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严肃影评#20:最简单的完美 – 10/10
(1/18/2017:《月光男孩》是我2016年十佳里的第二位,仅落后于《爱乐之城》。我后来又写了另外一篇更长的回顾影评,讨论这部电影以及它对黑人电影的意义,希望大家喜欢:
//movie.douban.com/review/8299843/)
---------------------------------------------------------------------------------------------------------------------------------------------
这是最简单的故事,却又是最深邃的故事;这是由最私人的经历所编写出来的生活,却又诉说着人类最普遍的生活;这是最特立独行的电影,却又是本年度最依靠光与影打动着观众的电影。
这是《月光男孩》,很可能是2016年最好的电影,甚至很可能没有之一。
《月光少年》是黑人编剧型导演巴里•詹金斯时隔八年为大家带来的第二部长篇电影作品。跟他上一部作品《忧郁的解药》跟踪一对突然互有感觉的陌生人仅仅一天不一样,《月光少年》跟踪的是主角从男孩到男人的转变。而这部电影细腻的剧本,则改编自黑人剧作家,同时是麦卡锡天才奖得主的泰雷尔•麦卡雷尼的舞台剧作品。
我试图寻找与这部电影一样华美的语句去总结它的剧情,但却无功而返。《月光男孩》讲述的可以说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故事,而它诉说这个故事的方法则是那么的工整。我们分别跟踪主角塞隆在小孩,青年,男人阶段的三段经历,籍此试图去了解他的一生。虽然打着“这是一生的故事”这个旗号,电影却在三个阶段之间有着大量的留白。我们甚至只能看到塞隆生命中简短的几天,以及那些为数不多影响着他生命的人。而电影中他的三个生命阶段,则由黑幕硬生生地隔开。每当我们沉浸在故事中为他的生命而感到苦楚时,黑幕总是伴着玄妙的蓝点或者红点到来。仿佛在预告将要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同时,不断提醒着我们眼前的仅仅是一部电影而已,无论它是多么的真实。
i. Little; ii. Chiron; iii. Bl
出生在贫困单亲家庭的塞隆从小被称为“小不点”,从小憎恨着依赖毒品的母亲,从小被周围的同学欺凌着叫他“基佬”(faggot,实在不知道要如何翻译才能达到这个词对同性恋者的极度侮辱)。沉默寡言的他遇到了有着与毒枭身份不相符充满着怜悯之心的胡安,给予他缺乏的父爱。胡安让“小不点”借住在他家,教“小不点”游泳。他还跟“小不点”讲述他自己往昔的故事——那个来自古巴,因为在月光的照耀之下肤色变成蓝色而被称为“布鲁”的男孩,成为了今天这个刚硬的男人。“总有一天你要决定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胡安这样跟“小不点”说道,“别让其他人给你做这个决定了。”我们后来发现这句话或许给了“小不点”一生最为重要的启发。
转眼间“小不点”已经拔高成为了瘦骨嶙峋的高中生塞隆,而小时候保护着他的胡安也在观众毫无准备之下在屏幕以外离开了人世。本已举步维艰的塞隆,更需要面对毒瘾日渐增长的母亲,甚至要为她付钱买单。同时,渐渐懂事的他似乎已经慢慢明白接受了自己同性恋的倾向,更是与戏称他为“布莱克”的朋友凯文有着那稍瞬即逝的美丽火花。但他依然是同学们的欺凌的对象,让人更为痛心的则是凯文被迫成为伤害他的一员。愤怒不已的他终于忍不住以暴力反抗,可惜以暴制暴终究逃不过法律的制裁。
