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影评已经从各种政治隐喻来说明了铁皮鼓的寓意,和这部影片对纳粹政治的反讽。但其实也可以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待奥斯卡为什么抗拒长大。
奥斯卡的外祖母在荒原与逃跑的青年在裙摆下做爱,从而诞生了奥斯卡的母亲,但母亲的命运多舛,逃跑的父亲不知去向,或是淹死,或是改头换面成为了商业界的大亨。父亲在成长过程中的缺失直接暗示了母亲的命运与性格走向:在两个男人之间徘徊,没有立场失去自我,丧命于对男性生殖器的崇拜和欲望的无法填充(虽然女性不应该那么刻板印象)。在历史与时代的大情景中,女性总是被牺牲的那一部分。
奥斯卡用一面铁皮鼓的尖锐和节奏来对抗这个荒诞魔幻的世界,他生于一战二战的过渡期间,他的两个父亲是懦弱虚荣的波兰(表舅)和霸道残忍的德国的化身。政治隐喻已不必多说,他目睹表舅和母亲的调情,深感成人世界的虚伪,道貌岸然与无法用理性束缚的纵欲和猥琐。于是他便在垮倒的葡萄酒架下掉进了地窖,实现了不想长大的愿望。这很容易就想起酒神狄俄尼索斯的葡萄酒宫殿和国王黄金手的故事,而这又恰好反映了此时奥斯卡的心愿是非理性的,但又是最本能的对世界黑暗与奸污一面的逃离。
奥斯卡的母亲去世,她死于精神的错乱,死于一边无法得到满足的欲望和被禁锢于强权暴政之下的绝望之间的博弈与抗衡。她的表哥情夫只会一味劝他屈服于丈夫的强权,她的霸道丈夫逼迫她吃掉代表欲望和男性生殖器的鳗鱼,反过来又假惺惺地对她表示宽恕和理解。这直接导致了她精神的失常。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里,女性的精神失常往往是因为其对于男性生殖器的嫉妒,是女性的性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懦弱虚伪的母亲在面临两种精神抗争和政治立场的拉扯时,因为自我的丧失和无立场的随波逐流,最终她被逼入了极端:无休止地吃各种各样的鱼,以此断送她自己已经腹中属于霸道丈夫的孩子的性命。而鱼的意象,在基督教和心理学中都有着丰富的隐喻:它不仅可以代表耶稣化身为鱼来拯救人类,又可以代表男性的生殖器官和性欲望。母亲的饕餮,既可以看做是精神无所依靠,于是靠着无节制的祈祷和信仰来充实她荒芜已久的心灵,也是她对于自身欲望无处安放的发泄与填充。
虽然奥斯卡的身体无法长大,但他的心智却一直在成熟,甚至成熟到了可以纵横历史,看到之间的脉络与交错。但正是这种成熟,才意味着他与世界特殊的抗衡一定是悲剧性的结局。他并不像同样只停留在儿童时代的彼得潘一样,用童真,童趣的美好与稚嫩来抗衡整个世界的残忍与世俗。恰恰相反,奥斯卡是有血有肉,会思考的人,他的思维伴随着岁月的流逝一步步得到成长,就注定他并不能像彼得潘一样,从头至尾无忧笃定地以不想长大的方式抗拒世界。他的超我已经足够成熟,来对抗身体中属于本我的那一部分。
