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发现有个老男人,每天跟你做同一个梦: 你是雌鹿,他是公鹿,你们在下雪的树林里相依为命,他比你爸爸还大,一只手臂还有残疾,你会不会为了交流梦境跟他一起睡觉,最终爱上他?
如果你发现有个女孩,每天跟你做同一个梦:你是公鹿,她是雌鹿,她比你女儿还小,还自闭,强迫症,认死理儿,作,你会不会跟她一起睡觉,爱上她?
两个人为什么会做同一个梦?无法解释。所以相爱也无法解释。
如果非要解释,男女主角都在屠宰厂工作。每天看着一头头牛变成牛肉,清亮的目光变得呆滞,满地的血迹冲进下水道。也许他们觉得:作为两只假装是人类的动物,在这个残酷世界,他们应该在一起。
节奏太慢,全程都想按快进。另外,编出这样的爱情故事,欧洲人的脑回路真的很不一样。
首先,想通过本片分析出肉与灵到底是什么关系,我是绝对做不到的。这个话题太哲学了,我甚至根本不清楚影片是在怎么呼应这一主题的。
对我来说,除了片尾女主伤害自己和屠宰场里一些血腥的画面外,片子整体的观感还是十分愉悦的。它一点都不沉重,甚至还有些滑稽。比如人事主管和他老婆,俩人唯一交流应该就是下班接孩子买杂物吧。它也很温暖,比如那个急转直下又突然反转的结局。当时我真的是心都提到嗓子眼了,音乐断了,女主失望痛苦,但并没有停下正在做的事情。接着电话响了,迎来一丝希望。接通后男主有的没的说了几句,真是好心焦。电话马上就要挂了,就要万念俱灰的时候,好在他说出了“我好爱你”,女主回应“我也好爱你”,隔着屏幕的我也好爱你们啊!
女主告诉男主要买手机的那段也挺有意思的。显然台词都是女主事先预习好的,以至于实际发生的时间并没有很贴切的情况下,她还是说出了“你来早了”这样的台词。当她说 “我觉得你很好看”时,男主的回应被她猜中了,但是她却没有勇气继续“演”下去。感觉这里又非常真实,有些事情会朝我们预想的方向发展,但是有些不会,现实总比想象要难很多。另外,我也觉得男主挺好看的。尤其是他们通过书信交换梦境后,他脸上露出的微笑。像个害羞的小男孩。女主的表情也非常好,开心却又内敛,是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
还喜欢“扫地僧”老奶奶教女主勾引男人那段。老人的直白和女主的封闭,对比的恰到好处。还有女主为了熟悉与人有身体接触的感觉,买了那么一言难尽的毛绒玩具,真的太有喜感了。她通过它抚摸自己的那段,拍的也太细腻了。而去公园里看别人亲热那段,我一直在想为什么睁开眼睛的女生没有大叫一声“神经病啊”。但是她躺平在草地上,被水淋湿的那段又很美很享受。
上面是一些直观的感受。下面来谈谈引发的思考。
既然叫《肉与灵》,那么就来分别说说。
“灵”的部分,显然是来源于二人的梦境。导演也太会想了,编出这样的剧情。关于这段超现实或超自然的部分,其实女主在她的心理医生那里也求证过,但没有得到科学的解释。我本人也觉得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也说不好。如果不是因为偷“交配粉”的那场闹剧,不是一个看上去欲火焚身的女心理医生的“变态”问题,谁会跟谁去分享自己的梦呢。
但是梦境到底想表达什么呢?一公一母两头鹿,并没有特别亲密的举动,有什么象征意义吗?写到这,又不得不表扬一下那两头鹿的演技,特别有灵气。周围的环境有时候葱绿茂盛,有时候又是白雪皑皑,是否预示了两个人的心境?他们在现实生活的情况,是否也反过来影响了梦境?后来又把描述梦的片段全部重看了一遍,分别如下:
1、影片开头,雪地上,雄鹿在靠近雌鹿,在她身上嗅了嗅。雌鹿躲开了。然后电影就开始了,太阳出来,牛、女主、扫地老太太和男主都在沐浴日光。
2、11分钟左右,第一次在食堂见面后的晚上。绿色的树林里,雄鹿发现了雌鹿,彼此观望。(好像跟白天的情景有点接近)
