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聪明人才能当画家。画家需要对部分画面视而不见。有所拒绝才能有所选择。一个聪明的人更了解的是他在画什么,而不是看到了什么。在所知和所看之间,他会有所收敛。他不能拼命的去追求一个想法。他害怕他想讨好的人目光过于敏锐,会发现他不仅在画中加入了他所看见的东西,而且加入了他们知道的东西。”
知所讳,这是17世纪新教英国的意识形态。
看完彼特.格林纳威1982年的这部《绘图师的合同》之后,一直不能回过神来,震撼之余大脑却像短路一样思考不出什么有用的东西来,直到过了一段时间之后,看到央视国宝档案关于《清明上河图》的专辑之后,突然大有感慨,通过《清明上河图》这传世巨作中窥视到了格林纳威在电影里绘图严格遵守客观事实的要求的有趣和精髓之处。
电影里的绘图师纳维尔是一个不会因为任何外在条件所改变他作画态度的画家,他每天的两个小时内严格的按照取景框中的景象作图,完美的再现了庄园里景物的客观事实,于是也便留下了谋杀案的证据,从而导致被灭口的下场。这时忽然想到张择端是否也是这样的一个画家呢,他在精确记录下北宋汴京从乡村到街头的繁华景象的同时,会不会也不经意之间记录下了某桩未被证明的犯罪呢?这当然是玩笑了,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个想法,格林纳威在这部电影里把画家和导演两个身份完美的结合在自己身上,并由此获得当年的威尼斯最佳导演。
观画
《绘图师的合同》在每一幅画面的构图上都使用绘画的标准,格林纳威完全的使用自然光,烛光、阳光,而没有用一点的人工打光,使画面充满了迷离诡异的感觉,刚刚好配合这个有头无尾的谋杀疑案。从影片一开始,室内昏暗的烛光下,十七世纪英国贵族打扮的人物登场开始,每一个构图就充分的体现了绘画的美感和对称,从烛台的位置到说话时人物静止的脸庞,格林纳威在这时把摄影机完全变成了照相机。格林纳威自己都说:“我拍《绘图师的合同》原始的出发点只是练习精确工笔的制图,和电影制作一点关系也没有。”电影里面那十三幅精准客观的景观图,就是格林纳威自己的作品,有时候想,他大概就是为了炫耀自己的这几张图,才特意做了这部电影的吧。所以一定程度上说,要理解他的电影,还真的必须有一点绘画的基础才行。
同时他的电影还有很强的地域性,冷静到不动声色的情感表达,训练有素的理性控制,是地道的英国制造,尽管后来有《枕边书》这样的跨越国界的题材,但是究其骨子里仍旧是一种英国式的理解和解构。这种理解体现在这部电影里就是在华丽的巴洛克的背景下,绝对冷静客观的视角和同样简约循环的配乐,使阴冷与浮华相互对应反衬。迈克尔.尼曼是格林纳威的御用配乐师,与格林纳威合作了大部分作品,他配乐的风格简单而一目了然,讲究结构中的旋律重复和对称美学,和格林纳威的电影交相辉映。
观影
影片的故事主体是一起谋杀,但是由于格林纳威对画面解构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对情节本身,所以不能用正常的眼光来看这起案子,甚至到了最后,也没有办法准确的认定谁才是真正的凶手。问题的关键在如何能够通过纳维尔的图画来发现谋杀的蛛丝马迹呢,举个例子,画面里的房屋外出现了通向赫伯特夫人二楼卧房的梯子,不是在暗示着赫伯特夫人和管家不可告人的关系嘛。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几幅图画中出现了一件奇怪的衣服,像是庄园主人赫伯特先生的,而影片后半段发现的尸体也正是赫伯特先生,可是仍然是没有办法准确的认定什么,一切都在那里的时候,你又不知道该去如何解释。
