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前,
1991年,如今全球PC第一的联想CEO杨元庆还是HP电脑金牌代理商的时候。
我,参加过一次HP的销售培训。
住在北京的丽都饭店,听过一个如何转变思路、解决问题的故事。
有一个人总是胸闷、心慌、气喘,到处看医生都无解,焦虑从失眠到绝望。
他决定,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光,对自己好一点。
Shopping。
Shopping 之后,他神奇的痊愈了!
原因很扯,
他去买衬衫,选了一打各种颜色最贵的衬衫,都是他一直穿的尺码,领口40。
结账的时候,一位波涛汹涌的女收银员瞟了他一眼,看了看尺码,又瞟了他一眼。
然后说:
先生,请换成41码的,穿40码的,您会胸闷、心慌、气喘。
从此以后,
这位先生,再也没有打过领带。
2天前,
7月10日,在武汉的卢米埃尔电影院,
一部法国电影《容基耶尔女士》让我突然想到了28年前那个HP销售员买衬衫的故事。
脚不舒服,鞋换不了,那松一松鞋带总行吧?
从相爱,到习惯,从恋爱,到婚姻,从家庭,到坟墓。
松一松鞋带的渣男和捞女,成了幸福、美满、富裕、高贵的一对恩爱夫妻。
这个电影结局,
这部《甄嬛传》法国贵族文明版的结局,
男人喜欢,女人不喜欢。因为赢的是浪子,输的是被抛弃的痴情女。
Miss喜欢,Lady不喜欢。因为小姐赢了爱情+金钱+地位,Lady只剩下闺蜜的怜悯和同情。
年轻人喜欢,中年人不喜欢。因为年轻貌美赢了智慧教养。
退一步,海阔天空,前提是抬头,抬头看未来。
松一松,大家舒服,关键是低头,低头去做事。
忠诚的人只懂得爱情微不足道的一面,不忠的人才懂得爱情的不幸。——王尔德
出淤泥而不染是最难的。因为别人都在犯错,就成了自己也去犯错的理由。一个独立又崇高的灵魂,怎么会违背自己心中的道德。我不为没有感情道歉,我为利用感情而忏悔。做一个真实坦诚的人,很难吗?如果我用婚姻去获取财富,那我也不过就是一个只有一位vip客户的🐔女。当我说婚姻不是因为爱情的时候……婚姻便没有可以存在的更好的理由。
打开这部电影,因为看到评论说每一帧画面都像风景画,打开一看果然如此。风景太美,服装太华丽,夫人太美。然而在如此美丽的世界里,却在进行一场复仇。夫人的自尊和骄傲,让她不能接受男人的背叛和离开。然而很奇妙的是,在爱情里,自尊和骄傲似乎并不是爱情的催化剂,反而让对方望而却步。
最终,胜出的是少女的单纯和善良。也许这是老天给这个好姑娘的回报。
夫人似乎已经拥有很多了,放平心态,也许也能拥有简单的幸福。
似乎不用想这么多,这部电影,就用来欣赏法国17世纪的人和风景吧。
一开始以为是个复仇爽电影,看到后面却笑不出来了,大概是因为电影先入为主的海默夫人视角吧。以为将别人的命运玩弄股掌,最后却发现一场空。千算万算也没算到侯爵真会爱上容耶少女[笑容逐渐凝固]。
作为朋友,夫人最了解侯爵,选的人侯爵会一见钟情那也是很自然的吧。容耶少女的年轻美貌对她的上位加成很多,当然除此外出淤泥而不染的正直善良真诚也吸引侯爵这种过尽千帆的老渣男。
侯爵这样的人很难被伤害到,一切抉择遵从本心并毫无愧疚感,金钱名誉虽然重要但他也不是视之如命。或许这场谋划出来的欺骗反而令他平淡无聊的贵族人生有了点刻骨爱情的感觉呢,谁知道,毕竟人性本贱。
爱情这种东西毫无道理可言,消逝的时候最好不要纠缠,否则割伤的只能是自己。它的产生就是一个人主观的感觉,消逝之时痛不痛苦对方是无法感知的,报复根本没意义。就像那个好闺蜜一样,输不起就干脆选择不开始。那个闺蜜才是真正的好闺蜜。
夫人中途收手或许会好点,由着侯爵自己去发现可能他反而不那么沉迷。提出结婚就可以看出他的认真了。侯爵爱情很浪,人却不坏是个绅士,一旦结了婚他反而会出于男人式的同情怜悯以及责任,不会轻易抛弃本就命运悲惨却又楚楚动人的少女。但是但是,作为贵族如果他提前知道一切,不是简单睡一睡,而是依旧爱到足够勇气去娶一个名誉受累的姑娘做侯爵夫人,阴暗地猜一下,他可不见得有那勇气。
渣男和少女最终会不会happily ever after不清楚。渣男或许尿性不改或许浪子回头,这也是令人难受的地方,啊,没有看到渣男火葬场的俗套狗血好难受,啧。他毁了那么多姑娘的芳心导演干嘛不让他娶一个他非常爱,却浪到没边的真妓女,婚后给他青青草原绿崽万千要他痛苦一生,这才是常规的王炸报复好嘛。
只给2分!
