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飞的钢琴少年

HD中字

主演:法比齐奥·波萨尼,泰欧·盖尔基,朱莉卡·詹金斯,布鲁诺·冈茨,苏珊·昆兹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2006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想飞的钢琴少年 剧照 NO.1想飞的钢琴少年 剧照 NO.2想飞的钢琴少年 剧照 NO.3想飞的钢琴少年 剧照 NO.4想飞的钢琴少年 剧照 NO.5想飞的钢琴少年 剧照 NO.6想飞的钢琴少年 剧照 NO.13想飞的钢琴少年 剧照 NO.14想飞的钢琴少年 剧照 NO.15想飞的钢琴少年 剧照 NO.16想飞的钢琴少年 剧照 NO.17想飞的钢琴少年 剧照 NO.18想飞的钢琴少年 剧照 NO.19想飞的钢琴少年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想飞的钢琴少年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智商超群不一定是好事,少年维特(6岁,Fabrizio Borsani 饰;12岁,Teo Gheorghiu 饰)深深体会了这一点。维特天生拥有成为任何一个行业的伟人的潜能,父母总希望他能成为伟大的钢琴家,然而他自己却不知道未来该干什么好。在父母的压力下维特总是郁郁寡欢。幸好还有理解他的爷爷,爷爷和维特一样,充满野心,自小想当一名飞行员,可是最后却当了一名木匠。当爷爷终于驾着飞机像鸟儿一样飞翔时,他告诉维特,虽然做了一辈子木匠,但他仍然很开心,因为理想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人生在世你所要做的是顺着命运的安排勇往直前。爷爷最后幸福的逝去了。而维特,也终于领悟了爷爷的人生真谛,敲响了之前拒绝过的女钢琴家的门……谁与争疯玉米田的小孩7盒子玩家日记罗宾汉美男高校地球防卫部LOVE!LOVE!苦藤系统之皇后养成记我的超能力没有存在感刺客俱乐部禁入家园大李小李和老李数码宝贝:幽灵游戏毒蛇俱乐部雾锁南洋之天长地久少女与狼机器人大战 第六季要做两次吗?功夫好男儿JOJO的奇妙冒险OVA眼镜蛇第二季记忆2023黄色壁纸告别悲伤摸金笑尉(上)玛赛拉第三季旅行哈顿花园大劫案2017火线救妻警视厅零系 生活安全科万能咨询室 爱与泪的告别女人河昔日英雄隐藏杀手独奏外来媳妇本地郎9快乐东西第七季怪物大乱斗市民警察69丈母娘来了东莞女孩味道中原杀人锦标赛

 长篇影评

 1 ) 延续"小王子"的美妙童话

4.06
《想飞的钢琴少年》

因为朋友的推荐,第一次接触瑞士电影,也许是因为德语原声的缘故,总在怀疑是在看一部德国片,其实手法也如德国片一向的严谨,特别是小演员的形象和性格,不由得让人对这个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生活水准最高的国家很是向往。

这部片子主题简单,关于成长、亲情、还有那么点社会责任,近两个小时的观影之后,第一个感受就是:生子如斯,复夫何求?

豆瓣上有一篇《现实版的“小王子”》评得挺到位,把我想说的都说尽了,“小王子”这个形容词颇是体切。于是还在犹豫是不是应该留下只言片语。

简单说,这是一部关于神童如何成长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维特,虽然比那个著名的“维特”幸运,但也难逃经典的“维特式烦恼”。神童往往在凡间诞生,精神又临驾于凡人之上,这种肉体和精神上的落差,连不是神童的我,也十分理解。

