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周总理抱病参加贺龙老总的骨灰安放仪式,向贺总的夫人薛明道歉自己没有保住贺老总,并说自己的时间也不长了,顿时泪奔!
为了国家的安定和党的事业发展,不顾自己的病情严重,飞到长沙向毛主席汇报领导班子人选,推荐邓小平复出,并和毛主席彻夜长谈。
病危期间进手术室之前,对前来看望他的邓小平,用尽力气给予高度评价,病危之际仍不忘给自己的老战友鼓励肯定和支持!
我们伟大的总理啊!心里永远装着国家和党的事业,想着别人,自己累到了病倒了却不在意,鞠躬尽瘁,为国家为人民操碎了心用尽了力!这样的总理,人民怀念,永垂不朽万古长青!
《周恩来》电影开头写到“献给中国共产党诞生七十周年”。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再回头重温这部经典影片,必定别有一番滋味。
影片开场周恩来坐在红旗轿车内看着外面。街头是喊着口号的人们,贴满大字报的墙壁,迎面驶来一辆立有毛主席像的大卡车,新中国最重要的两位领导人就这样出现在了观众眼前。玄黄的天色染遍地上的红旗。
阴阳相合,万物生长,中国新生......
一、履霜,坚冰至
——双脚刚刚接触到结霜的小草,就要知道凛冬将至
本片第一件故事是关于周恩来秘密转移贺龙的。总理对贺龙说:“ 朱老总的住处今天早晨被造反派翻了,我这里也很难保证安全。运动发展到下一步,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很难预料。我想这样,你们先到西山去住一段时间,地点我亲自去看过了。”此时仍处于运动的初期,虽然周总理说事情发展到什么地步很难预料,但是他已早早开始安排部署对于贺龙同志的保护工作,防范于未然,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一同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这几人在一起干出了多么惊天动地的事业,但如今周总理身边的队友所剩无几,只能苦苦周旋。那一句“等秋天我去接你回来”最终成为了一句未能兑现的承诺。
影片的第一个场景交代了当时这个社会的环境状况,第一个故事更加具体的说明了周总理当时所处境况的残酷与严峻。
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正直、方正、广大
直,《说文解字》解释“正见也。”一个正直的人是可以正视自己和正视一切的,周恩来去延安视察时问了当地官员这样一个问题“战争年代都没有这么贫困,现在为什么这么苦啊?”这个问题看似简短,却非常深刻。当周恩来说出这句话时他并没有看着官员,眼睛若有所思地看着前方,仿佛在自言自语。经济和文化建设停滞的原因总理肯定要比一地方官员更清楚,但周恩来并不回避这个问题,而且自己主动地提了出来。电影借助这个问题表现了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坚持自我批评,直面问题,坚持真理的优良作风。中国共产党对于自我问题认识是极其深刻的,自我反思的能力是世界其他党派不可比拟的。
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周恩来是一个原则性极强的人。优秀的同志是不应该受到构陷与迫害的所以他说出“如果你们想抓陈毅,就从我周恩来的身上踏过去。”对待鞍钢的问题他说“生产是不允许破坏的,这一点上不容动摇”在当时波云诡谲,风起云涌的环境之中依旧能坚持自己,坚守国家的方针是多么难得的品质,所以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坚守信仰的杰出楷模。
大,广大包容。不论是对行为激进的红卫兵,提出无理需求的江青还是美国的嬉皮士周恩来都抱持着理解包容的态度。追求真理的道路是曲折的,这中间出现什么样的事物都是可以理解的,但当发现自己所走的道路不通向真理就需要及时的改正。
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 饱含华美的文采,待时而发
周恩来的才华、学识、政治智慧出类拔群,但是在整部电影中却往往是隐而未彰的。观众观影过程中大部分时间只看到了总理的辛勤,却鲜见其聪明才智的显露。
影片只有在周恩来回答嬉皮士科恩的问题时我们才能窥见其一斑。科恩在提问时突然发难,问总理怎么看待美国的嬉皮士。
周恩来说:“现在世界青年对现状有些不满,想寻求真理。青年思想波动时会表现为各种形式。这是可以允许的。”这样精彩的回答引起了现场的阵阵掌声。
四、括囊,无咎无誉——收紧袋口,谨慎持重
在历史的波澜面前,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就连自己养女孙维世的真正死因周恩来也无法查明,这是何等的无力与悲痛。就在这波涛汹涌,惊涛骇浪的历史进程之中周恩来没有大声疾呼,而是依旧勤勤恳恳,不辞辛苦的撑起这个8亿人口的家。
陈毅在批判大会后非常地不服气,觉得自己没有问题却要向那些要揪他的人低头认错,感到非常不满。周恩来对陈毅说群众发动起来难免有过火的地方,希望陈毅带头表态尽早让事情过去,尽早恢复日常的生产工作。他既没有过多的指责闹事群众的过分行为也没有抱怨陈毅的不配合。见陈毅越说火气越大,周恩来反倒不再说一句话,带上眼镜看起了他的文件。陈毅说了一通之后见周总理没有反应,也觉得自己做的有些不妥,答应他会回去写检讨。有些时候不说比说效果要显著。
五、黄裳,元吉——居尊位而能温文谦逊
