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的没有激烈争吵,互揭伤疤,面红耳赤的离婚。
莉莉问:为什么离婚了反而喜欢上了对方?小林说:提了离婚之后,才意识到两个人原来结婚了。结婚了,是不是会理所当然的松一口气?结束十年的爱情长跑,步入婚姻殿堂,说的结婚像是一个万事大吉的终点一样。很多事情,或许结婚了才标志着开始。仍然需要珍惜在一起的时光,仍需要用努力赢得对方的停留。然而,这太理想了,婚姻哪里只是爱情的结晶。它是鸡毛蒜皮小事的结合体,它是以个人和双人为基准的沟通、共情、包容、心态等等能力的考验。是一份没有期限的试用合同。小林对友人道:随着女儿结婚生子,自己的另一个身份似乎也要结束了。这句话真的道出了婚姻一部分的本质,说到底婚姻分配了两人要扮演的社会和家庭角色,婚姻意味着更多的自制和责任。
脑洞联想起【昨日的美食】里,史朗和邻居分摊买桃,贤二喜欢的桃。邻居道:史朗君真不坦率,感觉你比较冷淡,但其实很喜欢对方吧。史朗笑:我们这样的关系,不努力不行,对方会逃跑哦。呀,为了不分手而作出努力,很棒呢,我们异性婚里面可没有这样。说到底可能是婚姻带来的「反正我们都结婚了」的麻木的永恒感让人松懈吧?一定会有人说,结婚了难道还不可以松懈吗,还不可以原形毕露吗?不可以哟,要在最初以真实的姿态去爱,要练就像呼吸一样自然的,去关爱自己,体贴对方的觉悟和能力。这番话,暗示我又陷入了完美主义的怪圈。
离婚需要什么正当理由吗?只是一句不爱了算不算正当?结婚需要什么正当的理由吗?一句我们相爱就可以结婚了。这份合同原来并不只是你二人的,它是一份社会合同,因为社会期许你们可以长久维稳,期许你们组建基本的社会单元-家庭,默认你们将在这个小家里生儿育女,物种延续。
律师看二人离婚后,说想要考虑结婚了。最后可以看出,小林没有要房子,两人在最后,并没有常见的为财产撕破脸,应该是带着体谅和一丝困惑的心,目送对方离开,然后生活总要继续。
你知道在平静的海面上慢慢下沉的感觉吗?日常或许就是对爱情的消耗吧。(笑
两位都是我喜欢的演员,只有两集,也很喜欢这种短剧的风格。本以为结局还是会俗套但温情的大团圆,没想到想错了。
离婚的二人,是真的离婚了。
多么讽刺啊,一个一辈子都在写着恩爱夫妻的剧作家,却过不好自己的婚姻生活。没有什么好分析的,没有什么好去思考的,答案很简单,太自私了。
因为我不想做家务带小孩,所以以写作的借口把一切家务活和抚养女儿的责任丢给妻子;因为下雨天我不喜欢湿哒哒的,所以让妻子冒着大雨去加油站买油;因为我的工作需要,所以让想离婚的妻子还是装作恩爱夫妻跟我去领奖;因为我的浪漫主义幻想,所以等我年老了,我想要跟妻子与我最爱的电影里的老夫妻一样恩爱到白头……
不过是一个自私幼稚的男人,而终其一生,我相信曾经热切地爱过她的妻子终于累了。累的极致不是怨恨,不是矫情,只是,不想要了。没什么特定的理由,却很坚决的,不要了。
这样也很好。
资源只有上片,所以只看了一半。
不过故事挺好看的。
人到中年之后,口味会跟年青的时候不一样。年青的时候喜欢瘦肉,中年了牙口不好就爱吃炖烂的肥肉。看电影也一样,少年时喜欢红粉佳人,打打闹闹,那个时候看英雄本色,越热闹越激动,讲苦难的就不愿意看。那时有一本《那山、那人、那狗》,可能是这个名字,就不喜欢,也看不懂。许多东西少了生命的阅历,确实是不懂的。都没有经历过,谁知道那些滋味啊?
