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染坊

完结

主演:侯勇,罗钢,萨日娜,刘奕君,王思懿,孙俪,何伟,张秋歌

类型:电视剧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3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剧照

大染坊 剧照 NO.1大染坊 剧照 NO.2大染坊 剧照 NO.3大染坊 剧照 NO.4大染坊 剧照 NO.5大染坊 剧照 NO.6大染坊 剧照 NO.13大染坊 剧照 NO.14大染坊 剧照 NO.15大染坊 剧照 NO.16大染坊 剧照 NO.17大染坊 剧照 NO.18大染坊 剧照 NO.19大染坊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大染坊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清朝末年,一派萧瑟之气。父母早亡无家可归的十五岁少年陈六子流落街头,靠着要饭存活。但六子天子聪颖,机智灵活,时不时去听听说书,了解外面的世界。某个冬天,六子得到了饭店伙计锁子叔的照顾,让六子感激了一生。冻得没办法的六子倒在了周村通和染坊门前,早晨出来扫雪的周掌柜,救下了六子,且把他认为义子,取名陈寿亭(侯勇 饰)。就这样,陈寿亭开始了在通和染坊的生活。时光荏苒,十年间,寿亭通过自己的勤奋和机智,熟练的掌握了染坊的所有技艺和事项,把通和染坊经营成了周村的最大染坊,引起了大亨染坊老板的觊觎。他想通过贿赂把寿亭挖过来,寿亭却意志坚定,连绑架他的土匪都对他心生敬佩。就这样,周村上下无人不知晓陈寿亭。  大户卢家老爷看中了寿亭,想让其去青岛协助从德国归来学印染的儿子卢家驹(罗刚 饰)。寿亭因此走上了工业印染之路和创业之路……追虎擒龙拳霸2划过天空的星剧场灵破裂市民警察69黄昏时分牵着手逃亡鳄鱼岛街头霸王美少女的谎言第三季江南八大侠植物学家的中国女孩法国大革命之谜巡楼人之舞灵38岁的伊丽卡猪猪侠第二部:武侠2008魔镜高校处世王秃鹰档案雨女 第四季东邪西毒(国语版)预告犯 -THE PAIN-梦想改造家 第五季鬼4厉惊天12小时人人都恨克里斯 第一季地球造人数据的乐趣风-心灵之息平平安安堡垒坚石战国自卫队1979今晚有妖气之异幻街头汉密尔顿2:绑票危机职场杀手仿形魔香港味道标错参转校生:再见亲爱的心里的声音第二季妓院里的回忆纸飞机

 长篇影评

 1 ) 值得深研的商战剧

<图片1>

最近又跳看了一次《大染坊》,离第一次看已经有12年了,第一次看是和老爸一起看的,第一遍看了其中几集,第二遍基本上完整从头看完,第三遍为跳看。这次看所得比前几次收获更多,主要是自己具备了更多的系统知识。应当来说,这部商战片可能是国内最好的商战片。有几个案例让我印象十分深刻:
  
  1. 对青岛孙明祖营销战:
  1.1.营销
  与孙协定了共同的卖价,暗地里给经销商让尺。
  让卢家驹去孙主要的大客户下榻的饭店入主,在饭店中截客户;孙的大客户下榻的另一个饭店,则截住送到苗翰东的饭店,而该饭店又不主孙入住。
  给青岛各个布铺让利,从铺长、店员、店员组长都让利。
  利用爱国游行示威,用飞虎牌的布做游行示威的横幅, 同时登报表达爱国之情。
  1.2.假配方
  飞虎牌的配方确实要比孙的好,孙用美人计来取,将计就计给了他一个假的,孙明祖上当后印了大批布,并把资金买了大量的布。后经销商退货,孙无现金,一方面请求小六子回染,另一方面只能把购进的布低价卖给小六。
  
