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去看这部电影,最开始是因为余文乐,后来则是因为从优先试映到正式上映没有看到过一个差评。而事实证明,这部片子的确给2014年开了一个好头,如阿乐所言,香港电影没有失礼。
极其喜欢游邦潮这个角色,并不仅仅因为他是由余文乐饰演,更多的则是由于在他身上我找到了太多共鸣。对权力地位的态度、为人处世的方式、责任感、亲友情,多少都能看到一些我自己的影子。换作相同性质的其他场景,我大概也会拥有同样的心态做出同样的反应。之前看某媒体对余文乐的采访,关于这个角色的性格他说:
“他其实很简单。他是一个比任何人都熟悉这个工作环境的消防员。其实他都懂,怎么上位,怎么去避开一些麻烦,他都懂。政治,办公室政治,他也懂。只是他不想参与,他觉得嫌麻烦。他也不是想上去当什么官儿,他也没想要上去做一些什么大的事情,反正他就打一份工。上班,下班,回家,带孩子,就这么简单,他不想参与太多东西。但不代表他不懂,是因为他太懂,他觉得不需要,他也不求这个,他的心不在那。”
叶志辉(安志杰饰)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升官上位,身为消防员不进火场却穿着礼服喷上古龙水去参加各式party,他认为这才是成功,这才是人生应该追求的东西,而何永森(谢霆锋饰)却说,我做消防只是为了救火。大家追求不一样而已,你高高在上俯瞰众生,你觉得你自己坐拥一切万众瞩目,你怎么知道位卑言轻的人们就不幸福,就真的很羡慕你。你觉得名利是一切,但对一些人来说,它们真的屁都不是。幸不幸福,满不满足,每个人的尺子不同,只有自己才可衡量,只有自己感受到的才是实际的。
恐惧是人的天性。你看到油管爆炸大火浓烟怕得腿软心紧,你以为消防员就不怕吗?英雄并不是天不怕地不怕随时都可以站出来遮风挡雨顶天立地,那么到底什么是英雄?借用杜汶泽在《头文字D》里说的一句话,“知不知道什么是神?神以前也是人,不过他做到人做不到的事,所以他成了神。”同理,英雄也是人,不过他能克服常人一样会有但不一定克服得了的恐惧,所以最后他成了英雄。
灾难片是我最喜欢的电影题材之一。它们的意义不只是为了让观众如坐过山车般地经历完紧张刺激的剧情最后对英雄歌功颂德皆大欢喜,花费那么多时间心血做出来的特效要是只有这点价值那未免也太悲催。其实灾难片大多都有探讨人心。世间最美善之物莫过于人心,最邪恶之物也莫过于人心。是违反规定抓紧时间多救一个是一个,还是遵守规定层层上报等待批文,哪有那么容易做出决定。除此之外,特效可以让观众更加真实地感受到灾难现场,虽然我们中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没有机会经历火山爆发地震海啸(当然这是好事),但连环追尾列车脱轨大楼着火这些事故有没有可能遇到,我们又何从得知。新闻天天都在报道这类消息,看着别人身处水深火热我们或同情或揪心,却实在不能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
要有忧患意识。杞人忧天自然不必,居安思危却是必须。学点常识,调整心态,听从指挥,不要添乱,关键时刻说不定真的能救命甚至救的不只是你自己的命。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万先生(谭耀文饰)在培总(任达华饰)死后失控大喊“他们是消防员,但他们连自己都救不了自己”,是,他们是消防员,人民群众看到他们会立刻安心,但他们也是人,也都是爹妈生的,不是无所不能,不是不会死。别人冒着生命危险冲进火场来救你,拖后腿就算了,人都死了能不能少瞎逼逼几句。
