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好的纪录片,记录了simon从生病到实行安乐死的过程,让我感受到的是生命的脆弱。曾经那么开朗、活泼、爱交际、永远是社交中心的simon,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逐渐失去说话能力,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需要请护工帮忙照顾自己,行走需要别人搀扶。这对于曾经那么有能力的一个人是多么沉重的打击。可以想象,他一定经历的一段十分煎熬的时期,不愿意相信自己得了不治之症,不愿意接受曾经那么优秀的自己开始变得越来越weak,不愿意接受在不久的将来即将死去。正如simon所说,死亡让我感到很可怕,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可爱的儿女逐渐长大,而我作为一个父亲却不能够见证他们的成长,多么令人沮丧。但短短几个月以后,他身体状况便开始剧烈恶化,某天醒来他发现自己不能说话了,再过了几天,他好像不能控制自己的手指,胳膊,甚至开始行动不便。这才是对一个人自信心最大的打击,每天清楚的感受着自己的身体不断恶化,像是一个老化的机器不能被修复,这是何等的沮丧。simon和医生原本商定了在11月2日自己生日这一天结束生命,但到了10月份却迫不及待的联系医生,希望提前结束自己的生命,难以想象他是经历的多大的痛苦才会如此大的决心要结束自己的生命,连一天都不能等待。
生命如此短暂而脆弱,还有什么理由浪费生命呢?珍惜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关心身边所有爱自己的人,认真对待生命吧!
看完这部纪录片,印象最深刻的不是永远处于社交中心的Simon,而是他的老婆Debbie。Simon,还有瑞士life circle的Erika都说,最为痛苦的绝非被执行安乐死的那个人,而是必须接受你的死讯的,家人还有朋友,因为他们需要在这个巨大的打击之后继续好好生活下去。
People who have to let go do the more difficult job than the people who go.
It's much easier to go into an assisted dying than to accepted one.
Debbie在纪录片里说话不多,一开始她提到安乐死,说的是她一想到这件事就觉得utterly terrified;随着Simon的意志逐渐坚定甚至为自己的死期选好了日子,Debbie开始担心Simon的决定过于草率,直到Simon在一个清晨尝试自杀之后,Debbie帮他写了一封给Erika的信,要求将实施安乐死的日期提前,越早越好。
Debbie显示出了一种面对生活的沉静,和面对不断恶化的现实全盘接受的态度。大多数时候她面对镜头都露出了似有似无的笑容,包括在讲述关于两年前去世的女儿Chole的故事时。在Simon举办的聚会、游戏活动里,她并不是人群的中心,也不是玩的最开心的一个,她的存在感不强,但是人群散去之后照顾Simon饮食起居,充当Simon与外界联系纽带的却一直都是她。我很难去揣摩她在别人在关切她的时候,Erika在劝慰她的时候,包括发现Simon尝试自缢的时候,她的内心到底有着怎样的心理活动,而她又是如何平复自己,重新露出那样淡淡笑容的。
我想那一定很难,因为她也没有演练过面对这样的场景自己应当如何应对。很多时候我们都被生活的境遇打得措手不及,在慌乱之中就必须想到应对之策,而这些应对之策所带来的结局,我们要用很长很长的生命才能去消化掉。
多年前,20多岁的我在公交车上接到爷爷去世的消息,很不懂事的我断然拒绝回去参加他的葬礼,但是在那段公交车上,我想了很多,更多的是对死亡的恐惧和绝望,我并没有因为没去参加爷爷的葬礼而生活的开心,反倒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他的内疚和自责。
还记得姥姥临走前,我搂着她的脖子对她道歉,姥姥拍着我的后背说:“好好工作、好好工作”,可是我并没有,即将开始一段平凡工作的我,想可以实现姥姥的对我最后的嘱托。
