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意在木卫二的名字叫“欧罗巴”,片中男主角是一位叙利亚难民,名字叫“雅利安”。他在偷渡时中枪,却意外获得了想飞就飞的超能力。电影中这个复合了救世主与天使双重身份的难民一言不合就会飘游到城市上空,充满狐疑与悲悯地俯瞰人间,这是电影可以告人的野心。不可告人的部分是它有可能是导演砸开好莱坞大门的敲门砖——乱七八糟的故事嫁接在炒鸡酷炫的摄影技术上:《盗梦空间》似的旋转房间,《地心引力》似的漂浮和360度的旋转镜头,《人类之子》似的超级长镜头,low angle的车尾跟拍追车镜头……整部电影就像是用一张报纸的社会版来包裹一挺重机枪,各种有意无意的破绽百出和春光乍泄。
这要比导演上一部《白色上帝》好看多了。欧洲难民题材电影终于打破沉重郁闷的腔调与老生常谈的反思格局,在这位匈牙利导演手中焕发出别树一帜的新颖面貌。凯内尔·穆德卢佐依然追求形式至上的拍摄宗旨,相比起早期作品《性女贞德》里混合歌剧与惊悚片的大胆实验,这部入围去年戛纳竞赛的新作里,变本加厉的运动长镜头令人瞠目结舌、啧啧称奇。
影片从一个拥有超能力的难民身上不断迸发出有趣而惊奇的情节,镜头也随之变得不受拘束:越轴、航拍、360度旋转、高空俯拍等等极高难度的摄影,以及在同一个场景内自由流畅的调度与剪辑功力,将人物情绪与叙事效果天衣无缝地组接起来,给观众营造出相当诱人的沉浸感。
这种运动长镜头在加斯帕·诺的《遁入虚无》和阿方索·卡隆的《人类之子》里都曾出现过,穆德卢佐的创新性在于镜头与人物视点的契合度。如同前作《白色上帝》里采用狗狗的视角观看人类,这部采用超能力难民的眼光去检验欧洲当下社会百态,居高临下的视角同时具有宗教与反讽的意味。
通常居高临下的俯瞰视角用在商业大片,譬如超级英雄电影里,更多是制造视觉奇观或者凸显英雄人物的超凡能力。而在这个荒诞不经的故事里,难民拥有天使的化身,彻底颠覆了题材的陈词滥调。以往的影片里,作为主角的弱势群体往往处于被社会忽略的卑微位置,从没像该片以反差巨大的形象出现,甚至为另一位主人公的转变提供了深刻的思考空间。医生这个角色从最初利用具有超能力的难民获利,到后来醒悟而获得自我救赎,宗教隐喻色彩悄然地浮出水面。
从另一个现实层面来看,不断涌入欧洲的难民,的确为社会制造出一系列不稳定因素,甚至滋生出令人惧怕的恐怖主义,自然成为欧洲社会众多矛头的指向。同样地,这部建立在反思欧洲社会现实的作品里,具有超能力的难民意外成为了众人仰望的天使,继而成为欧洲的希望所在,似乎也合理解释了影片名字“木星之月”的含义。导演换位思考的方式透过这个极具好莱坞气质的剧本层层剥开,主角与反派的设计,难民与普通人的互助关系,相当耐人寻味。这种具有现实反讽意味的手法不仅是对欧洲难民题材的一种惊喜的突破,也是导演对欧洲当下现实状况深刻思考的结果。
首发于 2017年05月26日 星期五 北京青年报 http://epaper.ynet.com/html/2017-05/26/content_250560.htm?div=0
匈牙利导演凯内尔·穆德卢佐的最新作品《木星之月》在戛纳首映后口碑不佳,《银幕》场刊得分仅为1.6(4分满分);中国场刊评价稍好,11家媒体给出了2.4的平均分。中国影评人普遍觉得该片虽然在剧作上有问题,但整体而言仍比导演前作《白色上帝》更好,尤其是片中令人叹为观止的长镜头调度着实需要予以肯定。此外,导演尝试用奇幻片的手法讨论目前最热的难民问题,更是值得展开讨论的。
该片片名更为准确的翻译应当是“木星的卫星”,影片开头即以字幕破题,专指由伽利略发现的那颗名为“欧罗巴”的卫星,也就是俗称的“木卫二”,这个片名明确地表明这是有关欧洲的故事。影片讲述来自叙利亚的难民阿尔扬在试图偷渡穿越匈牙利的边境时被警察击中,却因此神秘地获得了靠意念飞升的能力。发现这件事的医生斯特恩将不懂匈牙利语的阿尔扬偷运出难民营,试图利用阿尔扬为自己敛财还债。在这一过程中他不仅要使用各种手段控制阿尔扬,同时还要面对警察拉斯洛的追捕。最终,因为难民中混入的恐怖分子制造的地铁爆炸案使得局面无法收拾,斯特恩最终牺牲自己保护阿尔扬逃出警察围堵飞上天空。影片看上去融合了科幻、警匪、动作等各种类型元素,并“蹭热点”式地关注叙利亚难民问题,不过真正使得影片得以入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仍然是导演“戛纳嫡系”的身份与影片神乎其技的长镜头。
