高等级悼词定制服务,慢慢扩大客户群体营业规模,走上喜闻乐见的人生巅峰不是难事儿。真的,能让人葬礼上痛痛快快哭一场,觉得亲人没白来世间一趟,肯定有的是人愿意花这个钱。
问题是吧,这个闻善,他不行,而且他知道他不行,他还不觉得放弃唾手可得的成功是个事儿。
闻善的个性,用片中一句话说,挺鼠眉的。鼠眉,就是怂,low,是潘聪聪在他拒绝了自己提的创业计划后无奈的评语。怂是有点儿,开篇一幕就淋漓尽致,皱巴巴的旧西装,不清爽的暧昧发型,局促的肢体语言,紧张犹疑的眼神,他的全身都发出一种社恐尖叫。。。又怂又low?小尹也这样取笑他,于是他气急败坏把他关在阳台上,拒绝承认来自内心深处对自己的毒舌。
闻善不承认自己鼠眉是有道理的,作为i人,看上去怂得上不了台面儿简直太正常。但别忘了潘聪聪那后半句,“还真不是个善茬儿”。没错,闻善虽然“文弱”,“弱弱的”,但他内心有自己明确和坚守的标准,哪怕这标准有时候看起来不合时宜。这也是闻善的“固执”,“轴”,和“不是善茬儿”之处。
有个网友说闻善是那种顾问型乙方,不会被甲方牵着鼻子走,而是把甲方带到自己的标准。我非常同意,表面腼腆内心强势,其实这才是闻善。但这么做有个前提,就是他能提供的水准本身就大大高于一般市场水准。怎么能做到这一点的?我又观察到几个关键词儿,但有趣的是,这些特质,又偏偏有悖于主流成功学。
一是“我一个活儿做完才接下一个”,这是单线程,保证的是专注度。可以说是非常不主流,难怪他当职业编剧失败。主流职场人啥样儿?王先生那样儿,手上永远俩手机,此起彼伏的回微信,对面还同时谈着个乙方。他儿子也是多线程,兴趣班一个接一个,国象班,游泳班,跟闻善聊聊的同时也练习滑冰。高效率,这是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闻善不行,他不但单线程,他还慢,跟不上王先生的走路速度,自己也知道,跟飞飞说,“我反应慢”。偶尔也被潘聪聪批评,“你该催也得催”。他慢他知道,但他完全不想改,这就有意思了,这是闻善另一个特点“固执”。也可以理解为勇气吧 - 胡歌在首映礼上每每说到闻善比他更有勇气,我怀疑他的意思就是敢于坚持自己的不合时宜。
他这份慢和不合时宜,意外的给他带来了高口碑,“你是最好的”,所有的客户都这样告诉闻善。当然不是说,慢就是对的。与速度的对抗,换来的是对自身,对细节的敏感。闻善坚持用自己的方式找到普通人的故事,从每个普通逝者身边的人去听到真正的经历,再从这些故事里找出每一个普通人的主角时刻,完成他们人生未及实现的第三幕。
在这种时候,闻善虽然声音仍然温和,低调,但总是“弱弱的”抛出一个又一个尖锐的问题 “你讨厌你大哥吗?” “你觉得他是个普通人吗?” 对于不想配合的客户,他也十分强硬,即便这强硬隐藏在谦卑的态度之下,“其实,还有别人干这个”,“写这个得负责,想负责就得麻烦一些”。这是他的“固执”,“吃力不讨好”,但竟然就work了。
可能很多文字工作者的内心都纠结吧,闻善也是个内耗严重的人,严重到导演给他设置了外化的另一个自我,小尹。两个自我无时无刻不在辩论,那个更强势的自我每每提醒他面对现实,承认现实 - “说实话”,甚至屡屡毒舌,用自嘲进行否定和自我否定。小尹是时时检视闻善内心的一双眼睛,自我审视,自我思辨,这是内向敏感者的痛苦,也是他们创造力的源头。在闻善家里,导演时时给出一个后方视角,拍摄闻善的背和脑后,我觉得,摄影机的方向,正是小尹审视他的目光所来。
