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麦当娜来把我压在墙上吻我,对我说我是废物” “我喜欢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事前就知道” “因为事实是我可以一直缅怀着过去,但时光一去不复返,你要放下过去的自己” “我知道,别再提醒我” “我的家人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事” “我知道,我只是想多体谅你” “来吧,我们来看川普吧,那样我就会马上睡着,我会有心灵创伤,想让自己别再夸张胡闹,办法就是受多点创伤” “重点不是要我站在前面,头发在风中飘扬,穿着高级时装,你懂我意思吧?倒不是说我不喜欢,我喜欢得不得了” “我不管,我知道,我知道你是这样,你只能接受了” “我知道,他们只是为了电台节目才带你来,但你会在外面等我,真的让我感觉很窝心” “我不认为世人准备好见识真正的我,因为我也没准备好做自己,这可是毫无修饰的我” “不知道你们怎么想,但我这辈子就是为了这一刻努力,所以我想谢谢你们这么努力”
本期完整音频👉 佛4:Taylor Swift vs Lady Gaga
欢迎大家在Podcasts/荔枝/小宇宙上搜索【佛4】关注我们~
Taylor Swift和Lady Gaga算得上是流行乐女王的绝代双骄:两人几乎同一时期出道,同一时期走红,但回头去看两人的成长轨迹,却可以说是完全反过来的:
Taylor Swift刚出道时是乖乖女,然后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越来越aggressive,而Lady Gaga从出道的时候就尤其张扬个性,甚至可以说很具有攻击性,但随着个人的成长,她反而越来越内敛,并且显露出“老艺术家”的沉稳气质,所以中国粉丝们纷纷称呼她为“鳖谷一”。
打动人的创作(几乎)都是自身的真实经历出发,因为只有真情实感才能让人relate。就像Lady Gaga在她的音乐纪录片《五尺二寸(5 foot 2)》中说的:“做音乐就像做手术,要探索自己内心,甚至要把心掏出来,每一次都是锥心之痛。”——创作歌手们将伤口以及艰难振作的经历示人的勇气,和以自身创痛为土壤去鼓舞他人的才华,包含着一些比流行音乐更赤诚的东西。
所以他们让我在VMA上把Paparazzi唱得性感一点的时候,我非要边唱边流血致死,因为我要你们记住名气是怎样伤害了曾是诺玛简的玛丽莲梦露,还有安娜妮可史密斯,还有…你知道还有谁吗?…这段不准剪进电影里。
可以看出来Gaga对“名气”这个东西是有不同解读的,《The Fame》整张专辑都在讨论“名气”,看似在歌颂金钱、物质、奢侈的生活,享受fame,但其实她的言不由衷更有无限的讽刺——而这一切,都是Gaga在名利双收的同时、最切身感受到的被榨取的痛苦。
Taylor的创作也同样真诚,只不过她的灵感来源于自身的感情经历,也就是大家喜欢调侃的“把前男友写进歌里”,我相信很多人都在吃瓜过程中看见过非常详尽的科普,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我个人曾经也因为Taylor的各种绯闻而对她抱有一些负面的想法——整体舆论的风向就是如此,在我真的think it through之前,对“霉霉”的印象就已经是负面的了。
“Kanye事件”爆发之后,Taylor经历过一次特别严重的全网黑;那天和朋友闲聊,被问到对霉霉什么感觉,我当时想也没想就脱口而出:“前男友挺多的。”说完这句话大家都一起笑了,但是我在自己笑声里尤其的尴尬、甚至羞愧,因为当我说出那句话之后,心里立刻出现了一个声音在质问我自己:前男友多怎么了?
以前看到各种偷拍Taylor的约会照片和新闻标题时,也觉得她前男友多,但等我真的到了美国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才明白其实这其实是美国文化的一部分:对一个男性有好感,两个人去约会,这时这个男性只能称为date;和date约会过两三次(或者更多次)之后,双方如果想确立关系,这时才能被称为“男友”——美国约会文化对这些称谓和身份其实是有一个约定俗成的、清晰的定义,而那些八卦报刊只是把Taylor的约会放在了聚焦灯下,并且予以夸大、污名化而已——因为讲真,我也约会过十几二十个男性了,这真的没什么大不了的。
背负着感情关系的喜悦、失落、难过的Taylor,在此之上还要背负这些感情关系给她带来的舆论压力,在这样的感受下创作出的《shake it off》、《reputation》等歌曲,就明显是后一种真情实感的精神压力所带来的灵感。事实上,看着Taylor的各张专辑、各种歌曲,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她的成长轨迹,而能跟她一直relate的我们,其实也是在跟Taylor一起成长。
Taylor Swift在自己的纪录片《美国小姐(Miss Americana)》中说,女艺人比男艺人更多次的重新塑造自己(re-invent themselves),不然她们就会失去观众。一个男艺人可以一首歌唱一辈子,仍然会有人听、称赞他们忠贞不渝,但如果是一个女艺人,难免会被“听腻”,不得不戴上“老女人”的枷锁。
我作为一个曾经黑过Taylor的霉粉,近几年随着自己女权思想的成熟,也开始渐渐体会到Taylor的愤怒。在《美国小姐》中,Taylor的一段非常普通的讲话,让我瞬间后颈发麻、留下眼泪,她说:
....(我一直)尝试消除自己脑海中的厌女,这个世界上没有slut,没有bitch,没有什么bossy——对不起我有点扫兴——天哪,我为什么要说对不起!
