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影迷来说,今年的这个八月太难熬了,懂得人自然懂。
好消息是,九月份终于来了。
具体点说,《最长一枪》为这个九月开了个好头。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这部也算是命运多舛的作品,那就是:就算是单单为了去现场看到他们的表演,就已经值回票价了。
好吧,虽然有点绕口,不过确实是走出电影院之后的第一感受。
故事发生在民国的上海,乱世中的十里洋场,花花世界,那个时候在那个地方,鲜血和美酒起飞,流氓和英雄共舞。
主要情节是张三要杀李四,李四要杀张三,张三和李四都找到了王二麻子和他的好基友Mr.Right,但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隔壁的老刘想把张三和李四都杀了,一统江湖,千秋万代,寿与天齐。当然中间还有诸多打酱油的和死跑龙套的。这样的故事情节过去已经在荧幕上演了不下一百遍,本身没有什么脑洞大开,骨骼清奇的地方,所以片子要是想拍得好看,关键之处就落在了演员怎么演这件事上,顺便再把什么美工啊,音乐啊,道具啊整明白,那就齐活了。
这就是为啥当我看到卡司清单的时候,就已经把这部电影放在了九月必看榜的第一名,哪怕这个月我就只看这么一部电影,那也只有它了,《最长一枪The Longest Shot》。
此处为英文译名赞一记。The Long Shot本来指的就是那种九死一生,孤注一掷的放手一搏,换成最高级LONGEST,那么电影背后的野心简直就是要呼之欲出了。
王志文,好久不见的老戏骨。无论是在荧幕上还是现实中都已经上了年纪的老王再一次用他无可挑剔,几近化境的表演来亲身诠释了什么是表演,以及如何把表演变成艺术。如果有机会二刷的话,我都想把王志文的表演一帧一帧的再看一遍,但是转念一想,荧幕上他的表演是连贯而流畅,端的是一气呵成,行云流水,一帧一帧的慢镜头固然可以看得足够仔细,但是还是少了那种浑然天成的味道。
一扬眉,一低首,一转身,起转承和,唱念做打,无不令人目不转睛。如果说早些年他是靠着老天赏饭吃,肆意挥霍天赋,那么经过这么多年岁月打磨之后,褪去了最初的张扬/轻狂/油滑,到如今在屏幕上呈现出来的就是光华内敛,一举一动,巍峙如岳,眼波流转,隐隐有神韵,宗师风范,一览无余。
还有一处很有意思的巧合吧,片中饰演卖报儿童的小演员就是王志文的儿子。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片中不是父子胜似父子的人物关系换成现实中的父子同台,也算是妙手偶得了,所谓真情流露都只能算是标准操作。真正出彩的地方在于那种寄托于剧情的人物形象烘托,所有的表演都是为了剧情服务的,老王自然是懂这个道理,小小王也懂这个道理,这个大概就是家学渊源,虎父无犬子吧。尤其是夜幕下阳台上面的那一场戏,每个为人父,为人子的观众想必都会有所触动,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如果说王志文是用他的眼神(虽然眼睛小),他的动作(虽然不是动作明星)以及那些成名已久的招牌式表情来证明自己“表演艺术家”的头衔是如何得来的话,李立群老师(特别想用老师这个词来形容他)靠的就是他的台词。别误会,不是说他的表演不好,而是台词太优秀了!优秀到什么程度呢?一边看电影,一边会不知不觉地模仿他说话,包括语调,吐字,发声,以及遣词造句,而且这种模仿完全是下意识的。一个演员的台词功力到了这个程度,不得不服。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作为一个台湾同胞,这口普通话太赞了。《恐怖分子》也好,《光阴的故事》也好,都是李立群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演出,发挥总归会要稍微容易那么二三分。转战大陆以来,一口鲜明的台普难免总是会让人不由自主的出戏。有些演员可能也就这样随波逐流,忙着捞钱了。但是那些真正优秀,不疯魔,不成活的“戏精”是不会如此放纵自己的不求上进,比如李立群老师,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二位大佬,请收下我的膝盖和下巴。
如果只是到此为止,那么《最长一枪》充其量不过就是双雄对峙,二元世界,已经很好但是还不够好,显然导演志不在此,所以他又往前走了两步半。
第一步是高捷。说实话,一开始并没有认出这个满头白发的上海滩大佬是何方神仙,直到一不留神隔着屏幕对上了那双可以去注册商标的眼睛,和紧紧抿着弯出一道深深弧线的嘴巴,原来是他。作为《悲情城市》,《海上花》,《南国再见,南国》里面响当当的狠角色,高捷在《最长一枪》里面的表演同样是霸气侧露,光芒万丈,那么到底有多好呢?就算前面站着王志文和李立群两个已经戏老成精的大拿儿,观众依然无法把眼光从他身上挪开。有时候忍不住会去想,他身上那种草根中混杂着江湖的枭雄气质,到底是与生俱来的天赋还是专业训练的结果,突然对于见一见现实生活中的高捷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第二步是许亚军。虽然没有看过《人民的名义》,但是对于号称“胜天半子”的这个人早有耳闻,今日一见,果然有两把刷子。癫狂中透露着狡诈,虚伪中混合着深情,混迹于几方势力之间,或火中取栗,或翻云覆雨,有点意思。
最后剩下的半步是余男。作为美貌和演技并存,可咸可甜,能演又能打的一枝花,导演这次并没有真正用好余男。除了和其他大多数人一样,把镜头更多的聚焦在她凹凸有致的躯体上,并没有给她进一步释放情绪能量的空间,虽然这并不是余男第一次遇到类似的尴尬局面。大家似乎只是满足于让她去演一个花瓶,即使这明明是一个威力大得惊人的性感炸弹。
大大小小的角儿们都到齐了,那么唱戏的舞台搭得怎么样呢?
