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影评是用来写《City of Ember》的。射手上有两个翻译的版本,一为《微光城市》,一为《余晖城》,我更偏爱后者——《余晖城》。(以下有大段剧透,慎入。)
某个不确定的时代,人类终于要为自己的所作为付出代价而遭受到了灭顶之灾,人类的最高一群智慧领袖开会并建造了City of Ember,余晖之城,并赋予了她200年的有效期,最后的人类可以在这座避祸方舟中躲在冰冷的地下生存,但同时先贤也赋予了她创世方舟,200年后人类将会走出这座方舟重回地面重建家园。可惜的是中途第七任余晖城的市长暴毙,于是掩藏着创世方舟的秘密的盒子被遗忘在了尘封的角落里。余晖城的所有人都天真的以为他们所在的这座避祸方舟是“永动机”,永远发出电能哺育着这座地下城市,即便是在停电越来越频繁后,他们仍然高唱“圣歌”赞颂先贤们。男孩和女孩历尽艰险,终于顺着先贤的指引回到地面,最后见到了阳光。
实话实说,影片一般,可是,我每在看她的一分钟,脑海里回想的都是我们这个民族和我们这个国家。我很少在blog里谈论政治,只是这部影片,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影射了我们这个国家,Nation of Ember。看看那个腐败沉沦的市长、看看那些高唱“圣歌”歌颂先贤的民众以及他们一起高歌时的投入和沉醉、还有那些冒死也要走出余晖城却以生命作为了代价的勇敢者们,你们想到了什么?现在?
当余晖城上空的无数电灯泡开始不断的停电,当大发动机200年的寿限已到,那些早已死去的先贤 200年前早已为这座地底方舟上最后的人类设置好了重返伊甸园的道路,可是看看余晖城的management都干了些什么?隐瞒了大发送机崩塌的真相、继续愚弄市民,同时却忙着自己给自己造好了“创世方舟”囤积了大量的食物和水源。
一切大家都明白,Nation of Ember,余晖城有200年的时间,可是我们又有多少时间?或者说,留给我们的,还有多少时间。
http://kevinkoo.spaces.live.com/blog/cns!1C3D730EF24CAEBD!10264.entry这俨然是一部真人版的宫崎骏动画片,太多的宫崎骏的元素。回归自然的反工业反战争,犹如天空之城的笨拙而又锈迹斑斑的机器人,犹如不同的指针可以打开不同命运的哈尔的移动城堡。当莉娜穿上红色披风,细长的双腿飞驰在昏暗工业的老街道上的时候,我看见了宫崎骏的影子。包括下水道,下水道里的怪兽,整天昏昏欲睡的老水管工,巨大笨重的发电机,贪吃腐败的市长和田鼠一般的秘书,甚至莉娜拉着跑的妹妹,一切都太宫崎骏了。如果是动画片,应该是不错的一部,但作为电影,有点粗了。不过剧本算是我喜欢的一类。
最近一直在下载以前在电视上看到过的电影,有的只是看过几个镜头,想找一下当年的回忆,从几年前到十几年前的都有,尽管十几年前我还是个小学生。很多电影的名字我都不记得了,是通过各种回忆的情节和人物在网上搜出来的,其中就包括今天这部《微光城市》(这个名字是记得的),这是我在高三时从安徽卫视影视屏道看到的,当时没看到头。
这种题材的电影我一直是非常喜欢的,有科幻又有冒险,并且我一直是个cult,能理解片中的各种细节和表征性事物,其中就包括片头学校名的大门牌 EMBER CITY SCHOOL,其中有几个字母消失了,就是E、C、O,连起来就是ECO,ecology(生态,可持续性)的前三个字母,暗示着这座城市缺少生态的发展方式,缺少可持续性。在接下来的场景中我们看到的是一派工业革命初期的景象,巨大的机械和厂房,还有耀眼的白炽灯。