慰问地震灾区邢台民众一事,开场便是一架直升机缓缓而落,这里的直升机一来可以显现事件之急迫,二来可以显示周总理地位的与众不同,从故事全局上来看亦可为后面的内容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周恩来一下飞机就迅速融入了涌来的群众之中,一同走进受灾一线,倾听百姓诉求,表示深切慰问。随后就在直升机前面,灾区现场,两块方砖之上振臂高呼,鼓舞当地灾民奋发图强,重建家园。晚上周恩来同百姓一同吃饭,吃到最后,还用一口干粮刮净了碗底的稀饭,其行为与身边的村民别无二致。去到延安考察时,他依旧吃的是抗战时期的小米饭。虽然自己身为总理,但周恩来依旧是人民群众的一员,不论走到哪里都保持着自己的中正本色。
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这部电影逼真的还原了周恩来的生活工作的场景,王铁成的演技也是令人震撼的,神态举止刻画的分毫毕现。对于周恩来的近乎本人的形象是这部电影令人称道的地方,它另一个有价值的地方在于本部影片最大程度的描绘了九一三事件,让我们了解了周恩来在党和国家最危难的时候如何临危不乱,当机立断,稳定有序地逐渐掌控住局面的。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用六、利永贞
周恩来就如大地一般心系着亿万中国人,整部电影中的他一心恢复生产,改善民生,电影中各种故事穿插,但这一主旨贯穿始终。
周恩来就如大地一般虽广大无垠但位于万物之下,拖举着天下生灵。周恩来在被推入病房之际仍紧握着邓小平的手大声地说道:“做工作你比我做得好的多!”病危之时周恩来也不忘肯定、提携邓小平,把自己置于邓小平之下,确保这棵仍在风雨飘摇之中的小树稳稳地立在大地之上,护佑着他以后成为一颗参天大树。
天可以恣意的风云变幻,有时天朗气清,有时风雨大作。但大地不同,不论什么情况都要岿然不动,因为他的肩上是亿万万的人民。
这些年,我看《海棠依旧》,不过瘾;再看本片,顿感酣畅。果然,很多事情不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脱敏、就像我们设想的那样“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有时甚至恰恰相反。我计划给《海棠依旧》三星,给本片四星,五星留给那个年代的原始新闻片,但考虑到不少老新闻片在豆瓣上没有主页,或许到豆瓣倒闭那一天也不会有,所以取消最后的五星的那一项,本片递补为五星力荐款。这力荐也完全符合我的原意,尤其是考虑到Flash Player及Flash插件可能在今年之后可能不被支持,想看的朋友们要抓紧了。链接附下:
开这个贴子,倒不是为了评价,而是想梳理一下相关对话的文献资料。这是受到了讨论区一位豆友的启发:
我没在讨论区开过主贴,这次还是以影评形式来写。今天(2020年8月4日)先开个张,希望能倒逼自己克服拖延症,日后逐次增补。
电影开场,就讲述了周恩来保护贺龙的事。总理对贺龙说:“ 朱老总的住处今天早晨被造反派翻了,我这里也很难保证安全。运动发展到下一步,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很难预料。我想这样,你们先到西山去住一段时间,地点我亲自去看过了。我让德中同志和你们保持联系,有什么情况及时告诉我。最好今天晚上就走。 ”临别时, 贺龙说:“总理,我们恐怕见不到了!”总理安慰说:“ 秋天,我去接你! ” (此处移录讨论区网友整理的台词文本)
据《周恩来年谱》,此事在1967年1月19日,周恩来是跟李富春一起找贺龙谈话的:
1月19日 和李富春找贺龙谈话,告诉贺龙:林彪说你在背后散布他历史上有问题,说你到处伸手,不宣传毛泽东思想,毛主席百年后他不放心,等。又说:毛主席是保你的,我也是保你的。我想把你留下,但中南海这个地方也不安全,连朱老总的箱子都被撬了。我给你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休息,等秋天我去接你回来。次日凌晨,派杨德中①秘密护送贺龙和薛明到香山附近的象鼻子沟。之后,造反派多次吵闹要揪斗贺龙。二月十八日、十九日,周恩来两次嘱秘书告国家体委造反派:总理不同意批斗贺龙同志,这是中央的决定。
备注:
①杨德中,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警卫局副局长兼中央警卫团政委。
事后证明,“等秋天我去接你回来”成了一句未能兑现的承诺。
电影中,周恩来出席了陈毅的检讨会,期间有学生闯入会场,准备使用暴力。总理立即起身制止,说:“ 如果你们想抓陈毅,那就先从我周恩来的身上踏过去! ”
据《陈毅传》,此事在1967年8月27日凌晨:
陈伯达、戚本禹接见外交部造反派“做工作”,实际是给造反派交了底:揪斗陈毅的障碍是周恩来,中央文革支持。一外、二外造反派组成的“揪陈大军”从7月15日起,涌到外交部门口安营扎寨,他们拦截车辆,阻塞交通,妨碍正常外事活动,想压周恩来交出陈毅。
周恩来没有向造反派妥协,他坚持对陈毅的批判要小会为主,以理服人,不许在会场悬挂“打倒”和“三反分子”标语。8、9两月外语学院和外交部的造反派先后组织8次批陈会。每有批判会,周恩来都竭力保护陈毅的安全。
但造反派在文革小组的支持下,十分猖狂。8月26日在外交部举行的批判会遭到外语学院造反派的冲击,冲入外交部院内,把陈毅的汽车轮胎放了气,包围办公大楼要揪陈毅。陈毅被困在外交部好几个小时。8月27日凌晨,已经连续工作18小时的周恩来严正警告造反派:“谁要在路上拦截陈毅同志的汽车,我马上挺身而出;你们今天要冲会场,我一定出席,并站大门口,让你们从我身上踏过去!”
