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这部片子挺现实的。许一的性格要和高晓楠在一起本来就需要命运的垂青,可惜命运没有垂青他们。许一本来就有点自卑,前面一次次的命运的捉弄让他们没能在一起。后来进入电视台的经历,让他想要功成名就再向高晓楠表白,高晓楠是许一的白月光,他太珍惜她,太怕失去她,太想在她的面前光芒万丈,他想让一切都更完美。很多时候再勇敢一点结局就不一样了,但人就是这样,后来后悔万分,但当时就没有办法做到,也许这就是命运。
最好高晓楠结婚了,许一实现了当时当伴娘的承诺。此时此刻,这是许一的释然,也是高晓楠的释然,也许遗憾,但这就是人生。
七夕这天,去街上买花的多半是年轻人。走在我前面的一对也是如此,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纪,女孩手里捧着奶茶,男孩在吃冰淇淋。
有奶茶和冰淇淋,就可以消磨掉逛街的时光。年轻意味着很简单,也很容易满足。就像电影《我们的样子像极了爱情》,在校园的时候,可以一起爬到树上,眺望远方的天空。而到了社会上,就要关注房价。
和闺蜜一起去看电影,同行的还有她的姐妹。和想象中的一样,在这样的节日,电影院里都是情侣。尤其是这种讲述青春恋情的片子。
不过,让闺蜜选择看哪场电影时,我就猜到她会选这个。因为她喜欢这样文艺的片名。
男主演李孝谦2001年出生,今年21岁。难怪在影片里,会有那样青涩的神情,有时腼腆如高中生。假如他没有这种淳朴,大概就会缺乏99%的说服力。毕竟,在这个电影里,他要亲手错过本来属于他的姑娘。
都已经彼此喜欢、心照不宣了,都已经同居一室了,还不曾推进彼此的关系,他是不是傻?
女孩不想再在孤独的城市奋斗了,要返回自己的家乡。是他追上火车,把她挽留下来的。女孩应聘电视台遇到阻力,是他跟领导说,这是自己的未婚妻。之后就不行动了,难道等着她主动向他表白?
当然,有一种美化的说法,是他觉得自己的实力暂时还不允许。想要等到功成名就,再迎娶佳人。不过,这怎么看都是一种逻辑硬伤。尤其是,女孩生日,情敌都进家门庆祝了,他临时出差回来,产生了误会。但姑娘已经出来追他,也向他解释了,这种时候他还怂?
最气人的,是女孩出了事,在医院,他赶来探望。结果情敌轻飘飘的一句:不用你了,我来照顾她。他就走了?
活该人家和别人结婚了,他只能傻呵呵穿了白裙,去当“伴娘”。影片中的女孩很感动,在婚礼上望着他,哭得不能自已。新郎安慰着她,也一同注视着。这也就是演电影,要是生活中发生这样的情景,估计所有人都会想,哪里来的傻叉?
影片里最做作的,就是男孩一直向别人,向女孩强调,他们是朋友。为了什么,为了这个片名?“我们的样子像极了爱情?”硬往友情上靠?
本来,我以为是一个友情太满,却又未达恋情的故事。没想到是彼此心照,却不明确关系的情节。又缺乏可信的理由,到底为了什么。又不是一方有伴侣,需要暧昧。又不是一方单相思,需要掩饰。又不是父母不允许,有客观阻碍……
完全不符合逻辑啊。就因为男主人公怂?
我们来电影院,你给我们看一个示弱的男一号?让他把恋人拱手送人,然后观众含泪带笑?
怎么可能。
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女主演很网红脸。没想到后来一搜,她本来就是一个网红。看着就像比男孩年龄大,有时让人出戏。觉得她不像是涉世未深的校园学姐,倒像是历经世事的精明姑娘。
不过,我还是挺喜欢看她穿格子衬衫的。某些角度,还是很漂亮。越是这样,越显得男主人公面对感情太过懦弱,活该失去她。
可能中年人不适合看这种清浅的青春片。离开影院的时候,头开始有些痛。其实某些镜头,我也是有一点感动的。比如男女主人公的室友,那一对恋人顶着生活的压力在一起了。本来男人想黯然离开,没想到女朋友追了过来。不知道为什么,比起男女主,他们的故事还更可信一些。
忘记是哪位作家说过,随便发两句议论,不叫写文章。回顾一下,我这通篇只能算吐槽。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其实还挺希望现代的爱情故事,都能这样质朴的。两人相识多年,最近的一次亲密,不过是在出租屋难得一见的阳光里,轻轻碰了一下彼此的嘴角。如果现实中存在,我支持这样纯洁的恋情。
其实你们结了婚也不一定美好,还是有可能争吵,甚至是离婚的。像个朋友一样,也没有什么不好,没准那才是真正的一生一世。
《我们的样子像极了爱情》6.5/10 清新不油腻,值得一看。
国产青春爱情电影这次迎来了一些新面孔,女主角是凭借颜值转行的网红七七,男主角是《五个扑水的少年》里追公交车跑掉拖鞋的冷酷男孩李孝谦。两人在合适的年龄,用恰当的气质完成了对角色的诠释。
爱情故事无非就是那几种开场,这部选择了久别重逢,改了名字丢掉过往的霸气学姐,和灰头土脸复读一年的怂蛋学弟,嗯,这个组合挺少见。在普通爱情故事里,那个最终娶了女主角的前男友才是男主,我们的许一只能是个苦情男配。