3、23分左右,两人在工作上交谈了关于牛肉的评级情况后,那晚的梦。还是雪地,两只鹿依偎在一起,近景镜头,可以看到某只鹿呼吸时起伏的肚皮。(是不是在这次谈话之后,两人就对彼此有些感觉了?但是可能现实中的他们都没有察觉,反而是在梦里反映出来了。)
4、27分左右,雪地,两只鹿在一起觅食,听到有声音,看到雪聪树枝上落下,一起喝水。这之后因为发生了偷交配粉的事件,心理医生介入,两人发现了做同样的梦的秘密。
5、45分左右,雪地,两只鹿隔着池塘相望。(两人对后面应该怎么相处,也是观望的态度?)然后第二天中午在食堂,女的主动坐到男的对面,问他梦到了什么。男主说什么也没有。女主走开了。下午男主又找女主说了梦到什么,女主说她也是。男主不信,女主离开。6、49分左右,绿色树林,雌鹿在跑,雄鹿在追。第二天醒来后,女主晒了太阳。上班后两人通过写下来的方式交换了这个梦。(男主主动向女主要求交换梦境)
7、梦境没有被展现出来,但男问女为什么跑、生气了吗?女主摇头,还未回复就被前来调戏的桑多打断,男主生气的离开。(女主对男主的主动有些害怕?)后来男的去女的办公室找她喝咖啡,问她要电话。
8、55分左右,在池塘的水的倒影出只看到了雌鹿,她在东张西望,一直没有找到雄鹿(女主因为桑多以及没给电话号码的事觉得让男主生气了,她很过意不去,想找男主)。
9、女主买了手机,跟男主约定一起入睡。具体梦境没有展现,饭桌上男主说“昨晚太美好了”。
10、91分左右,男主吃晚饭时将晚饭打翻在地,灰心丧气的给那晚的气垫放气,独自吃晚饭,很伤心的脸。女主在感受土豆泥。雄鹿在雪地里奔跑,雌鹿一直未出现。他是一直在寻找,还是想要彻底的逃离?(男主觉得再继续下去太累了,他想放手)。第二天他看到工人们在围观女主抚摸牛。
11、结尾:只是雪地和池塘,没有鹿。(两人都没有做梦,因为现实中他们已经在一起,灵与肉已经完美结合)
我实在太不擅长梦的解析了。。。还是来说说“肉”的部分。在男女主之间展开的其实并不太多。除了结尾处的灵肉合一,感觉好像真没什么了。反倒是人事主管和她的妻子之间,应该更多的体现的是肉的部分。他问男主是否睡过他老婆那段也超级好笑。我开始很纳闷为什么男主没有直接否认,而是含糊其辞。看到后面,为了满足生理需求还是找了别的女人,让我猜想他和人事主管的老婆应该还真的有过。人事主管的推测真的一点也不虚啊。当然,他找别的女人,我觉得也跟他认为女主拒绝了他有关系。新来的桑多,用男主的话说就是“母鸡窝中的公鸡”,也是一种雄性荷尔蒙的代表。虽然并没有直接表现他和任何女人的瓜葛,但是我觉得一定是有的。他的存在,完全就是为了让男主嫉妒、自卑、无地自容的。但是男主不会像人事主管那么卑鄙,弄清事实后也和他道了歉。我觉得这点也非常温暖。
“肉”的部分,还可以理解为男、女主在生理上存在的缺陷。男主是身体有残疾,年龄也趋于衰老,于是在心理上也有了很多变化,比如逐渐对自己丧失了信心,因为害怕被拒绝所以不会过多的投入到感情中。女主可能更多的是心理上的问题,反过来影响了生理。因为过于敏感和自闭,而不习惯与人有身体接触,也不擅长与人交流。
再来说说屠宰场。我没弄懂为什么片子要基于这样一个场所。我想,这大概也是我没弄清楚片子想表达的肉与灵的关系的缘故。这个场所应该是跟“肉”这个主题相关的,当然说的不是那些加工的牛肉。有一个细节,男主问前来报到的新员工对这里的牲口有没有怜悯之心。如果没有,在这里工作会很难熬。没有特别理解这些话的含义。猜测是因为他们干的都是在夺走其他生物的生命的事,所以必须心怀抱歉和感激。