相当不错。
有人说,一个会用光的摄影,片子一般不会太难看,比如《一代宗师》;
有人说,一个会配乐的剧组,片子一般也不会太难看,比如《卧虎藏龙》;
当然《最长一枪》还没有超越上面两部的高度。不过在最大程度还原三十年代上海这一点上,剧组干得不错,在利用各种暖色调营造怀旧氛围上,剧组干得也不错,还有,在切换明暗光线的同时无缝插入背景音乐,借此暗示剧情走向或者人物内心活动方面,剧组一样干得很棒。配上制作考究的服饰,器皿,外景,使得影片整体的质感上了一个台阶,通俗点来说,就是那种含而不露但是很高级的感觉。以上诸多元素组合起来,使得观影途中常常会想起另外一部无论是题材还是风格都有颇多相似之处的好片儿:《罗曼蒂克消亡史》,确实属于近期难得一见,不容错过的选择。
如果让我给本片打分的话,满分五颗星,《最长一枪》可以拿下四颗星。
半颗星是因为最后的群戏。不知道是后期剪辑的问题,还是现场导演调度走位的问题,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吧。情绪已经发酵到位的观众正满心期待最后大结局,突然只听见砰砰砰,啪啪啪,然后就看到一地血泊中横七竖八的各色尸体。高潮来得是够猛,但是太快了,快到让人感觉前面那么多铺垫,那么多酝酿,怎么这么一下子就没了呢?
另外半颗星是对于有点过于枝繁叶茂的旁线一点点微词吧。毕竟片长只有两个小时,一条明线,一条暗线,加上一到两根旁线就足够了。太多的旁线一来是会冲淡剧情,无法聚焦,二来是显得啰嗦,缠夹不清,三来要是处理不好的话,反倒会破坏影片的整体结构,给人一种画蛇添足的感觉。所以,不妨适当做一些减法?
最后一句话总结。
就算是单单为了去现场看到他们的表演,就已经值回票价了。
延伸阅读
这样的电影看着才过瘾啊!《至暗时刻Darkest Hour》
所谓读书,不过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已:《无问西东》
世界上每多一个人看过这部电影,这个世界的未来就多一分希望:《V字仇杀队》
今天,我又看了一遍《模仿游戏The Imitation Game》
哀莫大于心死:《海边的曼彻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
才过了十年,难道就已经忘得一干二净了嘛?《监守自盗Inside Job》
如果你说你模仿的是盖里奇,我想你模仿错人了。
如果你模仿的是姜文,那我估计你模仿的是《一步之遥》。
看电影简介,民国,杀手,租界,哟这不隐形守护者吗?我扶了扶我L 3.0D R.2.5 PD6.4的眼镜,哦,原来是最长一枪。 再一看演员表,肃然起敬。脑海中回荡起了“在这种背景下,你既得盯住庄家的黑手,也得盯住衙门的快刀,你得在狼嘴里有肉的时候下筷子,还得在衙门拔刀之前抽身。冲着这演员我也得去看这电影啊。
进了电影院,火车寻人的场面让我想起了另一部电影,女性瘾者。最长一枪里的杀手先是开错了门,然后在下一扇门开了两枪,干死了三个人;女性瘾者的女主角打开了门,放了一枪,杀死了几亿人。
随后就是老爷车,一个歇斯底里的外国人。佛凯是法租界的扛把子,皮特是一个纹着蟑螂的爱尔兰混子。佛凯斥责皮特:你看看你,小弟都罩不住,又死了仨,干啥玩意,你这老大不能当就别当了。 皮特当然不服,直接呛了回去:你会数数吗?地上仨,前几天俩,这都死五个了。一定要报仇云云。 二人打起了嘴炮,皮特说,你要是不帮我,过两天上头连夜把钦差从巴黎调往上海,到时候唱红打黑,扫黄打非,我一定把包袱抖得比郭德纲还清楚。 佛凯回应:你司机也被收买了,一会儿就biu了你。 气得皮特上车就走,走了没两步又把司机撵下车,实现了马一龙梦寐以求的L4级无人驾驶。
画面一转,主角老赵出场了,老赵是个杀手——杀手的手,微微颤抖。老赵去看了西医,说自己手抖。西医说没救了,你回去吧。 一出门碰上了皮条老杜,老杜说:我都跟你说了西医没用西医没用,西医是治疗膝盖不能打弯的外国人的知道伐?中国人要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就得看中医,回头给你贴两幅膏药,保证你早上起来硬邦邦,晚上睡觉梆梆硬。
