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第25届法罗岛电影节第5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主竞赛单元的《伦尼的故事》,下面请看场刊影评人们的评价了!
果樹
感觉公民凯恩若拍在新好莱坞时代,也就应当是这个样子。
欧.尹
鲍勃•福斯第一部。这部电影最有价值的点并非霍夫曼那行云流水又充满力量的表演,也不是高超的打光、剪辑技巧,更不是那效仿公民凯恩却似乎并未完全奏效的叙事结构,而是伦尼这个人物本身所牵带出的一切、他的每一句输出、这背后时至如今仍有现实意义的社会表达。
Pincent
一部带有早期卡萨维蒂气质的鲍勃福斯电影,相比于剪辑更印象深刻的是光影舞台化的黑白摄影。只能说如果联想到当下对冒犯性单口喜剧的舆论容忍度...一些公众态度并没有进步多少,仅仅不太会因笑话入狱而已。
松野空松
非歌舞片,但是节奏又很歌舞片,show在这里充当歌舞作用,在前半段和生活叙事部分是分开并行的,随着节奏推进,逐渐融为一体,生活就是一场演出
伊菲吉妮娅
霍夫曼神演技,对制度的莫大讽刺
Run Erika Run
作为一部传记片,对Lenny的个人生活和事业方面的描述并不完整,但是对三个人当下的采访和Lenny人生片段的交替剪辑使剧情充满节奏感,从中也能体会到Lenny本人性格里的尖锐和狂放不羁。
天堂来的夏洛克
鲍勃福斯将自己拍摄歌舞片实际经验融入到了这部非歌舞片中,几乎又是一次对电影语言与结构的再创造。导演没有兴趣如实地将故事从头讲到尾,而是选择性截取一些瞬间,关键且无比重要的片段,情绪的爆发与长久的遗忘。霍夫曼的表演一定程度上拯救了这部电影,支撑起了如此先锋的结构,与七十年代影史上不可或缺的银幕形象。
#FIFF25#第5日的场刊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先说结论:如果说《爵士春秋》是鲍勃·福斯的《八部半》,那《伦尼的故事》就是鲍勃·福斯的《公民凯恩》。
《伦尼的故事》虽然不是歌舞片,但影片的架构方式其实和歌舞片是一脉相承的,其中的脱口秀段落实际就可以看作是歌舞唱段的一种变奏。留意演出段落的打光、剪辑、调度、表演,通通锐不可当,这一方面让舞台段落的华彩不输任何精心设计的歌舞场面,另一方面也让舞台戏完美地融合进整体叙事——而这又恰恰是鲍勃·福斯一贯秉承的风格。虽然鲍勃·福斯一生大部分创作精力都投注在舞台上,但每当他涉足电影,他对电影语言的运用又只能用炫丽形容,鲍勃·福斯既是属于舞台的大师,又是属于银幕的天才。
鲍勃·福斯为数不多的几部电影几乎都是关于show business本身,他本人一生浸淫于这个行当,他的目光也投射向那些舞台上的艺人。无论《歌厅》中的Sally、《爵士春秋》中的Joe还是本片中的Lenny,都烙印着鲍勃·福斯鲜明的自我投射:爱恨、才华、欲望、焦虑、堕落乃至毁灭,都在里边了,华彩也好落寂也罢,这就是一个entertainer、一个performer鲜活的一生。而无论丽莎·明奈利、罗伊·施奈德还是达斯汀·霍夫曼,也都藉由这些角色达到了演艺生涯的高光时刻——尤其达斯汀·霍夫曼,虽然没有凭借《伦尼的故事》获得太多奖项上的肯定,但以本片作为其生涯巅峰表演,并不过分。
PS:《爵士春秋》里男主角一直在剪的那部脱口秀电影,就是指代这部《Lenny》的吧?
PSS:如果要给这篇短评加个配乐,我最先想到的只能是Soctt Joplin的那首《The Entertainer》。
PSSS:本来是想写几句短评的,但写着写着发现字数不够了,只好发在长评了,所以语言组织得很碎,不过也无所谓了,瞎扯着几句也没啥人看。
史提格:你看过兰尼·布鲁斯的表演吗?你觉得他怎么样,有没有受过他的影响?
伍迪:称不上他的影迷吧,虽然现在我觉得他很棒,但那时他对我还谈不上有什么影响。我钦佩毛特·斯尔、迈克·尼科尔斯和伊莲·梅,还有乔纳森·温特斯,我认为他们三个——其实是四个——是天才。兰尼·布鲁斯也很好,但称不上最好。我想中产阶级之所以狂热地追捧他,是因为他说脏话、吸毒,而这在当时是被禁止的。他的观众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自以为不走寻常路的中产异性恋者,他们自认为无所不知、时髦反叛,听到与大麻有关的段子就私下窃笑,好像他们们真的知道那是怎么一回事一样,标榜着自己是他的同路人。我认为他很有才华,但狂妄自大,当然有时的确幽默。我并不想把他说得一文不值。我认为他是有才华的喜剧演员,但不能与我提到的那几位相提并论。
只需要摆出解放语境的态度,百老汇之王的风格就有不同于任何浪潮所谓的狂放不羁,独属于鲍勃福斯的《公民凯恩》.