十几年后,当长大的塞隆变为“布莱克”进入我们的视线时,他身体上的改变大概是我们最为震惊的地方吧。披上了满身肌肉作为盔甲的他,如今似乎踏着胡安的旧路,成为了亚特兰大街头的毒枭。然而这个看似强硬无比的男人,在与母亲冰释前嫌的时候依然留下了温柔的眼泪;然而这个看似日常言语中充满着威势的男人,在见到“旧爱”凯文的时候依然无法组织自己的语言。故事的结尾,“布莱克”终于敢于面对自己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他不再嗔怒于别人的眼光,只想做一个真正的自己。
马赫莎拉哈什巴兹•阿里给出了电影中其中一段精彩的演出
上面的只言片语,或许概括了《月光男孩》的剧情,却完全无法表达出它深沉的含义以及对观众们内心的冲击。当结尾的题卡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还未回过神来的我们感受到的只能是那道不明的沉重与痛苦而已。
这一方面得益于配角们精彩的演出,尤其是饰演胡安的马赫莎拉哈什巴兹•阿里精彩细致的表演。这位从《纸牌屋》走入大众视线的实力派黑人演员是那么的让人有着安心的感觉,以至于即便他有着毒枭的身份,观众们却依然能接受到他对“小不点”细腻的爱。尤其是教“小不点”游泳那短暂的一幕,配合着异乎寻常地神圣的弦乐,仿佛是他给“小不点”的洗礼一般,真挚而让人感到充满父爱。
而仅在剧组三天的娜奥米•哈里斯则为嗜毒母亲宝拉带来了截然不同的深度。虽然是一个容易让人生恨的角色,哈里斯对宝拉为数不多的对白和动作的拿捏却能传达出她生活中的艰难。实际上,剧本给予宝拉这个角色的戏份实在是少之又少,但我们似乎却能想象出电影篇幅外她的挣扎。而当最后她试图向儿子道歉悔过时,我们似乎终于能够相信,无论她的行为是多么的恶劣,她从来都是深爱着儿子的。
反过来说,类似给予宝拉这个角色这样大量的留白,大概是《月光男孩》最为迷人的地方吧。我们只能去幻想每一幕之间所发生的事情,去感受每位角色所经历的痛苦。例如安德烈•霍兰所饰演的年长版凯文,虽然精彩的演出给角色增添上了生活现实,我们却还是不禁猜测着此前的十年他到底都经历了什么才从一个话痨少年变为一个那么沉默的男人。又或许我们并没有猜测,但却依然能感到他的痛苦。
但无论这两位配角做得有多么的出色,都不可能掩盖饰演塞隆三个不同阶段的三位演员对这个角色那让人难以置信的演出。坚忍而寡言,或许是演技中最简单而又最难表达的东西了吧。它是那么的简单,因为剧本上写着演员要做的似乎只是如木讷一般地出现在镜头前罢了。但它又是那么的困难,因为演员需要用最细微的表情动作和瞬间表达出角色内心的挣扎,同时传递给观众深沉的情感。而这三位演员做到了,尤其是饰演“小不点”的非专业演员阿莱克斯•希伯特和饰演“布莱克”的特雷温特•罗德斯,我们似乎都能从他们的眼神中感受到他们想对其他角色说的话,以及想对观众说的话。他们的表演是那么的完美,以至于几乎没有对白的塞隆,在剧终时依然能打动着我们,让我们感到他所感到的痛。
即使因为《月光男孩》是剧作家麦卡雷尼的半自传而使得它的故事有点过分的私人化,我们却能感受到电影故事以外超越种族与身份的人性主题。这也是我认为它凌驾于今年其他电影之上的真正原因。你可以把它概括为一个同性恋黑人男孩的成长故事,你也可以把它概括为一个关于毒品和欺凌对人影响的寓言。但这些都不是对这部电影最好的描述,甚至对没看过的观众来说是那么的具有误导性。
“你是谁,塞隆?”凯文面对十多年不见的朋友这么问道。而我们就像塞隆一样,沉默不语地思考着这个永恒的问题。对自我的不断怀疑以及不断改变的认知理解,对人性的爱,这些大概才是《月光男孩》真正要表达的东西吧。
当然,最值得称赞的,还是兼做导演和编剧的詹金斯吧。毕竟无论从剧本,到配乐,再到摄影,这部电影可以说都是那么的无懈可击。詹金斯在采访时说对他创作《月光男孩》影响最深的其中一部电影是王家卫的《春光乍泄》,而我们也可以在电影中餐厅的戏份中感受到这一点。甚至说《月光男孩》整个电影的本身,像王家卫的电影一样带着诗意似乎也不为过。打动着我们的似乎不是普通电影那种线状的剧情,而是人物内心的挣扎,以及从他们挣扎中映射出来的我们。也正因为这样,当这些人物感受到痛苦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为他们而痛苦,宛如我们跟这些毫不相关的人物有着某种联系一样。这部看似最为简单的电影,也正是因为这样,在我看来达到了绝大多数电影都无法企及的高度——让我们感受生命的痛苦与美好,让我们渴望与身边人联系交流,让我们思考自我的存在。