  2. 低价购得滕井坯布
  2.1 在青岛商会中,依势(日占东三省)倡议大家立誓不买日本布
  调查发现滕井的船将要去东北运粮,料定滕井的船不能在青岛久等,布必须得卖。
  私底下向孙明祖讨教,如何避开滕井,得到回乡建议后,就去买票假装要回乡,另一方面让卢陪着孙去游玩,如此,日本人只能找他。
与此同时将手上的布全部卖出,以拥有足够的现金。

  另一方面,向济南三元厂开价卖布,解决布的存放问题。
  2.2.定价
  一件坯布60元,滕井有一万五千件,碍于情势向青岛开价50,小六向济南开价55,并说有两万件。济南的料想价格可能会更低,所以就等着。
  滕井找不到孙,孙的合伙人大洋马想买但是没有钱。滕井开价35,最后成交。小六向济南提到以卖5000件,价格提到56,济南着急,马上下订。
  
  3. 与林祥容营销并购战
  去林祥容那儿找合伙,不想林态度傲慢。逼不得已,小六把林的三个高级技工挖走后,还骗买了8000件印花布,但只是要对方道歉,谁知对方就是不道歉,并且料想小六不敢把这8000件花布怎么样,就让他带回去。
  林祥容欲用价格战挤垮天津开埠,回头再收拾小六。小六把价格再压低,开埠倒闭甩卖,小六托苗把开埠收购,再转手于已。
  同时把8000件属于林的布低价卖出,并广告声称只适合作尿布,并且大批卖给乞丐,以此打击林的虞美人的品牌形象。林告负。
  
  4. 与滕井的价格战
  滕井与訾家合作,价格极低,小六借经销商暗中买进滕井的布,然后放入青岛冲击滕井在青岛的工厂,滕井欲三家一起打价格战,小六则准备全部吸收低价部,然后走私去东北。滕井得知,退出价格战。
  
  5. 扳倒訾家
  让济南三厂的人都去银行开账户 ;同时安排人假扮日本人,把一种布低价卖给訾家,都訾家印后经过一个程序后布被拉坏,然后叫所有工人都去挤兑,并带动全市人去挤兑,这里訾家的股东劝业银行倒闭。
  
  当然,看下来会觉得小六子的能力太强,在染方面,他懂得如何用中间色配出中间色,以降低成本;并且自己还捣鼓出一种配方,这种配方边干了十几年的大厂都不知道,这种配方如果少加几剂配料,颜色还是那个颜色,但是不久后会掉色,以此打击孙明祖。而他又十分具有营销的才华。虽然行事粗鲁,声如乍雷,但又心思慎密,十分富有远见。不知道如何使用西餐,却知道美金与黄金的保值作用,还懂得用挤兑的方法来整垮一家地区银行,不得不说,我对这种全面的能力是怀疑的。他的许多知识是从要饭的时候听书学来的,个人认为15岁以前一个人又能听多少书呢?但是,这再次说明商业认识一定要从案例中学习,理论只是辅助。
  
  说点此剧的不足:对Party的捧,对GMT的贬低,我认为与历史严重不符,这些段落只是宣传需要,作为观众,可以加以选择地过滤。另外,主人公的性格还是落了窠臼,其实他就是亮剑中的李云龙,两者的性格有9成相似。这再次反映了中国人对于草根出身,行事较为粗鲁,但有谋略的人的自我认同。但无论如何,瑕不掩瑜,值得一看。

(在豆瓣开了一个专栏,主要写投资方面积累的认识,欢迎关注:http://read.douban.com/column/93927/

后注:
我说编剧对商业运作怎么如此透彻,一查才知道,原来此编剧是国内某大公司的CEO,而剧中的主人公是他的祖父。有这样的编剧给观众写剧本,作为观众还真有点受宠若惊之感。另一方面,也解释了为什么主人公小六子这么完美。