两个成年人之间还不就是像影片开头主角们重逢时那样,平行奔跑在各自人生轨迹上,追逐各自的目标,很难有相交的一天。编导系男主角为了拍“情绪人像”的作业,选择追赶这个飞奔在街头的陌生女孩,这才产生了交集。她追他,他追她。他永远在奔跑,有时是追赶,有时是奔赴,也有时是逃避。
惊喜地看到爱情电影里这样真正女强男弱的组合,女生到哪里都是闪闪发光,优秀毕业生、后劲十足的职场新人,就是情感上犯了难。男主角交不出房租的时候她可以毫不犹豫地拿出钱,甚至靠着自己租下了两人梦想的“能看到真正阳光”的出租屋。钱倒是可以自己挣,但谈恋爱不能只跟自己谈。
雨夜从旧的出租屋跑到新家那场戏最为精彩,突然的停电把两人困在当下,霓虹灯从窗外照进来,她一开口几乎要把两人的距离拉近为零。可惜这个男生兜里的280全用来买红酒了,连去酒店开一间房过夜的钱也掏不出来。电力恢复的一刹那,白炽灯把他的窘迫照得干干净净。
创作者们想通了一件事,那就是观众不一定非要看甜甜的恋爱,我们更愿意看动人的故事,和真实的情感。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的样子像极了爱情》已经是超越及格线的作品。
与生俱来的稚嫩青涩成就了角色,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年轻演员的短板。两位氛围感演员是绝对撑不起那场楼道吵架戏的,白墙、死亡顶光、有限的活动空间,加上角色们没来由的怒火、立不住脚的行为动机、尴尬庸俗的台词,先前的那一点灵气消失全无。在这样的外部条件制约下,可能再有演技的演员也都会被限制住发挥空间。这场重头戏原本是绝佳的记忆点,如今只成了扣分项。
强行文艺加进来的木心、香椿和毛姆,多少有些累赘;煽情卖惨的康师傅泡面也大可不必,这些豆瓣上找来的痛疼文学完全可以能省则省。不是所有故事都以幸福收尾,生活里也没那么多童话。青春是淋不完的大雨,和那个错过的人;现实是兜兜转转回到最初的选择,一路同行过一段时间的人只能是有缘无份。
当然不应该在电影院摄屏,除非你参与了这部电影。重温了第一次通读剧本时的意难平,每一次错过都让人捏紧拳头…越到后面节奏越对,劲儿也越大。尽可能地避开了国产青春爱情片的各种缺点,尤其是优质的摄影,把本片与他们拉开了很大一段差距。新人演员的表演可圈可点,能收能放,十分惊喜。如果陪着伴侣去看,请握住她/他的手,记住要好好珍惜她/他。然后捂住她/他的嘴,不要让她/他问出“你年轻时有没有让你感觉错过了很后悔的人啊”这种问题。七夕节快乐!
《我们的样子像极了爱情》票房和口碑均不高,实际上我认为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可以说是被很怂的“许一”耽误了的好片。
电影中细节和伏笔众多,埋得很深。全片用大量镜子和玻璃甚至是水、雨水来传意,镜子和虚像代表了距离,代表了人心的两面,是电影中大量使用的表达工具,重点剧情两人之间常常会有镜子或玻璃,因此导演特意做了多处镜子特效以提示观众。春天暗指男主。树叶,是男女主的关联。全片重要场景的并排特写镜头都是男左女右(路边吃面、伊甸园床头、搬出学校的公交车站、火车站餐厅、火车车厢、租房沙发)。本片是导演的长片处女作,能拍到这样很厉害了。导演在狗血这点上相当慎重,狗血的剧情都是男主的想象,女主也只是阑尾炎了下,可没得癌症,男主也没掉下悬崖。
以下是我整理的电影中的小细节,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指正。
00:52:紧急联系人伏笔。还有没送出去的粉色笔记本
01:27:窗外的树叶是特效。色调以及画幅的变化进行转场
01:46:1997 春。春天梗第一次出现。
02:52:糖果纸掉了,口水还流了好多
03:13:墙壁上有爱情的涂鸦,画的就是男主女,还有气球
04:05:2009 春。春天梗
04:19:老师拍桌子,呼应男主童年妈妈拍桌子他爸爸也跳起来
04:51:两头猪就是暗指男主和男二。
05:57:可以看到他们拍照的位置就在女生宿舍门口,邂逅邋遢的女主就说得通了
06:13:女生宿舍边上是足球场,的士绕着足球场开了一圈,男主眼看追不上了,就直接穿过足球场抄近路,这才追上。女主放弃追赶的位置就是出校门的公交站,是重要的剧情地点。
07:23:女主有吹头发的动作。女主对粉尘过敏,这里摩托车开过有粉尘,童年时爬树有粉尘,后来的舞蹈室打扫有粉尘。
08:28:女二在补妆
09:55:没有解释改名的原因,为了留悬念
10:45:这里已经可以看到周涛的车刚停下
10:49:接到周涛电话及上车,都是透过玻璃拍摄
12:19:披衣梗。另外男主还200,确实把欠的饭钱还上了。
13:09:拍婚礼的活:
原版:13:22:女主在偷笑,后3个版本没有
版本1:司机换人,为了看清司机的脸,有车灯特意补光。下同
版本2:甩金表
版本3:抖雪茄
16:15:女主酒量不太好,喝得很艰难,酒本来就有半瓶,根本喝不下去,所以就泼男主脸上,即便泼了还剩1/3。后续的饭局有呼应。
