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95年爱迪生实验电影短片中两个男人共舞,到1995年该记录片的诞生,期间是跨越百年的好莱坞同志电影发展史。
0.在电影出现以来的100年间,同性恋们几乎不会在荧幕中出现,而一旦他们出现了,他们的形象是供人嘲笑的,让人怜悯的,甚至是令人恐惧的
1.电影刚诞生时,常常将同性恋当为一种理所当然的幽默来源 They were sissies, they were never addressed as homosexual, it was a convention that totally accepted. They were perceived as homosexuals just subliminally... It wasn't discussed, but you knew. They were all very prissy, you know, these little skinny white man with little mustaches who would go like this(摆手)
2.,30年代~50年代,天主教教会和原教旨主义者主张限制电影创作,对同性或性相关场景修改,还有剪裁。导演、编剧与《海斯法典》、审查制度斗志斗勇 Most expressions of homosexuality in most of movies are indirect. What's interesting is that that, of course, is what was like to express homosexuality in life, that we could only express ourselves indirectly, just as people on the screen could only express themselves indirectly. And there's a sense in which the characters are in the closet, the movie is in the closet, and we are in the closet.
3.60年代,当好莱坞还在对同性恋遮遮掩掩时,英国电影抢先迈出了这一步(《受害者》)。回到好莱坞,审查制度逐渐开始松动,同性恋终于可以在电影中被讨论,但是依然不在正派人口中讨论 Growing up in that period in the 60's, all we had were images of unhappy, suicidal, desperate gay people. The thought of turning, of turning involuntary into one of them frightened me and made me sick with anger. I went down there, I had heard about thr front door, people giggled and made jokes of it.
♢♧♡♤未完待续
(太多老影片没看不好作出评价,可能很久之后才会补充完整影评😣)
这片后半部分也重新引起我的思考:恐同人士对于男同和女同的反感是由深浅不一的。因为世俗观念给男女贴的标签不一样,在情感关系上的宽容程度也不一样。
以前的男性之间表达情感虽然腻歪但不会被怀疑性取向(参见腻腻歪歪的唐宋男性文人之间相赠的诗词,参见第一部奥斯卡最佳影视《翼》的亲吻),近现代反而因为“同性恋”观念的提出,搞得男性之间不能牵手搭肩的(唐诗多次出现“携手”)。男性越发沉默寡言,不善于表达和倾诉。(肯定会有人怼:才没有,有些男人特叽叽喳喳。不要把个体表现当做群体文化。)
而女性之间虽然可以肆无忌惮地亲密无间,但这也导致了人们对女同的偏见:她们只是没接触过男人或者她们只是被男人伤害过,她们的感情是脆弱,不牢固的。
早期电影里同性恋虽然是禁忌题材,但同性恋角色很好辨认:女性化的男性,男性化的女性。不同的是男性化的女性能得到男女的狂热欢呼。人类社会文明中,不只是女人,其他性别性少数群体也是如此,谁都不是天生的,谁都是被造就的。什么男人就该有男人样,女人就该有女人样,同性恋就应该有同性恋样,学生就该有学生样,老人就该有老人样,标签越多,束缚也越多。最初的人类,该是什么样?没有私有制,没有忠贞观念,群婚制下,说不定混交……压根不在乎性别。
该纪录片里提到,早期影视里同性恋有一百种死法,到后来同性恋逐渐能发出自己的声音,但很多是在描述他们的压抑和落寞。不过纪录片还是90s的,近年来的同性影片也不乏一些清新的日常的或者只是借同性话题探讨其他东西,是同性影片的进步。
