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

第10集

主演:陈道明,英达,吕丽萍,葛优,李媛媛,史兰芽,张建亚,英若诚,吴贻弓,于慧,盖丽丽,张文蓉,战士强,于本正,沙叶新,吕凉,周志俊,梁庆刚,杨涛,徐金金,顾也鲁,戴兆安,李天济,宋忆宁,任广智,王志华,倪以临,吴云芳,刘昌伟,曾丹,康群智,曹秋根,谢洪俊,王又龙,兰之光,朱申嘉,袁之远,张芝华,杨仲文,宋宁奇,刘芳,申怀琪,筱翔飞,沈星浩,夏晓昀,钱青青,阮丽丽,王干一,舒逸宁,麦墨瑞,陆晖,陈增无,郑国础,糜子德,詹更新,康志新,伊娜珂,王玲,林丹青,仲永清,安德宝,张莺,金慧珠,吴天戈

类型:电视剧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1990

 剧照

围城 剧照 NO.1围城 剧照 NO.2围城 剧照 NO.3围城 剧照 NO.4围城 剧照 NO.5围城 剧照 NO.6围城 剧照 NO.13围城 剧照 NO.14围城 剧照 NO.15围城 剧照 NO.16围城 剧照 NO.17围城 剧照 NO.18围城 剧照 NO.19围城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围城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抗战初期,外国留学生方鸿渐(陈道明 饰)回到了祖国。方鸿渐其实是在国外混了几年,一个学位没取得,最后没法才买了个学位归国的。出身封建家庭的鸿渐家里早给他订了亲,只是未婚妻没来得及和他结婚就逝世了。鸿渐回国后一直居住在丈人的家里,丈人颇有些能耐,为他谋了一份不错的职业。女 博士苏文纨一直对鸿渐有好感,而鸿渐迷恋的却是在苏小姐家里第一次拜访认识的唐小姐。随后,鸿渐与唐小姐渐渐打得火热,然而丈人家看出了他和唐小姐的往来,渐渐冷落了他,而后鸿渐和唐小姐亦因误会而结束。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泰坦第一季生命中最美好的一天远古外星人第十季光(2018)童子功万人斩想当冒险者的女儿到首都当了等级S的冒险者狂蟒之灾英语邪神的天秤:公安分析班交错人生让开,别改我男主!神奇的犬科家族第一季另一个世界2016最深的呼吸我与琼斯太太 第一季少年听学中学园爆笑王绝色逃生雾之旗黑蝴蝶洛奇5国语机器人之梦影子交易雷霆穿梭人欢迎来到臭臭镇第4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妖宴长安

 长篇影评

 1 ) 碎话围城

用《围城》下了一周晚饭,周末做了两天饭,今晚饭后看完了。

方鸿渐就像他家那只钟,一个小时只慢七分钟,算不上不合时宜,只是永远踩上不点。不够执著,没有野心,目标也不明确,“不让人讨厌,但是完全没用。”本该吻唐晓芙的嘴印在了苏文纨的唇上,本该接的唐晓芙的电话骂出了对苏文纨恨。在唐晓芙家下面淋的雨没能等足够久,在赵辛楣去重庆之后又未能“守”得住寂寞。这样的人生,像极了人生。

记得杨绛说,写《围城》时她包下了所有家务,让钱锺书专心创作,每天写完的部分,都是她先看过。杨钱二人是很好地把自己围在城中了的,围得太好,以致城外人起闲言碎语。三闾大学中各人勾心斗角的微妙宛转,写在书里笑笑就够了。钱先生喜读《西游》,悟空是不喜欢跟小妖们纠结的。

钱先生是不信体系的,曾说体系尤如大厦,一旦倾覆,瓦砾遍地,倒是细碎的建材始终可用,《管锥编》就是这样的碎材宝库。这与他的小说观一致,城是空的,只有出城入城才有意义;百合心更是空的,剥百合才不落空。方鸿渐对孙柔嘉最初的动心,不就在半夜里见她微微翕张的鼻翼?

