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用流行的眼光看电影难免会出错
本片是难得的好电影之一。
用几部电影来描述一下剧情,《机器人瓦力》《超人前传》《人工智能》《天龙八部》《盗梦空间》。
----------------20121127-------------------------
估计有人看不懂这么简单的影评:
伊娃---《机器人瓦力》EVE
阿历克斯---《超人前传》Alexander Luthor
拉娜---《超人前传》Lana Lang
戴维---《人工智能》大卫
剧情
《小李飞刀》李寻欢---阿历克斯,林诗音---拉娜,龙啸云---戴维。
《天龙八部》搞了半天段誉不是亲生---搞了半天伊娃是“亲生”。
《盗梦空间》还记得海滩吗?这次是谁被Inception?
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2 ) 即便是真人,就能满足人的需求了吗
在我看来
通篇只不过是来探讨怎么满足自我需求的技巧和工具问题
我们把其中一个核心问题用几个回答来分析理解
EVA趋向于是人或拟人吗?
A. 如果答案为"是" 那么有一点可以确认,这个所谓的"人"再怎么"趋向" 也"不是"主人公的女儿.换句话说:
"你把一个不是你女儿的女童按你自己的意愿留在你身边"这是种什么行为? 还用的着多说吗;满足自己的感情欲和性欲,这之间对女童的危害来说仅仅是看女童自身的反应如何(最近就有报道说又个父亲没收了女儿的手机女儿上吊死了). 性x奴谈不上,感情奴又有多大差别呢.hehe
B.如果答案为"否" 那么有一点可以确认, EVA本身就没有讨论价值,它只不过是一个"tool"而已. 那么仅仅是男主角自己的感受问题而已. 但偏偏这个东西是"自制"的,那么"质量问题"只能自己解决.这才用了多一点儿时间,就想一步到位吗?(我有个编程的朋友,仅仅是为了提高歌词播放0.x秒的精确度,几乎熬了3个月的夜,凭什么他就能一做出来就能满意呢)
这种人的所谓的苦恼,就和郭德纲老在苦恼他没坐了皇上一个道理
C.如果答案为 "带有感情的非人"
这种思想我就送一句话"别x你大 爷了",
这里核心问题就是 到底什么是所谓的"感情", 一样东西有没有"感情"到头来还得人来定义,而且各自的定义都不相同的话. 那么凭什么由你我来定义呢?
我们把这个我们自己都说不清楚东西强加到EVA头上,说它有感情?
猫有感情吗,狗有感情吗,猪有感情吗? 甚至我们自己的头发,在剪掉他们的时候,他们痛苦吗,痛心吗?
哈哈哈哈 所以说 这种所谓的第三方感情 其实仅仅存在于我们想象之中,现代的话讲究是意x淫出来的"感情",归根还是第一人称的感情而已
我们关注EVA,EVA就似乎有个感情,那么那个管家呢,呵呵.
反正我们不关心,主角不关心,导演不关心...
至少这里这个我们谈论的 "带有感情的机器人" 是不存在的
so 这个C答案不成立, 并入B答案类型中
回到主要话题中,
通篇想说的不过是 "我们到底需要通过什么方式方法技巧来满足我们的各种需求而已"
换个方向思考一下:
其实再按传统简单的方法合理合法的"得到一个""10岁的小女孩"也不过需要11年而已. 你有信心调教一个机器人,没信心调教一个真人吗?
什么? 不是原来那个了? 机器人就是原来那个了吗.
说到头,不是还纠结于这个10岁小女孩的容貌吗, 不也就是 "色"吗
那么非不这样,非要通过自己和机械手段得到,又不愿意多尝试,又不愿意多投入,又不愿意接受失败,又不愿意坚持...
说道这里 额... 这tm简直就是一个励志电影, 你tm自己定了个苛刻的目标,又不愿意对等的投入... EVA还有关系吗?
你看看人工智能, 再看看福音战士, 你自己连个EVA2号 EVA3号都不愿意尝试一下. 在这里抱怨你很"苦恼"?
尼吗的, 我的网速一直上不了10m我还苦恼呢,好不好?
"嘿嘿 哥们儿, 这里没人拦着你去死."
