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如果文不对题就不是好文章,一部电影如果不合逻辑就不是好电影。《冰峰暴》就是如此。
它选在了世界之巅:海拔5000-8848米。
这不得不让人想起珠峰极寒少氧的生存环境:厚重的保暖服、严丝合缝的防风面罩、沉重而谨慎的步伐……以及登顶后迅速下撤的身影——毕竟在那因多呆几秒就被永远留下的人也不是少数。
而翼小队就神了!虽是民间组织,却配备能升上7000米高空的直升机!在喜马拉雅,队员们不仅轻装上阵,甚至奔跑跳跃、搏斗高呼都不在话下。
小袋子根本不是什么“菜鸟”,她是“不死鸟”:雪崩、坠崖、极寒、狂奔、肉搏等操作不仅没让她受伤缺氧,更是神速登上令无数登山者献身的珠峰!神迹!一定和她死去的男友有关!
我知道电影要讲的从来不是什么登珠峰的故事,它甚至不是个登山的故事。它只是想在极端环境下呈现一场绝命竞逐,只是想写篇爽文满足创作者的意淫。山越高越突显故事的惊险、艰难与不凡。如果是世界第一高山的话,还能蹭一波流量。
但珠峰实在太高。高到原本只是烘托的背景直接变成焦点,蹭的热点直接导致动作片被视为珠峰片。
大家都期待在举步维艰的喜马拉雅上演怎样的冒险,结果电影却毫无逻辑。俗套的动作片掺杂矫情的感情线,发生在普通雪地尚可,发生在珠峰就真的可笑。
“北天星白鸟座上升,暗示叛逆的执着”……类似的台词也反复刷新影片的尬线。
如果它换个矮点的山,老老实实抓情节,不拔高,不煽情,凭役所广司和其他演员的表现加精良后期,会是部不错的电影。
但它不想做好电影。
只靠珠峰和名演撑撑场子就够了。
真是侮辱了珠峰,可惜了役所广司这么好的演员。
看完之后,感觉豆瓣评分应该有6.5-7.5之间吧,但是当打开豆瓣看到评分后,多少还是有点意外的!
老实说,这部电影确实不是特别的吸引人,故事情节有些单薄,台词也并不是很深刻,不过也并没有很大的毛病,台词、逻辑都是合理的,虽然有些比较专业的地方可能没有处理的很好,但毕竟是电影,而且是一部中规中矩的电影,也不是大片,就不要这么苛刻啦!
不过电影里女主不放弃的精神还是有所打动我,从男友到队友,女主也懂得了自己到底该怎么做。包括电影里的景色也是很有美感的,比较真实,所以我个人觉得最少还是有六分以上吧!
看了前面7分钟就不想看了,全部人在那么冷的天气都戴上帽子,驾驶员是小鲜肉就有+冰冻防御加成?同上海堡垒的鹿X一样为了个人造型就不管剧情逻辑。为了救人连同团队商量也没有就下去????不是下个楼买包烟好不好,我要是队长就直接就飞走了,顶多以后有空再回来立个石碑尽一下人事,还顺便可以教育一下新人。
张静初、役所广司等拍摄的《冰峰暴》又一次刷新了我对于某些无脑编导人士智商底线的看法。我想,虽然“人定胜天”的口号可以宣传,可是对于自然,人类如果不能保持永恒的敬畏,迟早有一天我们这个种族会迎来大灭绝的那一天。
中国经济几十年经济的发展,物资条件丰富了,古人早就说了“温暖思淫欲”。人有千百种,有人没事就去棋牌室打麻将,有人没事溜弯,这些都算是正常的。当然也有不正常的,有人热衷于去挑战极限活动,信奉人生就是一场接着一场的体验,你看有万科的王石,多有钱一人,花了几年时间去攀登珠峰。喜欢他的会竖根大拇指,一条汉子,厌恶他的估计会说他吃饱了撑着慌,不要命了。
珠峰耶,世界最高峰,地面上离天空最近的地方!上面无比寒冷,空气稀薄,要想上去,没有强悍的身体、坚强的意志,加上几年的训练,才能够在各种条件符合下才能去挑战试试,能不能成功,也要看老天爷高不高兴!