6岁
没有被发觉是神童之前的维特,其实一直执着于思考,很早就显得特立独行,十分有主张。没有人能与其对话的时候,他就跟自己下棋,对自己弹琴;对所有事物,他有自己的称呼,比如老师永远叫“不倒翁”;对于别人的要求,他也从来不默许认同;挂着老爸发明的“蝙蝠耳”(老爸叫“兔耳”),他喜欢躲在别人看不见的角落、窗帘后“窃听”每个人的对话和反应。只有爷爷,一直梦想成为飞行员的爷爷,偶而成了他释放情绪的出口。
爷爷:小时候我列出想做的工作,十大排行榜。
第一个用红笔写着:飞行员。
孙子:那第二个呢?是棺材师傅吗?(爷爷其实是木匠)
爷爷:我记不住了。其他根本不重要。

直到有一天,一个叫伊莎贝儿的保姆来到了他的身边。
“你把自己关到多久?”
“关到我长大!”
但是这段难能珍贵的情谊,急速就被嫉妒的母亲破灭了。
爷爷:“让我猜猜,你恋爱了?”
孙子:“没有,我知道长大了以后要娶谁。”
为了伊莎贝儿,维特第一次咆哮,反抗了。用他自己的方式,把母亲关在门外,父亲回来砸门,他也不管不顾,貌似还很兴奋,弹兴大增。

12岁,
成长后的维特有个“教授”的外号,以让老师全班出糗为乐,而持才骄傲的母亲每次见老师的态度看上去也总带点示威劲儿:“不能孩子学不到东西就赶他走。我们反对动物奇观式的教学。”(这是母亲听到老师要求维特转校时说的话。)其实,父母对教育这样一个天才明显是毫无头绪的。关于维特的规划也让全家人大伤脑筋。

孙子:“我就想当别人,随便,象普通人。”
爷爷:“象我一样普通?”
孙子:“比你还更普通。”
爷爷:“那就当啊。”
孙子:“那要怎么当呢?”
爷爷将昵帽抛向河岸:“如果下不了决定,就先舍弃一些东西吧,懂吗?”

母亲让维特见钢琴大师,坐在大师面前,维特说不演奏:“钢琴师不过是个称呼,也许还不如做个兽医”。那个晚上,维特就象小时候一样装着爷爷做的木翼翅膀,滂沱大雨,从二楼飞下……于是,这个天才,身上没有任何外伤,哪怕是一丁点擦伤地坠在了地上,昏厥了过去。

桃子潜台词:想做普通人都很难,更何况是一个情感丰富的普通人。

这个“骗局”,从维特决心起飞的那一刻开始,就让人不难猜,可是事情要怎么进展,还是颇让人期待。

新学校的生活开始了,维特的智商被专家声称从180跌到了120。只有爷爷知道这个秘密,维特在隐藏的世界里寻到自由,当天才梦想“破灭”,一切变得真实温暖起来。每个人的欲望在“天才梦”中折射,父母的失望可想而知,还好,至少,他们还是爱维特的。

桃子潜台词:成长的过程就是选择成长。有的人一辈子都在寻找。

爷爷,做了一辈子木匠,赋闲后终于开始摸拟飞行,决心一定要飞上天空。父亲,小职员的身份虽然憋屈,但一直不懈地研究发明,还想着让维特能继承家业,发扬光大。天才注定跟孤独、寂寞、叛逆有关。这里还有亲情问题,不光是成长的烦恼。家庭的责任感让成长中维特也陷入思索。为了亲人们的理想,他开始暗展拳脚,为了让爷爷的抚恤金增多完成飞行梦,他开始上网炒股;为了让老爸不再被人挤迫,自由的从事设计,他着意通过一个空壳要收购老爸的公司。于是,沃夫博士控股公司诞生了,偌大的办公间里,只有一台他心怡的钢琴。他在这个空间里呼风唤雨,有说不出的快感、神秘。回到现实社会,他又伪装回一幅不屌、不屑、无所谓的神情。

桃子潜台词:只要愿意,他可以在任何行业成为大家!

