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elac (微博)
《在巴士站直到天明》是真事改编。真事太痛苦了,快三年了我想起来还觉得心如刀绞,一直在收集相关剪报。
2020年11月16日黎明时分,涩谷附近的巴士站,64岁的女性大林三佐子被人打死了。 最开始,这条凶杀案只是一条不起眼的社会新闻。慢慢地人们找到死者的身份,发现她是一个无家可归者,衣着整洁,举止体面。她白天可能在打短工,可能在流浪,只有深夜无人时分,才去巴士站,在那个中间打了隔断只能坐不能躺的窄椅子上,坐到黎明。 2020年,covid19初年,服务行业营业时间受限,人们闭门不出,大林女士原本是超市里的试吃推销员,已因疫情失业很久,死时口袋里只有8日元。手机早已不能用。驾照已作废。一张纸上写着多年不联络的弟弟的地址。
人们开始去巴士站送花,放饮料,愿她好走。
很快,出现了女性游行,举着“她就是我”的牌子。
媒体上开始报道,大林死时衣着干净文雅,不像流浪者,她老家在广岛,似乎没结过婚,没有孩子,母亲已去世,肉亲只有一个弟弟。几年前她住在杉并区的小公寓里,后来渐渐交不起房租,开始带着行李箱居无定所,白天做小时工,晚上不知在哪儿过夜。
还有报道说,她有做过丰胸手术的痕迹。 报道很快删除了,因为被读者指责不该写这种个人隐私。
再后来,NHK推出一部纪录片,记述了大林三佐子的青春时代。放了她年轻时的照片。 她那么美啊。简直耀眼。 她是短期大学毕业(类似大专),年轻时,是话剧团员,上过舞台。 年轻时她离开老家,来了东京,结了婚,很快离了婚。做过演员梦,想当女主播,为此努力过。可惜 梦都没成,不过找到的普通工作暂时安定,生活也还可以,就是东京上千万人口中的一个,有过梦,没运气,很穷,但还在钢丝上,还能慢慢走,没有掉下去。
然后,她老了。新冠来了。 最后在黎明时分,入冬时的巴士站,被人用装了石块的塑料袋打中了头。
人们想不通,她为什么都流浪了,却不向弟弟求助。 她为什么不申请低保。 她有父母,她没有得到遗产吗?老家的房子呢?地呢? 她为什么回不去了。 她为什么不向任何人求助。一直那么礼貌,那么矜持,体面,干干净净,不愿扰人,不愿被看见,只在深夜时才去巴士站,黎明后便离开。 她明明有过那么耀眼的青春。哪步走错了。 一定是走错了吗?难道不是谁都可能走上的路吗。 一个单身女性,没有固定工作的话,难道只能贫穷,只能走钢丝,老了干不动了,要面临居无定所的危险。
想不通,又多少能想通,所以心如刀绞。所以人们走上街头,“她就是我”。 所以会拍成电影。 但电影是虚拟,上映时间结束后,虚拟便消失了,可她的人生,“她就是我”的人生,是他妈的真真实实的痛苦现实啊。
那条“她丰过胸”的删除报道,是最让我难受的。 她在丰胸里寄托的东西,我懂。 那想变得更好的痴想,孤注一掷的心情,那种愚,那种心里还有梦、还没有完全绝望的状态,我懂。
打死她的凶手,是涩谷当地的一个单身中年男子。 男子家是独栋房子,意味着土地是自己的。想想涩谷附近的地价!他家靠租屋获得收入。 凶手本人从年轻时起长期在家,不接触外界,直到父亲死后,才走出来,开始帮母亲处理一些事情。 他的视线所及,是他的世界,他很积极地打扫周围的卫生,只有这个世界保持着秩序,他才有安全感。突然出现的大林三佐子对他来说,是破坏秩序的恐怖的异物。他给她钱,让她离开,她没有听从。
凶手在开庭之前,从自家楼上跳楼自杀了。凶手也令人难受。典型的严苛挑剔的父亲,纵容宠坏孩子的母亲,没有自信害怕外界、同时凶悍自私巨婴。时代的症结。