这很可能是2016年最好的电影,甚至很可能没有之一。
2 ) 再见面时,我还是少年模样。
中国观众对于“政治正确”的词语似乎过于敏感和厌恶,所以在发现全片主要角色都是黑人、没有肤色冲突,同性问题也只是作为其中一个元素时,对于《月光男孩》这样小清新的存在顿时好感倍增。
影片由较为独立的三个故事展开,每一部分都在前面冠以了命名式的小章节:Little,Chiron,Black,这让我联想到《黄海》里的前三个章节:出租车司机 、杀人者和朝鲜族。正如《黄海》中以身份为代号描述主人公的命运及生存状态,《月光男孩》也是用分隔开来的三个标题, 表现一个男孩在他三个不同的人生阶段,所承担的角色和性格。
影片海报是由扮演不同时期男主的三个演员各自一部分脸拼接而成,看似分开的三个时期、三个故事、甚至是三个长相都无半点相似之处的演员,却实实在在展现了同一个男孩的成长故事。
与《少年时代》那样的成长故事不一样,《月光男孩》所选择的角度其实很狭隘,既没有坚持一拍就是十二年的主演,也没有寓教其中的生活小品,更缺少那种青春感十足的红粉情节。
简单来说,这不是以“真实感”取胜的一部电影,它所讲的故事很容易让你脱离开生活而以一种上帝视角俯瞰这出苦情戏码。它的有些情节可能是来自某人的亲身经历,但是大部分观众去感受去感动可以,但产生共通情感很难。
可贵的是,即便是这样一部充斥着黑人、 同性、毒品、霸凌、单亲元素的影片,还是能在基调上保持住清新寡淡。以至于当你被片中的某个情节揪了一下心的时候,还是能发现它骨子里是个讲述成长的小清新,这里面有你常见的悲伤和忧郁,却没有那股透着熟悉感的粗暴和痛苦。
正如大家都在乐此不疲地讨论片中那些向王家卫电影致敬的镜头和配乐,导演用极具东方美学的诗意镜头拍摄一贯给人以粗犷印象的黑人题材电影,一刚一柔之间抵消掉了两者的极端性,形成了较为独特的影像风格。
影片中三个关键词代表的故事,每一段都点到为止不做深入讲述。与三个章节共同划分故事情节的还有代表童年、少年和青年这三个时期的时间节点。
由于母亲沉迷毒品,小Chiron在受到欺负时得不到家庭的帮助才认识了愿意照顾他的毒贩,随后他发现视他为养子的毒贩正是自己母亲毒品的来源。
当Chiron长大一点后,儿时的阴影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消散。相反的,周遭同学的愈加欺凌,母亲的疯癫和喜怒无常,Kevin的出现、感情给予和最后的背叛,这一切都在冲击着Chiron温顺的性格底线,影片终于在第二章结尾迎来了他爆发式的反击。这一段反抗看似来得猝不及防,却也是在情理之中。
以影片进展来看,从二人在沙滩的同性场景到Kevin当众揍打Chiron,前后不过经历了五、六分钟。这种对比展现在观众眼里就更加直观了,仿佛前几分钟还是缠绵悱恻的二人关系,后几分钟两人就变成霸凌主导和被欺辱的对象了,变化之快,远超乎我们的想象。这样对比来看,后面Chiron突然的反抗行为,也就合理多了。
所以说,是家庭和环境的复杂使得Chiron在少年时期形成了软弱内向、紧张羞涩的性格,这也是前两章的主要讲述。而到了最后一章,Chiron长大成人,身边的一切都有了新的变化。与其说导演把重点放在了他与老友Kevin的相逢上,不如说这一整章节甚至全片的重点,其实都在Chiron和Kevin那一晚在他家厨房的对话。
Kevin问他:“你是谁?到底是谁?”
镶着金牙、浑身肌肉的大个子Chiron确实和小时候大不一样。
Chiron回答:“我就是我。” 之后他反问Kevin,“那你呢?”
