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

完结

主演:娄硕,马昆,魏至强,王明,吴宁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9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海昏侯 剧照 NO.1海昏侯 剧照 NO.2海昏侯 剧照 NO.3海昏侯 剧照 NO.4海昏侯 剧照 NO.5海昏侯 剧照 NO.6海昏侯 剧照 NO.13海昏侯 剧照 NO.14海昏侯 剧照 NO.15海昏侯 剧照 NO.16海昏侯 剧照 NO.17海昏侯 剧照 NO.18海昏侯 剧照 NO.19海昏侯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金灿灿黄澄澄

我在看辛追夫人纪录片时,弹幕总提及刘沫沫,说他更有钱,简直不要太多的那种。 先说明,我绝对不是因为想看金子这种肤浅的想法才去的,就他们从那边跑来,我得礼尚往来也去对门那边瞧瞧。【doge】

至于刘贺为什么会有“刘沫沫”这一昵称,原来是墓穴位于南昌,曾经历过地震导致棺椁的位移与坍塌,棺主人则被压到仅剩几颗牙齿和一点髓渣,与碎末无异,才有这别称的。

跟辛追夫人里的陪葬品不太一样,汉废帝的可谓是琳琅满目,礼器、兵器、酒器到生活器皿,甚至还有无价的竹筒木犊,这一再刷新我对陪葬规格的想象。

要知道短短三集,一大半内容都是在看刘贺花样炫富。 十余吨五铢钱堆积成的铜钱山,让人惊叹,然而旁白说,这才是前戏。 马蹄金和金饼多到让搬运的工作人员连连呼喊“好~重~的~”让身在屏幕外的我,蠢蠢欲动想到现场感受下究竟有多重!!! 我想要这份福气~~~

“随着主棺打开,发现有内外棺,其中有大量的随葬品。” “是马蹄金、麟趾金...,接着还有金板” “一声惊叹,是金...” 这里的“又”用得让人很是羡慕嫉妒啊~~~

“它们让一号墓出土的金器总量达到78公斤,超过全国所有已出土金器的总和”旁白大哥他那毫无起伏的语调,让我一再惊叹。 随着挖掘的深入,又出现了金子,这量到最后是以八十几公斤收尾,我已经看傻眼了。 海昏侯是目前出土黄金量最大的墓,没有之一。

这个履历表记载着他跌宕起伏也短暂一生,从王到帝,由帝归民,最后民封侯被禁锢在封地里。 《汉书》上的刘贺是骄奢淫逸的,才会仅上位了二十七天便被霍光罢免,看似并不冤枉。 可,书是人写的。 旁白这话,一点点去捋顺刘贺被罢黜后的心路历程,尽可能贴近,但事实究竟如何,也无从得知。 但不管怎样,这次出土让在西汉历史中被忽略掉的他,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以及谈论的话题,这是当年的他没有料到的。

墓中出土《礼记》《孝经》《诗经》《易经》还有《春秋》,还发现了失传1800多年的《齐论语》,它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论语》不完全相同,意义相当重大。 这些传下来的儒家经典,侧面辅证了当时皇帝治民的手段,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也因着竹简文字被侵蚀后辨别不易,这才进度缓慢,或许也是网传五集的纪录片,我找遍了也只有三集。

最后,片头勘探员下那15米盗洞,闻到的香味究竟是什么散发出来的,我实在很是好奇啊!!!

 2 ) 比盗墓笔记更好看的盗墓片

可以说是官方认证的盗墓电视剧了,非常好看。

20年去看了海昏侯展览,但也就是看个新鲜,到底什么是马蹄金也没搞明白,那些出土的文物在当下也不觉得有多精美。而在随着考古专家还不明确谁墓葬于此时,一尘一尘清扫那些土发现这些金币只属于诸侯以上的王的惊讶感,身在南昌的我好像也能感受到他们的欣喜若狂。

看完这部纪录片之后,才深觉这些可媲美一座博物馆的文物竟只是历史上一个人的陪葬品,而这个人只是我在上历史课学习古代皇帝史的时候,怎么也记不住的一个人——刘贺。

就是这么一个只在中国历史上存续了27天的皇帝,为什么他出土的文物比他爸还多(啪啪打脸挖掘出刘礴墓葬后那个“疑似”字眼了)。太多至今未解的谜团(比如墓穴的香味,比如永远是盗墓者先找到古墓),因在位时间不长而未能在《汉书》中详尽的了解这个人,这次的发现不知道能不能为他平反被《汉书》描绘的骄奢淫逸的形象,毕竟书都是人写的嘛。