在出场人物复杂的相互关系上,也少不了尔虞我诈的秘密和格林纳威常用的肉欲关系,尽管有着繁琐难解的古装衣服和束胸。纳维尔与赫伯特夫人,纳维尔与赫伯特夫人的女儿莎拉,莎拉与她的丈夫塔尔曼,甚至是潜藏的赫伯特夫人与管家诺耶斯,而一切的原因也是因为赫伯特夫人和女儿都想借助别人为自己无能的丈夫生下庄园的继承人,由此每个人也就都有了杀掉庄园主赫伯特先生的动机和可能性。在表现这种肉欲关系的几个场景上,格林纳威用很有讽刺效果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这些矫揉造作的上层人士本质上的虚伪和龌龊,最后也正是艳福不浅恃才傲物的绘图师纳维尔,惨遭横祸,死的不明不白。
画面中还出现一个奇特诡异的全身涂成深蓝色的“背景人”,他时而化身为雕像,时而变成背景墙,时而从房顶上出现,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就是在发现尸体的地方,也就是第十三幅画所画的地方,“背景人”从雕塑马的身上爬下来,可是尊重客观事实的第十三幅画马的上面并没有人,最古怪的地方是这个“背景人”还曾被庄园里的人所发现误认成乞讨的并且遭到殴打。从始至终我也没有参透这个“背景人”真正的位置何在,或者对于整个这个杀人事件,虽然知道“凶手就在我们中间”,但是根本没有办法指出“凶手就是你!”不过本来这故事也是因画而生,人物也是因画而死,参透参不透在欣赏画卷的同时也可以将它忽略了。
没想到格林纳威能导演出这么古典主义的悬疑片,还以为他只对男欢女爱感兴趣呢!
本片的剧本极其复杂,好像一本大部头的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女主角说剧本有那么厚,是她接到过的最厚的剧本,而且里面都是文绉绉的上流社会用语,但她一看就喜欢上了。
本片发生在十七世纪英国崛起之前,当时的上流社会头上戴着夸张的假粉,脸上搽着厚厚的白粉,繁文缛节愈发复杂无聊,但内心也愈发空虚难耐。一座庄园开着宴会,就要外出的庄园主人和狐朋狗友畅谈风流韵事,并计划再次外出寻欢。他对妻子冷淡无礼。一个新来的年轻帅气的画家向女主人兜售才华,两人签下合同,画家以庄园为背景画画,共画12张图,每张8先令,外加女主人的服侍。画家沾沾自喜,颐指气使,第二天就开始了行动,选取了庄园最有代表性的地点一一作画,还粗暴的让女主人陪侍。
自以为占了便宜的画家,没想到自己落入了一个大圈套。
结局是阿加莎克里斯蒂似的,每个人都是凶手,他们杀了男主人,为的是财产,这一切都是女主人策划的,她伺候画家的目的就是为了借种。种好了,人就可以杀掉了。那些画被烧毁.
当尼采狂人一般高呼:"上帝死了",我这种无神论者只是过了一下脑子,然后合计着:"死了就死了,反正在我心目中,它从来也没存在过."英国导演彼得.格林纳威用玩世不恭的态度说:"电影死了".不知道是否能在多少年之后,还会被很多人记得.其实什么也不是能够轻易消亡的,只不过转换了形态.当碳变成钻石,美女变成老妇,生命变成机器,阿白变成一具尸体;一切事物,也就终结在了我消逝的肉体形态里.
