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对同档期的《狮子王》说声抱歉,是我猪油蒙了心不看你。
剧情衔接很薄弱,其次强行搞笑,最后不知所云,很多乏味的陈年老梗在其中,基本整场下来都在思索,我该褒扬你哪个部分?
烂片是一无是处吗?
不是,有对比让我觉得《祖宗十九代》可以入目,果然是把剧情都剪在了预告骗里,被骗的观众可能抱着凑合看的心思,勉强看下去,但是总有人在抗拒烂片,抱歉,这盘(shi)观影盛宴实在吃不下去。
看电影最奇妙的地方就在于,
一部电影开始之前,你根本不知道会有多少惊喜等着你。
比如《素人特工》,看之前我以为这只是一部普普通通的商业爆米花科幻动作电影,
可是看完我发现自己错了,错的很离谱,它一点都不普通,非但不普通,简直带给我许久未有过的快乐!
这种快乐里夹杂着激动、兴奋、惊喜、刺激、万万没想到跟老夫聊发少年狂,酒酣胸胆尚开张的复杂感受,
可惜有人欣赏不了这部电影,就骂他,骂这部电影的人你们的良心不痛吗?
先插入时长4分56秒的“蛋蛋秀”
如果你实在理解不了这样的精彩?
来,今天的十句话影评慢慢跟大家聊聊《素人特工》!
1.首先影片一开始就特别吸引我,林雪带着患有狂躁症的张榕容领衔的国际刑警乱中有序破获一起重大(两人)假护照买卖案。
为了表现国际刑警的闲散,我以为导演会通过各种复杂的消极办案、人浮于事来表现,但导演砍掉一切繁杂琐碎的废笔,回归本真跟单纯,通过镜头直接展示国际刑警办公室里有人遛鸟,有人养鱼,有人吃火锅来直抒胸臆。
我很羞愧,我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会把问题想得那么复杂。。简单一点不好吗?
2.看《素人特工》的时候,我的脑海里闪现出许多优秀的国产电影,比如《不二神探》,比如《富春山居图》,比如《欧洲攻略》…
但我不能容忍有人说在这部电影里看到《纵横四海》的影子?我求求你了,别侮辱我们《素人特工》好吗?就《纵横四海》也配跟我们《素人特工》相提并论么?
多读读书多看看电影吧,不要让自己显得这么low!
3.提到特工,你能想到谁?《007》里的詹姆斯·邦德、《谍影重重》里的伯恩或者是《碟中谍》里的伊森亨特?
我告诉你,从《素人特工》之后,上面这些人都将成为历史,因为从今天起,但凡人们聊起影视剧里那些优秀的特工,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王大陆饰演的赵风;
不管是邦德还得伯恩,他们所有的行动都必须制定缜密的计划,但《素人特工》不走寻常路,赵风的字典里从来没有计划二字!听听,多么潇洒!
4. 有的人演戏靠肢体动作,比如卓别林、周星驰;
有的人演戏靠台词,比如,陈道明、阿尔帕西诺;
有的人演戏靠眼神,比如,张国荣、梁朝伟。
但是王大陆演戏跟他们都不一样,他靠嘴!
《素人特工》里有一场王大陆误入敌营的戏份,他张嘴喝红酒时,通过嘴部动作把当时紧张又害怕的心情体现的淋漓尽致,顺便烘托了当时千钧一发的氛围。
真的,王大陆一张嘴,IMAX银幕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推荐巨幕观看!
5.许魏洲在电影里演了一个。。。没办法用语言来形容的角色,他演的非常好,不问前因不求后果,他顶着一脑袋泡面头,完美诠释了啥叫无头苍蝇。
我怀疑,当时他问导演,我演啥角色?导演说,类似IQ博士。。。但是。。。许魏洲说,懂了,就是傻呵呵演给小孩看的那种角色呗,您就瞧好吧~
他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全片演了一个5岁以下儿童最喜欢的角色。
6. 你们完全不会理解在一部爆米花科幻动作电影里感受到无处不在的悬疑是一种什么体位…体会!