商会,聚餐,夜晚。 皮特的死对头王力波对着弟弟王力海的尸体留下了伤心的眼泪。 华人商会的大佬们唏嘘不已,劝力波“解开所有烦恼,成就心中莲花开放”,力波说:“我弟弟我弟弟最喜欢跳芭蕾,为了他我租了这个大剧院一年,结果还没一个月他就死了。”力波的意思很明确,这是一笔失败的投资,起码等租期过了再死,不然死过人的剧院怎么转租?但话说回来,那年头搞刺杀不都喜欢在剧院吗,哪个剧院没死过几个人呢。 商会前辈打断了力波的话“我们是中国人,波波你可不能跟日本人搞在一起啊。” 又是一番嘴炮,力波嘴上服了软,“大家放心,我做事有分寸,我不当汉奸。”
画面来到皮特这头,皮特花钱雇了一个贴身高手唐,这位跟速度与激情没什么关系。俩人正在街边谈论几大诉求的时候,面前的房子突然炸了,碎石散落一地,千里之外的户主不由得流露出拆迁的喜悦。而皮特就没这么好彩头,被扑了一身粉,跟了自己五年的Paul也在这场意外中身故。 皮特急火攻心,站在街头,学起了魏延,高喊“谁来杀我,谁来杀我!”。果然马岱就来了,一个杀手拿着枪朝皮特走来,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唐一套军体拳,杀手当即殒命街头。
皮特和波波势同水火,二人越闹越大,整的佛凯都看不下去了。把几位聚到一起,做一做思想工作,现在我给你俩整上致命链接了,皮特死了我找你波波,波波死了我找你皮特。就在那一刻,两人的命运宛如大鱼海棠里的“椿”和“鲲”,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与此同时旁边话多的翻译被佛凯用老式电话狠狠地锤了脑袋,再也没能完整地组织抬杠的语句。旁听的老王打了圆场,十二月三十一号是我生日,大家给我个面子,我办个Party,各位来我府中一聚,相逢一P泯恩仇,你们说吼唔吼?
……
事后,皮特和波波心有灵犀,既然不能直接杀对方,那我找人杀自己总行了吧?反正咱俩的命运是相连的,带哲学就行了。
皮特的妻子雪儿在院子里吊嗓子,皮特夸她美。电话响了,雪儿去接电话,唐拿起另一部座机偷听。 皮特说:你干鸡毛呢,privacy,privacy懂吗?保护隐私知道吗? 唐告诉他:我要保护你老婆的隐私,那我就保不了你的脑袋。 扎克伯格看到这里,留下了冷冰冰的眼泪:我的用户要是知道我窃取隐私是为了他们好,我又怎么会落到今天这般田地? 耳边传来一声女人的尖叫,唐和雪儿在地下室玩起了皮鞭捆绑。 皮特赶忙下楼,看着面前摇曳在风尘中的女人花,怜悯之心油然而生。拿起刀走向雪儿,想帮她了结这痛苦。没错,皮特割断了皮带,在雪儿耳边低吟着“When it be going like that boom boom, girl I want to put you all up in my room”,然后抱起雪儿上楼,透起了批。殊不知透批的那一刻,他和波波的命运仍是相连的,你透雪儿就相当于波波透雪儿,有意见找佛凯,没意见就把路易吉的帽子头上戴。
回到主线,二人都找了杀手,皮特和老杜相约在一个适合聊天的下午。
皮特说:我要你帮我杀个人(In English)。 老杜说:对不起,和外国人做生意手续麻烦,我这整不了。 皮特说:那我就告诉巡捕房,全上海滩三分之一的黄赌毒黑恶势力行为跟你有关(In English)。 老杜沉默了。 皮特又说:我知道你会英文,所以我就不跟你说法语了(In English),钱有的是。 老杜说要现金。 皮特扔出一大把美金,说尾款事成再给。当然这里是算过汇率的,跟苹果不一样。
镜头一转,波波和老杜也相约在一个适合聊天的下午。
波波说:我要你帮我杀个人。 老杜说:给钱就行了。 波波说:这回不一样,要是不成功,我就让你,你老婆,你阿妈,你细女成仁。 老杜说:那你放心,我为了我自己,我老婆,我阿妈,我细女,一定成功。 波波提了条件,要亲自见杀手。 老杜答应了,但也犯了难。毕竟自己老婆,阿妈,细女条命都在波波手上了,这必须得找职业选手来了。可老赵已经决定金盆洗手,做完最后一单就不干了,这可怎么办呢?