我更愿意相信他不止是个愣头青,他还是有自己的抱负的,只不过迫于当时的三朝元老——霍青的权力深入朝堂里里外外,不甘于当一个傀儡而最终变成汉废帝。之后被霍青扶持上去的刘询隐忍了十几年,等到霍青病逝,念及同胞之情,恢复了刘贺身份,封地豫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意让他远离中央。

“突然”这个词确实可以贯穿刘贺的一生,突然当皇帝,突然被废,突然封侯,突然因为有毒的香瓜子嗝屁。刘贺这一生的坎坷却留不下详细的介绍,不甚唏嘘。

 3 ) 历史在书写过去,过去亦在塑造历史

端午节是海昏侯文物特展来s城的第一天。

说起来s城的博物馆,我在这几年里也算是个常客。

也因为这因缘巧合,

虽然在微博里关注了它,

对于刘贺本人也不过一知半解,甚至于还停在小时候看的电视剧里那个好色无作为的形象里。

然后先去了展,人太多只被盲目的金子给震撼到囫囵看了一些便出了展厅,之后空了一个晚上看完了这部纪录片。

刘贺这一生乃至到他的墓葬被发掘都是跌宕起伏的。短暂的三十多年,童年虽含着金钥匙出生,但年少丧父,坐拥富饶封地不满二十皇帝的尊位突然落到他头上。又因为霍光把持朝政大权,年轻气盛想把权力夺回来而锋芒过露在位27天便被废黜,从此政治生涯一蹶不振。

看到被贬后身边二百亲信皆数被杀,来时风光离开时却伶仃一人,反观刘询,年少流落市井,被狱卒抚养长大,也是十八岁的年纪里被皇帝职位砸中,回到他原本的轨迹中。

也许历史的车轮,

该属于你的人格就是你的,

而不属于你的百转千回里仍旧不属于你。

 4 ) 《海昏侯》梗概

霍光掌权二十年,辅助昭宣二帝,对内轻赋薄役、休养生息,对外鸣金收兵、宾客盈门,史称“昭宣中兴”,而不听话的刘贺任人唯亲,妄图高调夺回权力,当他把手放到内宫禁卫并试图围困皇太后即霍光的外孙女的时候,直接触动了霍光的政治神经,这个皇帝不能用了,他恩威并施地胁迫丞相及其他官员和他一起向皇太后提请罢黜刘贺,刘贺自此完成27天“皇帝游”。刘贺走后,霍光又召唤武帝嫡长子刘据的儿子刘询入宫称帝,帝号宣,刘询继位后大加封赏霍氏家族,霍光欲还政于他被刘询拒绝了,反而大小政事向霍光请示报告,处处谨慎,事事隐忍,甚至被毒死发妻,接受霍光之女为皇后也承受了下来。 霍光死后,宣帝刘洵按皇帝规格厚葬他,两年后以谋反罪将霍家满门抄斩,扫清朝野残余势力,大权收归。元康二年,处处谨慎常有心计的刘询担心起同样年轻力强的废帝刘贺,便派张敞为山阳太守,密令他监视刘贺,张敞看刘贺身有残疾又明白刘询猜疑背后的用心,便起了同情之心,只说刘贺人傻了脑子不清醒了而没提他政治上的荒唐行为,刘贺才逃过一劫。后来宣帝采取了对宗亲一视同仁的温和政策,让没有威胁的刘姓宗亲能拥有一个更好的物质条件,封册刘贺为海昏侯,属地豫章郡(今江西南昌),此时的南方人烟稀少,开发程度很低,农业落后,既让当了十几年庶民的刘贺感恩戴德,又将他远远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不失为一个非常精明的决策。 举家南迁的刘贺受赐侯位的同时,也接到不必参与宗族祭拜的旨令,意味着他被剥夺政治权利。偏安一隅的刘贺及其夫人数次向宣帝和皇太后昧死秋请,即希望通过祭拜祖庙重回长安,均杳无音讯。后来又中了当地郡守孙万世编造的宣帝欲加封他为豫章王的陷阱,暴露了他仍然期望地位提升的野心,这引起了宣帝的不满,下令削去他三千食邑以示惩戒,遭此一劫的刘贺一蹶不振。第二年,原本身体羸弱的海昏侯刘贺因食用带有病菌的香瓜,突发肠胃炎引起急性脑血管破裂,六到八小时内突然去世。刘贺尸骨未寒,他的两个儿子前后脚不离不弃地命丧黄泉,几乎无人可以世袭,于是有大臣进言天意绝之,海昏国被废,所有高级财物便一并随海昏侯刘贺下葬,由此造就了两千多年后这座震惊中外的西汉大墓。

 5 ) 一集爽爆吊打盗墓烂片

勇哥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觉得哪种题材的电影电视剧是即使翻拍一百遍失败一百遍还有一百个剧组想要去拍的东西?