这件事可以写书,也许有人已经写了。可写的内容太多了,高度经济成长期,有梦的时代,女性贫困,新资本主义,社会福利,让流浪者无法久留的公共设施设计,离开后就不再是“自己家”的父母家,Hikikomori,5080问题,极度孤立的个人,无数潜在的“我就是她”,钢丝与体面。以及为什么我们还在钢丝上,却这么心如刀绞。
昨天从《人物》注意到了这个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这大概是电影里最让人难过的描述了。
电影本身讲得很丰富,底层人物在疫情期间的无力,中年女性所面领的职业危机、职场骚扰,还有子女和家庭之间的问题等等,一切都让人感到emo。
里面有个老头说了一句话,问他明天的希望是什么,他说,我希望明天不会睁开眼睛。对很多人来说,生命也许没有那么珍贵,生活太难了,难到让人觉得活着本身就是种难以承受的负担。正义大多数时候只会在电影中从天而降,现实中很多人就那样默默消逝了。
想不清楚在剧团时的我了。二十岁的女孩滥用着廉价的化妆品,在夏季燥热的影棚里坐着。漫着粉色的双颊浸汗,暑气蒸得人身体发软,干涩的眼球分泌着泪水,棕榈叶掌隙中透过来的、琴键一般的阳光淬在脸上。你是如何穿着某处买来的打折衬衣,在那个午后笑得那般灿烂的呢?我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了。 但我还是能猜出一两个理由的。比如,这世界对孩子总是分外柔软。每个新生儿都有资格出现在厚劳省的统计数据里,子供向的童话也总是有着好听的主题曲。在那一年里万种可能还留在你的手中,或许你真的有灿烂笑着的资本。可那些虚无缥缈的存在,究竟是如何失去的呢? “女士啊,明天起涩谷就要降温了。” “别理她。那奇怪的女人,一日一日地,天知道在公交站里做些什么。” 两道声音从混沌的初冬夜里穿来,又落回无尽的黑暗里去。我只是听着,我无力反驳。我早已不在意那些话了——大家总是擅长说些莫名其妙的话。如果我只想听些虚浮的赞美与安慰,我自然可以找一间公用电话亭给我的弟弟…… 啊。我想起来去摸一摸口袋。八日元。原来早就不能了。 我上一次和他联系,是什么时候呢?似乎是四年前吧,我寄过一封圣诞贺卡,说些照顾身体之类的空话。我不知道说些什么好,所以此后再也没有了。我说不上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连主动联系家人的想法都再没有了。 算了吧,他也五十多岁了。他活在他的幸福里,我没有脸面去打破他宁静的晚年。我总是如是一次次地阻挠自己,可当我如此声嘶力竭地需要着关怀的时刻,阻挡我走向电话亭的只有口袋里的那八日元。那间电话亭的距离怎么能那么远呢? “哐当!”冰凉的物体砸向后脑,疼痛感都没有,只有一阵酸胀。我听到一句低声的咒骂,但我早就无心去辨认,那是男人还是女人了。 人们其实不总是这么对我的,至少在我来到公交站之前。疫情前在超市里做试吃员的日子没有那么难过,只是薪水太少。我喜欢那些孩子的笑容,我会一日一日地等着他们。吃酸奶、蛋糕、甜瓜时的笑容都不一样,千姿百态的灿烂,会让我想起自己的二十岁。尽管他们总是以天真的面容叫出那声令我无法抗拒的“阿姨”。 在来到公交站之前,我也不是就此放弃了。我无数次打出求助的电话,也会怀着期待的心情等待无数次。像童话里的公主等待着她的王子——我有时这么调侃自己。只是结果总是一致地偏离于故事的结局:电话亭的距离太远了,救济处也是。 所幸的是,在来到公交站之后,我再也不用等了。啊,除了每个深沉的夜晚,连路灯也睡去的时候,我会难以自抑地、出于本能地,等待黎明到来。黎明与人不同,黎明总会到来的。带着我爱着的初生的阳光,在每一个足以用来纪日的早晨,温和地灿烂着。 “咣咚!”又是冷冰冰的,这次终于有痛感了。 我的躯干脱力滑落、年老的身体半跪在石砖之上。像剧团里的搞笑役摆着滑稽的姿势。我听见耳旁的忙音,世界在嘲笑我,污蔑与咒骂…… 我的后脑汩汩流血,冷冰冰的夜风飞掠此处。 我汩汩流血、汩汩流血,二十岁的我汩汩流血。那个夏季的燥热呼唤起无边的烈火,烧去孩子一般天真的面容,那张涂满了廉价化妆品的脸。 我被烧伤。 我汩汩流血、汩汩流血、汩汩流血…… 终于我连黎明也不再等了,它们离我太远。
