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史上,有的导演虽然早已是公认的大师,但你仍然觉得他的伟大被低估了,例如黑泽明。在他三十多部电影中,假设只留下其中的六七部,我想这寥寥几部作品仍足以让他在电影史中占有一席之地。今天我就推荐一部他最默默无闻的电影——《踏虎尾》。
《踏虎尾》(又名《踩虎尾的男人》)是黑泽明早期的一部59分钟短片,豆瓣显示此片年份是1952,不过我更愿意将它视作四十年代的电影,因为《踏虎尾》早在1945年便制作完成,因为种种原因直到1952年才上映(关于其中的原委在黑泽明的自传《蛤蟆的油》里有详细说明,这里不赘述),此片是黑泽明拍摄的第一部古装片,我们可以沿着它一窥黑泽明四十年代的创作轨迹。
《踏虎尾》的故事改编自歌舞伎《劝进账》,《劝进账》又是根据日本古典能乐《安宅》改编,这些作品都是来源于日本平安时代的军事家源义经逃出安宅关的故事:源义经功高盖主,受到兄长源赖朝的猜忌,于是携手下随从弁庆等六人假扮苦行僧逃避兄长的追捕,到达加贺的安宅关时被守将怀疑,在弁庆的机智应对下,源义经一行人顺利骗过守将逃出安宅关。《踏虎尾》的故事正是表现源义经一行人在安宅关的经历。
《踏虎尾》的调度有着较强的舞台剧风格,全片只有三个场景:林中小路、安宅关、山坡,分别位于影片的第一、二、三幕,其中主角团一行八人来到安宅关并想办法过关是影片核心情节,在一个简单的场景里黑泽明做到了剑拔弩张的氛围营造,通过危机到来、化解以及新危机的产生,使得节奏有张有弛,一个看似平淡的故事变得惊心动魄。
扮演片中主角弁庆的是日本著名演员大河内传次郎,他参与过多部黑泽明早期的电影,例如在黑泽明处女作《姿三四郎》中扮演姿三四郎的师父。在《踏虎尾》里,弁庆临危不惧,成功护送主公安全,这个角色能够深入人心很大程度是依靠大河内传次郎的表演。
但在片中最出彩的却是榎(读jiǎ)本健一扮演的脚夫,原本的故事里只有源义经一行七人,脚夫是黑泽明增加的虚构人物,其机灵、胆小的特点与弁庆的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形成鲜明的对比,加上榎本健一活灵活现的表演,使这出正剧多了几分喜剧色彩。
我看第一遍时只觉得榎本健一这个演员让人十分出戏,因为他外形酷似六小龄童,脚夫这个角色的神态举止也与孙悟空一般无二,让我一度怀疑是六小龄童老师穿越了,后来才知道榎本健一也扮演过孙悟空(1940年日版《孙悟空》,山本嘉次郎导演),并有“日本喜剧之王”之称。
《踏虎尾》的故事和表现手法相对简单,但已经初具风格,为后来那些令世界瞩目的古装片奠定了基础,虽然黑泽明说这是自己的草成急就之作,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发现许多天才般的闪光之处。
本片的主要故事情节无非是两点:林中相遇与官方审问,而这两点在黑泽明几年后的另一部电影《罗生门》里也是故事的核心框架,忠臣护主的模式则成为《战国英豪》的先驱,主仆七人的安排又会让人联想到《七武士》,我们可以把《踏虎尾》视作这一系列伟大电影的源头,正是《踏虎尾》之后的这些伟大古装片使当时的西方人眼前一亮,造就了蜚声国际的黑泽明。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21世纪赛车手
45年的片子, 片名应该叫惊弓之鸟,这样翻译信雅达 周易云,履虎尾,不吱人,片名应该来源于周易 有日本能剧的意味,脚夫是丑角,负责搞笑的,跟战国英豪里俩农民一样,负责搞笑的 这脚夫也太可怜了,吓得腿只哆嗦 剧情跟战国英豪差不多,一小时的短片 黑泽明早期电影,东宝株式会社的吧 志村乔的片子,这时候应该还没跟三船合作 黑泽明的电影爱用歌曲,蜘蛛巢城是歌曲,这个也是歌曲 这是能剧歌曲吗 喜欢日本战国的我推荐几个游戏, 战国无双z,无双大蛇,信长之野望,还有太阁立志传,全面战争,幕府将军 日本大河剧,真田丸,女城主直虎,天地人 关原之战 黑泽明的电影爱用七个人,这片子是七个人,七武士也是七个人,我记得哪里还有个七武海,七这个数字在日本代表什么寓意? 4,13在中西文化里都有寓意 武运长久 赖源朝的事?源氏物语?