在去三闾大学的路上,方鸿渐跟孙柔嘉清晨起来在乱坟岗散步,四处是小孩子的坟,方鸿渐说,小时死的了鬼不会长大,永远都是孩子。我想到杨绛在《我们仨》里写过一样的话,说自己要是死了,会比先下去的钱锺书老许多。有人用唐晓芙附会杨必,我也曾关心过,到现在只觉好笑,唐晓芙这样吃不着的葡萄,终究比不上攒在手里剥的百合,即便剥不到心。

我非常爱看六人结伴赴三闾大学的那两集,在艰辛与繁乱的旅途中诸人性情毕露,所遇各方人物龙蛇混杂,一路西行,还取不到真经。方鸿渐懵懂地站在巷门前,想起“围城”的比喻,自己辛苦颠簸赶赴的三闾大学,莫不也像眼前这个巷门一样,本以为别有天地,其实仍是一样的世界。如何面对这个日复一日并无新事的世界,大概是婚姻需要考虑最多的问题。“找一个有趣的人共渡”是方法之一,这是连岳的话,钱锺书杨绛做到了。

 2 ) 三看围城

第一次看到《围城》这部连续剧的时候,是在电视上看的,正好播第一集,而且还是在没有拜读过原著的情况下,甚至错过了片头,所以当时并不知道这便是一直想看的围城,只知道这是最喜欢的大陆演员陈道明参演的一部片而已,甚至无法得知这到底是部电影还是电视剧,只知道这部片子甚有看头。只可惜错过的片名,尔后也无从查找翻来重看。直到第一遍看《围城》时觉情节熟悉,方晓从前那部便是围城。

《围城》的书看过两遍,很久前提过。第一遍,看懂了字;第二遍,看懂了事。间隔数年,而且也说过,即使看了两遍,依然也只读懂了前半本,而后半本尚不明白。所以电视剧版的就索性只看了前半部,而后半部留作日后能看懂的阶段再来细玩。而我选的分界点是唐晓芙从故事中的离去,亦可说是方鸿渐从上海的离去。可以说唐晓芙的人因作者太过喜爱而从故事中抽离了,但其魂依然留在方鸿渐心里,也留在了整部故事里。对于苏文纨,上次的评述是又怜又憎,而这次再看来,如果将整部围城比喻成一串珍珠项链,那么苏文纨也应该能称上是串起这所有珍珠的那根项链了。

回到电视剧,从半部看来应该算是不错的。也可能是对于熟悉围城的人来说,围城它本来就不需要人去演,只要一套上名字,整个人物形象就鲜明饱满起来,无需多演,就有那个味道。唯一有区别的应该是,时代和街道的环境更加突显了出来。应该说看电视剧只是勾起回忆,而不同于重读书。隔很长的时间,重新再去看书,不仅可以勾起回忆,更奇妙的地方在于你会发现每次看都有新的东西出来。当然提前是好书。

希望第三遍看,能看懂人。


----------
原文地址:http://lds2008.blogbus.com/logs/28444771.html

 3 ) 几次三番看围城后的疑惑

      电视剧看过好几遍,书也读过好几遍。但是看的次数越多,却越有些疑惑。
      首先,主流的观点都承认。可看过书与电视之后,并没有觉得顾尔谦,李梅亭之流有多么的让人讨厌。和我身边的某些同事同学比起来,他们简直是带着些许可爱的出现在我面前。他们是些自私自利的有点卑鄙的小人,可他们是有底线的。接触现今的社会久了,才觉得,我如果能遇到这样的人,肯定会相处的比现在的很多人好的多。
      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有这样的感觉。

 4 ) 语录

01-------------------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而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杨绛

孙太太:男人呐,四年变化可大了!

方鸿渐(对鲍小姐):在船上生气是要晕船的。

周经理:这个自由恋爱啊,就没有一个好结果!


