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片名:《桂花巷》
播放渠道:优酷
豆瓣评分:7.6
推荐指数:🌟🌟🌟🌟
相关分类:台湾电影/吴念真/女性/1987/苦难/苦情/爱情/忧愁/人生/人性/欲望
获得奖项:
第24届台北金马影展
* 最佳剧情片(提名)
* 最佳女配角(提名)
* 最佳原创配乐(提名)
推荐理由:
* 女主角阿红除了微笑的时候,其他都是忧愁的脸。断掌的女人,克双亲、克丈夫、克子孙注定一生命运坎坷不平,孤苦一生。
* 从阿红自己给自己缠脚,就看出来她是一个狠角色
* 无依无靠,靠父母靠,靠弟弟,靠抚恤,靠儿子
* 人性/人欲这个东西呀,只能说寂寞的阿红也抵不过,又曾狠心、清晰的送走年轻男仆
* 最近看悲情电影有点上脑呀
* 阿红哭大伯丧这段戏真的是绝了,其实毫无悲伤,只是人生如戏,登上戏台即可咿呀咿呀
* 新月第二次给阿红拿青芒的眼神真的是意犹未尽,两次青芒的出现,讽刺意味明显
* 想我一生的命运,就像风筝断线,水风漂泊,无依无靠,这山飘浪过彼山,一旦落土低头看,只存枝骨,身已烂,花朵再坏只开一次,偏偏春风等不来,只要根茎还原在,不怕枝叶受台风,谁知花等人摘,已经霜降日落西,风吹身体桂花命,如果想起身就痛,恩怨如烟皆当散,祸福当作天注定,往事何必回头看,把他当作梦一般
标签:高分/好电影/情爱/爱情/高评分/青春/人性/豆瓣高分/老电影
关于我
读书/电影/美食/旅居
Hi,我在这里等你呀~
来简单地总结一下看《桂花巷》的理由:1、导演陈坤厚最新执导的作品是《新鲁冰花:孩子的天空》,这部电影被人诟病了个尽,失去原味,没出新意,连煽情的功效也比原作《鲁冰花》弱了不止一倍。但陈坤厚毕竟有《小毕的故事》这样的作品,新作的失手不足以去掉搜集观看他作品的热情。2、接下来,引起观看欲望的最大缘由是编剧之一为吴念真,在有限的观影经历里,只要有吴念真参与的电影,几乎都是中等及上乘之作:《多桑》(导演)、《戏梦人生》(编剧)、《无言的山丘》(编剧)、《悲情城市》(编剧)、《恋恋风尘》(编剧)、《搭错车》(编剧)、《儿子的大玩偶》(编剧)、《海滩的一天》(编剧)、《一一》(主演)、《麻将》(演员)、《青梅竹马》(演员)。吴念真在我这里,成了一部电影品质保证的代名词。原版《鲁冰花》的编剧之一就是吴念真,比《孩子的天空》质量高的原因或许不能完全归于吴念真,还有时代、演员等原因,但这从另一侧面更印证了我的偏见:吴念真出品,必属佳品。3、女主角的饰演者陆小芬。陆小芬在当时台湾女星里,以傲人身材鹤立鸡群,看她如何演绎中国传统女性的古典美,实在是一件让人很期待的事。她能恰当地表现婉约、隐忍、坚强么?有后来被封的几项影后奖杯,她一定超出了我的预料。4、任达华、庹宗华、周华健。看他们的早年银幕形象,是一件相当美妙的事,那些略显稚嫩而青春无敌的岁月,本就是一种风采。任达华刚扮演了《天水围的夜与雾》与《岁月神偷》,以《岁月神偷》夺取香港金像影帝,此片里,任达华的戏份虽然不多,但给了我们一个事后诸葛的信息:早年的任达华便非常适合演绎小人物的悲喜春秋。5、歌曲《桂花巷》。由一首歌,激起观看一部影片的欲望。歌词的作者为吴念真,再次显示了他的非凡才华。
通观之后,影片自是没有让我失望。一开始的极远镜头,而后切到埋葬剔红(陆小芬饰)母亲的场景,就确定了影片的品质,生命的无常无法预知,宿命也罢,巧合也罢,生死是天地间极自然不过的事,远观生命,在滚滚红尘中来来去去,自有其尊严与美丽之处。父母双亡、弟弟的去世、丈夫也离她而去,剔红似乎逃不脱她的“断掌”命运。不时有人物离去,让我在某刻以为这部电影只是一部苦情片,而导演对之的处理又立即使这些情节看起来相当自然。稍稍的克制,使较为饱满的配乐与抒情很好地发挥了它们的作用。