《周恩来年谱》所述该日事件,更加详细:
8月27日 晨,接见外事口造反派。就一些造反派在“批判”陈毅问题上继续无理纠缠怒斥说:你们完全是在向我施加压力,是在整我了!从昨天中午到现在,整整十八个钟头,我没有休息一分钟。我的身体不能再忍受了。造反派置之不理,致使周恩来心脏病发作,在场的保健医生搀扶他离开会场。造反派仍不甘休,称:“我们就是要拦陈毅的汽车”,“还要再冲会场”。走到门口的周恩来转身怒斥:“你们谁要拦截陈毅同志的汽车,我马上挺身而出!你们谁要冲击会场,我就站在人民大会堂门口,让你们从我的身上踏过去!”从此因病一天半无法工作。
这一事件,从时序上看,本在周恩来对鞍钢两派谈话之后,但既然电影放在前面,我也就将之排在前面。
电影中,周恩来曾对鞍钢两派赴京代表说:“ 都什么时候了你们还在争论不休,恢复鞍钢的生产刻不容缓!如果你们都不去打电话叫本派撤离,那好嘛,我亲自去鞍钢。 通知空军,准备夜航! ”
据《周恩来年谱》,此事当在1967年7月25日:
7月25日 出席在天安门举行的百万人欢迎王力“胜利”归来大会。
△ 接见鞍钢两派代表,严厉批评两派为派别之争而影响生产,要求他们联合起来,立即回去恢复生产。说:我就不相信鞍钢问题解决不了。我实在分不开身,如果能抽出时间,我一定去看看①。生产几乎下降到一天一千多吨,许多炼焦炉都停了。我就不相信鞍钢的工人阶级看着鞍钢垮下来不痛心,我不相信老工人不关心生产,会破坏生产。
备注:
①鉴于鞍钢局势混乱,不能正常生产,周恩来曾建议派李富春去鞍钢解决生产问题。江青、陈伯达、康生、张春桥等先是反对,后又提出派关锋去。周恩来没有同意,表示“等几天再作决定”。为此,江青一伙围攻并指责周恩来“不支持中央文革的工作”,“只要生产,不要革命”。周恩来反驳说:不搞生产,不搞建设,人民吃什么?用什么?
查CCRADB文库当日文献,有一篇《周恩来对鞍钢两派赴京代表的讲话》,当是两派中一派对谈话的节录,但未作释明,文中提到:
我们就不相信鞍钢工人不愿意生产,毁了一个焦炉,要一两年恢复。我就不相信鞍钢工人不先进。我就不相信鞍钢十几万工人不愿生产,一天只炼×××吨铁,但代表在这里开会几个月,而对生产搞得这个样子不痛心,看看这么大一个企业搞成这个样子不痛心。······你们派别的利益,小集团的利益超过了国家的利益吗?个人争面子,不为国家,不为劳动人民的利益。 ······
你们在原则的基础上为什么不能联合?双方见面完成象个敌人。一年来,你们更往敌我矛盾发展了,这怎么解释?见面就动刀,开了枪,就烧房子,这是劳动人民的血汗,是劳动人民建设起来的。
希望你们鞍钢生产这面红旗不要倒下去,当然也倒不了,倒了也有人扶起来。焦炉停了,还会有人恢复,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但奇怪的是为什么生产停了,没有人说话,不痛心,听不见工人的声音。 ······
目前已见的这两种文献,与台词重合度不高。不过,这两篇文献都属于节录性质;后一篇也提到,这是周恩来“ 第二次接见鞍钢赴京代表”时的讲话,在此之前应当还有另一次接见。
以上一至三条,当皆为2020年8月4日记。今日、即2020年9月1日,记第四条。希望今后每天都顺着台词向后记一条,直至大体满意。
电影中,周恩来夜间阅看公安部报告, “在押犯孙维世已于14日死亡”。 总理作出批示后,要求:“马上送公安部,告诉他们,要保护好孙维世的遗体,准备检验!”却获悉“ 孙维世同志的尸体已经火化了,他们说按反革命处理的,连骨灰也没有留下 ”,怒道:“ 太不象话了!怎么能这样对待一个烈士的子女呢?!”
据《周恩来年谱》,此事在1968年10月17日:
10月17日 就孙维世①死亡问题批:“是否自杀或灭口,值得调查。”“应进行解剖化验,以证实死因。”
备注:
①孙维世,周恩来、邓颖超的养女,曾任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副院长、中国实验话剧院副院长兼总导演。十月十四日孙维世在关押处死亡,周恩来今日始知。
这里还有一处问题,我在电影《周恩来》台词 的主贴下也做了回复。那就是,在这两段故事中,插叙了周恩来对1939年3月的孙维世的一段回忆,其中孙维世有一句话说:“可以看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还可以见到斯大林!”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其在1938年8月7日已经去世,又网上关于这段史事的转述文章,有一篇《周恩来义女“红色公主”孙维世命殒五角楼》,里面转述为:“ 爸爸、妈妈,毛主席批准我跟你们一起去苏联了,可以见到斯大林,去莫斯科红场,瞻仰列宁墓,还要去莫斯科小剧院,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学校,可看好多好多戏…… ”这当中,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这个人改成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学校”,似乎更接近当时的时代背景。
我作了回复后,也有豆友提醒我说:“ 也许当时延安那边根本不知道斯氏已经不在了,而小孙四处嚷嚷着要去见斯氏,后来被旁人回忆起,就用进电影了。”这个因素我的确也考虑过,因没有进一步查核当时的往来电文、信息传布以及回忆文章的状况,就此尚不易做出判断。不过,孙维世对斯氏的戏剧理论早有兴趣,的确存在这样一种可能:“四处嚷嚷着要去见斯氏”的举动早已有之,未必发生在斯氏去世后、访苏前夕,只是电影为艺术表现的便利,将之移至此处。