陪妈妈一起看的老电影,画风很美,剥开其实是个狗血的爱情报复故事。说几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点:
一是,在伯爵夫人说送新婚礼物的时候,我已经猜到是要去揭露两母女实际面目了。当然我更阴谋论地想过,害死伯爵让他假装失足,就可以侵占伯爵财产了。但毕竟伯爵夫人受那个时代的限制,只能想到让伯爵名誉扫地的报复方法。
二是,少女的坚贞以及自尽跳河,我情愿相信她是爱伯爵而非心机。最后的和好顺理成章,落水后那样楚楚可怜对你倾诉爱意的少女,谁不怜爱呢。如果伯爵是个自律慎独、作风严谨的人,他不会容忍娶一个妓女回家,可是,他是个浪子,睡过那么多人,容忍度也很高,有着对浪漫爱幻想,他也并没有那么在意少女的出身,他们也可以短暂地幸福一阵子。总之,这个结局对少女来说,就像是张爱玲的《倾城之恋》,是最好的结局了。
看电影的时候,我还在很心机地想这对母女会不会反水,女孩有没有可能设心机,最后踩着夫人做踏板成功晋升贵族阶层。但是,老电影就是,你可以看到人还是良善的,没有那么多勾心斗角和反转。故事里,虽然伯爵很花,但是他是绅士,没有强求少女,在结婚夜说对着他以为纯真的少女说我等你。闺蜜真的很好,最后用善意的谎言让夫人安心。少女也很好,她知道欺骗是错的,她知道爱一个人就不能欺骗他。
反观现在的爱情,那些套路那些所谓撩人手段,就真的是我本身吗,就真的没有虚假的成分吗?面对这样一个跨越阶层的机会,我觉得大部分人都是想抓住机会吧,现在加入豪门都成为卖课热门题材,学术妲己也不少,邓文迪之类也成为了励志故事。我们很难能坚守自我吧。
其实我挺能与夫人共鸣的,我也被这样潦草分手过,我不能理解为什么就是不爱我,凭什么。为什么你可以那么温柔,从来没有这样对过我。但是在爱情面前,每个先动心的人就是先卸下盔甲的人,你把刀给了对方。无他,只能move on,放过他也放过自己。爱情不可强求,这个不行就下一位。夫人往后能幸福吗?恐怕只能等到她真正不爱,真正放下,遇到一个对她真心的人,她才能幸福吧。
侯爵夫人真的用情太深。最后“内心平静”的嘴角依旧让人看着心痛,她还是没放下。
刚开始看到在带母女回老地方时还有点反感背叛,但转眼一想,这个处理方式才是最能救她们的方法。料想侯爵通过背后的方式了解母女背景,或许真能杀了她们。
侯爵绝对惯犯,最后的结局很多人觉得happy,我倒觉得可以看作侯爵的反击,稳定社会情绪后,失去的荣誉尊严只是暂时的,他依旧还是会继续放荡。女二确实安静纯洁,任何一个有点人性的渣男不会看着这么纯洁的人赴死吧!母女已经低于尘埃,最后算最好的结局。
塞西尔·德·弗朗斯真的好美。整剧台词动人,服装布景配乐都很不错。
1.古典文学改编,尤其是这样文学感如此强烈的台词蛮考验导演调度的,有点惊喜,尤其是看颈带一段、告白考验一段;2.光线的细微变化(看窗外)和直白运用(阴谋背光与剪影)、自然景观与室内、城市与庄园、镜子与画都作为画面表意,可惜的是,没有将服装作为风格以外一种更深刻的造型元素(差一点就有面料梗了);3.关于德福相配、关于宁静的人真诚的人,毕竟是古典文学改编。影像化效果是上乘了。
所有人物的性格都展开了.....除了美丽庄重的女儿角色。有百分之七十的可能,是段位最高的人。而伯爵夫人也很鬼才很聪明很有自己的想法很吸引人,只是她把男女之间的感情看得太重了哎……求的太多了。请你回头看一眼你的挚友!你的挚友很爱你!不用再从男人身上寻求安全感。巴黎还有数不清的颜值吊打侯爵的美男雅灭蝶,请放飞自我享受智商和财富带来的幸福吧夫人!