16:34:了解女主背景是通过优秀学生干部的简介,呼应了开头海报栏。
16:45:树上的风筝仍然没有拿下来,表示短时间内爸爸就去世了
17:38:学前教育上课,第一次出现音乐《春天在哪里》(男主在哪里,还不来道歉),这时男主和女主隔着门玻璃和镜子,表示关系较为疏远。
17:59:钢琴的作用是挡摄影机的,所以这里没用特效
20:28:女主小时候爬过树。这一段在树上的剧情也是呼应童年,大树是男女主关系的纽带。
21:01:医学院的楼顶,女主去过是因为前男友就是医学院的。下句对白就提到了
22:18:男主带女主出来唱歌,是因为女主刚分手,整个人都在前坑里(也暗示了结局)。《刘海砍樵》是湖南的一种花鼓戏,比古调是其精彩对唱部分
29:22:就两块布的衣服,摄影师特意含蓄的展示了服装的后背。这里不用特写因为给了特写叫色情
30:39:木心语录原话是“青春真像一道道新鲜美味的佳肴,虽然也有差些的,那盘子总是好的”。编剧没有瞎编,女主稍微记错了几个字。
31:17:“春天才有香椿吃”是真的,首次显式呼应“春天”梗,春天暗指男主,豆腐自然是形容男主软豆腐,还不带半点荤的,所以这道菜非常形象。香椿拌豆腐是山东省的传统名菜,春季食用最佳。
31:23:“春天的感觉”,这时背景出现了爱情的涂鸦,为了不被遮挡,绿化还刻意剪掉了一点,男女主骑车的速度、摄影机的角度都是特意安排好的。《追赶春天的人》的MV中也用一大段场景重点强调了“香椿就是春天的感觉”
32:39:男主在看木心的诗集,是因为昨天和女主骑车的时候女主提到的,还叫他有空多读读书。所以男主开始发奋读书,报名比赛
33:33:这时候男主电脑上的文字正是本片的剧本(但主角是范超),只有一秒钟。这时男二台词说的也是本片的剧本。之后比赛的时候,下一个作品就是范超的,标题是《情人节》。范超是本片的摄影指导。
33:54:意思是图书馆在电脑上看片,耳机没插好,通过喇叭放出来,吵到别人,男主从耳机里又听不清楚,有人过来把耳机插上了,就会突然很大声。
35:22:小源说男主肯定会获奖,是小源内幕操作,因为后来周涛介绍男主拍婚礼的活,是小源的姐姐结婚,所以小源认识周涛,周涛赞助的比赛。
36:06:小源说获奖了要请她吃饭,结果男主请的是女主吃饭。小源气不过,就故意制造偶遇的饭局
36:37:小源敬酒是故意要让情敌女主看到,坐这里的应该是我
38:41:男主暗示“我是内人喽”,女主说“你欠不欠啊”,这里特意隔着玻璃拍摄
40:12:咬下巧克力后,阳光就出现了
41:20:女主生日,所以女主站中间,左右没有对称。摄影师安排女主站在靠近屋脊的位置,所以身高差没那么大(实际男女主身高差挺多的)。
41:32:两个男的一起洗澡,男二在唱《广岛之恋》,呼应酒吧里也和男的唱。歌词“不够时间好好来爱你,早该停止风流的游戏”,前半句呼应了本片的主题,后半句呼应了男主戒网游。
43:08:穿礼服的小男孩在铺了红毯的楼梯上奔跑,致敬杨德昌的电影《一一》。卡布巡演,是周深的巡演。
44:11:“叫上高晓楠”呼应之前短信称体重那段给女主的承诺请她吃大餐。
44:20:“您所拨打的电话已关机”本片所有的电话语音提示都是周深配音的
45:20:自行车摔车特效,通过汽车的遮挡完成替身的切换,衔接得天衣无缝,替身还特意用手臂遮脸转过身去
46:09:周涛的车牌是“20迈”,呼应测速情节
47:04:车内和周涛的对话,全是透过满是雨水的车窗拍摄,就暗示差不多走到头了,周涛要领盒饭了。作为对比,后面男女主吃面的时候,不仅没有隔着任何东西,还用正面特写。
47:36:惊喜,就是在你很想一个人但又见不到的时候,对方突然出现,导演和剪辑很厉害的拍出了这种感觉,先是展现女主坐车走,用男主犹豫很久的短信营造出的距离感来反衬人物的突然出现,然后再剪接上女主下车的原因。之后在火车中有呼应
48:30:呼应的是之前吃饭的时候女主看短信被男主猜出是周涛。这里女主对周涛开房不意外,但是怕男主查出自己也常去伊甸园,所以才这么说。
49:34:披衣梗,因为这个想到周涛才想到伊甸园有房
50:13:女主有个无语的动作,显然经常来情趣酒店。但是她背对男主,男主没发现。这幕有个删减片段,是女主问男主知不知道蜡烛是干嘛用的。
50:33:吹头发的时候,男女主两次对视都是通过镜子
50:51:重点剧情,床头特意安排了镜子,特效抹去了摄影机(预告片2中,可以看到穿帮的摄影机)。电视上放映的是《卡萨布兰卡》的1:37:14开始的片段,其剧情及结局和本片非常相似。电视旁边是蜡烛和木柴(干柴烈火)。
54:14:男主说和女主是好朋友,是为了维护女主在学校的名声(毕竟是优秀学生干部),可惜女主误会了
54:32:男主有帮女主拉开椅子,但是女主没有坐在男主旁边。
55:55:小源故意挑拨离间,这招和日料店扮女友时敬前女友是一样的