值得说明的是,前引《周恩来义女“红色公主”孙维世命殒五角楼》一文,在这个问题上也不构成单独的史料来源,因其“还要去莫斯科小剧院,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学校”等语,实质上是以引用台词而非直述史实的形式出现的,但为何其所引用的台词与我们现在看到的电影中的台词状况不一致呢?我怀疑,可能是该文作者或责编对斯氏的卒日做了查考,和我一样,认为改作“斯坦尼斯拉夫戏剧学校”可能更符合【历史背景(此四字为9月19日补,同日记)】,所以直接进行了改动。(9月1日记)
由于电影里并未正面表现尼克松访华,所以周恩来与美国乒乓球代表团的谈话实际上成为了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这一部分内容的重头戏。这里主要的篇章,又安排给了周恩来总理与科恩围绕“嬉皮士”运动的讨论。
这一次的谈话,收在《周恩来外交文选》中,其内容如下图所示:
以上图片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5月第1版,第469-475页、第553页。
《周恩来年谱》同载此事,内容就要简略多了。但年谱清晰显示出,当日周总理接见的不止美国的乒乓球代表团,只是美国无疑是当天的重头戏:
4月14日 接见参加第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后应邀访华的美国、加拿大、哥伦比亚、英格兰和尼日利亚乒乓球代表团。在同以美国乒乓球协会主席格雷厄姆·斯廷霍文为团长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全体成员谈话时,引“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①的古话,对他们表示欢迎。说:“中美两国人民过去往来是很频繁的,以后中断了一个很长的时间。你们这次应邀来访,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我们相信中美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将会得到两国人民大多数的赞成和支持。”会见中,美国队员格伦·科恩询问对美国青年中流行的“嬉皮士”运动的看法。周恩来说:“现在世界青年对现状有点不满,想寻求真理。青年思想波动时会表现为各种形式。但各种表现形式不一定都是成熟的或固定的。”“按照人类发展来看,一个普遍真理最后总要被人们认识的,和自然界的规律一样。我们赞成任何青年都有这种探讨的要求,这是好事。要通过自己的实践去认识。但是有一点,总要找到大多数人的共同性,这就可以使人类的大多数得到发展,得到进步,得到幸福。”最后,周恩来请美国客人回去后,把中国人民的问候转告给美国人民。
备注:
①此语出自《论语·学而第一》。
这里还有两件事,附带性地提一下。
其一,关于科恩母亲送给周总理的鲜花。台词里面以英文画外音的形式说道:“Your Excellency respected Premier Chou En-lai [Zhou Enlai], I'm Cowan's mother, an ordinary American citizen. Thank you for teaching my son. Please accept these roses as a mark of my respect and gratitude.”(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阁下,我是科恩的母亲,一个普通美国公民。感谢您对我儿子的教导,请您接收这束玫瑰花,它表达我对您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此处英文系据耳听写录,不一定完全准确。Chou En-lai是周总理生前一段时间内英文名的标准译法。中文翻译据电影原配字幕。按,这里豆友整理的台词不完全准确。】
这封信我至今没有找到出处,但玫瑰花应当是送了的。 《毛泽东尼克松在1972》载:
周恩来这番话,在第二天,几乎被所有的世界大报与通讯社报道。四月十六日,科恩的母亲从美国加州威斯沃德托人通过香港,将一束深红色的玫瑰花送给周恩来总理,感谢周恩来对她的儿子讲了一番语重心长的话。
应当讲,乒乓外交是周毛外交的神来之笔,而谈及嬉皮士的部分,留给外界的印象,则更多地是周总理的开通。就像若干年后亲历者朱迪·霍夫罗斯特回顾周总理的观点,印象仍是“年轻人可以在一生中多做些尝试”。 但是,谈话还有另一面,那就是总理说的“总要找到大多数人的共同性,这就可以使人类的大多数得到发展,得到进步,得到幸福”。科恩大概并没有领会这一点,日后生活潦倒,2004年便去世(而他与庄则栋在班车邂逅后实际上未再谋面),早早成为了历史的过客。
其二,因为已经到了林彪事件的前夕,这里也有一些提及林彪的部分,并涉及到了美国,不过没有直接表现林彪对中美接触的战略判断。比如说这句:“去一去也好,和各大军区的领导见见面。周恩来跟美国人打交道是要倒霉的,是要栽跟头的。”这里林彪同意参加有关中美接触的吹风会,是为了“和各大军区的领导见见面”,这是表现其政治野心;又说“周恩来跟美国人打交道是要倒霉的,是要栽跟头的”,是表现其对国内政治风向的判断,而不是对外交战略利弊得失的判断。应当讲,电影在此处的表现是比较谨慎的。尽管林彪是当时的国内二号人物,但他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态度,似乎至今仍不很清楚,或许是外交战线的“造反派”在文革初期就被及时压制、周毛直接领导的缘故吧。
至于《孜孜不倦》照片,则是有名的掌故了。今天不再赘述。(9月7日记)
2020年9月16日,整理有关《孜孜不倦》的资料,在接近完成时,可能是因为误触而发生所有内容清空的情况。尽管如此,目前毕竟是头脑最熟悉的阶段,尽量重新将之完成吧,行文可以更加精炼些(略去或略写对于照片摄制缘由、6月10日的另一张照片等的说明,简述摄制地点问题,并在电影对话之后的叙述中,将时间顺序改为和台词对照的逻辑顺序)。(9月16日记)