日本街头,一位中年女性半夜惨遭他人杀害。
经过调查发现,死者的身份是流浪汉。
她白天有时打零工,有时在流浪。
到了晚上,便在车站一带休息。
这么一个与世无争的人,究竟得罪了何人,让她在睡梦中殒命。
而背后又有何种隐情,让这段故事一度冲上舆论风口呢?
今天咱们就来讲讲这部真实事件改编,治愈也致郁的电影:
《在公交站台直到天明》
三知子白天在咖啡店经营自己的手工首饰,晚上则在饭店打工。
同时打两份工,虽然不说大富大贵,多赚一点钱也挺好。
可三知子的生活,并不算特别舒服。
家里有卧病在床的长辈,最近即将进养老院。
前夫以三知子的名义,透支了好几张信用卡。
工作上男领导仗着自己总部有个爹,突出一个贼双标。
面对男同事讲女员工荤段子,老哥唯唯诺诺;
借职务之便,给亲朋好友免单说来就来;
看到一位菲律宾小时工收集客人的剩菜炸鸡,想拿回家给孙子加餐,他重拳出击。
对了,此公也不是对所有女员工都出重拳。
面对年轻的女员工,他则会威逼利诱,以转正等借口,试图对其性骚扰。
就这种脑瘫领导,怎么都该赏他捡两年肥皂,让他知道花儿为什么这么红。
不过看在钱的份上,加上好歹还有女店长罩着,三知子忍了。
但是,坏景不长,更坏的事情来了:
2020年,新冠疫情大爆发。
这一段的影响,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我就不赘述了。
总之,由于第三产业受到了巨大冲击,三知子被餐馆开除。
同时,她卖手工饰品的咖啡厅关门谢客,她的摊位自然也无了。
三知子工作没了、摊位没了、员工宿舍也没了。
由于疫情的破坏力过强,她想找新工作极其困难。
没有收入,什么买房租房都是扯淡。
而因为一堆历史遗留问题,三知子跟家里人关系非常微妙。
况且,回家也需要大笔的钱赡养不待见她的父母,所以回家并不会改变什么。
不过,这会儿三知子还有一根救命稻草。
餐馆虽然炒了三知子,但她作为十年以上工龄的老员工,总部特批了一笔30万日元(合人民币1.5万)的遣散费。
然而,就这么一根救命稻草,竟然还让男领导贪污了。
走投无路的三知子,只能选择流落街头。
刚开始,三知子还有点积蓄,虽然晚上睡车站非常狼狈,起码有口饭吃。
但随着积蓄见底,三知子的生活一落千丈。
吃饭睡觉都没着落,肆虐的疫情更是个要人命的东西。
如果说有什么“好消息”,那就是她“不是一个人”。
在三知子流浪的区域,还有很多情形类似的流浪汉。
大家白天瞎逛找饭辙,晚上就在车站,或者自己搭建的棚户房里休息。
运气好了,赶上有救济组织赈灾,还能吃上口热饭。
流浪久了,三知子也交到了不少新朋友。
其中一部分人非常悲观,只盼着明天死了算逑。
不过,里面也有两个相对积极的朋友。
一个是曾经揭露日本财团丑闻的阿婆,另一个则是曾因不满日本政策,扔过炸弹的阿公。
前者因为替他人担保,导致自己被银行清算;
后者则是行动过于激进,逐渐被日本社会抛弃。
三人结伴流浪,没事聊聊天,有食物就一起分享,偶尔也会聊起自己的过往,讲述自己的迷茫。
这么日复一日,算是度过了最难的一段时间。
随着日本政府的躺平,社会开始逐渐恢复。
服务业重新起步,可深耕服务业多年的三知子的生活却并没有变好。
因为跟同样失业的小年轻、壮劳力相比,年龄偏大文化也不太高的女性,在日本这个极度男权的社会,又是疫情肆虐的客观环境里,实在没什么竞争力。