玛利亚的到来有着丰富的含义。她不仅仅是基督教中那个纯洁美好无瑕疵的圣母玛利亚的化身,她更是让奥斯卡直观自己欲望和本我的那个符号。初来乍到的玛利亚美丽,温柔,她给弱小的奥斯卡掖好被角,给他演奏口琴那首悠扬美好的歌曲,照顾他,温柔对待他。果真像圣母玛利亚一般美好,充满慈爱和济世的精神。奥斯卡对于初来乍到的她产生好奇和爱慕。但随后我们却不断发现,玛利亚并非像圣母一样的纯贞,海滩上的黑色三角内裤和内衣,和奥斯卡用唾液和气泡粉末传达出无尽的情欲,少女的胴体和春夏之交的躁动与暧昧,很快使奥斯卡陷入情网,并在某个晚上完成了和玛利亚的性关系。前部分强迫圣子像戴上铁皮鼓,无穷地敲鼓来质问耶稣的答案,在与纯洁的圣母完成交媾后,对于宗教的神圣的寄托也彻底打破了。奥斯卡至此开始直视自己的欲望,自己的本我作为肉体中不可消磨的一部分,将在自己身体内部蠢蠢欲动地滞留着。而他最初起于母亲和表舅不伦之恋而许下的不肯长大的非理性欲望,也在和父亲的情人的交媾中破灭了。
玛利亚甚至生下了和奥斯卡的孩子库尔特。但贪婪虚伪的玛利亚对和奥斯卡之间的事闭口不提,她顺利成为了奥斯卡父亲的妻子。而奥斯卡给自己的儿子带来的礼物,是又一面铁皮鼓希望他也可以用铁皮鼓来反抗世界。至此,永远无法辨认父亲是谁的悲剧再度重演,而奥斯卡再度陷入了俄狄浦斯情节—他对于母亲的留恋依赖,转为无意的弑父情结。奥斯卡的纳粹父亲以荒诞的方式去世:他死于儿子无意或有意地把纳粹徽章扎到了他的手心。为了自保他选择吞掉徽章,造成了自己的死亡。而他的两个父亲,都是死于自己有意或无意造成的意外,而来源都是自对于母亲(对母亲和其他男人偷欢的不满与质疑)和对玛利亚(本该是自己的妻子,却成为了父亲的妻子)这一女性主体的欲望。
值得注意的是,奥斯卡在影片中唯一有过地位身份平等,可以视为自我意识的爱情对象,另一个侏儒女孩,他们之间的融合可能是奥斯卡真正所期望的那种爱情。但不幸的是,随着女孩在空袭中的意外逝世,这份长期渴求的平等善意的爱亦破灭了。对世界的反抗永远不可能成功,因为在抗拒时,时间的机器总会有意无意地碾过,将一切粉碎。这可能也为最后奥斯卡放弃不想长大的愿望埋下了伏笔。
在埋葬父亲的过程中,奥斯卡被自己的儿子库尔特用石头砸进坟墓。这似乎可以看做是另一次俄狄浦斯式的报复。因为他的儿子并不知道这个一尺三的矮人就是他真正的父亲。他在把自己的父亲砸进坟墓时,嘴角甚至多了那么一份笑容。这个笑容和饱腹的心理源于哪里观众并不可知,但联系到奥斯卡父亲去世后,奥斯卡,玛利亚,库尔特三人的周旋生活,或许可以看出库尔特对母亲留恋,把不满和嫉妒发泄到奥斯卡身上的端倪。但奥斯卡不想长大的愿望始于看到母亲和表舅(父亲?)的交欢,终于自己父亲的死亡和自己的儿子或许察觉到他和玛利亚的感情而对自己的报复和反抗,这不仅意味着奥斯卡的本我和超我在作为主体又作为客体之间的融洽,又意味着奥斯卡想要以无理性的愿望来反抗情欲,强权的失败和幻灭。或许他自己也意识到,就算身体不能成长,就算铁皮鼓的尖锐能划破世界的层层黑暗,他也无法阻止成长的到临,也无法克服自己生而为人无法攻克的情欲和责任。是时候让真正的自我显现启航,去弥补战争之后的生活了。
其实私认为这部电影对于原著政治情绪的弱化处理得不错,虽然也有很多对纳粹的反讽,对战争迫害人民肉体和精神的控诉。但真正伟大的地方,在于奥斯卡作为一个人,而不是一个政治符号,在战争历史的背景下,展现出来的对情欲,宗教,政治等等的怀疑和抗争。这样的影片才是完整的,才不至于沦落为一部反战的宣传片,而是带有精神分析学的,对人的深刻的剖析和对于德国历史的冷静的思考。