59:10:男二女二有先把女主送到宿舍门口了,所以后面的短信女主没撒谎,但是男主撒谎了,还说阿香买酸奶,实际上女主看着阿香跟女二去伊甸园,所以被女主一眼识破,还做了一个动作,就差一句台词“傻不傻”。这时候两对都出去鬼混了,只剩女主孤零零一个人,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由于后来男主没有再回短信,所以女主认为男主跟小源上床了,所以才会说“做一辈子的好朋友”,男主直到第二天早上才看到短信,才知道阿香没回宿舍,才知道被识破了。
1:00:12:男主透过镜子拍摄,并且画面转向学校。可以看到小源精致的家,小源的人设是用来对应周涛的。
1:00:34:这里刚好是全片50%的位置,基调开始转变
1:00:41:女主望向外面的大树,表示女主回忆童年,由风筝和大树认识了男主,这一段周深哼唱的曲目是《风筝是风的信》,已有完整版歌曲,“我飞啊飞 追啊追 迎着你的方向”(风筝逆风才能飞,也呼应了追赶春天的人)。后来男主看到短信,先拍摄的玻璃来表示距离。
1:01:09:这一幕的多个镜头小源均同时拍摄实像和虚像,而男主则全是虚像
1:02:18:这一幕先是男女主入镜,然后再拉远镜头,表面上看是3对,实际上男女主还是靠一起坐的,而且女主有一个偷瞄男主的眼神。后面还有个人在睡觉
1:02:25:女二在补妆。
1:04:50:男主和小源吵架刻意透过玻璃拍摄。略去了狗血的争吵。
1:06:13:男主口型说了“妈的”但是语音删掉了。这里还有删减剧情,女主是知道男主去打架的。
1:06:31:画面构图中两人之间是一根立柱,这回没有玻璃了
1:08:29:男主有回望了一眼,女主没看到;女主上公交车前,也看了男主一眼,男主也没看到。然后女主吃力的自己搬2个大行李箱上公交车(后续有呼应)。
这里补充一下编剧刘同的官方解析:
你看我时,我侧脸冷漠。我看你时,你背影决绝。 我们只是错过了对视的那一眼。 而这一眼,注定了高晓楠和许一之后交错的命运。
1:09:18:通过车窗玻璃对画面进行分隔,左边代表男主,右边是女主,公车拉长了双方的距离。
1:09:30:这个场景是和女主一起看20岁第一缕阳光的地方。手机有女主的未读消息,男主都没看,表示断了联系
1:09:53:女主搬出学校后,男女主第一次断了联系,女主幼教的音乐再次出现《春天在哪里》(男主在哪里),较为明显的春天梗,特别是片尾曲《追赶春天的人》“我知道春天在哪里,我追着春天追着你……”。
1:10:38:插曲《后来没有你》。歌词“有没有带件外衣”呼应影片中多次披衣梗
1:10:52:歌词“却隔着玻璃像隔着千万里”直白的提示了摄影的意图
1:10:59:丢掉的包里装着便利店的蓝色马甲,上车的时候从手上塞进包里
1:11:44:男主送完蛋糕,女主在阳台,隔着窗玻璃但很明显的对视了一下
1:13:01:女主约男主吃饭,并不知道男主在香港,男主赶回来的时候,女主差一点就坐火车走了,所以火车站吃饭并不是提前约好的。通过长时间的分开,来衬托出火车站见面的珍贵
1:13:57:方便面的故事,表达了在长沙没有归属感,女主毕业1年了,男主刚毕业,“孤伶伶的”因为女主是孤儿,男主又离开去香港了还断了联系,同学都毕业了,学校又没脸待下去,亲人在老家,此前的铺垫都做得非常到位。重点剧情,两人之间特意安排了镜子,刻意做了特效,抹去了摄影机。时间太短,他们只喝了可乐,女主把汉堡打包了,后续一直拿在手上。
1:14:14:“就是那种,红色包装,到处都有卖的康师傅”植入广告的最高境界,就是导演任性直白的打广告,观众还不反感,我看了好几遍都没意识到是植入广告,但我却记住了红色包装的康师傅。在男主宿舍桌上,火车上到处都放着这款方便面
1:15:02:地下通道里有人在修电灯,是特意安排的,表明男女主的关系在修复中。男主很吃力的扛着女主的2个大行李箱,呼应的是女主搬出学校时,女主自己扛行李箱上公交。
1:15:54:之前女主从学校搬出去住的时候,男主回头得太迟了,没留住,所以这次学聪明了,出租车上就做了计划。“咱俩,不大一样”这时候男主知道留不住了,于是进行plan B,所以没有送进站,而是偷跑去买票,如果送进站就没机会买票了。
1:16:41:女主的转身,呼应的是搬出学校时男主的转身
1:17:01:女主望向空旷的站台,其实是希望男主出现的,就像搬出学校时,上公交车前回望男主一样。虽然有汉堡,但是女主先吃了巧克力,嘴角有细微的笑容,后来看完了信再吃巧克力,就笑不出来了。
1:18:37:火车上的惊喜。呼应了之前路边吃面那幕,并且此幕是升级版,用火车启动来制造更大的距离以反衬人物的突然出现,导演实在厉害(女主进站时,特意补了一个男主站在原地的镜头骗观众)。可以看到男主在喘气,说明是匆忙跑上车的
1:19:07:镜子特效抹去摄影机。两人之间是车窗,不是巧合,是特意安排的。
1:20:44:女主对男主说还行,但是其实对男二摇头。最后结果是男二没被录取,准备回郴州。
1:22:02:“总不能趁人之危吧,而且我现在状况也还没稳定”这是电影中仅有的两处直白的解释之一,另一处在结尾。这部电影之所以票房和口碑不好,就在于理由比较牵强,并且电影中各种暗示藏得太深,缺少足够多直白的解释,导致观众看不明白。