不过同性影视受欢迎的点,大概在于它的“禁忌感”(该片里,曾有评论家评论某部电影伤风败俗,于是很多观中都跑去影院观看。人类骨子里或许就是那么不安分)。可能等世界上的人们完全不care性取向,同性恋和异性恋平起平坐时,同性影片会发展成寻常的爱情片。那到时拍同性题材再也不能引起特殊关注了。
无论同性恋还是异性恋还是纸性恋(本纸性恋坚定跟oc过一辈子)还是什么恋,不违反道德(这又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且更难说清的话题了,道德要求是不断变化的…)还是换个说法——不危害旁人生活,那就无所谓。
无论什么性取向,就说是爱吧。我们都是人类,我们的爱,都是人类之爱。
how could I be this way? 不管你是个怎样开放的人,不管这是个怎样开放的世界,在主流文化中熏陶长大,一旦发现自己一丝丝与他人不同的地方就会感到恐慌。 我也许会慢慢接受自己可是我还是会问 为什么会这样,我怎么是这样的人,这种事为什么会发生在我身上…… 同性恋者并非是罪人,也许他们永远都会被另眼看待,这不是任何人的错,这个世界也永远不会公平,就像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前的电影中只要是有涉及到同性恋者,他们的结局总会只有死路一条。就像阳光总有照不到的地方,不管社会再怎样进步总有一些人还是会对他们有偏见。
按照片中所提及的顺序排列:
《迪克森的实验性有声电影》(1894)
《弗州迷魅》(1914)
《矿工阿尔吉》(1912)
《采矿人》(1923)
《西部流浪者》(1927)
《银幕背后》(1916)
《上流人士》(1933)
《柳暗花明》(1934)
《百老汇旋律》(1929)
《莫特与玛吉》(1933)
《她是野蛮人》(1932)
《摩洛哥》(1930)
《瑞典女王》(1933)
《泰山得美》(1934)
《误杀》(1922)
《失去的周末》(1945)
《双雄斗智》(1947)
《德古拉的女儿》(1936)
《蝴蝶梦》(1940)
《马耳他之鹰》(1941)
《夺魂索》(1948)
《铁窗红泪》(1950)
《双凰夺鸾》(1950)
《茶与同情》(1956)
《无因的反叛》(1955)
《宾虚》(1959)
《野姑娘杰恩》(1953)
《荒漠怪客》(1954)
《红河》(1948)
《兰闺艳血》(1950)
《吉尔达》(1946)
《绅士爱美人》(1953)
《娇凤痴鸾》(1961)
《枕边细语》(1959)
《热情如火》(1959)
《斯巴达克斯》(1960)
《朱门巧妇》(1958)
《夏日痴魂》(1959)
《科学怪人的新娘》(1935)
《受害者》(1961)
《双姝怨》(1961)
《华府千秋》(1962)
《神女生涯原是梦》(1962)
《大侦探》(1968)
《男狐》(1967)
《乐队男孩》(1970)
《歌厅》(1972)
《下一站格林威治村》(1976)
《洗车场》(1976)
《粉身碎骨》(1971)
《鬼马双警》(1974)
《夜迷情》(1982)
《十八岁之狼》(1985)
《虎口巡航》(1980)
《窗》(1980)
《夺命影迷》(1981)
《示爱》(1982)
《翼》(1927)
《中士》(1968)
《桥下情仇》(1962)
《霹雳炮与飞毛腿》(1974)
《血腥星期天》(1971)
《个人最佳》(1982)
《紫色》(1985)
《末路狂花》(1991)
《虎豹小霸王》(1969)
《千年血后》(1983)
《午夜快车》(1978)
《油炸绿番茄》(1991)
《费城故事》(1993)
《同性三分亲》(1988)
《喜宴》(1993)
《夺魄》(1992)
《毒药》(1991)
《钓鱼去》(1994)
《小时与时间》(1991)
《爱德华二世》(1991)
《末路记事》(1992)
五星献给Vito Russo (1946-1990)的开创性研究以及电影所描绘的百年社会历史变迁。
The Celluloid Closet reveals how queers are represented in Hollywood films. They lived in shadows, stood for being bullied, and most often ended up dying as punishment for their transgressive sexuality in homophobic patriarchy. They were once sheer source of humour, blooded villains, victims, and victimizers. Another stereotype is they are unhappy, sad, pathetic, suicidal people with either mental illness, low self-esteem, or self-hatred.