谁说爱情事业不能两全齐美,关于爱情,维特也发挥了天才的潜能。重见伊莎贝儿,让他幸福又甜蜜。第一次正式约会上,他居然用一颗真钻表白:因为我爱你。
对于伊莎贝儿的落差反应,他非常认真地回应:
根据数据统计,女人通常比伴侣小7岁,男人平均寿命比女人少7岁。这样,女人就要守寡14年。
这样,我们就可以死在同一年。
而且,女人的性欲,比男人晚10年达到高潮。
所以,有这么多人分手。
所以,女人应该交小男朋友。
我们会幸福美满!
伊莎贝儿,你是我的天命真女!

桃子潜台词:天,泡妞都是天才,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故事的结尾,爷爷,在摸拟800小时之后,终于如愿以偿地飞行了,安心离开时,留下爱的遗言。为延续未完成的任务,维特任命干妈露易莎“接任”沃夫博士控股公司新总裁。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让他的老爸,在一脸错愕的情况下收到了克星领导的“辞呈书”。


这就是一个天才的故事,完美神秘,令人新奇。


爷爷的遗言道明真相,对于维特,他的话如下:
维特根本没有摔到头,
他的脑袋正常到把我们所有人都骗了。
请别生他的气,
这个世界跟不上他的聪颖,
唯有装傻才能逃离。
PS:维特:顺着命运勇往直前吧。

在这些来自天堂的旁白里,维特象爷爷一样,驾着飞机直冲云宵,平稳地落在了之前被他拒绝过的钢琴大师家门前,看来,他是选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了。


这是我见过最浪漫的关于天才的故事,完美至极,虚幻到象天方夜潭,美妙象格林童话。

 2 ) 观影 |《想飞的钢琴少年》:钢琴天才的烦恼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推荐一部与钢琴有关的电影——《想飞的钢琴少年》(Vitus)。

维特(泰欧·盖尔基饰)从小聪颖过人,弹得一手好钢琴。他的父母希望他将来成为一名钢琴家,为此在他的身上付出了巨大心血。

但维特自己并没有想好未来做什么。父母的压力与不理解时常令维特感到不开心,还好他有懂他的爷爷。

维特的爷爷(布鲁诺·甘茨饰)是一名木匠,但他年轻时的梦想是当一名飞行员。维特把爷爷视作最好的朋友,他常常去爷爷家玩。

维特从小对飞翔非常感兴趣,他最喜欢的动物是蝙蝠。他拥有超高的智商。看懂股市行情拿着爷爷的养老金大赚一笔,让爷爷买了模拟飞行机和私人飞机。维特还收购了爸爸的公司,解除了爸爸的失业危机。

这部电影节奏舒缓,加上贯穿整部电影的钢琴曲,带给人一种温暖的力量。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是用钢琴曲这条线索表达人物的情绪和改变

下面我们就通过影片中的三首钢琴曲来聊聊这部电影。

1 舒曼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

在电影的开头,维特翻过围栏,打开机舱门,驾驶爷爷的飞机飞向天空。背景音乐是罗伯特·舒曼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给人梦幻般的驰骋感觉。

在电影快要结束的时候,维特举办了自己的钢琴演奏会。他与乐团一起演奏的正是《a小调钢琴协奏曲》第三乐章。这一乐章带有华丽的炫技,整部乐曲在辉煌中结束,也将电影推向高潮和圆满。

舒曼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象征维特拥有选择梦想的自由。一方面,他拥抱天空,实现了飞天的梦想;另一方面,他也热爱钢琴,坚定了继续学下去的信念。

其实,维特的扮演者泰欧·盖尔基本身也是一位钢琴天才,2004年拍摄的时候,他12岁,也是在这一年,他在苏黎世举办了他的个人首场音乐会。电影结尾音乐会的情节设计也呼应了这一点。

小百科:

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德国浪漫主义音乐的核心人物之一。19岁师从维克学习钢琴,1840年与维克的女儿德国钢琴家克拉拉结婚。舒曼继承发扬了舒伯特歌曲创作的传统,享有“诗人音乐家的称号”。

