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到底还有几个中肯的评价,感觉豆瓣已经被崇洋媚外的看客占领
今天中午抽空去看了,其实平时很少看这种题材的电影,看完后觉得挺不错的,自己反思了一下,晚上回家又把自己的熊孩子教育了一番,挺有教育意义的,并且看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揪心紧张,真的算还不错的电影啊,说我没某些人品味高也好,说我要求太低也好,我觉得最起码值7分,加上霍先生和秦海璐就够8分了,说说优点,气氛营造的挺好的,剧情挺流畅也都能看懂,一直提着心紧张的要命,出来以后立马脑壳疼,缺点是妈妈有点2,总是放孩子一个人在一个地方,不是专业人士,对电影也没有高要求,只要能深入看进去不走神对我来说就不错,真不知道这里的影评有多少是真正专业真正用心的,电影是给作为普通人的,祈求某些不良评论l家不要动不动就冒充专业人士乱评价混淆普通人的概念了,真的不懂豆瓣怎么了,国产剧一上来就自动刷1分,摸着良心问问那些1分的,你们到底是太专业的电影评论家,还是专业的崇洋媚外者
2 ) 中国电影人的偏执型精神错乱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除去中韩合拍和棒国导演演员来天朝捞金拍片之外,还多了一种新的进(diu)步(ren)模式:翻拍。
如果说足球比赛引入外援是为了增强实力,那么翻拍别国片子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卑微姿态,是希望从模仿开始的学习过程。然而电影的原创力更多的体现在编剧和导演上,前者指故事本身,后者指执导水平,这些其实都很难通过对一部片子的模仿本身得到启发。尤其对于长期以来被烂片占据了绝大部分江山的中国电影而言,很多时候差的其实并非智力成果本身,而是电影工业各个环节的执行能力和鉴别能力,在这个时候不从自身的工业水准找差距,而是完全放弃自己的原创心思,去选择简单照搬别国的电影,实属下策。
当然,翻拍片也偶有能看的,《重返二十岁》是韩国电影《奇怪的她》的孪生片(同个剧本),陈正道导的很认真,故事优秀感人,演员如杨子珊等也表现合格,拍的工整,口碑不错。
即使是翻拍能力有限以及原版先天不足的片子,如翻拍韩国电影《盲证》的《我是证人》,也让人可以忍受,毕竟原版片质量尚可,本土化的过程在剧本上也作了许多调整,并没有摆出一副我们时间很赶就是百分百copy的样子,还是有些诚意的。
可是,近年来以文艺片崭露头角在圈内口碑一直不错的导演刘杰和他的团队,这一次却做出了让人目瞪口呆的决定。
首先,他们决定翻拍一部韩国电影,一部平庸的、漏洞很多的、韩国本土反响平平的、豆瓣才6点几分勉强过及格线的——惊悚片。
然后,他们找来了金马影后秦海璐演女主,却同时找来了常年混迹古装偶像电视剧的霍建华当男主,从如此诡异的格格不入的搭配,已经可以看出投资方的心术不正了。
再然后,更可怕的是,刘杰的团队把韩国原版片几乎原封不动的搬了过来,剧本,台词,分镜头,服装……除去发生背景,一毛一样。
一位还算优秀的导演,所能做出来的放弃尊严不要脸面的最糟糕的事,莫过于此了吧。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部只是换了中国演员重演一遍的韩国原版的“影子”电影,听着不伦不类宛若用翻译机器直接韩翻中弄出来的台词,看着和韩国原版一样的虎头蛇尾的剧情和莫名其妙出现也莫名其妙下线的丑脸哥哥,看着和韩国原版一样的玄乎的门前标记却没有下文,看着宛如智障的保安警察,看着和韩国原版一样的神经兮兮的男主,唯一的区别是,这一次中国的男演员更面瘫了,银幕表现力被原版吊打。
