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湖南的美食……
湖南人的精神……
种草……
继续等待更新
很喜欢第五集,原始森林的茶籽油,会飞的走地鸡,新榨的茶油,烹饪美食……看着都流口水……绝壁山羊……在森林里奔跑…简单的烹饪……种草了……找时间要去湘西尝尝这绝壁山羊……乌枞菌炒五花肉……可惜一年只有9月才能吃到……越看越饿……夜宵得走起来……
这个纪录片我一直在跟,从一粉解湘愁,百味米食君,巷味争食记,大厨的仰望,湘野奇闻录,湘味的倔强,归园食歌集已经看了7集了,我每次都是看两遍才能更深刻体会到湘菜美食的精华。它都是通过人物带进美食,体味人生的同时体味美食,强烈推荐,并期待傲椒的湘菜把更多的湘味美食带给我们。我喜爱美食更喜爱湘菜。
美食类纪录片,是当下内容竞争的热门赛道。拥有先天关注度的同时,意味着美食类纪录片的创新面临着更大的困难。
湖南卫视、湖南时代华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傲椒的湘菜》去年在湖南卫视和芒果TV首播。广电总局《2021年度收视分析报告》显示,《傲椒的湘菜》在黄金档纪录片中收视排名年度第二。新华社、人民网、光明网等主流媒体对该项目发文肯定,超2500个新媒体号进行深度报道。节目还同步销售至海外。今年又再一次重播。
4月2日,在长沙举行了这部纪录片的研讨会。从这次研讨会中,我们可以了解一档美食类纪录片为何能够持续具备传播影响力?《傲椒的湘菜》同其他美食纪录片有何不同?它能够为美食纪录片带来怎样的未来创新方向?
深度挖掘饮食背后的地域性格
从傲椒的湘菜味道,折射敢为人先的湖湘傲骨
很多美食类纪录片,不单单是记录食物,而是通过美食,讲述食物背后的人和事。
《傲椒的湘菜》遵从着这样的创作手法,但是它,却有着如辣椒一般鲜明的个性。
“俗话说一种米养百种人,湖南人敢为人先的精神天下皆知,是什么塑造了湖南人的这种性格呢,食物会不会是一个观察的切口呢?”《傲椒的湘菜》制片人薛雨侬讲述着这档纪录片的由来。
即便没有去过湖南,很多外地人也知道湖南人是“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在这个纪录片中,很多的故事记录了湘菜与湘人之间的关联。
片中讲述了一个故事,陈皓的爱人是江浙人,他去爱人老家时,发现当地海鲜烹饪清淡,自己吃的非常不习惯。于是用剁辣椒、油辣椒和海鲜结合,然后就回到湖南开店。开始时是摆摊,有一次六月突降大雨,打湿了所有食材。陈皓回想当时,分不清布满脸上的是雨水还是泪水。但是作为一个男人,为了养活家庭,他坚持了下来,现在成为尚辣口味海鲜店主,并有着很多慕名而来的食客。
辣椒滋养了陈皓的口味,让他创新出新的菜肴。陈皓的辣椒精神,又让他在最艰难的时刻坚持了下来,反哺了湘菜文化。
湖南省餐饮协会会长刘国初介绍,“在八大菜系中,湘菜原来排第七位,现在排第三没有问题。”通过五十年的时间,湘菜从鲜有人知,到成为一种流行式的美食。
在研讨会的现场,湘菜泰斗、非遗传承人许菊云向摄制组提建议,“不管拍哪个小店,要拿蒸钵装,不要拿塑料盆,厨子要把胡子剃掉,这是代表湘菜的形象。”这样的插曲,足以反映湖南人的个性,对事认真,有话直说。正是有这样的湘人,守护着湘菜,才让它能够有越来越旺盛的生命力。
湖南广播电视集团公司(台)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台长、总编辑龚政文表示《傲椒的湘菜》从湘菜切入,围绕湘菜及湖湘美食的厨师、创业者、研发者、种植者,展开湘菜与人、湘菜与地域、湘菜与时代的丰富关联,深度挖掘饮食之道背后更有价值与韵味的湖湘故事、湖湘精神,充分展现了湖南人敢为人先的傲骨与湘菜的傲娇。精彩的影像语言、特别接地气的故事表达、深沉的人文情怀和强烈的时代性,是这部纪录片的独到之处。因为有这样的食物,才有了有辣椒精神的湖湘人。自嘲、直接、打破规矩、解构一切。又因为有着这些充满天真想法的湖湘人,才有了充满诱惑的湘菜。