Kevin说,“我从未做过真正的自己。”
包括第一章末尾还是小不点的Chiron与毒枭的那段问话,那时候还是孩子的他对于应该具有母爱却被毒品腐蚀不堪的母亲,以及本是罪大恶极之人却给予他关爱的坏蛋毒枭,这两人的概念产生了混淆和疑问,上升来看则是对社会的质疑、于环境的困扰。
而当影片第三章出现那个“你是谁”的哲学问题时,Chiron童年的疑问似乎不攻自破了。
我们在每个时期经历的事情,或许会随着年龄增长和时间推移逐渐淡忘。但是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对于情感保留的选择性,是自始至终不会变的。这便是每个人的性格。
不论后来成为了什么样的人,对于现状是否满意,你总不会忘记自己最初的样子。自己曾经的期许和最终的结果相差几何,是不是不小心活成了其他人的样子,也只有自己清楚。而当你把这一切都看淡了,或许会觉得结果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如何一步步走来,重要的是陪伴过你的人是谁,重要的是你曾经历的那段时期——那个只属于自己的成长过程。
整部电影花上前两个章节铺垫所想表达的,正是这一点。
就像成年Chiron开着牌号带有“BLACK”标记的车,就像他无意间会被路过的月光沙滩吸引,他更在意那些值得回味的往事,而不是谁现在已经有了家庭,谁去贩毒成为了自己曾质疑的“坏人”。而那些已经过去的,恩恩怨怨坏时光啊,或许早已经被原谅和忘记了吧。
这也是我们喜欢有关青春和成长故事的原因。
所以,与《黄海》不同,《月光男孩》 是有个美好结尾的。 影片最后一幕是又回到了小不点时期的Chiron站在月光下、海滩边淡淡地扭头回望着,他蓝色的皮肤和眼睛与周围蔚蓝的背景融为一体。
我想,如果给这个结尾加个章节的话,大概可以要叫“Moonlight” 了。一方面是回味那一晚的温暖,另一方面是对于过去苦涩和点点温情的释然和怀念。那种对自我的审视和坦露、细微的情绪释放全部融进结尾处童年Chiron的眼睛里了。而最后这个忧郁的眼神由小演员来表现,似乎也是导演代替Chiron对于Kevin那句“我从未做过真正的自己”的回答。
在大环境的推动中,他默默遵循自己的成长轨迹,从开始的“Little”到“Chiron”再到最后的“Black”,不论是他最后的样子,还是他一直以来的样子,再多外号,也都只是他自己。
Chiron和Kevin再见面的意义或许不是在给观众展现多年之后,两位曾经有过暧昧的少年都已变成什么模样。而是:你和世界都变了,我猛然发现,自己还是那个自己, 你仍旧“是唯一碰过我的男人”。
3 ) 回应差评:慰藉人心之作
从看预告片开始,《月光男孩》就是非常令人期待的作品。今天在微博搜索这部影片的时候,却发现不少评论表示影片低过预期,节奏缓慢,不过是应了美国的“政治正确”,否则不可能有这么高的评价。对此,我深深地不能认同。当影片结束的一刻,它已经和《断背山》《春光乍泄》排在了一起,成为那些给我深深灵魂慰藉的电影之一。
首先说“节奏缓慢”。并不是一个片子因为走文艺路线,才会故意弄得人昏昏欲睡。“慢”是对抗那些现代电影中的感官刺激,让观众静下心来去感受一个画面、一句台词背后的意味。这部片子的节奏确实“慢”,这完全源于主人公卡戎的内心世界。我们知道,卡戎是个单亲孩子,电影开场小男孩半天不说话甚至让人有点着急。但这就是这个小男孩,他的沉默寡言来自于,他不知道要如何与这个世界对话。他看到的世界充满了暴力、毒品和偏见,他感到害怕。其实电影最长的线索就是卡戎对自己同性恋身份的认同过程。当他与昔日的好友再次见面时,镜头的节奏再次慢下来,这是因为他们在回忆里试探,在彼此的目光间寻找认同,每一句看似无关紧要、小心翼翼的对白,都表示着我心中还有你,只是我怕失去你而不敢说出来。节奏的缓慢却最真实地表现了主人公的心路历程,让人心生感动。