现在就不一样了。人生过半,以前没有尝过的都尝过了,不论是生活,还是工作。虽然人生转向需要勇气,但是勇气这玩意总是不缺的。人一旦沉稳下来,以前不喜欢不欣赏的,就会多了几分耐心去看,去听。这些年我越来越喜欢日本的影视作品。特别是许多日本电影虽然平淡如水,但确实好看,在细微之处听真情啊!那些只讲高中生男女的爱情片反而不如这些中年人的故事有味道。
说回来电影,如果是少女少男们,那就一 定看不懂这些中年夫妇的别扭心事。
年轻时g再火热的爱人,过了二十几年,就成了身边最亲的人了,就像手心和手背一样,没有了区别。
这样的生活,自然会缺少激情的。电影里的妻子就是忍受不了丈夫每日的碎碎念,没有征兆地向丈夫提出了离婚。丈夫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根本就是一脸的懵逼,还妄想等到妻子的回心转意。不曾想,妻子还有一个好闺蜜,介绍了一个英俊的律师给她。这一下好戏连连了。
整出戏里,我最喜欢就是两夫妇在颁奖时在台上的演讲和口角。这一段实在是精彩,看得我笑出声来了。真的很精彩啊!编剧极赞的,台词写得极好。现在我在看长安十二时辰,这本书是看得,但是编剧编得就差了一点。让人很无语啊!
日本和欧洲的导演,擅长对枯燥的生活和复杂的人性进行探寻和反思,没错,对比的就是中国和美国。
《离婚的二人》,只是对婚姻探索的一个细小的入口。
丈夫是个编剧,在剧中为人们展现“幸福的婚姻”、在现实中为此在人前收获不少赞誉。可镜头下的他,不但无聊、油腻,甚至有些愚笨。倒是默默无闻的妻子,为他剧中的关键情节提供了不少灵感和金句。丈夫,就像活在别人剧本和自己剧本中的人,言语中为数不多的“高光时刻”,都是引用了不知道哪个广告片或者电影中的话,却总能被妻子无情的识别。可能日子过的久了,没有人比她更了解丈夫活着的那个剧本世界在细节处是多么的荒唐可笑。直到自己的婚姻出现问题,他还执着在小津的《东京物语》里,夫妇年老后会修成默契和幸福。律师在夕阳里点破:我为那样的夫妻所感动,但你是不会做到那样的夫妻的。如果不在点滴的日常中去浇灌,你为什么以为岁月会酿出的是陈年的酒而不是一锅馊掉的汤?
妻子是个普通的家庭主妇,熬过了人生的大半,丈夫也算功成名就,女儿嫁给了一个看起来还算疼她的餐厅老板家的儿子,马上就要生宝宝。说出离婚,却迟迟说不出离婚的理由。一个没有收入来源的家庭主妇在中年提出离婚,大家一定会感慨这个女性的觉醒、勇敢和潇洒,并期待她说出什么炫酷的话或者开始什么炫酷的生活。但对不起,这部剧可能要让人失望了,因为自始至终也没有展现她到底有什么样的梦想、打算过什么样的生活。没有精神世界的外化,我们只是看到了她简单的但却坚定的行动。不知道为什么,我想起了我的前婆婆,她也是这样一个话不多甚至看起来有些木讷的家庭女性,但是我们不能就以此假定看起来精神世界丰富的女性才会更有行动力而她们不会。
最终,他们还是去了热海,那个在丈夫心目中象征年老后修成正果的《东京物语》里的防波堤。不是没有浪漫、不是没有心动,各个小细节让我一度怀疑他们是否还会离婚,哪怕最后那个拥抱,当妻子推开丈夫之后,我都不确定这到底在夫妻二人心中激起了怎样的情绪。
直到那纸离婚协议,我才看到了最终的结果。哦,原来还是离婚了。不过或许到底有没有离婚这时已经变成最不重要的了。如果岁月没有酿成陈年的酒,我们也并不能奈岁月何。
《离婚的二人》
这是一部由中川雅也、小林聪美和冈田将生主演的两集剧。之前看公众号也推荐过,不过对于我来说该剧最大的魅力应该是冈田将生和小林聪美吧。
怎么概括呢?这应该是段轻松的离婚吧,而具体离婚的内容应该算是因生活琐事,再加上被岁月磨平的生活,所带来的感情淡化而衍生的结果,一切的一切终究归属于不再那么爱了,在爱还剩一点点的时候妻子提出了离婚,因为回不到过去的两个人,也因为被生活消磨了的情感。