前段时间吴京主演的《攀登者》上映取得了票房业绩!那片子写实,那么专业的登山团队,还有气像监测等各种保障人员提供登山保障。即使这样,人家领队也说了,珠峰能够登上去的机会一年内也就那么几个窗口期,要是错过了,您就明年再来吧!
但是冰峰暴里不这样!这些登山救援队队员们太过于随意了,在电影里珠峰只不过是一座可以随时供人赏玩的小山头罢了。这不扯蛋么!
编剧们写故事的时候当然可以脑洞大开,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的经典好电影;可是脑洞大开不代表可以突破观众的常识底线,至少要尊重观众是不?
下面几个槽点不得不吐:
1、情节不合理
一架飞机坠落在珠峰,暴力团伙一定要拿回机上的文件,据说这些文件会引发战争。珠峰周围就那么几个国家,中国、印度、尼泊尔,光凭小小的军火商,几份不知所已的文件就会让这些国家一顿乱打。哥哥,你真的想多了!
主角登山救援团队里多年合作的伙伴没有任何交代就为了一点钱去帮助外人谋害自己的伙伴,最后甚至还亲手杀害 一个伙伴;在那种极端气候环境下,能够在一起合作多年的人,都是可以把后背放心交给对方的人,说变就变了?哪怕就是从利益角度出发,也是与团队干长远事业比这一单临时交易来得靠谱啊!人,总不能为了坏而坏吧。
珠峰上随意打枪,还打直升机。不是说声音大一点就会引发雪崩吗?为了根本看不到的钱去拼命。编剧你真的了解人性吗?
没有任何准备,几个人轻轻松松地登上了世界最高峰,还在珠峰用上了降落伞,这哪里是第一峰啊,这分明是游乐场吧!
还有好多,也就一一列举了。
2、人物扁平化
人物形象没有亮点,扁平化严重。好人就好人,坏人就是坏人,人物形象不立体。
虽然有老戏骨役所广司的加盟,可是编导如此,剧本如此,人家的演技也发挥不出来了,演技完全不在线。也许当时请他来演,只是需要人家这一张脸!看得出,冰峰暴是一本重头戏全靠后期技术制作加工的电影,人家想要发挥一下,也无处去发挥啊!演员重要,但是舞台更重要。
3、技术制作场景粗糙
一本想要靠视觉效果加分的电影,让观众看出了玄幻的味道!特别是那些星星和那些光,难道珠峰也会有极光?
还是那句话,在自然面前,人类不过是一群可怜的小虫子!虽然虫子也有虫子的梦想,例如会想离天更近一点!
敬畏自然,敬畏生命,不要再拿人类的那点破事去打扰到造物主的清静好么?
最后,也请敬畏花钱来看电影的观众!
对于这部电影,相比于《攀登者》来说,更好一点,当然也还没有好很多,只是故事更接近主题,冰峰上的旅途更加艰辛,天灾依然在,人祸如影随形,TEAM的组成无邪了,外部支援说反骨就反骨。
专业登山对,电话不充足电吗?这点我真的无法理解,需要依靠卫星电话联系飞行员赶来营救,所以剧情里面电话不能丢,但是从一开始就没电,太刻意了。
看完这部电影觉得还可以吧,打斗场面,情节设计,人物特点,算不得特别好,但也不算是很差,索然不落俗套的的别人几乎都死了,只有女主角活下来了,主角不死依然坚挺。
而且吧,这个电影本来就是假的,也就是虚构,可是真真假假的东西也要差不多才行,本来就是别人几乎都死女主独活,滑翔落入冰隙里,还能遇上失踪五年的恋人尸体冰封在冰层下,咋不顺便捡到个恐龙蛋呢。电影里酋长都说了,星座的的意义是一个故事的结束,在这里就应该停止爱情线,后面遇到冰封的尸体,太刻意了,而结尾处,小袋子好像从来没出现过,这是另外的灵异线吗?