《a小调钢琴协奏曲》:音乐史上最著名的钢琴协奏曲之一,是舒曼以钢琴协奏曲体裁创作的唯一一首曲子,也是他与妻子克拉拉爱情的见证。这首曲子作于1841年,历时七年。1840年是他重要的一年,他认识了克拉拉,这一年也是他的创作高峰。这首曲子于1841年8月试奏,演奏者就是克拉拉。

2 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第六号》

弗朗茨·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第六号》在这部电影中出现了三次,每次表达的情绪都不尽相同。

维特大约五六岁的时候,母亲请比维特年长七岁的邻居家女儿伊莎贝拉来家里照顾他,两人成了朋友。

一次,趁维特的父母外出,两人办了一次摇滚音乐会,他们喝得酩酊大醉。因为这次“事故”,母亲辞退了伊莎贝拉,也让维特觉得跟父母的隔阂越来越深。

维特将母亲锁在门外,自顾自地弹起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第六号》,以此表示自己的抗议。

随着这首曲子,维特也渐渐长到了12岁,模样发生了变化。

他来到了新学校。在这里,他还是被比他年长很多的其他同学排挤。老师们都表示教不了他,想说服他的父母将他送到资优学校,或是提前参加考试早点进入大学。

一次,家庭钢琴老师来到他家上课,他快速地弹奏《匈牙利狂想曲第六号》的结尾部分。老师并不十分满意,并告诉他要用切分法来弹奏这一段。

“那样很无聊。”

“那就弹得无聊一点。”

无奈维特只好按照老师所说的去弹奏,老师面露笑容,但分明可以看出维特脸上的无聊。

最后一次出现在电影的后半部分。

维特在爷爷家弹琴,他问爷爷是否知道俄国钢琴学派,接着便弹奏了这首曲子。

这一次,他是用自己喜欢的切分方式来弹奏。爷爷抱着刚刚接满房屋漏下的水的水桶随着跳舞,画面温馨美好。

只有爷爷是真正懂他的人,并且尊重他的想法。

小百科:

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匈牙利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被誉为“钢琴之王”。

《匈牙利狂想曲》:李斯特所创作的十九首钢琴曲《匈牙利狂想曲》是以匈牙利和匈牙利吉普赛人的民歌和民间舞曲为基础,在他的钢琴作品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这些作品不但充分发挥了钢琴的音乐表现力,而且为狂想曲这个音乐体裁创作树立了杰出的音乐典范。《匈牙利狂想曲第六号》这个主题经过一系列变奏,达到狂热后结束全曲。

3 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

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可以看作是维特对未来想法的转折,也是整部片子的转折点。

一天,维特在音像店买了俄罗斯钢琴家阿雷克西·波维诺夫的钢琴演奏专辑。在爷爷家听他演奏的巴赫《哥德堡变奏曲》。

他听到一半,关掉CD,打开钢琴,接着弹了下去。

在此之前,他因为对飞翔的痴迷,曾从二楼卧室的阳台带着自己做的翅膀一跃而下,万幸的是并无大碍。他假装脑子受到影响,故意装着不会弹琴,让他的爸妈不再对他抱有希望。

而在这一刻,他清晰地知道,自己是喜欢钢琴的。与此同时,他弹琴的一幕被爷爷看到,爷爷答应替他保守这个秘密。

小百科: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巴洛克时期德国作曲家、键盘家。巴赫的作品对欧洲近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被称为“西方音乐之父,代表作有《勃兰登堡协奏曲》《马太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平均律钢琴曲集》。

《哥德堡变奏曲》:这是巴赫写给凯塞林克的曲子。凯塞林克是一名俄罗斯的大使,他每晚失眠,于是请巴赫写一部作品消遣漫漫长夜。凯塞林克有一个琴师叫哥德堡,他是巴赫的学生。曲子晚上由哥德堡来演奏,俗称《哥德堡变奏曲》。哥德堡变奏被视为巴赫作品中最重要的变奏曲之一,常被音乐界认为是巴赫的“键盘练习曲”的第四部分。全作品包括主题,30个变奏,主题反复。