说点轻松的,海洋(胡军饰)支撑不住从发电机上摔下去眼看着就要掉进全是电的积水里时,游邦潮及时踢过来一个垫子然后说对不起我来晚了那一幕简直是帅得大快人心┭┮﹏┭┮,我当时整个人直接就手舞足蹈了像个神经病一样- -。还有剧终霆锋在漫天飞舞的面粉中点烟那段,画面实在太美,从未见过有人能把一支烟点得如此性感而决绝。
之前看采访发现我很喜欢郭子健导演讲话的风格,看过之后也真的很喜欢这部完成度很高的作品,基本无槽点尿点,有思想有深度,也吸引更多人去关心消防员这个工作危险度非常高的职业群体。
最后,向所有的消防队员致敬。民无你们难安,国无你们难平。
今晚在朋友的推荐下看了《救火英雄》这部电影,随着结尾谢霆锋神奇的一闪进了救火队的大合照里,我实在憋不住要爆发,要吐槽一下这部大脑全程短路智商基本为负的电影了。之前先去豆瓣看了一眼,本寄希望于欣赏几篇嬉笑怒骂言辞犀利的影评来平息一下被浪费了两个多小时没陪姑娘们聊天的怒气,然后安稳睡觉忘记过去看明天太阳照常升起。可万万没想到豆瓣几乎是一边倒的叫好,随处可见什么"情节紧凑扣人心弦""这部看到了港片的未来""《逃出生天》在这部面前简直就是个渣"之类的评价,严重怀疑由于这部电影参演明星太多导致写这些影评的人都跟演员有亲戚。废话不多说,以下列举部分此片高亮剧情:
1.谢霆锋在厨房熬了一锅汤,然后被新来的内地经验丰富的专业消防战士胡军看到浓烟滚滚给拿救火器扑了,谢霆锋等胡军大哥扑完,淡定的说了一句干嘛这么紧张可惜了我的靓汤之类的……
2.世界末日到来了,成龙大哥乱入做了一个消防的广告,原来世界末日到来的那天第一件事是要做好消防这尼玛真让人涨姿势,世界末日没什么可怕,隐患险于明火大家一定要记好哦。
3.消防队的设备车被余文乐开走带着儿子去给同学们炫耀,大陆居民表示不理解消防设备车在如此international的大hongkong这么吃香吗?
4.第一次发电厂火灾扑救结束之后,安志杰在等增援还是直接上的问题上给谢霆锋下了个套,根据后面剧情我们得知安是一直把谢当好兄弟的,而且谢明天就要调走离开消防队了。 给明天就离开单位的心中的好兄弟下了个没有意思的套而且没有得逞后当众表示老子就是想看看你中不中招……… 怪不得之后谢霆锋要松手摔死安志杰了,是我我当场就打死他了!
5.谢霆锋一直对安志杰唯唯诺诺,突然就在安质问谢为什么不听话的时候爆发了,两个人正争论的时候谢一个背摔把安扔到了快坍塌的地板上,安慢慢站起来时地板塌了,谢连忙伸手拉住,安正要上来,突然谢脚下打滑松手,安掉下去摔死。 后安的老婆给谢一耳光并大吼:他一直把你当兄弟的你为什么不看好他。看着谢此时的面瘫表情,我觉得谢心里一定会想你他妈的知道你老公怎么阴我的吗,还他妈的我看好他,他他妈的是我领导我他妈的能看的住他吗!
6.经过第一次小火灾,大家一致表示发电站有危险,派胡军和一位美女把阀门关了,但美女表示电厂老板还会开备用电到时候就完蛋了,然后两个人以最快的速度跑回电厂阻止老板开备用电。 好吧我就当你们这对狗男女都没带手机附近也没有公用电话没法跟电厂老板取得联系,可是谢霆锋能打个电话吗?消防队的领导能打个电话吗?治安总署什么的能打个电话吗?