还想说说女心理医生。其实这些内容,是整篇文字中我最先写下来的部分。看第二遍的时候,对警察和女心理医生的关系有了一点想法。警察跟老板要牛排是很明显的一种勒索了,后来慢慢觉得安排心理医生的介入,其实也不是什么工作需要,很有可能她就是他的一个炮友,他无非是在给她招揽生意而已。因为老板问了“费用由谁而出”的问题。而至于心理医生给出的评估结果,我最早也是有所怀疑的。为什么连指纹都能搜集到,又没有什么高明的犯罪手段,结果不是应该警察给的吗?反而需要心理医生评估结果?她虽然给出了正确的结果,但我也完全可以理解成是警察跟她串通好的。
再看她问的问题。我觉得正常人都会和男主一样,有被冒犯的感觉吧?看第一遍的时候还觉得用的是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什么的,看第二遍的时候又有种被耍了的感觉。我当然知道,如果没有女心理医生,男女主之间的秘密或关联就不可能被发现了。但是就有种感觉,导演想要通过一种很荒诞很讽刺的安排,让这个秘密被揭露出来。当然这也是我个人的猜测,其实不是很有把握。
片子还有个细节,就是有两次女主在食堂门口隔着玻璃往里看,门的晃动将她的脸在玻璃上折射出的影子弄的忽隐忽现的。这里要表达什么?是要鼓足勇气吗?因为她和他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相遇吗?第一次,她进去后做到了两个正在聊天的大汉旁边,男主和人事主管夫妇正在一起吃饭。第二次,是她做好了准备,跟男主提出要一起睡的请求,结果被拒绝了。
虽然写了很多,但是自己都没有勇气看完。。。
《肉与灵》 匈牙利电影,柏林金熊奖获奖影片,洁净清新的电影画面,伴随着冰冷与残酷的现实,美与破坏并存,导演做到了极致。 克制隐忍,没有哗众取宠,换一种情感的表达语境,在迷幻与现实中,用两只擦肩而过的迷鹿,引出梦境,挺魔幻,男女梦境相同,隐入迷思,各表情绪,沉默不语后的改变,电影陷入的冷酷境地,是人物的困局。压抑的情绪与从未试图打开的真心,女主人公的割腕,残臂的男主人公的电话救赎,重归于好,却仍迷雾重重,结尾设一个伏笔,云雨过后,晨早餐台上的饼干沫,女主人公的洁癖,这就是现实的人生吧!哪怕多么因缘巧合的情爱人生,也总有弯道拐弯原路返回的征兆,这就是人生呀! 屠宰场的牛,临上刑前牛眼神的茫然,屠宰过程的肢解,电影拍了藏在春暖花开的外面世界,潜藏着屠宰场的内部世界。每天都在上演,每一个世界的角落。
欲与爱
电影《肉与灵》(Teströl és lélekröl2017)表面上是讲述“梦鹿情缘”的故事,实际上是在试图回答那个古老的哲学问题:应当如何看待人性中“欲”与“爱”?一般来说,“欲”寓于身体,是一切动物的本能;而“爱”涉及人的精神和灵魂,为人性所特有。两者哪个更重要,还是同等重要,本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一部电影又能如何呢?接下来,我们不妨探讨之。
一、关于无“爱”之“欲”
人性中似乎存在无爱之欲。屠宰厂的人事主管是一位很奇怪的存在。他制造“交配粉事件”,本为栽赃新员工桑多以便赶走他,却不经意间激活了男、女主角的“梦鹿情缘”。他之所以要如此卑鄙,表面上是因为桑多吸引了厂里所有女工,包括他的妻子,这让他心怀不岔;事实上,他早知自己妻子出轨过厂里的半数男工,可能还包括男主,为什么她这次出轨桑多,他就如此气急败坏呢?难道他过去一直忍耐着妻子的不忠,只是到现在才忍不住了?我觉得不是这样的。他有可能是因为懦弱,在他妻子面前言听计从,但我更相信他跟他妻子一样,也从未对妻子忠诚过。正因为他俩都彼此彼此了,婚姻还能维持表面的和平。只是这次的桑多,似乎过于有魅力了,吸引了大多女工,从而打破了他和自己妻子那种“彼此”的平衡,因为他很难再吸引到性伙伴了。如果这种推测是正确的,那本片是否想表明:爱和欲是可以独立存在的;即便没有爱,欲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成为婚姻稳固的基础?