这段完全就是我内心的常态!我也是经常会自己跟自己在思维里“打架”:很多时候我知道自己突然严肃下来会很扫兴,但事实上大部分时候我会突然严肃下来,是因为我被那些听来“好笑”的笑话offend到了;我会因为我被offend到而感到抱歉,但同时也因为我需要为被offend道歉而感到更加offended和愤怒。也正像Taylor在《美国小姐》中说的:我们(女性)一直被训练、学会不断道歉(We are trained to say sorry)。
然而这几年的Taylor有一个很大的转变,那就是人们能明显地看出她“想通了”,她开始不在乎别人用什么眼光去看她、评价她,她开始不再为这些嘈杂的声音去改变自己,从而让自己变得“招人喜欢”。Taylor在和制作人讨论《The Man》的歌词的时候,脱口而出的歌词:what's like to brab about raking in dollars, and getting bitches and models....然后她说:
This is fun cuz that's how they call you. They called us all these.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一秒想起了《东宫西宫》里阿兰说的那句:我可以是仙女,也可以是女囚——其实这些本质上跟“slut shaming”是一个道理,因为你是不是slut,你是不是仙女,你是不是女囚,决定权/话语权不在你——你(女性)是什么,是男权意识说了算,跟你到底是什么一点关系都没有。
Taylor站到了流行音乐的巅峰,她开始感受到越来越多来自于这个社会的”厌女“所带来的压迫,所以她成为一个女权主义者,为女性发声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Gaga身上,但Gaga还承受着另一个更加深重的压力和痛苦——那就是,Gaga是一个性侵幸存者。
被性侵的阴影永远不会完全离开任何一个幸存者,所谓幸存者,就是不得不带着“被伤害”这个结果长久地生活下去的人。刚出道的时候,Gaga不想让音乐制作人只把她看做是一个花瓶,所以每当上层要求她表现得更加性感,她就会在这个性感的造型里加入一些怪诞的元素。
要是他们想让我卖弄性感,像一个流行偶像,我就自己加些怪诞的风格,这样我会觉得自己还有控制权。
原本我以为Gaga早期那些弔诡的造型是为了博人眼球,看完《五尺二寸》这个粉丝为她剪辑的纪录片之后才恍然大悟,早期姿态扭曲的Gaga正是在以这种她独有的方式,在向流行音乐界宣泄她的不满、表达她抗争。这简直是太酷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Gaga越来越有名气、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自主权,她选择了“返璞归真”,因为在造型上她有了更多的发言权和控制权,她不再需要以这种诡异而曲折的方式抗争音乐的商业化;她越来越强大,所以越来越自由,在出道10年后,Gaga终于重新获得了完整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的权利。
在2016年奥斯卡现场,Gaga邀请了众多和她一样的性侵幸存者们站上舞台,演唱《Till it happens to you》;幸存者们在聚光灯下,互相紧握着手,给彼此力量,也象征着他们就是要活得光明正大的表态,因为他们不该、也不能被shamed!