在电影的结尾,爷爷在提到维特时在给维特父母的告别信中写道:“世界跟不上他的聪颖,唯有装傻才能逃离。

维特的父母通过爷爷的信理解了维特,而维特也找到了与自己和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

最后,还想再说说维特的扮演者泰欧·盖尔基(Teo Gheorghiu)。

如前文提到的,泰欧·盖尔基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是一位天才,他是一名出色的钢琴家,同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演员。他会说五种语言、除了音乐也喜欢数学。

泰欧·盖尔基,1992年出生于瑞士,他天赋过人,5岁开始学钢琴,9岁以优异的天赋被推荐到英国伦敦知名的普赛尔音乐学院(Purcell School)就读,后来又在美国费城的柯蒂斯学院(Curtis Institute of Music)跟随加里·格拉夫曼(Gary Graffman)继续学习。

盖尔基曾在圣马力诺和弗朗茨·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得一等奖。2010年,获波昂贝多芬协会颁发“贝多芬指环”殊荣。

在疫情期间,泰欧·盖尔基参加了若干在线音乐会,并在这段时间里录制了他的第一张个人唱片《Duende》,唱片将于今年12月开始发行。

【彩蛋】

这部电影里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钢琴曲:

李斯特的《钟》,超高难度的钢琴炫技曲;

莫扎特《a小调回旋曲K511》,《傅雷家书》中傅聪认为莫扎特钢琴独奏曲中最好的两首作品之一。

快去电影里发现它们吧!

|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 THE END-

//

二毛流浪记

与你分享生活中的宝藏

 3 ) 孩子,你慢慢来

       瑞士电影《想飞的钢琴少年》,不知道为什么拖下来的电影文件被加以“美国励志片”的label. 本想借此片练下听力,结果满耳的瑞士德语把我听蒙了。几次点开又关闭,直到昨天完整看完,才发觉这是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男孩维特从出生起便与众不同。对占星颇有研究的一位亲友在他一岁的生日聚会上说, 维特的星盘十分奇异,未来必将成为大有作为的传奇人物,也许半是推测半是恭维,但这些随着维特的成长一一应验。智商180 的钢琴奇才,幼小的身躯里装着一个过于聪颖的灵魂,通过阅读与演奏不断接近神的高度。然而,上苍在赐予他非凡灵性的同时,也将他的翅膀越束越紧。因为天赋,他的演奏成为父母在Party上炫耀的资本;他的学识撼动着教师的权威,更遭到同学的白眼。他不能和同龄孩子玩耍,也无法被任何群体接纳。和保姆伊莎贝尔的一次彻夜狂欢,也许是单调童年里难得的色彩,但也被为保护他的天赋而过于紧张的母亲抹成了灰黑。

    维特唯一的朋友是他的爷爷,一位和善的老人,梦想成为飞行员,但做了一辈子木匠。在他眼中,维特是天才,更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不该因为身负众望就被剥夺玩耍的权力。当所有人都为维特的成功翘首以盼(母亲更是心急如焚),只有爷爷为维特锯出蝙蝠的翅膀供他玩耍,为他保守最高机密,告诉他弹琴要先稳住节奏,慢慢来。他用自己的睿智与淡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维特。也许正因如此,维特才能想出后来的万全之计。

    凭借天赋与努力,维特完全能够成为他想成为的任何人,但被问及自己的梦想时,他无言以对。父亲说做电子工程师吧以后准能赚,母亲执意要将他的钢琴天赋挖掘殆尽,维特却在钢琴师太的城堡里大吼只想做兽医。回家途中,又是一顿刻薄的数落。从一直以来母亲的焦灼和紧张里,从小时候窃听到的大人谈话里,他不敢想象自己的未来会有多沉闷。也许他是真的想飞了,也许飞行只是计划的一部分。醒来的那一刻,上苍收回了恩赐,维特如愿以偿地变成了普通人。课堂上有他答不上来的问题,琴键上有他学不会的乐曲。他只是毫发无伤地回归到一个正常孩童的成长模式,却让心比天高的天才母亲倍受打击。