02-------------------

方鸿渐母亲(对方鸿渐):娶媳妇要同乡人才好,外乡人的脾气啊,总有点不合适,你娶了她也不受用。

方鸿渐父亲:嫁女必须胜吾家,娶妇必须不若吾家。

方鸿渐:留学四年,回来看到的还是四年前的那些人,说着四年前的话,做着四年前的事情,一点变化都没有!

方鸿渐:叔本华说现代欧洲文明的特点啊,第一就是——“杨梅疮”!

周经理: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

张太太:越是不会打(麻将),越是会赢啊。

女人的职业就是丈夫,没有丈夫的女人就等于失业。 ——《怎样去获得丈夫,并且守住他》

方鸿渐:我这个人就是幽默得不够彻底。


03-------------------

方鸿渐:女人原是天生的政治动物啊,虚虚实实,以退为进。政治上要想成功,就要学女人。

唐晓芙(对方鸿渐):我们看戏的可以不来,你们唱戏的怎么好不来呢?

苏文纨(对方鸿渐):我真是没道理的女人,要你背后生眼睛。

旁白:方鸿渐想,政府还可以迁都,自己倒不能换座位,太痛苦了。

方鸿渐:遣将不如激将。非有大敌当前,赵辛楣的本领是不会显露出来的。

唐晓芙(对方鸿渐):
女人要是不傻,那她也绝不会因为男人摆阔而对他有好印象。
可是你放心,女人都是傻的,正是男人所希望的那样傻,不多,不少。

苏文纨(对方鸿渐):你这个人啊,就是爱吃醋,吃不相干的醋。

唐晓芙(对苏文纨):“请了我才来”有什么稀奇?“请了我不来”才叫伟大呢!

曹元朗:诗有意义是诗的不幸。

方鸿渐(对唐晓芙):你表姐(苏文纨)是个有头脑、有才学的女人,怎么说呢……她是天生叫笨男人向她倾倒的。

方鸿渐:女人有女人的聪明,聪明的女人不要当才女。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毛诗》

楚先生:如果人没有身体,只有心灵,那该多好!


04-------------------

苏文纨(对方鸿渐):多美啊!4月15,属于情人的月亮。

方鸿渐(对苏文纨):我没有做傻事的勇气。

旁白:在这种场合下,用外国话来谈尴尬的事,就像政治犯躲在外国租界里活动一样地觉着方便。

唐晓芙(对方鸿渐):方先生人聪明,一切可以逢场作戏。可是我们这种笨蛋,把你随口开的玩笑都当真了!

唐晓芙:我爱的人,我要占领他整个生命!他在碰到我之前,没有过去,留着空白等着我。

方鸿渐父亲: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嘛!

苏文纨:你还记得曹元朗先生吗?
唐晓芙:就那个“四喜丸子”吧?

方鸿渐:这女人要傻起来呀,也没个底。


05-------------------

赵辛楣:教书一样是干政治,很多大政客都是教书出身的。这样一来可以把握青年心理,二来呢,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干部。

方鸿渐:过去啊,愚民政策不让人受教育。现在呢,是让人们受某一种教育。不识字的,要上人的当。识了字呢,要上印刷品的当。

方鸿渐父亲:可长日思家,而不可一刻恋家。

旁白:有句骂人的话,说道——这人不是死了,就是教书去了。

方鸿渐:一个人,如果找到一个比较如意的爱人也好,成立了一个比较美满的家庭也好,就像把肉骨头吞到肚子里一样,而这时候他最想念的是水中那肉骨头的影子。

赵辛楣:借书是男女恋爱的初步,一借书啊,问题就大了。

方鸿渐(说李梅亭):我宁愿他是个色鬼呀,还有点人的味道,否则连人味都没有。

赵辛楣(对李梅亭):有了这上半箱的卡片,中国的书就是都烧了,李先生一个人也能教中国文学。有了这下半箱的药,中国人全病死了,李先生一个人还能活。


06-------------------

旁白:上三闾大学比上西天还难哪!