《Till it happens to you》是纪录片《The Hunting Ground(猎场)》的插曲,这部纪录片讲述了美国校园里女大学生被强暴,但由于校方或国家利益关系,导致施暴者无法被绳之以法的悲惨社会现实。在(相比Gaga的其他歌曲)不算激烈的旋律中,Gaga指节分明的双手敲击着钢琴,声音凝聚着被压抑的愤怒、反而更有力量地唱:
Till it happens to you, you don't know how it feels. Till it happens to you, you won't know; it won't be real. (除非它也发生在你身上,你不会知道这是什么感觉;除非它也发生在你身上,你不会懂,这种痛苦有多真切)
很多人对于明星参政其实有一些抵触,认为明星们是在滥用自己的影响力,还有不少的人持有“戏子怎么能妄议国事”这样陈旧的思想……
Taylor出生于典型白人州田纳西,形象也一贯是金发碧眼的美国甜心,很多粉丝乐于将她和特朗普联系在一起,称她为“美利坚小姐(Miss America)”,甚至还有人意淫她和特朗普结婚生子;而且乡村歌手也向来有不明确表达政治观点的传统,所以当Taylor明确站出来反对田纳西州的女议员Marsha Blackburn,其实是非常需要勇气的:因为当你表达出自己的一种倾向,就必然会失去拥有其他所有倾向的粉丝。
就像过去一样,我想继续为政治女性投票,但我不能支持Blackburn。她在国会的投票记录令我震惊。她投票反对妇女同工同酬,反对重新授权试图保护妇女免受家庭暴力、跟踪和约会强奸的《暴力侵害妇女法》,她认为企业有权拒绝为同性恋夫妇提供服务,还认为他们不应该有结婚的权利。这与我的田纳西价值观格格不入……请大家在为自己州投票时,选择最接近你价值观的候选人。
后来,Taylor和粉丝们的努力失败,Marsha Blackburn最终胜出,所以Taylor在沮丧和无奈之下,创作出了《the young》,用歌声继续鼓励年轻人加入到政治中,为自己的价值观“战斗”:、
Only the young can run; only the young should run.
最近因为特朗普的一系列傻叉言论,以及他治下美国的混乱局面,Taylor又在Twitter上直接在中期选举的档口喊话这个“最low美国总统”:我们11月就把你投票淘汰掉!
而和Taylor相反,Gaga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反抗者”,从她刚出道的叛逆形象,到她为LGBT群体写的《born this way》,为性侵幸存者呐喊的《Till it happens to you》……Gaga的很多粉丝谈及喜欢Gaga的原因都会直截了当地回答:Gaga救了我的命。
其实与其说Gaga是在为性少数发声,不如说她是在为各种不被社会接纳的少数团体发声。她的粉丝叫monster,因为他们——包括Gaga在内,很多人在这个社会(陈旧)的观念里就真的是怪兽:同性恋者、跨性别者、变性人、被霸凌的人、患有精神疾病的人、抑郁症患者……
而Gaga为这些少数派发声的方法不是以像张惠妹的《彩虹》那样柔弱的形象出现,Gaga的歌声在不被社会接纳的少数派心里,几乎可以说是冲锋的号角,他们要大声地呐喊,冲上去撕碎这些桎梏真实人性的社会规范。
There's nothing wrong with loving who you are,"She said, "'Cause he made you perfect, babe" So hold your head up girl and you'll go far, listen to me when I say: I'm beautiful in my way, cause God makes no mistakes. I'm on the right track, baby I was born this way.
我常常很羡慕欧美国家的艺人们,拥有可以站出来高声呼喊自己政治倾向,而我国的艺人们却对这根政治准绳唯恐避之不及。这其中必然有很多制度和文化的因素,但更让我愤怒且茫然的,是最近互联网上兴起的逼迫明星出来参与政治站队的粉丝行为。粉丝们(甚至很多时候都不是粉丝)会在明星的微博下催促明星对一个事件(大多是国家层面的政治事件)表态,不表态就被视为“不爱国”,这无疑更加让人窒息。
我欣赏欧美明星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政治表态,但不代表我“要求”所有明星进行表态——而且这些表态在很多时候,只是指按照粉丝意愿进行站队。也许在国内政治和言论环境真的开放之前,我们都只能看着欧美国家的icon们泪流满面了吧……
本期完整音频👉 佛4:Taylor Swift vs Lady Gaga
欢迎大家在Podcasts/荔枝/小宇宙上搜索【佛4】关注我们~
