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开始时,我还以为是年代久远的老电影,回顾这上世纪被人讲烂了的陈年往事, 结果一看居然是09年的电影,才发现是导演故意为之,不过倒是契合了故事背景。 这是部小众电影,估计少有人看过,出产于波兰,曾经代表波兰冲奥。黑色幽默的讽刺电影看了不少,但是不得不承认,在对社会的批判和讽刺上,欧洲的这些小国们比美国佬来得更驾轻就熟,犀利的言语中将丑恶的一面批判得体无完肤。 要看懂这部电影,先来了解下历史背景—— 波兰在1952年宣布成立共和国后,依照苏联模式进行着社会主义的建设,注重重工业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简而言之,波兰正在经历着极权之下的“白色恐怖”时期。 因为鄙人自己并不太了解波兰解放后的这段历史,所以具体的情况不敢胡扯乱编;我觉得这部电影的背景和乔治·奥威尔的《1984》非常类似,或许这样解释大家会明白些。 本片采用了插叙的手法,讲述了萨宾娜在波兰极权时期的传奇经历。晚年的萨宾娜在去机场接儿子的过程中回忆着自己年轻时期的往事—— 萨宾娜在一家杂志社的诗歌部工作,那是非常严谨的工作因为所有的字句都要求非常严谨苛刻,无意的一个错误都会被认为是思想上的错误而被带去警局查问。而萨宾娜也如她的工作一样穿着朴素规矩。她的母亲和外祖母都为她的终身大事感到担忧,多次为她相亲无果。 在片中很多地方都显示了当时社会笼罩的恐惧——家里私藏着一枚写着“自由”的美国硬币都能让全家陷入困扰;在母亲为萨宾娜相亲时她说对方加身清白,都间接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人自危的现象。 整个故事围绕了两个事件,三个女人展开。 事件一:硬币 “自由”在当时是不允许的,原本应该上缴的硬币却被萨宾娜私藏起来,藏在一个荒唐的地方——她的肠子里。每天她都伴着气势磅礴的音乐鼓足勇气吞下硬币,到了晚上清肠的时候(大家懂的,就是排泄)再把它洗个干净,再吞下。天天重复着这样的事情。一方面怕被当局抓住把柄,一方面又不愿交出这枚硬币的矛盾心理在萨宾娜吞硬币时的表情上显露无疑。 事件二:男友 萨宾娜在一次如悬疑电影般的事件中邂逅了帅气逼人的男人,这个男人的名字太长,不只是我,连萨宾娜自己都不记得。然而男人的温柔浪漫深深打动了萨宾娜的芳心,虽然这个男人在和萨宾娜约会时极度地心不在焉,然而萨宾娜却沉浸其中不能自拔。直到最后男人像她求婚,怂恿她加入自己阵营时她才如梦初醒。 事件的转折点就在于此,原本正常无比的一个小市民故事就这样索然无味地进行,突然男人亮出了自己是ZF秘密警察的身份,并诱惑萨宾娜来诱捕杂志社的总编时,一切罗曼蒂克的场面在萨宾娜的脑海里都破灭了。 “秘密警察”似乎就像个恶魔的代名词,萨宾娜听到后浑身发抖,并且他们无处不在,连萨宾娜每天上演吞硬币的高难度戏码都被他们了解得一清二楚。于是萨宾娜做了个大胆的决定,一个反抗的念头在她心中滋生并付诸行动——她毒死了她的男友,这个秘密警察。 事情发生变动后,原本应该是以萨宾娜饮弹自尽被当局作为情杀案处理作为结局的,但是剧中另外两个主要的女人让事情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首先作为母亲,萨宾娜的妈妈在看到尸体后非常镇定地计划了毁尸灭迹的过程。这也是整个故事的高潮部分。 此时的萨宾娜不再是主角,而是她妈妈。作为一个前药店老板,她深知如何把人拆分开。晚上笨拙地将尸体拖到阁楼,弄出惊天动地的大动静,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融掉尸体,全副武装往池子里倒各种液体弄得自己很专业似的;把尸体的身份证件,尸骨都埋在不同的地方,到之后秘密警察在寻人时的机智回答都显出这个妇人的思维缜密。 而另一个重要的女人则是萨宾娜的外祖母,她从一开始便总是处在幕后,然而最体现她智慧的就是在萨宾娜邀请男友回家的时候,男友查看了外祖母的房间,而老外婆也非常机敏地知道此人来者不善,因此虽然在处理尸体的过程中她几乎未出现,但是全部了然于心的她在骨头的处理上提出了胆大的建议——放在她的棺木里。只能说她宝刀未老,智者无声。 在经历了欢快的分尸过程后,这名悲催的秘密警察的尸骨终于长眠于波兰正在建造的最伟大的建筑物之下。 