墙上题字: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

方鸿渐:李先生不得了,了不得啊,你解决大问题啦!
李梅亭:这就是孟尝君结交鸡鸣狗盗的用意。

方鸿渐:孙小姐,我刚才可不是生气啊。
孙柔嘉:刚才,李先生是嘴里的热气,你是鼻子里的冷气。

赵辛楣:饿的时候不能笑。

方鸿渐:女人最小气,生性多疑。让女人去求女人,大半碰钉子。

旅馆老板:这么大的地方还不能吐痰哪?还要痰盂干什么?

方鸿渐:情敌比情人之间的彼此想念还要多。

方鸿渐(对孙柔嘉):不但鬼长不大,就是你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在你心中也是风采依然,永远不会老。

顾尔谦(对方鸿渐等人):你们留洋的,走不惯中国的路。

赵辛楣:最劳苦、最麻烦的时候,也就是一个人最本性毕露的时候。

赵辛楣:经过长途旅行,彼此不讨厌的,才能做朋友。

方鸿渐:这次旅途感想如何?我这人讨厌吗?
赵辛楣:你不讨厌,可你这人全无用处。


07-------------------

旁白:科学家与科学不同。科学家像酒,愈老愈可贵。而科学像女人,老了便不值钱了。

旁白:这些好像20年前的昆虫,都进化成了大学师生,需要高校长如此费心地运筹帷幄着。

方鸿渐:做系主任啊,就和结婚一样,先进门的为大太太。

方鸿渐(对赵辛楣):我成讨饭的了!给什么吃什么,连点菜的资格都没有。

孙柔嘉:我刚从政治系出来,他们正在开座谈会,满屋子的烟。
方鸿渐:政治家开会,当然是乌烟瘴气的。

赵辛楣:话是空的,人是活的。如果说过一句话就至死不变地照做,这世界上就没有解约、反悔、道歉、离婚这些事了。

方鸿渐:一直叫得凶的狗,咬起人来就不行了。

赵辛楣:不知为什么,外国的好东西到了中国,没有不走样的。


08-------------------

旁白:做媒和做母亲是女人的两个基本欲望。

汪太太(对赵辛楣、方鸿渐):你们这些新回国的留学生,随身的本事就是用不完的财产。

范小姐:你看我这腮红怎么样?
汪太太:你这女生指导还要我来指导吗?

汪处厚:有鸡鸭的地方,粪多。有年轻女人的地方,笑多。

汪处厚:教授乃像夫人,讲师呢像通房丫头,副教授那就等于如夫人了。丫头收房去做姨太太,那是很平常的事。可是姨太太要扶正当大太太,那就不容易啦!

汪太太(对赵辛楣):千万不要在一个女人面前说另外一个女人好。

汪太太(说赵辛楣):胆子只有芥菜籽那么大。

旁白:通常猴子蹲着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它向树上爬去,爬得越高,后部就露出来供大众瞻仰了。这红臀长尾巴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标志。


09-------------------

方鸿渐(对孙柔嘉):你的消息好灵通啊。怪不得间谍常常要用女人。

李梅亭:对不起,孙小姐,打断你们的情话了吧?
方鸿渐:知道是情话就不该打断。

方鸿渐:叫你说得结婚那么可怕,简直是众叛亲离。
赵辛楣:不是众叛亲离,是你离亲叛众。

方鸿渐弟媳(说孙柔嘉):我们这位大嫂,恐怕是我们方家媳妇里破纪录的人。

孙柔嘉(对方鸿渐):好不容易千方百计嫁给你这么一个丈夫,那敢不好好伺候啊?


10-------------------

旁白:上海这地方简直像个魔岛,好好一个人来了,就会变成畜生。

方鸿渐:我看哪,你姑妈最喜欢的不是你呀。
孙柔嘉:那是谁?
方鸿渐:是那条狗啊!

方鸿渐(说柔嘉姑妈):她呀,这么喜欢和狗在一起,就不配和人在一块。

方鸿渐:家庭、学校、社会,彼此彼此,都一样。

方鸿渐(对孙柔嘉):我不给你姑妈气死啊,就算长寿啦!

