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哭泣着追逐着盛放着妹妹小小身体的马车,你想要留住她,留住她那可爱的灵魂。你怎么接受她就这样骤然的离去,阴阳永隔。或许,你终其一生的对于宇宙奥秘的执着探索,不过是想要找回妹妹的小小灵魂,重回嬉戏打闹的无忧无虑与亲密无间。
当你老去,坐在公交车上,因为修建教堂的计划屡屡受挫而气愤的叠叠私语,当你再也忍受不住旁人的冷漠的注视,你决定下车,重重的,你跌落,头部撞在冰冷坚硬的石板路上的那一瞬间,你看到了仍是小女孩的妹妹。
啊,我终于找到了你,这段时间,你都去哪儿了?
她天真地回答,我一直在这里啊!
死亡,是死亡让我们意识到至亲之人的存在对于我们而言,是多么可贵。
而这部影片的动人与聪明之处,正在于用一种孩童般的单纯烂漫去处理死亡这一沉重的话题,从而在缓解了生命沉重的同时,令观者莞尔一笑。
另一处打动我的处理是已经昏昏然的Hilma躺在床上,身边的小侄儿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听到Hilma喃喃着数字,他也就跟着数起数字来,直到20,Hilma合上了双眼,去到天堂,终能与自己的小妹妹重聚。小侄儿只是雀跃着,沉浸在数数字的欢喜里。
还有Hilma的终生挚友-安娜,她们曾是那样得亲密无间,郊游,野生,交谈,作画,像是一对上辈子就相识的姐妹,形影不离,而也正是得益于安娜得慷慨相助,Hilma才有足够的经济保障去购买各种画材,将自己对于精神世界的探索画在纸上。
可是,另一个女孩的出现打破叫他们的亲密关系,又或许是她们对于艺术的看法有着本质上的分歧,曾经的密友分道扬镳。尽管多年未见,可是,他们仍旧思念彼此。一封书信,仍然能够勾起全部的思念与回忆。
意识到自己生命将近的安娜,提出再次相见。精心打扮一番过后,Hilma出发了,可是,心脏病突发,令安娜无法赴约。Hilma猜到了安娜的意外,她来到电话亭,拨出了打往天堂的电话。望着天空,Hilma只是开玩笑似地说,现在,你该懂得我所寻找的是什么了。有趣的是,因为电话并未拨通,所以那枚硬币被退了回来,Hilma微笑地取回硬币,像是安娜的玩笑,还是尽量地把钱省个自己用吧!
我思念你。
生命中,究竟有多少无法畅述的思念呢?
一生追求自然奥秘的Hilma面对着不同的丢失与思念,然而,这就是生命本身的奇妙之处,没有简单明了的答案,唯有一份源于爱的坚持,令我们的存在,溢满苦涩,却也能够在最意想不到的时刻,收获本该属于的美好。
在世之时,Hilma四处奔波,求告无门,因为没有人理解她的想法,我想修建一座螺旋上升的教堂,每个人,都能在不断攀登的时刻,寻获内心的平静。然而,她没能看到自己愿望的实现,正如她的母亲,因为失明,无法看到女儿的画作一样。
但是,轮回如生命,真理总会在某一时刻,拨开迷雾,熠熠闪光。坐在公交车的Hilma仿佛曾坐着时空隧道的列车,变成了那个抱负满怀的女孩,她看到了,自己的想法被付诸实践,世人开始欣赏并尝试理解她的画作。
Ready or Not, I am coming....