可能你们现在脑海中会嗖嗖嗖闪过很多类型,不过如果你们听完勇哥的看法,相信你们肯定会说:喔~~

那就是,盗墓

盗墓可是近年来最热门的大IP之一了。

比较出名的《盗墓笔记》、《鬼吹灯》早已数不清被改编过多少回。

有多少已经播出又有多少处于待播行列。

但再仔细想想这些改编的有令你们满意的吗?

井柏然鹿晗版还是李易峰杨洋版?又或者是什么《云南虫谷》

算了,勇哥就不应该问你们,各种各样的流量鲜肉,分数一个比一个低。

4.7、4.2、3.2......

呸,真丢人。

就在勇哥已经完全失去信心的时候,终于来了一部探索神秘墓穴的佳作。

不是电视剧,不是电影,而是考古记录片

一部不可多得的现实版悬疑大片来了——

《海昏侯》

一直以来,可能在大多数人的记忆当中,考古记录片都是单调且无聊的,没什么惊心动魄的情节也没有稀奇古怪的生物,总之就是没什么好看的。

这次,央视爸爸又出大招,完全刷新了我的认知,皮,真是太皮了

简直就是把考古玩出了新花样,网友们纷纷表示文案实在是太接地气了。

不过喜欢看CCTV9和CCTV10的小伙伴应该知道,这并不是有关海昏侯墓的第一部纪录片。

早在2016年,就已经拍摄了五集,并在CCTV10播出。

那么问题来了,能让央视频频“斥巨资”为他量身定制节目的海昏侯究竟是何方神圣呢?

而了解他最好的方法,就是从他死后的家开始。

走近科学之闪瞎你的狗眼之墓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汉墓考古之最。

这墓有三最: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

也就是震惊国内外所有考古学者的那种。

不过,话说回来,这么一座庞大的汉墓是如何重见天日的呢?

回想起来这真是一件让人心惊胆战的事情。

2011年,江西省观西村的一位名叫熊菊生的村民在黑黢黢的夜晚发现有几个人鬼鬼祟祟,不知道在干啥。

回家后越想越不对劲,第二天一早上,他叫上几个村民就去了,果然墩墩山上隆起了一堆黄土,一个十多米深的大洞就在眼前。

行了,确定了,那几个就是盗墓贼。

热心村民赶紧给新闻热线打电话,考古队的杨队长带着工具急急忙忙的就到了。

(ps:在这里特别鸣谢这位熊先生,没有他就没有我们的刘沫沫!至于刘沫沫是谁,待会解释)

在正式开掘前,杨队就知道这墓一定不一般。

第一,那刺激人下丘脑的异香。

按理说,这浑浊的污水一定是恶臭又腐烂的。

谁能想到,杨队却说这下面竟散发着一股浓烈的香味。

emmmm,真香。(沫沫还喷香水啦?)

并且,这味道直到挖掘后的两三年才慢慢散去。

第二,在被发现盗洞的大墓周围,分布着大小墓坑近十座,非常符合汉代诸侯墓园的规制。

虽然事先做好了准备,知道这墓一定不差,但当真正开始看到后才发现,这墓哪里是不差,简直就是豪华,是奢华,是每天都要上热搜被讨论一番的人物。

反正就是巨巨巨巨巨巨巨巨有钱

先来几张blingbling24K纯金套装来亮瞎你们的双眼。

躲远点,我要发了。

简直亮的我眼睛疼。

这还不够,回首一望,一座钱山还在灯火阑珊处。

重达十余吨,大约有两百万枚五铢钱。

根据当时的市价,这五铢钱大约能买800吨大米,2400吨小米,或者今天的50公斤黄金。

这还只是一小小部分。

三年,1号墓主墓外的回廊才被整理完。

重点,回廊!!