电影《周恩来》中,提到《孜孜不倦》的有两处。一处是江青和叶群的对话。江青在电话中说:“ 要叶群。我前天上午给林副主席拍的那张照片洗出来了,效果很好,林副主席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神态非常专注,我准备用孜孜不倦四个字做标题,在《人民画报》上作封面发表。”叶群答道:“ 那太感谢了!我们全家呀,都非常感动!如果你能同意,我建议把这张照片也放在《解放军画报》上作封面发表,让全军将士都能欣赏到你的摄影艺术。 ”江青再答:“ 那太好了!你想得很周到。等有空啊,我上毛家湾去看你。”
这里面还真有点值得推敲的地方。 据江青秘书杨银禄在《林彪〈孜孜不倦〉照片背后的故事》一文中回忆,照片是在1971年6月9日、林彪夫妇来到钓鱼台后摄制的(叶永烈《江青传》说江青是“亲自登门为林彪拍摄”此照,误)。具体过程本文不再征引(可对照《 “休闲江青”与“毒药事件”》一文)【炎黄春秋上的链接失效,读者可查对纸版或PDF等电子版,部分内容见《江青为林彪拍下最后一张证件照:只有她能让林彪摘掉帽子》,2021-3-15补注】,这里只说命名过程:
江青为林彪照完相以后,将胶卷立即送给新华社摄影部主任石少华冲洗。两天以后,送来了照片小样。江青在小样上亲自作了精心剪裁,又送回新华社放大成16寸彩色照片。
江青拿到放大的照片后,让我打电话叫姚文元(当时负责宣传思想工作)和叶群到钓鱼台10号楼研究如何刊登的有关事宜。姚文元虽然对摄影艺术一窍不通,但为了讨好林彪和江青,还是吹捧了几句。他说:“江青同志对摄影艺术有很高的造诣,甚至超过了专业摄影师的水平,把林副主席如饥似渴地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精神通过这张照片完全表现出来了,这将极大地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热情。我的意见,这张照片就叫《孜孜不倦》吧。刊登这张照片时,同时刊登主席的一幅照片。我叫《人民日报》发一条消息,我和他们一起措措辞。”江青说:“我看文元同志的意见好。叶群同志,你看呢?”叶群高兴地说:“好好好,我完全同意江青、文元同志的意见。江青同志还有什么作品,以后还可以陆续发表嘛。”
这段回忆反映出了两点。首先,“孜孜不倦”这个名字,是姚文元提出的。电影中应当是没有正面表现姚文元的,这一片段也就省去了。其次,“孜孜不倦”之名提出时,叶群就和江青、姚文元在一处,而并不是像电影中表现的那样、事后通过电话了解到照片的命名情况。
另有一篇原载于《文史参考》2011年第6期(3月下) 的文章。【原链接误作 “林彪照片《孜孜不倦》在京拍卖 系江青拍摄(图)”,2021年3月15日更正】其内容大体以前述杨银禄文为史料,但对话内容略异,应该是做了节录或转述:
江青照完相以后,将胶卷立即送给新华社摄影部主任石少华冲洗。拿到照片后,叫姚文元和叶群到钓鱼台10号楼研究如何刊登的有关事宜。姚文元说:“这张照片就叫《孜孜不倦》吧。”江青和叶群都表示同意。
【上引网络刊本似缺漏段末句号】
之后的故事,大体就如《江青传》等文献所说。1971年7月31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刊文《第七、八期〈人民画报〉合刊和〈解放军画报〉合刊即将出版 突出地歌颂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英明领导 突出地歌颂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
但是,阅读该报道,我还产生了另一个疑问。从文章来看,这张《孜孜不倦》似乎并没有被作为封面,因为报道中明确说“ 两本画报的封面都刊登了一九三六年毛主席在陕北的历史照片”,而封面显然只能是唯一的。【此处是就现当代出版物而言的,单说“封面”,一般不包括“内封面”。——2020-12-13补注】从孔夫子旧书网上《人民画报》和《解放军画报》的原件看,封面也【也字为2020-12-13增补】的确是毛主席的历史照片。
至于《孜孜不倦》,则发表在两份画报的第三页:
这样看,《孜孜不倦》并未作为两份画报的封面发表。是否是江青、叶群等原本有作为封面发表的意愿,但最终没能实现呢?恐怕不会,因为如此举动假设真实存在,则在杨银禄的文章中几乎不可能不做提及。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产生如此意愿、并将它说出来,本身也是难以设想的。电影《周恩来》,就此应该是做了夸大处理,给观众留下一种江青和叶群有此打算、并且很可能确实付诸实施的印象,是一种以小见大、暗含政治譬喻的艺术加工。但是个别文章(比如《 “失踪”的元帅——林彪 》《揭秘林彪父子策划“刺杀毛泽东”阴谋全过程》)也说该照“ 登在1971年7~8两期合刊的《解放军画报》封面上”,恐怕就太不严谨了。
另外,从上面的链接给出的图片的对比中,我怀疑当时的《人民画报》和《解放军画报》有一定的匹配关系(即在封面、扉页、部分内页、封底使用相同的图片),但仅仅对比这两份两期合刊,尚不能轻易下此结论。只是,如果这一推断成立,那么实际上也不需要专门由叶群主动提出在《解放军画报》上发表该照的想法——这已经是例行公事了。
关于该照,最近的报道大概就是2014年该照的拍卖消息了,所谓“北京拍卖江青为林彪拍摄的罕见照片”“江青为林彪拍摄的照片《孜孜不倦》亮相拍场(图)”“林彪照片《孜孜不倦》将在京拍卖,系江青摄于1971年”,只是不知价钱如何。另据杨银禄文,原本6月10日还有一张照片, 但处理耗时较长,未几“九一三”事件发生,该照也就一并“折戟沉沙”了。(9月16日晚至9月17日凌晨1时。虽然损失原有文稿,但重写的过程中意外发现所谓“封面”的问题,也可算是“有失才有得”了。)