铁皮鼓代表奥斯卡内心的超我,只要他拿起铁皮鼓,他毅然而然就成为了一个与情欲,卑污丝毫不沾边的精神符号。他用铁皮鼓使纳粹的宣讲会成为象征和平的交响乐会,用铁皮鼓控诉对于自由,精神,行为的囚禁,对成人世界的反抗。他在母亲的葬礼上把铁皮鼓丢掉,因为他意识到了母亲的精神困境和他的超我要求对于母亲精神的残害。他在波兰战役中将铁皮鼓重新拿起,意味着他又要举起这一精神宣言,对抗法西斯的铁爪。而最后他把铁皮鼓埋入父亲的坟墓,意味着战争结束,不再需要这样的宣传符号,而对于他来说,是时候把这种对抗世界,虽有激情但无理性的宣言埋入土中,站在自我的立场来思考今后的生活了。
于是影片也就定格在拥挤的车站,与大远景远去的火车以及奥斯卡大声呼唤的对于母亲和外祖母的眷恋。远处的荒原仿佛依稀传来了烤土豆的芳香,他可以肆意在外祖母宽大的裙摆下撒娇,甚至重回母亲的子宫,感受被包裹着的温暖与安全感。
这部电影,有人说改编的不好,原著我也没看过。但是就电影而言,其要旨还是很清楚的。有人说这个电影看起来怪诞,咋一看的确不那么寻常。但是如果看得出其中的意义,大概也不觉得怪诞了。因为在看得见的社会之下隐藏的社会总是不那么常规的。这是一部关于人类欲望的作品。
影片第一段,就是一段荒唐的情节,当然也同时交代了奥斯卡的生世。
被警察追捕的祖父遇上了在旷野上烤土豆的祖母,便藏进了祖母宽大的裙子底下。祖母一边再和前来询问的警察周旋,那个祖父竟然在石榴裙下做男女之事。从之后,警察的持续追捕,以及祖父的跳河逃逸可知,他的罪一定很重,如果当时被捕,下场也一定很惨,可是欲望还是让他疯狂,石榴裙下,连生死都置之度外了。
奥斯卡的出生意义:
影片中可以听到奥斯卡的独白,他一开始是不想出生的。直到,他知道自己可以拥有一个铁皮鼓。本质上,他出生的理由是明白了自己的使命。他的使命就是用鼓声敲醒深陷欲望漩涡的人们。
那是个疯狂的时代。欲望藏在表面的规则之下,就想奥斯卡的亲身母亲。然而,这是个疯狂的时代,欲望膨胀,就像被雨水驱赶的蚂蚁一样,不断从阴深的地下爬了出来。纳粹出现了。
和奥斯卡的母亲一样,两者都毁灭了。尤其要提出一点,奥斯卡的母亲是以一种自杀式的形式死亡的,自己惩罚了自己的罪。
剧情的完善之处在于,不仅它做了一个很符合逻辑和客观事实的类比,从微观的人心,到宏观的社会反射。而且作者还找出了原因,和该负责的人。奥斯卡的铁皮鼓,曾经在学校里敲起,在亲身母亲与表哥私会时响起,在教堂响起,在纳粹军营响起。学校是社会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导师。纳粹军营的呐喊只被当成表演,奥斯卡问神明,你为什么不叫醒他们?!所以他把手中的鼓交给神明!神明,你拯救他们啊,让他们清醒过来!
难得的是,作者还反问了人性本身!难道人无法通过自己的能力发现自己的问题吗?
这就有了那段鳗鱼的情节。女人的心是敏感的,女性更加温柔更加善良,奥斯卡的母亲一开始坚持不愿意吃鳗鱼。然而在表哥的爱抚之后,她麻木地吃起鳗鱼来。直到吃死。欲望如乌云,善良是太阳,太阳有时被乌云遮住。欲望的尽头是绝望,是死亡。
鳗鱼被腐烂的牛头吸引,被剁成一个个方块被人吃掉;人也一样,欲望难消,被别的事物所消耗。欲望的尽头就是绝望,是死亡。
不仅是性欲,食欲,杀欲,控制欲,占有欲。。。。。。怀孕的少女玛利亚,那个为了喝咖啡被炸死的女侏儒,残暴疯狂的纳粹,我们放纵欲望,又沦为欲望的奴隶。
影片的结局,奥斯卡一行人乘火车离开,祖母一人留下。像开头的一幕,祖母在旷野烤土豆。
起先,我持悲观态度,认为这是一个大乱之后归于平静,但是却是另一个乱的开始,人类历史就是这样周而复始的。人类总是反复犯一样的错误。