1:22:50:女二面前特意放了一滩水,给了特写且其他地方都是干的,和大部分镜子虚像的意义类似,但男二是踩着水过去的,表明这对更直接,不需要通过虚像。
1:23:20:最便宜的公寓,沈月操着湖南口音,钥匙拔了半天拔不出来。他们租的2室一厅带厨房,没有餐厅,只能坐在地上吃饭,后面有半秒钟出现了厨房。
1:24:14:清洁卫生第一个步骤就是擦镜子,表示修复关系
1:26:35:“阳光从眼皮上慢慢消失,有种末日的感觉”,意思是男主挡住了阳光,女主虽然闭着眼睛但是发现了以为会亲下去结果没有
1:28:24:女主拿着电脑出来叫男主修
1:29:09:隔着雨棚拍摄,表示两人工作上的差距日渐增大。借200,后来买完红酒身上就没钱了,所以后面没钱去开房
1:30:43:女主有个喝咖啡差点烫到的小动作,表现内心的慌乱,而男主之前是实实在在的呛到了。
1:31:01:重点剧情,两人附近同样有玻璃,右侧玻璃的虚像中,男女主是重合的,男主还在做着不可描述的动作。女主的表情是通过玻璃反射的,在偷笑。
1:31:12:女主得知自己进电视台是因为男主说要结婚,立马主动起来,晚上约吃饭,并且还穿得正式
1:31:33:男主跳过水坑,给了特写,和男二做了对比。
1:31:53:伊甸园同款蜡烛,呼应伊甸园中的删减镜头。房间内有2个时钟(桌上的那个不会走)都指向晚上10点多,他们这一餐吃了快2小时。重点剧情,两人之间是窗玻璃。
1:31:57:可以看到墙上有张照片,是20岁第一缕阳光时,男二过来抢镜头拍的,片尾处会提到。
1:32:11:“你不也挺正式”指的是蜡烛和红酒。注:女主穿的是旗袍,旗袍内还穿了裤子。
1:32:42:“网上说”女主故意吐槽伊甸园那段
1:34:24:路口刚好开过来一辆车,是用来补光的
1:36:01:重点剧情,两人之间是大落地窗。女主暗示出去住,采用的是玻璃反射的虚像,后面换成实像则又口是心非
1:36:35:男主说没钱出去开房(是导演的真实经历),不是傻,是暗示自己现在状况不好,给不了女主好的生活。然后接下去一幕就准备奋斗辞去工作
1:38:21:都是在导演老家郴州取景
1:38:34:致敬男主的《五个扑水的少年》
1:39:04:“按时吃饭”没发出去,暗示了女主经常加班不吃饭导致了阑尾炎。
1:40:22:透过玻璃表现前男友的距离
1:40:31:男主说回不去,实则偷偷去买礼物回去。买电脑,呼应的是01:28:28“修理她那台随时可能报废的电脑”
1:40:51:男主带着蛋糕和买笔记本,暗示了努力奋斗有了收获。
1:40:57:女主给自己庆生煮康师傅牛肉面,呼应之前打翻的牛肉面。这一次面虽然没打翻,但被前男友的来访打断了,仍然没有吃上
1:42:18:镜子特效。这一幕女主见前男友全过程都是用虚像拍摄
1:42:41:楼道吵架,全片就这一处吵架,让矛盾达到高潮,狭小空间营造出紧张氛围,4段式灯光划分出吵架的4个阶段。
1:45:43:男主还是说当朋友,女主思考了好一会儿,还摇了摇头,才决定不再做朋友
1:46:45:男主出差回来,发现女主已经搬走了
1:49:16:回到片初的场景,男主和女主断了联系后,又自己租小单间住了
1:49:54:粉色电脑屏幕上写的是本片删减片段的剧本(在《追赶春天的人》MV中可以看到):旷野上,漫山的油菜花……高晓楠骑车路上……两人骑车并排而行……(油菜花春天开花,表示追赶春天)。而这一幕刚好就是33:33大学时电脑上显示的剧本,特别是“旁边的烟灰缸里放满了烟头”
1:50:22:刻意用镜子照出男主内心
1:53:49:音乐是加长版的《你的样子》。“高晓楠不知道的更多”接下去的镜头在正片中大多没出现过,音乐刚好也是第二段落。
1:54:19:删减片段中测出了60
1:54:50:披衣梗。
1:55:54:“犹犹豫豫不想轻易按下快门”,实际上最后一张都没拍成(这句台词被删减了),因为男二来抢镜头了(三人的照片出租屋里可以看到)。为了弥补缺憾,电影的封面采用了这个镜头,帮男主实现了愿望。
1:57:11:为了弥补缺憾,导演补上了一个最接近表白的镜头。女主说完2次闭嘴后,又看了男主2次。电影的结局表面上看是bad ending,实际上是happy ending,因为导演删了另一个更狗血的坏结局。
编剧刘同解释过:
两个相爱的人,在同行的那一段让彼此成为了更优秀的人,其实就是好结局。 没有高晓楠,许一不可能从大学的废柴成为记录片的导演。 没有许一,高晓楠不可能留在长沙进入电视台找到自己的归宿。 他俩相互扶持拉扯,在对方最需要自己的时候都伸出了援手,这样的朋友,哪怕最后不在一起,也值得被祝福吧。
正如电影最后的那句话——谢谢你出现在我的生命里。 是释怀,也是放下,是感恩,也是希望。
所以正片的最后一个镜头男主是笑容,女主是“幸福的泪”(《追赶春天的人》歌词)。
豆瓣原创,欢迎转载。整理这些细节,也是希望大家能静下心来认真的看一遍电影,用心体会一下优秀的镜头语言,导演、演员、摄影、剪辑等工作人员用心做事,没有在糊弄观众,不要受到各种偏见和舆论的影响。
你认为许一错过高晓楠的机会真的是机会吗?