《画师的合同》,他的第一部故事长片,12幅关于风景的绘画展示了欲望的多面体。彼得喜欢用数字,也喜欢用文字,来解构和堆砌他自己的电影。理性的方法,荒诞百出的戏剧场景,他作为画家的功底淋漓尽致的展现在屏幕上。对上流社会的挖苦和讽刺俯仰皆是,油画式的镜头铺垫层出不穷;人类的欲望成为沉船里加速毁灭的压舱石,就这么被这个一向离经叛道的英国人用涂鸦的手法揭示了出来。
迈克尔.纽曼的配乐调整了电影12个片断的节奏,让整部影片充满了短片一般新奇的韵味。新古典音乐轻松悦耳,跟画面对位起来,则带着戏谑调侃的味道。配乐是现代电影里无法或缺的环节,弄得好则锦上添花,弄得不好则画蛇添足,但是导演的艺术家品位是不会容忍恶劣的音乐出现在他的电影中的。女人盲目的欲望好象一直都是格林纳威讽刺的主题,在《8又二分之一女人》和《枕头书》里,也一再的出现。也许女权主义者会讨厌他的讽刺,但是你不能否认,他的尖锐往往切中了水性扬花者的要害。
电影只是电影,什么也代替不了。真实生活平板单调,远远不如电影书籍来得精彩。电影是什么?另一种精神阅读方式而已。艾柯告诉我,一个事件的发生,其实质性意味着另一个已经发生的事件。所有发生过的事情,都是过去的事情。电影还在继续,人的生命在我身上也是如此。欲望的发生和消退比《进化论》神奇的多,世界的驱动力也在于欲望的膨胀。
如果你问我最近怎么样,我请你再把你的问题重复一遍。这就是我的答案。
绘图师的世界,一切都是那样地精准无误,正如他在作画时所使用的测量器,能够将房屋的比例尽可能正确地绘制在画纸上。
但是,再精准的绘图设置都无法与由人心的私欲所设计的阴谋相匹敌。
画家出身的导演,遵循着古典油画的构图原则,精心地设计每一个场景,烛光,帷幕,还有那些厚重的服装与精巧的道具。
绘图师根据签订的合约,尽职尽责地绘制庄园的一草一木,如许精确的还原里,竟然记录下庄园里的隐密私情,也间接地导致了他自己的命丧黄泉。
原来那些晾晒在花园里的床单,就是私情的证据。有一场戏很有趣,庄园主的女儿也试图引诱绘图师,她行走在规整的树雕之间,在遮蔽物的掩盖之下,一件件地脱掉自己的衣服。
还有那个在黑夜里充当模特的人,怪异奇特,他曾经把很像是阳具的雕塑移开,自己站立在上面,或许,这也是导演有意为之的一种讽刺。看似冠冕堂皇的庄园生活之下,是各种私欲的角斗。
庄园女主人将血红的石榴汁滴洒在棉布上,视觉化地隐喻了必将有人作为替罪羊的谋杀。而那只替罪羊正是绘图师,他在发现庄园主尸体的水流边作画。一群衣冠楚楚的男人头戴面具,质问着他,最后,一无所知的绘图师被他们集体仗杀,丢在水槽里。
开始只是津津有味地欣赏着影片颇有古典绘画风格的构图和布景,还有那优美宜人的英国乡村风景。殊不知,看似平静的故事转折里,居然是如此辛辣骇人的一出戏剧。
西方古典绘画讲究的是具象临摹,真实地还原再现。导演独具巧思地以绘画的准确性作为切入点,层层推演出一出没有答案的谋杀。而作为记录者的绘图师,本以为可以得到庄园女主人的再次青睐,得到下一份报酬不菲的工作,殊不知,自己最终沦为了上层阶级阴谋的替罪羊。
合约能定,也能解,但由人心所构织的网罗,待解之时,必留下石榴殷红的斑斑血迹。
喋喋不休的戏剧;疯人在这群“严肃”的人群中间的所显示出的滑稽耐人寻味;明亮的画面,光天化日之下的闹剧,男人的性欲和女人的工具,意义不明的暗示,自诩理性,滥用推理,生于联想,死于联想。
请你画,让你搞,还有我女儿,这是我们的合约。不知是福,知情是祸,贪财好色正常,杀人灭口阴险,最毒不过妇人。
有舞台剧效果的电影,大家都竭力表现得絮叨、浮夸。初看以为画师是男主角,其实他不过是卷入了阴谋旋涡中心的人。“画你看到的,而不是画你知道的”,即使这样还是避免不了成为上流社会牺牲品的命运。
古典视觉,诡谲的剧作,阴谋与交易。对白很老道,十三景,画中画,影射或是隐喻,都很有意思。
阴谋与奸情,当时乃发生,随景取入画,杀人细无声
这部片子可以叫做《庄园十三景杀人事件》……
觀看是危險的,特別當取景框後的外人看透十七世紀歐洲貴族的矯揉造作生活下不可告人祕密的時候——最好的部分是「看」:看人者人亦看之、圖再寫實也不能直接當作證據。然而脣槍舌劍太多,金馬放映那拷貝的字幕翻譯又囧,到第八十分鐘簡直快數羊。結局急轉直下對故事而言是最好的註腳,也拯救了觀眾我。
框中框(frame/frame up)。構圖。疏離效果。光源。中介。神秘人。合約。未揭露的謀殺案。死亡。Chasing Sheep is Best Left to Shepherds。
Landscape&Cinema课的老师的选片口味真刁钻啊!我真心有被这部电影惊到,听说导演最近整出了一个爱森斯坦疯子片,也真真不足为奇了...这种闷骚的杀人事件让我再次默默感叹英国和日本同作为岛国的某种神秘联系(之前看12 Years As A Slave的时候也有这种感叹)。Garden, Frame, Drawing, Dirt...啧啧。
这个片子。。好英国风。。。所有人不管什么时候都穿的繁复无比的大裙子有着一层又一层的袖子。。。脱得脱半天穿又得穿半天。。男的头上顶羊毛,女的头上顶蛋糕。。看那些女的喘气都费劲。。哎呀啊油== ps. 我好喜欢画师那顶毛茸茸的帽子哈哈哈哈哈!