现在,结局倒是可以做另一种解释。欲望是人类的本性,是动物本能。没有理智,没有情感,只是一股单纯的冲动。但是在欲望之上,人类却能生出情感。虽然,祖父与祖母因欲望开始,但是祖母却的确对祖父产生了美好的爱情。救下祖父不说,在几年后的追捕中帮助祖父逃跑,即使这个男人再也没有回来,或死或在他乡成了富翁。祖母一直在等待,在相遇的旷野上等待着。他们之间没有性,所以支持祖母的动力不是肉体的欲望,而是纯洁高尚的爱。
就像奥斯卡的父亲在意外之后对玛利亚说的。在肉体的欢愉之外,人追求的是爱,高尚的爱。
这是有意思的命题,在欲望的旷野之上,开出了爱情之花。
神明当然无法敲响铁皮鼓。人如果无欲望那便不再是人,而成为神。
但如果全然是欲望,那就是魔鬼,那世界立刻就成为地狱。人类,是这样的一群挣扎的生物啊。在欢笑中含着泪,又流着泪笑着。
大战结束了,这是一场人与自身欲望之战。只要人民觉醒了,内心的战役胜利的,外在世界的战役自然胜利了。
所以奥斯卡的使命结束了,人们已经醒来,铁皮鼓不在需要了。不仅如此,奥斯卡也找到了生而为人的新意义,他开始长大了。
http://axinlove.com/2009/04/the-tin-drum/《The Tin Drum_铁皮鼓》鼓点声里一个城市的风流韵史
--风流的不是女人,是这个城市,担泽,德国和波兰交接的一个小城市
by @xinl.ve 061027
奥斯卡的奶奶宽大裙底藏着他的爷爷;
他的妈妈和他表舅有不伦情欲;
他和他父亲同时爱上风骚的小保姆。
前言:电影来自君特·格拉斯的同名小说,他最近有点麻烦,因为自传体的书《剥洋葱》让他陷入了困境,因为他加入过党卫军。这一举动是格拉斯一直激烈批判的,但是他过去一直没有正视和坦白这一点,现在让他焦头烂额。
没有看过小说原著,但是电影应该基本忠于原著,因为意象如此多,涵盖的内容太丰富,一个城市浩大的历史在铁皮鼓点声里响两个小时,电影给人的感觉纷乱复杂,这些只有导演重复小说原著时才会发生。太多的细节和隐喻,让你时时刻刻要想这是指代着什么,欧洲文艺片和欧洲三大奖的电影使命沉重。
看看电影里各个人物的指代,有了这个意象,可能看电影时才能明白种种表征和比喻:
奥斯卡的外祖母 --担泽的过去和文化积淀
奥斯卡的外祖父_库尔雅泽克 --二战时的美国
奥斯卡的母亲_艾格尼丝 --二站时期德国和波兰夹缝中生存的担泽(自主、文化和意识)
奥斯卡的父亲_马特泽拉斯 --外表强悍实质脆弱“无能”的亲德国的担泽人
奥斯卡的表舅_布朗斯基 --亲波兰的担泽人
奥斯卡 --担泽之子,担泽文化的形象
奥斯卡小保姆 --重生的担泽
奥斯卡的弟弟 --文化的“混血儿”
杂货店的老板_马库斯 --商业文明和英国的代言人
电影的脉络以奥斯卡的成长为线索。他是个喜欢打鼓的小男孩,因为看见了母亲背着父亲和自己表舅的偷情,在3岁那年选择拒绝长高,外形只有3岁而心理年龄还在继续成长。历程一直到奥斯卡19岁时,在墓地葬送了父亲。担泽,也在这个时间历程里,潮起云落世事变迁。
用意象和比喻来分析电影,()里的文字为我的推断。
1)奥斯卡的外祖母的裙底(担泽城市文化的积淀,是一种保护)
2)奥斯卡的爷爷,跳到水里逃脱追捕,而被认为可能是跑到美国,卖起了火柴,成了有钱人(这个身份很可能代表美国,两次战争的受利者,火柴是否可以理解成军火?)
3)目睹了母亲和表舅偷情的欢愉(担泽和波兰的男女私情与亲情);
4)奥斯卡的不长大,外形上看不出到底是谁的儿子(担泽到底是德国还是波兰的亲生?)