故事依旧没有强烈的争吵、没有重归于好的结局,就像正常生活中的片段一样,一场婚姻结束,并没有过多的离婚理由。不是每一段婚姻都会白头偕老,被岁月磨平的生活,总有一天一件小小的琐事会变成压垮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因为不爱了吗,不,爱还有一点点,仅是这一点点而选择了理智地放手,不是所有人都等回到过去。故事似乎是在以一种平淡的方式来告诉我们现实生活就是这样。
好吧,我们把这个两集SP里那些关乎致敬《四重奏》、《东京物语》之类的梗先放一放,因为就算不放,依照如今年轻人的审美习惯,应该多数也不知道《东京物语》讲了些什么(唉唉唉,放下你立马百度起来的那份好胜心吧!)。
就单说关乎日本人拍“离婚”题材这件事,前有三部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戏,分别是:日影《家族之苦》、日剧《最高的离婚》和老日剧《成田离婚》。
事实上,这三部戏里头,三对夫妇的离婚理由,我多少都能理解,因为全部都紧扣时代脉博,讲的很实在。譬如讲,山田洋次的《家族之苦》里头,老太太要离,因为跟老头子过了大半辈子了,一直都是伺候人家,作为附属品,也没有享受到所谓的“爱情”滋味,性就更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那么老太太想在人生最后还保持健康的辰光,来活出一点精彩,大抵也就剩下“财大气粗”式离婚了,谁让家里的钱都归她管呢?这还没算上退休金之类的巨款。尽管最后没离成,至少也是反应了当下日本很多老来离婚的普遍现状。
《最高的离婚》呢,不管别人怎么吹爆该剧的彩虹屁,对我来讲,依然有些不走心罢。因为这个离婚,多少都是站在“婚后生活寡淡”的基础之上,后来两对夫妻这么一交错呢,就立刻有滋有味起来了,但是我说实话,这两对演员无论如何都看起来不像夫妻,选角是个很大的问题,四张脸除了尾野真千子,其余三位都是完全脱离人民群众的长相,演戏也不那么接地气。对不起了,你非要认为我一黑黑三,我也认了。
《成田离婚》我是很早以前看的,这个剧有个特别务实的点,就是如今很盛行的——旅行试爱大法。一对情人初次外出长途旅行特别残酷,能试出他们到底是不是真的各种契合,很多人往往是回到成田机场一落地,立马就掰了。想当年,好像“成田离婚”还是很红的词汇,可能机场工作人员见证过太多测试没过关的了,虽然这个剧不好看,但主题却是非常挺刮的。
到了《离婚的二人》,小林聪美配中川雅也,两位演员确实是极好的,但最妙的还是剧本。因为大抵离婚戏,分手理由都已经被无数前辈盘点得差不多了,万变不离其中,所以到了这一部,就偏生不给你一个正理儿,不要问“为什么”,小林聪美就是打算恢复单身了。大概剧里头唯一正儿八经提及的离婚理由是——“我未来的人生规划里,好像已经没有老公了”。
你认为这不是扯么?我认为这就够了。
中川雅也我不知道,但小林聪美现实中是离过婚的,而且她前夫,跟戏里的老公角色,就是个编剧,还是我特别崇拜的三谷幸喜。当时为什么离,只有他们自己清楚,反正后来三谷幸喜又找了个嫩妹好上了。但小林聪美因为有过真实生活经历,很多细节就表现得堪称惊艳绝伦,无论是她找律师的时候那一脸的忐忑,还是接过老公掰的“好老婆奖”时手往后缩了一下,那种自然度,感觉好似她的回忆苏醒了一般。
那么,因为讲不清楚的理由离婚,到底是不是很低呢?我认为挺低,但又特别高。这大抵是理想主义者才会干的事,不再苟且了,想活出自己了,这只一回的人生里有其它安排了,看看不正常,令人费解,你细想一想,马上就能咂摸中其中真味。于是,凭借小森聪美的魔鬼式执念,无论中川雅也多想力挽狂澜都没有用了,夫妻二人中一旦有一个人下定决心,离婚就成定局。甚至于,也并非小林聪美是完全不爱她老公了,她就只是觉得以后要换个模式。不需要你明白,只要看它如何往下走,给你的未来创造另一种可能性也是好的。
日剧向来都是温水煮青蛙,看似浅,甚至也没有什么惊涛骇涛的助推,就这么平平淡淡地分了手,那么剖开这场低态离婚,看看内核,唉,你也许就能看到里边有《成田离婚》、有《四重奏》里松隆子跟宫藤官九郎的黯淡收场,甚至可能还有《最高的离婚》那种闷骚劲儿。
好像什么都没说清楚,又好像什么都摊到台面上来了,为了正一下三观,居然还让强迫症律师都开始慕婚。