这些年,我做过的决定不少,但在心里,我认为最对的一个决定就是:2016年,回到父母身边,和他们一起生活。而且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这次的决定是最对的!也是从今年开始,每次听见爸爸说:“我明天8点走,你起来不用管我”“过一会我就走了”之类的话,每次听完我就会不由自主的在心里一紧。知道不是那个意思,可是我开始害怕这个“走”字,更害怕去想“走”之后的事情,我拒绝去想这个事,可每次他说完,我都忍不住去想去难受,我是那么的爱他和妈妈,可我做的并不好,非常不好。尤其是不能自控的发脾气,对父母攻击性的言语和姿态,这是最最不应该的,我真该死。好好说吧,说出来事情的严重性,他们不会不明白的。老天爷啊,没人因为我少做好事责怪你,但是请你别,永远别做让自己后悔终身的事情,一件也不可以。这次工作,我又一次体会到了父母的开明:他们不曾给我一丝的压力、他们永远都支持我,他们只希望我能吃的了苦,好好长久的稳定的工作下去,并有所成绩。我不会辜负他们,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用辛勤的双手挣钱生存是光荣的,但是请努力工作,让再平凡的岗位越来越缺少不了你,让自己变得无可替代!“做”!!!这事没有但是、如果、万一、只有自己的态度和信念。没有反悔。至少一年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给我拿出成绩,连升2级是至少!!加油。
话题扯远了。
我曾经养过的狗狗们,这是我一辈子也无法原谅自己的,我对于狗的亏欠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除了每次见到遇到流浪狗会做点力手能及的事情外,我有了打算吃素的念头。
那么,如果我是西蒙,我会如何选择?---我很羡慕他,拥有自己选择如何死亡的权利并且离开的这么安详没有遗憾。如果,可以让我选择,我也希望自己可以死的有所准备、干净、安详、没有痛苦。尽可能少的遗憾。--还有什么事,没有做,死前会觉得遗憾呢?(第二次自问的问题,上一次没有进行下去,只写了一部分就有意识的回避了这个问题)
此片,让我想起了以上这些,,还有一些感动:
1. I LOVE U .WE HAVE DONE THE BEST POSSIBLE JOB. I AM VERY GLAD I MET DIBBY
2.ITS SAD BUT ITS THE BEST THANK YOU FOR BEING MY MUM.
-----------------------------------------------------------------------------------------------
看完这部纪录片 为Simon感到欣慰 人这一生 有多少人能在生老病死面前有选择 Simon做到了。 对于一个如此骄傲的人 安乐死是一种解脱 也是一份对自己的负责。其实,非当事人, 都无法真正理解安乐死之于他们的意义。也许有人会说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过早的放弃自己的生命,就算最后不能说话不能走路不能思考,你还有呼吸,你还活在这个世界,你还有家人朋友,你为什么不珍惜。。。这些都有道理,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Simon的意愿。他觉得是时候了,他这一生有了美好的家庭,事业,朋友,他承担着那些甜蜜的责任和负担,他觉得是时候为自己做一个选择。我欣赏他的勇气,这个世界上,活下去是一种本能,死亡才是你最终的考验。
真相是一种美丽又可怕的东西,需要格外谨慎地对待。——J.K. Rowling
1、一个经历过绝望的人会不会害怕死亡?这里所有的回答都应该加上一个“也许”。Simon的答案是No,他很成功,有事业,至爱的家人和真挚的朋友,在某种无可逆转、只能越来越糟的疾病面前,他选择预约死亡。这同样是尊重生命与个人意志,就像一些人为了自由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结果都是为了这句:我不后悔。
2、死亡是横亘在出发和回来之间的一道天堑,没有回头路。任你折腾半生,天花乱坠,顷刻间化为乌有。疾病一点点剥离你的健康和生而为人的尊严,你不知道明天还会失去什么,什么时候一无所有,这时候你还能相信什么?