日本小说,司马辽太郎
志村乔,中村忍
看黑泽明的电影你不会感觉是在看电影,而是在看戏剧,毕竟早期电影是由戏剧发展而来的,服化道,唐风
月代头,挂眉毛
七武士和战国英豪的大杂烩
他们说这个人是演孙悟空的,我看还挺像
镰仓幕府,日本战国之前,德川幕府之前
马戏团里有小矮子丑角,这里明显也是受影响
小矮子是演孙悟空的?像猴子
你看那个人化妆就像白脸曹操
现在主要是四个佛教,藏,净土禅宗,日本,泰国
如题。《南史·列传第十三·王华传》:“(王)恭遣刘牢之击(王)廞,廞败走,不知所在。长子泰为恭所杀。(王)华时年十三,在军中,与廞相失,随沙门释昙冰逃,使提衣襆从后,津逻咸疑焉。华行迟,昙冰骂曰:‘奴子怠懈,行不及我。’以杖捶华数十,众乃不疑,由此得免。”(更原始的记载应该在《宋书》上,没去查。)网上只看到说来源于能乐《安宅》,没想到在中国史籍上看到故事更早的原型。不知道是否有更早的原型?或者查到日本相关能乐跟中国相关记载发生联系的线索?只能“以俟博雅君子”了。
气氛营造的很好,表演都很棒,脚夫很有意思
http://baike.baidu.com/view/91437.htm?fromId=117837&redirected=seachword
九郎真是相貌俊美如女子...配乐不错,射手的字幕大赞
[2019年11月黑泽明√] 片名把“们”翻丢了……相当之出色的“民族作风民族气派”的历史题材作品,从日本歌舞伎和能乐中借鉴了很多手法(日本电影有没有“影戏”传统哇?),不过西洋歌队(伴唱)加得也是蛮有趣的。[罗生门]的基本调度,比如环移、轨道等等,以及树林里的调度(这部结合了很多景片但是完成得很不错)在这一部都已经出现了,以及人数其实正好是“七武士”。安宅关一场戏对极端戏剧张力的处理相当娴熟。这部片长虽然只有59分钟但是已经是一部相当完整的作品了,比前作[姿三四郎]和[最美]都要好不少。片尾大全景,实在是不能不想起“等云到”三个字……
短小精彩的歌舞伎电影,剪辑非常神,想不到是1945年的电影啊
一开始你以为是个武士片,后来发现是个喜剧片,再然后觉得是个悬疑片,最后发现居然是特么的歌舞片啊。
战后百废待兴依然还要拍片,特殊时期有特殊的办法,摄影棚搭景也不在乎真实度,偏戏剧化的呈现中依旧在调度环节展示了强悍,另外角色一庄一谐的设定沿袭到后来大部分的黑泽时代剧。
黑澤明以踩虎尾喻義經被兄長追殺,戰戰兢兢逃亡忐忑。環境暗沉蕭瑟,和歌悲壯悠長,更增古史的傳奇感。義經一行人的凝重,腳夫的戲謔,都是類型內誇張的表演,腳夫這一丑角設置突兀,不合整劇氛圍,卻實在讓電影靈動不少。雖短亦精,弁慶忠勇,腳夫熱心,守關者如何釋疑,皆張弛有度。
59分钟的电影可以翻译为杂役的胜利の武士们都倒下去吧!