 2 ) 《大染坊》编剧--陈杰

伴山堂主
2003年10月电视剧《大染坊》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编剧陈杰也因此名闻全国。人们惊诧此前从未写过剧本的陈杰竟然一炮走红。
   “陈杰,1956年生,上过三年小学,16岁入济南市邮政局做工,后弃工从商,现为某大公司首席执行总监。好乱读书,不好上学。”陈杰出版《大染坊》同名小说时的这段减到不能再减的简介勾画出一个编剧奇才的人生经历。其实在写出《大染坊》陈杰就曾在文坛上崭露头角了。
    我和陈杰相识是因为我四弟。他和我四弟都在火车上做押运员。他还有两个同事一个是张源另一个是赵选光。他们四人是爱读书的好朋友。押运员和搬运工差不多,每天要搬运数以吨计的邮件。繁重的体力劳动并没有压垮他们。空余时间他们读书、唱歌、喝酒也很快乐。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山东大学中文系当助教,陈杰他们几个常来家串门。我也从山大借书和杂志给他们看。在那个火热的年代里,文学像火炉一样吸引着他们。陈杰的确没上几天学,但是他读书的爱好却使他积累起了在大学也学不到的东西。后来他动手写起小说来。他最初的小说都经我看过。这也是后来他称我为文学启蒙老师的缘故。张源调到省图书馆后,也为陈杰大开了读书的方便之门。陈杰记忆力很好,几乎过目不忘。他还能下别人下不了的功夫。我推荐他读《老子》,他不但读了,还一笔一划地抄了一本送给我。后来我介绍他认识了孙国章和任远先生。他的短篇陆续出现在《当代小说》杂志上,创作热情也一发不可收。他先后写出了中国第一个描写邮件押运员生活的中篇小说《旅途上》,发表于南京大型文学丛刊《青春》,接着又一篇很具现代派色彩的小说《小站》在《中国》杂志发表。1987年3月我在《当代小说》发表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学新人—陈杰中篇小说漫评》,向文坛推介他。这一段创作经历使他具备了很扎实的写作功底,也做好了出大作品的知识储备。
     其后有一段时间,他停止了写作,弃工经商。先是自己办广告公司,后进入一家大公司任执行总监。每年我和他们四个春节期间都聚一次。陈杰谈商界趣闻,讲自己的创意和广告作品。他酒量很大,口才极好,大家都很开心。到大公司后,他的眼界和阅历又有很大扩展。这段经历后来也都沉淀在他的电视剧本中。
2003年春节陈杰请我们相聚,他突然说他写了一部电视剧,并已经投拍,这让我们十分惊讶。他自信地说这部戏一定会火!并说是他用一个多月一气呵成的,这就是《大染坊》。这个剧是他在2002年夏天动手的,他要写一部关于他爷爷的作品,起名《乱世奇商》。一个月就完稿了。这年7月底,他让人把剧本送到著名编剧张宏森的办公室。提出了让张宏森3个小时之内看完剧本,并给以明确答复:用,还是不用的要求。这种苛刻的要求,张宏森还从未遇到过。何况身为山东影视中心艺术总监的张宏森,一般是不看初稿的。他一听,让来者把稿带走。没想到三四天之后,剧本再次送来,看稿时间延长到一周。正好那天下午,张宏森难得清静,随手翻开了剧本。这一翻,便放不下了,忙找到影视中心领导王汉平,两人慧眼识珠,都认为是一个难得的好本子,于是立即拍板:“剧本买下,马上见编剧。”剧组很快成立,拍摄也快马加鞭,不到一年拍完并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
   《大染坊》播出后,好评如潮,许多人都猜测主人公陈寿亭的原型是谁。有说是是青岛化工界知名人士陈介夫,也有人说东元盛印染厂创始人张启垣的第三子“少东家” 张东木。这些上世纪初的民族工业开拓者的影子或许都能从陈寿亭身上看到,但是最初的原型还是陈杰的爷爷爷陈立庭,他创办的染坊是济南第一染织厂的前身。张、陈两家祖籍都是淄博市桓台县,迁到济南后都在锦缠街居住,也都开过染坊。《大染坊》小说出版后,陈杰在送我的书签上题了首诗:“天涩叶黄雁萧鸣,水寒风紧鸭泠汀。揖别程门知有路,一船萧瑟到金陵。 拙作《大染坊》出版撰句专颂我师耿建华先生”我步韵和了他,诗云:“晴空一鹤九霄腾,绿水连天饶碧菱。香染江南春色好,玉萧声里忆金陵。”
   2006年我们春节又聚,他说又写了一部电视剧《旱码头》,说肯定超过《大染坊》。此时他已很消瘦,连续的拼搏已经损伤了他的身体。这年7月《旱码头》开机两个多月后,陈杰与世长辞,《旱码头》也成为他的荧屏绝唱。陈杰的遗嘱中有这样一句话:“我死后,不要在电视剧里我的名字上打黑框。”《旱码头》是陈杰的最后一部作品,也是他最看重的一部作品。他在小说后记中请求盗版商高抬贵手,放过《旱码头》他说:“这有可能是我最后的著作,是我身后妻儿的衣食学费。于此我哀求盗版从业者放我一马。陈杰在此谢过了!”此情哀哀,读后无不令人动容。
   陈杰堪称奇才、怪才,若不是英年早逝,他还会写出更惊人的作品来。他已完成的还有一个写飞虎队的电影剧本,本想与好莱坞联手的。他还要写济南早年面粉业的电视剧《大磨坊》。三个《大》剧将会把山东20世纪的民族工业的面貌勾画的更为完整清晰,会把齐鲁商业文明阐释的更为动人。

