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雪
更新:HD中字
导演:Gavriil Yegiazarov
主演:Georgi Zhzhyonov,Anatoli Kuznetsov,Boris Tokarev
类型:电影地区:苏联语言:俄语年份:1974
简介: 根据苏联作家尤里·邦达列夫(Yuri Bondarev)的同名小说改编。 在小说和电影中,苏军军级指挥部的运筹帷幄与连排级反坦克炮兵的近距离作战并列穿插,是苏联六十年代后期战争文学中“全景写作”的体现。 小说与影片的焦点都集中于战争的代价:为阻止曼施泰因的坦克集群向斯大林格勒方向的突破,数个反坦克炮兵连必..详细 >
#Hardfilm·城市新浪潮青年影像展#
有些段落组织得还是挺刻意的,不够灵动。但艺术在强权下的生存状态难以不感慨。
有关部门加入不加入都在帮助完成国内的艺术表达,这也是一种强烈的地域特色了 3.5
或许是今年看过最难熬的电影,影片聚焦于行为艺术以及行为艺术家们,但我完全没有感受到他们的魅力,看完反而只有一个感觉:我恨艺术!完全就自嗨,却觉得自己是真我,太符合我对所谓艺术家的刻板印象了,脱光衣服走在雪地上,就是有温度的艺术就是完整的人了?恕我俗人一个,接受不能,也根本不觉得这是什么对抗强权,单纯觉得这很务虚,很他妈像一群油腻中年在酒桌吹牛逼。一星单独加给相关部门那段,虽然我非常不「艺术」地有点幸灾乐祸,但不得不说这就是这片唯一有价值的部分。
6.5题材加1分群像丰富,中国式行为艺术家的碎片化展现
“我没有伤害任何人,甚至连我脚下这片土地我也不曾伤害,是土地里的粮食进入肚子里长成了我1.92的个子。”抗争难得,记录可贵。
新人纪录片作品,鼓励一下,不过,给四星不是鼓励,值四星。看过的还是早期的样片版,片子里的人和事,看着很舒服,很熟悉和亲切,虽然我算不上文艺青年,只能算是一个屌丝。另外,里面也很搞,很有中国特色,经验是学习了,迟早会用上。
牛逼的不是拍下片子的人,而是被拍摄的主体,而这群主体全是碎片,一地鸡毛,没有合适的语境支撑。借艺术家的挑战完成自己想要挑战的表达,而不自觉地将这群艺术家捧成了话语强权。影片拍摄者没有思考与怀疑,把他们的只言片语奉为圭臬。何必呢
3.2
个体化与公共化之间的矛盾张力,构成本片表达的核心问题意识——个体化的自由表达与公共化的规训管理之间的矛盾,个体化、小众化的艺术趣味与公共化的受众反响和主流意识形态压制之间的矛盾,个体化的成名欲望、行为方式和性格取向与群体化的艺术家群像、群体性诉求和博弈之间的矛盾。作为新人导演的作品,纵然有再多不足,这一拍摄行为本身,就足以值得肯定与敬佩。
的确不是我的菜……
单纯看里面的行为艺术表演也蛮有意思了,与体制的冲突要是表现地更激烈些感觉会更好。还可以再精简一些。
65/100 与王我那部《没you电影的电影节》和郑阔的《暖冬》属同一题材电影,只是到2020年属于人的表达空间已经肉眼可见越来越小了,看片中酒店里隔壁那场婚礼的表演已经如此僵硬如此没有内容了。素材组织还是相对生涩,比如一些段落重复其实不太必要,可以相信观众的联想能力。评价电影其实也不必对行为艺术片段本身有过多评判,反而表演段落(尤其其中的女性艺术家)和人的意外情绪反应给电影带来了更多神秘气质,也可能是艺术节里最有趣的部分之一。(吐槽一下武汉废船的映后组织水平,and it’s fucking rude to talk to the director like that
@cathayplay 顾桃:开水用英语怎么说 张亚龙:no speak English
快让我在雪地上撒点野,疫情之前最后的世界人民大联欢。与相关部门的交涉是最大的一项行为艺术。@一帧空间,导演映后线上交流
整个活动都挺不容易的。但多数行为艺术作品实在无法喜爱上,没感受到一点艺术的“美”感,甚至尴尬,比如某泼一身血的作品,比如某雪地里打滚抱头的作品。最喜欢是那个时钟的作品(也许这就代表我不懂艺术吧(无所谓
“那股艺术的暖流,注入我一米九二的灵魂里”,凡尔赛也是一种行为艺术。
之前在艺术小组看到过招募活动,没想到拍成纪录片了,期待顾桃“所以我不是艺术家,我是生活家”
#书本放映#消失的内蒙古青年电影周,营地被拆,热雪行为艺术却以精神的方式一直在继续,看似中断的结局,总有一批人在热情地撺掇。导演初中文化,干过很多底层工种,《妈妈和七天的时间》摄影师,《山间疾风》男主角。纪录片本身电影美学很一般,重在记录的意义,记录这些消失的节展,反映的独立艺术生态。
独立精神,对金刚大哥真情流露的一番话印象深刻,熟悉的北方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