还有一个有趣的场景,动物园。闻善经常在这里闷坐,看猴子,猩猩,北极熊。他说他在这里做观察笔记,但除了那个猩猩饲养员,仿佛也没看见更多的人。我的理解,表面看动物,其实是观自我,看自己的内心。动物与人的差别,大概是一举一动出于本心。平时写客户故事,应该已经给他提供了丰富的社会养料,闲下来看看内心,想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动物园,是个别致合理的去处。
这一点在送别方阿姨之后,闻善给妈妈打电话时尤为明显。孤单的北极熊在他身后一圈圈的转,这里显然也不是他的故乡。闻善终于哭出来之后,北极熊坐在了他的身边,仿佛一个重压落地。镜头拉远,依然只有一人一熊,孤单,思乡,彼此相伴。
还有个细节,闻善从大矿泉水瓶子里喝水,而且喝完了水的瓶子不扔。有人说,人一紧张了就喝水,那我有理由认为,这些矿泉水瓶是紧张情绪的容器。放在家里不扔,象征他累计的不安和焦虑。后来,随着邵金穗的出现,他开始听从了小尹的劝告,说了实话,有了真正的交流,瓶子们不见了,墙上贴了防撞条,他开始把窗子打开,阳光照进来,光变成暖色,他给猩红的苹果拍照,大概是全片不饱和色调中最饱和度一瞬。
怎样才叫不虚此行?对于闻善来说,他还没有答案。结尾或许他达到了自我和解,却没有求得这一问之解。
闻善的选择是拧巴的。他是一个写悼词的枪手,已经在业内有了一定的名气,他的主顾赓继寻他而来,因为他是“最好的”。但他一直没有接受他的这重身份,他不敢告诉父母,也不情愿在殡葬业上岸。他开始写悼词是因为去殡仪馆作“观察笔记”偶然入彀。为什么要去殡仪馆“观察”?那是他一个落魄不得志的编剧的想当然。当他开始写悼词的时候,他把“观察笔记”的地点换到了动物园。这又是一次“理想”的安排。我们能不能通过“观察”别人、“观察”非人,省察自身?一切都是“虚行”罢了。
影片有两条线,一条实线,是当下的悼词背后串联的一个个人的故事;一条虚线,是主角闻善通过文字去置换人生从而立住自我的故事。
实线的故事讲了五个,分别是兄妹之争、父子之隔、老板之仁、网友之情、死期之待。其中齐溪饰演的网友千里相寻,终于让我们看到了又一个梦想不可实现的赍志者。而患癌的方阿姨也讲述了一次隐忍未发的上海之旅。其他几个故事倒也都是常见之关系的冰山一角。这里便有一个问题,当我们用文字去记述一个故事的时候,读者通过阅读继而调动感官能够想象这个故事的发生,在想象中被感染感动感发。但换成一个人口述这个故事时,还能不能达到一样的效果?感染力是增强还是减弱?在影片中,我认为是弱化的。方阿姨讲述的上海之旅若是一段影像的剪辑呈现,更有无声胜有声的力量。是的,这个片子里的声音太多了!所有的人都在说,在讲,在表达。甚至,主角闻善的“影”(电影)分身小尹(吴磊饰)还要跟闻善坐而解“说”。
小尹是主角闻善创作过的一个角色,他甚至没有名字,只有一个姓。然而他有一整个面板的设定。他是帅气而穿着毛衣的闻善的虚构中的分身。
从天水来的齐溪说,闻善过去的编剧工作和现在写悼词的工作是一样的,都是在编故事。主角闻善愣了一下,我以为他要反驳,但他没有。假如他同意,那么他在每一次写悼词前的调研其动机就颇可揣测。他的认真、细致、亲力亲为、和“轴”,并不是单纯为了一篇悼词,而是他借以窥探别人人生的手段。因为悼词需要为逝者讳,并不需要刨根问底。假如他不同意,那么他就将写悼词的工作等而下之,为他编剧工作的不成功哀婉,而对眼前的自己卑视。如此便可见,当初去殡仪馆作“观察”的选择多么伪善,他想去“低”的地方拯救正“低”的自己,没想到最后被埋在了“底下”。或者他既同意,也不同意。他模棱两可。白客说,他就是这样的人。胡歌说,他就是反应慢。