Interesting lines from the film:
“She says that I think more of you than I do of her”
“love is spelled with four same letters”--Tom Hanks
-“you cannot die an old maid”
-“I have no intention to, Chancellor, I shall die a bachelor”
更喜欢另外一个译名:胶片出柜记
故事性和启发性兼具,一部1995年好莱坞回首对过去百年的自我审视,好莱坞作为文化核心和包罗万象的文明之镜,在这部片子里体现出了自己的的担当;对发展的历程总结到位,对陈腐的错误毫不避讳,对群体的致敬令人印象深刻;
纪录片道出了海斯法案下影片不为人知的心思,创作者为了群体自我认同、满足他们对艺术的渴望而暗渡陈仓、藏掖躲闪的片段很有意思,好莱坞在百年漫长发展中不断自愈,旁敲侧击地肯定人权、人欲多样性的同时又有所保留;在最终摆脱了对性少数群体要么闭口不谈要么有所冒犯的二选一之后,在好莱坞彻底解放之后,艺术之火才真正地迸发了,银幕盛世也随之而来,令人感慨。
我自然不指望同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国内也可以做到相同的觉醒,但是即便是百年后的今天难有相同的成就,我国一直关注强调主流文化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的主动权,但是没有意识到亚文化的倒灌;少数群体一边沉浸在彼岸激烈的人权斗争和演进故事中,一边在闭塞而“反冒险精神”的成长环境中长大,在纪律严明和核心价值观统一的环境中生活,早就温水煮青蛙失去了自己的抗争欲望;
“被否定存在” 和唾弃没有办法演变为抗争力量,而是消解在对对未来的期望和 “活在当下” 的观念中;
这也就注定了国内群体更具有排外性,自我认同感极差,因为群体外的因素而 “被认知”,文化凝聚度极低,以至于不愿为群体发声;更重要地,社交方式和个体认知的畸形,如将自己带入异性恋夫妻架构中,非但是对异性恋霸权的妥协,而且加固了刻板印象,放弃了主动权。
以上所有的情况导致国内不会出现纪录片中的觉醒以及拨乱反正,纪录片是好莱坞的血泪史,推及国内的局面又是一个尚未开始的斗争;但总有一些事情不会因为否认、诋毁、污名化而改变、消失,总有一天你我必须面对、承认、解决。
Things do get better... I personally ♥ sissies/cross-dressers/MtFs, no matter what these characters meant in the media & what other ppl think of them
感谢同志电影,让每一个“我”,成为“我们”。
非常有趣的纪录片,酷儿理论的影像教材,很多之前看片没有注意到的细节都在里面有详细的分析,对于马耳他之鹰、无因的反叛、荒漠怪客等经典电影又有了全新的认识。
非常有趣的纪录片,在美国电影史中寻找同性恋形象极其反映的社会问题。从《宾虚》《无因的反叛》到《末路狂花》《费城故事》,编剧演员制片人现身说法解读百年美国电影史中那些被隐藏的被删减的被误读的被丑化的同性恋角色。
重温《费城故事》后,在时光网幕后制作介绍里有提到这部《电影中的同志》纪录片,于是就找来观影了: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9203121 —— 1.能把那么多涉及同性的电影片段剪辑到一起,真是厉害;2.那个两男子跳舞的黑白短片《Edison Experimental Film (1895)》我看过,不过IMDb和豆瓣的条目信息都是《Dickson Experimental Sound Film (1894)》;3.当初在中国电影资料馆看1959年的《宾虚》时还以为是我“腐眼看人基”,结果,还真是主创人员的心思;4.“你用的这把枪可真是帅气啊!我能看看吗?……也许你也想看看我的。……棒极了,真是棒极了。”《红河》这段真是笑死我了;5.纪录片里出现的电影,有的让我感兴趣想一探究竟,有的则是看过想找来重温,……,可哪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呀?……
一部记录电影中的同性恋的记录片,从消极面到积极面——两个方面谈同性恋角色以及男女演员遇到的困境。1996年柏林国际电影节泰迪奖最佳纪录片。
导演才是真正的阅片无数,才能整理出如此行云流水般的gay片发展史。世间真实存在的东西,你可以诋毁它,无视它,污名化它,审查它,封杀它,但它最终还是会冲破一切阻碍,因为它没有办法不存在。
辛酸史,至今仍心酸,不过已好太多。“不管在谁那里,‘爱’字都是一样写的。”——Tom Hanks
世界不存在腐,世界就是弯的~
柜中人跨越一个世纪的拥抱。编剧、演员、制片人一起为你细数好莱坞电影中隐藏的同志历史,还有随着时代风向变迁而不断变更的描写。如今看来大胆和直接的场面,“他们”则要经历更多的挣扎和认知才能达到,献上敬意。
感觉对酷儿文化又更了解了点。中间那段“所有性向可疑者最后都要死”做得好dramatic但有点中二【。】,结尾还挺光明的!原先觉得cabaret先锋但没想到这么先锋!Shirley MacLaine原来年轻时演过拉拉!Blaine妈演员也演过拉拉,Harry Hamlin年轻时演过gay,Glee不选真基选的也都是酷儿文化浸淫过的啊!