脸,就是拿来卖的。
老杜找到了老赵,提了波波的事。 老赵要拒绝,老杜说:你拒绝我,就是让我冚家铲。你接最后一单时候是我帮你,这回你帮帮我吧。快手上不是说了吗,你帮我我帮你,你不帮我我还帮你。你若毁我,那我真的只能给你磕头跪低了! 老赵心软了,把这活接了。
大剧院,舞台上。波波跳着芭蕾舞,老赵在舞台侧等候。波波看见了老赵,约起到更衣室谈谈。撵走了化妆师,只留下了保镖,老赵,和自己。 波波:听说你很叻? 老赵:一般。 波波:给我演示一个? 老赵:看来你当我很闲,既然你没想好方案,那我就走了。 老赵转身欲走,保镖上前阻拦。一阵搏斗,一声枪响,保镖倒地。 波波心服口服,说任务很简单:三发子弹,两发实心,一发空心,前两发打佛凯,第三发打我。 老赵走了,头也不回地消失在剧场外。
另一头,老杜找了一个话痨广东人,名叫阿瓜,阿瓜有个胞弟,叫阿宝。 阿瓜上次接活,绑了一男一女,因为男人打女人,把男人给崩了。“老子最讨厌你们这些打女银的孬种了”,然后把女人给放了。人证物证俱在,在上海滩一下出了名。佣金就拿了头七,尾款三成都没了。就这么个愣头青,老杜把皮特的任务交给他了。 二人见了面,阿瓜跟老杜打听:“这回我要nèng谁?谁让我neng的?能让我直道不?” 老杜说:你可别比比了,上回你整这一出客人气得差点脑溢血去见列宁,你还打听?你知道一个杀手的职业素养是啥不?就是少比比。你这德性,靠得住么? 阿瓜:能整,能整,活给我就成了。 阿瓜接了皮特的任务:打死王力波,然后再枪枪皮特。
老赵来到一个理发店,找到了俄国人小伊万,伊万本名鲁克,但我实在记不住,就叫他伊万了。伊万正在给一位脑满肠肥的外国人修容,手中的剃须刀唰唰唰,在黑胶唱片的“Old Town Road”中完成了工作。外国人很满意,从大衣兜里掏出一张纸币,没有找零,带着手下走了,手下把黑胶唱片机里的Old Town Road也带走了。 老赵跟小伊万说:你爹见到列宁了。 小伊万告诉老赵:你别提列宁。 老赵说:你爹死了。 小伊万:还是说说列宁吧。
老赵让小伊万给他修容,小伊万不想接,也知道无事不登三宝殿,他告诉老赵:我已近金盆洗手不干了,我的理想是用刀理发,不是用刀劈友。 老赵说:理发,劈友,都一样。你不干,你老婆,你细女,都要扑。 小伊万气不打一处来,但又无可奈何。因为,老赵是他的师父。 修完容,小伊万带老赵来到了自己的地下室,里面关押着小伊万的犯人。 老赵问:你不是金盆洗手了吗? 小伊万:他不一样。 老赵问:他是谁? 小伊万:他是送我父亲去见列宁的人。
小伊万用金工实习里的台虎钳夹了夹自己的双管猎枪。将上子弹,将枪口抬起对准了老赵的后脑勺。 老赵:Guns for show,knives for a pro。 小伊万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内心错愕了一下,随即目光恢复坚定,枪口瞄准了目标。 “让你知道什么叫 美图 show show。”一声枪响,小伊万的犯人在椅子上炸成了一朵大呲花,就像Katy Perry唱的:Baby you’re a firework。 小伊万答应当老赵的助手,和他一起去干最后一票。虽然他知道最后一票不吉利,但毛子么,rua弗拉基米尔都行,rua下死神又怎么了?