比如大反派铁拳,一开始我以为他手上有生化武器,后来发现他是要用圣杯交易生化武器,可是他又没有圣杯,于是他要去找有圣杯的人。。。搞了半天,铁拳就是个中介,没事别惹中介,太吓人了。
还有,铁拳消灭人类计划的动机是什么呢?没说!他为什么要直接杀掉X先生呢?没说!那个人人疯抢的圣杯,到底是什么来头呢?没说!
《素人特工》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悬疑叙事方式,啥都不说,你自己想吧!
7.那些奔着米拉阿姨来看电影的观众,你们完全低估了导演那颗扶持新演员,坚决国产化的心!米拉阿姨戏份极少,而且后半程被打到残废,既不能动弹也不能说话,她把所有表现的机会都让给了年轻人。。。
这真的是一个听者感动闻者流泪的好剧组啊!
8.我怀疑导演拍这部电影绝不仅仅只是为了一点点票房,他应该是在做一个伟大的实验!
通过电影来测试人类的尴尬到底分为几个等级,为了实验效果还特意安排王大陆跟张榕容在片中的感情戏来激化尴尬。
所以为了支持导演的实验,如果你在看电影的时候感觉到尴尬,千万不要掩饰,要尽情的表现出来。。。这样有助于帮助导演得到科研成果哦!
9.试想,灭霸打响指是要消灭地球一半的生命,他说自己为了维护生态平衡,可是看着很多人化为灰烬,我不禁为脆弱的地球环境捏把汗。。。
毕竟灰烬也会污染环境,可是《素人特工》里完美解决了这一问题,反派铁拳拼死拼活拿到的生化武器有啥作用呢?他要让所有人都变成植物人!把所有人的脸上都开出美丽鲜艳的花朵,多么童真,多么有爱的反派。
试问,灭霸不会觉得惭愧吗?
10. 以前我们看这类商业爆米花电影,最后结局肯定你好我好大家好,欢欢喜喜大团圆,可是《素人特工》就是有种特立独行的神奇气质!
影片最后,赵风生死未卜,电影戛然而止。
这完全打破了那些传统又循规蹈矩的老派电影固有模式,采用开放式结局,令人无限遐想。
我不禁深思,莫不是,还有下一部吧?
真的,你们不要骂《素人特工》了,骂它,只能说明你领会不到其内在的精彩跟热闹而在抓狂,
对于这样一部电影,我们应该。。。。。打它!!!!
今天的十句话影评差点把自己憋死,啊啊啊啊啊,好烂啊!好烂啊!
为什么9102年了,还有这么老套这么稀碎这么难看的电影啊,
今年的时间过去一半,但我宣布《素人特工》已经占据今年华语烂片前三甲,目前排在第一位!
下半年,留给其他烂片的时间不多了!要加油哦!
《素人特工》别去看啊,球球你们了,逻辑不通,表演浮夸,塑料质感,总结一句话就是:整片垮掉!
今天的视频木有彩蛋,祝大家早日富可敌国,拜拜!