7.余文乐的儿子的班级去发电厂参观,结束之后余文乐的儿子和另外两个小伙伴不想排队下电梯一致决定走楼梯,走下去之后发现楼梯们上锁出不去了,只好再上楼梯导致最后被困在火场中, 这不算奇葩,奇葩的是老师带小朋友们上了回去的大巴准备清点人数,结果小朋友们高声说人都到了,老师立刻喜笑颜开说,那我们回去好不好~大家一致说好~ 默契程度堪比双簧,我想知道余文乐儿子这三个小孩是第一天来这个班集体还是平时太不受大家待见。
8.大火灾发生之后胡军,任达华,谢霆锋带着受伤的被困群众逃离,期间一直秉承着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场面和谐处处体现我消防队员舍己救人的精神,歌颂主旋律催人泪下。突然到了一个需要电厂老板门禁卡开门的地方,突然刚才还跟着大部队逃生的电厂老板就不见了,谢霆锋余文乐回去找到因为吸了毒气而爬在地上的电厂老板,老板用尽最后力气大吸了一口毒气,把门禁卡交出去,然后谢拖着半死不活的老板走出了大门,两个人不停的让老板坚持住,振作起来,然后老板就死了。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一个人把自己的呼吸器拿出来让老板吸哪怕一口的新鲜氧气,我觉得老板不是死于毒气,是死于心中的怒气。
9余文乐看到地上的纸飞机(不知道纸飞机怎么飞到他们这间屋子的,可能孩子们捏纸飞机的时候顺便捏了电池和遥控器吧),不顾谢霆锋阻拦返回救儿子,寻找了好久,未果,就在万念俱灰的时候,谢扛着余的儿子走了过来(谢的搜救能力不知道比余高到哪里去啦,余只有一点好,就是知道儿子在危险里,比谁跑去救的都快)。余说谢谢你,谢说我谢谢你儿子,我都迷路了,是他给我指的路(你们到底谁救谁?)。此时看一下我们两位帅哥的处境,检测到目前位置与安全的外面只有一堵墙的距离,可这时情况万分紧急,连钻开一面墙的时间都没有了,只好决定用面粉爆破法,谢把余和孩子们引到安全屋,把门从外面反锁决定牺牲自己帮助兄弟,就在这时,谢拿出了帮余儿子选学校的纸条表示学校我帮咱儿子选好了,两个人隔着玻璃扒拉扒拉说了一大堆废话之后,谢终于想起来我操我好像还得去爆破啊,余不停的拍打着玻璃呼叫不要啊不要啊不要啊(此时我真不知道余为什么要高呼雅媚蝶,不让谢去爆破,难道自己舍弃儿子去爆破啊?),好在谢没有理会,转身开始摆造型并想起死去的两个战友(其中一位是自己放手让他走的安志杰),一个人两个灵魂缓慢的分吸一只烟,终于谢优雅的把烟弹出去并引发爆炸,通过谢优雅的一弹,我终于想明白余刚才为什么大呼不要啊不要啊,余是想说你丫完全可以在安全室以同样优雅的姿势把烟头弹出去大家都不用死的好吗!!
10.回到开篇,余文乐开心的招呼同样开心的胡军照全家福,我正纳闷兄弟为你牺牲了,你怎么还这么开心的时候,谢霆锋瞬间出现在照片中间了,嗯,一样开心。
11.谢霆锋因为去救火没有接老婆的电话,老婆留言中显然表现出知道谢是去工作并且也理解谢的工作性质,但这次,老婆决定跟谢分手,老婆是空姐正要去飞,分手原因是老婆突然觉得只有在谢和自己都在工作中无法联系时才能感觉到两个人在一起,才能感觉到两个人的爱。
12.此片经常出现要勇敢面对之类的心灵独白,自以为很酷很鸡汤,实际上毫无逻辑毫无感染力那逼装的让人丝毫产生不了共鸣。
好了就到这里吧,此片槽点太多没有写全,请大家自行观赏补充。写到这里我觉得其实我要感谢这部电影,让我有机会在这无所事事的操蛋的日子写下这些没有目的和意义的文字。