    你不想成为别人眼中的怪胎,更不愿让爱你的人失望,所以脱下天才的外衣,如释重负地做你想做的事,用天才的大脑帮助你爱的人走出困境,并让他们以为这只是好运降临。你懂得圆融,不再针锋相对。这时的你不只是聪明,而已经具备了智慧。教给你并暗中配合你这一切的爷爷,在一场真实的飞行之后了无遗憾地去世。看到你已经能掌握自己的方向盘,并飞行得如此漂亮,他无比欣慰。更重要的是,他已将人生最大的秘密告诉了你:顺着命运的安排勇往直前。

    你是宽容的。即使是大人犯下的错,为了不让他们伤心,你会先承认是自己不对。你知道母亲是爱你的,如果她知道那样做对你不好,就不会再继续,可她并不知道,所以你不怪她。

PS:这是一部很多父母看了应该感到羞愧的电影。希望孩子成为天才之前,是否审视过自己能不能成为天才的父母?天才是神的孩子恰巧附身在你的孩子身上,如果无法与神的孩子对话,还是专心唠叨你的孩子吧,不要等到两个都失去了才追悔莫及。

 4 ) 爷爷说寂寞的时候给人写情书

爷爷说以前只写给外婆
现在写给火车上对面的美女
写给波光粼粼的湖水
写给电视上的花样滑冰手
写给梨树下的树荫
。。。
然后绑上气球
寄给你
^^

 5 ) 《想飞的钢琴少年》,或脆弱的天才……

又是一部与钢琴有关的电影。

这当然亦是一个神话,就像《海上钢琴师》那样。神话所以是神话,就是因为其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但我却喜欢这个神话,就像我亦喜欢《海上钢琴师》这个神话那样。

我一直认为天才是分两种的。一种是狂人,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踩着尸骸前进的那种狂人。一种我称之为脆弱的天才。我所以称之为脆弱的天才当然并不是因为他们真的很脆弱,而只是相对于狂人来说的。因为这种天才不是以牺牲别人的性命来达成自己的不朽的。追求不朽,就正是天才的本质特征。我亦一直认为区分一个天才和一个普通人的本质特征,无它,其实就正只是追不追求不朽,而并是什么智商或天分或智慧等等这些东西。一个天才其必然是渴求不朽的。内心的渴求鞭笞着他前进。而并不是其它的什么。虽然不朽这种东西在现代后现代的一些思想的结构下已变得有点虚妄。虽然一个天才本身或许亦不承认自己是在追求不朽。但一个天才其在世的一切目的都是和都只能是将其推向不朽。一切都无法让其满足,而唯有不朽。《想飞的钢琴少年》维特其实就正是这样的一个天才。

维特自少就是一个智商超群的少年。做一切事对他来说都可以说是轻而易举,可是他却不知道他到底想要的是什么。父母的期望和约束,相对于这个世界的所有同龄人的超高智商,这一切都让他很不开心。而幸好他有一个理解他的爷爷。他的爷爷虽然已经老了,可是其实仍然童心不泯。他做事常常就像一个小孩。所以他最后死在他的偷驾飞机上。他死得心满意足。他死得其所。他童年时在一张纸上写下了他长大后所要想做的十件事,排第一的用红笔书写。排第一的是飞行员。可是他最后却成了一个木匠。虽然他做了一辈子木匠,但他在临死前还是体会到了那种飞在天上你会感觉到连鸟儿也妒忌你的心情;虽然他做了一辈子木匠,但他仍然很开心,因为理想其实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人生在世你所要做的是顺着命运的安排勇往直前,这一点他参得透,并在临死前告诉了他的孙子。所以他的孙子在他死后终于勇敢地走上了那个被称为钢琴界的传奇的女钢琴家的家,接受他之前没有接受的安排和命运。