1975年出生的穆德卢佐2004年就以短片《KisApokrifNo.2》入围戛纳“电影基石”单元;此后他的长片处女作《性女贞德》(2005)入围“一种关注”单元,接下来的作品《三角洲》(2008)入围主竞赛并获得费比西影评人奖,《弗兰肯斯坦计划》(2010)再度入围主竞赛;《白色上帝》(2014)则获得“一种关注”单元的大奖。他的所有长片都能入选戛纳,可谓是不折不扣的戛纳“亲儿子”。如果用简短的方式来描述影片的观感,大概会是……克里斯托弗·诺兰、阿方索·卡隆和匈牙利大师米克洛什·杨索三个人合拍了一部奇幻片。影片中既有《盗梦空间》里的旋转房间,也有《人类之子》式的超级长镜头,还有《地心引力》式的飘浮与360°旋转镜头,甚至连追车戏都是一个穿越布达佩斯的超级长镜头。
但对于穆德卢佐而言,这些只是从好莱坞商业电影借来的招数,他的技巧来源从根本上还要算到以独步天下的长镜头名扬电影史的匈牙利大师米克洛什·杨索。片中最令人拜服的一个长镜头就是地铁爆炸后,镜头随着位于地下通道的阿尔扬一路飞升到路边一座高楼上,这一不无炫技之嫌的镜头不仅有着超高难度的调度——如主客观视角转换的同时形成的画面内部的蒙太奇、大场面的控制、绿幕摄影合成等,而且能够在连续的镜头内部形成对时间和空间的完整体验,传达人物的情绪和感受,并事实上形成了某种带有作者性评述的视角——站在高处审视难民与恐怖主义问题。
在这个高度上来看,匈牙利正位于今日“欧洲”的边界:它在申根国的最东部,事实上走陆路的难民主要也是尝试通过斯洛文尼亚和匈牙利来进入申根国家,而这个边界的存在实际上还是冷战中铁幕分界线的反提。讽刺的是,昔日铁幕下的匈牙利如今已成为“欧洲”的边界(再往东那边的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多年努力后仍然未能加入申根国),开始要把难民挡在国境之外了。而影片对难民的描述仍是以定型想象为主,主角阿尔扬自然是善良淳朴,斯特恩医生对他的利用正是用他平地飞升的能力唤起危重病人的宗教情绪并让他们献出大量金钱——讽刺的是,一个叙利亚难民被病急乱投医的匈牙利人视为耶稣基督(阿尔扬的父亲也是木匠);而难民中也混有恐怖分子——虽然真的不太能理解他们搞恐怖袭击的逻辑究竟是什么——阿尔扬也尽力在寻找自己父亲的同时阻止恐怖分子的行动。只不过这条故事线的叙事动力全靠警察和恐怖分子来推动,显得甚为牵强,真正比较有说服力的还是斯特恩医生这条线索。
医生的困境根本上是来源于自身的性格弱点,搞办公室恋情的同时与许多同事关系不睦;而直接导致他陷入麻烦的是他在一次醉酒后的手术中造成了医疗事故,使得一名小女孩死亡,斯特恩医生希望通过赔偿女孩的父母来求得原谅并免于被起诉。但当他拿着通过阿尔扬骗来的钱财去女孩家,被当场拒绝。这一情节带有明显的反思性:作为欧洲提喻的匈牙利和作为匈牙利象征的斯特恩(也是所谓“行动的主体”)自己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后果,并不能通过帮助或利用难民来解决,真正的问题是欧洲自身;何况还有不可预期、难于控制和无法交流的难民。所以斯特恩医生最后的转变和选择其实并不指向某种解决方案,奇幻片的类型限定更否定了片中“象征性解决”的可能性——阿尔扬飘浮在布达佩斯上空,面前一片光明,但谁都不知道他将何去何从。
影片还是不错的,满分我给70+吧,不理解的倒是那些说好多地方没解释清的评论,这片的每一部分都很好理解啊,就从女护士长的情感来看,男友因事故导致常年赚黑钱的生活轨迹最后却依旧没正常化,积压过久表现出来的各种猜疑,阴情不定,嫉妒以及后来黑化都很合理,现实中类似的事不都到处发生么,为什么还有人吐槽这个……说剧情简单的怕是不适合看这类片子,片子重点放在了人性上,把飞天做为一个烘托情绪的转折点,而且还有很多不错的小细节和内涵,难民医生警察甚至连过场受骗的小配角都在寻求救赎,最后医生的线表现的最清楚,拿一部以摄影艺术为亮点的片子来说这片的剧情已经算松紧有度了,情绪控制又恰到好处,既能感受艺术性又没有被打乱节奏,逻辑碎片太多的话反而大部分人会看不懂最后变成烂片。觉得唯一可惜的地方就是前期铺垫不够导致高潮部分情感没有聚焦,整体略显平淡了点,加上结尾的视角有点莫名以及某些小bug,能算个中上的片子吧,不过比起那些大部分要不弱智要不没内涵,连个拍摄手法都土的一逼的电影来说,这片子已经算是不错的了,至少个人从头看到尾之间都没有觉得腻烦过