梗概:作为大众偶像、流行巨星的的Lady Gaga,以离经叛道的造型横空出世,备受世人追捧。她好像每时每刻都光芒万丈,是粉丝心中最特别最酷的大明星。光芒背后,Gaga遭遇了无数次的背叛,伴随着每一次成功,也历经了许多次离别。在光鲜亮丽的定制礼服、精美妆容下,是因过度工作而损害的身体。在万人追捧的背后,是被亲近的人贬低,被崇拜的人恶语相向。
想法:
1.明星真不是人当的。你需要不断地化妆、拍照、出席活动,保持高质量的创作,面对无数人的谩骂还要在拖着无比疼痛的身体完成一大堆工作。
2.特别喜欢Gaga描述麦当娜指控时的比喻。一个人派他朋友来要电话很没出息,你为什么不直接come and kiss me。加入我的态度清单√(虽然可能没人问我要电话 笑 )。
3.看完特别感同身受歌手给自己家人写歌的这种行为,我们对他们有太多无法言说的情感,因此我们想要通过某种方式铭记他们,怀念他们。
总结:看完迅速入坑Gaga。纪录片里面的Gaga和大众印象中的太不一样了,它把明星又还原成了凡人。我们同样有那么多的痛苦,我们同样想在重压下证明自己。而且,在光芒之下,我们应该记得提醒自己,不要得意忘形。看似所有人都在追捧你,可是,比起你的成功,他们也更乐意看到一个曾经成功的人倒下。虽然人物性格不同,但这部纪录片和《十三邀》里张艺谋那一期的效果差不多,都是让人有看见真实的人的感觉。推荐张艺谋那期,国师很真诚。
最近听了一首歌,是lalygaga的《born this way》翻译成中文叫我天生完美,这是lalygaga为同性恋写的圣歌,但又不仅仅是为了同性恋,这首歌是为了所有受到歧视的人写的,尽管我们生来不同,有不同的肤色,不同的文化,但我们天生完美,因为上帝不会犯错。 为什么听这首歌呢?因为我看了一部纪录片《五尺二寸》这个是lalygaga的纪录片,五尺二寸是158厘米,是她的真实身高。她想用这部纪录片向世人展示真正的自己,这部纪录片拍摄于她制作第五张专辑《乔安》时和登上超级碗之前的日子。 纪录片展示了他生活的细节,长达一个半小时的纪录片让我喜欢上了这个女神。在纪录片中,她素颜,她骂脏话,她对着境头痛哭,这部纪录片把几乎所有能使粉丝振奋的演出和荣誉都回避掉了。在众人面前,她是女神是天后是巨星,是一个一出场便引来全场高呼的人。但在这个纪录片中她和给大众的印象完全相反。谁能想到这么一个怪人在私底下也会怕痛,会哭鼻子,怕亲人离开自己,真人比她的人设更令人喜欢 在纪录片中展示了她对写专辑录音乐的认真。她在片中说:“写音乐就像做手术一样,每一次都是锥心之痛”她每一首歌都是从她过去人生的痛苦中熬出来的。 她在高中时非常胖,又因为她身高只有158厘米,所有的人都在嘲笑她,连她的老师都对她说“你成为不了巨星的”她受到校园霸凌,同学嫉妒她的才华都排挤她。她的前男友嘲笑她,说她一辈子也成功不了,lalygaga告诉前男友,总有一天你去买杯咖啡都会听到我的歌的。越是不被别人看好,就越要努力去表达自己,让世界看到你。 她一个人去纽约,在那里遭到制作人性侵。她的男朋友也离开了她,甚至没有酒吧愿意让她驻唱。她在生活和感情上受到的伤成就了她。、 她在片中制作的专辑名字叫《乔安》是她一个死去的姑姑,她把这张专辑献给她姑姑,她把这张专辑放给她奶奶听,两人抱头疼哭的场景感动了好多人,片中展现了好多她与家人相处的情节,她的父亲一直陪着她。 lalygaga前期以奇装异服出现在人们面前,她在用雷人的造型告诉这个世界她的存在,也用来隐藏真实的自己。现在她去挖掘自己的内心,把她那怪异,弱小,无力的灵魂展现给世人看。 也许你像lalygaga一样,在年轻时被人忽视,没人理解你,也许你受到来自父母社会的控制,也许你有很多不想面对的事,但你天生不是为了随波逐流,那些巨星名人的背后都承载了我们想象不到的痛苦。要经的起那抵毁,才能受到更多赞美。你要独自去探索自己人生中最沉重的痛楚,去探索自己不想面对的部分,你有你自己的独特,你已经别无选择了,你必须去寻找你的美丽之处,上帝不会犯错的,他不会亏待任何一个人的。
请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彷徨少年说
会坚持写好文章的
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演出落幕了,不管是全球直播,还是国内录播的版本。
在长达八小时的不间断直播中,数百位歌手、明星、主持人、名人政要、一线医务人员与全世界数以亿计的歌迷,一起创造了流行音乐的历史。2020年留给世界的,不仅是一场史诗级灾难,还有人类作为命运共同体再次携手,放下偏见与分歧,不分国界与肤色,用音乐连接彼此的高光时刻。
从音乐性上来说,One World很难称得上伟大,它甚至不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现场演出或现场直播——正如「Together at Home」的字面含义,这是由一百多组艺人各自在家(或录音室)录制好的演出视频,再统一剪辑完成、进行直播的演出录像。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流媒体直播技术几乎无用武之地,但也正因如此,才能最大限度保证它在全球各地的稳定播出。