他之前拒绝过那个女钢琴家。当他妈妈带他到那个女钢琴家的家时,他拒绝弹琴给那个女钢琴家听。他的妈妈叫他弹,说:“就当是为我而弹。”他说:“为什么总是为了你?”他的妈妈很尴尬和恼火。那个女钢琴家跟他说:“维特,你弹琴不该是为你母亲或是为了我,等你想为音乐演奏时再弹琴,拥有冷静的理性和热情的心,才能成为伟大的钢琴家。……。”女钢琴家话还没说完,他就冒出了一句:“这就是为何我长大后想当兽医。”女钢琴家的话当然是对的,但那时维特却还未能明白他最终所想要的会是什么。维特想成为一个普通人。于是他在一个雷雨夜带着他爷爷给他做的蝙蝠翼从楼上跳下。然后得了脑震荡成为了一个普通人。这当然是假的。他骗过了所有人。除了他爷爷。因为有一次,他在听了一张CD后,心中感情难以控制弹起了钢琴,高超的水平被他爷爷看到了。但他爷爷答应他保守秘密。他一直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生活着。

他在六七岁时爱上了一个比他大的女孩,那个女孩的岁数至少比他大一倍,当时。那个女孩长大后想成为一个摇滚歌手。他为她用钢琴伴奏,她拿着扫帚当麦克风嘻嘻哈哈。在他十二岁再度遇上那个女孩时,那个女孩早已长大成人,而他仍然是个小孩。那个女孩早已忘记了自己曾经的理想忘记了他。她已做了一个超市售货员,并与一个岁数跟她相当的男孩恋爱着。但那个男孩一脚踏两船。她发现后,跟他分了手。他找出当年他为她伴奏她拿着扫帚嘻嘻哈哈的录音给她听,她认出了他就是当年的那个小男孩。但他俩的岁数还是相差太大。所以当他给她一枚他用炒股赚来的钱买的钻戒时,她没有接受。他在她心中一直都只是一个小弟弟。所以他经历了一场小小的失恋。这是每一个天才或说每一个普通人在世都会经受的一个小小的经历。小小的失恋,爷爷的死亡,终于让他认识到了自己的所需。这一切都只能说明没有什么能让天才走向伟大,只有生活。即使是一个天才,亦只有当他具有足够的生活积累于心时,他才会终于认识到自我。那不是为了什么而演奏,那是为了心中的音乐而演奏,这才能成为一个伟大的钢琴家。这对于一切天才所要成就的不朽事业都成立。

他驾着爷爷留给他的那架飞机再度来到了当年的那个女钢琴家的家中。……。他开了他的演奏会,很成功。他的那个从他六七岁时就爱上了的比他大的女孩也在他演出结束时给他送上了花。或许是仍以一个姐姐的身份,或许是以一个等待他长大的人的身份。我不知道。

这当然不是一部什么沉重的电影。相反,它拍得很轻盈。它只是在说一些小小的故事。在这些小小的故事里,一个甜美的爷爷,有一个甜美的小小的爱情故事。你快去看看这部电影吧,你会发觉它的温馨甜美。(二零零七年十一月三十日)

 6 ) 理想世界

Vitus。


世界听不懂他的声音。天才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
那个穿着西装的小孩子,用钢琴作为语言的孩子。
他爱上大他七岁的伊沙贝尔,在他们初次见面。
他和爷爷的那段对话~
“你恋爱了?”
“我才没有,我只是知道了我长大以后要娶谁。”
再次相见,印象深刻的是他在高档的餐厅,
向她一板一眼的解释女孩应该找小男朋友,
每一条理由都条理清晰,有着充分逻辑。
但爱情本来就没有逻辑。求婚,失败。
也许那是他生命里第一次受挫,也是唯一一次。
对于他来说:
普通是一种奢求,天才是一种负担,而伪装是一场逃难。
爷爷对于他,是唯一能够理解他的人。他们共同分享的梦想,飞翔。
最后他驾着飞机落在了钢琴家的院子,
人都要学会面对自己的人生,无论那是怎样的。
爷爷。