多维呈现立体化湘菜
湘菜背后的湖湘历史与时代脉搏
“辣”是提及湘菜时,最容易想到的标签。当地人一面捍卫着辣的尊严,一面又希望告诉食客,湘菜不只是辣这么简单。
湘菜泰斗、非遗传承人王墨泉讲到,“湘菜是辛而不烈,不要太辣,把人吓怕了。”
“湘菜除了辣,还有更多的风味和个性,有的地方讲究鲜香、有的追求本味、有的在手法上极为繁复。关于辣的书写,在整个系列片里,只占了六分之一的比重。”《傲椒的湘菜》导演欧大明在品尝了诸多湘菜之后,希望传递给观众完整、立体的湘菜版图。
12集纪录片有着立体的逻辑,既有着城市街巷中的滋味,也有着组庵菜等湘菜大师的手艺;既有奋斗在都市生活中的饮食从业者,也有山野自然里的劳作和智慧。
节目展示了很多的观念冲突,一块臭豆腐,年轻人希望用科学的方法改良,老师傅严格遵守着传统的发酵配方。这些冲突造就了湘菜的多样,在传统和创新之中,激发了越来越多的口味。
“《傲椒的湘菜》第一季我们的足迹覆盖了上海、北京、广州、深圳、香港、台湾,以及湖南14个地州市,122个县,拜访了102位专家学者和湘菜从业者,深入采访调研三年零三个月。”薛雨侬介绍了团队的准备情况,在这样的筹备下,才有了对于湘菜的立体化理解和立体化呈现。
《傲椒的湘菜》除了展示具体的食物,还介绍了湘菜的历史、发展和创新,还有对于田园等社会问题的反思。观众可以沿着创作者的设计逻辑,由浅入深地了解湘菜。每一集既有口腹之欢,也有深刻的思辨,还有动人的情感。
创新探索讲述中国故事方式
全面发掘“做优一桌湖南饭”的社会意义和正向价值
“在这个乍暖还寒、疫情反复的春天,我们选择在黄金时段播出纪录片《傲椒的湘菜》,希望能通过这个温暖且包含湖南味的节目,给全国观众带来一些精神慰藉。”湖南卫视党委书记、总监宋点,介绍重播《傲椒的湘菜》的理由。
《傲椒的湘菜》带来的不只是滋味,也是一种蓬勃的生活氛围。
茶颜悦色,是近年来一个备受讨论的品牌,在国内有着很高的知名度,甚至成为一个商业典型案例。许多人即便要排队数小时,仍然要品尝一杯。这份事业,是小葱和小麦夫妇,从一家门店开始的。虽然现在已经拥有多家门店,他们依然保持着“巡店”的习惯,落实每一个细节。
据刘国初介绍,“湖南省去年湘菜销售将近2千亿,上游产值5千亿。”湘菜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滋味,而成为了经济的重要推动力。
纪录片中,长沙说唱组合C-BLOCK的演出,现场人头攒动,火爆非凡。他们虽然不是湘菜的生产者,却是被湘菜滋养的年轻人。从这些画面,让观众感受到湖南充满生机的经济氛围和生活状态。
除了展示湖南繁荣的经济氛围外,《傲椒的湘菜》也在反哺着当地经济。
纪录片中有一位米粉店老板叫做谭南,他过往的生活基本就是一个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创业史,20年,因为疫情,他关掉了五家门店,欠债80多万,人生跌入谷底。但是他依然靠着霸得蛮的性格坚持下来。纪录片播出后,谭南的店铺现在已经是衡阳热门榜第一,店里天天排着长队,家庭经济得以改观。
湖南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王峰肯定了湘菜的经济带动力。“2020年湖南餐饮克服疫情的影响,一批龙头企业把传统与时尚相融合,不断创新。文和友、茶颜悦色成为风靡全国的网红。”