啊呀,罕见的blow-up(或者更远,the man with a movie camera)后裔,这才是真正的鬼魅浮生。Greenaway把每个人物都拍的好性感。Anne-Louise Lambert依然超美且神秘!
戏剧般的场景,美轮美奂的英国贵族风貌,光影的魅力,黄金分割的考究派....13景的杀机,格林威治的玩世又一次成功了
格林纳威最好的电影都在80年代,其它都是浮云...
【7.9】卧槽!!大惊喜,居然有Anne-Louise Lambert!悬崖上的野餐的Miranda!!拍这部时31岁了吧,美爆了!!片子配乐不错,画面构图就和电影中的画一样也是别有一番味道,剧情说实话,有点看迷了= =看了简介和别人的评论才看懂了= =很有趣的一部片,就是实在是受不了那个时候男性假发了,丑爆了= =
主要是MICHAEL NYMAN的配樂配合得很合我口味,特別是對配樂熟悉之后再看電影更有另一番風味
Peter Greenaway 的vision真的非常strong。两千年后的片子更加现代戏剧化,所以我稍稍没有那么喜欢。但这部我就还有点喜欢,因为本身设定在这种夸张的年代剧背景,反倒弱化了他惯用的舞台剧效果的构图和叙事。这个剧还有点幽默,然后很夸张,开头节奏非常好。浓浓的个人气息快要冲破屏幕,伴奏一想起来心里荡漾的就是记忆里的彼得。我喜欢刻意的英国drama气息,抑扬顿挫。感觉这部简直太深入英国的土壤里了。能做一个能代表自己国家的艺术创作者我觉得是一个很大的赞誉。
满是英伦风味的电影,格林纳威的古典审美,逼格极高,画面必须是对称的【这一点是否影响到了韦斯安德森】,巴洛克风格的造型,悠扬中带点滑稽味道的古典乐。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画师最终为他的淫欲付出了代价
此片只有巴洛克式的风格以及配乐引起了兴趣,别的方面都很乏味。作为一名绘画出身的导演,格林纳威将自己对绘画的热爱融入到了他的每部电影中,这个是他非常特色的地方,但是并不是每部电影都玩的好的,这部电影就玩过了,虽然画中的悬疑想法很好但是很多时候有点故弄玄虚。
彼得·格林纳威处女作,如巴洛克艺术般恢弘精致,又不无诡艳之美。1.不愧是画家出身的导演,初试锋芒即拍出一部绘画-影像。实而巴洛克时期的英国也最契合于格林纳威此后众多作品的风格和母题——在繁复富丽的空间设计与形式结构之中,藏纳着蝇营狗苟、暴虐欲求与奇情畸恋。2.以固定机位长镜为主,佐以往复横移的运动镜头,仿若观赏画作的体验模式;强烈纵深效果,大量对称构图,对自然光及烛光的运用也如[巴里·林登]般雅致如油画。3.写生取景框的不断出现也在强化着电影与绘画的自身关联,而画师自陈“致力于既不扭曲也不掩饰”直指摹仿再现的传统,放大画作令人想及安东[放大]。4.画师毁于“各占一半的天真和傲慢”,自以为能安排所有表象(如令人不得出入花园),却不知本质权力握在性无能的贵族手中。5.调侃英德关系。6.裸体真人雕像。(8.0/10)
@Forum des Images 本可以是一部有趣又有味道的片子 可愣是没整好 像堆错了比例的五官 面目狰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