1、学校的树上,那时的女主还沉浸在被分手的失落里。女主说“你懂个毛线”“你是个傻子吧”。
2、买花的时候,那时女主整个人都在前坑里,女主先说的“我们是好朋友”,后面还说“神经病”
3、一起骑车的时候(片尾),男主暗示,女主说“闭嘴,神经病啊你”。
4、获奖庆功吃饭时,男主暗示“我是内人喽”,女主说“你欠不欠啊”——隔着玻璃拍摄
5、生日屋顶看日出时,男二过来抢镜头当电灯泡
6、洗澡完短信发得很甜蜜的时候,周涛来了
7、吃完面在路边,男主学周涛披衣服,女主说“找死是不是”——隔着雨棚拍摄
8、伊甸园床头,男主暗示“就代表她喜欢你”,女主说“少上点网”——对着镜子拍摄
9、伊甸园查房从派出所回来,男主不是趁势而为,而是努力维护女主优秀学生干部的名声。后来是女主先说的做一辈子好朋友。
10、男主在汽车站说过,高晓楠现在处于人生低谷,很难,自己不想趁人之危。
11、在合租房的沙发上差点亲下去时,女主说“傻不傻,赶紧继续干活”
12、阳光房停电的晚上,女主说“谁要跟你开房,是出去住”——对着大落地窗拍摄
13、楼道的争吵,男主说“那我明天约你啊”,女主说“神经病”,男主“现在就去”,女主“脑子有病”
可以看到,要么时机不对,要么男主一暗示女主就拒绝,不能片面的怪男主“怂”。
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对剧情的理解会不一样,不能因为许一“怂”就把电影归为烂片,就像不能因为演员演反派就去贬低演员一样。更何况电影中许一其实不是“怂”,是一种担当和错过,在片尾其实都解释得很清楚了(甚至在学校的树上还做了呼应,评价前男友)。这在很多人的青春里,都是存在的,剧本也是取材于真实的人物原型。那些打差评的,大部分都是带了主观偏见,然后根本没认真看。
《像极了爱情的导演,为什么拍不出好片》 《我们的样子像极了爱情》,我发现这真是一个非常好的题材。然而制片方就好像八辈子没见过钱一样,赶紧写个ppt捞个策划费,哄小孩一样搞个烂片。 一个不立志拍好片的导演,永远赚不到钱。一个不坚决成为顶级写手的人,永远就只是烂笔头。 导演不知道爱情电影怎么拍,麻烦如看下隔壁韩国人搞的《假如爱有天意》,看下《薄荷糖》。我就拿薄荷糖说吧,这部电影拍的是初恋,但我看的差点流泪,以至于看了两遍。 因为我不单单看到了一个人的青涩、稚嫩和纯情,还看到了饱经世事后的沧桑无奈,疯狂与世俗,尘土与痛苦。 更是体察了真情像水流一样,灌注了一个人的一生。主角在最后,一口咬着薄荷糖,一边流下的眼泪,就是我想流下的眼泪。剧情中每一处踏踏实实的尴尬,就是我能感觉的每一寸生活。 或许初恋就是这样纯粹、干净又让人放不下但始终放下的东西,这不重要。重要的是,那是在漫长枯燥乏味,运气不好还不好过的生活里的一种甜。一种沉默无语又似乎有前言万语的难耐。 但是国产剧,老给我一种发育不完全,永远大儿童一样的感觉。合着漫长的生活,一个人就永远像是纸片中的想象一样不会改变,而且这个人还丝毫不与社会的现实面触碰。就像是云中锦书不挨尘土,幻想飘逸实则空无一物。 千万别说是审查的锅。 一个不想着牛逼的写手,连烂笔头都算不上。 像《我们的样子像极了爱情》这样的ppt电影,简直拿着好题材,当废材,还拱不了火。 也别耐观众。观众并没有审美,全靠艺术家瞎几把造。不然李白失去价值,杜甫只剩哀叹,连关汉卿,都羞红了脸。 要处理好这个题材,你要看这个题材的矛盾点到底在哪里。 男孩、女孩在大学这样的环境因为互相促进,互相吸引,从友谊走向感情的升华。 这对于男孩、女孩来说都是人生重要的一课,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过渡。 一、 怎么由对人的欣赏走向一种关系的建立。一开始以朋友关系走向深爱,会不会引发彼此对关系的质疑? (所以要显示这份心底里的质疑,场景我都想好了,无数暧昧的眼神、挑逗的语言、难以抑制的激动表情,以及被抑制的痛苦(相爱的强烈感情无法以“合法”方式完全表达,这其实是夹杂痛苦的,也是压抑的,时刻面临自我冲突)) 当然,电影在这方面有通过一些情节来做表达,但我认为演员的感觉就像是他们没有谈过恋爱,没有初恋的那种,由朋友逐步到恋人未满,极其微妙的躁动感。我看不到他们彼此深刻的激情,和难以抑制的渴望。 二、走向深爱的关系为什么无法建立? “我们……像极……爱情”这部电影,一来就设定是男主方面的困境更大。电影通过把想象具体化的方式,即设定一个“富二代”人物,在各方面碾压男主。使男主在关键处,无法鼓起勇气“表白”而使得剧情全面庸俗化。而最后为了实现所谓“伴娘”誓言,搞了莫名其妙的承诺兑现。真让我无语。咋?人物深刻的变化呢,那种经由失败爱情而让人成熟的深刻体验呢? 