一連幾個月在中港兩地先後上過《掃毒》、《風暴》,然後是這部《救火英雄》,都錄得不錯的票房,但實際上三者都有通病。誇張失實、煽情、空口講白話的兄弟情,顯得有點審美疲勞之外,更加對香港電影有點失望,不論是新手還是老手,對感情的演繹是如此兒戲,對男性的情誼是如此的拖拉與婆媽。縱使三者的劇情均不一樣,但觀眾的眼透視到的是這些香港電影的論述能力病入膏肓,證實患上「語癌」。
《救火英雄》雖然與前兩者在題材上不同,但實則意義卻有異曲同工之處,《掃毒》不離三兄弟,《救》起初的目的也是以三個青年人為基礎,同樣也是三個只能活一個的結尾,兩部電影同樣都是有關犧牲精神、兄弟間的情感角力與信任危機,而透過一宗事故把他們的命運改寫。只是換湯不換藥,由毒品、由大佬化為大火與濃煙,警察換成消防員罷了。至於《風暴》與《救火英雄》的關係就可謂是相輔相成,兩者都徹底玩殘香港,一個玩佔領中環,猶如外星人侵襲地球的爆破,一個玩佔領電廠,危城恐慌,突然驚覺原來香港很危險。但更加危險的不是電影本身的內容,而是為了遷就合拍片與進入內地市場的制度,香港的影人著重浮誇、用一些華而不實的技術修飾電影,而不是腳踏實地做好一件事。這才是最讓人感到接近無限的失望。即使票房高又如何,那種香港情懷、香港的味道都已經「被消失」。
講到有關消防題材的香港電影,真正的就只有一部。又到翻舊帳的時間,回到一九九六的《十萬火急》,杜琪峰用了一百萬拍攝,他講到拍攝的時候是用真正的石油氣爆炸,演員與攝影師身處的環境也實在很危險。《十萬火急》至今絕對是消防類型片的始祖,同樣它是優秀的,不只是它是屬於香港的,而是它是實在的講述消防員的工作,從游繩救人到滅火都有他們的身影。而片中也側寫了消防員的家庭生活,其中一點要講的是劉青雲與李若彤的感情線,似有還無又一見鍾情。同時,杜琪峰也有先見之明,戲中有女消防隊長的出現,講到女生的不安。
而彭氏兄弟的《逃出生天》,只能夠稱得上是偽裝的電影,香港人裝成廣州人,成為廣州消防隊的宣傳片,更敗筆的是電影裡愚弄觀眾,當消防員的家屬會身處火海,而消防員的妻子則會埋怨丈夫不先去拯救她。而《逃》片最重心的命題不是以救火為先,而是賣弄那些的技術,天秤、水底拍攝,十分的鋪張。
到郭子健的《救火英雄》,至少有一點比《逃》優勝的是回歸到香港的消防局內,穿上香港消防員的制服、看到香港的消防車,總算是有一點「港味」。但這種「港味」也只是表面的,戲裡那種不切實際的「末日想像」命題顯得大並且不合理,由獨立的消防員到電廠人員的層遞關係也是兒戲,演員都是過客而已。香港電影的「港味」建構主要是在香港的街景、建築物、文化,但在這部電影卻把城市抽乾,看不到香港的本位與文化,只有為誇大而誇大,為遷就劇情而顯出的沙石與接駁。其中一個敗筆之處與《逃出生天》同出一徹,記住別當消防員的家屬。故意要拍出一幕強加又俗套的親情。而事實上,這部電影的接連「死亡」也與《風暴》很相似,在一個團隊裡就只有一個人可以活著,其餘的必須死。這種的「死亡風潮」十足「馬上瘋」,一個一個的死亡就像玩電子遊戲似的。
死也不是問題。但有必連死也文藝化嗎?難道是「死了都要愛」上身?連死亡也一下子變得華麗了。這種外加的處理手法表面上是內心戲、獨腳戲,但這種玩法難免是有點裝扮。這種「英雄」電影最主要的應該是要強調男人的「艱險我奮進」,文藝的戲法還是放在文藝電影,詠嘆調還是省下來吧,倒不如多用眼神、動作交待手足之情。
這部電影的男人認真有問題,首先男人們的關係未能疏理得好,在拯救的大前題下還在考量兄弟之間的心事,在重大事情發生之時仍然糾結在私人事情上,到底是團體重要還是個人的英雄主義重要?消防員工作以外的事情單單以一些沒整理過的鏡頭交待就算,感情與工作的衝突沒有很明確的展示出來,事實上那些婆婆媽媽的兒女私情戲份,直接刪掉就是,既然沒法連貫,就不用節外生枝,製造煽情。男人的電影也要有男人味,男人的本質根本不需要花巧的包裝,不需要著重浪漫化。同樣也不需要把男人的情義與香港的命脈牽扯在一起,這不是製造「人民英雄」的形象,而是對香港超人的想像,實在沒有這個必要。