影片有着极为明显的中国古典意味,绣花的传统元素,古典式的情感、伦理,悠扬的配乐。其中表现剔红压抑的一个镜头,用脖颈上的汗珠,便传尽了该表达的意味:燥热、难抑、极力克制的欲望,点到为止,如写意一般,简单而丰富。剔红最终没有捱过遭遇的安排。贴身男仆有一张与秦江海相像的脸,那是她一辈子也不能忘却的爱恋。她没有抵住爱欲与命运,与贴身男仆发生关系后,怀孕了。这次,她又一次坚强面对,她挺过去了。她有一个永远听话的好儿子,这使她多舛的一生,充满暖意,她最终活了75岁。在年老时,她看到衣锦还乡的秦江海,经历了沧桑岁月,对这已不再过于激动。但是,可以完全无动于衷么?当然不能。无乱如何,都过去了,一切都已成为定局。
一部为吴念真编剧的电影,陈坤厚和侯孝贤执导出来的韵味自然不同。陈坤厚抒情较多,配乐也比较饱满,在某种程度上,与观众更为亲近。《桂花巷》用剔红的一生写照,动人地讲述了滚滚红尘中的生命流动,让人很难不为之触动。
最一开始,我是因为喜欢《桂花巷》的原声碟才会想到看这部电影。在搜到这部电影之前,我看了陆小芬演的《客途秋恨》。这个女人并不美,甚至整个人透露出一种自负,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那种气质让很伤感,在《客途秋恨》里是这样在《桂花巷》里也是这样。那种感觉,会让你直观的生出一种叫宿命的苍凉感,她是女子,你也是女子,所以,我虽并不喜欢陆小芬也不喜欢《桂花巷》,但是却让我休戚与共。
我小的时候看过一部电视剧叫《断掌顺娘》,第一次知道了“断掌”。据说,“断掌”的女人命不好,就比如说顺娘吧——虽然那是一部电视剧,但是要知道,生活的真相往往残忍过顺娘的人生。在《桂花巷》中,高剔红也是断掌,人们说她克父、克夫、克子,她的一生果然如同风筝断了线,亲情福薄,爱情福薄,一切与情有关的,就如同过眼的云烟,看得见的时候就失去了,最后,躺在躺椅中的是一位寂寥度过一生的老妪。她让我想到了命运,一个女人的命运,很努力的去争,但是人却强不过命,这就是宿命。
在《客途秋恨》中她是失去了故土漂泊无依的女子,在《桂花巷》她是无人倚傍的女子。不是她不够好,而是命运只是一出写好了词的唱本,演员是改不了戏的,即便强行出头,是悲剧是喜剧,最终的结尾还是一样的。年纪很轻的时候,总是对未来有很多憧憬,可是当我们渐渐长大后,就会发现,很多东西多争无益。宿命是一张摊开安静的掌心,我们站立其中,脆弱而暧昧。
影片风格很是隽永,女主运气不错,遇见很多善心人:舅舅一家,丈夫,情同姐妹的侍女,包容的儿子……她能一次次直面风雨,自身性格也是比较强大的,印象很深的是那个少爷是周华健扮演的哈哈。此片难能可贵的是体现了女性对爱欲的渴望,过分纯情化女性反而会让我不适,电影版比电视剧好太多了。桂花巷是女主出生的地方,女主的命运应该也是桂花巷出生的人挣到的改名了
很像《怨女》风格,少奶奶的一生
3.6 幾場戲控制的都挺好的。但總體還是斷啊.......李志希太像英九哥了
吴念真太会讲故事了。 2011.02.16 自己@燕窝
过去的电影就是这样,缓缓的古意,洗练而沉静,岁月悠长也不过白马过隙,断掌女人的一生,好命还是苦命,只怕当事人欲语泪先流。亮闪闪的一众黄金配角,不愧是姆妈喜欢的老电影。
本以为是那种一味苦情的煽情戏码,却是有血有肉的人生....她也曾试着学做呼风唤雨的狠角色,无奈不是那块料...她能做的只有凭直觉走路,不免常常走错,连自己都吓到,这一切都好真实(许多若干年后才看得清对错的抉择,只源于当时的一念之差,有几个人慧觉如此,会选得对呢).....她还有个百年难遇的好儿
桂花巷意味着这是剔红改变人生的一条新的道路,是剔红这位古文化培养下的传统女性与自身命运斗争的象征。在这桂花巷里,或许选择,或许注定。影片的戏剧张力不足,略闷。直到最后的6分钟,彻底把我看呆了。那是一个女性一生的浮光掠影,却充斥着悲伤和无奈,快乐是那么的短暂。她,会后悔她的选择吗?