 3 ) 周村古街传奇

    周村古商城,一个浑厚历史的沧桑背影,一段至今仍呼吸的古街传奇。周末两天,我们驱车奔走,穿行于历史与现实间的幽深日子。幽深的街道,厚实的条石,古拙的青灰色,朴讷的居民和商户,处处给人感官上的宁静和慰藉。
    古迹仍在,新景又添,分不清黑发白发,只想吸一口沉埋的檀香墨香,品三分过往的风华风流。无数的故事在街巷游走:是蒲松龄笔走龙蛇,是武状元虎啸龙吟,是千佛寺晨钟暮鼓,是李化熙祖祖辈辈代缴市税,是大染房冲出庭院而图谋天下,是电影《活着》中的福贵生生不息隐忍的天人合一……
    如同那根串起珍珠的丝线,古街也串起现实景点与辉煌记忆,如今风流云散之后,还有它讲述挂角羚羊的不老传说。

百年旱码头

    远远便看见“天下第一村”的牌坊,在那里巍然矗立,金色的大字耀眼,隐隐有一种威势,这是周村曾经辉煌的明证。而右侧“旱码头”的字样,则让人略感惊奇。
    所谓旱码头,即指商业流通发达的内陆市镇。史载周村古大街形成于宋元时期,兴盛于明清。南起丝市街,北至朔义门,全长1300多米。原有雄伟的北极阁横跨中间,分为南北两段:北段主要为手工业品加工区,大大小小的天井、青砖灰瓦的老屋和长长短短的街巷胡同,勾勒出北方城镇的万种风情;南段则多是富丽堂皇的商业楼房,诸多天下闻名的商号荟萃于此,形成了黄金地段。
    清朝中叶,周村成为著名的商业中心,与佛山、景德镇、朱仙镇并称中国四大“旱码头”。相传乾隆下江南时路过周村,正逢正月十五。大街一带各商号张灯结彩,请来了旱船、狮子、高跷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俗表演。乾隆帝见此龙心大悦,钦赐周村为“天下第一村”。民间流传:“山东一村,直隶一集”,“金周村,银潍县”,“大街不大,日进斗金”。1904年开埠前周村在山东省的经济地位仅次于青岛、济宁,每年货币流通量1000多万两白银,数倍于济南。
    在那些繁华如海的年代,周村也从来不缺少名动一时的佳话,几百年的积淀形成了这里的经商传统和文人气息。电视连续剧《大染房》正是以周村商人为原型,而2008年即将在央视上映的《旱码头》,将同样展现周村人的本色生活。