日子越来越难过的真知子,只能去垃圾堆里找吃的。
正所谓厕所大了,放什么屁的都有。
在一众流浪汉饥寒交迫的时候,总有几个闲出屁的“媒体人”搁那煽风点火带节奏。
一开始,还是“经济学家”们常说的什么懒汉、没上进心啥的。
说着说着,竟然直指流浪汉就是需要清理的“社会病毒”。
有一说一,这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说法,多少是有点不负责任。
说屁话的人,恰完大米估计就忘了。
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一位看着就不太聪明的宅男,看到这些信息后,犹如提壶灌饼。
他要“消灭这些病毒”!
这位大聪明越想越痛快,他走上街头,密切关注流浪汉们的行踪。
很快,他盯上了每天在车站休息的三知子。
看着渐渐睡去的三知子,大聪明从路边捡了块砖头,就要对三知子下手。
千钧一发之际,三知子工作餐厅的女店长,突然一声断喝,吓跑了大聪明。
原来,自打三知子离职之后,作为朋友的女店长,就一直在关注三知子的去向。
当发现男领导贪污遣散费之后,她替三知子据理力争。
同时,还拿到了男领导职场性骚扰和做假账的证据。
一通操作之后,女店长成功为店里员工争取了权益。
不过,估计是得罪了上面的权贵,也可能是受不了总部乌烟瘴气的环境,女店长做完以上工作后便辞职跑路。
此次出现,本来是给三知子送钱的,没想到阴差阳错救了她一命。
如今,两位丢了工作的前同事四目相对。
好了,以后流浪有伴了。
至此,《在公交站台直到天明》的故事告一段落。
看上去,这是一个girl help girl的温馨结局。
可令人唏嘘的是,如开头所言,现实世界三知子的原型大林三佐子女士,惨遭大聪明杀害。
当然,也可能是女店长救了三知子一命,不算艺术加工。
只不过在镜头之外,另一位与三知子有类似命运的可怜人,被大聪明杀害。
*三佐子生前照片
如果只看真实时间,这件事的原委并不复杂。
由于疫情影响,日本服务业遭受重大打击,三佐子女士被迫下岗流浪。
而杀害三佐子的大聪明吉田,是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精神不太正常的死宅。
他不希望三佐子出现在他的视线范围,曾试图塞点钱让她离开,但三佐子予以拒绝。
于是,惨案发生。
杀完人之后,大聪明在法院开庭前选择跳楼自杀。
让原本就荒诞的事件,又蒙上了更深的一层阴影。
明面上看,不管电影还是现实,都在指向疫情对社会的破坏。
但细看之下,疫情只是一颗火星,一切的症结还在于社会问题。
如果大家看过诸如《哆啦A梦》、《蜡笔小新》、《樱桃小丸子》等作品,应该不难发现,里面“妈妈”这个角色,都是全职太太的形象。
一方面,这是剧情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反应当时的日本社会状态,所谓“男主外,女主内”。
只不过,那会儿日本的经济环境还不错,单职工有能力养活一家人。
随着经济不景气,底层大众的生存压力激增,而女性,尤其是年长女性的生存压力更甚。
自此之后,说是社会惯性也好,时代弊病也罢。
总之,生活压力大了,大家都要开始工作了,然而社会环境却并没有发生变化。
所以,当现实世界的三佐子去世后,在日本引起舆论大哗。
大量日本女性站出来表示:“她也是我们”。
往小了说,伴随城市化到来的“原子化社会”,赚钱是刚需中的刚需。
那么诸如我们常聊的“未育歧视”、“职场性骚扰”、乃至在男女均可从事的行业公开拒绝女性等职场积弊,应当如何处理。
往大了说,当整个社会的阶级断层越发明显,也越发固化。
底层城市居民的生活、就业、住房等民生问题,应该如何保障?