但凡这个电影符合一点逻辑我就不吐槽了。这么一个科幻片,为啥闭路电视台6套还一直放,日了狗了。
打开降落伞飞了半天,好巧不巧就掉到一个冰窟窿;掉到冰窟窿不说,好巧不巧就找到了男朋友尸体。哦,搞半天,珠穆朗玛就只有一个冰窟窿。马航失联现在还没有找到飞机和逝者遗体。怎么着,是珠峰地形特别适合偶遇么?
拙劣的模仿之作
白鸟座的意思是:一个故事的结束,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始。
感谢余非导演给我们上了“不要这样塑造人物”以及“不要这样讲故事”的经典反面教材课。众所周知电影是讲故事,讲故事呢就需要讲人物关系,而人物关系往往是通过事件来推进,而不是“他是我的灵魂伴侣……”这种千篇一律的水词,都用台词讲剧情的话,建议发微博,这样感官体验更直接,比透过3D眼镜看舒服多了。
#点映# 选材看来是跟《攀登者》同类型的电影,实际上是披着登山外壳在演的文戏+动作戏,这里的珠峰不过是故事背景罢了。视效没有亮点,2D版本即可满足观影需求。打斗场面有紧张刺激感,但大部分还是脱离雪峰背景而立。伪复合主人公,明明篇幅有限没法处理完整,因为想要赋予每个角色各自的故事更多意义而渐渐把主线任务分化弱化了,却又没有给到支线故事很好的升华,以至于整部电影让人感觉立意单薄、故事松散,角色也没有给人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如芒在背如坐针毡如鲠在喉地看到最后,真的是忍不住脑内缓缓打出???
大家又有机会给《攀登者》和吴京道歉了!
《冰峰暴之喜马拉雅闹僵尸》:死了又活活了又死,张静初堪比“静奇队长”的强大生命力以及骇人的通灵能力已经超出了我的想象。
女主简直不要太蠢,逃出来之后不先找自己的队员说清情况,一起去制服另一个坏人,反而去坏人那偷装备??你自己打得过吗?里面每次好不容易打通电话,总是不说正事,生生错过机会后面还要很多很扯的,酋长一个人力大无穷,在雪山边上居然能完全拽住那个和雪山成九十度角的外国壮汉,不让人掉下去,太扯了
“攀登者”你们来看看张静初是怎么爬珠峰的,遇到雪崩没死,被推下山没死,躺珠峰上极寒一夜没冻死,早上晒个太阳吃口雪满血复活,继而高强度攀冰壁、极限飞奔、顺便在没有氧气罩的情况下登顶,役所广司扮演的队长挨了一登山镐身负重伤情况下也莫名爬到顶峰,打恐怖分子,最后珠峰伞降还意外找到失踪5年的男友尸体...简直比战狼还要战狼,比劳拉还要劳拉,比奇幻还要奇幻,导演脑子装屎,1993年的《绝岭雄风》绝对完爆这片。
那些吐槽在《攀登者》里京哥他们顶峰不戴氧气罩的看了这个就要没话讲,《攀登者》起码是从山底开始慢慢攀登,身体逐渐适应,《冰峰暴》是直升机直接飞到六千多米,受伤情况下,到了山顶不仅可以不戴氧气罩无障碍交流甚至能肉搏枪战,你永远不知道人类的极限在哪里。只要抱着看科幻爽片的心态来看这部影片就还行,不能带脑子。两个大反派刻画非常薄弱,除了一点点自白,根本没有背景说明来支撑人物行为,好歹补一点兄弟俩受欺凌的镜头嘛,就一句“我是个杂种所以我要搞破坏,发动战争不让你们好过”。星空全场演技最佳,真美啊。搞得我也想躺在山顶看星星,那几个镜头美炸了,难怪人类所有文明都源于仰望天空,如果每天都能看见这么好看的星空那么世界人民一定心如止水远离战争充满和平。破案了,这电影里面的两个大坏蛋之所以干坏事就是因为不爱看星星