出土文物上万件。

包括各种礼器、兵器、漆器、钱币、酒器、几千枚竹简,还有大量的生活用品

简直了。

接着,终于到了开主椁室的时候了。

里面的宝物更是让人啧啧称奇。

马蹄金、麟趾金、金饼排列有序。

最终大马蹄金5枚,小马蹄金和麟趾金各十枚,金饼187枚。

可以说,海昏侯墓不仅是“汉墓”考古中发现金器最多的一次,更是包括墓葬和窑藏在内的“汉代”考古中发现金器最多的一次。

喜提“汉墓金器之冠”的美名。

现在,该回到最初的问题了,这亿万富豪究竟是谁?

他不仅有钱,还是个有故事的男同学

终于,随着最后一层内棺的打开。

谜底揭晓。

虽然前面已经猜到是谁了,身份证(侯印)还是给了考古队最准确的答案。

他就是在潮湿又不密封的条件下没有保存下来彻底朽烂成了沫沫状的第一任海昏侯刘贺

知道为什么大家亲切的把他叫做刘沫沫了吧。

真·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刘沫沫的一生。

简单点来说,他的一生就是刘·汉废帝·海昏侯·有钱·贺

或者是,刘·起起·落落落落落·贺

刘贺出生于一个显赫世家。

他的祖父是大名鼎鼎的令匈奴闻风丧胆的汉武帝,而他的祖母则是绝世佳人李夫人

想知道有多美,有一首诗就是专门描写李夫人的。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可以说,她是汉武帝最爱的女人,死后还被追封为了皇后。

一般来说,受宠的妃子都会有很多儿女,可他们恰恰相反,直到李夫人死,他们只有一个儿子,名叫刘髆,也就是第一代昌邑王。

巧的是,刘髆也只有一个儿子,那就是刘贺

关于刘贺的长相嘛,在《乌龙闯情关》中是这样的...

还有一版在《云中歌》中是包贝尔饰演。

在《汉书》中记载的更惨:“青黑色,小目,鼻末锐卑,少须眉,身体长大,疾萎,行步不便。”

大白话就是:肤色不太好,黑黑的,小眼睛,鹰钩鼻子,但又长得很高,眉毛胡须很稀疏,还患有风湿,走路不方便。

这样看来,刘贺诚如影视剧中的猥琐中年男人。

我不信我不信我不信。

在刘贺5岁时,刘髆就去世了,于是刘贺继承了父亲的封号,为第二代昌邑王

本来,刘贺就可以这样过完一生,可谁都没想到,他的叔叔汉昭帝也突然去世了。

这时,一个人开始琢磨了。

他是臣,但他同时也是两任皇帝的老丈人,汉宣帝的皇后是他的女儿,汉昭帝的皇后是他的外孙女。

他就是霍光,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在朝党羽众多,根深势大。

所以新皇帝到底选谁非常重要,这关系到他能不能hold住全场。

思来想去,刘贺被选中了。

正所谓人在家中坐,皇帝从天上来。

于是心里装着小九九的刘贺欢欢喜喜的去任职了。

可霍光让刘贺当皇帝,不过是设置个易于操纵的傀儡,他好继续主持朝政,而刘贺却“假皇帝”想变“真皇帝”,把“恩人”晾在一边,转而对亲信大加封赏。

霍光:你什么意思?闹归闹,别跟我霍光开玩笑。

仅仅27天后,刘沫沫的皇帝游就结束了,他被废了。

他也因此成了中国史上第一个被大臣废掉的皇帝

据《汉书》说,他被废除的原因是:刘贺“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

意思是什么呢,二十七天内,干了1127件坏事,罪名包括沉迷于女色,任用旧臣等等。

嗯,平均一天干40件坏事呢,太敬业了。

不过,据后面的史学家分析,史书所记也不能全信,刘贺被废是因为他急于想扩大自己的势力,而被霍光察觉,必须及时废掉。

不过,刘贺不亏,被贬是被贬,东西可是一样也没少拿,最后甚至还从国库拿走些好东西。

随后,汉宣帝继位,为了不让刘贺翻盘,还专门派张敞来打探敌情,等确认没事后,才把刘贺封为了海昏侯。

这时,刘贺距离被废帝已经过去了11年,才又在海昏这个极其偏远的地方当了个小官。

仅仅4年过后,刘贺就悲惨离世,有钱却没命花了。

这死因,更离奇。

香瓜致死,对,香瓜,你们没听错。

至于其他原因,就留给你们去记录片离找答案吧~

最后再说一点点很多网友的疑问吧。

考古和盗墓有什么区别。

两张图就能看出来。

上图为海昏侯主椁室考古发掘工作现场图,下图为海昏侯夫人墓的盗洞。

一个是为了保护,一个是为了私欲。

而海昏侯大墓的考古人员,更是为了这些棺墓,用了整整五年.....