秦海璐的表演虽然是全片少有的加分项,角色本身在她的能力范围内,却也不免用力过猛。倒是春夏小妹妹开篇表现自然,给这份全程抄袭的敷衍作业带来一股难得的清风。
看到短评里有说我们自己的导演也可以做好类型片,我笑了。
当一部电影无论是故事还是镜头构思还是节奏渲染还是剪辑还是台词在最根本的智力贡献层面都和你们一丁点关系没有时(如果硬说关系还是有一点的,毕竟这个尴尬的榜样还是你们花钱买来的,大概体现出了审美的低下智力的硬伤),国产类型片这几个字,不过是你们失掉廉耻心的痴人说梦而已。
祝福和片中的秦海璐一样得了偏执型精神错乱的中国电影人继续一梦不醒,毕竟在梦里你们还可以有一点自己很了不起很有才华的错觉,而现实的世界太残忍。
3 ) 7-7.5分片,打五星抬分,就是看不惯一些瞎黑的
好久不通过豆瓣选片了,评分对我来说越来越没意义了,国产商业片只看缺点不看优点,死命往低分里打,小众电影外国电影无限放大优点,高分起步,再加上水军的鱼龙混杂,豆瓣早已不是看片推荐的最佳选择了。
说说黑子普遍提到的几个黑点吧
1、霍建华演技烂。诚然万年面瘫,演技和那些实力派也有差距,但是对于这部片子而言,张家伟这个角色咋就不能面瘫了?影响剧情推动了?我和朋友一块去看,看完后朋友说这次霍建华演的不错啊,据我所知,他可不是霍建华粉丝,纵使我们普通人对演技的理解很业余,品味有限,但真的如黑子说的如此不堪?或者就因为如此而打低分合适吗?
2、完全抄韩国原版。当年重返二十岁出来的时候我也装逼似的和身边的人说,“我靠,这不就是奇怪的她吗”,以此来凸显对这部国产电影的不屑和无节操抄袭的讽刺,所以我能理解那些对国产电影怒其不争的愤怒,但是个人对豆瓣评分的理解是对电影本身的评分,在我看来,翻拍只是说国产电影没创意,还没辉煌就穷途末路了,但不能因此而否认了这部片子本身是可看的,如果想打一星请出门左转,打给中国电影圈
3、bug多。是,确实存在多处bug,所以要我打分,大概也就7分多点,但是一个上座三十余人的影厅里,全片产生了多次多人的尖叫声,你不得不承认,它很好的做到了代入感,它至少是一部较为优秀的商业片,别忘了,它只是部商业片。
以上,我说爽了,管它啰不啰嗦,对于有耐心看这篇影评的你,爽不爽我就不管了。最后烦请所有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国产电影崇洋媚外吹毛求疵的黑子有多远滚多远,谢谢不送。
4 ) 无意义翻拍
艺术创作需要灵感,然而好的灵感却不易寻。翻版,变成了所有艺术形式都无法回避的事情。无论是图书、音乐、电影,皆是如此。
由于翻版独特的创作性质,好的翻版只有两种可能:出众的原版,像是斯科塞斯的[无间道风云],即使很多人觉得不如原版,却依旧可以摘得小金人;精彩的改编,如同徐老怪的[智取威虎山],以商业片的手法将一个“又红又专”的故事,拍出了现代风味。然而,[捉迷藏]与这两点都没有缘。
诚然,韩版[捉迷藏]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并成为商业领域内,韩国惊悚片的佼佼者。但亮眼的票房成绩,却无法掩盖电影自身的问题,在过度的氛围营造,与前半段不错的悬念性堆积背后是数不清的剧情Bug,与后半段一泻千里的叙事节奏。