(至于三角恋的部分,不提也罢反正有无对正题好无影响)
3 ) 人是最可怕的制造物
本片脱离了一般意义上的类型片。它很文艺,但又不属于文艺片,他很科幻,但是它又有别于科幻片。实际上它是用很文艺的方式阐述了一个科学伦理问题,从这点来说它更像一个既科幻又文艺的伦理片。
本片的演员的表演朴实无华而又充满灵气。极有性格的小女孩伊娃令人惊艳,甚至机器人大叔的表演也是那么可圈可点。整个片子都是处于一种沉徐稳健的节奏中向前推进,于平和中铸建力量,由此所产生的震撼对于心灵的反弹更加强劲。我十分佩服导演的掌控力及演员强大的表演力。本片逼真写实的特效更是点睛之笔,当各种水晶一样的“灵魂构件”构建起一个机器人的大脑时,那种无与伦比的梦幻感却真实到这仿佛就是我们身边的未来。
本片没有探讨“我”的问题,没有让机器人纠结于自我意识与行为准则的冲突。实际上伊娃一出场就已经具有了完整的独立意志。这说明本片的意旨已经出脱了了霹雳五号、瓦力、我,机器人那个阶段,已经是机器人下一个“进化阶段”的产物。
伊娃里没有三大定律,因此可以在一个不受约束的空间里阐述更加实际的问题。任何有血肉的生命都是情绪化动物。野兽凭借本能来表达情绪,而人类因循准则来控制情绪。情绪系统决定每个人的性格,而性格决定了人的行为与命运。这样复杂的系统对于没有三大定律的机器人而言,就像一把无鞘的利刃。如本片所言“自由化机器人”。自由是人类基于某种规则之下的产物,而不受规则约束的自由必定是疯狂而又险恶的悲剧。
情绪化的人类是危险动物。我们之所以没处身于险境,仅只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外在的约束环境,和一个内在的道德约束。一旦心灵藩篱高出行为准则,那么人就成为了最危险的武器。人类犯罪史就是一部完整的心灵教科书,使我们懂得什么是罪恶感,使我们知道如何控制情绪从野兽本能中逐渐变得更加理智。如此复杂的一整套情感系统、加之人造血肉是否造出一个完整的“人”?我想片中的科学家作出的努力并不只是为了“有趣”。
但是对于“自由化机器人”而言,他们无疑是给了伊娃一把没有保险的手枪。当机器人更加“人性化”的时候,她继承了人性优点的同时也继承了缺点。她具有了人的情绪却不具有人的准则。那么这个结果的可怕之处在于,人类开枪的时候至少会基于恶意,而机器人在做出伤害时只出于本能。当情绪不再受到控制,也就不可判断,那么这样的行为已经超出的人类的控制能力。这就是本片所阐述的最大悲剧。我们不希望伊娃毁灭,但是已经成为最危险制造物的她只有以此来结束一个天方夜谭。其中的标题其实是在告诉我们——到底要不要让机器人更像人。
4 ) 伊娃 上帝造
电话的发明是因为人类无法远距离沟通,电灯的发明是因为人类无法在黑夜中看清,电脑的发明是因为人类无法超高速计算。然而电影中Eva的发明却毫无意义。
Eva具有人的情感,人的情绪,人的一切外在和内在的特征,能人所能,不能人所不能。她就是一个人。这就让人十分不理解发明她的意义,除非只是为了证明你能做上帝。
科技的进步是为了帮助人类发展,而不是单纯的炫技。你有功夫让机器具有人类的情感,不如多想想如何让她实现人类不能完成的工作。
电影的结果也是如此,制造出不完美的机器人,毁掉;制造出完美的机器人,毁掉。
就像一个游手好闲,好吃懒做,不工作靠父母的人天天上网玩虚拟人生当上亿万富翁一样。当人类需要通过机器人来完备情感需求的时候,究竟是文明的进步,还是退步呢。
5 ) 别拿机器人不当生命
本片的设定是有趣的,即当机器人有了与人一样的情感时,它到底是她,还是它。当然,这样的设定,多年前的《人工智能》已经讨论过了。本片除了在某些华丽的场景上略胜一筹外,实在有些被比的不堪言及。
看之前,我想起了另一部有关机器人的电影——《WALL.E》。里面的女机器人名叫EVE,虽然与EVA有所差别,当时,我还是把它们混为了一谈。看到EVA这个名字的时候,我就想起了可爱的EVE。带着这样的情感潜入到本片之中,也算是一种收获吧。
EVA是机器人,从一开始并没有想到,电影故意设置的一些似是而非的疑问使我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偏离了方向,导致我自始至终都在想EVA是不是男主与女主的孩子啊。真是好笑。
与《人工智能》的开门见山不同,EVA似乎想出奇制胜,电影期望人们在观影的过程中喜爱上EVA这个角色。当最后她迎来死亡的时候,有种心碎的感觉。这样的设定是非常非常棒的,把美好的东西摔碎给观众看,带来的心灵冲击是巨大的。可惜的是,本片中间伦理式的三角恋设定大大的削弱了电影的力量,偏离主线的危害是严重的。电影在中间段的时候大量地渲染男主与EVA的感情线的,它却导向了男主的三角恋上去了,既俗套又使电影的感染力大大降低。至今,我仍旧无法理解导演为何要这样去做。
只是为了让观众去猜想EVA的身世么?不可理喻。
EVA被揭开是机器人的一刻,我完全没有被震动到,我只是想到,啊,好无聊啊。因为她是有趣的,所以再以她为模型造一个有趣的设定就成为了鸡肋,完全没有必要,因为根据一个机器人的情感来造另外一个机器人,这不就成为悖论了么?