看到全世界的幸存者都聚集在仅存的绿洲让我想起了诺亚方舟,有不少网友问为什么地面不能居住了,那是因为爆发了毁灭性的核战争,全世界的人几乎都死于核爆炸和核污染,因为被核辐射污染了,地面不能居住了,幸存者于是就被转移到了地下,建立起了微光城。那巨大的飞蛾,甲虫,还有鼹鼠正是核辐射导致的产物。当然人类不想就这样灭绝,微光城剩下的人就是人类最后的火种,他们的天命就是延续人类的香火。科学家们估测陆地上核辐射消退大概需要200年(片头曾有另一位科学家问200年是否够),于是密码箱被设置了两百年的倒计时。不幸的是倒计时还有47年时市长嗝屁了,所以箱子没有交接,于是才有了后面主人公的大冒险。
有人问为什么要把把逃离方案锁在箱子里,不提前让人知道。要的就是保密,要是还没到200年,就有人耐不住性子想出去,地面上的生态还未恢复,那就惨了。
这部片让我想起了皮克斯的机器人总动员,因为故事背景都是环境破坏人类灭绝,除了一小部分人登上了方舟或建立起了地下城市,并且都是生存下来的人都不知道当初设计者的初衷,幸存下来的人都克服困难重返地球和地上,总之这种题材我想想都感觉激动。
从一种灰色的乌托邦读出的暗示:越文明,越退步。
题材不错,最后的逃离效果也算华丽,前面铺垫的太弱了,剧情松散。不过我想看书了。
卖卖设定可以啦~小朋友长得都挺可爱
设定比较喜欢,但故事没什么意思。
剧情烂到极致了。马德,一男一女从城里逃出来从洞口直接能看见下面的城市。城里的人都傻逼吗?直接从洞口爬上地面不行?还造那么多机器。这一切都是为什么涅?
我认为是不错的儿童片,勇气、想象、冒险、团结。剧情对成人来说可能不够严谨和曲折,但是对孩子,足够了。
《赎罪》里的小女孩居然没人出来
設定相當吸引人,應該可以拍成更好看的片子,可惜卻是一部低年齡取向的少年偵探團式的尋寶冒險故事,不過已經是一部不錯的小品了。票房的慘澹可能沒有續集了,可惜。
《瓦力》里的世界毁灭后人类去了外太空,《微光》里却是走入地下。不过相同的是,人类最终的目的地都是故乡。
难怪看那个红斗篷那么眼熟,原来还跟赎罪扯上了关系。最让我震惊的还是下着下着居然就上去了。当然工作分配很不错,大鼹鼠也很不错
看完我很想骂脏话,尤其是思维和想象被羞辱了这么长时间!
很有启发嘢,刻意地憋屈,将不那么在意失去。
情节有许多地方不合理的,拍摄时也有许多细节没注意,导演想拍续集,可能还想影射一些现实问题,只是想表达的太多反而累赘。不过当成一个童话来看充满想象力,男女主角还有小女孩选择的都不错,整体还是很吸引人的。
the 4th star is dedicated for hope
挺好的儿童电影,尤其喜欢蒂姆罗宾斯的表演,把一个慵懒,丑陋,自私的官僚演的入木三分啊。
设定幼稚经不住推敲,解决问题方法原始而没有科学性,背景狭小而片面,可吐槽地方太多,拯救人类的东西在一个老太太毛线下,200年地球看起来没什么两样,人类就这么一个地下城等等。没看过什么科幻的人写出来的东西吧喂。
Ronan好SB啊 我怎么就没觉得她演的好呢 为什么看她就很讨厌= = 男猪脚很帅 要关注 这电影其实挺SB的 猪脚的名字就很SB
女主角就是演赎罪的那个妹妹,很有文艺气息,两主角演得挺好,片子拍得挺细腻,细节处理不错,就是不明白为什么要在地下建城,陆地上不是好好的么
115 三星半。很好看的科幻片,很有创意,很童话。影片很好的描绘了一个地下城市的样貌,成功的建立了独特的世界观。但是,影片后半部有些沦为简单的寻宝片的样子,剧情型不强了。还有电影里始终没有讲为什么人类要躲在地下。。希望出第二部。。。
怎么会评价这么低,我觉得很好看,地下城,人类存活下来的微光之地。