底层民众的权益,又应该如何合理伸张?
不管是现实世界的三佐子,还是电影世界的三知子,之所以能得到很多人共情,原因可能就在这里。
在她身上,或多或少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你不能说电影里的三知子不努力,她打了两份工。
哪怕因为没有工作流浪在外,也试图靠继续制作工艺品过活。
可她不止权益受到损害 ,还差点被个脑残打死。
我个人觉得,一句简单的“社会达尔文”,或如个别风凉话爱好者口中的所谓“多做自我反省”并不能定义三知子的境遇。
毕竟客观现状就那样了,她也得活着。
该怎么健康的活下去,这个问题在片中近乎无解。
除此之外,阿婆提到的财阀丑闻,阿公聊到的政治丑闻。
一方面,这是讽刺日本政坛。
另一方面,日本利益集团的胡搞乱来,不说是日本社会问题的始作俑者,也算是没少推波助澜。
这一点,相信爱看日韩犯罪片的小伙伴,应该都能理解。
整体看下来这部电影见微知著,也是从另一个角度去了解日本社会的参考资料。
不过,由于三知子的结局修改成大团圆,她流浪的过程也没有给到特别多的直观表现。
及片中阿公、阿婆给到的零碎信息,并未进行深挖。
以上种种,导致本片的评分不算太高。
所以,如何评价电影本身,可能需要见仁见智了。
那今天就先聊这么多。
喜欢的小伙伴别忘了点赞、关注!
我们明天继续。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阿翟
1.惊悚
首先,这部片子给我的最深刻印象是“惊悚”。
我想谈论一下惊悚的定义。或许,是从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开始。阿加莎是我最早认真看的侦探小说家,对于已经从小跟比我大好几岁的表哥看过德州电锯杀人狂,翻表哥的《看电影》杂志了解过奇奇怪怪电影的我,我不觉得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有惊悚的元素在。但看完这部电影,我想或许是每个时代人们对惊悚的感受不同。
在阿加莎的时代,大英帝国的余晖仍在,世界仍保持一种古典的秩序,甚至是狄更斯笔下伦敦的贫民窟(社会改良)和福尔摩斯里秘密结社的阴谋(以另一种秩序代替现有秩序),一种希望和秩序是存在的。在这个世界里,基督教的善恶观是普遍的道德原则,蛇的欺骗和该隐的谋杀作为人类起初的两幢罪行,是最大的罪。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克里斯蒂的小说里和剧集里人们看到谋杀为什么会如此震惊:“Murder! It's a murder!",而我们意识不到“谋杀”有什么可怕的。这是阿加莎克里斯蒂小说里惊悚的来源。(同时联想到《英国式谋杀的衰落》,但我没读过。。我好希望自己能达到能写出《论麦克白中的敲门声》的水平。。)
另一种是以推理、感官刺激引发的惊悚。比如无人生还(阿婆作品里惊悚程度比较高的)、八面埋伏。
这部片子是另一种,我不知道怎么定义,说心理的太宽泛了。我称之为大和民族民族性的惊悚。就是那两段:1.三只子去找猫,然后和养猫老头聊天。在看到“找猫”的时候,我凭借我自以为的敏感,我以为这是一个“救赎”的信号,加上和“老人”这个形象的聊天,我以为是再普通不过的“知心姐姐”情节。但没想到在养猫老头祈祷的时候,在三知子问他在祈祷什么,老头说:“祈祷自己看不到明天的世界”。2.“小千,你对炸弹感兴趣吗?”、肚肚钟。我无法具体描述我感受到了什么,是一种空无的、non-hopeless-nor-hopeful的惊悚。
(Btw为什么我看很多短评给我的感觉是他们看的版本删掉了最后的“肚肚钟”?)