欲的平衡被打破,固然会让这个人事主管心生焦虑,但真正逼得他快发疯的则另有其因。事实上,如果仔细分析他的妻子的举动,我们隐约能感觉得到他妻子似乎不再是仅因“欲”而频繁地“抛夫别子”了,因为“频繁”往往预示着性伙伴的稳定,而这种“稳定”很难仅仅因为“欲”了。正因为人事主管感觉到妻子对他人有了“爱”的苗头,那么,妻子离开他,离开孩子,重组家庭便会是下一步的事了。所以,他制造了“交配粉事件”,引来了警察的调查。作为人事主管,他当然要协助调查,这样他的妻子就没有理由不关照孩子,也就无法频繁出门约会了。无论他妻子约会的对象是不是那个桑多,但至少他暂缓了家庭的分崩。事实上,我们看桑多那么关注警察调查此事,且在警察和心理医生调查期间表现得局促不安,我们大约能够肯定,他就是那个“约会对象”。加上男主事后跟桑多道歉并提议喝一杯的场景,也能肯定,桑多虽非“交配粉事件”的直接制造者,但他确与此有关联,甚至说他是整个事件的肇始者也不为过,所以,男主请他喝一杯应当不仅为道歉,还有警告或友情提醒的意思在里面吧。虽然后来这位妻子还在找理由外出,但能在一起吃饭,这算得上他们关系有所改观吧,即便她的这次外出不是准备作个了结,但也可暗示无爱的婚姻总有危机。
男主虽然已人过中年,据他自我陈述,他也曾交往过许多女人,即便被女人拒绝了,他也不觉得有多丢脸,因为没有爱的交媾不过是逢场作戏,但在被爱折磨后的他,作出不想强迫女主的告白后,本想找曾交往过的一位女工排遣孤寂,但却主动中断了泄欲行为。这似乎是想说明,爱与欲是不可分的。
以上分析似乎可以这样总结:人性中可能有无爱之欲存在,但一旦有了爱,爱和欲的对象一定是合一的。
二、关于无“欲”之“爱”
在极端情形下能看出真实的人性需要。女主几乎是个交际绝缘体,心理差不多还是个孩童,无论是她对男人,还是男人对她都谈不上有什么“欲”;男主垂垂老矣,左臂有残疾,生活简朴,同样,我们也很难再将他与“欲”联系起来,虽然凭借他身份,他还能“吸引”女员工,但明眼人一看便知道是什么回事。如此“无欲”的人物设定,编导的意图非常明显,那就是想看看这种极端情形下,“爱”还有否可能。只因为他俩能在梦中化鹿相见,他们在现实中真的就相恋了。以此,我们可以看出,“爱”的产生并不以“欲”的存在为前提。
那么,“爱”是因什么而需要呢?我们从片中的某些细节似乎可以看出,“爱”缘于人性的孤独。社会的存在可以消灭部分“孤独”,但真正的孤独是人独处时,如果有人能够帮你排遣这种孤独,那绝对是你爱意升起时。即便如社交绝缘体的女主,当有人能陪她聊天打牌,她也能展露动人笑容;当她无法再与爱人梦中相见,那种失落、痛苦、绝望甚至想一死了之的行为我们是完全能够理解的。男主虽然老成持重,但生活经验愈丰富的人,愈能体味人情冷暖、社会的悲凉,孤独感也就会更重。“交配粉事件”,他得面对贪婪的警察,因为牛排一次为馈赠,二次便是索贿了;四年前就戒烟了,女儿竟然不知道,想要钱了才想起他这个老爸。由此,我们能够想象,男主的周围也只是一个冰冷的世界。当有人能入梦来陪伴他,即便是化鹿相见,于他而言,也定当是人生乐事了。
“爱”虽然可以独立“欲”而存在,但无欲之爱似乎难以长久。这点从他们不满足梦中交媾后的“美好”,便可以看出。将“爱”设置在梦中,无非是想表明“爱”是纯粹的,不带半点利欲的,但结果怎样呢?即便对情感体验一无所知的女主也在努力地改变自己以保证梦中的“美好”能在现实中得到延续,一旦实现不了,梦中的“爱”,她也觉得无意义了。同样,男主也想让梦中的“爱”延续到现实当中。他一步步地想引导女主从梦中走出来。当他误解了女主的交往障碍后,他就想将一切予以终结。即便煮咖啡熬夜不睡,也不想再进入梦中。
好在大家似乎都愿意祝福他们,愿意成全“爱”。所以,当他俩在一起吃饭时,她背后吃饭的人都端着盘子离开,显然这是不想打扰到他们;看到女主对着镜子长时间的照着,那位做保洁老妇人都愿意指导她一下。所以,在如此好的环境下,他们只需自己稍微努力一下,美梦自然就成了现实。(文/石板栽花 2017年11月26日星期日)
PS.感谢奇遇电影字幕组提供本片中文字幕!