一个在现实生活当中老是仰望别人的赵风,在网络上是一个总是在高处攀爬,希望别人仰视他的极限运动网红"风爷",这样的主角成为了拯救世界,把人类从生化武器当中拯救出来的英雄,搭上画手,搭上废柴警察和一个失业医生,这是一个真正的素人特工构成。他们偶然的闯进一档绝密的危险交易之中。经历不出意外的失败,奋起,最后拯救了人类。使整个地区的人类免于成为生化武器的受害者。
制片人想要表达的元素太多了。他炮制的网红的角色非常搞怪夸张。面部表情扭曲。而整个故事情节没有想象力。常规我们见惯不怪的追车,恶俗搞笑,中英文无缝切换都在剧里面杂融为一体。比如:鲜榨橙汁竟然是用板凳上的屁股墩设备做出来的。大红色萌萌哒的汽车,宛如变形金刚,无所不能。男女主角的感情戏来的很突然。而故事结尾淼淼警察的辞职与不辞职,没看明白编剧想表达黑色幽默,还是另有深意。这样大杂烩想表达东西太多了,导致什么都没说明白。
看得出来,演员很用力也是极力想把这个剧表达出一种轻松又带点小紧张的氛围。但剧情和逻辑导致这部剧真的很奇怪。看到大陆在那么高的建筑物上跳来跳去,真的莫名很担心,也感受到了演员这个职业的不易。
这部剧让我欣喜的一点就是摄影师的拍摄角度和镜头真的抓得很唯美,很多镜头随便一截屏都是一副漂亮的风景画。
如何让《素人特工》不仅仅是袁锦麟先生《捉妖记》的当代欧洲版本
//www.douban.com/people/1180239/reviews 之前三个多月的评述链接
《素人特工》的片名很直达主题,应该就是讲一帮业余的“平民”成了特工,片名确实起得不错,类型也呼之欲出。已故的陈木胜导演在2008年时有部英皇的作品叫《保持通话Connected》,改编自2004年的美国电影《一线声机 Cellular》,不管原版及翻拍的中英文片名,也都是非常直来直去,不得不说,原版的故事与人设还算到位,但本来依葫芦画瓢的《保持通话》等于是“抄”都没“抄”好,应该直接又紧张的一个故事,至少把我看得如坐针毡,改编版的主要编剧之一除了导演之外,就是陈的“御用编剧”袁锦麟,也就是《素人特工》的编剧和导演。
当然简单的拿《素人特工》跟《保持通话》相提并论,这不合适,再说袁在那片里不过是编剧,而不像在前者中是编导合一,当然他后来有这样的底气,能得到如此的信任,应该跟之前与江老板和刘先生合作的《风暴》是分不开的。
//movie.douban.com/review/13354268/ 如果《風暴》中林家棟的角色才是最大反派,目的只在於誘使劉德華的角色和他一樣犯罪
而另一方面,《素人特工》虽然从成本与自由度上跟《王牌特工》系列不能简单的类比,但在趣味与风格的追求上,倒不能不说是同一方向。可话说回来,在创作的源头上,真正对《素》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之前一部同样是袁与江老板深度合作的《捉妖记》。
《捉妖记》是一部动画风格的电脑动画特效真人电影,说得比较绕,其实就是特效不追求写实,怕你看不出来哪里哪里是用了特效的那种风格,而且因为胡巴的“人设”,全片必须走低龄路线,或者换句话说,就是所谓的合家欢,男女老幼谁都能接受。虽然这就像是G级分级片一样,一般说起来是没错的,但在一个没有分级意识的市场环境里,可能还是会或多或少的伤害到一般成年观众的欣赏口味。
而《素人特工》跟《捉妖记》一样,也是部电脑特效多到甚至有点炫技或泛滥地步的电影,而且本来应该是跟《王牌特工》一样偏成人和重口味的,却没想到整体却是童话式的谐趣,比如一辆红色汽车还吐出了“舌头”,不知道的还会以为是皮克斯的《汽车总动员》,或者是中国内地动画《汽车人总动员》的真人版本。
既然说到趣味,《素》中最挑战我神经与审美的画面,就是片中一个配角“发明家”“发明”的榨汁机,看起来从设计与具体操作,跟一般的也没什么不同,榨橙汁也就是拿半个橙倒扣上去,但片中多了一步操作,就是那家伙还得坐上去,好象是得了关节炎,手握不住橙子一样,使得整台榨汁机就跟个抽水马桶一样。而这,恰恰是编导将成人恶趣味,与低龄路线,殊途同归的神来一笔,既是很恶的操作,但又是符合低龄审美的。