3、活着,就是要遭受各种各样的痛苦,不管你是否接受。有人选择勇敢面对,有人习惯于仓惶逃避,但死亡却是一个盲区,在它面前基本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只要还记得生命中无与伦比的那些欢乐,也就足够了。
4、面对身体各项下滑的机能,你不知道今天病痛会拿走什么,你会丢掉什么。从惶惶不可终日到坦然接受,是一段漫长的过程。甚至谈不上艰难的选择,你能选择的何其有限?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命运引领自己坠到深不见底的深渊,你仍然不知道明天将失去什么。
5、然而,时不我待。纪录片中的Simon 做好了所有的准备了么?聚会,温暖,情谊,绝望,厌倦,还有不如离去的决心?他显然不是生无可恋,而是在无可选择的时候,他只剩下唯一的,可以主动抓住的机会。连死亡都能当成机会的人阿,无语,灰心~
6、死亡面前,人人平等。生命的最后一段路尤其难走,当当每时每刻都成为最后,很难说当你面临如此绝境,你将做出怎样的选择。结尾处,Simon用手机播放他提早录制的给妻子的留言,一边下意识地去抓妻子的手,轻轻握着。然后镇定地,甚至有些急切地打开了输液器的螺旋,奔赴死亡的怀抱。
7、在绝境面前,乐观、积极向上的人是否比我更勇敢?当然我们并非站在截然的对立面。在这部纪录片《如何死亡:Simon的抉择》面前,没有所谓的观众,诸如“我觉得”也基本没有立足之地。静静地看完了,85分钟流逝的过程,就算是对另一个人的陪伴,也算是对自己的关怀。
电影里的摘抄:
无论你曾经多么坚强,当你的身体生了病,你就会变得脆弱。
瑞士的宗旨是:必须身患疾病,必须意志坚定,必须经过长时间考虑,我必须要听你说,而且确认你并不是过早地抛弃自己所被赋予的最珍贵的生命。
不得不放手的人相对于逝去的人更痛苦。
选择安乐死比接受安乐死更为简单,因为你死了以后你就不在了,但你的妻子仍然要活下去。
死亡不一定就是很糟糕的事情,死亡可以是像个仪式一样的事情。
我想如果你爱某人,最终你还是应该尊重他的意愿。
而身体慢慢衰竭有一个好处就是我们可以花整整10个月的时间来慢慢聊,比遇到车祸而丧生强多了,我们已经把能说的话都跟对方说了。
为了让他的生命值得延续,我是否做得足够多了,这是我一直在纠结的。
整个纪录片记录了西蒙实施安乐死的全部过程,一开始西蒙决定安乐死,家人们非常强烈的反对,到后来西蒙也动摇了,再到后来西蒙病情突然恶化,西蒙自杀未遂,家人们理解了西蒙的想法,最后西蒙在家人和朋友的陪伴下实施安乐死。纪录片但是也很像电影,会有特别真实的感觉。
西蒙是个有好胜心、特别乐观、积极向上,充满活力、幽默风趣的人,他掌管公司、在朋友同学中也是主心骨,他还有幸福的家庭,我觉得这是普通人奋斗一生想要的童话故事般的结局了吧?但是他在实施安乐死的2年前,女儿因骨癌去世,现在自己又患上了绝症,很难想象他自己是怎么面对这一切的,他会不会不甘心?会不会埋怨命运给他开的玩笑?让一个人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然后再一次又一次地给他打击,目睹自己的生命走下坡路,被疼痛折磨,他幸福美满的人生就这样被病魔按下了暂停键。
生命是灿烂且残酷的,绝症病人的每天只能等待命运的宣判,虽然安乐死一直都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但是通过这个影片能理解到一些人想要安乐死的想法。他们并非不热爱珍贵的生命,而是因为他们觉得其实对于自己来说,这一辈子已经很满足了,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身边的人和事,他们活在亲人朋友的“爱”里,疾病的折磨让他们失去尊严,如果早晚有一天我们都要告别,那不如找一个美好的日子我们好好“告别”。面对死亡的最好方式,应该是对身边的人永远保持着“爱”吧。
Sanctity of life vs Dignity of human; Compassionate purpose vs Intention to kill; The feasibility question of whether we can protect the vulnerable; The risk of slippery slope... 关于安乐死的争议将永不消弥。看再多材料,都没法跟看一个人死相提并论...