最不能接受的是有人认为电影的美誉来自于“政治正确”。试想,如果电影换成白人,换成异性恋,片子还会这么动人吗?也许不会。因为在美国或者说在全球范围内,异性恋的爱情常常表现为是向外扩张的,被人称颂的。这种电影也许不会缺少对抗爱情的外部力量,比如第三者、父母等,但通常不会有主人公本身内部力量的冲突。表现异性恋的电影通常的命题是:我如何更爱你;而表现同性恋的电影除此之外,还要完成一个命题:我应不应该爱你。所以导演选择这样一个故事设定来拍,就是为了展现在外部、内部多重冲突之下,一个人如何长大,如何学会去爱。只是说黑人同性恋的设定能使这种冲突最大化。如果单从政治正确方面来批评这部电影,我想只能说这些人心中还会为一段爱情去判断“正确”或“错误”,他根本没有去掉这些标签,去从人性的角度去理解这部影片。这个片子的故事内核完全也可以放在亚洲背景下拍,我想也足以拍出打动人的力量。
这部电影的海报必定成为经典,因为他用一张图最好地诠释了小说的内核。三张面庞初看上去好像很相似,但细看却又发现了年龄的差异。虽说电影的主题是成长,但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某些部分是永远长不大的。第三段卡戎虽然已经开豪车、戴金链,俨然第一段中那个教他游泳、告诉他“要做自己”的男人形象。但我们从演员的表演中感受到,在他强壮身躯的深处,依然是那个在月光下的孤独男孩。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为自己柔软的内心建筑厚厚的堡垒,学会独立,学会与这个世界对话;然后在自己深爱的人面前拆掉堡垒,轻轻靠在爱人的肩头,学会用爱来慰藉孤独的灵魂。电影的最后一个画面,又切回到那个月光下面朝大海的男孩的身影,那一刻我眼眶湿润。主人公后来生命中的种种,也许就是为了给曾经的那个小男孩一个温暖拥抱。
4 ) 黑人同性恋影片斩获最佳,奥斯卡真成“感动美国”
怎么说呢,今年的奥斯卡入围电影,在三三心里并没有完美“人选”。比如我承认,《爱乐之城》的确是一部制作精良的电影,摄影、音乐、灯光等技术环节处理上乘,但故事老套,仿佛像上世纪末的电影,穷男女为爱共造“美国梦”,浓浓鸡汤的味道呼之欲出。
《月光男孩》的技术处理也是近年同类型电影的上乘之作,然而叙事结构过于玄妙,有浓浓的王家卫和侯孝贤风格(导演本人也承认了这一点),但搁在这部影片里却总觉得让人使不上劲来。当然,说主题需要这种表现手法来表达无可厚非,只是它更接近导演情绪的表达而非大众口味。
而说到底这两部电影的立意都让三三觉得自己在看童话。相信人性美好可以,但不切实际地幻想却不可取。这两部电影活在美国梦里,却没能看清社会的真实。也许社会越礼崩乐坏越需要有人来感动自己,今年奥斯卡选这两部片子入围,可能是想把奥斯卡办成《感动美国》。
就拿《月光男孩》来说吧,大概就是一位“非洲裔美国人”男孩“小荣”摆脱社会压迫,勇敢追求其“性少数群体权益”的故事。如果让余秋雨给这部电影写颁奖词一定是这样:
歧视中难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长大已经砺就坚韧内心,在好心人的帮助下,他,一位普通的非洲裔美国人谱写下追求美国梦的不朽史诗,他,纯情一生只为心中所爱不离不弃,告诉我们:人间有真情,世界有大爱。
影片一开始,老戏骨马赫沙拉·阿里饰演的毒枭胡安和小弟上演一场灵魂对话,为我们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长镜头下,黑人握手礼和自带Rap的对话十分带感,甚至一度让我觉得在玩GTA。又因为看纸牌屋看的太多,每次看胡安总觉得看到了那位衣冠禽兽的Remy。
开头倒是很不沉闷,大概街头贩毒,披金戴银,满口金牙的黑人哥们是全世界都很熟悉的符号。当然,白人也有毒贩子,如果不加这一句,我可能会被怼。
总之胡安大哥是个毒贩子,但毕竟他是黑人,故事一定没有那么简单。至于后面,胡安大哥跟小荣承诺,“有事找大哥”,我们就叫他大哥好了。
而主角的出场则是真的被一帮熊孩子怼。熊孩子们追着小荣跑,笑骂他是死基佬。小荣跑进一件废弃的屋子,反锁起自己,熊孩子们自觉无趣也做鸟兽散。大哥与小荣在这间屋子里第一次见面。
大哥是黑人,而且还是第一个出现的黑人,所以按照道理他肯定不能是坏人。果不其然,微信的营销号可以给他写一个自传:《我贩毒,满嘴大金牙,但我关爱Gay,我知道我是个好小伙儿》。
毒贩子竟然关心小孩子的心理健康,为小荣做心理辅导,不知道是出了什么事情,反正大哥看到小荣的第一眼就决定:这个大哥我当定了。他卸下了小荣的心防,小荣最后告诉大哥,你可以叫我小屁孩(little)。
但事实上,毒品贩子最不关心的就是他人的死活,如果他关心,那他为啥贩毒?