孙柔嘉:男人吃不饱,要发脾气的。

孙柔嘉(对方鸿渐):你这人一点良心都没有。

方鸿渐父亲:我们这种人万万不可贪小利而忘大义。我之所以宁可做难民而不肯回乡为日本人做事,也不过是为了这丁点气节。

柔嘉姑妈:对男人,不治是不行的。

方鸿渐(对孙柔嘉):你姑妈来了,丈夫挨饿是应该的。

孙柔嘉(对方鸿渐):你不但没有本事,你连志气都没有,别再跟我谈什么气节!

 5 ) 忠于原著的佳作,填充心目中的方鸿渐形象

 本来是无聊之至,想找部谍战片来看着过眼瘾,但实在挑不出好的——十分相信豆瓣的评价,对于那种评论里说到“脑残”的剧我都弃了。结果发现除了看过两遍的《黎明之前》就无剧可看。只好,只好转向其它。最后找到了原作改编剧《围城》。
   这是一本我特别欣赏的书,虽然只读过两遍,但我相信以后必然会一读再读。钱钟书的语言智慧只会随着读者的年龄阅历的丰富更具韵味。
   选择这部剧主要是因为主演陈道明。很高兴,他没有让我失望,甚至让我感到惊喜,甚至让我觉得想感谢他——他的演绎把那个在我幼年脑海里空虚不真实的方鸿渐的形象变得很接地气,很实在,很多面性。
   原作改编剧难以在剧情上创新——它不需要创新,原作已经写得足够好,足够经典,只要能最大程度地复现那种经典就已经了不得了。这部剧做到了。没有任何像现今乱片的雷人剧情,如果做不到的拍摄点——如远洋轮船,如老上海洋行,它就采用旧照片。虽然看起来有点粗糙,但至少符合时代背景,一点也不违和。
   想特别表扬的是剧中对细节的处理,真的让大大咧咧的我都甚为感叹!比如方鸿渐在船上与苏文纨关于手绢对话时苏小姐的表情变化,各种不好意思、娇羞、却又忍不住热情关怀方先生的心情都写在脸上;比如方鸿渐回老家时在母校作关于梅毒和鸦片的演讲时众学生的开怀大笑——尤其是那个记录员女学生听到梅毒二字眼睛都快蹦出来的画面,太富感染力了!来方家提亲的乡绅要回女儿庚帖后,方家的仆人站到椅子上将大堂挂着的西洋钟调快一个小时——这个不经意的细节太有象征意义了!种种种种,难以一一列举。总之,这部剧的导演十分用心,编剧对原著的理解也极为透彻,我觉得即使钱老先生在世也会认可。
   再次,这部剧的选角也很好,演员们初看并不出众——陈道明当然除外,他是极吸引眼球的——但看得愈多愈觉得他们演得很好很到位,甚至觉得非此人不可。
   比如苏小姐,第一眼我很不喜欢:齐耳发型太老气,白裙子裁剪守旧,在她身上穿不出一点活力。但后来,我发现其实她回到上海后反倒开始穿漂亮旗袍了。这应该是有道理的。在海船上,一个大家闺秀,一名正宗的女博士,是会洁身自好,矜持自爱,以保护自己,也以彰显自己的自重。而且这也可以与“熟肉铺子”鲍小姐形成鲜明对比。其实,她回到上海自家老宅后我发现她家里很有钱,家里的建筑很有品味。反正就像租界的一新贵。但她仍穿守旧的高领旗袍——而且还是长得拖地的!还出过国呢,却守旧得要命。实在符合人物个性。细看,她长得周正,并不显老。但她的齐耳头型和高领旗袍却把她衬得像三十五六的旧时贵太太。另外,她连笑都拘束着自己,不会像她表妹唐晓芙那样开怀。这样的女子,凭她有多少学问多厚的家底多庄重的举止,方鸿渐这样的性情中人(从他一开始就拒绝了那家说英语的老爷的女儿可看出他不看中钱财地位)是不可能喜欢上的,即使苏小姐屡次放低身段反过来向他献殷勤。
   再比如赵辛楣,我只说一个场景:他第一次来到苏家,初见方鸿渐时那满脸的不高兴、瞧不起、看不顺眼。虽然他一声不吭,但他那高昂的肥脑袋,那斜睨的小眼睛,和那几乎要哧出声的不屑的圆鼻子显然已经在气势上压得方鸿渐自知不如了一大截。当然,方的手足无措也反衬了赵的气势。这是一场不用言语的较量,这是一幕有着话剧魅力的表情战,肢体语言引起的硝烟比话语更有通识的感染力!
   再谈我对剧中人物的理解,在看剧后比读书要深了一层,因为有导演、演员的演绎帮助我理解。虽然不再客观,但艺术理解总有主观成分,能自圆其说就成。
   方鸿渐在我心中不再仅仅是痞,而也有了无奈与精神的挣扎。他不学无术也是因为他兴趣广泛;他与鲍小姐的露水之情更缘于后者的引诱;他对唐晓芙的喜欢不仅仅因为她的年轻美貌,同时也缘于她天然娇俏。 我以前认为苏纨文没骨气,喜欢着一个并不喜欢,而且已经看穿了的不争气的男人。现在我觉得情有可原:这么一个守规矩惯了的聪明女人,正是因为懂得太多,看得太清(她一开始就清楚了方的学历造假,但只是嘲讽,并不因之看低他),反倒被方的那种不羁、玩世不恭吸引。更何况剧中的方一表人才,又惯会讨女人欢喜,即使是女博士也难逃其惑。人心肉长,情感这东西,不会太么守规章。苏的心太老了,自己又没勇气年轻起来,因而反倒想找不守规矩的男人。他花心,她吃醋;他心里没她,她情里念他。他一直在追人,她始终把位置留给他。直到,直到,这种不理智不平衡的感情直到苏纨文最后真心累了,才退让,才最终委身并不中意的曹元朗。女人不能这样空为单恋耗着,最终还是得为柴米油盐的婚姻妥协。
(未完待续)

