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和原作小说虽然都创作于八十年代,但放在如今,也仍然不失为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无论什么时代,对于已婚中年人尤其是中年女性而言,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都是最大的难题。
片中只用了不到三分钟的时长点到了刚刚过去的十年浩劫,这使得作品远超大约同期的伤痕文学单纯对“极左迫害”的控诉的情绪渲泻。
然而正面虽然只一笔带过,却从侧面反应了不少那个时代的“特色”:
比如“马列主义老太太”的灵魂三问:她是副主任吗? 是主治医师吗?是党员吗?
都不是,为什么?
还有傅家杰四处打电话请求派车送妻子去医院无果。
结尾显得非常草草了之,非常迁强地给了个欢喜收场,但转念一想,待到陆大夫养好病后呢?
估计还是过从前的生活周而复始吧。
剧中几乎全是正面角色,体贴的丈夫;友好的邻里;感恩的病患,哪怕是“添乱”的傅部长夫人,片尾也有自嘲官僚主义的觉悟
于是呈现观众一种巨大的绝望:
所有人都努力,友爱,
生活却仍然如此艰难。
说句丧气话,我觉得这片现实又不现实问题也在这,放如今,陆大夫应该还会遇到:以怨抱德的医闹;要包养她丈夫的有钱小三(据说当年达式常的情书一箱一箱子的收);刻薄冷漠的邻居大妈;拿父母血汗钱打赏女主播的熊孩子……天哪,我太残忍了,看不下去了。
以下是正经的电影笔记
虽然是故事片,但这并不是个以情节跌宕吸引观众的故事,整部影征以回忆插序的方式徐徐展开——她的事业、爱情,当年不尽的美好与如今病塌上的倦怠形成强烈的对比冲击。
第一部分——事业与爱情的开始
影片开始,陆大夫(潘虹饰)刚经过抢救躺在病床上。
“孙老,我记得陆大夫刚来我们医院的时候身体很好。”
“是啊,十八年了。”
即而由孙主任的回忆,忆起温柔文静的陆文婷第一次来医院面试时体现出的知识青年渴望改变医疗现状的豪情壮志。
迷离中的陆文婷听到丈夫傅家杰(达式常饰)的呼唤,即而引出她对两人初遇时的回忆。
我愿意是急流, 是山里的小河,
在崎岖的路上、 岩石上经过……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条小鱼, 在我的浪花中 快乐地游来游去。
第二部分——工作及婚后多年后的中年日常
明媚的回忆过后,由孙主任回应赵院长的一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转入陆大夫最近三日节奏紧张的工作生活。
一个早上三场不得不做的手术,其间还要对付一位总是制造紧张气氛的“马列主义老太太”。
前一天,中午,女儿独自在托儿所发着高烧,儿子的午饭没有着落。夜里,还冒雨赶往医院看望明天要手术的病患……
这段家庭生活与工作事业看似漫无尽头的矛盾,其实只是这位大夫短短三天的日常。
工作事业与家庭生活交织、缠绕、撕扯,浓墨重彩地烙印出中年知识份子繁重的身心负担。
第三部分——专车送出院
在逐渐苏醒时,又响起了裴多非的《我愿是急流》
我愿意是急流,只要我的爱人——
我愿意是荒林,只要我的爱人——
而此时陆文婷梦呓中的回应都是“我不能”
我愿意是废墟——
最后出院——有种草草结束的样子、、、(事实上听背景音乐,我一直以为她过不了这一关了。。)
1、事业与家庭的徘徊路口
抱着女儿走出医院后在路口的徘徊,脑海中闪现着排队治疗的病患……最终是女儿奋力的挣扎才让她放弃把女儿再送去托儿所的念头。
用一个远景府视的镜头,四周空无一人,只有地上孤单的影子,衬出这位即将被负担压垮的中年大夫的渺小与无助。
2、内心脆弱的孩子
儿子被母亲凶了一句“催,你就知道催!” 后转头抹眼泪,显然,这孩子从前就没有怎么受过父母重话。
3、懂事的儿子
锅碗空空,给了孩子钱去买烧饼作午饭。孩子问 “妈,你呢?” 母亲道 “我不饿。”
最后孩子还是多买了两只烧饼,悄悄地把烧饼和水放在桌上。
咬一口烧饼,端起水杯,泪水落进了水里。
这让我想到了鲁迅的《波儿》:
波儿取了喷壶,气愤愤的跑到河边,看见一个女孩子哭着。 波儿说,“你为什么在这里哭?” 女孩子说,“你尝河水什么味罢。” 波儿尝了水,说是“淡的”。 女孩子说,“我落下了一滴泪了,还是淡的,我怎么不哭呢。” 波儿说,“你是傻丫头!”
4、 陈奶奶给扎的小辫儿
在屋外短暂的窥视画面中,女孩扎小辫的红绳格外抢眼。
或许红色大概是那年代最常用的色彩,用在此处,整个画面中昏暗的背景和窗口透进的微光下,以及两个人物冷色系的服装颜色,衬出人物身上仅有的暖色——陈奶奶的侧脸与女孩儿头上的红绳。
而这里原本看到的是两人的侧面,但由于小女孩向前倾趴在桌上,展现的更多是背影和头上扎的小辫子,陈奶奶则露出了大半张脸。
5、为“眼科专家”干杯为什么要“迟疑”?