其实五颗星都想给Simon的老婆。女儿,丈夫先后出事,还能那么乐观积极平静,内心之强大难以想象。相比之下Simon走的是另一个方向,人总要找到内心的平静。
57岁的Simon得了运动神经元病,在病发后决定去端士安乐死,中途因为妻子等亲友的阻止一度中止,结果因为病情恶化最后还是去端士实行了(话说原来一人的费用是7000英磅,真的不是人人都能死得起啊)。中间也有部分关于英国关于安乐死是否通过的提案。虽然爱他,但应该尊重他的决定,这是他的人生。
我倒是脱离故事的在观察BBC的人他们是怎么拍摄这种沉重而又温情主题的片子的,怎么把它拍的隐忍、克制、发人思考、有深度。
其实在很早之前就想着如果有一天我不能尊严地活下去还连累其他人那我选择安乐死,这不仅需要自己的勇气也需要家人的勇气。其实片子有很多细节比如首位呼应比如simon的纸条和留言比如最后simon的舞蹈比如母亲和妻子的独白比如安乐死机构叫life circle,我不知道看完哭了三次的我到时候是否还有勇气决定
如何生存是个问题,其实如何死亡更是如此,尤其如何面对家人尚在。安乐死从来不是技术问题。8.6
一个叫西蒙的男人决定去死
很高兴你来,遗憾你离开。🌱
一个人是有权利选择他该如何活着又该如何死亡,但对于安乐死我还是很矛盾的,片子没有太多的煽情,会引人泪目但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思考。老母亲最后说的话很令我感动,她说西蒙很勇敢,但我们要记得也有很多坚持到生命终结的人,他们也很勇敢。留给我最大印象的还是结尾西蒙和爱犬像个孩子一样跳舞的场景
无法用总结的话来形容。生命的话题是无果的
天空没有鸟飞过的痕迹,但他确实已经飞过。
其实对我来说,比起自己的死亡 ,更可怕的是家人的离去。活着,真好
看的时候一直强烈的以为死亡是个人的事情,不能理解Simon的妻子为什么那么生气,不能尊重Simon的选择。后来发现,爱会让人狭隘,让人不能置身事外。
simon自己拨开开关的那瞬间还是很揪心的
要想最理想化地结束自己的生命(体面地走),自身思想成熟、好的经济条件、社会文明开化,三点缺一不可。
Die in dignity. RIP Simon Binner. QAQ
几度哽咽。特别难以承受美好的事物逐渐走向衰败那种不可逆的绝望感。也曾无数次幻想同样的场景,我也会选择安乐死,这是最好的解脱。并非不热爱生活,我如此的热爱生活,每天都认真地享受生活尽管有种种的不如意、和理想中相去甚远。但正如西蒙所面对,等到失去对一切的控制,那种绝望变成死亡的渴望。
感谢在我最疑惑最需要这样一个视角的时候适时出现在首页。如果这就是慎重考虑之后最好的选择,那么有什么理由不尊重呢。最终认可他的决定打点好一切还依旧自责的妻子,清楚指出自己没有是否勇敢的选择权、儿子勇敢而那些坚持抗争的人同样也是的妈妈,这一家人明显教育水平都很高很有教养。
每次想到结尾处Simon用手机播放给妻子的遗言的情景就想哭。
尊重生命,尊重他人选择的自由,尊重一切由于你个人的局限性所无法体会和尊重的事物…安乐死者对于生死的权衡,自杀者对于哀乐的取舍,冷暖自知,不应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