9月17日凌晨文章第六部分发布后,旋即想到还有一处涉及《孜孜不倦》的台词没有分析,次日晨(是否有可能是凌晨一并想到的,我有点不太确定。应该还是次日晨吧)【此处“次日晨”实指9月17日晨——2020年9月22日补正】又想到了另一问题。2020年9月19日就这两个问题补述如下:
(1)除了上面分析的江青和叶群的通话外,《周恩来》中还有一处涉及《孜孜不倦》的台词,发生在叶群和林彪之间。这些内容恐怕已经难以查考,我也就放弃了。唯独其中叶群称呼林彪为001【原稿写作“101”,是我的笔误——2020-12-13更正并补注】,似乎这个001的确是林彪比较有名的代号,但究竟是怎么来的,我就不很清楚了,目前也没有多少兴趣进行查考。
(2)如果回到杨银禄文,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孜孜不倦》原本就没有打算作为封面发表。姚文元是这样说的:“刊登这张照片时,同时刊登主席的一幅照片。我叫《人民日报》发一条消息,我和他们一起措措辞。”这就意味着,林彪的照片在原计划中是要和毛主席的照片一并刊登,这自然不能是把两张照片挤在一个封面上【笔误作“山”,2021年3月28日更正并补注】(不符合体例)、也不可能是把林彪的放在封面而把毛主席的放在内页(僭越),只能是把毛主席和林彪的照片都放到内页中、并且毛主席的照片在前,或者是毛主席的在封面而林彪的在内页。在对照原刊,不难发现,这里姚文元表述的是“把毛主席和林彪的照片都放到内页中、并且毛主席的照片在前”的意思,这与内页中第2、第3页分别是毛主席像和《孜孜不倦》的排布方式是吻合的,也最能体现“同时”的意涵。此外,姚文元的表述也说明,《人民日报》所刊文字实际上是为刊登《孜孜不倦》所作的说明,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刊登计划,而如前所述,《人民日报》的该文也是清晰反映出林彪照片并不在封面上的。(9月19日)
2020年11月14日,得知片中的角色之一“杨德中”原型逝世(《 中办原第一副主任杨德中逝世,曾长期负责周总理警卫工作》。这篇文章很久没有整理了,下面还要继续整理)。
文革期间,毛泽东主席与周恩来有过若干次谈话,但是相当部分没有留下文献资料。1971年7月10日的这次谈话,是例外之一,这是因为,参与谈话者除了周恩来,还有熊向晖、王海容、唐闻生。即使如此,这次谈话,也是到了十多年后才由熊向晖的女儿根据熊向晖的口述整理出来。“回忆”,在史学写作中是个非常需要拿捏的事,高振普有关“晚年周恩来致信毛泽东推荐邓小平接任总理”的回忆,就是一例。熊向晖对于这段回忆的发表,原本也顾虑重重,但事后来看,这段回忆得到了《周恩来年谱》的采信或印证:
7月10日 到毛泽东处汇报与基辛格进行前两轮会谈情况。谈话中,毛泽东向陪同周恩来前来汇报的熊向晖了解黄永胜等人在总参谋部传达中央批陈整风汇报会的情况后,说:“他们的检讨是假的。庐山的事情还没有完,还根本没有解决。这个当中有‘鬼’。他们还有后台。”
更能对普罗大众产生实际影响的,则是它被采入电影《周恩来》中,其中台词的重合度,甚至当事人举止的重合度,都相当高,兹节录此回忆文章《关于九一三事件的一段往事》如下:
轿车在中南海毛泽东住地门口停下。周总理带着熊向晖快步走进毛主席的会客室兼书房。主席身穿浴衣,站在屋子当中。总理握了握主席的手,说:这样晚,主席还没休息啊。毛主席说:我不困。熊向晖跟着握住老人家伸出的手,说:主席好!毛主席笑容满面地说:马马虎虎。
这也正是电影中的情节。值得注意的有两点:一是对话没有用引号,毕竟是回忆,不能保证字字准确,只用冒号不用引号,可示此中对话主要是转述大意;二是除了对话,回忆还可以提供一些有关具体环境、座次乃至于人物(一般是回议者本人)心理变化的细节,包括下面这一段:
会客室中,七张单人沙发摆成一个半圆,每两张中间放着一个茶几。毛主席在居中的一张沙发上坐下,总理和熊向晖分坐在他两旁。王海容坐到熊向晖旁边,唐闻生则坐在毛主席沙发背后立灯下的一张椅子上。立灯关着,室内光线很柔和。
周总理告诉主席,基辛格到了,准备汇报他提出的问题。
不想毛主席却摆了摆手,说:那个不忙。
他转向熊向晖,开始了一场出人意外的谈话。
这对话是如何进行的呢?首先是关于香烟的寒暄:
毛主席从茶几上拿起一只深褐色的小雪茄,唐闻生帮他点燃。他深深吸了一口,仍然满面笑容地问:你现在还讲不讲“卫生”啊?王海容对熊向晖解释说:主席是问你还抽不抽烟。她又转向主席说:老熊是个“烟鬼”。?毛主席轻松地说:他怎么成了“老熊”了。听熊向晖说他已经52岁了,就说:还不老嘛。然后指指茶几上放着的小雪茄,说:现在医生不让我抽香烟,只让我抽这个。他们都讲“卫生”,你不讲,你就抽吧,我也不“孤立”了。
看来,电影中的“这个”,就是指雪茄。紧接着,话题渐渐指向了“庐山的事”:
熊向晖点燃一支小雪茄,以为这样的寒暄可以结束了。然而,毛主席却继续提出一些在他看来是“寒暄”性的问题:你在总参二部当副部长?他回答:是。
毛主席深深地吸了一口雪茄,操着浓重的湖南乡音问:那个“参谋总长”姓甚名谁呀?熊向晖一面回答:“黄永胜”,一面感到不可思议:怎么提出这样的问题?而且把“总参谋长”说成“参谋总长”?
毛主席又问:你同黄永胜熟悉不熟悉呀?
答:到总参以后,在会上认识了黄总长,没有单独接触过。黄总长提到过我。
问:他是怎么提到你的呀?
答:今年4月,黄总长在总参批陈(伯达)整风小结会上说,主席对他讲,总参有篇批陈发言有水平,但主席没有具体讲是哪一篇。黄总长估计,可能是江钟的,也可能是熊向晖的。
毛主席说:我指的是你的那一篇。你读过一些马列。
熊向晖以为谈到这里,毛主席就该听周总理的汇报了。不料老人家似乎忘记了这件事,抽着小雪茄,继续优哉游哉地同他“漫谈”。
主席问:在那个小结会上,黄永胜还讲了什么?