在電影裡,郭子健告訴大家消防員最怕的是煙,而這重煙不只是火場裡的煙,更是心裡的煙,既要戰勝心魔又是戰勝火災,有雙重意義。論娛樂性的話,《救火英雄》具備年輕偶像的元素,也有到位的特效,在某程度上也很有錢途的。但要知道一個故事的藍本才是最基本的,消防電影是災難片,不是恐怖片也不是科幻電影,描述救災的場面與人與事才是正經事。對於香港電影,更重要的是不需要討好任何人,即使有創意也要弄清自己的目標,香港需要的是有自己想法的電影,而不是從內到外「毀掉」香港的東西。創作人也要治療一下「語癌」,煽情狗血、硬加的元素真是讓人看得很辛苦。
文/Dorothy
看过许久,初时跃跃欲试要写些什么,甚至连标题都已早早定好。现在看来这名字中二得很,不过总归是当时心情的真实反映,便不改了。
一直未曾动笔是因为颇为喜欢此剧,作为Nic的真爱路人甚至觉得金像有望,奈何提名寥寥捧获寥寥,终归浇熄了当初蠢蠢欲动的一腔热血,而这篇早该截稿的影评也一直延宕至今。时值岁末,这桩心事,也就不留着跨年了。
时隔一年有余,最深刻的印象是——这是一部不一样的消防题材电影。不同于其他类似题材影视剧聚焦于火场救援的紧张激烈惊心动魄,本片却更多着墨于“心火”,而火场也从情节展开的最关键平台,变成了“心魔”的具象。在这部电影里,对“人性”这种“物”的层面上的探讨,要重于对“救火”这种“事”的方向上的论述。
如果说同类型的其他电影是“热烈紧凑”,那这部电影的气质就是“诡异绵长”。确如豆瓣网友的评价——从不知道消防片还能拍出鬼片的氛围,可戳中我的,或许正是这样奇诡的独特。<图片2>
影片开头是浓烟滚滚的长镜头+悠长而诡异的咏叹调,当时独自去的影院、又因着是工作日举座寥寥,委实被吓了一跳。现在想来,这应该就是本片压抑基调的第一个预示吧。类似的长镜头、咏叹调和低沉的旁白贯穿全剧,时不时就会冒出来撩拨我脆弱的神经。回头想来,这样的设置对于明确基调、烘托氛围而言着实大有作用。
而低沉压抑的,却远不止色调。
首先是主角的人设:谢霆锋饰演的阿森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完美男主——他有(强烈的)上进心和仕宦意(话说一般这种人不是做不了主角的吗2333),却于升迁途中几经辗转郁郁不得志;余文乐饰演的阿邦属于港片比较常见的路数——讲义气、洒脱率性、勇于承担。这样的两个人与昔年好友而今上司——更精于升官一途的阿辉(安志杰饰演)之间,自然有种种暗流汹涌。影片的第一个情节是一次救援后的问责,阿邦主动承担了全部责任与升职渐行渐远,而阿森在犹豫纠结后,或许出于不辜负好友好意的考虑,或许是对升职的渴望战胜了义气和担当。无论如何,他并没有站出来与好友共同担责。奈何事与愿违——他面对的是一纸“调任令”而非“升职令”。
虽可以理解也十分常见,但男主角总归是一个不同以往的、第一个情节就点出了他的强烈欲望和“道德污点”,而且之后由于和阿辉的争执间接导致了昔年知交的丧命(不过我坚持认为阿森对此没有责任)这对于“主角道德洁癖症”患者的我而言,真的是一处从开篇就一直不尴不尬却不舒服的存在。乃至最后阿森做出自我牺牲的抉择时,虽然明知这属于“为死而死”自己找死,是为了让Nic有机会在粉尘缭绕中好好地抽根烟耍个帅;即便知道这个情节不合理且没必要,但仍旧让我长出一口气,对于有些偏执的我而言,或许只有这样,才算是这个人物最彻彻底底的“洗白”与救赎。