目送老赵消失在夜色中,小伊万找到了阿瓜和他的弟弟阿宝(阿呆)。 小伊万:我要你跟踪一个人。 阿瓜:不干。 小伊万:这是头款。 阿呆:成交。 小伊万叮嘱,跟就行了,找到他助手是谁,不要发生冲突,记住,不要发生冲突。 阿呆和阿瓜沉浸在收获的喜悦中,却忘记了小伊万的叮嘱。
夜里,老赵穿梭在人影稀少的街头中。阿呆跟踪老赵,却在一个胡同被发现,老赵劝他不要生事,自顾自地走了。阿呆脑袋一热,提刀向老赵扑去。阿瓜看着弟弟冲上去,自己也跟着上了。 老赵空手夺刀,顺势割了阿呆的喉咙。阿瓜和老赵缠斗,却被摔翻在地。老赵没下杀手,转身欲走,却被阿瓜用钝器重击,晕倒在了街头。阿瓜背着弟弟回家疗伤,奈何到家时早已气绝人亡。 老赵被跟自己平日有点交情的巡捕房捕快救下,送回了家中。老赵醒来,俩人拉起了家常。话锋一转,捕快说:要我封口很简单,二百块钱保平安。 老赵没等他话说完,从被窝里掏出一把枪,了结了捕快的性命。因为帕金森,没能正中眉心,子弹是从脸颊穿过去的,8环。 老赵让自己平日照顾有加的小朋友坐火车去苏州跟踪小伊万佢老婆,细女,又让自己的助手保护小朋友。另一边,小伊万也如老赵所想,让自己的老婆和细女坐火车去苏州避风头。小朋友成功完成了老赵的任务,取回了小伊万妻女苏州住所的门牌。
阿瓜因为弟弟的死愤愤不平,来到发廊找小伊万。小伊万说:叫你跟踪,别交手,你干啥呢? 阿瓜恍然大悟,原来弟弟的死怪自己哥俩太疏忽,无可奈何,砸了几样东西撒气,走了。
第二天老赵也来发廊找小伊万:跟我走吧,十二月三十一号就出发。 小伊万:不跟,你奈我何? 老赵:这是你老婆,你细女住处的门牌。 小伊万:你(N)忙(M)吧(B)。
到了十二月三十一号,众人赴宴。
波波带了日本保镖,到场后和皮特打起了嘴炮。皮特不小心拍漏了波波手臂上的血包,让波波原定的嫁祸计划失效。 随后进场的是老赵,阿瓜和小伊万。进场不能带枪,枪都在二楼。
老赵观摩四周,径直上楼。
阿瓜观摩四周,径直上楼,进厕所,拿枪,一出门却遇见了雪儿。 雪儿说:我要的东西你带来了吗? 阿瓜说:你台词背串了。 雪儿道歉:不要去,你的枪里面子弹都是空的,你今天来就是为了当靶子送死的,来,用我这把,我这里面的子弹都是真的。 阿瓜说:我们换个地方说话。 俩人换了个地方,阿瓜不信这个女人,但发现子弹的确都是空的,很无奈。一巴掌打晕了这个试图救自己的女人,拿走了她的枪。
小伊万进场后直接找到了餐车,里面有一把刀,两把枪。结果却撞见了波波带的四个日本保镖,保镖还发现了小伊万有武器,情况变得紧张。
小伊万,First Blood!
小伊万,Double Kill!
小伊万,Triple Kill!
小伊万 is on a Killing Spree!
小伊万,Ultrakill!
小伊万,is Dominating!
老赵上楼,阿瓜发现前面这是杀害自己弟弟的凶手,便尾随老赵。老赵进入小伊万所在的房间,看着这凌乱的场面,以及小伊万染血的衣服,他说:换一身。 门外阿瓜在找老赵,挨个门扭了过去,最后也进了小伊万所在的房间。阿瓜拿枪,被小伊万夺下;阿瓜拿东西砸,被小伊万踢碎;阿瓜不管干什么,小伊万都阻止他。老赵不慌不忙地从日本人身上扒衣服,阿瓜不屈不挠与小伊万缠斗,直到被K.O.。
阿瓜醒来时,手被卡在刀和门中间,留了张布条,上面写着“跑”。
楼下执行任务的时刻到了,老赵就位,小伊万就位。
枪战,混战,保镖死了,唐死了,皮特死了,佛凯死了,小伊万负伤,老赵重伤,波波试图逃跑,却被小伊万击中脊椎。
保镖赶到,
小伊万,妖怪般的杀戮!
小伊万,God Like!
小伊万,Holy Shit!
老赵咬着牙,爬向瘫痪的波波。
举刀,结束了这一切,完成了自己最后两单杀手任务。
后来,小伊万在火车站接了自己的老婆和细女:“丫蛋,媳妇,俺可想死你俩了!” 阿瓜也拿着钱回到了南方。
小伊万也完成了老赵的夙愿,把老赵攒的钱捐给了东北抗联。
身在租界,心在无产。
小小的租界内,华商、日本人、租借工部局、洋商各种势力犬牙交错,却像是各国势力角逐的战场,也影射了当时的国内环境,二战的欧洲战场即将打响,而我国的东北地区,抗联正在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片中众多杀手轮番上阵,甚至可以分成初级、中级、高级各个段位的职业杀手,每个人都怀着自己的目的,有的高尚有的真实,杀手老赵只为完成他心中的愧疚,而联络人只为赚钱,老唐和阿挂均是想证明自己的实力。
定档拖了两三年才上映,已经有不好的预感,总算上映了也没怎么做宣发,有种自暴自弃的感觉。
架不住一堆戏骨的诱惑,看的零点首映。
可以看出导演想法很多,野心很大(这个导演顺利是谁?什么背景?PS:看评论说是广告人),想玩出花,可惜玩砸了。
吐槽的内容太多都不知道从何说起,总的来说,超多线的叙述,最后没一条线能说好,蜻蜓点水,反而搞得一团乱。
王志文作为主角,戏份却不多,为了塑造他的复杂背景,加了革命党报复的梦幻戏份,但结局了也没说出个毛线来。图什么???!!