5)杂货店老板对母亲的殷勤,因为有钱吸引着奥斯卡母亲私奔到伦敦(自身难保的犹太人,也是自身难保的英国的勾引);
6)奥斯卡利用了鼓点捣乱了德国人接受担泽的仪式(担泽的自主意识对德国的拒绝,鼓点声是担泽自有的文化),门德尔松德婚礼进行曲和大雨让仪式成了闹剧;
7)鳗鱼在日本一直是性器的暗示,在这里这样理解的话,就可以轻松明白为什么奥斯卡的父亲要捉鳗鱼,并强逼着艾格尼丝要吃(这个意象就太明确了)。
8)自己母亲寻找出路不得的自杀(担泽没有出路的绝望,求死而生,以至后面有漂亮的小保姆)
9)神父给奥斯卡的耳光(信仰和宗教不仅抛弃了担泽这个城市,也放弃了它的文明)
10)奥斯卡的父亲马特泽拉斯,一直想要另一个孩子(亲德国的人要自己的后继)
11)奥斯卡的表舅_布朗斯基拿着的红心D(hatte提示我是诺曼第登陆的D日)
12)小保姆的出现(前面已经说过,她和父子的感情,标识着新担泽的选择)
13)马戏团的小丑(其他类似担泽城市的选择),给奥斯卡指出方向(也是担泽文化的出路)
14)因为对外形一样的女人的情欲而加入德军文艺宣传队(担泽文化的本能,不再计较是非,而是欲望)
15)父亲的死亡(太简单,就不用多说了)
16)奥斯卡弟弟对奥斯卡的攻击(铁蹄下的杂种文化对本源文化的攻击)
17)举止疯癫的守墓人,一直活着(永恒的只有死亡)
电影里这些指向太多太多,若是更熟悉这段历史和这个城市可以说出更多。个人看的也还有其他意象,这里没有举出。一部伟大的作品和一部伟大的影片,内容不可能全在我这个简单的影评中包括。
其中一个镜头非常妙,奥斯卡的母亲拒绝吃鳗鱼而躲到房间里时,镜头的左侧是一面镜子,镜子里是奥斯卡父亲的身影。奥斯卡的母亲穿着一身红(情欲,太盛的情欲),趴在床上,伤心的哭泣。奥斯卡的表舅,慢慢的把手伸向女人的裙底,女人哭泣声低了下来,镜子里父亲的身影慢慢从镜子中离去。
这部电影实在是发疯了,小说也是,格拉斯也是。
剧情多次反转,确实精彩,但是展现出来的社会黑暗却是让我看着难受!
小小年纪的奥斯卡因看到了母亲与舅爷的不伦之恋后,痛恶大人虚伪的一面而不想长大,结果自主坠楼后真的成了长不大的侏儒!
而令他意外的是,自己还竟然是舅爷的儿子(我表示凌乱)!自己的母亲在继续与舅爷偷情路途中再次怀孕,结果因承受不住这种地下情而选择自杀!
奥斯卡长大了,和女佣相恋,却被父亲夺爱,而且还是用强的!!!结果女佣生了奥斯卡的孩子!(再次凌乱了)
后来,奥斯卡离家远行,与一侏儒女子相爱,可是战争夺走了他的爱人和幸福!于是返乡,结果家乡也遭袭,父亲死去!最后,奥斯卡和女佣离开了家乡,而外祖母则留在原地辛勤劳作(莫名的感到非常伤感)!