然而当事情过去半个世纪,这个满是讽刺的故事在萨宾娜见到儿子的那刻起突然变奏,不是一笑置之的荒诞经历,而是一个特殊时代的悲剧。那张和她曾经男友长得一模一样的脸的人让她勾起的往昔的回忆,不是这个秘密警察威胁她投入自己的阵营,而是两人坠入爱河时的甜蜜时光,那时的萨宾娜确实付出了真心。 硬币和男友这两个事件或许并非随机挑选,而是两个象征——自由和爱情。这应该是人生在世最基本的权力和欲望,却在那个特殊的时期变得荒诞而不可理喻。萨宾娜的经历并不是一个诙谐的喜剧,而是这个社会压力下的悲剧,如同《焦土之城》中的母亲一样,虽然一个特殊时期在过后成为一段历史,但是其影响却给生活在这个时期之下的小人物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萨宾娜不只是一个简单地小人,她是个思想先进的人,是那个时期下人民反抗的一个代表。她不愿意上缴那枚硬币,因为她向往着“自由”,而她只能把它埋在心里;同时她又渴望爱情,即使那爱情带着目的向她靠近,她仍然张开双臂拥抱它。而当斯大林去世的消息传至大街小巷的时候,萨宾娜和她母亲在弄堂里拥抱着无声欢呼时,更是赤裸裸地表达人民对极权主义的痛恶,以及压抑已久后释放的欢愉。(只能说导演胆子很大,展现的方式相当给力~) 最后年迈的萨宾娜在波兰建成的最大的建筑物雕像下点燃一支蜡烛时,或许所有人都明白,她也明白,曾经所有的这些荒唐的行为全因这荒唐的特殊时代,如今想来,却满是悲哀,或许她的蜡烛并不只是给逝者的祈福,也是一种致歉——除去我们的ZZ立场,我真的真心爱过你。 (也许《颠倒黑白》这个名字想表达对时代不求真理的盲目性的批判吧,确实是部好片,推荐一下。)
这种电影在国内必须受欢迎,因为太好找共鸣了。
嗯,这种片子牛X的地方在于“处处现实又跳脱离奇”,讽喻很给力,黑白画面电影气氛很贴合那个白色恐怖的时代……
与此部电影相对比,《窃听风暴》这种直白表露苏东暴政的电影便逊色许多,我很喜欢这种讽刺喜剧的阐述方式。90分钟不到的篇幅,小中见大,涤荡起伏,意味深长,回味无穷,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连续看了不下十部左右的平庸之作,终于等到一部杰作登场了。
三个女人一台戏,到底姜还是老的辣
杀人那里真镇定和果断,颠倒黑白的人生,却如此黑白分明 有时候小人物的一生却如此不平凡
回忆是黑白色调,如今是彩色系。不化妆的女主女鬼气质满溢。我以为是波兰50年代一枚剩女在妈妈、外婆催促下的相亲老故事,其实是波兰溶尸奇案!女主把金币吞掉第二天再拉出来,还是这颗金币再吞掉,再拉出来,循环往复,我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由此想到了父辈文化大革命那段特殊时代,真是造化弄人啊!
明确两极对立的时代也没有黑白分明
老处女谋杀准亲夫。
中国的现状及未来
黑白片
真是丰满神秘的好故事,处处现实又跳脱离奇,先是挑剔剩女脱力相亲的文艺开场,接着又是可疑白马突然出现的狗血歪歪,中间密布政治讽喻黑色幽默,然后开始玩阴差阳错的阴毛论和凶杀梗(希区柯克安东尼奥尼波兰斯基外加鹿鼎记有没有)最后搞个时过境迁宿命轮回,也太会玩了吧
11.30 欧盟影展 渐入佳境啊。黑色跳跃式的幽默。被看透的惊恐。反抗后感恩的心。冷战以及该死的斯大林。
文艺女离奇杀人藏尸事件:谎言与真相,我们要澄清的最大谎言,其实就是铁幕统治的本身,在这样的谎言中,真相不见了,自由消失了,生命泯灭了
影片最大的优点就是剧本,讲了一个好故事。黑白影像在时代感的营造上依旧给力,甚至更贴合那个白色恐怖时期的历史阶段。一段大时代小人物的悲摧命运,活下去,就算美好表象的背后是一个只有自己知道的痛苦谎言。导演和女主相当给力!★★★★
肇始于苏格拉底的囚途,永远的柏拉图的深渊。
cult片
波兰剧情片,一个诗歌部女子陷入秘密敬茶布置的圈套后反杀之,50年代很黑暗,斯大林下台很喜悦
…………
一直被强迫症折磨着,必须要完整的看完。有点搞不清楚,片名到底在影片里表达个什么意思。难道是一个女人强大的原则主义不可侵犯吗?不过其中那段将尸体毁尸灭迹应该是整部最有看头的桥段了,明晃晃的思维挑逗。
黑白的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