而这种莫名反差的趣味在《捉妖记》中也是有“高光时刻”的,那便是片尾在登仙楼,把小妖做成菜,看上去是小孩的戏份,但同时又是杀小孩,甚至让人感觉这是叫一帮小孩演员把黄秋生先生的《人肉叉烧包》翻拍一遍,整体的冲击度,估计会比黄生的变态演出还要强烈与震撼。
接着讲人设,既然是素人特工,那相对着的自然是职业特工,一般的处理,当然是一个素人,一个职业,互为必须在一起的搭档,然后在过程中闹笑话,产生友谊,互相尊重或爱情,这是个经典模式,不管是老少,男女或黑白配。所以按一般来说,王大陆的角色应该跟米拉乔沃维奇是一对,对比鲜明,而且应该贯穿到底的。但可能是因为米拉的档期或片酬等多种原因,她几乎相当于一个客串,所以她没有“时间”跟王大陆搭档,于是张榕容势必进来填补空缺。但正如刚才所说,男女老少等搭配虽然都没问题,但有一点是必须的,那就是一个职业,一个业余,可问题在于,张榕容这个看似职业的特工,却来自于一个非常“业余”的部门,再加上一个业余到死,自以为好笑的上司林雪,于是接下来就是两个业余,还有刚才提到的那个更业余榨汁发明家等人一起来,拯救世界。如果从口头讲述,可能是有点意思,甚至带有些荒诞感,但问题是,这故事违反了此类电影最基本的人设要求,那就是搭档之间的强烈反差……当然,袁导可能会说,他就是要打破常规,但问题是,要打破规则的前提是,对于此规则的极为精通,而看袁锦麟之前给陈木胜所写的剧本,以及自己在《捉妖记》《风暴》中的表现,似乎还远远不到这个火候。
行文至此,我还是想继续在人设部分和《捉妖记》做一个比较,毕竟袁生在那片中虽然不是导演,却是监制加编剧。本来讲人与妖的故事,一般当然是一人与一妖之间的互动,但《捉妖记》不是这样,胡巴几乎不会说话,跟个《银河护卫队》树人“格鲁特”一般,所以主角跟TA要想多一点互动,是不可能的,就如同《素人特工》后半段米拉突然间就成霍金了,只能用眼皮来“说话”,于是大家沟通只能靠眨眼,这在袁导看来,似乎是一个很大的笑点。既然人与妖,职业与素人之间不能有戏,那就变成男女主角之间那或浓或淡的情愫吧,但这种感情戏,真的跟所谓的特工与奇幻戏份非常脱钩。
再接下来就必须提到《王牌特工》系列,它既怀旧又创新,既重口味,又恶趣味,在电脑特效与动作戏的处理上也非常有想法,比如那双“刀鞋”,以及烟花式的“爆头”。用这种动画来表现爆头,特别是集体爆头,本意是为了不直接表现血腥画面,但编导这么一操作,又有了某种掩饰不住的恶趣味。
而且在搭档上它是非常尊重传统的,就是老少配,职业与业余,续集中的英式与美式,甚至第一部中就是个少年训练学艺的戏码,没准会让人联想起导演马修沃恩之前的《X战警:第一战》。而马修其实跟《银河护卫队》系列的编导詹姆斯古恩,有着类似的风格趣味与审美。差点忘了说一个最大的特点,这两个系列虽然看起来都有些不正经,但故事细节与层次其实是超丰富的,随便举一个例子,《王牌特工:特工学院》里众学员跳伞,半空中“梅林”告知其中有一人是没有降落伞的,于是主角在半空快速摔落中提议,各人与周围一人抱团,因为总人数是偶数,但其中有一人怕死,先拉开了自己的降落伞,接着成了单数,便只能众人抱团,然后一个一个的拉开,最后剩下主角与一个女学员,差点低空摔死……主角落地后质问“梅林”,为什么是他没有降落伞?“梅林”扯开了他的伞,也就意味着之前他所警告的,只是一个测试的谎言。
你当然可以说,这个众人跳伞的戏,可能拍摄难度很大,成本很高,所以华语制作很难完成。但最重要的不是画面本身,而是这个戏份的设计层面,不但是动作,角色关系,以及最后的反转,而这些智力层面的东西,跟恶趣味可以互不排斥,反而会相得益彰,但这种更应该是编剧层面的考虑,在袁生这位从编剧转导演的《素人特工》中是一点也看不到的,甚至连某种试图都没有。又是差点忘了,《素人特工》中也有跳伞画面,特别是开场时,王大陆误降落到一个写字楼,然后里面在进行秘密交易,于是这个业余的特工故事就开始了……确定这不是一个国际玩笑吗?