导演快去好莱坞发展吧,留在欧洲没前途。
穆斯林耶稣受难记。
3.5 炫技漂亮!事件人物的牵连确有基耶味道,但由于叙事让步于技术的大前提,主题与逻辑没有完全构建起来,反倒像是在用枝杈的故事碎片为一个个迷人的长镜头铺路。也就难免会产生看时沉浸感强烈目瞪口呆,看完回想一下不知看了什么鬼的困惑感,还是很遗憾。男主医生叔叔特别棒点赞一万次。
趣味大概就是现实主义题材融入超现实元素了,移民与恐怖分子题材竟然真可以飞,有几个运动镜头和长镜头真是嗨得要命。配乐也很煽动,又有不少类型元素,可看性很高。
72/100 场面调度非常厉害,比如在一段长镜头追车戏中,用low angle跟在车尾后面拍马上就打破了观众对常规追车的审美疲劳。整个故事还是在讲欧洲移民问题,切入角度不算新鲜但胜在格局高雅,有一点我和作者的态度不谋而合:人类蜗居在宇宙中的一粒尘埃上为利益争得你死我活,挺可笑的。
@欧盟电影展。2.5 大写懵逼。导演仿佛在不断的炫技之后迷失掉原本铺陈开的叙事准则,各方面的「政治正确」换来一个"手撕鬼子"般的戏剧冲突,可以强行理解超现实,却跟不上旋涡般的自我陶醉;摄影很棒,长镜头灵活穿梭于众人物之间,多处旋转镜头更是魔幻力十足。|医生不会说匈牙利语这一点真的不能忍!
真·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比「白上帝」好,但完全神经刀啊……虽然剧情胡编乱造但是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嘲讽感。穆德鲁佐绝对是当代杨索……想一下杨索和阿方索卡隆混在一起拍了部奇幻片就是这个感觉……虽然炫耀长镜头令人觉得有点烦,但有几个神一般的运动简直是叹为观止啊。反正别拿难民和剧作说事儿就对了……
前后左右睡成一片。对“发腻”的难民话题用全新视角呈现、以及配乐镜头等技法带来的惊喜之感,确实还蛮不错的。可能再多加磨炼就可以造另一个《好时光》了(可以high到起飞)...可惜叙事上的薄弱和脱线还是最终把这份惊喜感掩盖掉了,期待导演接下来的作品。
目瞪口呆!欧洲移民版地心引力+致敬多兰!木卫二战士!什么鬼!屌炸了!品味又那么烂!
感觉和白色上帝一样,都是套用一个还算挺有趣的题材满足导演的炫技欲,有些是挺酷啦比如整个房间倒过来什么的,可是某些效果竟然整个电影用了五六次就没必要了吧。一个难民突然拥有超能力像上地降临一样俯视众生的设定本来该多么刺激,结果只是拍成了个好莱坞追逐灾难片确实是有些失望了
会飞的东西多了去了,怎么就成天使的象征了?除了关键时刻飞一下其他什么也没做,除了爱吃薯条没展示出任何性格,说他是活体耶稣转世,你们确定不是在诋毁基督?叙事也一团糟,几个明显炫技的镜头是不错,但在这样一个片子里又能挽回什么呢?
自媒体水平 with Anana
完全没有gay的片却gaygay的。看片时一直觉得男主角(医生)一开口就难受,看到最后发现他口型对不上,好像全程讲的是英语?全片似乎就他一个人是后配的,谁知道为啥?
开篇平移运动长镜炫技,环形镜头如《地心引力》惊艳,可惜反复使用失却惊喜;概念先行,然而剧本跟不上,感觉结尾是无法自圆其说了;落入凡间的天使,照见行将腐朽至根的国家,医生的救人与自救,东欧超现实之味回温。
腾空而起是幻觉还是神迹,从天而降是天使还是魔鬼?上帝是人类最伟大的概念,当俯瞰众生之苦,它如何平静;难民是欧洲最棘手的难题,当四处驱逐流徙,它怎能安宁。被视若毒瘤的魔鬼,在地铁里引燃炸药;被当做痼疾的天使,在脊柱中注射麻药。他们都仰望天空,你只有捂住眼睛,才会脱离重力,扭转空间。
求导演去拯救好莱坞贫瘠的creativity吧,从《白色上帝》起就不断感受到导演奔涌而出的富文本表达欲,这次又是借着难民题材来了一发银翼杀手reprise,结果只是一部技术上无懈可击的WTF。
爱玩Playstation的叙利亚难民耶稣,引力场错乱现神迹,受无神论无照医师诱拐,街市乱闯:澡堂坠落,光头党拆家,旋转安乐死,恐袭升天……故事一般,但信仰奇观塑造得很好
有宗教信仰底子的国家,观众看这样的电影,可能更明白导演想要表达的意思,到了我们这种无神论的国家,可能觉得这种天使的奇幻设定,还不如超级英雄来得燃。这片子的设定和美剧《守望尘世》如出一辙,讲的是神迹,在目击神迹发生的一刻,让那些丧失信仰,对信仰怀疑或不够坚定的人得到重生。
怎么gay里gay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