2008-9-30 14:43:24 6/7.0(617) 坚持,开头难免如此,凭空蹦出来的妖怪来得快去得也快
激流涛声鸣,日光照万丈,前行不停息。1945年制作的,天皇古装武士片的初尝试,简单的两个场景(树林和关卡),而且一行人也恰好是七个。片长有限,没有重在塑造人物,而是展示事件与调度的练手以及日本传统文化,还是很好看的,大河内传次郎的表演令人惊叹,武藏坊高贵忠义的精神被他韵味十足的念白演绎得厚重而动人。志村乔和森雅之纯粹打酱油,不过看着年轻的他们当背景布也是一件美事~苦力的戏份都很有趣,喜欢余韵悠长的结尾,踏着虎尾、逃出蛇口的男人们继续前行,对如苦力这般的局外人来说,方才的虎口脱险和酒宴贪欢不过是黄粱一梦罢了。【藤田进真是...😐😀多一个表情算他输lmao
请恕我愚昧,这是黑泽明电影中我最不懂的一部,可能是由于时代过于久远,一些意境上的东西难以找到感觉了。但短短一个小时,大师还是用镜头给人们讲述了一个紧张的故事,对于人物性格和心情的描写十分深入,制造气氛的能力毋庸置疑,而且里面的佛理配合能剧元素的表演,也很纯正。
以为是早期练手小片,没成想剧力惊人,弁庆一招菩萨低眉,紧迫感陡然提高八度。喜剧俳优榎本健一插科打诨抢戏,歌舞伎影像化后放大的面部细节,有点好莱坞默片大佬劳埃德的意思。更具意义的是,七人行雏型就此建立。
黑导1945年的早期作品,片长仅1小时的小故事,几乎不称作电影,用现代流行的称呼,只能算是短视频作品。故事情节,类似于伍子胥过昭关的故事。春秋时期,楚平王下令画影图形捉拿子胥。子胥先奔宋国,未遂,再投吴国,路过陈国,东行数日,便到昭关(今安徽省含山县北),此处两山对峙,前有大江,形势险要,并有重兵把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过关难于上青天。正值青壮年的伍子胥,一夜间急白了头,于是更衣换装,顺利过关。这个故事说明,当人类还没有掌握染发技术时,一夜白发已成为一种高技术乔装术,足以蒙混过关。
整部都很凝炼,连脚夫这种善良聪颖小丑式配角也没一句废话。舞台剧/歌舞伎的味道很重。主仆关系是隐藏的主线也是悬疑的线索,弁庆的忠心耿耿+强大意志力让我折服。七人众结构深入人心的开始?黑泽明这部小品式电影依旧功力极深,短短59分钟跌宕起伏,把搞笑、紧张、压迫、悬疑都做到位了。
源义经被哥哥源赖朝追杀,途径安宅关时的一个惊险小故事。第一次看到黑泽天皇这么稚气满满的作品居然别有一番风味,黑泽明此后的很多风格在这里已经有了些雏形了
虽然时长只有一个钟头,却小而精悍,引人入胜。本片虽说是电影,却具有浓厚的舞台韵味。服化道及摄影等元素都极为考究。故事方面亦如舞台剧一般,集中在一个主要场景和若干次要场景。通过一场重点的安检戏份表现出各个人物的忠勇、睿智、奸诈、无奈、恐惧。无论在情节上还是情绪上都能带给观众过山车一般的跌宕之感。影片虽从开头便营造出兄弟相残的悲哀氛围,却又点到为止,不多说黑暗,而是将重心集中在弁庆忠心护主,以及其他小人物在是非善恶之间的彷徨。将人性中的善良,以及萍水相逢之人雪中送炭的好意刻画得入木三分。
7.3;榎本健一不愧为日本的喜剧王。配乐还是不成熟
如果让我用两个词形容黑泽明的电影,我会用“正直”和“仪式感”,这两个词在黑泽明的这部早期作品已有体现。我可以欣赏黑泽天皇的作品,却说不上喜欢,也是因为这两个词。
9.5/10演员的表演太精彩了,情节设计和节奏把握非常好,甚至好于这之后的《美好的星期天》。多种艺术形式的结合,真正的第七艺术。大河内传次郎的表演脱胎换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