 6 ) 以前看不懂的方鸿渐

高中时,一心扑在学习上,方鸿渐的一举一动都让我看不懂:没有跟唐晓芙解释清,也不敢追回——不争气;和鲍小姐眉来眼去,甚至人家未婚夫来了都是如此——太好色;明明不喜欢苏文纨,却还是吻了人家——太犹豫。

那时,甚是喜欢赵辛楣,经济独立,来去自如,和过去的情敌争得起,放得下。这句话最掷地有声了:这般的眼光,本来也不配做我赵辛楣的女人!

但现在,染了大学四年的书生气,觉得方鸿渐的形象愈来愈可爱,可亲,可近:

读书人的面子。
考不到学位便「混」一个,骗了个假文凭就罢了,居然还摆起读书人的洁身自好来,不希望家人宣传。这格外像中国式的谦虚:

「哎呀过奖过奖」——这是在用独特的礼仪和品质,来证明我是一个中国人。哪怕被拆穿,也是因为过奖者的错嘛;
「这都是外界的一些虚名/这门课太水了/我也不知道领导怎么想的,说来惭愧」——这是表面老子在江湖上也是有地位的。
明明连博士文凭都没有,当被告知只能当副教授时却大发雷霆,这可不是傲慢与偏见,这是中国人的面子。

优柔寡断。
爱过别人,也被人爱过,却都放不下。

明明爱着唐晓芙,却不肯与苏文纨说明。我想原因绝不会是担心挑明过后没法和唐晓芙继续联系,因为彼时二人已经有信件来往。只源于方鸿渐的个性,他几乎从不与人吵架红脸(家人除外,这点也格外有趣),他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人处世也没有单纯到毫无防备,但他就不懂得拒绝。
《武林外传》里的秀才也是一例,爱芙蓉,这是真的;被无双喜欢,这也不假。那选哪一个呢?
那就都要了吧。
结果当然是一个都抓不住。宁财神给了秀才个好结局,方鸿渐就没那么幸运了。