一个人永远都不能放弃梦想,哪怕已经到了满头白发。
哪怕那梦想只不过是孩童时期留下的印记。
当那台飞行模拟器第一次出现在我的视线,
那个老人,虽然他当了一辈子的木匠,却一时一刻都没有忘记自己的梦想。
自从上了大学之后我一直都不敢正视“梦想”这个词,
因为它一直和现实那样尖厉的碰撞,撞得两败俱伤、头破血流。
忽然间觉得自己应该找个墙角好好的反省一阵去。。。
那个老人死于飞翔。他离开的时候应该在微笑吧。
这执着真是一种可怕的力量。
还有承诺。直到死的那一天都不会拆穿vitus的谎言。
一直觉得遵守承诺是一件很重要并很困难的事情,只是对于孩子来讲。
至于大人,承诺早就不在他们的逻辑思维范围之内了。
我现在始终坚持这一点,但要尊重影片里的理想化。

 短评

小正太好萌啊

3分钟前
  • 不侠与
  • 推荐

一个神童早熟,善良,叛逆,并渴望平凡的心理描绘的很不错。演这个片子的14岁Teo确实是个钢琴天才,都是实弹,太厉害了。而且我最喜欢的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6号在这部片子里出现了好多次。稀饭~

4分钟前
  • 思阳
  • 推荐

爷爷最后幸福的逝去了。而维特,也终于领悟了爷爷的人生真谛,敲响了之前拒绝过的女钢琴家的门……

7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自相矛盾的电影。观点模糊。

12分钟前
  • 周鱼
  • 还行

好看!里面的音乐也好听

15分钟前
  • 桃子爱吃鱼
  • 力荐

怎么说呢,很现实向的一部电影,但又不会让你觉得失望,理想与现实并存

18分钟前
  • 乔植
  • 推荐

“世界跟不上他的聪颖,唯有装傻才能逃离。”

23分钟前
  • 赫克托尔
  • 力荐

正太帅

25分钟前
  • 可缓缓归矣
  • 推荐

还好吧

29分钟前
  • fox的summer
  • 还行

有梦想总是好的

33分钟前
  • 推荐

12岁的vitus,穿一身儿正经八摆的小西服,小腰板儿挺得倍儿直,与你平视,送你钻戒,说我爱你,还得让你接受他,内对话太逗了,“根据资料统计,女人通常是要比伴侣小7岁。但男人的平均寿命比女人要少7岁,女人就要守寡14年。而且女人的性欲比男人晚10年达到高峰,所以那么多人分手。女人应该交小男朋友。我们会幸福美满。” 幸福美满?这个乐极了。可爱!  

36分钟前
  • taki zhang
  • 力荐

真挚的亲情 令人感动 剧情也还是不错

39分钟前
  • 牵不到的爱
  • 力荐

挺好的 小正太实弹钢琴棒棒哒

40分钟前
  • 新街口的
  • 推荐

每个人都拥有梦想,但往往缺少去追求的勇气,有时你觉得平淡无味的生活在别人眼里如获至宝,只有懂得追求同时又懂得满足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44分钟前
  • 爱吃烤鹅
  • 力荐

天才总是孤独的。很现实主义的电影,但也很励志,告诉观众应当踏踏实实做好眼前事。

49分钟前
  • 半城风月
  • 推荐

全能性的天才

52分钟前
  • 我的天呐
  • 还行

追梦

57分钟前
  • 绿豆酥
  • 推荐

这部电影虽然聚焦于一个天才儿童但在伊始那优雅动听的钢琴之声下却是一个孩子被冠以天才之名后对平凡人生的渴望,于此中电影的展开也正是以爷孙间真挚平凡的亲情羁绊

60分钟前
  • o”mygod101
  • 推荐

追梦少年啊,很励志

1小时前
  • 苏晓晓
  • 推荐

理想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1小时前
  • 兮子镜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