当然了,以上的毒品贩子请加上定语限定于:“非非洲裔毒品贩子”。
至于喀戎的妈妈,营销号的标题也是一样的:《我卖淫,我吸毒,我还家暴,但我爱自己的同性恋儿子:我知道我是个好姑娘》。没错,在某弹幕网站上,一位网友在影片的一开头就说:这是个好母亲。
我真不知道说什么好呀。
命苦不能怨政府,既然选择了同性恋就要默默走下去,否则就不是好同性恋。
后来,小屁孩长大了,小荣成为了真正的小荣。在遭尽同伴的白眼后,小朋友遇到了他的好朋友凯文。当然了,凯文也是个黑人。整个学校都是黑人,其实,整部电影在警察出来之前,就没有看到过不是黑人的人。
美国影视圈有一些潜规则,比如上帝一定是黑人,黑人一定不会第一个死,一开始是好人的黑人一般不会变坏,一开始是坏人的黑人很可能是个卧底。
说回小荣和凯文,他们很快便坠入了爱河,并在海边发生了一些美好且不可描述的事情。
但谁知道凯文很快背叛了小荣,在第二幕的结局,凯文听了刘若英的《后来》,中文又学得不很地道,没能理解“一定要让深爱的人受伤”只是一句比喻,只因听了学校混混的话,莫名其妙揍了小荣一顿。
小荣咽不下这口气,他选择报复,下了狠手,结果被带到了少管所,告别了童年时代。
再后来,小荣成年,最终成了现在的小黑(black)。
从少管所出来之后,小黑选择重新做人:继承大哥的遗志——开始贩毒。
虽然大哥也早在第一幕就莫名其妙的死了,但从少管所出来的小荣可能是在里面听感化音乐听的比较多,中文也不爱好,不知道“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是要像正面榜样学习,出来后就成了毒贩子。
当然,对小荣影响比较大的一件事,就是在影片一开始,大哥曾经带他去游泳。不过,大哥教他的不是蛙泳,而是自由泳。在大海中搏击风浪,却也在大海中感受到窒息。三三认为在海里学游泳的一段戏,可谓是《月光男孩》的精髓。
就在这一段,导演也点题了什么是月光男孩:黑人在月光下是蓝色的。蓝色是自由的颜色,是大海的颜色,也是忧郁的同义词。黑人向往自由,但又十分忧郁,因而也有了Blues音乐。
所以,得先有黑人才有爵士,没有黑人,爱乐之城的白人可以说是黔驴技穷了。
不过三三觉得月光的隐喻更值得思考。月光是社会背景的隐喻,而最有趣的是:月光是白色的呀。
其实这个电影没啥好讲,故事七零八落,大概就是小荣跟母亲吵架,跟同学斗争,在社会上混出头,赢得了全世界,却输掉了凯文。
直到有一天,凯文听到一首歌,就想起来给小荣打个电话:“哥们,想你了,来一发?”之后就有了结尾的一段戏,小荣跟凯文在小餐厅约会,在一段絮絮叨叨之后,两人冰释前嫌,最终依偎在一起哭泣。
《为奴十二年》获得了第86届奥斯卡最佳影片,从结构上看跟《月光男孩》差不多,但《为奴十二年》并没有《月光男孩》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至少,在叙事上,《为奴十二年》是连贯的,人物是饱满的。而《月光男孩》里的人都单薄的像纸片:暖心黑人大哥,无助但爱自己孩子的黑人妈妈,迷茫的黑人青年,勇敢的黑人小荣……
《为奴十二年》让人觉得窒息,让人们深思废除奴隶制的意义。而上一届奥斯卡得奖的《聚焦》也是一个政治正确的故事,它赞赏美国的新闻自由,抨击建制派对社会资源的垄断和对社会信任的滥用,但它起码也讲了一个连贯的故事。
那么,《月光男孩》又讲了什么故事呢:黑人小荣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救赎。但在这个过程中,三三觉得,刻意强化种族和性别的台词和桥段让人分分钟出戏,不知情的还以为这部片子要讲的是“LGBT被镇压,LGBT要觉醒,LGBT的爱真伟大!”……
(强调种族意识的台词在影片中反复出现)
追求主流价值观没有错,统一一个对政治正确的理解也没有错,但别把政治正确当做作。电影,最基本的要求是讲好一个故事,或者塑造某种情感,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探讨立意的高下问题。而今年奥斯卡的作品,技术不错,画面优质,但在叙事层面却令人有些无奈。
当然啦,瑕不掩瑜,三三认为这部《月光男孩》,深刻地解剖了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也很好的表达了导演的情感,揭示出了一定的社会问题,比起大多数无病呻吟的电影来说,绝对够得上是一部优秀的影片。
最后,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月光男孩》故事讲得这么单薄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月光男孩》过于想表达黑人权利和LGBT权利而忘却了基本的人性本就是复杂的。
胡安本应该有血有肉,他应该是个恶人,他也许有所反思,但导演不愿意直面黑人和LGBT复杂的人性。我们是要保障少数群体的权利,但绝不意味着少数群体就没有问题。如果说我们一叶障目,讲出来的故事可能并不那么让人信服,只适合在《感动美国》的舞台上播出。
5 ) blue by the sea
8.0/10 在我已经在心里默默夸赞:很好,导演没有搞“月光下的奔跑的黑人男孩”之类的的愚蠢画面,月光男孩只是一个意象,没有具像化给大家留了空间。这时,它,出现在了片尾!片尾!(Gavin微笑)
但前面我确实很喜欢。就是很舒服的作品。夸夸选角导演和剧作,演员不仅容颜有机统一,而且内核统一,chiron那种羞涩在壮汉身上的展露让我赞不绝口。观影过程非常舒适。影片用了跳笔手法,将半生以节点相连,兼顾流畅和信息量。
一个将“this is life.”挂在嘴边,一个为自己的牙齿也套上武装。
chap1妈妈的叫喊/chap2打架后声音的处理都很巧妙,声道是chiron视角。
【音乐】字幕组非常贴心,夸夸;或者这就是电影自带的?