2.其次是一些精巧的设计,有一些可能不是有意而为之,可能是剧本在创作过程中自然达到的,但作为观众的我看完整部电影还是觉得很精巧。
比如男性形象和女性形象的对比。
在三知子刚和炸弹老头聊完,刚好碰到了公园大妈,给她送了一大袋卫生巾。这里或许有男性和女性形象的对立。女性——帮助、体贴,男性——暴力、改变。还有最后小千在公交车站找到三知子时,小千的形象和施暴男形象的对比。
三知子从制作首饰到制造炸弹,首饰和炸弹的转变、对比。
还有一些画面,可能导演在拍摄过程中没有赋予这个造型/动作更深的含义,但这些造型和动作确实让我想到古典雕塑和油画里的人物形象。所以就见仁见智。
3.棱镜
这部片子在情节和对话里自然地反映了很多其他社会议题,并且没有给我突兀的感觉。Social activity,politics,职场性骚扰、女性议题、Covid-19,社会对流浪者的看法。
北林三知子是一个勤劳的中年女性,白天在手工工作室制作首饰贩卖,晚上到居酒屋兼职服务员,生活也算平淡中有些生气。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节奏,北林三知子被居酒屋裁员,还被经理克扣遣散费,被赶出员工宿舍,手工工作室也因疫情停业,至此再无任何收入。又因为和母亲长久以来的矛盾有家归不得,落得一个流落街头的下场,最后在公交车站过夜时,被一个精神不正常者袭击,所幸被友人救下。
电影没有大篇幅的讨论疫情如何冲击社会经济,而聚焦于受到疫情影响的微小个人,其中令我最感兴趣的,是北林三知子音隐约透露出来的一丝傲气,或者说是尊严感。即使人微言轻,也要怒怼上司性骚扰,即使只是公司暂时提供的员工宿舍,也要布置的像一个家,即使流落街头,也要保持衣冠整洁,即使找不到工作,也不愿意开口向曾经的同事、家人求助,即使饿的肚子咕咕叫,也不愿意排队领取救济的盒饭。
我也许是一个功利主义的人,并不是很难能理解北林三知子深处窘境,却依然能维持那一份尊严感,不为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放下一些身段,但我很有兴趣了解她内心的真实想法,只可惜电影似乎没有给出我想要的答案。
我是看到真实原型的新闻报道以后,才找来这部电影看的,我从最初就知道,在真实的事件里并没有店长救下北林三知子,我也不理解为什么导演要更改这个结局,更不理解中间添加制作炸弹的桥段意义为何,如果说导演是害怕社会引起不良风潮模仿犯罪,又为何要增加反社会的恐怖袭击策划桥段?如果是想在电影里给北林三知子一个完满的结局,为何在被闹钟假炸弹整蛊后,依然让她流落街头?我甚至觉得她就此在公园安营扎寨,在两个老人的陪伴下度过疫情困难时期,再重新出来工作都会是更好的结局。
疫情之下的众生百态,在未来很长时间里都会是火热的电影素材,其中包含的太多值得探讨的社会话题,显然这部导演也是这么想的,向观众输出的观点实在太多了,我感受到的只是一锅大杂烩。职场性别歧视、上级性骚扰问题,现代化建设抢占耕地、失地农民问题,诈骗负债问题,新冠疫情导致社会经济停滞、因疫返贫问题,甚至女性月经贫困问题,等等。每一个都是值得深度探讨的社会议题,却统统蜻蜓点水一笔带过,太失望了,不如好好拍个纪录片。
能关注这些人,这些人真的很到位了,但是你不要拍成这样的流水账啊
