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我们把金鱼放进了泳池》
因为无所事事我希望发生地震发生世界末日,某一天发生一点变化好让我逃离这个小镇。
金鱼在夏日祭会被处理掉,我们想把金鱼放进海里可是峡山没有海所以我们把金鱼放进了泳池里。
我们想人都是僵尸,“我们在出生的同时就已经死了,我们为成为僵尸而生,我们活着就好像行尸走肉”
十五岁的夏天,四个少女把夏日祭的金鱼放进了泳池,理由就是无聊,纯粹的无聊。人生好多个十五岁好多好多无聊。人为什么要工作学习呢,是不是能给平淡无味的生活加点意思。
人生就是不断的“找乐子”
当你认为新的环境或者当你25岁你所期望的世界不再无聊,结果你还是陷入全新的无聊,工作的压力生活的重担。你成为了社会的僵尸。
每个人都像是金鱼被困在不同的地方,当你认为摊贩的池子太小太拥挤,可是泳池又满是消毒水,海水又太咸。
我的签名一直叫溺水的鱼,因为记性不好只会笨拙呼吸迟钝地吐泡泡。现在我需要给我自己加新的前缀,溺水的金鱼。
——浅析《金鱼少女的日记》
日本短片《金鱼少女的日记》与其说是一部影片,倒不如说它就如同纪录片一样,用诗意化影像描摹出四个少女的生活。影片分为了九个章节,叙述出了青春多样、多元化的体验,点出了关于青春、家庭、自我以及日本社会的诸多问题。四个少女对待生活的麻木却又想反抗百无聊赖的青春,表达的是少女们对自由、理想的向往,以及挣扎过后却又不得不活在当下的无奈与悲哀。
独白作为人物内心情感表达的工具,也契合了青春的叛逆姿态。短片中的独白展现的不仅仅是少女们表面上的呓语,更是诠释了少女们极力想反抗麻木生活的决心。被困在鱼缸中的金鱼像是诉说了少女们被禁锢,被束缚属于峡山的不满。片头摔碎的被子代表着少女们破碎,麻木的人生,更是暗示了后文少女们无声的反抗承载了他们对当下生活的无能为力,徒劳无获。她们通过偷金鱼后又放生金鱼展现出少女们对于自由的渴时望和向往,将自己内心的情感寄托于金鱼,宣泄自己的情感。独白更是打破了“第四堵墙”,不仅是在与观众对话,更是在对镜头外的生活对话,对生活的反思和对自身处境的思考。
丰富新颖的视听语言彰显出青春的活力。箱子、手机等物件的主观镜头模拟了少女们的主观视点。一方面呈现出带有第一人称的视点,营造了主观情绪,形成他者的视角,同时也让这种情绪蔓延至观众。还运用了众多慢镜头,使述说更加的真实、深切,具有写意性、诗意性。在电玩城中手持镜头的运用突出了青春的独特姿态,展现青春情感的不稳定性。
独特的意象表达的不仅是少女自身,更是少女们对于青春情感的寄托。在影片的开头,一位少女站在水里独白,之后便像鱼一样游进了黑暗之中,隐喻着少女们的未来也是迷茫,未知的,她们也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片中金鱼被偷的新闻向我们讲述的不仅是这个事情,更是述说了少女们无聊的青春,用真实的事件来引发对青春的思考。被困在鱼缸中的金鱼如同被困在峡山中的少女,展露出少女们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狭窄世界的控诉,陷入其中无法逃出。是一种外在的束缚同时也是一种内在的困境。最后金鱼被放生暗含了少女们渴望自由,渴望离开峡山,但“活在当下”的歌响起呈现出少女们只能活在当下的消极、厌世之中。
《金鱼少女的日记》展示了少女们对现实的不满,对重复生活的抗拒,对成人世界的唾弃和对青春自由生活的向往、憧憬。这些少女天天梦想着要离开这个小地方,却只能日复一日地度过无所事事的夏天。多元化的青春背后的指向却是精神的空虚和青春的叛逆与迷惘。
看完这部微电影之后感触真的很大……虽然我的环境与处境相较于片中四位少女都要好很多,但我觉得无论环境如何,那种“逃不出去”“无聊”“被困住”的感觉我是十分有共鸣……
当时看完之后我写了一些随想:
唉。其实很多青少年都是这样的红色金鱼吧。看完之后,我也把自己的微信名称改成了红色金鱼……一边在嘲讽自己就是红色金鱼,一边又不甘成为红色金鱼。
那时候心情也很丧,感到很痛苦,觉得这部微电影完全符合自己的心境……现在也是这么觉得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我能不觉得自己是红色金鱼了呢
——
一个突然大雨盆过后的夜晚在伴随家庭中一阵突然的争吵平静后突然想起来这样一部片子,搜着这部有着长名字的短片。
向来写东西难免东扯西扯,总是想说的东西多又不知从何说起,遇到这样一部“万花筒”一样的短片,反而触到了特别多心里的事。
所以想读的朋友,这偏影评大概也就是我个人内心的一些小小波澜感受,有出入不同和不准确也望理解,此文随笔一篇,希望相互交流~
影片啊也没说什么事,几个女孩子,放生金鱼,正执青春,还有那些胡思乱想和生活乱七八糟的琐碎。——但是又一面又觉着其实影片讲了一大堆东西。
这个时代啊,最初每天是电视新闻接二连三,电视最初连接了外面的世界,真实或虚假都好,它连接了一个通道,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后来手机丰富了,我们不仅仅知道世界的大事,还知道了更多的中的小的更小一点的事情在发生着,那些“事”填满我们的生活,每件事都在告诉我们,生活并不无聊,有些人在做这个有些人在做那个,人类有着无数的可能,人类有着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不可定义……——人类,仿佛不可能被任何事情困住。
属于生活的最新鲜充满最真实矛盾的阶段大概就是所谓青春年少,因为我们不愿定义,不愿归属,不愿妥协,生活一半理想一半,一半单纯理想天真无忧无虑,一半矛盾复杂不可描述深邃忧愁……
徘徊在被捕捉却又被放逐的感受之间,极小的渺小中。
在这片出生地游荡,漫游于大人们对生活的经验的告诫与自己对理想世界憧憬向往之间。
“和平……平静……安然……稳定……什么仿佛都又不会发生,仿佛整个世界已经不会再发生什么了……”——希望着有什么可以打乱这一切,可以让这连混乱都没有意义的世界重新获得感受存在血液,让自己麻木的灵魂重新活过……
什么重要的不重要的,
该存在的不该存在的,
真的假的,有的无的……
人们创造工具,人们懂得重复,人们懂得理性,人们懂得存在的构成组成世界的东西……却用在想着,我们究竟在怎样的活着,
从哪里?去哪里?……自我?
影片虽然在短短二十多分钟里分了如此多的章节,却全片并不脱节于主题,对于突然蹦出来的话题,突然碰到的现实,突然扭转的局面,全都非常有趣的运用直接的方式仿佛即兴处理。而关于标题里那放生金鱼的故事,更是成为影片的一天潜在故事线,而填充影片大部分的却是生活日常的琐碎,关于这群女孩的生活,她们的家庭,她们的名字,他们担心的,她们忧虑的,她们喜欢的,她们追求的……
在泳池放生金鱼。——这件事的前因便通过生活的样貌得以说明,是因为无聊而突发奇想呢?大概是这样的,因为一定是因为无聊了,想看金鱼在泳池里美丽的样子呢!?
夜晚一片黑,泳池又那么大,终究还是跑不掉的,大海在哪里呢又?
金鱼还是会死掉的,不尽人意也好的生活终究是要以同样的方式结束,跳进水里,水湿透衣服想必一定也让麻木枯燥的心得到了些滋润,一定也让平淡的心得到了一点波澜……
“历史上有没有人从古到今一直活着呢?”——想必也应该会有吧真的会有么?真的没有呢?世界那么多神奇,什么事情不会发生,而作为另一种不到最后不知自己是不是不会永生的人类,眼前的生活永远是问题,在影片中每次环境气氛形成后突然抽离的旁白,像是灵魂深处,内心的独白,清醒又沉醉诉说着眼前触碰不到自己的一切,大量的信息充斥刺激我们的身体。
眼睛被满足,鼻子被满足,嘴巴被满足……我们快速便捷地满足着身体,却在远离,一种脱离感仿佛是灵魂的保护层隔膜来这物质的触摸。
终究是在追寻着什么?要去向哪里?