好友夫妇即将出国,四人在陆文婷家中吃最后的晚餐。
姜雅芬举杯对陆文婷:“为我们二十多年的友谊” 略一迟疑道:“也,也为未来的眼科专家。”
这里的迟疑蕴含太多——
婉惜他们二人放弃国内的事业,无缘专家?而陆文婷夫妇还在坚持?
感慨眼见陆文婷在事业家庭的重压下艰难前行,仍旧只是什么职称也没有的普通大夫?
……
6、窗外的繁花艳红
病房外有一树繁花,这繁花,红得艳,艳得有点假,假得很到位,
好像美好并不遥远,
是我们目光所及之处,
但又始终,在窗外。
不得不说剧中着墨不少的总是“我的同志哟”挂嘴边的马列主义老太太(焦副部长夫人);
总是在手术中出状况的焦副部长;
“陆大夫,我一听声音就知道是你。 ”——病患张大爷;
“陆阿姨,我怕疼,不做手术了。”——小病患女孩;
一直吵着要妈妈的女儿和懂事的儿子;
“社会学家”刘学尧夫妇;
爱人傅家杰——科学家读诗,大概是八零年代最美的风景了吧。
到底我还是最折服陆大夫这个角色的演绎——
激情——希望——奔波——隐忍
热爱工作,忠于职守,无私奉献,不求回报。
但是,生活的重压,微薄的工资,不能晋升职称,一家四口挤在那么小的屋子,连张书桌都要轮着用。生病需要救治时连110都打官腔,对于医生真是悲哀。
片子还有位官太太,又威压,又利诱,声声“我的同志哟”。不过,演得真好,入木三分。
现在这种既有正能量又有批判的片子太少了,希望越来越多。
小时候看过《人到中年》的连环画,爱不释手,如今再翻看电影依然有几分感动。《人到中年》虽然是八十年代的国产电影,如今看起来,仍有值得思考的地方,那就是影片中毫不避晦的批判性,对官僚主义的讽刺。对比当下一些阿馊奉承,伪善主义的文艺作品而言,看着她的时候,觉得她的内心还是热的。在选角上,潘虹的表演可以用到位来形容,片中表演的台词和镜头有些过分夸张,对比谢晋《芙蓉镇》这部作品的艺术性还是有些逊色。
潘虹好适合演知识分子哦。本质更像小品段落合集,前半段时不时冒出来的快速推镜,说实话挺赶客的,可到了后半段,悲怆的曲声与真实的时代伤痕互相交织,令看客只徒留一声叹息。“诶,姑娘,您不知道啊,一听说这眼睛瞎了还能治好,我又想哭又想笑,我爹,瞎了半辈子,就那么窝窝囊囊地入了土,没想到我这儿,瞎喽瞎喽还能见着亮,您说,这是两个世道不是?”
电影能反应现实社会的问题,或许也能帮忙改善这些问题,但却很难直接解决问题。虽说《人到中年》是部1980年的电影,但影片展示的官僚主义现象、加班加点努力工作却没有更好的薪酬、程序繁琐导致办事效率低……在2020年的现在依然存在类似情况。个人觉得两对夫妻(四个朋友)在陆文婷家的临别小聚一场戏算是这部电影点题的重头戏,将故事探讨部分问题借由人物的台词进行议论,引人思考。(-说实话,我是个不称职的妻子,也是个不称职的妈妈。-但你却是个称职的医生。)|《人到中年》一波三折:http://ent.sina.com.cn/x/2005-04-27/1106712879.html
成功地表达了当时普遍的知识分子和所经历的社会痛楚 感人深刻 有代表性 那个年代非常难得的 批判了繁杂臃肿的领导批条制度 又想表达作者内心对当时社会和制度的不满 有迫于压力低头示弱 最终故事讲得非常感人朴实 陆文婷和她的丈夫 以及他们身上的任劳任怨 默默无闻牺牲奉献的精神 才是真正的中国脊梁
80年代电影适逢改革开放,外国文艺理论和艺术电影大量涌入国内,第四代导演们详细的研究了各国的美学流派及其风格,可见此片向后现代意识流电影学习了很多,比如潘虹病倒后头脑中在沙漠行走的幻觉,另外像公民凯恩多视点的叙事使故事详尽道出,另外细节处理编导调度也很出色,对政治意识形态做了讽刺。
【北京电影节展映】由回忆、独白、台词组成的现实主义作品,反映文革后一代知识分子的赤诚之心、无私奉献与失望落寞。有对医生的生命礼赞,对政令不通的深刻批判,也有对文革伤痕的反思、对官僚主义的生动讽刺。男女主角的表演真挚自然毫无做作感,更没有口号式煽情。患者配角们的台词也把角色刻画得入木三分。尤其是马列主义官夫人的形象简直写实到极致。片中男女主角一句句朴实无华的心声自白,传递着相濡以沫的真挚情感。正如潘虹那集医生母亲妻子于一身、无需浓妆艳抹就足以动人的形象。让观者感同身受,无比揪心。当裴多菲的诗句再次出现,我终于控制不住情绪,泪流满面//20211027资料馆大厅二刷。在同样的段落痛哭