君特•格拉斯的《铁皮鼓》在床头至少也摆了一个月,想读完并不容易。一页页啃下来并不悠闲,前几日终于读毕,大呼解脱之时却仍嫌不足,于是又取施隆多夫的经典改编《铁皮鼓》一赏,不到三个小时便彻底解决问题,可见相较读书,看电影是个至为快捷的方式。尽管费时费力,我至今仍然觉得能看原著是一件好事,毕竟君特文字上絮絮叨叨的叙述方式要比电影化叙事来得高明得多也幽默得多;然而电影也并非不好,比如天生空间感不佳的人最厌环境描写,平素一定最惧“这里有一个,那里摆一尊”之类的话,看了电影就豁然开朗。整部电影并没有同原著一样明显分出章节,而是截取了原著前两部(共三部),但这并没有使作品的力度有所降低,反而更加连贯一致,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一些通过文本阅读不能解决的问题,施隆多夫也提供了更为具象而清晰的解答。
《铁皮鼓》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非常复杂的“游戏”,在看似明了的叙事之下,原著作者和电影导演埋藏了很多鲜为人知的事实。拿故事的主人公奥斯卡来说,他是一个侏儒,剧情当中提示我们他的生父应该是布朗斯基。布朗斯基是奥斯卡妈妈的哥哥,所以奥斯卡生而为侏儒是近亲结婚所致,是毫无疑问的。然而奥斯卡成为侏儒实际上又是另有别因:奥斯卡自称自己不想长大,所以很有自我意识地从楼梯上摔下去。所以问题便出现了,即主人公到底因何而成为侏儒?这两个原因为何会同时出现?如果它们是一真一假,比如奥斯卡是布朗斯基生,那么他从楼梯上摔下去肯定就不是一个从出生便存在自我意识的孩子,那么奥斯卡就是在为自己的不长个儿和愚蠢作辩护。又如果两个都是真,那么君特为什么要制造两个理由?诚然,也许还存在一种更为巧妙的解释,那就是两个都是:“近亲结婚”是显性的通常所能想到的原因,而自己摔下楼梯则是奥斯卡故意隐藏起来的、不为人知的原因。在许多时候,君特故意把看上去的原因和实际的原因区别开来,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故事的真实感,另一方面又可以体现故事的荒诞性,可谓一举两得。
“荒诞”,似乎是人们描述《铁皮鼓》时的首选词汇。何为“荒诞”?正如上文提到的,一些看起来有着明确历史原因的事件,在作者的笔下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它们的发生并不是“历史的必然”,而是经过了奥斯卡的“捣乱”。小奥斯卡最好不要出现;若是出现,就一定会引发事端,且无法让人确知真相。作者通过脱离于常人世界的小奥斯卡对社会和历史的嘲弄无疑是黑色幽默的、荒诞的。奥斯卡会用他的铁皮鼓和他的可以破坏玻璃的声音进行自我保护并造成众多干扰,他的每一次击鼓和尖叫,都是对他所能见到的丑陋发出的强烈声讨。放任无度的性欲情欲、一波一波无休无止的战争,种种罪恶在奥斯卡的心中投下了巨大的阴影。天主教本该教化民众?可那个和奥斯卡一般大小的圣子坐在圣母腿上一动不动,连鼓都不会敲响一下。那些自称能够给人们带来新生活、使人们内心安定的演说家和宗教神祇在这种时刻都去哪儿了?人的真善美、节制和美德都去哪儿了?
缺失、空虚,这就是但泽人,这就是但泽。当然这里指的不仅是信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条约规定但泽成立自由市,脱离德波成为半独立的准国家。这种做法虽然在政治上无比精明,却也给当地人带来的归属感缺失,因此空虚就成了但泽市民人格当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逐渐摒弃辛勤,拾起欲望,科尔雅切克家族就是写照。施隆多夫在电影当中特别强调了一段内容,使之成为了奥斯卡跌下楼梯的最主要原因:他并不明白、也看不下去并不是夫妻关系的布朗斯基(实际上是自己母亲的表哥)和自己的母亲勾肩搭背、眉来眼去;他从一出生就有足够的智力来理解两个嘴里唱着“爱情啊爱情”的人心里到底都在想些什么——而这仅仅是其中一组最为清晰的混乱关系。