起初,我以为吴磊饰演的是一个鬼,一个主角闻善曾经写过的一篇悼词的主人公。我还窃想审查的边界可以这样延展。所以,当他成为一个角色的时候,我一阵怅然若失。并且,小尹作为一个鬼,而敷衍故事揭示主角闻善与过往的伤痛,比他成为一个半成品的角色,而只能疗愈主角闻善不堪编剧大任的借口,更符合本片本该一贯的主题,即悼词背后被掩盖的众生之死。虽然,我们的电影描写写作者本身的很少(映后导演的话),但设定一个没有精神病却分裂的“我”,难免显得矫揉,过于文艺。
主角闻善在跟他的老师(孙淳饰)的对话时,推辞了老师推荐的编剧工作,他说他的人生一直在无尽的“第二幕”中,永远无法迎来“第三幕”。在人生“第三幕”的老师问他,悼词可不可以预约。这一段戛然而止。但意味深长。影片最后,主角闻善终于揭开自我,成为自己人生的主角。他将必然会迎来“第三幕”,却同时让自己进入了剧本。无论编剧是自己还是别人,剧本就是剧本,剧就是剧,剧是虚构,俱是虚幻。
我喜欢实线,不喜欢虚线。我们要讨论“行”,而不是讨论“虚不虚”。“行”是当下,“不虚”是目的。事在必行,事可而行,行而到死。“意义”不是我们目的。
2023.9.5 观影团提前观影后
(写这篇是希望破浪观影团以后能多抽中我,不知道为什么很长一段时间我参加的观影活动总是不中。)
在人生无限的第二幕中,我仍希望做自己的发声器,拒绝他者的总结陈词。
闻善和自己的导师见面时,两人关于剧本创作发生过一段对话,按我的理解和扩充如下:导师说在写剧本的过程中,他最喜欢写第一幕,此时主角刚刚出场,事件刚刚发生,充满了一切可能性,同时不需要解决任何麻烦。最不喜欢的是第二幕,这一幕里,主角不断身处险境,经历冤屈,饱受苦难,遭遇低谷,在一次次蜕变成熟中才能够迎来第三幕的曙光。而第三幕往往早已写好,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尾,主角最终战胜恶龙获得胜利,困难被解决,坏人被打败,好人和英雄们在平民的欢呼拥戴下庆祝胜利,最让人心神激荡。
三幕写罢,剧本成矣。但是大多数人的人生,往往徘徊在无限的第二幕里。
或许在前三年的痛苦经历后,人们都需要一部平静、舒缓的治愈电影来抚平伤痕。
我不会否认的是,电影中个人故事的选择很令人感动,也有很强的带入感,但如何将这些故事有机地串联起来,或许是这类电影更需要考虑的问题。这部电影中的串联是一个人物——闻善。
如何定义这一角色呢?他是一个“掉队”的普通编剧,后以写悼词为生。电影中给他设计了一些身份的细节,如:和母亲打电话时的乡音暗示了其出生的地域,和导师的见面让我们得以一窥他学生时代的光景,和殡仪馆工作人员的“抽烟友谊”让我们略微想象到他与朋友在一起时的状态……但除此以外,他是如此地脱嵌于整个社会系统,父母从未露过面,导师半年见不到一次,吸烟好友即将离开工作场所云上创业,这些都让闻善本就不多的社会关系在面临更多的分崩与瓦解。而小尹——这个闻善笔下的人物,是闻善想象出来的,只是他内心纠结的一个视觉化表现。
于是在我看来,“闻善”他更像是一个容器,一个越来越与“殡仪馆”这一异托邦(福柯语)越来越同呼吸、共命运的生命体。他和殡仪馆一样,承受着每一个他人面对突然的失去时而不能自已地产生的强烈情绪,恶意、愤怒、崩溃、友善……而他,是那唯一“可以被打扰的”。