One World无以伦比的价值,恰恰在于当今天的世界被政治分歧、经济危机和新冠病毒急剧割裂之际,人们可以在同一时间看到来自美国、中国、英国、韩国、哥伦比亚、澳大利亚、意大利等国家的音乐人共同发声,表达四海一家命运与共的价值准则,赞美危急时刻守望相助的人性光辉。除了对那些勇敢无畏的医务人员和世卫组织WHO表示崇敬和感激,这些大牌艺人提到最多的,就是感谢演出的策划发起者:Lady Gaga。
4月6日,在世卫组织举行的疫情简报中,Lady Gaga透过视频连线向全世界宣布这场策划中的演出。她表示:「我们必须说出第一线医疗人员的事迹和善行,并且予以颂扬。」4月17日,演出阵容公布,Gaga已经邀请到保罗·麦卡特尼、艾尔顿·约翰、嘻哈歌手Lizzo、比莉·艾利什、Jessie J、John Legend(传奇哥)、Charlie Puth(断眉)等100多位顶级艺人参与演出。一天后,这份名单又增加了席琳迪翁,泰勒·斯威夫特、珍妮佛·洛佩兹,贝克汉姆夫妇、滚石乐队等重量级嘉宾。在如此短的时间里,Lady Gaga高能的行动力和巨大的号召力令人惊叹。
北京时间4月19日凌晨2点,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全球公益演出直播开始。预热环节结束时,Lady Gaga第一次出现。她在镜头面前略施淡妆,一副居家打扮,体态较疫情前公开露面时明显丰腴了一些,黑眼圈则透露了这段时间的疲惫。Gaga发表了一段演讲,感谢所有参与的歌手以及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们,同时也表示对目前疫情感到担忧。言谈间热泪盈眶,令人动容。
在随后的正式演出中,Lady Gaga作为开场嘉宾,翻唱了传奇爵士乐黑人歌手Nat King Cole的经典作品《Smile》。压轴曲目是经典歌曲《The prayer》,Gaga与意大利男高音安德烈·波切利、席琳迪翁、传奇哥一起登场,在朗朗的钢琴伴奏下,以炫目的豪华阵容和天籁般美好的歌声,结束了这场感动世界的公益演唱会。
演出进行期间,主持人和明星们轮番登场,口播号召对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进行捐款。考虑到疫情对全球普通民众造成的经济影响,所以演出组织者并不要求观众捐款,而是面向全球有影响力的企业募捐。
4月20日,负责举办此次活动的国际组织Global Citizen(全球公民)在 Twitter 上表示,最终确认募集了 1.279 亿美元(约9亿人民币)善款。作为发起人的Lady Gaga 低调回应:「我很荣幸成为这个项目的一部分。」
据悉,这笔善款来自苹果、可口可乐、IBM、卡西欧等企业和私人慈善家的赞助,Gaga也捐出了自己美妆品牌三分之一的收入。其中5500万美元将作为世界卫生组织的新冠肺炎应急基金,剩下的7000多万美元将用来支持地方医护人员抗击疫情。
Gaga说:「我爱所有参与演出的艺术家、所有观看的人、所有没有观看或不能观看的人。我们都很重要,我们是一个世界。」
作为全球最知名的流行歌手和公众人物之一,Lady Gaga在很长的时间里给人们的印象都是举止怪异、表演风格夸张,更不用说那些奇葩、出位的装扮,几乎成为「魔女」的代名词。另一方面,她又以非凡的音乐才华征服了亿万歌迷的耳朵,她歌曲中那种大胆、叛逆、无所畏惧的风格激励了全世界无数年轻人做真实的自己。
舞台上的Lady Gaga强大到不可一世,私下的Lady Gaga却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这样一个复杂、尖锐、矛盾的人物,怎么会成为一场公益演出的策划发起者?除了拥有足够的名气,她是凭借什么力量完成这场不可能的任务的?也许,奈飞的这部纪录片可以告诉你答案。
至情至爱 止于孤独
这部制作于2017年的纪录片名为《GAGA: Five Foot Two(Gaga:五尺二寸)》。换算成公制,五(英)尺二(英)寸约合157厘米——Gaga是个小个子,尽管从她强大的气场上很难想象。片名很有意思,就像给黄晓明拍一部纪录片,取名《教主:实际身高1米72》一样。只有奈飞会明目昭彰地拿明星「死穴」作为切入点,告诉大家镜头中那个女孩是100%的真实样貌。同样,在一众明星中,能像Gaga一样坦然接受这种善意玩笑的,也寥寥无几。
影片通过Gaga豪宅里的气球透露了她正在接拍由布拉德利·库珀导演的电影《一个明星的诞生》。两年后,凭借这部影片,Gaga同时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和最佳女主角提名,创造了奥斯卡的新历史。
《一个明星的诞生》是一部经典翻拍电影,讲述了过气的乡村乐明星杰克逊帮助才华横溢的年轻女孩艾利实现音乐梦想的故事。但在故事的结尾,深深相爱的两人却不得不面对痛苦的结局,深陷酗酒吸毒恶习的杰克逊为了让艾利继续向前选择了自杀,而艾利则在失去爱人和自责的双重打击之下痛不欲生。