不过,又怎么能说但泽这片德波必争之地是空虚的呢?权力的暂时真空可以让但泽人生,也可以让但泽人死;可以让但泽人组成国家,也可以让但泽人妻离子散——这就是但泽的命运,就是但泽人的命运。一旦那些潜藏在社会生活深处的矛盾逐渐浮出水面,真空马上就被蜂拥填满,但泽立马就会成为竞逐的目标,噬人的漩涡,成为权力的斗技场。奥斯卡的母亲、两个父亲、他的所有朋友甚至他的邻居在短短十几年中一一死去,其中战争害死了他的两位父亲:一位“假想的”,一位“真正的”,尽管“假想的”父亲才是奥斯卡真正的父亲,“真正的”父亲是奥斯卡假想的父亲。种族灭绝、屠杀清理,德国人干掉波兰人、德国人干掉犹太人、苏联人干掉德国人、波兰人干掉德国人……究竟谁可以顺利躲过乱世?谁也躲不过乱世。只有藏在卡舒贝姥姥四条裙子下的奥斯卡可以躲过,可他又失去了所有血缘亲人……
当我们谈论小主人公奥斯卡时我们在谈论什么?铁皮鼓、狮吼功还是不长个儿?也许都是,也或许都不是。因为他就像一个幽灵,根本不存在于世间,但却被虚拟出来,为种种事情造成恶果,而不用为之负任何责任。他来无影、去无踪,身处死地却每每后生,这其实已经足以被称为特异功能了。他的足够幸运和极度悲惨,都在于他因特异被区分出来。他可以吼碎任何一块玻璃,可以在玻璃上刻出一颗红心,可他却没有叫停战争的本事。一遇战事,仍旧“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他吼得过玻璃,却吼不断钢铁。他可以凭着永远长不高的个头儿在波兰邮局和自家地窖里躲过死神,却两次“害死了”他的父亲们。这里让我感到十分讽刺的是,那个奥斯卡认为一直没有发挥任何作用的、像但泽人一样缺失了某种东西的缺失了神性的土地老儿耶稣,其实一直在保佑着他:赋予它矮小的身形,不间断地为他提供铁皮鼓,让他的尖叫充满破坏力。不过同龄人耶稣却吝于帮助可怜的大人们,所以奥斯卡并不快乐,甚至可以说十分悲惨。有一天,他第一次失去了亲人,自己的母亲被放入了一头小的棺材;终于有一天,他的最后一位亲人,自己的养父、英雄般死活不肯把奥斯卡交给德国当局的马策拉特也被放入了一头小的棺材,惨到脏手从板材的缝隙里耷拉出来。这时奥斯卡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站在自己身边的玛丽本应是自己的妻子现在却是自己的继母,而且并非自己家族的一员;站在自己另一边的自己的亲生儿子库尔特却被认为是自己的弟弟。所有能够供养他生活的人全都离开了人世,从第一抔土撒在马策拉特的罐头上的那一刻起,奥斯卡就必须靠自己的力量开始谋生了。不长个儿,也许并不是什么特异功能,可能也并不是什么深刻隐喻——也许仅仅就是依靠,就是爱。
曾经同龄的耶稣不再同龄,曾经存在的亲人不再存在,奥斯卡长个儿了。他将在瞬间变成一个成年人,体会成年人的生活,承受成年人的重担,负起成年人的责任。他看到的成年人,将瞬间附在他的灵魂之上,让他的心中也充满欲望、犹疑、口是心非和精打细算;他将失去吼叫的能力,不会也不想反抗;铁皮鼓不会再充当他的伙伴,而会成为他的用具。有得必有失,他也不会再轻易逃离灾祸。
他长大了。
长大是获得相应的成人权力的基础,当然孩童也能有孩童的权力,比如用极细的声线震碎玻璃,以及以天真无邪的姿态获得性,并瞒天过海。
君特·格拉斯同名原著改编(最爱长篇小说十佳+最爱改编电影十佳)。1.影片以侏儒奥斯卡坎坷的人生经历为视角,抨击了成人世界的虚假丑陋,揭示纳粹行径的罪戾与人性的堕落。2.铁皮鼓是对抗意识及压抑自我的具象体,唯有舍弃鼓才能迎来真正的成长。3.裙底窝藏/修女升天/子宫爬行/跨代畸恋/性爱汽水粉&尖叫超能力,震出玻璃杯上的我爱你。|“没有人真能拒绝成长,也没有人能跟时间抗衡。你一停下,时间就会碾过你的身体。”
没看过原著但是熟知情节,最症候性的点正是选择儿童演员而非侏儒演员扮演奥斯卡,以及删去原作45年之后的情节。叙事人奥斯卡的全知视点统领全片,而魔幻现实主义段落处理的非常好。毋庸置疑的是施隆多夫的左派立场。有些段落用了默片式的影像风格,只是可惜全片的处理仍是不统一。
史上最黑暗的儿童片。