作为一个有奖项加持([德兰]),又曾经拍出高口碑类型片([青春派])的导演,对于刘杰来说,影迷们理应有更多期待。只可惜,这一次,尝试全新的商业类型时,刘杰显得太过保守与虔诚。虽然,翻拍版也曾试图通过细节来填补剧情的漏洞,如将新小区中的每一户也都标记上人数,并选择单身的一户打钩。也曾利用拍摄旧楼的地形,精心设计动作,将韩版的天台搏斗转入楼梯间,更通过“拳拳到肉”的真打,丰富了动作戏的观赏性。但是,就原版电影本身的问题,翻拍版却没什么动作,反而几乎是将原版一模一样的克隆了一遍。在韩版在前,且本身影响力并不算小的情况下,翻拍版在继承所有缺点的同时,还失去了这个故事本身悬念性上的优势,彻底成为了鸡肋。如果说原版的故事,从女凶手摘下头盔那一刻就完了,翻拍版几乎从第一秒开始,便已经等于结束。
不可否认,从电影工业的角度上来说,韩影这些年在许多类型中有了长足的进步,值得华语电影学习。然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真正进步的不二法则,如果只会不分青红皂白的照单全收,那么华语电影距离真正的春天,还任重而道远。
5 ) 《捉迷藏》真是一部深刻的喜剧,你觉得它不好看,只是因为你不懂
《捉迷藏》真是一部好电影,你觉得它不好看,只是因为你不懂
我今天看了《捉迷藏》,真是一部上乘之作。作为一部翻拍自韩国片的喜剧,它虽然依然有所不足,但也瑕不掩瑜。
这部剧属于悬疑喜剧故事片,以一个富人家庭被一个神经病盯上为主线,痛斥了贫富不均以及中国的吃人的房地产。饰演神经病的秦海璐,因为买不起房,唯有铤而走险,杀害富人夺其房产,从而一步一步走上了从无家可归到城中村,从城中村到高档小区的三级跳。最后结局里,秦海璐的孩子独自一人荡着秋千,秦海璐入住精神病院。而相比而言,霍建华饰演的男主角,诬陷哥哥强奸妇女从而侵占所有遗产,虽然同样有精神病,但老婆漂亮,住高级小区,开小轿车,完全一副纨绔的拆二代嘴脸。两者的对比和结局,正是对这个吃人的社会的绝佳反讽。
虽然严谨的叙事逻辑和悲壮的史诗感已经让本剧趋近完美。但以我的不才只见,觉得采用浮夸的表演,和更加巨大的反差,应该让本剧更加晋级经典的殿堂。
案例一,
场景:春夏被杀。
春夏同志片中的角色,犯了一个B级惊悚片里都会犯的错误,就是明明已经回到家,觉得旁边是个神经病,但不但楞是去招惹她,还在明明感知到危险的情况下,三更半夜出门去探个究竟。此处剧组想表明,春夏是一个纯情,对社会充满信心,并且具备勇气的小女生。这样的人居然居住在这种社区,真是社会的悲哀。可谓之悲悯。
但此处应该这么处理更显张力,春夏开门去探个究竟,突然,走廊旁边邻居的房门开了,里面露出一个诡异的老先生,对春夏说:“小姑娘,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老夫这里还有三两牛肉二两酒,你要不要喝了撒?”
案例二,
场景:秦海璐穿着摩托车头盔与一身黑衣,拿着雨伞,出没在豪华小区地下停车场。
众所周知,豪华小区的地下停车场,没有卡都进不去,而且全程有监控,二十四小时保安巡逻。但着装诡异的秦海璐还是进去了,而且丝毫没有人对她表示警戒。这里电影实际上点出,这类豪华小区,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空有豪华的设施,但是物业管理确是垃圾,可谓之深刻。