虽然确实有亮点(比如川井宪次的配乐),可整体问题实在是太多、太扯了。有一句形容女主的台词说得好:“她是神奇女侠吗?”其实不止女主,影片里所有主要角色都仿佛是超能力者一般,着实是部科幻片。
前半个小时拍得有模有样的,结果一讲张静初角色的前史,整部电影就开始垮掉,明明可以拍成《绝岭雄风》那样的硬派动作片,结果净整一些婆婆妈妈的东西,雪山上的低气压仿佛把人物的智商都给压没了,别看导演在叙事和节奏把握上毫无建树,但是在拖时间的方面却是一把好手。不过最让我想不通的还是役所广司和川井宪次的加盟吧,说说是中日合拍大片,但是更像是一场资本骗局,不过也就骗骗土大款,骗不到观众,不过,就整体质量上来说,轻松秒杀了《攀登者》。PS:本片制作了IMAX3D和Cinity版,但是并没有影院傻到给排片。
不及格 想问导演最喜欢这部电影的哪里呢 我猜导演大概会说全部
说真的,现实中这种智商无论主角还是反派连山都上不了吧?山都感觉被你们羞辱了
看完覺得比《攀登者》還是好看點
都说登山题材难拍,但今年华语片同题材一来就是两部,都说《攀登者》拍得不好,您是没看过这部。说攀登者拍得像武侠片,这片直接是科幻片,人家直升机能飞6000米高。不说节奏和叙事差,单说本片打算搞《绝岭雄风》那样登山+动作,人家史泰龙也只是在洛基山玩动作片,而这帮人在雪山之巅生龙活虎,张静初这个角色各种不死,在顶峰跟终结者一样,与其主角光环对应的就是反智行为,是缺氧导致的吧,连氧气也不带,就这还中日大片?日了狗
超前点映观影。又一部攀登雪山之作,开头就以惊心动魄的场面给足了紧张刺激,之后也是接二连三地险象环生(个人有过基础攀岩与徒步冰川的经历,观影过程中直观地感到一阵阵揪心)。自然的险峻,人性的险恶,都是生死一线的极限挑战。但是铺垫不足,情节转折与人物死殁突兀,略显生硬,让人措手不及…新看点则是2030与白鸟座,为这部灾难动作片刚硬的基调注入了一抹浪漫色彩。为剧组在酷寒条件下完成拍摄加一颗星。
有点闹心
撤档电影,大概知道什么成色,导演处女作,场面调度一塌糊涂,剧情支离破碎,人物动机和主角光环摸不着北,角色个个蠢钝如猪,槽点漏洞一大堆,一个政治阴谋发酵出的犯罪片,一场珠穆朗玛峰上的杀人游戏,情感牵绊流于表面,并且三番四次催情,观者根本毫无涟漪,登峰过程几乎没有涉猎,只聚焦于珠峰犯案的险峻以及自救的艰险,剧本稀烂,剪辑糊弄,场面过多抠图省钱又省事,好在张静初演技在线,只是她表演的越卖力,就觉得这部电影越可笑,这样的成色几乎就是国内网大的水准,半斤八两的掌控力,还要冒险挑战高难度类型片,虽说勇气可嘉,但真实情况惨不忍睹。★☆
简单的套路故事,比《攀登者》要好,你知道它是个加了感情戏的冒险故事,而它也坦然地去这么展开。《攀登者》是明明经不起推敲,却努力去让你相信那是真的,希望赚你眼泪。
役所广司是怎么被忽悠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