“别想了,你跑不掉的……”
就是这样,人,在伟大着思考
往往这样,愚蠢着思考属于又不属于自己的事。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想必导演也是某天突然好奇为何这些女孩子要这么做,寻根问源事情本身变得像影片现在完整准确,更准确的其实是属于每个人应该有的对自己生活的敏感。 就这样,我们把金鱼放入了泳池——
故事发生在日本埼玉县一个狭小的地方……
想到《一拳超人》中的崎玉也是一个虽然自己是宇宙最强,而生活却总是躲不了的无聊,面对生活谁不一样? 更何况是作为学生,虽然每天就穿梭在学校家里,这种枯燥的生活形式下总要寻求些不同的心情,我们总明白生活不是简单的复制重复,追求意义,追求希望,追求所谓美好…… 这是她们对无聊生活的抗议,对一分一秒的前进的时间能做的抵抗。
影片运用琐碎去展现这群女孩的想法 我们和其他人有什么区别呢究竟? 没有什么大事发生让谁脱颖而出。 他们说着,活了十五年,像僵尸一样活……
我们仿佛有诸多的情感却献给了那些快速流逝的娱乐快餐,我们本身丰富细腻的情感被分割注入进了每一个打发无聊的“工具”中。
容易丧失的人情味儿,
容易迷茫的空壳信仰,
节日平淡了,言语被弱化了,
时间变得锋利,情感变得冷清木讷
过着这样的生活很可怕。 于是在夏日祭那晚,她们看着路边摊水池里的金鱼,听老板说反正都要处理掉,她们突然觉得: “它们不应该在这,它们应该在大海。” “真的是为了金鱼的美丽呢?”
为这样的生活做点什么罢了 电影从头到尾都贯穿的独白直击人心,生活的话题各种各样,家庭,朋友,学业,社会等等,充满了无奈,看不尽的长路漫漫,属于“真”与“实”的一切踪迹,身边也无处可觅。 “我很害怕失去她们,我不知道她们怎么想,我永远无法知道,但或许我们分享着同样的恐惧,这就是友情。我将跟她们和家人一起,生活在这个小镇上,直到死去。”
未来啊,又是复杂的结合体,
又是站在一个点向着无数方向发散,但是我们终究是只能迈出一步,我们寻求真实存在的同时,我们清楚了我们真的被困住了,肉体灵魂都切实体验到的敏感,脱离麻木感受到的重生般新鲜力量,谁又会说不是痛苦呢?
最美的不会是最后的结果罢,一定不会。
恰巧最近偶然想起来了一部初中那会儿看过的片子,前些天又翻出来回味,对于生活的话题,其实再加上失败的人生,存在意义就变得更重要。
《阳光小美女》
我想,对于最后的结尾这应该是最鼓舞人心的话,失败的人生,失败的生活,痛苦的煎熬和迷茫的岁月,讨厌被定义讨厌被否定,挣扎着证明着自己真实的存在……
痛苦的岁月会塑造成最好的我们么?
谁在乎呢?
反正我们总要做,去做点什么,去做下去,即使最终不属于我们,最终不见得被认可被接受,总要选择一个点,方向,去完成。我们的确被困住了,我们的确像游不进大海的鱼,可是仍然作为有着一个生活的人而存在着,时间就在身边左右,我们内心存在摸索着真实的东西,那是有意义的。
所谓的未来,尽管去他的……
因为……
“此时此刻,我活着。”
——
金鱼:少女自身的隐喻,对于青春情感的寄托。
峡山:浴缸中被束缚的金鱼,如同被困与峡山的少女,对自由的渴望,对狭窄世界的控诉。
“活在当下”:流行歌曲传递出的是一种主流的意识形态,活在当下更多是因为未来的不可期、没有奢望、梦想一样行尸走肉的活在当下生活,是一种没有未来、只能活在当下的消极、厌世、虚无情绪。
成人世界:情感的丢失、爱情的背叛,机械的生活,家庭成为一个空壳,一个典型、普通、司空见惯的家庭。
新闻事件:讲述一段真实且无聊的青春生活,用事件的真实对话现实的真实青春,以此来引发对于青春本身的思考。
独白:少女内心世界的自述,讲述生活之背后的真实思想,不是人前的客套话的对白,突出表现对于青春、当下的自身思考。(有些画面进行消声、慢镜头处理,突出无聊生活之下人物的思考。)