艺术,What is 艺术? 我感觉制片方导演或编剧可能压根没有经历过一场成功到死心塌地,而失败到心痛万分的爱情,以至于他们也无法通过既有生活经验,发挥高度的艺术想象力,缔造一种审美体验。 他们更像是拿着工具书,按程序知识劳动的砖瓦匠,虽然这也很厉害,但这玩意,很难深入地感动人。 除非你把那些隐秘的,常人不易察觉的深刻而又强烈的冲突直白地表现出来。观众其实真的不知道他们会被什么撼动,永远也不要尝试臣服于观众的审美。 我小学老师说,你得搞精神刺激法。你得去刺激他们。 所以男孩、女孩,这场无法向前推进的恋爱,到底该怎么表达? 如果自己不够厉害,那为什么不借鉴下如《薄荷糖》这样的优秀作品呢。 如果像《我们……像极了爱情》只是围绕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来讲故事,整体必然地只能庸俗化。你可以尝试跳开,跳到广阔的社会层面,描写一下男孩子是怎么在996的公司里奋斗,而社会现实又怎么锤炼一个人,又怎样让一个小镇做题家无能为力。而男孩又会怎样变化? 大可不必把男孩表现得“低龄化”,大学本来就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关键期。这个阶段该有的理想主义冲动与“早熟化”理智是不是可以并存? 只有了解中国社会的人,才明白,为啥有“早熟化理智”这样的概念。而一个人,又怎甘愿臣服于命运,放弃爱情? (这,不就是冲突吗?这不就是艺术吗。请看莎士比亚、粱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等等爱情故事,无一不是有一种力量迫使他们放弃爱情,他们却以某种方式践行了理想主义。事实上,虽然每个人生活中都有足够理智的选择,但你去问他们每个人,又没有几个人真的甘心。) 电影纠结于男孩是否“表白”是真的很幼稚的表现手法,无非就是想借此表现男孩的“自卑”和“回避”。但真正的问题是。即使表白了,确立关系了,两个人就一定能在一起吗? 要表现男孩的自卑、迟疑,大可以用更激烈的方式。在初恋的强烈感情中,一个既理想主义又早熟化理智的青年人,完全有可能陷入更扭曲的情感中。这种扭曲,会伤害自己,也会伤害爱的人,为什么表现不出来呢? 要展示男孩的反应,则可以完全展示这个男孩的成长经历,书写这个男孩慢慢到男人的变化,把他面对爱情的迟疑、激动与痛苦,通过一个又一个具体的事件,加以表达,于是一个庸俗的爱情ppt变成一个影响人一生的美丽境遇。 这样一部电影的浓度就变了,其中的主调是人生的变化,青春、爱情与理想的强烈冲突。一个男孩到男人的蜕变之旅。而不是傻不拉叽地要实现什么莫名其妙的穿着婚纱看别人结婚的誓言,我真的会yue好吧。
相爱相杀真的太虐了 明明都喜欢得那么明显了 还要好兄弟来相称真是太无聊了 从头到尾都没有说过喜欢对方 这两人都那么明显了还住一起了拜托你们矫不矫情啊 特欣赏导演镜头下男主的那份自卑脆弱 在1801新房的那段毫发毕现 我也很难说出“应该积极向上一点 去争取配得上人家” 我只知道男女关系中那么怂注定没有出路。女主第一次见但好漂亮啊!前半段学校酒桌上那种彪悍也很讨喜。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 结局真让人难受。
一想到这个暑假全是这种大陆鬼电影,完了,整个暑期全完了
七夕节看两部爱情片,be率100%,我看你们还是嫌结婚率太高了……
天呐你俩都同居了还死按着不表白说是朋友,好像真的有那个性功能大病诶;最后的场景真的有被雷到。另外长沙地铁2016年才建好一条线,希望编剧不要坐时光机谢谢。也就男女主的脸和摄影能看吧,阿门。
可惜这个男生兜里的280全用来买红酒了,连去酒店开一间房过夜的钱也掏不出来。电力恢复的一刹那,白炽灯把他的窘迫照得干干净净。
6.5雨夜从旧的出租屋跑到新家那场戏最为精彩,突然的停电把两人困在当下,霓虹灯从窗外照进来,她一开口几乎要把两人的距离拉近为零。可惜这个男生兜里的280全用来买红酒了,连去酒店开一间房过夜的钱也掏不出来。电力恢复的一刹那,白炽灯把他的窘迫照得干干净净。
“爱情”是什么?在我看,爱情是对沉闷、平庸、虚无的现实社会的反抗。所以爱情是可以超越民族、种族、敌我、年龄、阶级甚至性别的的存在。但在一部校园青春“爱情片”里充斥的居然是各种“现实主义盘算”,这让我感到很不舒服,就像一个油腻的中年渣男在为自己辩解说这全是社会的责任。既然不相信爱情,为什么要拍爱情片?爱情敌不过现实?那说的是被打败,而不是被吓破胆的逃跑。这其实又引出另一个问题,完成度高(导演、演员、摄影、美术……的技术努力)是否能挽救一部价值观存疑的电影呢?