除了《傲椒的湘菜》之外,湖南卫视还推出了关注中国人早餐文化的《日出之食》,讲述各地年俗习惯的《时辰里的年味》等,还在策划一档湖南主题的纪录片《湘味寻鲜》,计划在12个湖南村庄中,发现新鲜美食,寻找文化故事,赋能文旅发展。
这些项目并不是各自为战,背后是湖南广电系统性的传播规划。湖南广播电视集团公司(台)党委委员、副台长徐蓉介绍,湖南广电聚焦着“做优一桌湖南饭”的传播计划。通过新闻、纪录片、短视频、直播、宣传片等方式,鲜活生动地展示湖南风味,讲好高品质食物背后的科技力量和文化支撑。
湖南广播电视集团公司(台)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华立对于《傲椒的湘菜》有更大的期许。“美食既是文化冲突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融合的重要历史表现,纪录片《傲椒的湘菜》的成功给了湖南广电重要启示,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湖南故事,美食是一个重要方向,大有可为。希望《傲椒的湘菜》创制团队认真研究传播对象,大胆探索全新叙事方式,使其更具戏剧张力,传播辐射更广人群。期待第二季《傲椒的湘菜》在第一季成功基础上,在叙事方式、影像风格和传播对象研究方面更上一个层次。”
《傲椒的湘菜》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打造一部高品质的美食类纪录片。它承载着湖南广电讲述湖湘故事,传递湖湘文化的媒体使命。同时,它也助推了产业的发展,为地方经济注入活跃动力。
在做好地方名片的同时,湖南广电还希望承担更多的功能,释放更为广阔的正向社会价值。以美食为切入口,探索讲好中国故事的方式,承载国际传播的功能。不仅让中国知道湘菜味,也让世界看到傲椒的中国人。
目前,《傲椒的湘菜》第二季已经在筹备中,计划在今年上映。
把平凡的变得不平凡,把不可能的变成可能,傲椒的本质皆是人的努力,傲椒的湘菜深知这一点,所以展现给我们的绝不仅仅只是一道孤立的美食,还有背后的湘人,它也不仅仅只是简单意义上的美食纪录片,更多的是探讨人与美食之间的关系,唯有如此,我们方能更好的理解美食,理解美食背后的人文精神,立体,全面,短短三十分钟,个人觉得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雪莱的诗篇写道:饥饿和爱情统治着世界。没错,古罗马哲学家奥古斯丁说过, 一个人不先感到饥渴,便享受不到饮食的乐趣。 这与中国俗语“民以食为天”不谋而合。当我们对于饮食的追求摆脱了生存之外,逐渐地,我们对于味蕾的享受形成了一种文化,甚至是一种艺术。任何一个文化的轮廓,在不同人眼里看来都可能是不同的风景。《傲椒的湘菜》便为我们勾勒出不一样的文化蓝图,所呈现的不仅仅是一场饕餮盛宴,更为我们挖掘到了湖湘精神的独到魅力——湘人的骄傲!
美食,是最难以用画面的形式表现的,因为唯一能够感知她美感的器官不是眼睛和耳朵,而是鼻子和嘴巴。但《傲椒湘菜》在试听语言的处理上,可以说将湘菜的外在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即便如此,《傲椒湘菜》不啻为湘菜宣传与推广片,编导的思维区别于传统美食题材纪录片,独具匠心地将湘菜文化的重心落在文化上。
大文豪萧伯纳认为: 任何一种爱,都不比对美食的热爱真切。 我深以为然,作为地道的湖南人,湘菜之于我,不仅仅是美食,也不仅仅是乡愁,更是浸入灵魂的精神印记。说实话,当我生长于斯的时候,我并未感觉到湘菜的特殊之处,而当我远离故土,流浪在印度洋上那个僻静的岛国时,一份再平常不过的辣椒炒肉,却让我不禁热泪盈眶。乡愁是思念的味道, 我们对小时候吃的美食都有着深刻记忆……美食有着带我们回到过去的魔力。