凛然沐风雨

    只有亲自到了你才会明白,戏里戏外都是同一个周村。
    从街口走入,两旁是书局、茶庄、中药铺、酒楼、绸缎庄、古玩店……各式的旗子招摇。从门口经过看得到里面货架上琳琅满目。全无半个现代化的广告牌,让你此刻不知今夕何夕。沿街的房屋一般为两层,典型的明清风格,以砖木结构为主,门市精巧别致,匾额和招牌丰富多彩,俨然一个中国古商业街的活标本。
    很多人并不知道,张艺谋执导的、曾获嘎纳电影节大奖的影片《活着》也正是在这里拍摄而成。灰墙、青瓦,葛优饰演的福贵在错落有致的院子里走,往来如梦,凄冷的调子让观众落泪。他却坚忍而沉默地活下去。与福贵构成奇妙类比的是这条古商业街。在经历了曾经的极度繁华并历尽劫难之后,这条古商业街依然活着,原有的建筑和业态保存之完整堪称奇迹。
    三益堂印刷展馆就位于大街北首,它是周村最早的印刷书坊之一,明末清初由来自广饶县的付氏与几位亲友合资创办。家喻户晓的《聊斋志异》最早版本,就是在三益堂印刷出版。往南走,远远便闻到一股异香,正宗的周村烧饼作坊到了。周村烧饼闻名天下,据说清光绪年间,桓台郭氏来周村创办聚合斋烧饼铺,打破千年以来厚烧饼的形式。她用熟练的手艺将面剂揉碾成薄匀的圆饼,沾上经过精选、剥皮、洗净的上好芝麻,在烧饼炉中用木炭火均匀烘烤而成,酥、香、薄、脆,清香四溢,一举名垂千古。斯人已逝而烧饼仍在,又熟练的
工人现场流水制作,每人每天作3000个烧饼,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市井藏虎豹

    周村的魅力还来自于周村人,无论是那些土著的住民商贾,还是漂流的艺人小贩,从古至今,他们都有一种不同凡响的力量令人震撼。有兼济天下和造福桑梓的义举,有藏古逾千而不动声色的隐忍,也有颠沛流离却昂然立世的志气。
    在周村民俗展馆,有吴桥来的老艺人陈师傅表演独角戏,巧妙地融入京剧唱腔,唱词竟也有新翻杨柳枝,妙趣横生。广场上有人表演魔术,百分百的民间绝活。一人只靠两只铜碗,三个棉球,施展妙手空空,换得掌声如雷。另一人却是硬功夫,口衔木筷,上顶一壶开水,用巧劲让壶转如风车,看得观众都为他捏一把冷汗。倒是这师傅稳如泰山,让人一面佩服一面心酸,练成这门功夫不知要多少寒暑。
    今日无税碑是立于大街中部,这块六角形石碑铭刻着一个响绝古今的传奇。周村人李化熙曾任清朝刑部尚书,顺治十一年,辞官回乡。为发展家乡商业,自己承担了全部市税,并在大街立下“今日无税”碑,使周村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保税区”。电视剧《大染坊》的原型便是创办于清道光年间的东来生绸布庄,位于银子市街90号,清光绪年间,资金达三万两白银,先后到济南、天津、北京等地开设分号。至今,人们仍能在那里看到全套的染布工艺和设备。
    这是周村的往事,散落在典籍和坊间,湮没和流传都年深日久。今天传奇开始在现代人身上延续。丝市街的北面有一条与它平行的街道,叫状元新街,内有状元府。原主人是周村历史上唯一的武状元王应统,文武双全,刚直不阿;现在的主人是王氏后裔王辉,外表徇徇如常人,实则眼光独到,一掷万金。那天我在街上遇到王辉,衣着简朴,讷于言辞,但一想起状元府内藏有的大量瓷器和书画,令人感慨周村真是卧虎藏龙之地。