年纪大了看不得小年轻谈个恋爱磨磨叽叽~
报看,我们的样子像极了大冤种
青春片的主题真的永远是遗憾吧,永远别扭,永远不在该勇敢的时候勇敢,然后永远热泪盈眶。(题外话,冲着在我们学校取景看的,我给景德楼和岳王亭路还有我最爱的樟树和图书馆100分。)
整体上比较散,爱情片的人物动机、故事逻辑基本都是靠选角来实现的,还好这个片子做到了。
#青春悲情片#BE。如题,男女主在朋友以上、恋人以下徘徊。对我来说,电影里让我感触的是青春校园生活。我也还有一年的青春校园生活了。这些细节还是拍摄挺好的。而整部电影,就像是男主的悲情恋歌。明明有很多次机会,男主都太怂了。很多次事情,双方都可以解释好。可就是没有。结尾男主穿伴娘婚服,有一点点泪目了。
严正声明:牵手拥抱开房同居却不在一起的那不叫好朋友,那叫装傻装蒜。导演所要营造的恋人未满始终建立在双方形影不离的明恋状态之下,而二人关系在男主为女主留在长沙时便已全然变味。剧作始终没能拿出任何像样的矛盾冲突来制造两人不在一起的客观理由,却依旧我行我素地以暧昧的姿态消费着好朋友的身份,而女主草率复合与男主硬闯婚礼则更是走回了青春伤痛的滥俗基调。友情可贵是没看出多少,倒是坐实了异性朋友都心怀鬼胎的观点,而这种把爱情与友情混为一谈、百无禁忌的行为,到了全世界异性朋友都要给它唱“听我说谢谢你,因为有你……”的程度。
我本来就是想看看娱乐娱乐,没想到直接情感代入了妈的。如果不是片子质量真的不顶,我说不定会手滑打五星。光线怎么搞的,就这么穷吗?控光、收音都搞得这么辣鸡。结尾还直接模仿《那些年》,敲定这个结尾的人怕不是脑子有大病?导演作为编导生拍编导生的大学生活真是没的说,我一个学编导的要看哭了。整天泡网吧不好好学习,偶尔奋起拍下片儿真的太真实了。还电视台工作,那声主任叫的我好像见到了自己主任...刘孝谦作为郑州老乡,真的太有少年感了!漆昱辰也挺好的,网红出身演成这样不容易。许一这个角色真的是太傻逼了,既怂且幼稚。其实两个人最终没有走到一起,是挺遗憾,都有责任。或者公允点说,缘分不够。许一丢下女朋友去闯事业就该做好分手准备。晓楠是让前男友进家就是不对。导演疯狂暗示自己拍过舌尖上的中国,好吧,我get了。
故事看得我憋闷,尤其是男主怂的……真是太真实了……所以真实的我很憋闷。正常的情结、正常的演技,最终呈现出一部自然的电影。年轻的时候,尊严好像总是最重要的。总以为爱情可以挽回、还会有更合适的,却不知有时候最在意的尊严在人生中往往不值一晒……年纪大了,更愿意看些顺心的、高兴的……电影拍的不错,每一首插曲都好听,瞬间把我的情绪拉入人物。喜欢女主的演员和角色,演员演技自然,气质干净,角色坚强努力、不卑不亢,实在太优秀了。
深刻反映现实,只可惜被片名耽误了
低配版《那些年》,都是在讲女生比男生更快成熟的故事,都在结尾的婚礼闹了场抓马,都是一段徒劳无功的爱情。但可怕的是男女主演完全不来电,所以在不在一起都显得莫名其妙。不过大学城的景真的是大杀器,那些下不完的雨,一起嗦过的粉、撸过的串、压过的马路,点点滴滴都承载了太多的回忆,对于在这个地方生活十多年的人来说难免手松。电影很假,但某一刻它让我想起了曾经的我们。
先说分数,多一星是给七姐的。电影还可以,是出乎预料的可以,也能看出来导演在某些地方是有想法,导致了想法也有点多,也可能是编剧的主要原因,就是实在太冗长了,就差在拍点生老病死了,两个小时的be爱情片,我觉得大家还是会觉得累的。但比起光线的其他爱情片,这部电影好在从上到下(除了客串)都没有大牌,所以所有人都很努力吧。
就这种矫情的片名都能出一个烂片序列了。赶紧打一仗吧,别TM疼痛呻吟了。
导演审美天赋吊打大多数导演。镜头美感,场景选择都很好。剧情其实比其他青春电影难拍,因为流水账白话。冲突小。观众容易不满意剧情和人物。但其实吧。拍的挺既有真实感又有艺术美感。结合的很好。不像大多数青春电影。要么假又做作。要么镜头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