影片的摄影与布景有着一种怡人的优雅,正映衬着女性艺术家生命本身的清丽隽秀,那些色彩波澜的画作,无论有关宇宙奥秘的真相与否,都会自然而然地激发源于本能地喜悦,我想,那正是所有艺术的追求,带去愉悦,带去灵魂上,一片安宁的向往,抵达蓝空,刺穿深海……
论共鸣的重要性 以及 不要听男人的话。他们在天才面前都是傻子。
在巨大画布上打闹是我一直以来的fantasy了
每个画画的女孩子都值得一看。中间那段在湖边建立起一个女孩子们共同创作的空间太理想了,童话一样的屋子,像梦境一样美好。北欧的自然风光也太美了。即使自己的作品不被理解、不能被展示,还能坚持那么大规模的创作,同时用符合世俗标准的作品养活自己,Hilma真的很强大。在她生命中支持和滋养她的各位女性也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最遗憾的是安娜那条线。感谢侄子保护了姑姑的画,并且让它们在合适的时机重见天日。2019年在古根海姆美术馆如螺旋一般的白色建筑中,这些超越时代的画作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圣殿。
3.5星
很不错!一家三口搞定
每一个独特的灵魂都值得尊重,唯一遗憾就是安娜没有一起陪到最后。
很一般。
题材是很不错,但怎么就变成了三角恋,2个女的都十分吃女主,但不得不说女主还是很有才华的
会遗憾。在世上寻找人造神果然是注定失败的,所以soulmate只是一厢情愿。而真正的绘画是属于未来的艺术,它注定要遭受现实长期的冷遇。最后神殿还是建成了,算是给理想主义者一点慰藉,而安娜死于上车前却又是给我们敲响的一次警钟,有些人不见真的见不到了,有些事不原谅真的没有原谅的机会了。每个人都在suffer,只是这种私人化的痛苦不足为外人道也。
通灵5人组给予希尔玛无尽的艺术灵感,与安娜的渐行渐远令人唏嘘
奔着女同看的,不过女同故事是三角故事…she painted for who believes.就够了,做什么,懂的自然懂,不懂莫强求。
导演沉浸在推拉摇移和两极镜头中,机位下得也很偏执,但对角色的塑造呵呵哒。主角表演一言难尽,如果有表达的话,观感僵硬、沉闷且显得无知,微表情近乎没有,肢体表现也乏善可陈,像是根本不知道镜头在哪,如何处理和其他角色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是导演抓不住重点,如果角色的身份、技能和内在都很丰富,就更需要提炼,痛苦快乐衔接得就像没有心,贯穿主角一生的主题像是与死亡打交道,但想起来就闪回一下妹妹,想不起来就高谈阔论搞艺术、玄学和同学,也是够了。在叙事上失焦、懈怠甚至即兴的业余感,就很占用资源,从而只能在其他工种上找补、渲染、证明高级趣味如斯存在
VIFF. 艺术家纪录片来说,“中规中矩”,更像是一个历史剧情电影。第一次知道那些大众最熟知的作品,都是她早期的作品,艺术家后期去画天鹅了)?第一次知道,原来她不是抽象艺术,是把自己看到的“灵性”的东西画出来,起先让“灵”带领自己,然后被奥地利哲学家点醒,决定要与之共处。这个电影最有意思的,反而是她身边的几位女性,前期一直资助她的“爱人/同学/同行”Anna,后期照顾她妈妈又照顾她的眼科护士,还有那几个一起“灵修”,一起“建庙”的同学。很喜欢她那些大幅的色彩,尤其是橘色那张!
比较普通的女性传记片,一股子颁奖季作品的味道
对我来说毫无吸引力,看不进去。
很少有大银幕探讨女性艺术家团体,只有在集体语境下,才能看到女性之间的互助和协作,以及她们的能量能创作出怎样惊人的艺术。
一个人心中如果有神迹,除了能获得自我救赎,也能通过其他的艺术形式将神的智慧传达给更多的人。可是大多数的人实在无法理解这样的不同寻常,反而会更加歇斯底里地挣扎,甚至是恶意攻击或破坏。我从来不指望能获得他们的理解,也许我曾经那么期盼过,但终究已经是不念了。也许形与神俱灭之时,便是我与这个世界说再见的最好时机,就算是籍籍无名又如何呢,我思故我在也很好。
看前半截,哇,是一群优秀的女性群像。女人们都很有才华都很可爱。😊看到后半截,额,为什么这么对待安娜。😟
好完美的電影,從劇情節奏敘事方式人物塑造到畫面配樂都好完美。Hilma、Anna、Cornelia、Mathilda、Sigrid 五人在Hilma和 Anna的畫室裡一起作畫那段,是女性的烏托邦,僅是展現那些在當時看來是瘋狂的fantasy、現在看來也無法理解卻足夠震撼的畫的誕生,就足以動人。她是畫家、神秘主義者、同性戀還是女巫,她聽從spirit的指引、無法釋懷妹妹的死還是以繪畫為工具嘗試理解高於視覺世界的生命和宇宙本質,無論哪個,她都是孤獨的。”No one understand what you are doing” “Then burn then all.” 「你已經燒掉它們了嗎?」「我沒有,也不能。」「很好,給它們20年時間。」死後的Hilma終於找到了她的temple
三星半,有些手法上的突破但不多,应该更加深入刻画女主,不过本身演绎得魅力不足。喜欢片中的女性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