相比之下,其他人呢?稍微发散一下,似乎30年代上海滩和今天相去不远了:

洋买办:
别喊我树青,喊我Justin;别喊我王超,喊我Jack;别喊我吴迪,喊我Dick。
这个project明天就是deadline,但是我们team都没有focus,我也不知道怎么办,我负责presentation,但怎么hold得住啊?
——好像现在越是高收入行业,这类中洋夹杂的口语便越是流行

前女友:
苏文纨,明明之前喜欢得不得了,在那样一个保守的社会,都做出了求爱、求吻的壮举。但她的勇敢都是结果指向的:被拒的丢人的痛楚远远大于任何其他,一场匆忙、做主且表面和谐的婚姻才能愈合这伤口。
女人表明自己很幸福,简直如同男人表明自己很忙碌,都是成功的不成文的底线。
前女友尤然。自己过得好不好别提,昨天才吵架摔碗回娘家,但今天见了前男友,一定得百依百顺、柔情似水。不然怎么证明我是多么珍贵的一个宝物,而你当初放弃我是多么错误的一个选择。
孙小姐的同屋是另一种前女友。自己求不得不仅要假装从未追求,还要做出比旁人更加唾弃、嫌恶的姿态。

这让我想起未名BBS的一条帖子,有人列出结婚前的注意事项,一个女同学说我就没这么做啊。有人便说:这说明你们价值观有差别嘛。这小鸟马上依起人来:我们结婚了,而且很幸福。再配上一个大度的笑脸。

债主:
所有的人都是债主。周家为甚。
作为老丈人,资助原女婿去留洋,确实心意可嘉。但这表面上的善意诚心,实际上不知道附加了多少条款:
登报宣扬,颂扬功德;找到新的女人要认我做干妈;早上出门要请安,晚上回家要准时,不然就得打报告……
说白了,方鸿渐终身不娶,或者娶回来一个丑极了、烂透了的女人才符合二老的心意。他们绝不是希望方鸿渐和另外一个温柔贤惠的女人开开心心,因为——和上面一样——只能证明他们错了。

「虽然你们做得很不错,但是我们更努力,所以就有机会做得更好。」这种价值观不存在于中国人的价值体系中。

看到鲍小姐落下的发卡哈哈大笑,为孙小姐要差旅费而心无所图,看到偷吃红薯的李梅亭而不戳穿,只是分餐时让他吃个小的作为惩罚;为解赵辛楣的围而谎称落下了帽子,哪怕被骂木头脑袋。喜欢看热闹但不想成为主角,希望自己永远是那个置身事外、嬉笑怒骂却自由独立的散士。

有血有肉,有踌躇有愤懑,有爱人也有被爱过,努力不多,迷茫不少。随随便便,却难得潇潇洒洒。嘻嘻哈哈,风流韵事,内心却寻求严肃。被女人的手段玩弄,不得不在感情上将就,却发现始终将就不得的是自己的书生脾气。

所以,最后斟酌一下,在那个和这个虚伪的语言和情感被恭维、学力和才子被学历和财子所定义、看重结果重于过程、赢者为王的社会里,我还是希望多几个方鸿渐这样的真诚的笨蛋。
他们做事,或者不做事,从结果上说,可能都是失败;但他们的自我,不是做事的途径,而恰恰是他们所追寻的结果。