他生命的主动性表现在,在接纳他人所有情绪的同时,他会保持追问,虽然他追问的动机很可疑。接着他会组织出一个不伤害任何人的、掏心掏肺的“叙事”——即悼词,在这个过程中,他成为全人类的后代,替代了每一个找上他的人在他人的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送上盖棺定论的总结与祝福,为全人类送终。
这个过程中,他遭受着双方的拒绝。一方来于自己,其自身对写悼词身份的犹疑。包括他不敢告知父母真相、害怕在殡仪馆遇到熟人、羞于向导师坦白等等,对自我否定的修复是这部电影的支线任务,当最终他拒绝了殡仪馆内的工作、拒绝“进步”创业后,似乎写悼词成为了闻善“主动”选择并欣然接受的身份,这一任务暂且完成,自我拒绝暂且被消解。但当面对另一方的否定,即外界的否定时,这部电影陷入了一个过于笃定的极权神话。这里所谓的“外界的否定”,并不是说闻善作为一个悼词写手,在他“写完—交稿—修改—通过”后,这个悼念对象便和他无关,也没有人邀请他参加追悼会这个事实,而是说“写悼词”本身,特别是当你想要最完善、完整地总结一个人的生命经验时,本身便是不存在的。
其一,不要忘记,闻善是为了寻找“戏剧性”而选择来到殡仪馆做观察笔记,也就是说他是来寻找传奇的。悲欢离合、大悲大喜是他预想的目标,但实际观察后他发现,这里(殡仪馆)很平静,“就像刚吃完辣椒,吃其他的都没味了”——这是电影中给的解释,即使这样,他也尽力在为一切构建因果逻辑和总结话语——这样方便叙事。
如在准备整理律师/配音演员甘铭的悼文,梳理人物生命发展线时,闻善发现其在律所工作不顺利的时间段,反而抑郁症状得到了缓解,邵金穗告诉他,那是因为那段时间甘铭的配音作品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于是闻善发出感叹:“原来还是有逻辑的。”(大致意思),他忽略了,其实邵金穗的话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本质论瓦解的暗示,即在提醒闻善,没有绝对的真相。事实上,当面对着复杂的现实社会时,存在着太多的潜在视角,作为他者,闻善不可能完全掌握。除了邵金穗,律师生命中是否还存在其他对他重要,而不为人所知的对象我们不得而知,但操纵着时间线的闻善好像上帝之手,他轻易便勾勒出的他人人生轨迹一定存在着某种“漏洞”,或曰“完满的不可能”。
其二,“生活是一条宁静的长河”,从第四代导演无力将个人与时代分开,再到第六代电影中“个人”的站起,我不希望,当下我们每个个体,还要将自己的话语权、自己的生命经验,交由他人,用同一套语言系统来总结、评判——就像王先生拒绝用闻善提供的悼词模板一样。我们应该用个体经验的丰盈,限制他人只能旁观的无奈。
或许导演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我们看到,那贯穿全片的悼词最终并没有出现(除方奶奶外,但那副悼词也不是对老太太一生的总结),它只存在于他人口口相传的评价和只言片语的提及中。
最后,我认为《不虚此行》最大的问题,即它似乎试图在总结一个时代。而个体的认知如何会与集体记忆、社会经验完满契合本身便是一个伪命题。这部电影就像是过去几年、过去十年我们所经历的痛苦见闻、悲伤经历的悼文,电影拍完了,观众看完了,似乎那些经历就可以被盖棺定论然后被安心遗忘。真的可以吗?
就像到电影最后,归到的是“你也可以当主角”这句话一样,这仿佛是第三幕开启的预言,但又有多少人有机会开启第三幕呢?