可以看到,前面的对话是比较简短的往来,这个时候,熊向晖就像电影一样,进行了一段比较长的叙述,而回忆将其中的缘由一并点破:
熊向晖感到,说得过于简单,恐怕招致更多的问题。为了节省时间,以便总理及早汇报,他这次回答得比较详细:小结是王新亭副总长念的。吴法宪副总长作了补充,说总参批陈整风搞得很好,自从黄总长主持总参以来,毛泽东思想红旗举得高,各方面工作都取得很大成绩。主席和林副主席对黄总长是满意的,各大总部,各大军区,各军、兵种对黄总长是尊敬的。黄总长很谦虚,说他毛泽东思想红旗举得还不够高,比林副主席差得远,在工作中还有些官僚主义。
听到这里,毛主席“哦”了一声,又问:他们没有讲庐山的问题?
熊向晖回答:讲了,是在批陈整风动员会上讲的。吴副总长说,总参同陈伯达没有来往。黄总长说,他是在庐山会议开始以后才到了庐山,当时主席已经发表了《我的一点意见》,揭露了陈伯达。黄总长说,他不认识陈伯达,原来只知道陈伯达是个理论家、秀才。如果不是主席、林副主席指出来,他也看不出陈伯达搞的《恩格斯、列宁、毛主席关于称天才的几段语录》有什么问题,也可能上当受骗。以后要坚决按照主席和林副主席的指示,多读一点马列的书。
毛主席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他又抽了一支雪茄,用缓慢的语调问:庐山的事,他们就讲这些?
熊向晖回答:主要就是这些。
可以看到,在这段对话中,毛泽东的态度逐渐发生了变化。原本他的脸上是有笑容的,大概也并没有认为谈的事情特别严肃。然而在这里,他的笑容消失了:
1970年八九月间在庐山举行的中共中央九届二中全会上,当时是政治局常委的陈伯达伙同林彪的老婆叶群,以及掌握军队大权的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等,煽风点火,为林彪当国家主席制造舆论。毛主席说他们“大有炸平庐山、停止地球转动之势”。《我的一点意见》的及时发表,制止了这幕丑剧。庐山会议之后,中央开始在党内批判陈伯达,并责成黄、吴、叶、李、邱作出检讨。将近一年过去了,熊向晖只知道陈伯达被揪了出来,其余情况一概不知。所以,当毛主席沉默了一会儿,深深吸了一口雪茄,突然伸出左掌,用右手一个一个按下左手的手指,问熊向晖:黄永胜和他那个军委办事组——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他们在庐山搞鬼,黄永胜讲了没有?熊向晖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怔了一下,回答:没有听黄总长讲过。
毛主席又问他有没有看过“五个大将”的检讨、听过这件事的传达?熊向晖都只能回答:没有,因为他毫不知情。毛主席意味深长地看着熊向晖,问:你嗅出点什么没有?
大半年来,熊向晖除了批陈,一直埋头于国际问题的研究。他对主席这个问题的回答,依然是“没有”。
毛主席转过身来,问周总理:“五个大将”的检讨,你在中央批陈整风汇报会上的讲话,发给总参没有?
周总理说:发了,总参和军委一共发了60多份。
那是应该发到熊向晖这一级干部的,而他竟毫不知情。
毛主席又吸了口雪茄,沉思了片刻,用左手拍了一下茶几,突然提高了声调,说:他们的检讨是假的,庐山的事情还没有完,还根本没有解决。这个当中有“鬼”。他们还有后台。
到这里,电影涉及这一谈话的部分就基本结束了,但以远景镜头暗示对话还持续了很久。与熊向晖的回忆相比,电影哪里不同呢?首先,电影加上了一幕,就是在这些对话开始前,加上了周恩来关心熊向晖身体的部分;其次,电影裁去了后面有关阳谋阴谋、秘书专政等问题的讨论,当然,也就没有呈现周恩来在当中为缓解氛围所作的发言,以及随后汇报与基辛格等会谈情况的内容。【此段文字原有讹误,2021年3月15日略作调整,但原意可能已经无法恢复了。同日附注。】【2021年3月16日续补。】除此之外,人员,情境,台词,动作,几乎全与熊向晖的回忆一致(当然,也还是有微调的),将九一三前夕的这段插曲,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出来。有人在影评中说本片有纪录片的感觉,我是赞同的。(2021年2月27日-28日凌晨)
可以补充说明的是,熊向晖的这部分回忆,被收入《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等书。
8分。在中放。
很遗憾,其实还差20min没看完全片,但亲眼见到在电影史书背过无数次的第四代导演丁老爷子还是很值得纪念。
讲实话,如果不是在学校放映厅,可能自己永远都不会去看一部90s的主旋律电影。但相遇就是缘分,听完了30min的映前思想交锋,又看了2个多小时电影。丁导83岁了,但是思维还是很清晰,讲起自己拍摄电影的过程仿佛就在昨天。讲述拍摄过程中群众的激动落泪,仿佛瞬间置身于那个年代。
不知道是不是期待太高,还是放映版本问题,总觉得电影语言其实还比较幼稚。。
大量的轨道移动镜头拍摄对话,正反打很少,视听也没有设计的痕迹。但是据丁导说从场景、美术道具都是尽可能还原历史真实。其实本片作为故事片已经具有了图像史料的意义。
最让人出戏的可能是全程环境声的缺失,动效也很弱,主要声音就是ADR后的对白,几百人奔走呼号的镜头,人声却出奇的小,让人有种莫名的疏离感。而从片中动辄几百人的群众演员和道具场景来看,本片并不是个小制作(丁导自己也承认影片拍摄得到了多方面的支持,至少有4个摄制组参与拍摄),而90年代初的制片技术也不是没有环境音可以做——不谈同时期的香港电影,内地其实当时也已经拍出了《红高粱》这种视听惊艳的电影,《蓝风筝》和《霸王别姬》也几乎是同时期正在制作。所以从技术方面,特别是声音技术和视听设计,本片真的乏善可陈。
另外谈表演,可能是期待太高吧,总觉得王铁成扮演的总理虽然外形相似度很高,但总缺乏一丝伟人的气质和光晕。总理应该是复杂又迷人的、他一方面应该有超人的才华和智慧,另一方面应该有孩子般的娇憨和浪漫(丁导自己说曾在十几岁时与总理有过一面之缘,他形容总理眼神明亮,气质却像个婴儿)。其实从历史上看,总理的气质最难拿捏,本来对影片期待很高,但是演员的诠释太过于单向和片面,人物的复杂和立体性没有表达出来,比较可惜。
最后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其实是影片的叙事结构和节奏也有问题,很多闪回看起来很生硬。而且可能囿于制片年代的问题,很多人物出场并没有解释,今天对历史不够熟悉的观众甚至不知道出场人物是谁,更别提人物前史和历史语境了。而且叙事主线很不清晰,总体来看是依据时间线发展来编排故事,但是其中又依据逻辑添加了大量闪回。且不说近两年的“我和我的xx”这类新主旋律电影,相比“三战”这类逻辑完整、叙事主线清晰的主旋律影片相比依然落了下乘。这也是本片即使作为史料片在今天也不能够广泛传播的一大原因吧。(年代并不是借口,相比同时期《蓝风筝》的叙事,本片叙事逻辑混乱甚至不如一些纪录片。)
这个片子以今天的审查制度其实是完全不能上映的,影片很多剧情直接涉及了文革,对林彪和四人帮人物有直接的展现,甚至第一场戏就是总理在陈毅批斗大会现场发火护住了陈老总,很多在当时习以为常的场景和对白今天看来具有某种奇观性,饶有趣味。
我小时候看过这部电影,非常震撼,片头音乐沉重,悲怆而压抑,影片一开始就是在那疯狂的年代,周总理就像一艘满是窟窿的破船上的大副,心力交瘁硬撑着。这样的片子,2018年是拍不了了!