曾经也有考古人员回答过这个问题,他们是这么说的:“许多人觉得我们考古和盗墓是一样的,别的不说,我就相信盗墓贼绝对不会像我们这么(认真地、温柔地)干。”

他们保护文物的样子,真是让人肃然起敬。

 6 ) 小人物的刹那荣光

好棒的纪录片啊,详细的考古过程,历史事件的真人演绎,让这个人物和当时的情境结合了起来。以后再也不会把海昏侯和马王堆的长沙国丞相搞混啦。

刘贺作为一个平庸之姿的汉武帝皇孙,生父在他5岁时就去世了,如果他一直这样安享小小的富贵,偏安一隅做一个无忧无虑的皇室后代其实挺好的,然而朝廷政治斗争让他的命运偶然得被摆上了皇位,又因为他的任性无知得罪了捧他上位的霍光,27天就被无情抛弃。虽然霍光死后汉宣帝刘询让他做了海昏侯,他又因为从小的体弱多病,只做了4年,活了34岁就没了。死亡原因是常年的肠胃疾病,在病菌容易滋生的夏天,吃了香瓜,刺激之下突然而亡,惨啊。

后面这几年他失去了无忧无虑,也失去了少年人的欢乐任性,变得谨小慎微,居安思危,感觉对他这种从小没有母爱父爱,也没有权势在握的人来说,确实是挺可怜的了。

另一方面来说他也还算幸运吧,在短暂的生命里,平庸的人生里,竟然登上过当时最强大的王朝帝位,也享受过无尽的荣华富贵(金子是真多呀。)

汉宣帝刘询相对来说就幸运得多了,同样都是被霍光征兆来的小皇帝,他在从小饱读诗书和更直接的政治历练之后,比刘贺有更深的城府和更圆滑的处事能力。表面上谨小慎微,一切听从霍光安排,暗地里默默得储备自己的力量,等到霍光死后自己就独掌大权了。对他的前任刘贺,把他分到偏远的豫章郡,再赏他舒服的生活条件,也就没有威胁了。不得不说他把儒家思想贯彻得段位很高啊。

 短评

文案有毒,刘贺“突然”的一生,看着有些心酸,或许他可以理解不想生在帝王家的心情吧。感谢考古人员。

5分钟前
  • 路在何方
  • 推荐

还真是挺好看的。不过有两个疑问:1,墓穴中扑鼻的香气由何而来?是因为盗墓者锯开了棺椁,木材的香气吗?到最后也没给出个解释。2,为什么大部分古墓都是盗墓者比考古部门先发现?剧中有专家说:盗墓者读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可你们有那么多研究成果也没发现啊。

9分钟前
  • 安东
  • 推荐

在昭宣中兴的盛名间,尴尬地存在汉废帝刘贺的27日长安皇帝游。皇帝这项暗杀率很高的高危职业,就算你一掷千金挥霍无度又如何,前有大山权臣霍光,后有深沉宣帝忌惮,突然间鸡犬升天,又突然间狼狈下场,更突然间撒手人寰。墓室之富可敌国,铜钱如山、金饼琳琅、玉石彩漆,大概对事死如事生的古人来说,可聊以慰藉。宝藏男孩儿刘沫沫,三十来岁糊涂一生,真好惨一男的。

14分钟前
  • びわ
  • 推荐

-考古内容偏少,可能是取材不易的关系。-第二集内容紧凑,另两集不如。-以及刘贺刘询和霍光的故事很适合拍正剧。一个谋略不足的年少野心家面对一个政绩惊人的权臣,一个心有城府的少年皇帝面对一个权倾朝野的家族。我立刻脑补十万字。冲着这个历史详解加一星。-这个片头的黑白海昏侯太丑了,找实习生花五十块做的吗。