PS:对这部电影的讨论或许可以与当代日本电影的创作相联系,从《横道世之介》到《入殓师》,相似的主题选取及叙事结构,但却是不一样的反响,或许值得讨论。
很久没有看过这么愉悦沉浸的好电影了。叙事从文本中脱胎生成了独特的样子,在文学性和影像化中找到一种诗意的平衡和自然的过渡。好像你也生活在故事里,在他们身边,好像你也认识这么多因为各种原因去世的人,好像死和生一样,普通,随意,甚至温暖覆盖了悲伤,抚慰弥补了缺憾。活着没有什么重要的事,做不做成事有什么所谓?世界上少一个编剧没有任何损失,少任何一个人都没有损失。我们能做的只有温暖身边有限的几个人,已经是莫大的幸运。
导演借胡歌自说自话的电影,太自我了,上映后票房扑街是必然。
影片的故事如镜头中画面一样工整。刘伽茵把非常书面的构想和文字,利用这部电影,完美地镜头化地呈现出来。她诚实又巧妙地讲述了创作困境,平静的叙事让整个故事拥有一种令人沉醉的可信度。重要的是,这样一部电影让我们在这个越来越争竞、浮躁的社会里,重新思考倾听和讲述的价值。平静永远比强烈更有意义,也更有力量。(8.5/10.0) 25th SIFF-SFC上海影城
4.5 整部电影就像是一个导演在思考什么是叙事、如何“讲故事”的过程,所以什么生老病死都只是表面,真正是关于“讲故事”,那些路过的角色在讲故事,男主自己也想要讲完那个难产的故事。于是电影不再试图去讲一个故事,如何呈现这些“叙事”成为了关键,即承载这些“叙事”的形式(导演意识):尽量避免面部特写(拒绝看似华丽的粗暴表演)(齐溪角色作为闯入者是唯一例外)的同时通过角色与空间的关系、简单的蒙太奇和画外音设计等等,赋予这些故事属于它们的纹理、质感和重量,避免滥用操控观众的配乐(几段简单旋律点到即止),一切都因为导演作为创作者(纪录或虚构)相信“叙事”的力量,如同片中角色告诉困顿的男主,要继续创作下去、写下去。
我闭上眼睛前想的是这片好像没有画面也不要紧,然后就睡着了。
故事落点温暖,演员演技在线,闻善足够治愈,和小尹角色关系比较意外且惊喜,时隔八年,胡歌和吴磊的三搭真诚且有厚度。
悼词的创作既需要聆听也需要叙述,而影片的奇妙便在于这种声音、书写和影像的浮动关系。当生者的声音去召唤那地下室里的“阳光”,镜头悄然切换到被阳光映照着的灰黑色玻璃另一边;当生者的语言追溯着曾经的声音、丈量着过往的空间,灯影斑驳的公交车也化作颠簸的火车车厢——当下的现实空间蕴藏着回忆的潜在纵深。这便是“视”与“听”的力量,它们化作感知的丝线不断地建立我们与故事的羁绊——在无尽的“第二幕”中,不断将自身的窘迫与喧嚣,体验为一种观看与讲述的热望。
差点意思,一直在写悼词,一句悼词也没听到。
静水深流、逐步渗透式的剧作,胡歌、吴磊尝试内敛化的表演,都比较在意料外。能感受到刘伽茵导演她那些克制的、心理内化的处理,在当下浮躁市场里有多难得。编剧/悼词人,表面看是两种职业,做不了前者,才做后者苟且维生。但世间万物都是一体两面的。闻善“闯入”别人的生活,倾听他们的故事,编织出一段段珍贵的“人生总结”,最终慢慢对自我释怀——他笔下的,是拥有另一种意义的编剧作品。大多数人,其实都没法迎来“第三幕高潮”,只能拥有“始终第二幕的人生”。在无法活出华彩时,接受自己,感受每个普通人的无奈,这何尝不是一种清醒。至少在以自己为名的剧本里,每个人都可以是主角。
过于工整。导演技法相当成熟,可惜就本片而言起了反效果。作为在殡葬管工作观察生活的男主,固定镜头本应起到客观记录从生活中截取片段的作用。可惜没有生活气的文本,标准且无感情的台词都对本片进行了去生活化;甚至于男主走路和骑车都用长焦镜头来使男主时刻处于画面中心能被人清楚看见,这使得固定镜头舞台感强烈,更像导演搭建好了一个舞台来让演员肆意表演,与本片主题相违背。而剧作方面,导演也是完全不留白,“金句”频出,甚至每个故事结束还帮你提炼意象:人造冰、竹子、剁椒。文本不断强调平淡可每段故事却很drama。我没感受到生活的平淡,只感受到了导演的价值观输出。最爱两人聊天讲述从上海坐火车到北京那段,火车声响起,行车路线被画出来,随着镜头流逝观众也仿佛进入到了那趟旅程之中。可惜这种观感后面再也没出现过