此外还有很戳中却又细思恐极的一个设定——消防员在高温空气稀薄能见度极低的环境下,所要克服的最大困难是自己的心理障碍。那些痛彻心扉此生再不愿忆及的片段,会在一定场景的触发下闪回。由于这个设定,很多人物的性格经历被巧妙地展现了出来,不落俗套地丰满了角色,同时·也不出所料地贡献了一些亮点和泪点。
破除心魔的过程是无疑是压抑而揪心的,但对有些痼疾而言,破局的唯一方法,就是再次入局。
还有就是同行者的死亡,和无时无刻不罩在头上的被困者死亡威胁(尤其被困者中还有阿邦的女儿)。从阿辉的意外坠亡,到任达华饰演的老消防员的殉职,乃至最终阿森反锁房门在烟雾缭绕中走向终结的画面。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都变成了阿邦抱着女儿劫后余生时手中拿着的消防头盔。
这些与色调配乐打光镜头共同营造了一个诡谲可畏的火场,所有为了拯救其他人的性命主动踏入此间的人,无论最后出来与否,都是英雄。
向所有消防员致敬!
厚颜无耻的分割线
欢迎关注笔者微信公众号——混吃等死不想死
扫码没什么惊喜...也没惊吓...嗯就酱。
元旦和朋友一起去电影院,一水的国语电影里面看到郭子健和谢霆锋,在没有更好的选择的情况下,果断选择看这部电影。但是救火英雄这个名字,多多少少让人对电影没有什么期望。根据以往的经验,不外乎又是一部骗票房,走俗套的烂片。
但是这部电影从一开头就让人提起了十二分精神,现场的特效和开场导演把握节奏的功底,都让人出乎意料,首先是这部片的特效,相比同类的国语片,实在要好上太多。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一度感觉自己是在看好莱坞大片。不得不提的是,在国内各种电影3D化的时候,这部特效做的如此优秀的电影没有做成3D,这是个很有诚意的选择。在各种低劣的3D电影充斥电影院的时候,有这样一部用2D拍摄,做工精良的诚意之作。似乎是在告诉观众,什么叫“站着就把电影给拍了。”
导演的节奏把握的也很老到,对每个主演的性格刻画,让观众不经意的就代入到主演的生活当中。紧接着的每次铺垫,牢牢的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兄弟感情,同事斗争,领导无能,水火无情,小悬念,大高潮,一段接着一段,导演的功力可见一斑。
不过虽然有很多出彩的地方,但是因为导演想要表达的内容太多,太满,刻画了好几个角色,讲了许多背景。最后导致故事主线不明显,缺少一根从头到尾的线索或者重点刻画的主角,让人没法跟着一条线走下去。中间有十几分钟的时间,虽然有各种爆破和特效,却让人感到有点无聊。尤其是这一段的画面异常昏暗,几大主角穿戴一模一样,分辨几个主角都有困难的情况下,我甚至一度没法跟上电影的节奏。
昏暗的场景有助于提高电影的真实性,但是却必须要照顾到电影的可看性,不应该让观众跟着一起摸黑。电影的真实性和观影的美感,这两者的平衡是另一个问题。我赞成为了电影的效果,牺牲一定的真实性。这一点相信借鉴好莱坞大片的手法,可以很容易做到。
无论如何,这是一部站着拍的电影,没有迎合主旋律的歌功颂德,没有迎合票房的需求去做3D。是一部值得去电影院看的诚意之作。
分明是韩寒。
共赴患难绝望里,紧握在手,良友
撇开特效不谈(火灾片最基本应该具有的),本片几个主演的关系比火场特效更有看头。sam在门那边对阿潮说学校已经选好的时候,我眼泪都流下来了。今年最美的画面是sam、培总和叶sir在小麦粉里抽烟(误)。导演用全香港身材最好最会打的男星穿礼服喷古龙水去跟上司搞social,用漂亮的美式口音发完脾气最
谢霆锋最后点烟的镜头真是帅到“爆”!!!