淳风动鬼神
 
    在周村大街上走,一些精巧的对联会触动人心。中药铺门口写着“但愿世间人无病,不愁架上药生尘”,真有悬壶济世的胸怀;杨家大院内厢房的门口是“家居好山好水地,人在不夷不惠间”;还有大德通票号院内的大字“唯吾知足”,处处都有人世的清平和合,也是最传统的中国民间。
    魁星阁古庙坐落于南首,比邻于商业区,为清代建筑风格。庙门朝北,里面的神佛也个个坐南朝北,这种庙宇在国内极为少见。碧霞元君殿、魁星阁、观音殿三座大殿组成,儒释道三教共处一地。商人来自四海八方,信仰各不相同,好在中国人从来不会为信仰较真,于是庙宇内也便成了神佛的聚会。魁星阁是研究明清时期齐地商业文化、宗教文化以及建筑艺术等方面的珍贵实物资料。
    千佛寺则坐落于周村大街北首,气势宏伟,教派众多,曾有摩尼教分支。现由千佛阁、关帝祠、三义殿、罗汉堂、弥勒殿、观音殿等6座大殿组成。大殿有米勒古佛,工作人员称如用数码相机或者摄像机看,古佛的口中会念念有词,如诵经状。我的几位朋友不信,自己看后居然确如所言,大惊。又传说罗汉堂重建开光后,殿门连续三天在关闭后自动打开,最后一夜甚至两扇门齐飞到塑像手中,这一传说流传极广。还有三义殿供奉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塑像,而大殿西侧的桃花也开红、粉、白三色。对于种种异象,当地人说也许是周村的民风淳朴,便有天降祥瑞了。
千佛阁为寺内最后大殿,1947年陈毅元帅曾经住在此间,为寺庙留下了一股兵气。想来中国式的开天辟地总是如此,英雄起于寻常巷陌,然后才有一片新天清平盛世。

 4 ) 真正的爱国者

这个片子是我看侯勇拍的第一个片子,第一次看就很喜欢,喜欢侯勇身上的那种独特的气质,其中有江湖气,有爱国者,有亲情,虽然侯勇没有什么文化,但是却做出了很多文化人难以做到事,最难忘的就是最后知道济南被日本人占领了,侯勇倒地的情景,也许他在那时真的对这个国家感到了失望和绝望,唯有死亡才能让他解脱。

 5 ) 大染坊中的企业管理与成功之道

企业的生存法则:活下来,做大,做强

内部管理:
提高员工的工作意愿:带头苦干,赏罚分明
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内部抓管理,培养骨干,同时吸收外部力量,比如逃难的电工
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倚重员工的品德,物质奖励结合情感投入。

外部竞争:
建立和维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染布的秘方:大方中套小方
打开销售渠道:利益诱导,让利
建立人脉关系网络:树立威望名声,珍惜贵人

动态调整:
抓住机遇,立稳脚跟,或者震慑对手,或者很赚一笔。
跟踪最新的行业动向,转型升级(从染布要印花)
保持做人的一贯品格,做事的灵活机动

陈六子身上具备的成功者特质:
1、技术过硬。技术高。这是安身立命的基础。
2、人格魅力。品格高。树立名声,得贵人相助。
3、定位准确。智慧高。只做自己擅长的,合作与互补。
4、格局远大。逆商高。幼年苦难,但从小听书,眼界宽。
5、深谙人性。情商高。有慧根,同时爱思考。
6、开源节流。财商高。舍得投入,但是不浪费。
此六高汇聚于一身,想不成功都难。

人物鲜明,节奏流畅,表演到位,台词精彩。
好剧!