如此一个结果,使电影的许多走向都出现了问题,导致中间男主在家里不断地试验新型机器人沦为了笑话。新型机器人的出现并没有给电影增色,它的最终失败也没有使观众引起共鸣。即使EVA的最终离去也并不使我有多少伤感之情,因为前面的铺垫实在不够多,她与男主之间的情感碰撞并没有深入下去,表面上的玩耍嬉闹虽然可爱,但与邻居家的可爱叛逆女儿并无多大区别。这样的EVA与《人工智能》里令人印象深刻的大卫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即使与《我,机器人》中的机器人相比也逊色不少。
为什么?戏份太少。EVA的戏份是很少的,她既不是从一开始就进入观众的视线,中间又因为三角恋的关系消失了很久,后面的设定也作为三角恋的辅线穿插出现,从而使得本该是主角的她竟然沦为了陪衬。这是谁之过?
我们说,电影的设定是有趣的,讨论与人大体无异的机器人时,它该被当作她,还是它?电影最终给出的答案是:机器人仍旧是机器人,它只能是它。这样的答案显然并不能满足观众的胃口。这太传统,太sample了。《人工智能》的情感冲突恰恰是大卫如何从令人伤心的机器人一步步向真正的人迈进的过程;《我,机器人》则是男主从不接受机器人到接受机器人为止;《WALL.E》则一开始就向观众说明机器人WALL.E是多么可爱多么令人潸然泪下。而EVA呢,这部电影在向观众说明什么?
一个有挑战力的设定,一个丝毫没有挑战力的结局,便成了本片的墓志铭。我想起一句话,送给本片,并作为结尾:没有金钢钻,莫揽瓷器活。
6 ) 《AI人工智能》与《这个杀手不太冷》的杂合体
很少看美国以外的科幻片,这部西班牙拍摄的《伊娃》让我着实纠结了一把。最后是看在机器人主题的份上看完了但说实话这电影拍的真不咋样。
影片探讨的主题与《AI人工智能》类似,都是关于机器人的未来向何处发展,但远没有AI揭示主题那么深刻,情节上套用了《这个杀手不太冷》的模式,但此机器萝莉远没有真人萝莉那么性格鲜明。
轻闭双眼 心神俱静
忧伤基调的科幻故事
萝莉系列哇!
无感
小女孩好可爱好漂亮,简直完美,但没想到是个悲伤的结局!啊,剧透了。
特效很美,细节很棒
自我意識,等於人類靈魂?
结局不是王子跟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而是父亲亲手毁掉了女儿。有点小小的意外。不过,西班牙的小科幻别有一番风味。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小科幻。
机器人的情感程序有意思 还有小萝莉嘻嘻
你的孤独只能由机器人慰藉,你的爱只能借机器人完成
特效漂亮不俗,仅此而已
比人工智能更多人性的思考,很细腻,为了让结局合理,导演一开始就各种暗示。画面很美,当科学家真好,虽然天才都是孤独的。
情感智能科幻少见
这个结局真心只为催泪
特效做的特别有意思,我是看影评才觉得哎呦我擦这么深刻的我会告诉你们么
故事不错,没拍好。那些水琉璃不错
重置命令:轻闭双眼心神俱静
大脑的设计真是美丽
怎么能不快进!即使有布鲁赫和这么灵的小姑娘
道德和人伦又碎了一地,片中研发的机器人最高程度就是完美的人类,可以代替自己去世的家人,片中最后幸福的一家人让人唏嘘不已。科技变得简单化,情感纠结成了刻画的重点,小女孩身份的反转颇出人意料也给男主的研发提供了灵感。赋予机器人人性可以毁了人类,当人性完美了就可以彻底取代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