虽然天马行空式的想象奇绝,制作技艺也精致异常,这部获得去年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电影却没有什么打动和说服我的任何地方?这也是绝了!看时无感,观后再努力回味,仍旧没多少话可说。也许是我和我们离作者的世界太远了。少有的观影体验。
妈呀太喜欢这些设定了!干净清澈不讲废话和蠢话,冷静而又浪漫到不行。2017.12.3 重看。害羞强迫症患者的恋爱课程。梦是现实的镜子,两者相互观看和影响。(看这片子之前我每天做奇怪的梦,看过之后竟再也没有做梦了,第二次看完不知能不能恢复做梦的能力?)
现实中的血腥屠宰与梦境里的双鹿奇缘,本应有的罗曼蒂克被超现实的灵魂脱壳感覆盖。全片幽默、明亮,充满光圈调至最大般的性冷淡味道。女主角演得非常好,双目大而木讷,【听音乐】和【看AV】两件人类最亢奋的事都被她完成得毫无情感!多棒的一件“机器人”哈哈哈!!!
交流障碍且强迫症的女质检员和手残的屠宰场总监从梦中交流到身体接触的玄妙爱情。从前半段折射精神、场面调度精细的森林梦境和代表身体性、纪录手法捕捉的屠宰场日场的平行间引出核心,在人与动物间建立道德、物质和情色方面的不寻常联系,对亲密情感的恰当控制和强烈的意象冲击出色维持着悲喜剧效果。
霸道肉联厂厂长和他的迟钝超忆小娇妻
视觉上的好看,白瓷片一样的姑娘有鹿的气质。共享梦境的结局不是soul mate,灵止于肉这件事想想还挺值得叹气的。
关于爱
老少配,性冷淡风,做同样的梦,过同样的冷淡日子,肉体暂无感,灵魂先通电。
一个强迫症、禁欲取向和完美主义的神奇屠宰工厂和预言者故事。“我的夜晚比你的白天更美”,只是后半段的人物命运和情感关系走向都可以猜测得到,没有想象中的飞。
1.两个带刺的人练习怎样拥抱的故事,暖且灵动!2.喜欢女主家,和监狱没什么区别;3.吃面包到处掉屑屑确实抓狂;4.尺度稍微有点大,厅里一片哀嚎,这帮没见过世面的😂。(资料馆大放)
2017北影节映后交流会。据导演说,一个春日她走在路上,呼吸着春天的空气,突然就有一种感觉:身旁匆匆走过的路人说不定也有同感。于是用两周完成了剧本。她之前拍电影也是这样,先有感觉,才有故事。我作为女性能感觉到摄影机背后的女性视角。
这片子才应该叫<圣鹿之死>
3.5 怪异的幽默感和一些灵性吉光片羽。但文艺小青年精致简洁的宜家美学缺乏生气和一以贯之的能量感,整体稍嫌断裂,构筑现代童话,明晰展现一位女性经历爱的全过程,视点好又有寓意,但没能做到短小精悍,流连于过多细枝末节,打断了该有的文气,最终失之无力。
原来是一个讲述“心之壁”打开的过程,导演你听说过EVA么?神叨的配乐听的我几度差点睡着……
非常特别的爱情电影,有格调又不失幽默,割腕戏让现场接连晕血倒下了五六个观众电影被迫中断放映,是这次电影节最特别的一次观影经历了。
女主认真学习恋爱的劲儿真可爱。
只有电影节大家才会一本正经地看一部如此weirdo的片子吧2333~男女主角皆异于常人,前者一只手残疾,身为厂长却不忍心看屠宰场面;后者记忆超常,却对一切正常人类行为有障碍(与人交谈、xxoo等)。两人因梦境一致逐渐走近,终于在一起后却不再做梦。女主割腕后接电话粗暴包扎洁癖擦血全场爆笑…
真不愧是金摄影机得主,光影和构图都很赞。大概是太了解沟通中费力讨好却词不达意的窘境,竟然觉得这样weirdo的故事浪漫得要死。割脉场景的情绪爆发,后挫力太强。
为什么不拍胖子服兽用春药?超想看!女主角胸也不对称耶,好感。
#2017年度十佳#世间最浪漫的事就是当面说不出口的爱在梦里夜夜相见,真是浪漫得一塌糊涂。金熊加费比西真是实至名归。女导演细腻而独特的视角(完爆许多日本小清新啊),某些时刻让人想起基耶斯洛夫斯基(两生花啊蓝色啊爱情短片啊之类)。真是美好又治愈的艺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