 短评

那时候电视制作的水准真是高。主要是演员都太厉害了

7分钟前
  • 木雅游
  • 力荐

鲍及时行了乐,苏终是足了面子,唐没有丢失自尊,孙千方百计嫁了,赵实现了抱负;他,什么也没有。

10分钟前
  • mheaven0925
  • 力荐

最好看的还是旅行和三闾大学这两部分,其他的像小说一样,太琐碎了。

11分钟前
  • 浪遏飞舟
  • 推荐

那个年代,心无旁骛,演的个个出彩

13分钟前
  • 张大农
  • 力荐

现在才发现,原来是方鸿渐和赵辛楣的爱情故事

16分钟前
  • 芹泽虾饺菌
  • 推荐

重温 每个人物都掐得神韵 读小说时最喜欢的是赵辛楣

17分钟前
  • Cici | 站在门口那么久
  • 力荐

看完后特地找了一下陈道明的访谈,听听他真实讲话的声音是怎样的,发现剧里他的确是故意换了说话的语速和腔调,很配这个不够聪明、但又自以为是的角色,果然是做足了功夫。看完再仔细回味一下,每个角色都很恰到好处,无论你喜欢还是讨厌的人,多少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是立体的。201703

19分钟前
  • 半袖
  • 推荐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杨绛

21分钟前
  • 一吐不觉箜篌
  • 推荐

吐血推荐,从小看到大,定期复习。

22分钟前
  • Salut西崽
  • 力荐

人生最悲哀的两件事,就是对爱的东西,没有勇气去追求。对不爱的东西,没有勇气去拒绝。

27分钟前
  • 念一
  • 力荐

豆瓣为什么没有六颗星?总共看过三遍,分别在9岁,16岁,21岁时。最经典的原著改编电视剧,没有之一!

30分钟前
  • Cifeng
  • 力荐

演员个个出彩,如得神助。

31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经典就是经典,想不到第二个人能把方鸿渐演得这么好了,再次重读围城,脑海中浮现的形象也就是陈道明,葛优这些人了

33分钟前
  • 霁然
  • 力荐

看完了书,一鼓作气把剧也看了。「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没想到这部电视剧比我的年纪还要大了。非常遵照原著的改编,很多台词甚至场景都和原著一摸一样。方鸿渐的人生好像一条清晰的抛物线,人生到达某个顶点之后就是一发不可收拾的失去。而这个故事就是从方鸿渐的人生顶点、或者说抛物线向下开始的。正值青春的翩翩公子、欧洲留洋归来、邮轮上有两位美女倾心,这样的注脚不管在哪个时代都属于人生赢家级别了。可是,之后发生的一切却越来越不尽人意,被有名无实的岳丈敢扫地出门、苦恋一位女生却无果、战火中艰难的去湖南的大学任教、与孙柔嘉结婚却万分失意。钱钟书先生写的是方鸿渐的故事,但是把书里的每个人都写得活灵活现,人物性格惟妙惟肖、金句不断。

35分钟前
  • 曼靑
  • 推荐

在没有特效没有收视率压力的年代,拍出来的电影、演电影的人都是有灵魂的。这个时代搭建了恢宏的电影工厂,却成就了背后的一个个欲望。可悲不过如此:浅薄得自以为深刻,深刻的屈就于浅薄。

37分钟前
  • 赫恩曼尼
  • 力荐

当年觉得陈道明长得和我爹好像啊....小说也看了很多遍 最后的结局 每每看看 每每唏嘘...

38分钟前
  • 陶小默
  • 力荐

围城就是照着红楼梦写的,十个龌蹉男子也比不上一个汪太太,那是王熙凤和尤三姐的合体,众女子又更衬出唐晓芙的可贵。

41分钟前
  • 一灯
  • 力荐

这剧看完了!表示最后的结局,基本上是孙柔嘉同赵辛楣吃醋,方鸿渐夹在中间两头受气的悲催ending。孙柔嘉就是那种把婚姻当职业的女人,就算读了大学学历,这个学历的用处也是钓丈夫。一旦得手,就原形毕露。

44分钟前
  • 大-燕-威-王
  • 力荐

后来似乎吕丽萍再没演的这么好过。结尾方鸿渐一个人走着,流泪,不好,哭,大抵还是不甘心,对未来也还有期望,可方鸿渐有吗?

46分钟前
  • 种瓜得瓜
  • 推荐

毕克的旁白威武!

49分钟前
  • zbigniew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