这个被数次翻拍的老故事,却更像是为Gaga量身打造的。无论是女主角初出茅庐时对于成名的渴望、对于爱情的执着,还是惊人的舞台表现力,令人惊叹的创作能力,都几乎复刻了22岁踏入歌坛就一炮而红的Gaga。
在感情上,Gaga也和女主角一样坎坷和充满戏剧性。2006年,年仅19岁,刚刚从纽约大学退学的Gaga与音乐制作人罗布·富萨里相识,随后公开恋情。和电影中的情节几乎一模一样,罗布·富萨里一手挖掘并捧红了这个让人一见难忘的女孩,曾后花费数月调教她的唱功和舞步。但后来一炮而红的Lady Gaga与罗布·富萨里关系交恶,两人于2007年分手。罗布·富萨里还曾将Gaga告上法庭,索要按照约定支付的3050万美元。
同年,失恋的Gaga主动追求25岁的音乐人Luc Carl ,两人的故事几乎再次复刻了《一个明星的诞生》。之后几年, Gaga与Carl经历了分手-复合-订婚-再次分手的曲折。
在这段感情里,Gaga人生第一次试图进入婚姻,拥有一个稳定的家庭,却以失败告终。之后数年,她又先后与演员Taylor Kinney、艺术经纪人Christian Carino相恋、订婚,却无一例外地解除婚约,成为「落跑的新娘」。
面对镜头,Gaga谈及往事难掩悲痛:「每当我(工作上)得到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时,我的感情就完蛋了。我的唱片卖到1000万时,失去了罗布;我卖了3000万张唱片时,失去了Carl;我得到了拍电影的机会,就失去了Taylor……感觉就像永远在漂泊一样,这是我第三次被人伤透了心。」那时,Gaga还不知道,自己将与Christian再次重复这个悲伤的历史。
作为世界上最强悍的女性之一,Gaga知道自己变得越强,就必须承担更大的孤独。在被病痛和孤独折磨的时刻,她背过镜头泣不成声:「我只想去做音乐,让大家开心,去巡演,建立家庭,但我知道我不可能同时做到所有事。」
面对自己的理疗师布兰登,Gaga像个小女孩一样委屈的哭诉:「我很孤单,每晚都是,这些人都会离开,对不对?只剩下我一个人,变成一片寂静。」
女性的力量
2016年,Lady Gaga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和50位性侵受害人共同演唱歌曲《Til It Happens to You》(Gaga创作的反映校园性侵事件的纪录片《猎场》主题曲),成为奥斯卡历史上最震撼人心的场景之一,Gaga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勇敢袒露了自己十年前遭遇强奸的不堪往事。
Gaga的演艺人生,始终伴随着对女性权利的追求与抗争。初入歌坛时,Gaga遭遇了大部分女孩的噩梦,被经纪人当作性感的玩物:「那些男人掌握着权利,可以把女人玩弄于股掌之中。不管他们想要什么,毒品、钱、香槟、美女,最性感的美女也能唾手可得。我一进去那个房间就觉得,他们会把我当成那种女人,期待我会像她们一样献身。」
为了反抗经纪公司将自己包装成一个性感的芭比娃娃,Gaga选择了怪诞的造型,「这样我会觉得自己还有控制权」。她做到了,那些让人咋舌的装扮在很多人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在MV音乐录影带大奖上,她用边唱边流血的造型演绎了一首关于「狗仔队」的歌曲,提醒人们「名气把玛丽莲梦露害成什么样子」。
30岁的时候,她意识到现在更想做真实的自己:「我现在懂了,我根本没有必要戴着无数顶假发去展示自己。」
Gaga是个非常敢于表达自己观点的人,她曾经站在白宫门前对奥巴马喊话:「你有一个全世界最美丽的女同性恋粉丝,你不要假装看不到我,听不到我。」她支持平权运动,支持LGBT群体、支援艾滋患者、反对对女性施暴……
在纪录片中,Gaga直言不讳她的第二支流行单曲《Poker Face》是一首为性少数者表达心声的作品,「我以前和男友啪啪的时候,脑子里想象的是女性的脸。」
家人的力量
纪录片中最令人感动的部分来自Lady Gaga 与深爱的家人之间的关系,因为当时正值Gaga的新专辑《Joanne》即将发布。而这张专辑是Gaga为了纪念与自己同名的姑姑而创作的。
姑姑 Joanne 曾患上过严重的红斑狼疮,去世时年仅19岁。她是Gaga祖母最为钟爱的小女儿,而祖母不得不亲自决定放弃手术,让Joanne在去世之前少一些痛苦。
Joanne的去世成为家族最深刻的伤痕。她的黑白照片一直挂在饭厅最醒目的位置,和祖母的卧室。
Gaga的本名中也有一个 Joanne, 父亲希望女儿能够带着Joanne这个名字灿烂而美好地生活下去。创作完《Joanne》这首歌时,Gaga忐忑不安地将小样录在手机里,放给祖母听。她温柔地告诉祖母:「如果你坚持不下去,不需要对我说什么。我们停下来就可以。」
远处的天国
不是你的归宿
我心上的每一处
都在隐隐作痛
我需要你
比天使更加需要你
你要去哪里呢
我的女孩
我知道你将魂归何处
我知道你将继续向前
即使我无法再见到你
我也迫不及待地想看你翱翔在蓝天