太棒了太棒了太棒了,一篇满分影像论文 (片里提及电影完整片单: https://letterboxd.com/lagerlout/list/all-films-mentioned-in-the-celluloid-closet/
电影里的同性之爱:从电影发明初期的夸张明示,到好莱坞黄金时期严苛审查的三十年里的隐晦镜头,再到六十年代后宽松写实的表现手法。末路狂花里两女主携手共赴黄泉,可见这种爱也是那个熟悉four letter word,与异性之恋比毫不卑微。oyster or snail?60年的斯巴达克斯里Crassus对男仆说,我两者都爱。
好莱坞同性电影简史。三十到五十年代躲审查,隐晦台词只有同性群体才能了解深意,六十年代走出牢笼,但同性角色基本最后下场是不得好死,七十年代反思,逐渐有正面积极形象,八九十年代遍地开花。但是相较于欧洲,好莱坞总体还是保守得多
100分钟的同性电影史,爽死我了。由于同性恋长期的边缘性和禁忌感,它在电影中的表达也更含蓄、暧昧,且往往与犯罪死亡堕落等阴暗元素相结合,反而极大提升了电影的可看性。回想起来我对电影的爱几乎是从看同影开始的,《歌厅》、《哭泣的游戏》······别的好电影也就是看完觉得好,好的同影是可以一遍遍看,每一遍都像第一次看一样动情。(可惜只讲了好莱坞同影,横向比较起来欧洲可比美国生猛多了,以及既然都提了《受害者》竟然不提《仆人》,60年代好莱坞还在和海斯法典较劲的时候看看英国人都拍出了什么)
“好莱坞是最大的迷思制造者,为异性恋创造了一整套关于同性恋的公众表达,同时同性恋也创造了一整套观念,关于如何看待自身。”当《费城故事》等经典的同性恋电影后面接上1895年爱迪生试验电影里两个跳舞的男子,长达一百年的同性电影形象变迁史背后其实是现实中真实真挚的同性之爱。
其实海斯法典在给电影套上紧箍咒的同时也让那个时期的电影具有了另一番风情,充满暗喻的台词和欲语还休的画面更增加了影片的魅力。。。PS关于老电影中的同志情节其实远比纪录片中说的要多的多这部纪录片只能算是点到为止。
伟大的电影,伟大的关于电影的电影!将大银幕的酷儿百年一网打尽,对同志的丑化、戏谑、暗喻、破禁、怜悯、爱慕和赞叹,各种趣味解读,五光十色的胶片如万花筒般旋转。电影锲而不舍的告诉了世人:为什么同志电影会成为一种电影类型?因为——它让我们不再感到隔绝和孤单。
阅片无数,却被此纪录片打败,里面很多老电影都想看啊~ 1895年那部爱迪生的实验电影好美,电影艺术审美从来就不受时间的限制。
LGBT?银幕史。原来59版《宾虚》里米撒拉对宾虚有多一层的感情,当时编剧只告诉了演米撒拉的Stephen Boyd,而Charlton Heston并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