“打破第四堵墙”:(给电影起副标题/看见未来的自我对话)与观众/镜头的对话,如同与现实中、镜头外的生活对话,不仅仅是对于青春少年的你,还有对于固定秩序之下、机械生活之下的生活的反思,思考自身处境:你是如何活着。
章节叙述:一方面弥补电影叙事的不足,作为片段叙事的标题概括主要事件;另一方面对少女生活的分段叙述,用不同的章节刻画少女们的不同事件、不同情绪,体现这种表面多元、丰富生活背后空虚与落寞。
青春事件:群体的疯狂青春与个体的落寞空虚。恋爱(冰淇淋)、性、荷尔蒙意识,流行歌曲、演唱会,同伴的玩耍,社交的频繁与空虚。
影像风格:奇妙、丰富、新颖的视听技巧,彰显出青春活力与巧思妙想,影像风格与青春生活形成对应。物件(手机、保龄球)的主观视角,新奇的摄影角度(翻转镜头),剪辑节奏的快与慢,配乐的多样变化,手持摄影,快慢镜头的运用,大字幕,等等来衬托青春少女在当下生活的呈现、思考、态度。
就这样,我们把金鱼放入了泳池 就这样,我们的青春无聊又荒诞 2017年的片子,b站上可以搜到。 去年在写微电影剧本的时候被人推荐的,在今年写剧本的时候又把它给翻了出来。 峡山很小,影片中女孩们的生活很无聊。唱K,游泳,骑车,逛街,打保龄球,那是她们少有的娱乐。然后呢?她们胡思乱想着,讨厌着过于安逸的生活,希望着一个打破平静的石子。然后她们没有去看生在峡山的偶像海的演唱会,而是在被当地无数人期待的演唱会的时候偷了四百多条金鱼,投入了泳池。 怎么会有人去偷夏日祭的金鱼呢?当地人大概这么疑惑着,但也只是疑惑着。 怎么会有人去看那个过时偶像的演唱会呢?少女们疑惑着,吃力的拎着装满金鱼的袋子奔向泳池。 开着弹幕看的。 有人说:她们疯了。 有人说:这是困在小城市的压抑。 她们没疯。她们才是正常的,不过是在压抑过度的生活里显得癫狂。 少女们发现了自己的快乐空虚且短暂,意识到了自己行尸走肉,预见到了自己枯燥且令人麻痹的未来,她们发觉无力改变什么。只有最后把金鱼倒入泳池的时候,她们才真正快乐了一瞬,尽管什么都没看到,但是平静的水面已经被倒入的金鱼和跃进泳池的少女搅动了。 而大人们对一切漠不关心,有着低俗的乐趣和慵懒的行为。父亲歪躺在沙发上眼神迷离的感慨着偶像,母亲出轨,哥哥做着A片的推荐,老师毫不在意学生的想法。 可是世界毕竟是大人主宰的。 说说我自己。 我喜欢写写东西码码字,我喜欢在黑夜里随便溜达,我喜欢脑子一热突然去干一件事。 然后呢? 我写的东西无意中被大人们看到了,然后他们过来指手画脚,又见到人就吹嘘;在双子座流星雨降临的那个晚上,我在看到果壳推送后的一个小时就拉上一个学弟去看,我骑了五十多分钟的自行车赶到了奥森却什么也没看到,然后被突然变卦说来接我的父母狠狠地说教了一顿,指责我都要期末考试了还跑出去瞎浪。 我不知道为什么有时侯我会提笔写下点什么。可能只是为了记录一下当时的心情和电光火石般的灵感。 我不知道为什么那天甚至没多想就去看流星雨了。可能我只是觉得这辈子能看上一回流星雨就值了。 可能我就是觉得流星雨一定会很美。 影片中的少女们也一定觉得金鱼在泳池里游动时非常美。 可她们没有看到鳞片上闪着银光的鱼,我也没有看到天空中划过的流星。 但我们都可以说是心满意足。满足什么?我也不知道,但就是有一种谜之快活。即使你知道之后会被骂得多惨,你还是会忍不住勾起嘴角。 因为我们做不到的事情太多了。 结局是我还没有考到我想要的成绩。 结局是我还没有写完我的小说。 结局是我还没有看到流星。 结局是我还看不清楚我的未来。 结局是…… 因为有这么多令人遗憾的结局,所以每向前迈出一小步,每向着自己希望的方向突破一点点,都会令人感到无比雀跃吧? 我不想说弹幕里发出上述观点的几位没有经历过青春。我情愿相信他们因为生活压力所迫,忘记了自己也曾小心守护着的渴望和莫名其妙的疯狂,忘记了他们也曾是少年。 最后是个人的一段解读。 “我们本来想把金鱼放回海里,但是峡山没有海,于是就把它们放到了游泳池。但是金鱼在游泳池里会死的吧,因为里面有消毒水,转念一想在海里也会死的吧,海水那么咸。也许金鱼就该呆在小贩的水池里吧,真是没有办法。” 我们憧憬大城市的自由与热闹,可峡山只有无法通往任何地方的高速公路,于是就暂时沉浸在成人灯红酒绿的生活中吧。但是我们也会对伪装成大人感到厌倦吧,因为那些狂欢的背后是人们无所事事的空虚和低俗的快乐,转念一想如果在渴望的自由里也会感到畏惧吧,因为那是超出我们所能享受到的幸福。也许我们就该在无聊的生活中重复重复重复,真是无聊的青春啊。 她们看着小贩摊位里的金鱼,就好像看着她们自己。
小镇姑娘生活手记。K歌房摔杯子,盲目乐观粉手枪,出轨老妈宅老哥,商场遇见未来,刀劈表白男……又一个中岛哲也广告风新导演出现了
岩井俊二把少女放進魚缸,為的是寵溺她;長久允把少女放進魚缸,為的是告訴她妳只配活在消毒水的混沌不配活在大海裡。非常有大林軒彥的影子,尤以那股廣告人出身貫有的風格先於藝術的脾息,例如認為大量推軌變等同電影感;這樣一想,《小殭屍》開場就扔的那碗金魚,無疑是在宣告自己將捨棄這種不夠成熟的思維吧。
非常酷非常喜欢,中二病的虚无主义,然而也只有那个年纪可以把堆积如山的百无聊赖用这样一种毫无意义的浪漫方式爆发出来。主演们的厌世脸我给130个赞
到最後 我們也沒有看見泳池裡的金魚
两星半。导演可能以为少女+犯罪+青春就等于好片了吧,邯郸学步不知所谓,学岩井俊二只学到了皮毛,连摄影都刻意贴近岩井俊二御用筱田升。鼓励分给演员,有几段特写表现的不错。
为什么20来分钟还要矫情地分成九章,为什么拍短片的就喜欢把学到看到想到的技法全部炫技用上,这不就是明明短暂却要花一生去追怀的青春本质嘛。想要出逃没有恋爱的少女,只能把那么小的金鱼,丢到了黑暗中的泳池,青春止于黎明前的夜行。
这里有通不到任何地方的高速公路。
相比之下,更凸显了中岛哲也的厉害,这个新人导演还是值得特别关注一下,这样无聊的青春也很招人喜欢。
我能记起来的六年最美好的青春都献给了天朝的应试教育,而我最放肆最欢乐的小学青春却因太过久远而渐渐模糊。青春的本质就是无聊,其实人生的本质也是无聊,但我只能把那段最无聊的时光诉诸于文字,汹涌在脑海,而肉体,只是行尸走肉般的完成他人的期望。做很多事情并不需要意义,只想证明自己还活着。
希望立法强迫所有拍青春片骗钱的华语导演每天观摩此短片48遍…
炫技炫得我頭暈,好像生怕人不知道你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似的,多餘。山中崇長得很像青木崇高啊。
青春?不,是人生的本質就是虛無,我們不站在任何價值之上,但認清了本質又如何,活著就會變得更美好?小鎮確實困死了我們,誰叫這是悶死人的地方,大人世界更無聊。我們就像那些金魚,無名無姓,無特色,只能走向平凡。只是以無聊對抗世界又有何不可,世界一點也不好,何不來一場搗蛋?至少有趣一點點
剪的真是太好了。
十五六岁就这样的话,你们还是早点跟金鱼一起沉进游泳池吧。
手法上算是极多主义吧,很有少女感,小镇少女无聊的青春。这是每个电影节策展人都会爱不释手的那种短片啊!
青春,就是百无聊赖。丧,一成不变,并且没有什么恋爱可言。
无聊,空虚,绝望,朋克,冷漠,傲娇,白痴,悸动,嫉妒。青春就这操行。28分钟分九章怎么了,比动不动就臭裹脚布一样n长也说不清楚,好太多。
青春才敢这么肆无忌惮,这么挥霍时光,这么抱怨无聊。影像风格与状态都充满活力,拯救这通往绝望的人生。好看
看这部片子,让我想起高三那年,我和同学差点把烈士陵园的花圈点燃。青春就是这样,有人颓废有人丧,因为无聊而疯狂。
看完没啥感觉。年纪大了,已经不吃这一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