一碗粉、一块臭豆腐、一盘辣椒炒肉... ...都可以将无数身在各地的湖南人的思绪带回到深巷处的老店、校园旁的小摊这些熟悉的地方。或许,湘味是一把打开记忆的钥匙。当我们在荧幕前垂涎欲滴之时,似乎忘却了离别的愁绪,因为湘味也是治愈我们心灵的良药。
湖南地域辽阔,地域文化也各具特色,口味差异大,但我们却能够在湘味上达成共识。身在湖南,我会纠结到底是选择清香淡雅却回味绵厚的长沙光头粉,还是香辣浓郁又丰富饱满的津市牛肉粉。但全世界各地的米面制品食物,只有湖南人才能把握其中的绝伦之处:越南米粉味浓汤清,却少了一点味蕾的刺激;马来风味的粿条层次丰富,却不够深刻;哪怕是粤菜代表河粉,虽然美味可口,却也难以征服湖南人傲娇的胃。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就好像湖南人的口味也不是一天养成的,辣,作为接受度并不广泛的一种口味,在湖南,却习以为常。辣条,是我这个八零后湖南伢子的湘味启蒙,在驯服最原始的辣味刺激后,我的品味逐渐上升。热衷于更“高级”的辣:菜市场的卤味、早餐摊的米粉、夜宵大排档的烧烤... ...“老板,多加点辣椒”这是每一个傲娇的湖南人对于辣最诚挚的表达。
重味重辣是大家最粗犷的认知,仿佛湘菜就成为了重口味的代言,包括我这个土生土长的湖南人,转捩点则是接触到了官府湘菜。祖庵湘菜会颠覆很多普通大众对于湘菜的刻板印象,粤菜的精致考究,鲁菜的雍容华贵,江浙菜的典雅庄重和民间湘菜的大气被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且自成体系。
《傲椒的湘菜》第四集,用更为深邃的解读,为我们诠释了湘菜的另一面,湖湘美食文化对于祖庵菜系的孜孜不倦地研究则是反应出湘菜对于极致二字的追求。片中所出现的湘菜界传奇大师,虽然不为普通大众所熟知,但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传承文化的精神,也成了湘菜文化能够生生不息延续发扬的奠基。
虽然《傲椒的湘菜》只是一部美食纪录片,但对于人文主题的探索深度,令我折服。湘人从曾文正公起,在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毫不夸张的说,中国的近现代史,很大一部分由湘人谱写!这其中的原因非常复杂,但其中所体现出来的湖南精神却是三湘四水之下湖湘儿女的共识。
说起湖南精神, “吃得苦,耐得烦,不怕死,霸得蛮”这句市井俚语仿佛成为了湖南人的slogen。大俗即大雅,就好像隐藏在苍蝇馆子里的名店一样,内核依旧是伟大的。湖南虽说山清水秀,但地处大陆腹地,古往今来经济地位并不高,但素有“湖广熟,天下足”之美称,湖南是粮仓,同时也将勤劳深深地注入湖南人的基因当中。在《傲椒的湘菜》无论是起早贪黑的小摊贩,或者是宾客满堂的大老板,又或者是德高望重的湘菜大师。在他们身上,观众能够非常真切地感受到湖南人的勤劳。
而《傲椒的湘菜》最动人之处,就是将湘菜文化背后的创造者真实的呈现出来,一个个活生生的小人物,他们的梦想,他们的艰辛,他们的付出,他们的执著... ...一切文化背后都是由无数的人所构成,味觉的记忆是短暂的,如果说饮食文化仅仅只在于味觉,那么中国的地域文化便同样会不复存在。因为饮食文化实际上是凝聚了我们最为真实的生活,最为重要的生活。
片中,人间烟火之下的众生相,让每一个观众都能够感受到这股力量,那便是认真对待生活的态度。美食,只是一个载体,承载着人民与故土的情感,更承载着这片土地上人民生存的信念。2020年疫情以来,对于餐饮业冲击最大,有太多太多熟悉的味道可能已经消失。但就如湘菜对于极致的执念,新湘菜依旧傲然屹立 !