改编自新冠疫情期间发生的真实事件,片中展现了不少社会问题(性别歧视、年龄歧视、职场骚扰、信贷风险等),但整体上显得四平八稳却心余力绌(被纪录片吊打)。结尾的桥段如同“卖火柴的小女孩”最终遇到了石油国的小王子是个什么鬼?苦难就是苦难,它不值得被歌颂,把底层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当做励志故事心灵鸡汤强行灌输给底层人民就是一种罪恶,形同圣母附体雷劈八方扑街一片圣母无恙。“和其他地方相比,这里是最明亮的地方,有人流,也有汽车经过。因为是车站,它一直都有灯亮着。大概只有这里,能让她稍微有还活着的感觉吧。”然而在那一晚,她没能在公交车站等来“黎明”。“她就是我。”同时期国内发生也了不少“世界奇妙物语”,譬如与本作最相似的就是在沪上蜗居电话亭的外地阿姨的故事......天地不仁,万物刍狗。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忽然想起了狗头萝莉,她没有伤害任何一个人,只是以自我的认知去生活着,很多人高高在上的自顾自的说着些话,但,在人间有时候是没有选择权的。
电影零分。甚至不如nhk点到即止的半小时纪录片。旬报第三的嘉奖,只能理解为致献给过去三年因新冠,更因这个社会而贫困、孤独、痛苦、无以为家,甚至跟事件原型大林美佐子一样被杀害的普通人的一束花。导演高桥伴明的工作,就如花店店员:他负责包好这束花,但包装纸毫不郑重,裹得松松垮垮,甚至忘了放卡片进去。拍法粗劣到很难相信是电影,但对电影语言的放弃却并没有换来现实感,人物一例扁平,不少段落表演痕迹过重。而高桥伴明也根本没有心思深挖主角何以陷入困境,只是简单又暧昧地把东京奥运、安倍和菅义伟的讲话、老年街友对泡沫经济破灭前的追忆的符号堆砌进来,甚至不负责任地虚构造炸弹的戏剧情节。她本来的生活,则自作聪明地用女性互助来替换,这也直接改写了现实结局。可惜建立在低质叙事之上的美好,毫不可信而只觉可悲。
必须依赖日本电影来拯救我对新冠的失忆,这件事本身何其讽刺。正如上野昂志指出的,把肮脏的剩菜剩饭倾倒干净这种清洁的常识性伦理正是社会野蛮的病理。指出最底层的劳动阶级正是任人处置的垃圾这一点并不难,但是从清理街道到清理人口的过于自然的过渡还是令人触目惊心;当新冠来临时,文明开化社会破了洞的底就赤裸裸地暴露在我们面前,穿着整洁衣装端坐在办公楼里的人若不是没心没肺,若还有一丝羞耻之心就会被刺痛到流泪吧。不戴口罩的菲律宾大妈看不懂文字,面对让她在文件上签字的好心的店长,用手摘下她的口罩让她再发一遍誓,对“未开化”的她来说戴口罩正是把自己=病菌阻隔在外的行为,看到这里我们只能泪流不止。
不要歌颂苦难
被原型故事吸引来看的,然而电影并没怎么触动到我。不喜欢电影的改编,女二这个角色的安排多少有点太童话故事了。
导演没什么才华,用了最直白且想塞入最多东西的方式讲故事,既然女主已经跟流浪汉们打成一片,那就根本无需再去睡车站,这种基本逻辑都没办法理顺的创作,不知道是怎么能出作品的。
真实事件太令人痛心,改编不要用虚假希望打发了观众啊
1.5,莫名其妙。把真实事件大幅简化成了疫情环境下不幸个体的不幸遭遇,而导演最终在流浪汉的台词中,表达的其实是对于高速发展之后空虚感的不满,将大林三佐子的遭遇作为自己政治泄愤的工具,毫无真诚可言。
把底层阶级的问题归咎于性别意味着放弃了唯一能团结大多数取得胜利的渺茫希望的武器。