它大概就是在告诉你一个道理:离婚不是坏事,也许恰恰因为可以好声好气地离婚,所以请您大胆结一次罢。
3.5;小林聪美这样淡然而坚定、聪慧而果敢的气质,若在婚姻中被忽视,离婚势在必然。拍得轻巧幽默又不乏嘲讽,无数有趣的梗,面对失败,自黑自嘲算尚能保住体面。
前篇挺妙的,后篇有点生硬了 ★★★☆
这部才应该叫做“最完美的离婚”。
意外地不太喜欢。莉莉和小林完全不像夫妇,而且不是那种因为在一起生活久了的不来电,完全就是因为两个人身上都有一种单身了几十年的冷感聪明气,如果他们俩演刚刚邂逅的黄昏恋,我想我还是看得下去的。
坂元裕二强势乱入,还有宫九在暗处埋伏。日文片名也有点意思:离婚是个形容词。好多笑点建立在观者是资深日剧粉的基础上,但也时有金句。前半部坑挖得好,后半部填得稍显勉强。如果“夫妻是可以分开的家人”,那么,离婚有时是为了不离婚。
你为什么离婚?因为我觉得我的人生版图里面没有他了。不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我不需要他了。
主要演员都很喜欢,有梗有趣的剧。冈田将生真是年轻得不像30岁
冈田将生数十年如一日的演技尴尬爆表
6年了,阿拉伯王子已经开了自己的律师事务所了,我也是读法律的,工作都没找到(女主名字叫今日子编剧你真的不是故意的吗//结 这才是真正的婚姻的样子吧 反正我是这样认为的
这是真电视剧。
像水波,像航行。是不是够真实,待考。
只有提出离婚才会意识到彼此结了婚这里太现实啦。非常喜欢里面夫妻最后没有和解的地方,不停cue坂元裕二、戏剧梗、在夫妻之间并不一定要出现家暴、出轨才会想要离婚的地方也是现实的一部分,而且才让别人觉得更加无奈。现实系婚姻的无力、并没有否认整个婚姻可能产生的美好的地方,不是很棒吗?而所有的幸福和爱都是在日常中每日每夜的付出,并不是总有一天的目标。
真是一个轻松又有趣的好剧,演员也都很棒,讽刺生活,讽刺戏剧,又努力做得安静淡然
《东京物语》大型安利片&热海旅游宣传片(误)。离婚题材却异常轻松,ドラマ梗层出不穷:与三谷幸喜离婚的小林聪美(感觉完全是本色出演),不断被cue的坂元裕二(真纪,东爱,“夫妻是可以分开的家人”“分手了反而会喜欢上对方”,还有某剧中丈夫带孩子的情节2333),宫九的宽松世代梗,仓本聪剧本被拒,各种跳脱戏剧常规,不按套路出牌。夫妻关系是剧作家们永远的课题。当爱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暴风雨,两人的帆船是否能乘风破浪,继续前进呢?真耐人寻味。
只有两集,却也许是本季最佳。
男女主也太可以了吧,我哭了|妈呀我觉得这就是小林阿姨本人。。。
唯一让我觉得很不吉田大八的恐怕就是男主角用《东京物语》当作婚姻生活范本的部分了。其他地方都喜欢极了,戏里戏外文本的交织,形式的活用,个人主义(法国)的视点,冷嘲的幽默和平静松手的结局。人不是成长了,只是时辰到了以后,决定将内心的困兽释放出来了。Emancipation.
最高的离婚?一部小津看了会欣慰,三谷看了会流泪,坂元看了会沉默,宫藤看了会窃喜,児嶋看了会回嘴(混入了什么奇怪的东西)的电视剧。梗太多,完全是喜剧片嘛,夫妇漫才那段笑成傻子www 酒井若菜依旧是那个磨人的小妖精(><)
女儿结婚后做母亲的负担好像和做妻子的负担一并结束了,就像脱鞋时顺便脱掉了袜子;现实不像剧本,是由剧本里没写出的点点滴滴组成;《东京物语》里的防洪堤也已拆掉,我们要做什么都太迟了;整挺好
套用男主的编剧身份做成前期离婚的阻力,有一点老套。领奖本可以拍成喜剧名场面,却草草结束,这是编剧对白的功力还不行。婚姻中的男女做了一个很通用的设置,男主角在畅想未来,做着对自己有利的白日梦时,女主角努力的在思考离婚的理由,后半段利用《东京家族》的防波提叙事,小林聪美那一句“一切都来不及了”催人泪下,想来全片就是这一刻,就是海边夜晚的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