其实说到这种所谓跨国动作喜剧,特别是在欧洲的,就不能不联想起吴宇森的《纵横四海》,甚至包括后来张家振制作的《侠盗联盟》。当然在这边不便于太过展开说,不然就没完没了了,而《纵横四海》其实一方面偷盗的手段比较传统,相信即使吴宇森导演放现在拍,以他的性格与趣味,也不会用什么电脑动画。而在恶趣味方面,其实《纵》也有粗陋的一面,比如周润发说自己早上没有上大号之类的,如果出自别人之口,相信恶心指数会升级。而且这两男一女的关系,其实表现上也很粗枝大叶,如果不是有曾江朱江这种老戏骨撑着,也很容易显得浮夸。
至于最后收尾的“我的设想”环节,我只想以《侠盗联盟》为例,其实也是早前的一个设想,而且更多来自于《虎胆龙威4》的启发,就是偷盗二人组,如果一个经验老到,非常自负,就是只用传统手法来盗取,而且有自己的一堆规矩与准则,而另一个则是与时俱进,喜欢各种最尖端的高新技术,来挑战各种不可能,然后因为一个任务,这两位风格与手段南辕北辙的高手,碰到了一起,这样子弄,可能会让《侠盗联盟》这样的电影产生一点新意。而类似这种的思路,对于像《素人特工》这样的片子,应该也一样适用。
认真说,不至于烂。
电影理念其实不错,一个素人特工团队靠无畏与勇气完成一场拯救世界的逆袭,虽然缺乏新意,但这样的题材总能让人热血沸腾。
献给普通人,总是让人心生共鸣。
赵风,咸鱼1号,名副其实的loser,热爱充气娃娃的家里蹲,喜欢攀爬是因为唯独站在顶点才是众人仰望的时刻。
淼焱,废柴2号,有一个混吃等死时时灌输安享晚年价值观的上司,部门业绩始终稳定地保持在低水平线,自己也曾怀疑人生。
丁山,菜鸟3号,街头发明家,从事看似无用的低科技发明,有一个萌蠢的试验品女友,看似岁月静好其实碌碌无为。
因为一次偶然的小概率事件,菜鸟团被牵扯进一场足以毁灭世界的阴谋,在王牌特工布鲁斯的带领下打败终极坏蛋,赢得菜鸟的胜利。
设定不错,但是,问题也来了。
尽管本片的故事设定完全符合爆米花电影的完全要素,一个出身编剧写过大热电影的导演拿出这样一个本子真的很没有说服力。
全片致敬了007、碟中谍、生化危机等多部类型大片,不乏笑点,设定也沿用了经久不衰的小组作战形式,成员之间性格各异功能各异可以互相补充,再加上攻气爆棚的米拉,原本可以很出彩,但尴尬的文戏、苍白的人物塑造以及毫无营养的台词把全片拉到了将将及格边缘。
男主空降到一场阴谋当中引出整个故事开局不错,但整个菜鸟团几乎是毫无顾虑地接下了足以让自己死一百次的任务,人物跃进地过于突兀。
米拉的主要任务是耍帅扮酷,圣杯行动中的主要任务被一句带过,也许是剧组承担不起高额的出场费,但确实帅到让人想弯。
赵风和淼淼莫名奇妙的感情牌是直男式剧本的标配,好像男女主角不谈恋爱就不会拍电影,问题是观众也并不买账。
为了营造转折点,LV被强行断腿煽情,赵风与淼淼的吵架乏味地让人直想快进,小女孩被毒气吞噬的画面缺乏冲击感,直接导致全片高潮的来临显得疲软无力。
对于一部风格定位为无厘头喜剧电影而言,悲剧的作用是深化人格传递力量,让后面的无畏与奋进合理化,而不是滥用情绪揉搓观众智商。
角色塑造上,男女主角固然要挑起大梁,但角色魅力显然不及格。王大陆招牌的贱格本可以是卖点,但贱不等于弱智;淼焱人如其名,水火交织,但最后呈现出的人物效果除了普通还是普通,缺乏爆发点和感染点。