继广州市消防大队宣传片后 香港消防大队也来了
唯一的感受就是谢霆锋真的很帅,特别是最后抽烟的那段!
1.我在心里有3次泪眼婆娑;2.谢霆锋果然越来越赞了,配角各种精彩;3.配乐佳,镜头拍出了不一样的火灾感,很有新意,最后谢霆锋的抽烟和耍帅镜头实在是迷死人了,有些电影就是可以这样无理由放肆的表现和刻意。
昨天刚刚看的,那些所谓的贺岁片是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挖掘了一些关于人性与现实的东西,人终究是要回归道德自律的。真的感慨,每个人的表演都很入戏,每一个表情都很到位。很赞!
战胜心魔,这个主题很不错,但是作为类型片太多的东西差强人意,比如功能性太差缺少辨识度的配乐,糟糕的特效场面,过于平面化的主角,还有调理不够清晰的叙事,甚至编剧的主观计划已经严重左右了人物的命运,就是为了最后那个唯美又诗意的结尾吗?工业属性差了点,好在立意加分。★★★
結尾謝霆鋒抽煙的鏡頭,讓我第一次覺得男人抽煙原來可以這麼帥。
最后谢霆锋在面粉飞舞中抽烟的镜头性感极了
可给7分。开头陨石砸中环,以为科幻片,笑爆。“你还是说普通话吧”,粤语+英语+普通话。远离十万火急,围绕浓烟来做文章,故事完整流畅,华语片比较短板的特效也很合格,中间合伙突围,拍出了紧张感。遗憾没能拍一场正面的浓烟搜救
主旋律的题材拍出了恐怖片的即视感,好几段戏完整、丰富且揪心感十足。只是导演既然对构图、配乐这么有想法,又何苦找这种高大全题材来拍,完全是好刀用来切豆腐。
导演在电影里还是实现了些浪漫主义情怀,完成度很高,情节紧凑。但这一切发生的太过集中,感觉更像是剧情在马不停蹄的为他们安排死亡。针对人心和烟的关系重复的次数太多,反而负累。不适合贺岁档啊
电影播完,门口小卖部大妈说香烟已经全部卖断货了。
75分。本来只是冲着小谢去捧场,没想到完成度远超乎预料,小谢回头找余文乐之前的节奏和氛围都很赞。配乐和镜头感很有郭子健的个人风格,悬疑中带着几分惊悚推力(很容易想到西游降魔篇里面让人惊艳的几处设计,郭导的鲜明竟然能从周星星风格中脱颖而出?)。对小谢Po朝霆的特效相当满意。胡军扣分!
我觉得是完成度较高的电影,细节做的不错,人物性格尚可,但是无论是故事还是人物都有脱节的地方,导演也说了每个人性格背景都有,只是电影没交代。比中规中矩要好一些。希望安志杰有天能演好人。
情節緊湊刺激扣人心,場面高端大氣上檔次,演繹認真創意不忽悠,內心戲充足感人無多餘。
场面和演员都很出色,尤其任达华!剧本略有瑕疵,内容压缩在一天内拥挤了点,很多点不能放大有些遗憾。独白的设置也让人有点不解。开头剪辑十分出色,满是冲锋队的味道。总体还是不如杜琪峰的《十万火急》,但比年初那部《逃出生天》强上百倍!而且没用3D糊弄,2D效果出众,郭子建和英皇真乃业界良心!
题材不新鲜立意却另辟蹊径,灾难片让我们看得心跳如看鬼片,全片让人笼罩在黑蒙蒙的浓烟之中,不停地提示不要相信你所看见的。我们看到是救火救人其实是在救人心,想赞一下超写实风,配乐一起却文艺十足。每一个人物内心刻画得很细致入微,结局处理得很果断。最后,没做成3D绝对是良心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