其他线也都一样… 每个角色都来几段、但每个角色都不说清!余男的角色干嘛用的?!给这么多高深莫测的镜头!?最后就传个话?!搞笑呢!?
剪辑也是一言难尽,画面的切换属于随心所欲那种,毫无过渡。为了表现某个人物可以为他强行插入15秒并强行转下一场。
拖前戏的福,最后高潮戏想装个B反而显得异常做作。
可怜了王志文这么一把年纪还要学小李子爬楼梯。
这片完全可以作为多线叙事的反面教材 提醒所有人 没两把刷子 别学昆丁。
主要是可惜这么多好演员…难受…
多一星给演员…
有人说这片我压根没看懂,不是多线叙事,表示我不懂装懂,我略尴尬。
给个建议
首先你去百度下多线叙事的定义。
然后花时间多看几部电影片单的话随便搜搜多线叙事电影。国外的里奇 两杆大烟枪,国内的宁浩 疯狂的石头等等。
最后思考下你说的话。
我帮你思考了下你说的话,觉得可能是因为我提了昆丁。
昆丁作为鬼才,在多线叙事时会在时间线上也加点料。
但你不能因为这样就不把其他多线结构放在眼里啊。
多线叙事最怕的就是变成碎片化叙事。
这部片的叙事剪辑手法明显就是想玩多线但玩砸了。
你如果是水军就别用这个洗地了,显的很业余。
如果不是水军那只能麻烦你以后多看多听然后再去指责别人。
至于革命党的梦幻戏份,你再看看我吐槽的是片子没有交代么?
最后,这片影评是我看完零点场后第一时间的吐槽贴,不是剧透分析贴,你看我发布时间就知道很仓促。
如果有人爱看,关注的人多(嘻嘻嘻)。我倒也不介意以后闲的没事看完电影花点时间写吐槽+分析贴。
纯个人分享逗逗乐子,有不同想法我们嗨皮皮的互相交流。
但你老瞎找我茬,我就很尴尬了。
望各位看官谅解
(不太客观的三颗星。专有名词很多,文末有对照表。利益相关:曾经奥美)
王志文是个老文案,在广告公司干了十几年,做到CD,后来接了一个项目,砸了,负责该项目BD被炒了。作为创意人员,王志文逃过一劫,但总觉得心里憋得慌,于是离开了Agency,做起了自由撰稿人。
Freelancer看起来自由,平时还可以搞点副业,修修表什么的,但收入不稳定,受制于人,每当这时候王志文就想,“唉,广告毕竟是商业,要为客户负责,留不下自己的东西,总有一天我要彻底离开这一行。”
但在此之前,还是得好好干活。
在上海的王志文因为活好且快,得一外号:枪手。然而所有的客户都不知道王志文长啥样,因为他从不开会。
他有个好搭档叫李立群,台湾来的,是当年最早一批进入大陆的Account。立群狡猾细心,平时在媒体里面摸鱼,其他时间就帮王志文和一群小文案拉皮条。
日子就这么平平淡淡,他俩波澜不惊地挣了不少钱。然而某一天,事情开始起变化。
作为一个资深广告人,王志文即使开表店也没改老习惯,每天开工前必须喝一杯星巴克美式。谁知今天,喝完咖啡后莫名心悸。去医院一查,一堆毛病,脊椎僵直、尿酸过高、幽门螺杆菌感染、糖尿病、心脏瓣膜四分之三点三三三不张开………王志文心凉了,医生头都没抬说,“你是广告人吧,别熬夜了,转行吧。”
回到家之后王志文想了很久,从床底下拿出曾经的戛纳广告节奖杯,扔进了门口的(干)垃圾桶。他决定再接最后一单就退出广告圈。
立群知道这个消息后告诉他,“每个这么说的人,最后还是回来干广告了,你可想清楚了,别打脸。”王志文说,“好”,立群叹了一口气。
最后一个大单还是来了,客户汉堡王,打开邮件,里面只有一张照片,肯德基爷爷和麦当劳叔叔。立群说,干掉一个就行,两个加倍,Deadline 圣诞节。
时间紧,任务重,就在王志文苦心想idea的时候,立群告诉王志文,肯德基也找上门来了,让你帮他们做三波,头两波黑汉堡王和麦当劳,第三波帮自黑,但记住了,头两波真黑第三波假黑。
王志文说我不想接,做不完,Deadline又是圣诞节。立群站起来,指着远处吃着吮指原味鸡的女儿说,“看到了吗,当我求你,你要不接,肯德基就封杀我女儿,她这辈子再也别想进KFC了。你忍心吗?”