但此处应该这么处理更显张力,采用多段剪辑的方式,用监控的镜头来体现,秦海璐的黑袄子摩托侠,在监控屏幕一里严肃默默地走过,走到监控屏幕二时突然跳起了骑马舞,到屏幕三又严肃默默地走过,屏幕四又跳起霹雳舞,………………。从而体现这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物业的无能,对其无情地嘲讽。
案例三,
场景:女主万茜在监控里看到一个穿得很像黑袄子摩托侠的人,站在女儿正在玩耍的儿童乐园旁,于是发生了追逐。最后发现是追错了人,此人对于他着装的说辞是,他来找女朋友,但怕女朋友家人认出他来打他,所以才这么穿。
这个诡异的人在保安四处巡逻的大下午出现在豪华小区内,出自傻缺阶级,冒着被打的风险,追寻着一段禁断的爱情。可谓之感人。
但此处应该如此处理更显张力,摩托头盔小哥被抓,说出对女友的相思之情,女主表示不信,让他叫女朋友出来证明。于是小哥接过收旧废品老哥的扩音器,对着豪华的大楼,悲苍地不停叫着:“安红,额想你!安红,额想你!安红,额想你!”如果能让张艺谋来客串收旧废品老哥的角色,绝对是到位至极。
案例四,
场景:万茜与秦海璐在电梯里搏斗 ,女主与秦海璐奋勇一搏,但依然战败。保安室空无一人,电梯上上下下也无人察觉。整栋楼感觉就是女主一户人家。这里正是进一步控诉了物业的低质量与房地产鬼城。可谓之揪心。
但此处应该如此处理更显张力,更显物业之只收钱不干事,酒池肉林罔顾业主安全。电梯里万茜与秦海璐搏斗,画面一转,转到监控室外的走廊,隐约听到监控室内有声响。电梯里万茜与秦海璐继续搏斗,画面一转,镜头逐步靠近监控室,响声越来越清晰。电梯里万茜与秦海璐继续搏斗,画面一转,监控室的门打开,里面所有监控画面在播黑人唱rap,灯光夜店风,保安们正在奋力地晃动自己的身体。
案例五,
场景:霍建华发现尸体。剧中霍建华出出入入春夏的房间数次数天,终于发现了春夏的尸体,被用保鲜膜包裹着藏在衣柜里。死亡数天,没有冷冻,尸体不但没有尸臭,腐烂程度也极低,就和刚死时差不多。一如之后发现的他哥哥的尸体状况一样。可谓之惊恐。
但此处如此处理应该更显张力。霍建华发现春夏的尸体,惊讶万分,惊恐之中尸体倒地,随后被秦海璐击晕,秦海璐击晕霍建华后,优雅地走向厨房,拿出一卷保鲜膜,一边包裹霍建华的身体,一边说出如下台词:“职掌牌保鲜膜,首创无需冷藏保鲜技术,保鲜防腐防臭一气呵成,各大超市有售,天猫旗舰店更有双十一优惠。“不但更显张力,还可以平滑地植入广告。
当我看完《捉迷藏》,看到了这么有才华的剧组,我觉得国产喜剧的春天就要到来。于是斗胆提出数条意见,希望为中国的喜剧建设献出一份薄力。
6 ) 家,本该是最安全的地方
看完电影回家,几乎是本能的观察了一下自家门口有没有奇怪记号,邻居家也留意了一下,哈哈真是心理阴影啊。
整部片子节奏很好,不是吓你一下就跑,过会儿又吓你一下,观影的时候情绪一直很紧张,因为不知道下一秒主角会遇到什么危险。霍建华打床那场戏感觉他快疯了,后来流泪那儿觉得有些心疼,他小时候说的确实是他看到的啊没有说谎,但是却造成……后来他在水龙头下猛刷手,抬头镜子里他的眼神好吓人,完全换了一个人,有股狠劲儿!
秦海璐这个角色真的让人瘆的慌,最刺激的就是她了,跟男主的打戏感觉要把男主打死了,都血肉模糊的感觉了,好狠!男主逃跑的时候就像在梦里逃跑却怎么也跑不起来最后只能用爬的自己,随时都有被人抓住爆打的危险。心一直为男主揪着。
最后火里,男主看着女主的眼神里,像是一种对她的可怜。女主确实挺悲剧的。
男主有温柔的妻子,可爱的女儿(有点小任性),一个幸福家庭景象,却个个深陷危机,原本最安全的家却变得危机四伏。一定要记得锁门啊!