细细想来,政治意味极浓。德国父亲、波兰舅舅、但泽母亲还有犹太人马克斯,四者恰好对应现实四地,奥斯卡看似是旁观者但终究逃不过被这四者左右。不愿长大的意思不能再直白,结局坐上火车,又回到外祖母烤马铃薯,和开头对应,暗示民族回归母亲(源头)百废待兴。诡异怪诞但又让人伤怀。导演剪辑版。
姜文《鬼子来了》之后在梦中渴望触及的高度。导演对历史的态度是敬畏中怀有鄙夷的,历史非物理作用,而是如磁场一般包裹住我们,所以片中的人物纵使完全平行于现实独立疯长,却终被时代干扰。以母亲的葬礼为分水岭,电影从幽暗昏惑驶入飞沙走石,积沙成塔的世界在一瞬间轰然倒塌。奥斯卡是懵懂与通透、善良与邪恶的双面体,他饱经沧桑,亦宛如新生。
我很为小演员的心理健康担忧
简直是历史文化研究者的盛宴,直觉主义者的灾难。《铁皮鼓》中的隐含潜文本可以说是文化历史研究者的一场狂欢,其中繁复与绵密的地缘政治指涉、德国与波兰纽结迷离的历史联结(奥斯卡的迷之身世)与铁皮鼓和尖叫象征的破坏性左翼倾向均有其充分的阐释空间,象征符号彼此的精巧嵌合构成着一幅关于意向化微缩德国历史的指意系统。但从直觉影像构成来说,强咬合度的叙事本文将超现实主义本应有的荒诞、灵性与超验知觉压抑在了沉重的叙事框架下,所有情绪均被加压得过于紧密以至失去了某种直接式通感魅力。更不用与维克多·艾丽丝《蜂巢幽灵》与沃伊切赫的《砂制时镜下的疗养院》相提并论了。
虽然不喜欢剧情,但不可否认其完整的文学性以及透过侏儒的遭遇所折射的大千世界里的荒唐人性。
改编自诺贝尔文学奖作品,获得金棕榈和奥外。关于民族和战争的隐喻贯穿全片,荒诞和诡谲的剧情让电影充满亮点。小演员浑然天成,导演调教演员的功力一展无余(想到他演这片才十岁出头就有点崩溃),太厉害了。但电影部分场景展现生硬、镜头语言单一,可见剧本(原著)才是本片成功的关键。【162分钟的导演剪辑版】
这小男孩儿的表演者是不是侏儒呢,这是我目前迫切想知道的,因为他的眼睛给我一种闹鬼的感觉。
德国人拍魔幻现实就是不如西班牙人,一板一眼按照原著逐字逐句翻译,却忘了整体感觉和意境。唯一的优点就是忠实于原著,但这也同时是个大大的缺点,拍出来一个根本叫人看不明白的晦涩东西。
魔幻现实主义被拍得如此生硬,充斥着直白赤裸的符号,这不叫隐喻,这叫明喻。以及无数次忍受着踹翻主角的冲动。
把三个主角配合小镇对于德国和波兰的关系联系起来理解就好懂些了,但的确是部想象力天马行空的作品,期待以后看原著!小演员出演的时候只有10岁,演技令人震惊。而且真的只有欧洲人才能这么大胆地用未成年演员,这要是在美国应该已经被告到牢底坐穿了
成人世界扭曲的心理在永远长不大的奥斯卡身上展露无疑,在这动荡不安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这场荒谬的战争,只有邪恶的人性存活下来。影片采用儿童视角抨击成人世界的虚伪与丑陋,用荒诞的情节控诉纳粹行径的罪恶,从多个角度审视残酷现实。阴暗基调里不乏黑色幽默,小演员表现的太赞~
说实话看得我真想踹那孩子,不止是annoying,这孩子一些想法也很邪恶,看到中途我觉得这标签里是不是该有一个【惊悚】?某些场景还会引起不适反应。o(╯□╰)o。
借用一句:没有人能够拒绝成长,没有一种力量可以和时间抗衡,你停下来,时间就碾过你的身体。
拒绝长大的奥斯卡,看到裸身的女仆的表现像是对回归母体的渴望,然后性爱的丑陋毁掉了他第一个爱的女人,战争的残酷带走了第二个爱的女人,一系列荒诞的现实也记录下战争时期德国的社会百态。出生时的主观镜头、从镜子里折射出父亲母亲舅舅三人的关系、母亲吃鱼和侏儒“政府”的段落都让人印象深刻。
一个太阳处女男童星演的太阳处女男一号,改编自金星处女文学巨匠的著名小说:别说故事有多离奇,生活只会更荒诞。2011.10.29
宏大政治主题,随意性文学改编,隐喻与符号,后现代美学。广泛吸收乡土、滑稽、恐怖、色情、政治讽刺片元素,在娱乐与通俗中传达深刻思想内涵。【原著和电影都是经典的并不多见,下次放假回家要把小说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