王志文心软了。
就在这时,麦当劳也找过来了,让王志文干掉汉堡王和肯德基,但同时也要自黑一下。王志文懵了,怎么回事,不同的brief,但最后KPI却很大同。好吧,一不做二不休,但要按规矩来。
王志文让立群找了个小辈去解决麦当劳,又找了一个当年在4A带过的ACD,外国人Luke卢克来解决汉堡王,最难搞的肯德基自己上。
黑白颠倒了三十来天,圣诞节终于要来了,写完最后一个句号后,王志文累得有点晕,他眼前出现了幻觉:当年被开除的BD原谅了他。
这时,立群打电话过来兴奋地说,你知道吗!他们三家全完了,我们的稿子一出街大家就疯了,你快打开窗听听,整个上海都在喊“驱除外夷,恢复中华,远离西餐,只吃米饭!”
说到这,王志文那边突然没声音了,立群匆忙叫了首汽约车去表店一看,王志文趴在地上快不行了,立群哭了,问老王“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老王缓慢地抬了下眼皮,看着天花板笑了,递过来一个本子,咽气了。
立群打开本子一看,上面写着一句话:
“我是一个好乙方,我没砸。
and 别忘了尾款。”
后记:
导演和编剧都曾是广告人,算是我在奥美的前辈,所以写这篇文章开开玩笑。因为看完后最强烈的感受是,这部片子尊重专业,就像一个合格的广告人尊重客户一样,里面很多台词的智慧也确实来自广告行业。
其实很多事一通百通,本来想严肃地评一下这部片子,但觉得也没必要,它引发了我的思考,能让我带入感情,已经很好了。
为了文字风格需要,故意放了一大堆广告圈通用词汇。现附上解释:
CD 创意总监
BD 商务拓展总监之类的
Agency 代理商的意思
Deadline 交活的日子
Account 客户沟通岗位
Freelancer 接私活不上班的广告人
Idea 传统广告中创意想法
Brief 一般指客户的需求单
KPI 这个大家都懂,结果衡量指标
ACD 副创意总监
戛纳广告节 广告圈第一奖项
4A 一些曾经高大上现在快过时大型广告机构
很喜欢这个电影啊。王志文、李立群、许亚军、高捷、余皑磊,一个个出现的角色让我一直暗暗花痴尖叫。特别喜欢看这种群像戏,每个角色都性格分明,立体感十足。这个电影里主要演员演技都厉害,角色之间戏剧感十足,每场戏都意味深长。 特别喜欢王志文和李立群两个人的表演方式。不会拿腔拿调,不会故意端着,演起戏来都是举重若轻、了无痕迹。角色魅力十足。 不管是王志文饰演的杀手老赵,还是李立群饰演的杀手经纪人老杜,都是那种已经看够了这人间沧桑,见惯了生死,内心基本毫无波澜的老男人。他们的心就好像那种揉皱了的牛皮纸,看上去非常多的皱褶,韧性十足,但是被水浸润后却能变得很柔软。所以,这种本应该很冷酷的人,却会在人间烟火中露出一点内心的柔软,就让角色显得非常的有吸引力。而且,同样背景的两个人,本应该很相似,王志文和李立群,却都能演出自己的风格。 还有夏克立,上次看到他还是在康熙来了上面 跟老婆秀恩爱。这次竟然演了一个爱尔兰浪人。为什么他演的爱尔兰破落户却没有余皑磊演的坏蛋坏呀?看了长安十二时辰,认识了余皑磊之后,才发现他怎么演了这么多坏人啊。真是各种坏人,坏的五光十色。 导演的镜头也非常漂亮。老上海的腔调十足。同时这个上海滩还拥有着一点欧式风格,像是福尔摩斯生活的那个雾气笼罩的都市,就很迷幻。 总之,这是一部很禁得住琢磨的电影。老男人们,魅力十足。
老男人型电影,不是说主要演员是老男人就说是老男人型电影,而是整体气质就是一个老男人在你跟前儿讲故事,不急着弄大火,放猛料,平常说话间震你一下,平静有力量,到了故事高潮,就像王志文的绝招一样,就那一下,干脆明确,唰的一下完事儿,弄得还想听,再听一遍,它就是一个好故事,到时候上映别憋着劲儿的找暗喻,没劲,放轻松享受故事。
我靠,讲的还是中苏友谊,杀人送钱,全帮!
不知道怎么评价这部电影,感觉就是影片台前幕后所有的主创人员,非常用心地拍出了一部烂片,尽力了,尽到你都不好意思多加批评。
【B-】《罗曼蒂克消亡史》版《老爷车》,看完后一查编剧惊了,二逼瓦西里。虽说不少情节写着写着写没了(雪儿的情人是谁?多年前搞砸的那单具体是怎样?),最后的幕高潮解决的也有些瞎闹,但总的来说这个多人物多线索的故事做的还算圆满了。遗憾的是导演功力一般,分镜一股子电视剧感,完全没把宣传中“跨国拍摄”的大气宏伟展现出来,只能说是合格把故事讲明白了。但老戏骨们真的是宝藏,王志文李立群许亚军飙戏太有张力了,给电影增色不少,看的过程中我还特意想了下如果都是鲜肉来演会是什么样(然后觉得惨不忍睹便不想了),编剧们多写些这样以中年人为主角的剧本吧,除了电视剧,大爷们在银幕上也真的光芒四射好吗!