17分钟前
  • Cyclings
  • 推荐

看完意犹未尽,又涨知识了。刘贺前半生跌宕起伏,后半生步步惊心的历史被后世专家如此有理有据地解读出来,他内心或许也会有一些慰藉吧。再次感叹考古是多么迷人的活,借助出土文物与古人对话,还原历史真相,意义重大,然而居然还有居心叵测之人恶意曲解考古工作者的意图,只能说其心可诛。

18分钟前
  • 夜风轨迹
  • 力荐

从考古挖掘的发现和史料推论的分析来研究海昏侯刘贺的人生。第一集,人死了钱没花完,这钱在墓里堆成了金山(真的)。第二集,权利游戏之当断不断,废帝是否真废柴的悬疑解密。第三集,死亡之谜,香瓜子是毒药还是肠胃炎的成因。蛮好看的,偏科普,可惜书简部分少了点。。刘贺还真是不死心啊,都流放了还不停写求饶信。。

19分钟前
  • 乌龙茶
  • 推荐

前面很欢乐,看到后面越看越觉得刘贺好可怜……最惨生在帝王家。

23分钟前
  • #瞬间收藏家#
  • 推荐

悲剧的一生,刘贺不蠢,可惜没有政治头脑,前有权臣当道,当皇帝自然下场很惨,后有雄主当国,做昏侯也难得善终。

28分钟前
  • 若云
  • 推荐

基本内容就是辛德勇《海昏候刘贺》,普及大于学术,互相参看,对西汉中期历史也就基本明了了。《史记》《汉书》里的成语真是多,这里就有“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如芒在背”“张敞画眉”!

29分钟前
  • daangel
  • 推荐

这么有钱的人吃瓜都不吐籽吗?

32分钟前
  • owen
  • 推荐

除了马蹄金耀眼,亮点在于后面宫斗,绝对不会犯错,进宫走路都是踩同一步的霍光故意不给刘贺登基时候祭拜祖庙(告庙),然后看刘贺不合适,就利用这个借口直接废掉刘贺,还杀了他身边所有200人,天朝权谋斗争果然厉害——

34分钟前
  • babylon
  • 推荐

霍光一千多道罪状告上去,刘贺这27天皇帝平均每天要做40多件坏事,真的是一个非常努力的干坏事的皇帝了

37分钟前
  • momo
  • 推荐

刘贺作为当了27天皇帝干了一千多件坏事的神奇人物,我对他本身就是好奇的。这个纪录片就是用一种较为中肯的方式来述说了沫沫的一生,毕竟少年当权,难免会急功近利,没有收敛锋芒,而是触了霍光的逆鳞。其实他还挺幸运的,古代触怒权臣被杀的皇帝数不胜数,沫沫能保一条小命真的不错了,而且他的墓,盗洞那么明显,都没有被盗到主棺,这真是应了那句,祸兮福之所倚。(ps:所以沫沫肚子里的香瓜子能不能证明他是被毒死的啊!!!)

38分钟前
  • 皮蛋solo粥
  • 力荐

好惨一男的 心比天高 命比纸薄

41分钟前
  • Metapher
  • 推荐

被嫌弃的刘贺的一生。还有,别乱吃瓜!

43分钟前
  • 沈入忘🌟
  • 力荐

只有中国能有这种跟历史隔空对话的感觉。

45分钟前
  • peipakoa
  • 力荐

如果人生可以再来一次,我一定要去学考古。

49分钟前
  • 东平王千户
  • 力荐

超长完整版。目前看到的最全的。文案好赞,措辞严谨而优美不失生动活泼。背景音乐好评。

51分钟前
  • OLEO
  • 力荐

在B站看完,央视拍的这种片子我很喜欢。考古发掘、政治斗争、细节推测、历史填补,观众不但看到那些出土的稀世珍宝,而且还了解了历史,真好。最后刘贺之死,我原以为是病亡,直到说他两个儿子也随后死掉,我怀疑……这就是政治,可以犯罪,但绝不能犯错

56分钟前
  • 花城漓江
  • 力荐

又见香瓜子~ 好惨的刘贺,你看看人家刘病已! “史所言昌邑王罪状,皆不足信。”——吕思勉。 封侯海昏,虽然看似给予了政治地位和待遇,实际上是把刘贺踢出中原政治圈,在遥远的老少边穷地区思想改造。他那些在旧封地蠢蠢欲动的反革命班底,从此也被隔离开来。 这座陵墓一定倾尽海昏全国之力,期待海昏侯夫人墓的考古发现。

59分钟前
  • 徽徽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