低配版争宠。7.19@深圳百老汇电影中心
8分。剧本很好,对白有趣,人物有意思,剧情不好猜测。先看的剧本,再看电影感觉有点薄弱,画面色度泛白缺少古典感,乍一看女主角也并不出彩,但是看完全片还是觉得整体呈现度不错,饶有趣味。主要人物就五个:女主、男主、男主新欢、女主闺蜜、新欢妈妈,设计得有话剧感,彼此压制、互补、推进,制造戏剧化波动。最后闺蜜对女主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女主得以心如止水以为教训了男主却不知反而成全了对方,容易陷入情网得手又很快厌弃的男主被欺骗又丢失了尊严得到了一个风尘女子做妻,被迫假装贞洁的新欢姑娘其实恨透了谎言直言不讳自己的过往却得到了男主第二次爱。充满幻想成分而又理性化的爱。女人的复仇让以为得到真爱的男人幻灭,而幻灭之后又遇到第二次的爱——抛却幻想赤裸裸真相下犹存的美。观影于布宜诺斯艾利斯飞往巴黎的飞机上。12/18
小品式故事,单线叙事,感觉是小成本话剧风。前半段仿佛只有女主一人有脑子,后半段发现只有女主没有心。结局是我喜欢的类型(女主把自己作死了)。Only love can cure love.
在我看来为了一个男的搞这么多复仇,实则是女性的可悲。有这个时间干点别的不好吗。
对白、布景、服装、表演层面的多维度优美,在大荧幕上游历这部电影真是一种享受啊!Diderot式语言,听角色间单纯对话,竟也成了一种快乐。加之人物间心理、权力较量的巧妙MiseEnScène,关于女性处境的现代诠释,一部18世纪电影却完全不陈腐。Un film pétillant.
十之八九会受到严重的低估,然而这种全心全意计较爱里的得与失的情感恐怕只有那个时代的语境才能实现,而且略显简陋也无法掩饰诚意的制作,精妙如针的台词和编排都太让人受到故事本身的灌溉。我的内心很平静——在意甚至想挽回失去结果本身就已经输了。
“自古情深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
古典法语,刚开始差点退场,到后来才有意思。女孩子真漂亮
3.5 对白写的都是无边的情话,很实用。
1.一直在疑惑最终会如何做道德平衡,嗯~结局让我很满意。2.复仇过程其实是很无聊缺乏悬念的,所以丑化甚至萌化了男主走了滑稽剧的路子,跟前边古典气质的偏文学叙述挺割裂的。3.被压缩的剧情时间没有使用字幕,都用了画面元素或对白做暗示。4.台词写得太机灵了~
结局有点套路了不过整体还是很好看,另美人好多超养眼啊
Play hard to get案例教学;结尾毫无悬念也难免落入俗套;全片高光时刻乃是男爵夫人说出对被骗老妇说出“如果所有女人都像我们这样,做女人将有更大的荣耀”和向侯爵狠狠甩出“我给了你你配得上的女人”两句;可惜结尾为了反转也还是给了侯爵他并不配得到的幸福;侯爵将女孩与拉斐尔作品和宗教相联系一处细节难免讽刺;四人进餐聊的哲学和侯爵自吹自擂的志趣也做作可笑。
本以为是女性复仇记,没想到是男性寻真爱记。故事轻巧,节奏明快,光美画美,作为小说故事满平庸,作为电影,当餐后甜点看,还不错。
这种法国话唠片我喜欢的呀,文邹邹的调调太适合古装复仇戏码。服装和几幕浓墨重彩的配乐深的我心。剧本不错,电影展开稍微欠了一点。结局也是挺好猜,不过也算是有点意思。三位女主各有各的美,表演也都在线上。要挑毛病的话,这片还是些许造作了点,不过有造作的主人公才适合这种造作的故事嘛…
电影节首场观影,来看古典油画质感。这依然是timing问题,侯爵经历无数女人,对他来说生命经历的填空即是救赎妓女从良,并非她多么感动他。侯爵这样的人是没有真爱的,或者说衣食无忧且对感情理解止步于狩猎者心态的人是没有真爱的。
基于爱情设计的一场性别之战,原本还是很有趣的,但在结尾,导演自己又不可救药的在自我感动中为男人开始辩护。
像老故事《唐怀瑟》一样,男性社会里那些道德与羞辱的真正代价,总是由一个年轻单纯女孩来承担的。幸好在这里,她美到可以逆转命运。
真是一门美丽的语言。Netflix重新包装的Lady J让我以为这是个Netflix电影。还有自从看过dix pour cent,到处都能看见里面的女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