通过几个简洁干净的镜头转换交代了一个女人寂寞孤苦的一生,近乎白描;女性若自立自强,即使孤独终老,也是不完美中的完美。
天注定式戏剧冲突和观点,非常的符合华语传统旧文化的语境,也是很贴合当时的深受其影响的女性传统思维。剧本转化成影像后再来看,其实内容即便是横跨几十年光景,也还是有些单薄,有些戏份可以多给点信息和人物刻画的。PS.演职人员里的周华健在哪里???
断掌纹和媳妇熬成婆的故事
非常含蓄内敛,暗里血泪无数挣扎煎熬,家人亲人爱人朋友一个个离去,只有自己走到最后。往事不必回首,回首无益。秋月真是心亮心善始终如一,哪里都有她的容身之地。
一个女人的史诗。民国范和台湾风的完美结合,果然是吴念真,果然是陈坤厚。陆小芬的演绎温婉动人,不输她在《客途秋恨》中的表现。任达华在影片中客串演出,他在八十年代似乎有一段在台湾发展,演出过《阴间响马》等影片。
先听了多年的ost,早已听出了想象中的一番风景。待看到电影,竟然觉得相似。我喜欢这篇电影散文,把能撒几十集狗血连续剧的情节,就这般娓娓道来,两个小时,不必事事交待前因后果,也不计岁月如梭,更忽略了大时代的血与火,因为凡是懂得的观者,大抵都能想象的出罢,这莫非也是台湾电影的幸运和不幸
神奇的片子,还有任达华!
想我一生的运命 就像风筝打断线 随风浮沉没依靠 这山飘浪过彼山 一旦落土低头看 只存枝骨身已烂 啊…… 只存枝骨身已烂 花朵再坏 也开一次 偏偏春风等不来 只要根茎还原在 不怕枝叶爱台风 谁知花等人摘 已经霜降日落西 啊…… 已经霜降日落西 风吹身躯桂花命 如果想起心就痛 思怨如烟皆当散 祸福当作天注定 往事何必回头看 把他当作梦一般 啊…… 把他当作梦一般
桂花巷里茕茕影,雨打风吹去,人生苦匆匆,世事难随愿。十年一梦凄凉,红颜弹指老。断掌纹赫然,剔透红颜薄命,几番伤春暮,已是秋凉。思怨如烟皆当散,祸福当作天注定,往事何必回头看,把他当作梦一般。
看似平靜下盡是曲折,沒有流於搧情苦情戲,而是相當克制的無奈。陸小芬由少至老,演技出色。
噗,竟然有周华健任达华。。。。。
高门富户的女人,最难是一生孤独,堪如断掌纹。凭着一双巧手与三寸金莲,嫁入富贵人家,回头看这一生,时光流水一样的过去,却只映出了她一人的寂寞倒影,甲伊当作梦一般。任达华周华健那时都好青葱。
拍出了些许“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的意境,但整体还是过于寡淡和跳脱,换个更有风格和操控力的导演,效果该会好很多。吴念真还是更擅乡土和男性题材啊,剧本台词是软肋,还有就是台湾的年代剧的老问题,演员一说国语就露怯。
非常平淡朴实的剧情但却张力十足。其中有周华健,任达华出境,周华健真的很青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