 6 ) 完美,就这一个词!

今年看《走西口》,看到渲染的晋商,忽然想起《大染坊》,想起陈六子,什么叫商人,什么叫好商人,看看《大染坊》,无论什么《走西口》《乔家大院》,特意塑造的晋商都不是很成功的,我作为一个山东人,认为《大染坊》塑造的鲁商是非常成功的,我并没有故意的宣扬地方主义,可能是山东省委宣传部工作做的比较好(赞一个,其实这些片都是各省的宣传片,都是省委宣传部支持拍的),从《大染坊》到《闯关东》,什么样的人是山东人?陈六子,朱开山他们就是山东人!题外话:我在豆瓣一年多这是我的第一篇评论我选择了《大染坊》

 短评

我怎么看过这么多电视剧!!

2分钟前
  • 大大大M
  • 还行

国家太弱,个人太强,注定是个悲剧

4分钟前
  • kiwi
  • 力荐

国弱民强富贵又如何,终不过红尘一遭。陈六爷是个人物!8.4

7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只有24集而已,讲了民间生意人的一生,家国天下,现在动辄大几十集,山影你变了!永远记得那句“哎呀流血了”【凑数。。

12分钟前
  • 大黑骡子
  • 力荐

从一无所有到一个行业的先行者,感受到很深刻的中华精神!

16分钟前
  • 不懂相负
  • 力荐

简单粗暴的长镜头,真实力道的群戏,直击要害的金句,快到飞起的节奏,再加上侯勇天神下凡的表演。这部剧简直绝了!!!

17分钟前
  • 几点奔马
  • 力荐

看的讲解。从题材到剧情到演员都特别棒,唯一不喜欢孙俪演的那个人物,感觉是为了戏剧效果愣塞了个女学生。好多演员名声在外,看了之后觉得名不副实,侯勇是超出他名声得好!

19分钟前
  • muqimm
  • 力荐

小六子原型是编剧的祖父,难怪了,内容这么扎实。

23分钟前
  • 修齐
  • 力荐

看孙俪侯勇萨日娜就跟萧红鲁迅许广平似的

28分钟前
  • 琦殿
  • 还行

国家太弱 终逃不过一个悲剧 结局有点惨

29分钟前
  • 回不去的夏天
  • 推荐

这一场荣华富贵好辛酸。。。

32分钟前
  • 易天
  • 力荐

看了两遍不止【烂海报】

35分钟前
  • 安然槿 - 露
  • 力荐

看了十多集,主角光环好闪啊。。。。。

40分钟前
  • Sunflower
  • 还行

我讨厌侯勇那张脸 多半是冲出亚马逊后遗症

44分钟前
  • 蛋白斯基
  • 还行

今天又翻出来重温了一下,最好看的民国商战片,里面很多职场道理浅显,但世间有几个人能做到。

47分钟前
  • 滚滚的麻麻
  • 力荐

挺经典的 虽然也有很多神话的夸张色彩 大亨的发家史 总有些荡气回肠。妈妈去世前一直一直重复的看 说想学学陈六子做人 可是时日无多 哪能重新学呢 反复看了有十遍。

48分钟前
  • 小天狼星
  • 推荐

相信有陈六子这样的成功,家驹也是配合无碍。王思懿热辣,王昌娥、孙俪气质佳。“一等人,不读书。非一等人,还得多读书。 /对男人还是女人,首先是相互的信任;第二步是相互的理解体谅;最高处是相互的欣赏,你看我好,我看你更好。”

53分钟前
  • Lan~die
  • 力荐

勇哥我耐你!

58分钟前
  • 七 仔
  • 力荐

是好剧啊……让民族主义都显得那么自然了

1小时前
  • #良民#鱼某
  • 力荐

太牛逼 不输

1小时前
  • 冷猫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