动情却不滥情,在刻画单元情节剧的同时巧妙地植入细腻的城市空间影像,宏观时代与个体故事的双重语气叠加处理得不动声色恰到好处,有着一种《白塔之光》中张律努力想达到却不能完全达到的自然境地。真正的变奏发生在最后一段,前几段中外部的观察视角开始裂变,齐溪这一角色的出现是异质感植入的契机,自此影片转向一个“创作者”真正的自我探索与诘问,虽然仍是故事的讲述,却将向外剖析的目光转向内在,实现戏中与戏外的双重自反。也许电影的结尾可以结束得更加微妙,但我想一个狂奔回家写下偶像剧的导演,同样也可以是一个真诚的作者吧。
直给但有力。
其实是一部关于创作的电影,所谓悼词,也可以理解为采风与人物创作。所以,影片几乎没有让任何悼词的主角露面,即便露脸,也是糊的(那个创业公司老板)。但是,我们却觉得对每个主角都很熟悉,在于如何用文字和讲述,在观众脑海里来构成这个角色。当然,方阿姨和吴磊的角色除外,这两个角色是拿来指引主题,激发胡歌这个主角的。另外,这片的美术很不错,男主的家真的就很普通人,令人难忘。
文学性蛮强的,像一束不错的短篇集。齐溪的那个故事还是有些泪点的。只是这个时代的事情啊它们整体都太轻了,再怎么把笔狠狠按下去,也不过如此了。
我反复在想,对逝者怀有深情的人,但凡他识字,真的会请一个陌生人帮忙写悼词吗?
全员都贡献了高演技+高水平。通过小尹,也就是闻善未完成的一个笔下角色,更加让我们理解了这一个故事他其内里的温暖色彩。更觉得小尹其实是更加接近真实的闻善他的一个化身。故事内容也是循序渐进,谜底揭晓的那一刻有被惊艳到。
25th SIFF 01#画面干净,观感挺舒服的。写悼词的人和编剧一样,都是故事的书写者。影片中人物很多,但大多没有好好描绘,走马观花一般,小尹这个角色设计得这么好,却没有起到太多作用。最后落脚点在“普通人也能当主角”上,实在像命题作文的匆匆点题。闻善作为一个观察者的状态让人有点共鸣,我特别喜欢他在动物园和妈妈打电话以及吃苹果的那段,突然就有共情到。在人间走一遭能被人记住,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刚刚走出标放,对不起伽茵老师,这实在太难看了。从视听到文本到叙事结构到演员表演,没有一点可取之处。两个小时如坐针毡,像是在看学生作业,还不一定能评上毕联的那种。好题材真的浪费了,知道您很感动,但您先别感动好吗。
#SIFF25# 2023上影节第一场。感觉是导演借助胡歌,把自己这么多年的从业经历,以及对于电影、剧作的思考投射到了闻善这个角色上,弱化这里面的生死议题,弱化冲突,让一切归于日常和平淡,淡淡地去听一个个陌生人的一段段往事。质感挺朴素的,但坦白说我没有从中获得更多新的体验,观感也有些过于“文本化”了。|映前二刷,观感好于第一次,一部献给普通人的电影,在喧嚣的缝隙中抓住了北京这座城市的肌理。人生很难真正不虚此行,存在本身或许才是“不虚此行”。
完全主流,以致稍显电视剧化的创作模式,不太可能从中看到《牛皮》的风格痕迹;内容构成依赖于拼贴,导演自己甚至都在片中指明了自己的困境所在,最后有点编不下去了的感觉,结尾收得奇怪。这些大概都是缺点。但是,真的想不起华语电影何时曾在“讲述”这件事情上如此有力。《不虚此行》充分利用胡歌的职业特性,在高于现实一点点的基调上成倍放大“讲述”的比重。演员们的叙述在自然日常情境里被赋予可怕的信服力,让人沉浸投入每一段故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