柔美低沉的声音从手机中缓缓流出,先是Gaga的父亲难以遏制情绪快步走出房间,然后是Gaga的泪水流出眼眶。只有外婆面容平静地听完了整首歌,对Gaga说:「它太美了,我很喜欢。」Gaga低声说:「这是献给你和父亲的。」祖母说:「你千万不要因此而痛苦。已经过了很久,她陪伴了我美好的19年。她永远是我的宝贝。」
「家人在我生命中是最重要的。」 LadyGaga说,「如果没有他们,我不会成为现在的自己。比起他们,我的事业,我的工作都不那么重要,家人对我来说意味着一切。」
于病痛中给世人的爱
纪录片用超过1/3的篇幅记录了Gaga为即将发行的专辑《Joanne》进行的刻苦工作和努力,但新专辑却在发行前三天遭到泄露。由于比利时一家唱片店擅自决定提前发售专辑,造成了几天之内专辑曲目在网上被非法下载几十万次,但在当时,Lady Gaga已经无力顾及这些,她旧病复发了。
2010年,Lady Gaga在做客访谈节目时承认了自己可能患有红斑狼疮:「红斑狼疮是我的家族遗传病,目前还没有任何症状,不能说我已经患上了这种病。但诊断结果的确呈阳性,我得对自己的健康加倍小心。」
几年前,Gaga的髋关节在演出时严重受伤,在镜头前,发病的 Lady Gaga 疼得在床上流眼泪:「好像有人用一根绳子把我一边的大脚趾拉起来,然后是第一根肋骨、然后是肩膀,然后是脸,在使劲地拉……我的脸太疼了。」
病痛之中,她想起了那些和她有同样疾患的人:「他们没有我来钱那么快,没有人照顾,很难想象他们是怎么挺过来的。」
2017年9月5日,Lady Gaga 又因为患上纤维肌痛症取消了原本定在11日的蒙特利尔演唱会。她决定暂别歌坛,休养身体。
但是即使多年来被病痛折磨,Gaga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慈善事业的投入。2011年9月,一位Lady Gaga的小乐迷不堪忍受学校中被欺负,在家中自杀。该事件引起了Lady Gaga的高度关注。她和母亲一起创办了「Born This Way 」(天生完美)基金会,用以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
为了帮基金会募集善款,2017年,Gaga亲自到星巴克「打工」,为顾客制作咖啡。星巴克每卖出一杯联名饮料就向Lady Gaga的「Born This Way」基金会捐出25美分。
此外,她还将收入捐给美国红斑狼疮基金会等公益组织。
她的善举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加州的慈善会主席鲍勃-罗斯(Bob Ross)表示:「Lady Gaga会极大的帮助那些弱势群体,这些人被忽视与欺侮,在生活中处于孤立与挣扎中,而这样的帮助在当今的世界上非常急需。」
纪录片接近尾声的时候,30岁的Gaga以为即将在美国超级碗决赛中场秀上的表演,会是自己人生中最辉煌的一刻。然而连她自己都无法预料, 2020年春天,她会作为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全球公益演出的个人发起者,当之无愧地成为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这个五尺二寸的娇小身躯里,蕴含着钢铁侠般巨大的力量——这力量是来自对家人、对世界和对人类的爱。这种爱,大概就是我们这个脆弱星球最后的希望所在。
- END -
Copyright Figure Studio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获取内容授权,请私信我们
这部影片竟然有8.9分的评分,可能Gaga的粉丝观影率会比较高一些。我也一度很喜欢Gaga的歌,Bad Romance, Poker Face, Telephone, 现在曲库里也留着两首,Million Reason 和 Shallow。观影时,能感受到真实性,但对自己的启发性少了一些。
我较深的记忆点在Lady Gaga的两组前后对比。第一组是她穿着白T见粉丝的那段,闪回了很多她曾经那些华丽的奇装异服。第二组是她用不同的方式演唱Bad Romance。是她的成长带来的变化。以前的她都是非常夸张激昂,现在的她变得简单成熟。影片粗略的介绍了她感情的失败对她心灵和身体造成的伤害,用她自己的话说,当她专辑销量一千万,三千万,以及拍了电影时,她失去了一段又一段爱情,也许这只是错觉相关,但又可能确是紧密相连,不断地成功,不断地推开身边的爱人,不断的获得,与之对应的是不断的失去。
影片的给了我一个不一样的Lady Gaga,不一样在,由于她的成长,和当初给人以夸张的印象有所不同。真实感也由此而来。却也合情合理,人在台上与台下的不同。让我有些不舒服的是那种众星捧月的感觉,这是她的纪录片没错,可在纪录片中,她是人群的焦点。她是这么地自信,也是这么地理所当然。习惯了周围的人服务于她。没错,她当然有她自己的痛苦,有她需要寻找的平衡,但谁又不是呢?明星的痛苦,就那么地弥足珍贵,不可一世吗?