丁山做为全片第一功能性配角,但凡出场都有惊艳和笑点,他的发明是全片最重要的功能性道具,是菜鸟团队中的Simon Pegg,可惜剪辑基本给的都是割裂性的短镜头和每句不超过十个字的台词,让一个原本应该完整的角色碎片化。假扮兔男郎套取密码那场戏原本是圣杯行动中高潮性的段落,却被不太高明的剪辑剪成三分钟不到小片断。
角色剪辑碎片化,但人物的功能性仍然比较完整,菊花榨橙汁、丫丫小可爱,男主拯救世界他拯救男主……从效果来看,全片的爆笑点实则由许魏洲的丁山担当。
对于团队中王牌配角的处理,编剧(导演)不妨参考一下本片无时无刻不在致敬的“碟中谍”。
特效不错,布达佩斯太美,让整部电影看起来充满精致的大片感,极具欧游风情的街头追逐戏可以加分,最后三十分钟的打戏环节尤其值得称许。导演不擅长文戏的拿捏,打戏环节的调度却得心应手,节奏流畅,设计精彩,充满浓郁的港式风味,这才像袁锦麟。
诚意到位,水平局限,是这部电影的最大尴尬。或许电影人生并不像特工人生,看似只要努力咸鱼也可翻身,更多的时候,可能只是换了一面煎。
当然,致敬普通人的勇气与梦想总是没错的,小人物也有高光时刻,这是个经久不衰的主题。如果片尾能配上宣传时拟定的主题曲“宇宙之光”,会更感动我。
我看了之后,觉得最多给一星,我都懒得出来说,一看就知道后面一层绿布,请了一个老外就是大片,我花钱都亏,子弹都是假的,还有剧情,不说了…………,纯属想的出来做不出来。。。。。。。。。。。。。。。。。。。。。。。。,,,。,,,。。。。。。。。。。。。。。。。。。。。。。。。。。。。。。。。。。,。,,,。。。。。。。。。。。。
别想着拍给年轻人看,拍给人看行不行。
生化危机完结以后,米拉来中国发展了,这与那些在美国发展不太好的想来中国发展的如出一辙,反正没有人会跟钱作对。
美式Cult、日式怪力乱神、港式过火和屎尿屁段子一锅乱炖,本着怎么胡搞怎么来的原则,文本逻辑就像片中王大陆的智商一样虚无缥缈,当然最要命的还是美术,完全可以直接拖出去枪毙了
袁锦麟和米拉是缺钱了么···稳稳的入围2019院线十烂···
真的很多年没看过这么尬的烂片了
剧情毫无诚意的胡闹,都9012年了还在玩拿固体胶当唇膏的low梗。演员浮夸做作全然不爱惜自己的羽毛。而其中一些镜头令人恶心的发指,不是黑色幽默也不是cultb级,是真心的令人作恶。
竟然比预想的略好一些。米拉乔沃维奇前面的几场动作戏还不错,只可惜没多久就变成四肢瘫痪无法说话只能眨眼的废人,这个设定也是太省钱了哈哈哈。基本是特工电影+蠢蛋喜剧,可惜王大陆的角色有点蠢蛋过头,变成尬了。而张榕容那么美,竟然这里每个造型都很丑。故事就是那种邪恶反派意图搞垮事件最终没有成功的惯用套路,加油吧。
1.烂剧情,无逻辑,漏洞百出。强行煽情,强行说大道理,把沙雕当笑点,只剩下满屏的尴尬。2.一锅乱炖,杂七杂八的都有,什么都想来一点,结果没有哪一样是讲好的。可谓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评价全是二百五。3.LV被削断腿的一幕简直惊掉我的下巴,WTF居然还有这种操作?4.感谢淘票票的赠票。
米拉乔沃维奇太帅了,出现在这部电影里就像是一坨纯粹的屎上镶了块宝石,但一坨屎毕竟还是一坨屎……
不散观影团 王大陆坐在我前面看,幸福到昏厥。东西方交错,确实很年轻的电影,比较精彩,有大量模仿国外特工电影的痕迹,情节设计也比较受制于俗套。纯素人,有的时候真的是灾难……实名吹爆米拉,太酷了
应该是年度暑期档最烂了吧???