在这个伪善的世界,言论自由永远是奢求。影片用黑白记录式影像的方式为我们呈现Lenny Bruce那不平凡的癫狂人生,从舞台上不断嘲讽的语言,到生活中不屈奋斗的作风,他的存在如同一种社会使命,点醒了观众却也让人恐惧。达斯汀霍夫曼的表演只能用完美来形容,纪实风格令人着迷~
霍夫曼神演技,对制度的莫大讽刺
16.10.31 第二遍 我爱鲍勃福斯 简直是公民凯恩的重制 也再次强调了贯穿近百年影史的箴言 There's no biz like show biz。每个时代都需要一个讲疯话的疯子
君可见漫天落霞,名利息间似雾化。
无比惆怅。故事架构、摄影剪辑和表演都堪称完美。感觉伍迪·艾伦受鲍勃·福斯的影响应该很深,在《安妮·霍尔》和《西力传》中都能看出不少后者的影子。
颇具创新性,舞台表演+采访+闪回最后三条线汇聚到一起;霍夫曼去找女主的那场走廊跳舞的戏真是扭曲+动感,赞赞
爭議喜劇演員Lenny Bruce傳記,十分先鋒了。關於"語言"的討論,放在今日也不過時。Bob Fosse這部沒有歌舞,以單口相聲表演取代,台上的演出與傳主人生軌跡變化緊密呼應。Dustin Hoffman演出超精彩,應算他七零年代巔峰作了。演妻子的Valerie Perrine也不錯,只是看資料還拿坎城影后有點問號...?
#FIFF25# 一部带有早期卡萨维蒂气质的鲍勃福斯电影,相比于剪辑更印象深刻的是光影舞台化的黑白摄影。只能说如果联想到当下对冒犯性单口喜剧的舆论容忍度...一些公众态度并没有进步多少,仅仅不太会因笑话入狱而已。
鲍勃福斯*霍夫曼 王者风范 自信满满 癫狂而不外露
A/ “任何语词的禁锢都将动摇民主的根基。”民间社会之“低俗”的意义绝不仅是低俗本身,而在于其内在的反叛性。如齐泽克前日关于metoo的探讨,如果政治正确只是伪善的空壳,那便用下流与肮脏净化之。多声部切换自如,政治诉求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最终又回归完整个体形象的史诗。霍夫曼神演技!
拍摄大胆前卫,在倒叙、插叙中看Lenny Bruce的癫狂和痛苦。当一个喜剧演员被剥夺了说话的权利,不啻夺走他的生命。这个Dustin Hoffman非常完美非常帅气。
虚假的内心害怕得知世界的真相。于是乎,自有语言开始,众多词语便顺应背负起其禁忌的宿命。而多少年过去了,我们仍然生存在如此伪善的世界,真糟糕。
原来是歌厅的导演。果然牛逼啊,本来这种形式就够新颖;记录一个人从平凡到癫狂,到分不清舞台和生活,到毁灭⋯⋯达斯汀霍夫曼的独角戏,再一次令人瞠目结舌的表演,全是锋芒【2018.08.08重看】
表演渗入生活,正如伪纪录片式的虚实难分,艺术上的天分是双刃剑,既成就了他在舞台上的光芒,同样也激起性格中的偏执、好胜、神经质,如烈焰般燃烧殆尽,流星的光彩,悲剧的人生,在与公众视野/司法机制的抗争中被推入被遗忘的洪流;剪辑甚是精彩,甚至成为某种调度,独特的叙事形式,对“自由”使用词语的探讨显现时代特色。
缔造过最伟大歌舞片的鲍勃·福斯,用脱口秀演员Lenny Bruce的传奇而短暂的一生,以及他充满了激情和争议的表演,折射了美国混乱而癫狂的七十年代。黑白映画和先锋蒙太奇,应和了他愤懑的状态和悲剧的结局。冒犯是艺术,言语是武器,但他最终还是未能获得宪法第一修正案的庇护。因言获罪,如同美国梦的陨落。达斯汀·霍夫曼奉献了堪称伟大的巅峰表演。最语无伦次的一场表演,却犹如灵魂附体,在冷眼旁观的长镜头的凝视之下,让人悲从心来。
鲍勃•福斯第一部。这部电影最有价值的点并非霍夫曼那行云流水又充满力量的表演,也不是高超的打光、剪辑技巧,更不是那效仿公民凯恩却似乎并未完全奏效的叙事结构,而是伦尼这个人物本身所牵带出的一切、他的每一句输出、这背后时至如今仍有现实意义的社会表达。
伦尼说宁可让自己的孩子去看成人片也不要去看万王之王之类的干净片,因为后者充斥着杀戮,他不想让孩子回来去杀基督,而成人片里都是拥抱亲吻和呻吟,从始至终没人受到伤害。自己最终死于毒品注射过量?……可见,伪善社会固然让人厌恶,左倾如至极端照生祸端。但影片又非持超然立场,冷眼旁观各打五十大板,个体对抗社会总会产生更多的人情味荣光面与移情度。这点来说,伦尼的故事肯定有别于同款叙事模型的开山鼻祖并把讽贬设定为主基调的公民凯恩。
第四十七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
鲍勃福斯的非音乐片,完全按照他新风格化音乐电影的逻辑来组织。让人想起文森明奈利的非音乐片。他俩对节奏、叙事、对话、情绪的理解都是音乐性的。这片可以和施辛格勒的亲爱的凑成一对来看,都是结构和影像语言创新的典范。lenny的肆意喷射带有自渎意味,而社会对他施以的暴力不在规范而在冷漠和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