春节回家除了陪父母聊天,陪父母看电视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不过,不得不说有时候他们爱看的一些狗血伦理剧、都市爱情剧……真是让人“硬着头皮”都很难坚持看下去,本以为今年也要像往年一样只能看这些又臭又长的烂剧,没想到一部美食纪录片却在这让人眼花缭乱的春节档影视剧中脱颖而出,让人眼前一亮。
这部纪录片就是最近在湖南卫视热播的《傲椒的湘菜》,听名字应该就知道它是一部讲述湖南美食的纪录片啦~起初看到这部美食纪录片的时候,我也没抱多大期待,心想看这个总比看那些狗血电视剧强,谁知道一集看下来后,我和我爸妈都被这部美食纪录片深深吸引住。
《傲椒的湘菜》这部美食纪录片给我留下的一个很深印象就是很有温度,它不像一般的美食纪录片就简简单单介绍美食,它还关注到了美食背后的文化以及美食文化背后映射出的地方文化。我感觉这部美食纪录片就好像有一股神奇的魔力似的,它会让你越看越想去进一步探索湖南这个地方,通过一个个充满温度的故事让人对湖南这座原本陌生的省份有了跟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还记得第一集的片名叫作“一粉解湘愁”,特意把这样一集放在春节前几天播出,就感觉还挺有心的,可能也是为了照顾那些今年因为疫情无法回家与家人团聚的游子吧,以此缓解他们的思乡之情,因为对于漂泊在外的湖南人,如果你问他你最想念的家乡食物是什么,我想应该十个人九个人都会说是米粉吧。
“每一种生动的湖南方言背后,都有一碗兴盛不衰的粉”。起初,我不是很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后来看完整集后,才知道为什么会这么说,因为湖南米粉的种类真得非常的多,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代表的米粉,比如常德人喜欢圆粉,而长沙人就钟情于鲜切的扁粉。
虽然第一集的主题是米粉,但是我通过这一集却感受到了湖南人对待美食认真的态度。片中有一位老板叫作谭南,他家店主打杀猪粉,为了满足一个“鲜”字,他会每天天还没亮就去采集最新鲜的食材,绝不敷衍。为了熬制出与众不同的的汤汁,他会去研究食材,发掘每一样食材的功能性,而这一切尽心尽力的付出都是为了做出能让顾客充满幸福感的食物。
怪不得总是听湖南小伙伴说没有什么事情是一碗粉解决不了的,如果不行那就两碗,面对这么用心做出来的食物,又怎么舍得停下筷子去想其他事情呢!
想吃湖南的臭豆腐、油豆腐和腊肉了。江湖菜,看重的是镬气、口味和份量,若过于追求高端化和精致化,是否有些事倍功半了呢?
美食最想吃米粉和泡菜,印象最深的是两位残疾人:眼睛看不见还能编筐种稻养大三个儿子的父亲和因为工作事故失去双手放羊干农活的客栈老板太了不起了。
好看。湘菜真的超好吃!!!(节目里以实物做成的微世界很有意思很有趣。)
欠缺点意思。第一集的嗦粉不错,看完后完饭就去点了一份。
30分钟片子广告太多了。这片子是来黑湘菜的。
借着湘菜名义给小吃店打广告,本来还想看各种大菜做法的,失望。
还不错,又一部舌尖系美食纪录片,第一集的米粉看得我好饿,中国八大菜系每一个都应该拍一部片子的
既然叫湘菜,你就说菜。说那么多创业史干嘛?这是创业节目么?他们创业和我有毛线关系?而且频繁给食材用拟人句,一次两次是创意,十次二十次是刻意。食材搭建小沙盘可以加一星。
不同于“舌尖风”的纪录片,甚至不能简单定义为美食纪录片,《傲椒的湘菜》重新解构了湘菜文化,诠释了湖南精神。不仅仅展示了地道的湖南美食,在令人垂涎的美味背后,更彰显了“吃得苦,霸得蛮,不怕死,耐得烦”的湖南精神。作为湖南人,看完之后不仅仅增加了许多湘菜新知识,同时也了解了市井百姓背后的人间真情,那些大快朵颐的饕餮食客像极了隔壁邻居,起早贪黑的老板也好像就是楼下粉店的老板。美食的背后是文化,而真正的文化则是凝满了人间烟火气息!傲椒湘菜,骄傲湘菜!
微观模型还比较可爱
看完有点想哭是怎么回事。湖南人真的是非常可爱和接地气了
拍菜不要拍人,讲人和文化要通过菜来讲而不是堆砌旁白和“演”。我的湖南同学不多,于我而言的象征物大概是米粉和臭豆腐。但湖湘文化真的是蛮有意思的。台本很差,真的很差,谁写的词儿啊无语。mini场景真的很有亮点。
前面剪辑稀烂,后面4集(9-12集)水平有所回升,与其说是湘菜,不如说是湘菜人的故事。其实我们观众想看更多的是食物,但导演偏偏花了8成篇幅讲人的故事,哎,最终是菜也好,人也罢,什么都没讲好。
看起来就很好吃,种草长沙很多小馆子
已经分不清到底是在讲美食,还是在讲故事了
有些故事文案和拍摄水平只能说一般般吧,湖南菜还是很吸引人的。
下饭
用心制作的总能带给人感动
拍食物纪录片,必须注意要拍摄食物和制作,那些多余的没文化的解说、台词、音效、美化的“吃”,让人无比尴尬,要知道,在食物面前,做的人最伟大,吃的人是最卑微的那个。拍食物能去大排档拍,我感到无力,我还是看玉林阿婆去吧。
湘菜地位的奠定有始皇帝的功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