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从世界文学史中选出top 10,《战争与和平》应该总能进入榜单。它波澜壮阔,包罗万象,虚虚实实,引人入胜。更重要的,它包含了托尔斯泰对国家历史和个体生命的深刻思考,其哲学探讨和人物抉择使这部上百万字的鸿篇巨著超越了主角们的俄国贵族身份和两百年前的俄法战争,在21世纪的今天读来仍心有戚戚。大概是太过浩瀚繁杂,1956年上映的本片是这部小说首次被搬上大银幕。三个半小时的片长甚至连主要情节都无法完全涵盖,于是只能大刀阔斧去粗取精。其实我觉得改得还是不错的。在淡化配角支线和删除次要战役的同时,保留了原著的三大亮点:俄军忍辱负重法军先胜后败的大历史(拿破仑和库图佐夫也都戏份不少)、三位主角各自的三观转变、以及老少咸宜的三角恋。六百万刀的经费在当时堪称大手笔了。博罗金诺之战动用了上万群演,对得起人类战争史单日最高死亡人数的江湖名号。演员方面,当红的赫本联袂时任老公法利尔,年过半百的方达出演20岁小鲜肉,噱头值拉满。由于此前好几个美国制片人都没得到苏联方面的授权,本片是意大利王牌制片人劳伦提斯出马才搞定了电影版权。所以这部美国人出演的俄国名著改编的英语片最终被算成意大利电影,还拿下了金球奖最佳外国片(当时还不要求是外语)。
这样的美女虽然静止就够养眼了,跳起舞来也不逊色啊。
Tolstory, King Vidor, Audrey Hepburn, Henry Fonda... We have got no reason to refuse all the great names...
不完美的电影,不完美的每个人。深情的皮埃尔喜欢娜塔莎,却娶了轻浮的海伦;小鹿般的娜塔莎和安德烈相爱,却冲动地要跟浪荡子私奔;谦谦君子的安德烈,抛下了怀孕的妻子奔赴战场,却又为了所谓荣誉断送了性命。不过,仍有许多美好的爱情片段,值得回味——谁会拒绝娶那个转身时烁烁双目的少女!
无所谓对错,只有利益的分割、重组、再分配! 拿破仑被风雪驱赶,希特勒也一样。
不错的片子,赫本的名作,就是老电影节奏方面有点慢,史诗感觉稍微有点老套
库图佐夫:“像波拿巴这种人,是不会罢手的。直到他被自己的野心击溃!”……托尔斯泰,听到他的作品用改编后的马赛曲来配乐,会不会生气?呵呵。
为Audrey加一星。2011/8/3:读过原著之后再来重看这部电影,最大的感想是……皮埃尔怎么能这么帅啊!摔!他不应该是个胖子吗!还是个很胖的胖子啊!帅成这样娜塔莎还有什么可犹豫的!一开始就应该跟他在一起了好吗!= =
宏幅巨制啊。。。you suffer,and you still stand
奥黛丽赫本表演最好的一部吧。战争场面落后,表演也有时代特征,三位主演非常棒。
对不起,不能因为这是奥黛丽赫本电影,就昧着良心给它打高分,因为这毕竟是《战争与和平》啊
真是一部隐蔽的烂片啊,都劝我不要看这个版本,我还是看了,还三个小时....我一直不懂娜塔莎为什么如此轻易就背叛了他的安德烈,这对我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The most difficult thing but an essential one is to love Life,to love it even while one suffers,because Life is all,Life is God,and to love Life means to love God.-Tolstoy"WAR and PEACE"人世上最困难而又最重要的事就是热爱生命,即使在饱受生命不公的境遇下仍然爱它,因为生命是你的全部,生命是你的上帝,热爱生命就是热爱我们的主!
不管多么厚重的文学作品,一到好莱坞手里,全都变成爱情片;战争场面儿戏,人物性格扁平,布景难看,除了赫本的美,几乎没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1956版,讲了个摘其要的故事;2007版补足了很多细节,刻画更充分、更合情理,有的地方又不免啰嗦;1968版,呃,宏大记事,而忘了叙事。三部一共十五小时,看瞎..... @fribourg
除了是英语不是俄语之外,其他都很好,当然,我是存心找茬的...发现早期的赫本演的都是一类型的角色,聪明伶俐而漂亮,感情方面又带纯真气息,莫非这不就是本色演出?
完美的小说,完美的电影。说人是一种力量和软弱、光明和盲目、渺小和伟大的复合体,这并不是责难人,而是为人下定义。
7.虽说文本改编自文学,但毕竟每个电影作品也都是各自独立的存在。其作为一种视听艺术,内在的特质则是更能表现那些跻身于社会和环境中的人类为了生存而斗争的巨大而生动的意向,尤其个人之外,而无法像文学那样戏剧化的表现内心冲突,影像作品自然是永远无法让读者满意的。2q
娜塔莎,皮埃尔,安德烈.尼古拉斯,宋雅,皮塔,多勒夫,安多乐,波朱可夫,海伦,瓦利,里舍,玛丽,波肯斯基,库图扎夫,得尼卡,维斯科,普洛科夫,桂丝卡,若斯多,德尼弗,马律尔,塞芮尔,米卡,可佳.
确实波澜壮阔,确实气势恢宏。这是我头一次接触举世闻名的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利用几个家族之间的故事,表现十九世纪初俄罗斯的社会风情,也表现了俄法战争这段历史,高屋建瓴,水平一流。关于娜塔莎违背婚约背叛安德烈和花花公子私奔一节,我印象最深。女人之所以很容易变得放荡,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她们太依赖感觉,依赖别人的看法,而忽视道德和理性。两句甜言蜜语就找不着北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我曾说过“女人一旦拥有了美貌就丧失了美德”。所以说某些女的常常抱怨遇到了渣男,总被渣男欺骗,呵呵,真是活该呀!——所以说道德观念强的女人素质高,能克制人性中的私欲和丑恶,因而最令我钦佩。须知所有美德都是克制人性的结果。7分。
俄国人的故事真心不能让美国人来拍...原著中的恢弘大气没了,完全变成爱情片,人物那叫一个平面。原著中的安德烈公爵是30出头,亨利方达拍这部戏时都50了吧,太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