有点意外,居然是半部傻屌片,融合了《纵横四海》、《碟中谍》、《攻略》系列等等电影的类型元素,然后加入了IQ博士式的天马行空,整部电影很乱来,却又很欢乐,缺点是情节的处理和人物的塑造没什么章法,优点是极具想象力,笑料非常恶趣味,甚至有《王牌大贱谍》的感觉,哦,对,还有董玮的动作戏~
许魏洲应该没想从《上瘾》出来
会是2019第一烂片吗?张容容真的败光了女蛹积累的好感
原以为会是一无是处的烂片,没想到看过之后还会有几分惊喜,喜剧+动作的组合虽然没有玩出什么新花样,但好在不算尴尬,不少地方还能引发观众心领神会的笑声,两个主演张榕容和王大陆之间并没有预想中的爱的你死我活,更像是并肩作战的朋友,整个情节都在向好莱坞形式靠拢,米拉的加盟虽然出场并不多但不乏亮点,是一部可以边吐槽边乐呵呵的合格爆米花片(王大陆竟然全程就坐在后排观众席,当时为什么不选后排座位-_-)
垃圾特工。
2019版《富春山居图》,稳坐年度烂片前三甲。奔着米拉来的人可能要失望了,米拉戏份极少,尤其后半段还被打得四肢瘫痪。当然这是导演安排的,主角们枪林弹雨来去自如,米拉挨一枪就瘫痪了,子弹能打中谁还不是导演说了算。米拉躺在床上什么都不做就眨眨眼睛就把片酬挣了,也是厉害。米拉没什么戏份,其它人就更没什么好看的了。没想到这个特效轰炸、大片泛滥的年代,还有这种靠犯蠢扮丑、装疯卖傻、智商捉急制造笑点的特工片,其实根本不好笑,只显得弱智。拍大片考验技术,你以为拍喜剧片就不考验技术了吗?别人拍《白头神探》《王牌贱谍》是真好笑,但你是真蠢。突然煽情,突然说教,突然开始讲大道理。那些“笑点”一点也不好笑,主角们严肃起来思考人生反而把我整笑了。连爆米花电影都拍不好,还想强行制造泪点和深度,这才是最好笑的。
什么鬼,乱七八糟一团,尴尬的搞笑,智障的剧情。年度十大烂片之一
毁我生化女神,满脑袋的银针扎成刺猬。反派不是死于话多,而是输给主角光环,处处留他们一命。舌头没捋直就别学人家北方人翘舌、儿化音耍嘴炮了,一现代特工片居然乱炖出卡通味儿,汽车长脚踩高跷就问你见过没有。这片子估计埋的有些年份,iPhone 都还是带 3.5 毫米耳机孔的。
抱着0期待去看的 居然也没有想象中难看 (我的要求真的太低了)米拉太帅了吧 相比起来张榕容被拍的仿佛智障 还我倾国倾城的杨贵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