豆瓣渣滓对国产很排斥吗?翻拍怎么了,人家拍得挺好的呀,麻烦打分还是要认真看一下电影再来,不要误导观众!一星评论跟复制粘贴似的,换汤不换药
只能说是基本把韩版原作进行了一次还不错的还原。叙事节奏气氛营造都不错,尤其是秦海璐演技简直牛逼死了!遗憾的是和原作实在是太没区别了,除了最后一幕。
翻拍都选了个这么平庸的原作,确实想不懂为什么。
“偏执型精神错乱,多发于女性” 跟韩版差不多,《青春派》刘杰导演类型片的又一尝试。个人看的老干部首部银幕作品,春夏和董子健戏份略少,董子健的宝强造型差点没认出来。
作为惊悚片,其实在一惊一乍的气氛与悬疑的拿捏上完成度尚可,老房子的可怕忽地腾升,打开衣柜都得抖三抖。貌似竟没看过霍建华表演,虽表情无甚变动,幸亏撑得住一个干净男人的分量。但熊孩子、大意阿妈、猪队友警察和保安,双商是真的能拖垮一部戏……只能说支持下演技最在线的秦海璐,以及春夏。
随手不关门的智障行为和智障女儿不能忍
和韩版几乎一模一样,但比韩版好,氛围营造是绝对不输的,演技也都在线,但就是台词写的太差,就像是韩版剧本直译。还有,那个女儿太没教养了,怎么没被打死呢....#另外,两大SK2代言人(汤、霍)的皮肤在今年大银幕上都集体阵亡...#
影像风格还是比较突出的,尤其作为一部华语的惊悚类型片,惊悚元素也有,表现合格。只不过,由于是改编的故事,在剧情上基本原样复制,突破有限。另外,小女孩表现比较头疼
剧情割裂感太重了,哥哥线完全无意义,精神病线又不明不白欠缺逻辑,主演只有秦海璐和春夏投入了,其他人宛若梦游。
其实上我们自己的导演也能做好类型片,比韩国导演来导华语类型片在细节上做得好很多。不过就节奏和惊悚程度而言,跟《惊声惊叫》这样的同类经典还是差了一些。3.5分。
差点被豆瓣评分吓得不敢去影院了,没看过韩版没比较,但全程还是挺能被紧张感抓着走。本来还自以为是的预想是霍建华精分,结果却没那么神经也没那么俗。不喜欢的只是霍建华和小孩的表演
完成度掐头去尾的确还行,但连原作的bug都基本照搬过来,唯一对原作进行解释的竟然就是她是什么偏执精神病...这有点侮辱人了...全片只提醒了我们一件事,那就是:还好有秦海璐的力挽狂澜,实力花样吊打霍建华。(其实连万茜都能吊打他呢嘻嘻)
当原版本就问题重重,仅只是一场较为平庸的悬疑片,翻拍于韩国同名电影《捉迷藏》的呈现,可以说几乎没有去致力于改观原有真正的缺陷,只是基本套搬于了昔日那场故弄玄虚的演绎,如此做法,当真是拾人涕唾的笑谈。
三星半。比想象中好太多,中途被吓到过几次。“死小孩怎么还不狗带”系列。老干部应该多演动作戏、悬疑片,秦海璐赛高!告诉大家住再好小区都没用,安保都是shi。ps.中国小演员跟韩国童星的距离还是比较大的。跟韩版也太尼玛像了,再减一星
如果一部电影里男女主的表演是一场和谐的Sex的话,本片就是霍建华一脸死鱼相地躺着被秦海璐疯狂SM……
2.5。贫民窟,长满麻子的脸,奇怪身世,迫害妄想,噩梦,洁癖,怪人,门上符号,包裹塑料膜的尸体。一切元素都在制造惊吓,但逻辑线上难说服人。最后还企图影射一下楼市现象,纯属花拳绣腿。《维多利亚一号》也在讲楼市奇谭,纵使过火,但至少意图明显。
该片深刻的反映了一个真实情况,我国商品房小区的安保形同虚设!
就翻拍质量来说,绝对可以视做国产惊悚悬疑电影的范本。在剧本已经没有必要讨论的情况下,看导演的完成度和演员的表演,仍能从中得到享受,那就是成功。秦海璐就是中国的凯西-贝茨啊(虽然角色深度不及危情十日的水桶腰)。
在大城市里,如果贫穷,生活会变成恐怖片或犯罪片,或者恐怖犯罪片。昨天看的《捉迷藏》就是这样一部恐怖犯罪片。难得的是此片还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性。在这个买买买的时代,所有人都有可能因物欲狂热患上精神疾病。在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即将到来之际,看此片就像看了一篇现代版警世通言……
没想到文艺的搭配做了一部还很带感的翻拍惊悚片,从此无法正视秦海璐……不论原版,电影拍的太笨拙,暗示直呼太明显,生怕观众的想法不往两端的字幕靠拢,最后献媚希区柯克更让人无语。熊孩子笨保安,比神经质更夺人命。人生大写的殊异跟贫富差,就像以美丽城市著称的青岛,电影呈现的一片乱糟糟。
最大的缺点是除了男主和反派,全部智商不在线!!!好在秦海璐演技炸裂!差点没被秦海璐眼神吓die,走出影院想起她我都怕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