虽然被剪辑的七零八落,但对比二十年后的今天,当时的创作勇气仍是石破天惊
建国60多年来,国际战略方向一直没有脱离他设立的框架。
虽然手法很老,但是细节很赞,也看得出是平心静气不取巧的作品。拍者用心,观者自然也尊敬。希望有生之年可以看更多党内斗争的片子……
我在看这部影片的时候,完全忘记了是在看故事片,身心完全置入到情境当中。特别是王铁成扮演的周总理,浑然天成,达到了神与魂的一致,所有观众被深深感染,人民的好总理的形象成功地再现。我记得整个影院里一片悲声。这是中国电影史上再现领袖人物最为成功的故事片,我认为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周总理呀周总理,你可知道,你的人民想念你——你的人民想念你!
十三四岁看这部片子的时候一度哭到感冒,周总理是我整个少年时代最敬佩与爱戴的人之一 (另外还有鲁迅,杜甫和岳飞,不得不说小时候真的很刚)
(7/10)当年的经典片子,也就那个时代氛围允许拍了。
看这部片子根本分不清哪些是史料哪些是再拍...
当周去世后,妻子邓亲吻他的嘴唇做遗体告别时我痛哭流涕~
学校组织的,当时老师们都哭了
加里.奥德曼的"丘吉尔",在王铁成的"周恩来"面前,绝对是小巫见大巫了。丁荫楠擅长人物传记片,他将故事范围缩小至总理的最后十年,由不同时空推进,主题与事件即可独立成章,也能根据人物视点串成一条脉络。好的传记电影正是这么做的,找到人物生命中的一个或两个时刻(两个可以辩证看),而不是全部。王铁成也运用他多年的修炼,掌握好了所有节拍、动作跟腔调,化妆亦功不可没,先有形似,再追求神似。这片其实还有一版250分钟六集电视版,方可见全貌。
这电影严肃悲愤到了境界,好像在啼哭,中国传记片翘楚。
1、就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来说,根本就还没到拼智商的时候。同样的,就目前国内电影的质量,大多数导演根本还没有抱怨制度的水平或资历。2、至少从这片子的尺度来看,国内导演抱怨的审查问题基本都是个人水平问题,制度成了失败的借口。
太像了……太像了……到了一种甚至无法分清是电影还是纪录片的地步……王铁成的演技真的是震撼,一举一动、容貌神态举止语气步伐气度,没有一丝不是周总理本人,哭得撕心裂肺……
在豆瓣目前对主旋律电影莫名的普遍低分的情况下,这部92年的旧作上8分可能说明了两点,一是片子确实拍的好,二是早年的豆瓣们打分还比较中肯。150分钟片长里有着太多的内容,烈士遗孤总理义女孙维世的惨死,对贺老总“待到平稳我去西山接你”,对延安地委干部“五年粮食产量翻一翻,只要我不死就回来看你们”,太平湖边问随从“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今天是老舍先生投湖的忌日”。来不及,做不完,办不成,可还是心甘情愿耗尽了自己的生命。质朴和克制的表演,就如总理在贺老总骨灰前那将哭未哭,强忍嘴角抽泣一样,蕴含了深情,汹涌着历史的磅礴。一部遗珠,在学习强国等你。
文革中的周恩来。开场三分钟妙极,从车子里看见的局部,恰好暗示了本片的结构。写人仍是从二三事原则,以小见大的典型报告文学路子;段落大都点到为止,闪回较多,感性而破碎。当然这种片子今天无论如何也审不过了,反派们戏份真的不少。视觉结构上很强调门窗台阶的权力空间,颇有看[雍正]的感觉
无论怎么黑总理,无论别人说什么,他对他的国家和民族对得起这八个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生学习……请您安息吧
一朝开济老臣心,十里长街送总理
拍摄于90年代初,主旨理所当然是反对dongluan,听说当时树上某只鸟给予了方便,未尝没有拿周自比之意。片子极有诚意,大量真人真物件出镜,特型演员发挥了得,纪录片气质爆棚。另,实诚到自相矛盾的地方也保留下了,前面说延安困难是因为政策,后面却又指出农业条件、农田水利等现实问题,还提了一嘴翻一番在全国也偏低,让人不禁想到“春风”之后贫富差距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