//每个人都有肌肉,也都可以让它们变成帅气的模样。
chiron(little),kev(friend),Teresa(“blue”girl),Juan(“blue”),Terrell(bullying)
cuba古巴,gay✅faggot❌,deoxyribonucleic acid脱氧核糖核酸,tampon卫生棉条,jitney小公交
you feel me?懂了吗
you be easy,all right. 再见
thick as thieves. 亲密无间
man,you are lightweight. 酒量不行
6 ) 蓝色,是最温暖的颜色
在颁奖季获得惊人口碑的[月光男孩],涉及同性恋、黑人、吸毒等禁忌话题,观影之前便博得了众人眼球。
当你带着惯有思维,认为它会是一部充满暴力,血腥,黑暗元素的电影时,看完你会发现本片其实是一股清流,黑人小清新的细腻与感性,将会令你陶醉其中。
电影讲述了一个男孩的成长过程,分为三个章节,从几岁到十几岁最后是成年后的光景。
生于单亲家庭的希隆,母亲吸毒,父爱的缺失令他从小身心羸弱,常常被人欺负,而他内心觉醒的性意识,又令他羞于与人交流,被置于万人之后,独自一人面对风暴。
这种风暴三次来袭,每次都与“蓝色”相关,因此电影也可改名为:“蓝色,是世界上最温暖的颜色”。就像片中胡安讲的那段话一样:“你跑来跑去追逐月光,月光下的男孩是蓝色的,你是蓝色的,所以我要叫你布鲁(blue)。”
电影中希隆第一次战胜内心的恐惧,是面对蔚蓝的大海;第二次鼓起勇气,击倒施虐者,他身着蓝色T恤;当他成熟时,面对十几年未见的“挚友”凯文,冰山融化时,他才发现凯文同样身穿蓝色卫衣。
可以说,蓝色就像是希隆的隐形盾牌,三场戏剧冲突,完成了三次身份认同,第一次关乎身体(与大自然的抗衡);第二次关乎性别认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第三次再见旧友,成熟强壮的身体依然难以掩饰内心的脆弱,因此这是对身份认同的一种认识与重塑。
电影有三点做的非常突出,分别是表演、摄影以及配乐。
首先,电影中饰演希隆三段人生的三位演员,从外貌特征上来看,毫无违和感。
不仅如此,三位演员都很会用眼神演戏,在电影中,自卑的希隆总喜欢低着头,佝偻着腰,但双眼却显露出倔强、悲戚与难掩的羞涩。
尤其是与凯文亲密接触时,那种试探性与抵触的眼神令人心生怜悯。
其次,是电影的摄影异常夺目。詹金斯被誉为黑人王家卫,现在看来不无道理。
电影的影调沉迷多情,与角色之前的情绪完美融合,整体氛围就像是吸毒之后的遁入虚无。这就大大解决了电影中那些暧昧情愫的表现问题,导演难以表达的想法最终都借助影像一一呈现出来。
在打光方面,电影主要采用了大胆阴郁的蓝色作为主色调,然后辅助性地配以高饱和度的紫色、黄色,以及颇具冲破力的红色。这些颜色的主观混合,再加上大量慢镜的辅助,将本片打造成一场视觉盛宴。
最后,是电影的配乐处理在瞬间拉近了观众与片中人物的距离。低沉、局促、压抑的音符,就像希隆跳动的微弱脉搏,在每分每秒敲打着观众的内心。
影片最精彩的一幕,是在临近结尾处,成年的希隆去见自己唯一的朋友凯文,两个十几年未曾谋面的人,在局促的餐厅中,不断擦出火花。
尤其是当凯文打开唱片机中的那首歌《Hello Stranger》,久别重逢分外惊喜,时间过了多久,似乎已有多年未曾谋面,还记得曾经的时光吗?一曲诉尽柔情,此中有深意,欲辨已忘言。
本文首发于《看电影》APP
简简单单的成长故事,但汹涌的情感就像月光下的海潮。跟肤色无关,跟性向无关,它只是关于一个男孩的成长,就像一个人跳着“春光乍泄”里的探戈,跳着跳着就变成了现在的模样。我们会变成我们想象不出的人,但都会记得初恋时的海潮和月光。