又装逼又长,补拍痕迹明显,王志文并不出彩
看完整个影片,感觉编剧是个极其聪明的人,能把众多人物都刻画的入木三分,线头还极其复杂,后来知道是二逼瓦西里,怪不到。台词写的有意思极了,演员处理台词的方式和能力更强,个个都是表演艺术家。导演是第一次导电影,但是腔调拿捏的特别好。关键是制片人太厉害了,能把这么一帮人精攒到一起,拍一部新人导演的电影,厉害!
怎么说呢,应该说惋惜,一群演员这么好的技术,却只能演这种水准平庸的东西,王志文连眼袋抖动都在传递情绪,这么好的演员,多久没出演过像样的角色了?导演像塑造一种“范儿”,算是部分成功了吧,八成的气氛依仗这几个主演自身的技术,一直在想,这电影如果没有导演,凭这几个老戏骨自己捯饬商量着来,也照样不比这个差。肯定不烂,看看演技也能让人坐得住了,但肯定不好,这距离真的电影差一口气啊。话说回来,做电影海报的广告公司的俩人一块鼓捣了个电影,竟然比那么多科班的电影人做出的东西还像点样,这说明什么呢?
电影感这个东西,导演是真缺啊。如果说《一代宗师》是清明上河图,每个人都有血有肉栩栩如生,那这部可能就是小鸡吃米图,就差这么多意思。
腔调和氛围是有的,服化道也不错,戏骨们也在线,就是人物多,线索杂,剪辑、节奏没起来,动作戏不够分量,也不硬朗,找个好的武术指导,多点打斗,可能票房会上去。
野心太大,能力不足。攒了一个虎头,高潮只能收成蛇尾。拿掉三分之一的人物和故事线就能好很多。
很少打一颗星,这次撞上了。叙事混乱,剪辑混乱,节奏混乱,莫名其妙的出现某些令人不解的画面,导演是在故作高深吗?本来挺好的一个故事,给这傻导演整成这样。一会中文,一会英语,这又不是英语课老师读课文。唯一的星送给那些老戏骨吧,求求你们也别接这种傻导演的片了
前面有点姜文那劲儿,中间有点纪录片那劲儿,结尾有些仓促。演员阵容挺强大的,比小鲜肉爱来爱去的电影强太多。感谢+影观影团提供的这次机会,祝票房大卖!
这不是一部单凭打打杀杀堆砌视觉造诣的商业类型片,相反,徐顺利的内向进攻成为其最隐蔽的迷人之处,精致考究的构图、分镜、剪辑、闪回、插叙等隐性技法炫目交融,最大化重现了老上海图景的诡谲之美,五湖四海汇于一城的亡命之徒,亦编织了一张利益杂烩的庞杂蛛网。对应的戏份,则是华语影坛公认的戏骨集体出山后的精准碰撞,明枪暗箭,阴诡阳谋,在酣畅淋漓的飙戏中渐次揭露。最后一场神似昆汀式的枪战乱斗,又将整部片子拉高了一格。大器晚成的处女作,久违逢甘的风格电影。(强烈建议二刷,多的是“卧槽”的细节呼应)
这么好一个剧本导演能给拍成这样也是牛逼
恭喜二哥,恭喜徐导。作为“老新人”,这真是相当高的起点了。电影从剧本到制作都非常用心,希望在市场上也能被认真对待。在大银幕上看到王志文和李立群对戏,觉得惬意,像吃了一道失传已久的家乡菜。
失荆州的是诸葛,断头的却是关羽。酒肉臭的在朱门,冻死的却是刍狗。用剃胡刀就能闻风丧胆,却败给了停住的怀表。穿白西装就会人模狗样,却变成了朵颐的咸鱼。杀人皆为了爱憎情仇,有的专业苦练两年钢琴,有的隐忍委身洋人身侧。化池鱼遭殃,因萧墙起祸,到头来不过是寄生租界的动物,无法脱轨的火车。
导演告诉了我们 什么是教科书般的演技 什么是教科书般的优质演员,同时也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教科书般的导演能力不足,导致我们观众有了教科书般的扼腕叹息。
这片子太好笑了,我反正是完全看不懂这群人在干嘛,导演的字典里大概没有“节奏感”几个字。另外余皑磊的安徽话咋那么像我家那边的方言,看的时候真的出戏到我疯狂捂脸,太土了我天。
毫无节奏,挖坑不填,过分追求非线性叙事的群像剪辑做不好就是这样:故事一顿混乱,人物全成符号,毫无行为动机……可惜了王志文和徐亚东了
5分吧,能看出创作者在各方面都有着一些小心思或是小抱负。但是,方方面面有都差着那么一点。节奏感也是差点,有些不明所以的拖和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