跟事件本身相比差太多了
在微博看完这个故事,自己的推上关注的影院就发了上映的消息。这并非纪录片,所以角色的设定和故事的脉络和现实有不同。改编并没有消费这个悲剧。电影里,女性贫困、格差、歧视、“家里蹲”、社会达尔文、无家可归者,这些现实不再被满东京的奥运会标识掩饰,它们落在了一个努力活着的女性身上,她的归处变成了公交车站前的椅子。电影最后留了一枚炸弹。借它的“爆炸”给了剧中人另一个结局。这时候的剧中人已经不是她了,是她之后仍然活着的我们。发生、创作、拍摄、上映都是在那段特殊时期,这样的速度,是在追着这个信息时代的忘性。不要忘记她,不要忘记我们自己。
“她就是我”
看的是记录篇。为什么一个人要这么坚强?太心疼大林小姐了,明明有可以依靠的弟弟和妈妈,却选择自己一个人流浪,把所以的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包括社会的。就像节目名字human cossroads一样,你的现况是很多选择组成的,你走的每个十字路都是大家都可能走的,不是对错,是几率,今天是大林小姐,明天就是你我他,所以不要这么坚强了,大胆放心依靠自己的朋友、家人、爱人吧 拜托
看完的直观感受,前面是当下社会的纪实素描,后三分之一是学生运动那一代人长久以来一直想寄给政府的“炸弹”(顺手点进导演简介,还真是那一代人)。电影的改编又想写大龄女性非正式员工在新冠期间的困境,又想对忽视边缘人群的政府开炮,再加上相较于残酷现实给了个非常梦幻的童话式结尾,所以就算走字幕时呈现了大楼爆炸的画面,也很难带来释放或者沉痛的心情。虽然不知道日本人怎么想,但看到安倍晋三和菅义伟确实有点恍如隔世的感觉,只是不管内阁怎么换,这种社会问题都像是无解的难题。其实都是潜在的问题,新冠像是催化剂,加速着将人逼到极限,有的人因巨变被迫永远留在夜晚的公交车站。有一点说来惭愧,之前看新闻时完全没想到过流浪女性还要负担卫生巾的事。另外plan75里也有菲律宾打工人,看来超高龄社会移工问题也不容忽视了。
2023.0301电影很短但想讲的东西很多,疫情期间底层人生存的艰难、女性职场性骚扰…对比原型事件,没想电影的结局是好的,创造出女二这样有温度的角色,也弱化了一些悲凉感。不想计较是什么审核的原因,人那边也不存在这个问题。纵然改编理想化了,但更改了结局可能是寄托一种希望吧!电影有时本身就是美化现实的工具。人总爱在一件事情发生后各种哀叹惋惜,但其实很多悲剧之前某一瞬间如果可以给予一些关注与帮助可能悲剧就不会发生了。不要总是“她死后,人们才开始爱她”。
旬报No.3。整体来说不咸不淡,乱杂杂的,故事讲得不是太好。前半部分很一般,没什么想象力的叙述,尤其是经理这个角色非常败笔。后半部分还行,很敢嘴的老头子就像是长谷川和彦的《盗日者》里老掉的样子,炸弹变成了闹铃,真让人心碎得感慨啊。另外很羡慕日本的电影环境,能这么轻松的嘴zz,还能评上个旬报十佳。
把疫情时代下的个体命运拍得清汤寡水,人物塑造也比较扁平,尤其三浦贵大饰演的角色像是卡通片里的反派,片子整个质感有点像日剧SP,光明的结尾完全没必要,观众不需要这种刻意的希望,还削减了现实的残酷。
独身者,似乎确实要多交几个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