我也并不是在judge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只是我个人并不喜欢罢了。也许也是因此为影片减了分。
She deserves everything she gets
I don't know other shit, but guess what, she became an important and good side of my fucked up life.
「A+++」这死女人可能是个天使,怎么可能让人不爱她
看到我鳖说感觉所有人都在离她而去的时候,我真的哭了。Joanne Slay Forever.
This is the real real. Pain. Weakness. Sorrow. Family. Friends. Passion. Power. Hey Joanne, we love you and will always be with you.
Monster Mommy是平时喜欢裸上身的marijuana smoker
一个时代巨星的背后站着一个19岁的女孩,她的梦想从来没有实现但她不愿意砍断双手苟活于世,是她创造了Lady Gaga。她就是我们。
治療同時化妝、袒露自我同時在乎他者能否接受,各種矛盾充滿在電影裡,嘎婆的自我要求好驚人。這部電影並不將她塑造成多巨大多影響歌壇歷史的歌手,亦割除slay的片刻,但因此更深地感動我。我會愛這位太太forever,她在我心裡是全世界最偉大歌手之一,respect,sincerely。
Poker Face到Joanne——脱下长日的假面,奔向本真的疆界。
真好看 我爱她
真心超搞笑;小巧可爱的她蕴含着无尽的力量;这个可能是当今最具创造力的艺术家承受着太多苦难和非议;她是传统的美人,也是非传统的美人。喊mammy跟一路要签名那女的太烦了;关上车门说silence让人心酸;给祖母听新音乐那段眼眶湿湿;I will fix u with my love
很多人成功了以后,都想做回自己,却忘了自己成功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当初选择不要做自己。
毫无保留,如此真诚……gaga送给所有粉丝的礼物……需要做的只是去看,然后继续加倍的爱她……
刚在NETFLIX看完。清晰记得Joanne全专辑外泄时很多人指责GAGA团队为什么毫无作为,原来她当时忍受着那么大的肌肉伤病折磨。太心疼了。现在压根不想看到她出现在任何活动,好好养病。把病治好、身体养好,比什么都重要。
看完这部纪录片很难不圈粉,也让备受hardcore粉丝“批判”的<Joanne>有了重生的意味。原版LG5急停,<Joanne>横空出世,其中的自省和缅怀已经说明了一切——GaGa这个角色早已被她果断的抛弃,而艺术家的才华和神秘感却愈发闪耀,这是一位名为Stefani女人的故事,仅此而已。
把几乎所有能使粉丝振奋的演出和荣誉都刻意回避掉了,观感非常真实。
她是不羁的Gaga也是真实的Joanne,荣幸成为little monster之一。中间泪目很多次,看完决定再买一张Joanne,背后真的太不容易。会更加爱她,心疼她,敬佩她
被病痛折磨到痛不欲生时,打开电视看起了川普——‘he can always knock me out’。这是一个关于一米五八的超级巨星,如何偷摸去沃尔玛把自己的专辑摆在别人专辑前面的故事。
Lady Gaga的中场战事。她试图在Joanne身上达成与疼痛、与未来的和解,消除荣耀边缘的不安全感,但答案都未可知。她的能量会被稀释,却从来没有消失。她不完美,但她真的有一颗钻石心。我永远爱你。
没有荣耀时刻的纪录片 充满了自我质疑 病痛和眼泪。巨星背后的软弱,太真实,她也害怕孤独被离开,lose matt lose luke lose Taylor,heart broken,心碎吗不安吗有人在乎你的病痛吗,可是我生来就等待着舞台上大放异彩的那一刻。即使举步维艰,也都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