很晦暗的一部片子,就像那个年代的人,脆弱迷茫,自我催眠:“会回来的,会回来的。”自己没有离开的勇气,凭什么笃定人家会回来啊。潘虹年轻的时候像王菲,但比王菲好看。达式常有点Cary Grant的感觉竟然。据说当时全国姑娘写给达式常的情书一箱一箱地往外搬。
中年只是个幌子啊。人物性格的入木三分,印证了那个时代政治影响下的命运,文婷其实不过是条线,串起了她身边的人,受文革迫害的同事、丈夫,官僚的马列主义老太太,丈夫送医时一连串电话打出的凄冷,让人唏嘘。
从叙事结构和交响乐配乐上出发,这的确是主旋律影片没错,但导演很中肯地在戏剧冲突与剧情流畅度上找准了平衡点,丝毫不觉突兀做作,在时代性上,主题故事摒弃了中国电影一贯的批判纪实手法,向中产知识分子的思想情感爆发靠拢,很生活化;另,潘虹那时是真漂亮,眼睛会演戏。
记不太清了,是不是有一个镜头,达式常脱衣时有一件背心上面有无数个破洞?
春雨蒙蒙地下,眼泪簌簌地掉。前者来自孙羽/王启明这对导演组合的上一部作品绿色钱包主题曲,后者当然是出自本片中最棒的一场戏,也就是陆文婷举起烧饼咬了一口之后终于抑制不住……令人遗憾地是,通片能够与之相匹配的桥段再也很难找到。要么过于抒情,要么过于释惨,要么过于闪回(甚至还嵌套),然后再配以反思十年与马列老太的时代套路元素。所以也只能被归类为“见面略弱闻名”的中影名片……三星堪半。
里面有句台词说的是”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三十年过去了,手术刀们终于实现了华丽转身。曾和本片的编辑聊过好几次,还记得他说刚发现这个小说时的激动和兴奋,改编、上映等的数次波折。那个时代,这样的电影是贴近当时的观众的,而这个时代同样需要能引起共鸣和心声的作品。
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批判力度有加无减,文学化色彩浓烈,文本中的部分台词在今日听来仍饶有趣味,意味深长。
文革后一代知识分子的迷惘、苦闷和疲惫,人到中年的职场女性为事业燃烧自我,在工作中获得尊严、实现价值,且要忍受制度弊端和官僚主义,同时还需兼顾对家庭的责任,严重自我损耗、累到发出“如果不结婚是否就不必负重前行”的天问……真·深陷996泥潭的医生群体的生活(沙漠行走的想象直接具象化),就是一个时代,不,是中国处于发展初级阶段时的社畜缩影啊,这职场片的内核现在看来也毫不过时,医生们如今的考核待遇状况不还是一泡污。无数眼部大特写传递情绪,潘虹女神一颦一蹙都是戏(陈旧的变焦镜头也堪忍受了),讽刺温和、情感真挚,散场周围哭倒一片。和《哀乐中年》拿来对比很有意思,一个老来拒当大爷,还要为社会发挥余热;一个人未老心先衰,恨不能就此倒下不再醒来——“金属也会疲劳呀!”建设社会主义真是累垮人!
一代人,为四化建设付出了青春,却失去了家庭和理想。讨厌的马列主义老太太现在还存在吧。
潘虹塑造的这个角色,导致我在很多年里始终坚持她是最美的中国女演员。
从它开始,中国知识分子得到了正名,并一倒心底的苦难。而更可贵的,是裴多菲那首诗所表达的难得精神。
潘虹的大眼睛会说话。谁来拍一部2019年版,就讲996。满口XXX没人性的老干部家属,没钱看病的农村病人,需要领导批条子才能用的救护车。。。
真是开放。电影里的事现在一样在发生。那时候中年是骨干,年轻时候被运动耽误,人到中年,待遇没上来,先掉进疾病和生活里。现在中年是鸡肋,是等着收割的韭菜,收割完一茬,一茬接着一茬干。有心眼的早早跑路,实心眼的等着遭戮。喊得响吃得香的还是马列主义老太太。
“我愿意是急流/山里的小河/在崎岖的路上/岩石上经过……只要我的爱人/是一条小鱼/在我的浪花中/快乐地游来游去/只要我的爱人/是一只小鸟/在我的稠密的树枝间做窠/鸣叫/我愿意是废墟/在峻峭的山岩上/这静默的毁灭/并不使我懊丧……只要我的爱人/是青青的常春藤/沿着我荒凉的额/亲密地攀援上升”
知识分子,久违的名词。80年代,表面看似工整规矩,实际探讨深度远超当今。潘虹气质实在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