kevin给chiron做菜的那个镜头,看哭了。就是那种,珍爱的对不起过的老朋友回来了,我要给他做顿好的那种感觉。真的好感动。最后chiron说,你是唯一一个碰过我身体的人,我再也没有让别人碰过我。沉默,惊讶,欣喜。喜欢配乐和镜头语言,尤其是chiron见旧情人时候镜头的视角,好美。
并没看到什么种族。 这是一个关于人的故事。
三星半,那些话题性的设定让这部影片总是有些别扭。不过,深入到人物的情感与困扰的时候,又会因为那些抒情的细节让人小小感动,美国王家卫,黑人小清新
黑人版王家卫
与主流电影公司还在给美国人大上特上黑人平权的历史课比起来,这部电影真的算是黑人电影中的一股清流了。表演精准细腻,但节奏调度的不好。人权,毒品,同性恋,敏感元素一应具全;总的来说是一部话题性大于电影本身的作品。
沐浴着清冷月光,我的皮肤变成蓝色,我的吻印在你的唇上,我的爱荡漾进无边海洋。某一天你打来电话,问我安好,说听到一首歌想起了我。时光是个筹码,年少时母亲斥责我不要看她,如今却求我去看她。就像我戴上了耳钉,你已将它摘下。我在记忆的水面泛舟划桨,沉醉进今晚的夜色,借我一身月光,做铠甲。
3.5 沙滩上的那一抓一抹。
比其他几部奥斯卡高级太多太多了。豆瓣打分低的有点出奇,可能更适合低幼爱情或者情感直接摆在台面上的这种,而且看电影带入的话,真的很不高级,拿自己的出柜经历去对比电影中的人?无聊。恰好这部电影还真是只有黑人背景才能有,只看到政治正确,本身眼光就有问题。很漂亮情感很饱满,喜欢。
最后居然没搞你们还是人吗???
少见多怪。
今年颁奖季政治正确的产物,碍于三段式的故事,最终只能流于情绪化和形式感的表面,倒是和以往那些苦大仇深政治正确的黑人平权电影不一样,它是小清新。片子在摄影上追求情绪上的忧伤氛围,也凸显了导演镜头调度能力的不足,同时也牺牲了叙事的节奏,最大的问题时三段故事流于表面无法深入。
黑人/底层/同性恋,占齐了弱势群体主题的全部设定,没有比这更投机的了。老套的剧情,老旧的桥段。名不符实。
Highly overrated
导演喜欢任性的夹带私货,不像王家卫的部分都动人,像王家卫的部分都多余。成年版已成毒枭的little,在见到他最初恋慕的人时,眼神依然回复孩童般的温柔不设防。一个人果然最爱自己的伤口,简直是循着伤口的轨迹报复性的长大成人,且还必须得回头凭吊那道伤口,与伤口再三缠绵,才能释掉心结。
月光下的男孩是蓝色的,蓝色是一种温暖色。IMDB上8.5分太虚了,就是一部文艺小片而已。最令人感动的其实是小黑长大之后他挣扎、飘摇于世,武装到牙齿,可见到凯文的一霎那他怯懦的神情。本质上是对自我的探讨,牙套、车、月光其实都是掩盖了真实的自己。希望娜奥米哈里斯能拿奥斯卡女配。
这部电影实在清新、美好,甚至像一份经过过滤的带着光芒的回忆。故事很简单,加不加三个标题都无所谓,而且全部发生在黑人社区,没有任何想象中的肤色冲突。我想导演只是想拍一个普通同志男孩的成长,无关肤色;他的生活有和我们一样的困扰,他遭人欺侮也会愤怒,他为了爱情也可以一等十年…
可贵之处正是他的“一般”。你原以为是乏味的政治正确,结果他一点都不激进,甚至没有力气,轻柔又平和,还原黑人、同性恋、贫穷、暴力、毒品外壳之下凡人的本质。说《月光男孩》是肤色版的《断背山》,因为《断背山》给人“无关性别只是爱情”的启蒙,《月光男孩》异曲同工。
童年、少年、青年,如此残酷的人生中又闪耀出“坚持做自己想做的”的美好。简洁是优点,也带来了单薄的不足。没想到它会得那么多奖项。
看了热门短评,就像知乎有些人觉得自己比美国人更懂美国大选局势一样,豆瓣有些人觉得自己比美国人更能看出美国佳片的好歹。说本片是靠着肤色和题材拿小金人的,基本上不懂电影,简直是对不知道比你高到哪里去的几千专业评委的侮辱。还有那个说把本片换成白人的,这故事可能发生在白人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